江南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21 10:21: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江南春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南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1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教材分析: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江南春》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江南春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大家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杜牧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江南春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经验入手,在生活和新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唤起学生对江南春景的遐想)

  二、看图入境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随杜牧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看江南美景。(课件演示图文并茂并伴有美妙音乐的江南美景图。)

  3、交流观后感。(江南美吗?我们来看看杜牧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画中初步感知江南的美景,为学习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三、品词析句,体会景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古诗,并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根据需要可进行合作式学习)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

  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墎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 迎风招展的酒旗 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

  5、(师)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烟,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文本已提供了古诗的注释,让学生自主研读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交流获得对诗的整体感受。)

  四 、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1、你了解杜牧吗?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杜牧的资料进行交流。)

  2、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根据你对杜牧的认识,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

  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可能学生有的认为杜牧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列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设计意图:猜测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地丰富,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悟才能由表及里。) 五、 拓展诵读,体会韵美。

  1、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和韵律美。

  2、播放抒情的轻音乐,老师充满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3、配乐,男女生分别诵读

  4、配乐,师生共同诵读

  5、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和描写春天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吟诵中享受古诗,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全身心地读,有滋有味的读,慢慢达到背诵的程度。真正地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六、课堂延伸,表现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们身边的春天怎样呢?请欣赏歌曲《嘀哩哩》。(课件播放歌曲)

  2、欣赏我们身边的春天。(课件播放春景图)

  3、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可以用吟诗、唱歌、作画、写话等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课外作业,积累运用。(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试着背诵并运用。)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写今 怀古

  赞美{ } 感慨 晴天 雨天

江南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挂图或投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话导入《竹枝词》

  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

  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

  三、指导朗读、背诵

  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

  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2.引入《江南春》。

  3.介绍作者。

  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教师示范读、同学练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节奏。

  2.结合注释了解诗意,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南,黄莺歌唱,绿树映红花。

  “水村山郭酒旗风”:依山傍水的山村、城镇,酒旗迎风飘扬。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建的成百上千的寺庙,正沐浴在如烟细雨中!

  4.体会诗人对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感慨之情。

  5.再练读诗句,读出节奏与情感。

  三、朗读并背诵古诗

江南春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

  《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

  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读准生字“郭”的读音。“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

  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四、背诵、默写

  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课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图片,根据图片配诗句。

  3.指名背诵,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江南春教学设计5

  【课前预习】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

  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

  (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中描绘了莺歌燕语、绿柳桃红、水村山郭、酒旗飘展,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明朝学者杨慎认为应该为“十里莺啼绿荫红”,后又有人认为改为“一里”更为恰当,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其实十里也听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为“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就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的景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边读边在脑海浮现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思考一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最后两句在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无限感叹:江山依旧,南朝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统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没能保佑他们。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总结过渡:春天的美景引发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体验,我们也不由在杜牧这一感叹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么,宋代词人宋祁面对美好的春景又引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二、读“玉楼春”佳词,探析词的通感化手法

  (一)赏“玉楼春”东城美景

  1.学生初读诗歌,注意停顿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色?请用笔标出来。

  明确: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头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扣“玉楼春”惜春情思

  3.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表现城市游乐生活。下片抒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题预设1:学生经过品读和思考,基本能说出:上片描写景色,下片抒发感情。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追问: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若第一个问题仍回答不到位,教师可提示:这里描写的景色与之前的诗词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问题预设2:作者笔下的游乐生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对这种概括性的问题可能感到为难,可提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爱还是厌恶?从哪里看出?

  明确:作者笔下的这种生活是美好的。晓寒还在,绿杨已笼烟。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为了下片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问题预设3:怎样看待词人在下片所抒发的“及时行乐”的情感态度?

  此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

  春景的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终会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却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认为要珍惜春光,及时行乐。不过,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时光,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该怎样“惜时”呢?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写手法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讨论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而清代的李渔认为“闹”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学生讨论明确:

  “闹”有争吵、热闹之意。“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把生机勃勃地大好春光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小结:春天从来是美的,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诗人表现美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客观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诗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比较阅读领悟春景

  三、比探杜诗、宋词“春诗”之异同

  过渡:方法交流寻捷径。

  怎样做比较阅读?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师生交流。

  指导语:两首诗词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因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因而风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齐读这两首诗词,来品味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

  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

  (一)“春诗”之异

  1.《江南春》:全诗四句,写景开阔,处处柳绿桃红,莺歌燕舞,有山有水。在这怡红快绿之中,水秀山明之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壮丽的佛寺,若隐若现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景物,既有当时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

  《玉楼春》着笔细节:词的上片写景,开头首句总写春光明媚;二句转为实写“縠皱波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四句从远处绿杨烟外,近处红杏闹春,特别“闹”字将大好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诗立意高远,文字明白如画,诗中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特定情境相适应,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的美丽景色。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楼春》:本词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细腻。言情缠绵但不轻薄,措辞华美但不浮艳,将珍惜时光、留连春光的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春诗”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宋祁的词也描写春天的明丽美景,其中“闹”字历来倍受称赞,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发,百花争春斗艳的情景。

  2.笔法:两首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致的观察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

  四、开展“春诗”朗诵会

  指导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描写的春景、写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应该如何朗诵这两首诗呢?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1.学生练习: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活动。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2.熟读成诵,背诵这两首诗词。

  板书设计

  莺啼绿红

  晴景

  村郭酒旗赞美

  南朝数寺感叹

  雨景

  楼台烟雨

  春光无限好(写景)

  赞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叹)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学习中,要让学生对诗句的语言加以揣摩,明确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悟到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旨在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课堂上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品味、成诵。

江南春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个别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2.抓字词理解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领会诗的意境。

  3.借助资料领悟诗情,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通过本堂课的学诗方法拓展学习《题临安邸》,感受不一样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导诗

  1.师: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师: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杜牧写的《江南春》(板书课题);

  3.读题

  师: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生:江南的春天

  师: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写

  小结学法:理解诗题,能帮助我们知道诗的主要内容(板书:解诗题)

  二、初读感知

  师: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楼一桥,都似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读这首诗。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读好了自己借助注释去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2.交流反馈

  ①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描情画景,字字千斤,咱们可得读准了。你来试试(抽生1),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了有意见请举手。

  抽生2抽生3

  ②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在古代,很多诗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的,怎样才能体现出节奏感呢?

  (抽生交流节奏并出示标有节奏的幻灯片)

  ③大家再来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來。

  抽生读

  师范读

  (配乐)读

  三、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师)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正美!那么,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江南呢?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圈在古诗中)

  2.交流(拿学生的课文纸反馈)

  预设1.学生没有圈出“绿”和“红”,引导学生看“注释”,注释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老师哦

  预设2.你为什么要圈出“绿”和“红”?

  3.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这些景物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①比如:(出示课件)千里莺啼绿映红

  引导“莺”想画面:

  可从听觉、视觉、其他动物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②分四人小组合作想象画面

  要求:1.根据景物想象画面

  2.交流讨论完成学习单,学习单上的画面机动增减

  3商量出最满意的画面让组里写字高手写在卡片上,完成了贴到黑板上。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贴的画面已被其他组贴了,那你就不能贴了,只能另想其他画面,时间规定3分钟。

  4.看黑板上贴的画面,同桌互说诗的意思

  5.采访小诗人,诗人来到你这,看到了什么?

  生答;来到你这,又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看到的都是美景?

  理解“千里”。这“千里”是指“一千里”吗?虚指

  6.播放视频画面

  感受江南美景

  7.学生看画面读古诗

  整个江南,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傍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看着这样的春景,你的内心是?用你的声音读出你的感受

  见到如此美景,诗人也是忍不住想要赞美一番(板书:赞美)

  配乐齐读

  8.小结学法:

  想象画面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板书:想画面)

  四、品读感悟诗情

  由小结“画面”引入

  这么多的画面,怎么三四句(大组)的画面这么少呢?

  请生交流,形成两大问题:

  一是为什么景物写得这么少?写法怎么变了?

  二是晴天怎么变成雨天了呢?

  三是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我们要先来了解诗人。

  3.(出示简介: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渐渐没落的`晚唐时期,所以从青年起他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国家的理想。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被称为“小杜”。)

  4.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在他眼中,江南除了那些秀丽的山山水水之外,还有这些规模宏大的寺庙,那么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段历史。

  5.(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6.借助这些资料(板书:借助资料)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板书: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7.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8.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9.(师)是呀,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他的情隐含在烟雨中,这请抒发的非常含蓄、间接

  五、总结背诵:

  1、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那份浪漫的希冀,与作者再一次徜徉于千里江南万般情思中吧。

江南春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读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学习古诗基方法。

  3、体悟情感,积累经典。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2、体悟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题目。这个题目很有趣,大家听好啦。如果说美酒叫琼浆,美食叫琼酥,美花叫琼葩,美玉叫琼瑶,美貌叫琼姿,美文叫琼章,那么,海南为什么简称琼?(因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风情万种的三亚,举世瞩目的博鳌……阳光,沙滩,海浪,椰林,还有热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意浓。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胜日寻春单元,去诗中寻找春之美。

  板书课题。读题。绝句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出示杜牧简介。

  我们在读经典时,关注一下作者的生平,对更好地掌握诗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整体把握,概读全诗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

  3、划上节奏依节奏读

  4、全班齐读

  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细读全诗

  真要品出江南美,还需要我们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出示第一句,读:千里莺啼绿映红

  a、拿出笔来,从这句诗里选一个字,围绕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写一个词,或写一句话,想像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写一段话。

  b、江南春当然美,你看,千里都是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呢。(让学生质疑,千里并非实数,而是概数,极言多。)

  原来,这个“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处处”的`意思。其实,古诗词中,千、万、九等数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诗句可由学生自己回顾出来: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里共婵娟。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等。)

  假如说我们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万里碧浪。)

  c、怎么读,才能读出“千里”之感。(生读,拖长“千里”)

  d、江南美,声美色也美。

  2、出示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同学们,第一句诗被同学们嚼得有声有色,我们再来品品第二句(生动笔,发挥想象,品第二句图景)。

  “水村山郭”是静默的,“酒旗”是招展的,这一句,被同学们字斟句酌,又嚼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怎么读才能读出静动之变。(生读,低读静高音读动)

  3、出示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a、读读这两句诗,你能围绕江南春景,写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吗?烟雨蒙蒙,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轻轻地,缥缈的声音读

  b、这里又有一个数字:“四百八十”,南朝是不是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呢?在《南史·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说明南朝的寺庙有五百余所,杜牧应该写“南朝五百余座寺,多少楼台风雨中”,不是更多吗?(生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的确,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古人对四八这两个数字是比较喜欢的。比如“四”,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纸墨笔砚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为文人四艺,天下为四海。可见古人对四字情有独钟。“八”字就更多了,你知道哪些含数字八的成语?(友情深:八拜之交,官清廉:八府巡按;会周旋:八面玲珑;很威风:八面威风;神通广大:八仙过海;很有才华:才高八斗)另外,佛经里也常用“四万八千”来形容极多,比如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等。在这里用“四百八十寺”,既是古人用数字的习惯,又暗合佛语里以“四八”表示多之意。

  南朝建了这么多庙宇,历经风雨,依旧是红墙碧瓦、画栋雕梁、钟声悠扬,在这迷蒙的雨雾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更添一种迷离之美,历史之美。

  c、这两句,

  4、小结:回顾全诗,短短二十八字,诗人却从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江南春景,(引读,并指导学生读出动静声色等)

  江南春美,声美色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生)

  江南春美,静美动也美(师):水村山郭酒旗风(生)

  江南春美,晴美雨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

  5、齐读全诗,要读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明有暗,要读出诗人的赞美之意。

  三、争议主题,深读全诗。

  同学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人觉得最后两句诗应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加上问号,同学们觉得有什么变化?(还有几座庙宇亭台存在这蒙蒙烟雨之中呢?)

  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明确:南朝是我国历史上兴亡更替最快的朝代,南朝大修寺院,想用佛教的一些理念来约束民众,但因大量修建寺庙而劳民伤财,适得其反。兴亡更替,物是人非,原来金碧辉煌的庙宇,历经风雨,所剩无几,这些庙宇,它们若能做诗,它会说_____________;

  (创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________风雨中。)可填“兴亡”“沧桑”“忧伤”“感慨”“教训”

  如果是这样理解,再读全诗,你们觉得前两句应该怎么读?(赞美之情)后两句该怎么读(感慨之意)

  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泛读美句。

  杜牧笔下的江南,很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诗人是怎么写江南的。(课件出示:)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美景)

  苏轼: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美酒)

  韦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美人)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忆)

  皇甫松: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美梦)

  生读,大致概括出括号里的内容。

  总结:江南美,海南美,中华大地,处处美。诗美,读诗的人更美。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学到更多的诗词,能感受更多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江南春绝句

  杜牧

  江南声美、色美、静美、动美、晴美、雨美。

江南春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教学用时:0.5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

  2、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

  (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师) “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师)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二、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习)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 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洒旗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

  5、(师)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三、理解诗意,感悟情

  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例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江南春》教学设计优秀03-22

江南春教学反思08-02

《江南春》教学反思06-28

(经典)《江南春》教学反思15篇06-28

江南春07-30

江南春07-20

《江南春》教案07-13

江南春韵10-01

醉梦江南春10-29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