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9-03 23:06: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给予、圣诞、兜。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觉小男孩的美好心灵,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我猜大家肯定会喜欢,想知道吗?

  (板书:快乐)

  师:那么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________是快乐的?(补充板书)

  (学生交流)

  [预设:过生日时是快乐的, 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是快乐的……]

  师小结:是的,那么多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快乐,但有一个小男孩却跟我们大家不太一样,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板书:给予)

  讲解“给予”意思:给是给的意思,予也是给的意思,给予就是给的意思。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师引入:这到底是一份怎么的快乐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感觉一下这份特殊的快乐。

  请一学生朗读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②给课文标上序号,思考:(谁)给予(谁)(什么)而感到快乐?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1、生字教学

  出示生词:

  圣诞节 羡慕 宽裕 湿润 残疾 兜一圈 饶有兴趣

  师:孩子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看来是被故事深深吸引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生词。

  ①自由朗读生词。 ②想想你想提醒我们大家哪个字?

  ③交流 (说想提醒的字,并当小老师领读,并说说个别词的意思)

  重点指导: “诞”的字型 “兜”字型及意思

  2、课题写道“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出现在了文中什么地方?(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师: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保罗给予了谁什么而感到快乐呢?请你再快速地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三、 整体感知

  1、保罗给予小男孩机会而感到快乐!

  请一学生读6-10自然段

  师:保罗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坐他的车,小男孩高兴地答应了 朗读俩人的对话。

  师:这里小男孩向保罗提出了什么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两句话

  自由读一读,想像一下:你觉得向别人提要求时,一般是怎样的?那么这里小男孩向保罗提这两个要求时,又会怎样呢?(学生说:诚恳的 满怀期待的 很希望保罗能答应的)

  相对应地读这两句话。 语气是一个比一个诚恳 一个比一个强烈。

  师:保罗给予了小男孩坐车的机会,满足了小男孩的.要求,他感觉到了快乐!

  师引:面对小男孩这么诚恳的请求,保罗爽快地答应了,小男孩感到了快乐,相信那时,保罗也非常得快乐!他感觉到:给予是快乐的!(齐说)

  师:除了保罗给予小男孩机会,满足他要求感到快乐之外,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感到快乐?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说说你的感觉。

  2、保罗哥哥给予保罗新车而感到快乐

  学生说相应的段落。

  师: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保罗拥有新车是非常开心的?

  出示:“是的,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师:除了高兴之外,你觉得还怎样? (非常的自豪)

  生齐读这句话。

  师:这种给予不仅保罗高兴,保罗的哥哥也非常的高兴。所以他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齐说)

  3、小男孩给予他弟弟欢乐而感到快乐

  师:你从文中哪儿感受到了这种快乐? (生说)

  ①出示第4、5自然段 男生朗读

  师:这里小男孩惊叹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吗?(不是) 那小男孩是怎样想的? (生交谈)

  师:让我们一起把小男孩未说完的话说出来吧!

  出示:哇,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师:他希望当怎样的哥哥? (像保罗的哥哥,送新车给弟弟) 想像一下当时他说这句话时的心情。 现在,你来当当小男孩,对同桌读读这句话,读出你当时的心情。

  (同桌互读)

  师:现在你继续当小男孩,对我这个保罗读读这句话 (生对师读, 并对相应评价)

  师:当听到小男孩说自己也想当这样的哥哥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

  师小说:是的,被小男孩感到了。小男孩想到的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在给予中小男孩仍是这样的快乐。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给予小弟弟欢乐而感到快乐?

  ②出示第11自然段 女生朗读

  师:课文中有一幅图,小男孩与小弟弟正在开心的交谈着。我们再来一起读读小男孩说的话。 (生齐读)

  师:小男孩想要送给弟弟什么? (一辆新车)

  师:小男孩想送给弟弟的仅仅是一辆新车而已吗? (不是) 那还有什么?

  (生交谈)

  预设:想给予弟弟欢乐,想给予弟弟希望,想给予弟弟关爱……

  师小结:是的,小男孩的弟弟腿有残疾,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走,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前夜,他在家难免有些孤单、自卑。小男孩真正想给予弟弟的是欢乐,是给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是对弟弟深深的关爱。 现在,谁愿意把这份感动给予我们大家?

  (指名学生朗读小男孩的话语)

  师:假如现在你是小弟弟,听到哥哥这样说,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大胆来谈谈

  (生自由说)

  师:假如现在老师就是小弟弟的话,即使若干年后哥哥没有能力给我一辆新车,我也不会遗憾,我也会心满意足。因为哥哥给我的是比新车珍贵一千倍,一万倍的东西,那就是欢乐,是希望,是哥哥的爱!

  师:小弟弟因为哥哥的爱,非常开心,同时小男孩也非常的快乐,所以,他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齐说)

  四、 升华“爱”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一下这些快乐。 想一想这些给予的快乐都发生在了什么时候?(圣诞前夜)

  (生齐说快乐: 圣诞前夜,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车而感动快乐!保罗给予小男孩坐车的机会,满足他要求而感动快乐!小男孩给予弟弟欢乐、希望、关爱而感动快乐!)

  师:那么,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动快乐的经历吗?请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我也曾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动快乐!

  师:有一位诗人也跟大家一样。但他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看看《给予》

  师范读 ——→ 生齐读

  五、 作业布置

  阅读小短文《给,永远比拿愉快》 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

  (圣诞前夜)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的哥哥 新车 保罗

  机会/满足↙

  小男孩 欢乐/希望/关爱 小弟弟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讲述故事.

  2. 引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对糖、盐、雪花的比较,进一步了解雪花的特性。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讲述故事。。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大胆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糖、盐、雪花的特。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ppt课件。

  2.小狗、小猫和山羊公公饰若干。

  3.盐、糖、雪若干。

  4.音乐《小雪花》。

  活动方法

  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语言指导法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到了冬天,有很多地方都会下雪,你见过下雪吗?能说一说雪是怎么样的吗?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下雪吧!

  (二)播放下雪雪景图,引导幼儿欣赏激趣。

  师:下雪了,雪花把大地装扮成了白色的世界。小动物也来看下雪,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的想法?好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下雪了》的故事,听听小动物们眼中的雪是怎样的?嘘,故事要讲话了,小耳朵要认真的地听,听听故事里有谁?它们都说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提问。 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小狗是怎样说话的?小猫是怎样说

  话的?山羊公公是怎样说话的?(引导小朋友模仿小动物们的叫声和动作)

  (二)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第一幅故事图片。

  提问:谁跑出来了?小狗说了什么呢?好的,我们一起听听小狗是怎么说的呢(播放录音)?

  2.出示第二幅图片。

  (1)看谁又来了?小猫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录音)。

  3.出示第三幅图片。

  (1)看小狗和小猫在一起,猜猜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争吵呢?

  4.出示山羊图片。

  看看谁来了?你们猜猜山羊会说什么呀?听听山羊公公是怎么说的(播放录音)?

  5.幼儿交流讨论

  (1)小朋友到底天上下的是糖还是盐?为什么?

  (2)为什么小狗会把雪当成糖?为什么小猫会把雪当成盐?

  (3)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6.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小狗和小猫尝过雪之后,它们会发现什么?

  (三)师带动作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四)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带动作讲述故事。

  (五)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小狗和小猫,师扮演山羊公公,表演故事。

  (六)延伸活动

  在操作区摆放盐、糖、雪,活动后组织幼儿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探究盐、糖、雪的物性。

  三、结束部分

  1.这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下雪了,故事里的小动物不怕冷就出来看雪了,小朋友,你们怕冷吗?好的,现在请小朋友起立随着音乐跟着老师到室外做游戏吧!

  2.播放《小雪花》,带幼儿到室外做游戏。

  第二篇:《下 雪 了》下雪了关心朋友的话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天景色。

  2、运用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音乐、故事录音、结束音乐。

  2、雪花一片、操作图四张(大)、操作卡片(小)幼儿人手一张、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 歌表演《会跳舞的雪花》

  (1) 出示实物雪花进行提问:

  1、这是什么?

  2、什么季节会有雪花?

  3、冬天来了,天气真冷,天空中下起了大雪,一片一片的雪花从天上怎么样了呀?

  (老师可以用动作来引导幼儿)

  4、谁用动作来给大家表现一下雪花是如何飘落下来的?(请个别 幼儿进行尝试)

  (2) 表演《飘落的雪花》

  1、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做雪花,用优美的舞姿跳一段舞蹈吧!但老师有 一个要求,当音乐结束后,你们要做雪花飘落的动作保持不动,记住了吗?(老师可以先示范)

  2、(放音乐,幼儿跟跳)音乐结束后提问:小雪花,你飘到什么地方了呢?(请个别小雪花回答,然后请小雪花飘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坐好。)

  3、老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许多雪花飘呀飘,有的飘向汽车,有的飘向大树,有的飘向屋顶,有的飘向院子??还有雪花会飘向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下雪了》,小朋友一定要仔细的听,听完故事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 欣赏故事《下雪了》

  (1)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放录音)

  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雪花都飘到了什么地方?

  (按幼儿回答的顺序出示图片,大树、田野、大地、草地)

  (2)连线,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那我们一起看看雪花是不是都飘向这些地方!

  下雪了,下雪了,雪花飘呀飘,飘呀飘,飘向田野(老师示范连线),麦子说:“我有被子盖了,真暖和!”那么他还会飘到哪里呢?又是怎么说的呢?

  2、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一张卡片,请小朋友轻轻的拿一张,一边看一边仔细听,听完以后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雪花还飘向哪些地方? (放录音,完整听一遍故事)

  3、故事听完了,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雪花都飘向什么地方?(边说故事边找,老师可以启发幼儿来说)

  4、小朋友都找到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把笔帽盖好,把笔放回去,拿起你们的卡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想象仿编

  提问:小朋友仔细想一想,雪花飘呀飘,还会飘向哪些地方?它又会怎么说呢?

  老师可以举例:雪花飘呀飘,飘到娃娃的身上,娃娃说,我可以堆雪人了,真高兴!

  三、 结束(律动)

  小雪花飘呀飘,飘到很多的地方,真高兴呀!它们快乐的跳起了舞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雪花一起跳舞呢?那我们一起和小雪花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选择的是《下雪了》,它在教参中的目标要求

  1、是请幼儿观察雪花,感受雪天的美景。

  2、是学习用“飘呀飘”说一句话。

  3、是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我在设计这次活动时将目标改为

  1、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天景色。

  2、运用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因为第三条我想到会有些难度,对于中班的孩子,让他们尝试小段文字阅读有一点困难。我在目标中加入“仔细倾听”,因为我觉得在看图讲述中,倾听是最重要的。

  这节课在开始我问幼儿“雪花从天上怎么样了呀?”孩子回答的都不尽人意,我问了好几遍才有一个孩子说出“飘落下来”,课后我反思,是因为我的引导语出现错误,如果我问“雪花是怎么从天上落下来的?”会不会更好一些。而且在和孩子做律动的时候表现的不是很大方,有些拘束,这样让孩子也没有完全的动起来,效果没有设想的要好。在让幼儿连线的时候我应该到孩子中间去,看看他们是否连对,而不是站在前面没有行动。

  总的来说这节课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对我来讲也是我的真实水平。 这次活动也让我真的收获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让我学习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让我在自己的语言课上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方式,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紧守教参中的设计过程,教参只是教师的一个参考资料而已。另外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尽量去做好,不要想结果,只有你放开了,孩子才会无拘无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

  ⑴ 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⑵ 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⑸ 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⑵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⑶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⑷ “轻轻、慢慢”。

  (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⑸ 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

  (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⑹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⑺ 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评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及2个部首小字头、门字框,理解小小、弯弯、闪闪的、只等词语。

  2.朗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初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与欣赏能力。

  4.完成课后练习1、3。

  A层: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体会夜空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及背诵全文。

  B层:完成教学目标1-4,能正确朗读课文,并且能流利的朗读及背诵全文。

  C层:完成教学目标1-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不破句,不漏字,不加字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1.为什么月儿象小船

  2.只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具:

  生字卡片(6套),填空板(6套)投影片,磁带(《一闪一闪亮晶晶》《小小的船》)手电筒(6个)

  教时: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6课(出示课题并齐读)小小的船的部分生字词语和带读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出示:1)只(手持字卡)

  见:这个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体认读音节)

  儿:这个字怎么读。

  2)里:里字的第五笔是什么?(强调先横后竖)

  坐:你是怎么记住的?

  2.创情景:小朋友们的记性真是不错,上节课学的知识都牢牢记住了,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什么?(指名C层回答)

  漫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上天去看看?好,老师带你们和小女孩一起上天去旅行。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小朋友边听边看边想:小女孩乘着小小的船看见了什么?

  2.请小朋友在组内轻轻地把儿歌读一读,要求做到:

  1)将两个生字的读音读正确。(读一读)(2号做组长)

  2)数一数有几句话,编上号码。

  3)议一议:小小的.船儿指什么?

  3.交流:

  1)出示闪,尖,请小老师指导读音。(B层)

  闪: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尖:三拼音,介母是i

  连读词儿:闪闪的两头尖(齐读)

  2)指名小组读课文A层评价,交流:小小的船儿指什么?(C层答)(月儿)

  3)儿歌有几句话?(C层答)请两个小朋友分句读(B层)

  想:每句话各说了什么?(A层)

  第一句话:月儿像小船。

  第二句话:我在小船里只看见星星和蓝天。

  三.阅读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儿歌中的小

  小的的船儿是月儿。小女孩乘着月儿看见了星星与蓝天,现在请每组1号组长带领小朋友再读儿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答案正确地贴好,看哪组又快又好。

  1.各小组填空,自学。

  2.交流:(B层读一读填写的内容)

  ________的月儿_______的船,

  ________的船儿___________

  。

  我真在______________船里坐,

  ____看见_________星星_______天。

  我们来做你问我答的游戏:(师问生答)

  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

  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怎么样的星星,怎么样的天?

  谁也来像老师那样问,请小朋友回答?(生问生答)(A层)

  3.请每组讨论一下,对所填的词有哪些不理解的?(先小组全班)

  可能问:1)小小的是什么意思?(B层回答)

  2)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实物演示:用弯与弯弯的形状进行比较,引出弯弯是指很弯)

  3)两头尖是什么意思?(投影演示削尖的铅笔,直观认识尖,形状是上小下大,两头尖,请小朋友站起来看看座位的形状,引出很弯)

  1)什么叫闪闪的?(可提供手电筒,请学生动手操作。(A层做)其他小朋友协助,看看闪闪的星星是怎样的?

  交流:(C层演示B层总结:闪闪的就是一亮一暗)

  2)这里为什么要加个只(老师有个疑问想请小朋友帮忙来解决,好吗?)

  比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讨论)

  (B层交流:除了星星蓝天外什么也看不见了)

  师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陶醉在其中了。)(A层回答)

  3)小结;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现在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

  (B、C层尝试读A层评价A层范读B或

  以实物演示,

  C层模仿全班一起读一读)

  1.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让孙老师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过孙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为什么会把弯弯的月儿当成小船呢?(B、C层A层答)

  2.真感谢小朋友,原来是这样,月儿的形状像小船,可以把它当成小船,那么你认为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A层范说BC层模仿)

  小结: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说了那么多。我呀要奖励你们,请你们乘着月儿听首歌,如果你们也会唱,跟着它一起唱好吗?(跟唱小小的船

  3.小女孩在蓝蓝的天空上看见了星星,1)那么(出示投影)你在蓝蓝的天空上看见什么?(C层回答B层A

  层自由说)

  4.自由找朋友:天上有那样的景色,那么海里呢?(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也做个问问答答的游戏)(出示投影举两句句子)(指明交流2对)

  四.学习部首及字形

  1.这首儿歌里有两个生字,这两个字都有个新部首(出示部首)(轻轻读一读拼音)叫什么?(B层C层全班)

  小写小字头要注意什么?(A层)(去钩)

  2.领小朋友很快地学习闪、尖,说说你们是怎么记的?(C层交流)

  3.指导书写:尖先自己在书上描一描,告诉大家写时你发现了什么写在小黑板上。(B层、A层)(请周围老师指导)

  4.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6课小小的船。又认识了两个部首,掌握了两个生字,还理解了这首儿歌的意思,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天际之旅,看见了美丽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学好了本领长大后,也能到宇宙中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知识点: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能力点: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1、整体把握六部分大意,其中把重点放在第五部分。

  2、阅读之间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更深刻领会文章。

  3、预习课文。

  ① 解决生字词:可歌可泣 当之无愧 任人宰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 翻译“吊古战场文”。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作者及邓稼先,以引起学生对这两位科学家的重视。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捕捉文章信息。

  2、说说六部分各述的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暗走出的迷蒙,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2、解析六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三、质疑讨论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1、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重点精读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第二课时

  一、美点析读

  1、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我发现“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3、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的精妙之处。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二、精读探究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有三。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其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三、课堂小结

  邓稼先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胸中滚烫着一颗爱国之心,将个人的生命无私的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他是我们的自豪,我们的骄傲!

  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发现阅读法,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四、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理想。

  提示:祖国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作基础,没有国家的强盛作后盾,那有小家的和平与安宁,那有个人的幸福与温馨。让我们胸怀祖国与人民,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念,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舍小家顾大家,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板书设计】

  邓稼先

  杨振宁

  坚定 执着 勇敢

  百年屈辱

  舍身忘我 无私奉献

  两弹元勋

  忠厚朴实 无私心

  传统文化 最不要引人注目

  最有奉献精神

  【教学后记】

  本文主要通过六部分来展示人物的主要事迹,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凸现人物的伟大人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这一创作风格,更好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忱,树立学生为中华民族振兴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一、导入课题,品诗人

  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师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二、读古诗,品诗意

  (一)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二)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华汉字文化)

  (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3.论诗句,品诗情。

  讨论一,

  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间做出适当的引导。

  预设:好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潜和细

  讨论为什么是用潜,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部分,老师诵读,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来解读潜的妙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

  预设: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学写潜字,注意右边的第一个夫捺画变成点,这是避让。

  生练习书写。

  讨论二,学生较难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引导学生思考:这和润物有关系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解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

  本句运用了常用的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野径、云、水、渔船相辉映的春夜图,并点题。

  讨论三,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是诗人的想象,雨水下的细小,密密的,轻轻的,所以并向大雨一样,叶子上、花上都沾上了雨水,所以显得沉重,诗人只是写了花朵,大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和物会欣喜开心呢?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通过大家的反复品读、探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杜甫诗句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忧民之情。

  背诵《春晓》,比较一下,《春晓》中的花落知多少与《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哪一种雨更喜人呢?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师讲解:轻轻悄悄的来,滋润着世间万物,特别是农民的农作物,又是一个好收成年。字里行间真情的流露出杜甫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不禁让我又想起了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

  出示全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家不妨也来品一品,诗人对人民大众的关怀之情。

  5.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春夜喜雨》。

  6.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拓展诵读,品诗人情怀

  1.出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诗人的忧国情怀。

  读一读,说一说,这首诗用一个什么样的带喜字的成语来形容杜甫的心情呢?(欣喜若狂)他又为什么而喜呢?(收复失地)

  通过这两首诗的诵读,我们能够初略的了解了杜甫那份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诵读杜甫的诗,更加立体的感受杜甫。

  2.课外诵读有关春雨的诗词,进行积累。说一说诗人对春雨的不同感受。

  四、小结,由此诗品人生。

  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感时刻都在感染着我们,我们在品读完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后,你又有怎样的话说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不妨让大家提起笔来尽情的表达!

  五、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杜甫)

  知时节、当春、潜入

  丰收有望

  润物

  细无声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分组自习字词,教学课件制作

  《山 中 访 友》

  字

  词

  jìnghèzhànzhīxuánchè

  幽径唱和湛蓝栀子玄奥清澈

  Chán fèi qiáocuì guān

  níng

  禅心犬吠

  憔 悴

  树冠

  凝静

  “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答:

  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小组交流,导入新课。

  1.你从《山中访友》这个标题中读到了哪些信息?地点、事件、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情感:“访”( 喜爱、赞美、敬佩)

  2.通过我们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你们认为应怎样来朗读?

  带着好心情,心里想着美好的画面,读得轻一些,美一些。读文章时,就好像我们在跟好朋友面对面地叙旧般自然、亲切、有感情。

  今天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山中访友》,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

  (1) “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研读与赏析,走入文本。

  配乐朗读,激发学生的感情。

  ⑴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

  ⑵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⑶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语句。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事物

  称呼

  感悟/启示

  古桥

  老朋友

  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着。

  树林

  知己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白云

  大嫂

  热情的大嫂,无私奉献。

  瀑布

  大哥

  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

  悬崖

  爷爷

  无杂念的心境,给人清净。永远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

  云雀

  弟弟

  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蚂蚁

  小弟弟

  患难与共

  ……

  ……

  ……

  教师小节: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再读课文,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③作者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就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

  ④老师寄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乏一种感悟美的心情。”以一种平常心,保持一种好的心情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⑤请你以大树、落叶、晨雾、小草、小路等自然景物为话题写出更好的文段,把你的习作朗读给同学们听,好吗?

  ☆抨击感悟

  ①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强调了什么?(“好心情”)

  ②同学们,两种“好心情”是一样的吗?

  第一种“好心情”是抛开一切欲念,以一颗纯净的心亲近大自然;第二种是与大自然神交后的彻底放松,对自然亲近与赏识后的惬意和满足。

  ☆反思,延伸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这个赖以生存的朋友?

  2.就你所知道的事实,能举出人类不珍惜与这位“朋友”的友谊,甚至欺凌、背叛朋友的实例吗?(结合五年级上册《鲸》)

  延伸

  在双休日约上伙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游览杨梅山、竹林,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享受一下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记住5句名言。

  2、读懂短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

  二、教具准备:插图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自由读名句,自悟,每个句子写的什么?是什么意思?

  2、指读名句,讨论交流每句写什么,谈理解。 (1)人要立下高远的志向。 (2)人要立志,才能成就事业。 (3)要做到言行一致,才是人崇高的.美德。 (4)人死不可惜,但可贵的是在历史上留名,光照后人。

  (二)阅读短文

  1、出示阅读提示 (1)读短文了,把短文的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天和地传说中是怎么样创造出来的?盘古死后,他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学生自读)

  2、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短文,说说短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盘古开辟了天地,他独自支撑天和地,最后累死了。) (2)思考2题(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受到的教育: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3、总结,扩展。 (1)说说从这个故事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 (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古诗,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今天,我们开一个古诗朗诵会,在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从中领略古诗的韵律美。

  四、明确要求 自读“要求”,交流。

  1、朗读自己选定的诗歌,读出诗人应表达的感情。

  2、评一评,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

  3、组内朗读交流,互相评议。

  4、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

  5、评一评: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 。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0-18

教学设计方案08-15

教学设计方案06-12

教学设计方案08-3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2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6-12

枣儿教学设计方案09-18

教学设计方案【精】06-26

教学设计方案【热门】06-2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5-16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8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给予、圣诞、兜。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

  3、体会“给予是快乐的”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感觉小男孩的美好心灵,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我猜大家肯定会喜欢,想知道吗?

  (板书:快乐)

  师:那么你觉得在日常生活中,________是快乐的?(补充板书)

  (学生交流)

  [预设:过生日时是快乐的, 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是快乐的……]

  师小结:是的,那么多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快乐,但有一个小男孩却跟我们大家不太一样,他认为给予是快乐的。(板书:给予)

  讲解“给予”意思:给是给的意思,予也是给的意思,给予就是给的意思。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给予是快乐的”

  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

  师引入:这到底是一份怎么的快乐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感觉一下这份特殊的快乐。

  请一学生朗读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②给课文标上序号,思考:(谁)给予(谁)(什么)而感到快乐?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1、生字教学

  出示生词:

  圣诞节 羡慕 宽裕 湿润 残疾 兜一圈 饶有兴趣

  师:孩子们读得很认真,很投入,看来是被故事深深吸引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生词。

  ①自由朗读生词。 ②想想你想提醒我们大家哪个字?

  ③交流 (说想提醒的字,并当小老师领读,并说说个别词的意思)

  重点指导: “诞”的字型 “兜”字型及意思

  2、课题写道“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出现在了文中什么地方?(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师:为什么说“给予是快乐的”保罗给予了谁什么而感到快乐呢?请你再快速地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三、 整体感知

  1、保罗给予小男孩机会而感到快乐!

  请一学生读6-10自然段

  师:保罗不由自主地邀请小男孩坐他的车,小男孩高兴地答应了 朗读俩人的对话。

  师:这里小男孩向保罗提出了什么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两句话

  自由读一读,想像一下:你觉得向别人提要求时,一般是怎样的?那么这里小男孩向保罗提这两个要求时,又会怎样呢?(学生说:诚恳的 满怀期待的 很希望保罗能答应的)

  相对应地读这两句话。 语气是一个比一个诚恳 一个比一个强烈。

  师:保罗给予了小男孩坐车的机会,满足了小男孩的.要求,他感觉到了快乐!

  师引:面对小男孩这么诚恳的请求,保罗爽快地答应了,小男孩感到了快乐,相信那时,保罗也非常得快乐!他感觉到:给予是快乐的!(齐说)

  师:除了保罗给予小男孩机会,满足他要求感到快乐之外,文中还写了谁给予谁感到快乐?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说说你的感觉。

  2、保罗哥哥给予保罗新车而感到快乐

  学生说相应的段落。

  师:从哪里可以感受到保罗拥有新车是非常开心的?

  出示:“是的,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师:除了高兴之外,你觉得还怎样? (非常的自豪)

  生齐读这句话。

  师:这种给予不仅保罗高兴,保罗的哥哥也非常的高兴。所以他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齐说)

  3、小男孩给予他弟弟欢乐而感到快乐

  师:你从文中哪儿感受到了这种快乐? (生说)

  ①出示第4、5自然段 男生朗读

  师:这里小男孩惊叹仅仅是因为羡慕保罗有一辆新车吗?(不是) 那小男孩是怎样想的? (生交谈)

  师:让我们一起把小男孩未说完的话说出来吧!

  出示:哇,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师:他希望当怎样的哥哥? (像保罗的哥哥,送新车给弟弟) 想像一下当时他说这句话时的心情。 现在,你来当当小男孩,对同桌读读这句话,读出你当时的心情。

  (同桌互读)

  师:现在你继续当小男孩,对我这个保罗读读这句话 (生对师读, 并对相应评价)

  师:当听到小男孩说自己也想当这样的哥哥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

  师小说:是的,被小男孩感到了。小男孩想到的不是索取,而是给予,在给予中小男孩仍是这样的快乐。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给予小弟弟欢乐而感到快乐?

  ②出示第11自然段 女生朗读

  师:课文中有一幅图,小男孩与小弟弟正在开心的交谈着。我们再来一起读读小男孩说的话。 (生齐读)

  师:小男孩想要送给弟弟什么? (一辆新车)

  师:小男孩想送给弟弟的仅仅是一辆新车而已吗? (不是) 那还有什么?

  (生交谈)

  预设:想给予弟弟欢乐,想给予弟弟希望,想给予弟弟关爱……

  师小结:是的,小男孩的弟弟腿有残疾,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走,在这个美丽的圣诞节前夜,他在家难免有些孤单、自卑。小男孩真正想给予弟弟的是欢乐,是给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是对弟弟深深的关爱。 现在,谁愿意把这份感动给予我们大家?

  (指名学生朗读小男孩的话语)

  师:假如现在你是小弟弟,听到哥哥这样说,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大胆来谈谈

  (生自由说)

  师:假如现在老师就是小弟弟的话,即使若干年后哥哥没有能力给我一辆新车,我也不会遗憾,我也会心满意足。因为哥哥给我的是比新车珍贵一千倍,一万倍的东西,那就是欢乐,是希望,是哥哥的爱!

  师:小弟弟因为哥哥的爱,非常开心,同时小男孩也非常的快乐,所以,他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齐说)

  四、 升华“爱”

  师: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一下这些快乐。 想一想这些给予的快乐都发生在了什么时候?(圣诞前夜)

  (生齐说快乐: 圣诞前夜,保罗的哥哥给予保罗一辆新车而感动快乐!保罗给予小男孩坐车的机会,满足他要求而感动快乐!小男孩给予弟弟欢乐、希望、关爱而感动快乐!)

  师:那么,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动快乐的经历吗?请按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我也曾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感动快乐!

  师:有一位诗人也跟大家一样。但他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看看《给予》

  师范读 ——→ 生齐读

  五、 作业布置

  阅读小短文《给,永远比拿愉快》 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板书:

  (圣诞前夜) 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的哥哥 新车 保罗

  机会/满足↙

  小男孩 欢乐/希望/关爱 小弟弟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讲述故事.

  2. 引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对糖、盐、雪花的比较,进一步了解雪花的特性。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讲述故事。。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大胆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了解糖、盐、雪花的特。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ppt课件。

  2.小狗、小猫和山羊公公饰若干。

  3.盐、糖、雪若干。

  4.音乐《小雪花》。

  活动方法

  观察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语言指导法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到了冬天,有很多地方都会下雪,你见过下雪吗?能说一说雪是怎么样的吗?现在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下雪吧!

  (二)播放下雪雪景图,引导幼儿欣赏激趣。

  师:下雪了,雪花把大地装扮成了白色的世界。小动物也来看下雪,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的想法?好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下雪了》的故事,听听小动物们眼中的雪是怎样的?嘘,故事要讲话了,小耳朵要认真的地听,听听故事里有谁?它们都说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故事录音,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提问。 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小狗是怎样说话的?小猫是怎样说

  话的?山羊公公是怎样说话的?(引导小朋友模仿小动物们的叫声和动作)

  (二)借助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第一幅故事图片。

  提问:谁跑出来了?小狗说了什么呢?好的,我们一起听听小狗是怎么说的呢(播放录音)?

  2.出示第二幅图片。

  (1)看谁又来了?小猫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录音)。

  3.出示第三幅图片。

  (1)看小狗和小猫在一起,猜猜它们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要争吵呢?

  4.出示山羊图片。

  看看谁来了?你们猜猜山羊会说什么呀?听听山羊公公是怎么说的(播放录音)?

  5.幼儿交流讨论

  (1)小朋友到底天上下的是糖还是盐?为什么?

  (2)为什么小狗会把雪当成糖?为什么小猫会把雪当成盐?

  (3)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6.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

  小狗和小猫尝过雪之后,它们会发现什么?

  (三)师带动作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四)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带动作讲述故事。

  (五)角色扮演。幼儿分组扮演小狗和小猫,师扮演山羊公公,表演故事。

  (六)延伸活动

  在操作区摆放盐、糖、雪,活动后组织幼儿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探究盐、糖、雪的物性。

  三、结束部分

  1.这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下雪了,故事里的小动物不怕冷就出来看雪了,小朋友,你们怕冷吗?好的,现在请小朋友起立随着音乐跟着老师到室外做游戏吧!

  2.播放《小雪花》,带幼儿到室外做游戏。

  第二篇:《下 雪 了》下雪了关心朋友的话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天景色。

  2、运用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1、故事背景音乐、故事录音、结束音乐。

  2、雪花一片、操作图四张(大)、操作卡片(小)幼儿人手一张、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 歌表演《会跳舞的雪花》

  (1) 出示实物雪花进行提问:

  1、这是什么?

  2、什么季节会有雪花?

  3、冬天来了,天气真冷,天空中下起了大雪,一片一片的雪花从天上怎么样了呀?

  (老师可以用动作来引导幼儿)

  4、谁用动作来给大家表现一下雪花是如何飘落下来的?(请个别 幼儿进行尝试)

  (2) 表演《飘落的雪花》

  1、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做雪花,用优美的舞姿跳一段舞蹈吧!但老师有 一个要求,当音乐结束后,你们要做雪花飘落的动作保持不动,记住了吗?(老师可以先示范)

  2、(放音乐,幼儿跟跳)音乐结束后提问:小雪花,你飘到什么地方了呢?(请个别小雪花回答,然后请小雪花飘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坐好。)

  3、老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许多雪花飘呀飘,有的飘向汽车,有的飘向大树,有的飘向屋顶,有的飘向院子??还有雪花会飘向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下雪了》,小朋友一定要仔细的听,听完故事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 欣赏故事《下雪了》

  (1)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放录音)

  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的雪花都飘到了什么地方?

  (按幼儿回答的顺序出示图片,大树、田野、大地、草地)

  (2)连线,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老师:那我们一起看看雪花是不是都飘向这些地方!

  下雪了,下雪了,雪花飘呀飘,飘呀飘,飘向田野(老师示范连线),麦子说:“我有被子盖了,真暖和!”那么他还会飘到哪里呢?又是怎么说的呢?

  2、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一张卡片,请小朋友轻轻的拿一张,一边看一边仔细听,听完以后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雪花还飘向哪些地方? (放录音,完整听一遍故事)

  3、故事听完了,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和老师一起来看一看,雪花都飘向什么地方?(边说故事边找,老师可以启发幼儿来说)

  4、小朋友都找到了吗?现在请小朋友把笔帽盖好,把笔放回去,拿起你们的卡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想象仿编

  提问:小朋友仔细想一想,雪花飘呀飘,还会飘向哪些地方?它又会怎么说呢?

  老师可以举例:雪花飘呀飘,飘到娃娃的身上,娃娃说,我可以堆雪人了,真高兴!

  三、 结束(律动)

  小雪花飘呀飘,飘到很多的地方,真高兴呀!它们快乐的跳起了舞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雪花一起跳舞呢?那我们一起和小雪花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选择的是《下雪了》,它在教参中的目标要求

  1、是请幼儿观察雪花,感受雪天的美景。

  2、是学习用“飘呀飘”说一句话。

  3、是尝试小段文字的阅读。

  我在设计这次活动时将目标改为

  1、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雪天景色。

  2、运用故事的内容进行仿编。

  因为第三条我想到会有些难度,对于中班的孩子,让他们尝试小段文字阅读有一点困难。我在目标中加入“仔细倾听”,因为我觉得在看图讲述中,倾听是最重要的。

  这节课在开始我问幼儿“雪花从天上怎么样了呀?”孩子回答的都不尽人意,我问了好几遍才有一个孩子说出“飘落下来”,课后我反思,是因为我的引导语出现错误,如果我问“雪花是怎么从天上落下来的?”会不会更好一些。而且在和孩子做律动的时候表现的不是很大方,有些拘束,这样让孩子也没有完全的动起来,效果没有设想的要好。在让幼儿连线的时候我应该到孩子中间去,看看他们是否连对,而不是站在前面没有行动。

  总的来说这节课虽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对我来讲也是我的真实水平。 这次活动也让我真的收获不小,除了在大的方面让我学习到很多之外,小的方面也让我在自己的语言课上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方式,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紧守教参中的设计过程,教参只是教师的一个参考资料而已。另外我有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放松自己,尽量去做好,不要想结果,只有你放开了,孩子才会无拘无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

  ⑴ 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⑵ 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⑸ 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⑵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⑶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⑷ “轻轻、慢慢”。

  (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⑸ 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

  (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⑹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⑺ 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评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及2个部首小字头、门字框,理解小小、弯弯、闪闪的、只等词语。

  2.朗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课文,初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与欣赏能力。

  4.完成课后练习1、3。

  A层: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体会夜空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及背诵全文。

  B层:完成教学目标1-4,能正确朗读课文,并且能流利的朗读及背诵全文。

  C层:完成教学目标1-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不破句,不漏字,不加字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1.为什么月儿象小船

  2.只在课文中的意思。

  教具:

  生字卡片(6套),填空板(6套)投影片,磁带(《一闪一闪亮晶晶》《小小的船》)手电筒(6个)

  教时:

  1教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6课(出示课题并齐读)小小的船的部分生字词语和带读字,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出示:1)只(手持字卡)

  见:这个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体认读音节)

  儿:这个字怎么读。

  2)里:里字的第五笔是什么?(强调先横后竖)

  坐:你是怎么记住的?

  2.创情景:小朋友们的记性真是不错,上节课学的知识都牢牢记住了,我们来放松一下,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什么?(指名C层回答)

  漫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上天去看看?好,老师带你们和小女孩一起上天去旅行。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小朋友边听边看边想:小女孩乘着小小的船看见了什么?

  2.请小朋友在组内轻轻地把儿歌读一读,要求做到:

  1)将两个生字的读音读正确。(读一读)(2号做组长)

  2)数一数有几句话,编上号码。

  3)议一议:小小的.船儿指什么?

  3.交流:

  1)出示闪,尖,请小老师指导读音。(B层)

  闪: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尖:三拼音,介母是i

  连读词儿:闪闪的两头尖(齐读)

  2)指名小组读课文A层评价,交流:小小的船儿指什么?(C层答)(月儿)

  3)儿歌有几句话?(C层答)请两个小朋友分句读(B层)

  想:每句话各说了什么?(A层)

  第一句话:月儿像小船。

  第二句话:我在小船里只看见星星和蓝天。

  三.阅读全文: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儿歌中的小

  小的的船儿是月儿。小女孩乘着月儿看见了星星与蓝天,现在请每组1号组长带领小朋友再读儿歌,然后完成桌上的填空,把答案正确地贴好,看哪组又快又好。

  1.各小组填空,自学。

  2.交流:(B层读一读填写的内容)

  ________的月儿_______的船,

  ________的船儿___________

  。

  我真在______________船里坐,

  ____看见_________星星_______天。

  我们来做你问我答的游戏:(师问生答)

  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

  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怎么样的星星,怎么样的天?

  谁也来像老师那样问,请小朋友回答?(生问生答)(A层)

  3.请每组讨论一下,对所填的词有哪些不理解的?(先小组全班)

  可能问:1)小小的是什么意思?(B层回答)

  2)弯弯的是什么意思?(实物演示:用弯与弯弯的形状进行比较,引出弯弯是指很弯)

  3)两头尖是什么意思?(投影演示削尖的铅笔,直观认识尖,形状是上小下大,两头尖,请小朋友站起来看看座位的形状,引出很弯)

  1)什么叫闪闪的?(可提供手电筒,请学生动手操作。(A层做)其他小朋友协助,看看闪闪的星星是怎样的?

  交流:(C层演示B层总结:闪闪的就是一亮一暗)

  2)这里为什么要加个只(老师有个疑问想请小朋友帮忙来解决,好吗?)

  比较: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讨论)

  (B层交流:除了星星蓝天外什么也看不见了)

  师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空太美了,小女孩陶醉在其中了。)(A层回答)

  3)小结;是啊,夜空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我现在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

  (B、C层尝试读A层评价A层范读B或

  以实物演示,

  C层模仿全班一起读一读)

  1.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让孙老师感受到了夜空的美,不过孙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为什么会把弯弯的月儿当成小船呢?(B、C层A层答)

  2.真感谢小朋友,原来是这样,月儿的形状像小船,可以把它当成小船,那么你认为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A层范说BC层模仿)

  小结: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说了那么多。我呀要奖励你们,请你们乘着月儿听首歌,如果你们也会唱,跟着它一起唱好吗?(跟唱小小的船

  3.小女孩在蓝蓝的天空上看见了星星,1)那么(出示投影)你在蓝蓝的天空上看见什么?(C层回答B层A

  层自由说)

  4.自由找朋友:天上有那样的景色,那么海里呢?(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也做个问问答答的游戏)(出示投影举两句句子)(指明交流2对)

  四.学习部首及字形

  1.这首儿歌里有两个生字,这两个字都有个新部首(出示部首)(轻轻读一读拼音)叫什么?(B层C层全班)

  小写小字头要注意什么?(A层)(去钩)

  2.领小朋友很快地学习闪、尖,说说你们是怎么记的?(C层交流)

  3.指导书写:尖先自己在书上描一描,告诉大家写时你发现了什么写在小黑板上。(B层、A层)(请周围老师指导)

  4.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6课小小的船。又认识了两个部首,掌握了两个生字,还理解了这首儿歌的意思,进行了一次愉快的天际之旅,看见了美丽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学好了本领长大后,也能到宇宙中探索宇宙的奥秘。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知识点: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能力点: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1、整体把握六部分大意,其中把重点放在第五部分。

  2、阅读之间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更深刻领会文章。

  3、预习课文。

  ① 解决生字词:可歌可泣 当之无愧 任人宰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 翻译“吊古战场文”。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作者及邓稼先,以引起学生对这两位科学家的重视。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迅速捕捉文章信息。

  2、说说六部分各述的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暗走出的迷蒙,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比较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令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以及常常伴有的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2、解析六部分之间的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三、质疑讨论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1、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4、“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四、重点精读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第二课时

  一、美点析读

  1、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我发现“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自己走过的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于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3、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修辞手法上、标点符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的精妙之处。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二、精读探究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有三。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其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其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三、课堂小结

  邓稼先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胸中滚烫着一颗爱国之心,将个人的生命无私的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他是我们的自豪,我们的骄傲!

  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发现阅读法,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四、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谈一下自己的理想。

  提示:祖国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作基础,没有国家的强盛作后盾,那有小家的和平与安宁,那有个人的幸福与温馨。让我们胸怀祖国与人民,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念,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舍小家顾大家,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板书设计】

  邓稼先

  杨振宁

  坚定 执着 勇敢

  百年屈辱

  舍身忘我 无私奉献

  两弹元勋

  忠厚朴实 无私心

  传统文化 最不要引人注目

  最有奉献精神

  【教学后记】

  本文主要通过六部分来展示人物的主要事迹,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凸现人物的伟大人格,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这一创作风格,更好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忱,树立学生为中华民族振兴而读书的伟大志向。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一、导入课题,品诗人

  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师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二、读古诗,品诗意

  (一)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sheng、声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二)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华汉字文化)

  (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3.论诗句,品诗情。

  讨论一,

  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间做出适当的引导。

  预设:好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

  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潜和细

  讨论为什么是用潜,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部分,老师诵读,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来解读潜的妙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

  预设: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学写潜字,注意右边的第一个夫捺画变成点,这是避让。

  生练习书写。

  讨论二,学生较难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引导学生思考:这和润物有关系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解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

  本句运用了常用的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野径、云、水、渔船相辉映的春夜图,并点题。

  讨论三,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是诗人的想象,雨水下的细小,密密的,轻轻的,所以并向大雨一样,叶子上、花上都沾上了雨水,所以显得沉重,诗人只是写了花朵,大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和物会欣喜开心呢?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通过大家的反复品读、探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杜甫诗句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忧民之情。

  背诵《春晓》,比较一下,《春晓》中的花落知多少与《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哪一种雨更喜人呢?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师讲解:轻轻悄悄的来,滋润着世间万物,特别是农民的农作物,又是一个好收成年。字里行间真情的流露出杜甫对人民群众的关心。不禁让我又想起了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

  出示全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家不妨也来品一品,诗人对人民大众的关怀之情。

  5.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春夜喜雨》。

  6.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拓展诵读,品诗人情怀

  1.出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诗人的忧国情怀。

  读一读,说一说,这首诗用一个什么样的带喜字的成语来形容杜甫的心情呢?(欣喜若狂)他又为什么而喜呢?(收复失地)

  通过这两首诗的诵读,我们能够初略的了解了杜甫那份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诵读杜甫的诗,更加立体的感受杜甫。

  2.课外诵读有关春雨的诗词,进行积累。说一说诗人对春雨的不同感受。

  四、小结,由此诗品人生。

  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感时刻都在感染着我们,我们在品读完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后,你又有怎样的话说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不妨让大家提起笔来尽情的表达!

  五、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杜甫)

  知时节、当春、潜入

  丰收有望

  润物

  细无声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前分组自习字词,教学课件制作

  《山 中 访 友》

  字

  词

  jìnghèzhànzhīxuánchè

  幽径唱和湛蓝栀子玄奥清澈

  Chán fèi qiáocuì guān

  níng

  禅心犬吠

  憔 悴

  树冠

  凝静

  “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答:

  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小组交流,导入新课。

  1.你从《山中访友》这个标题中读到了哪些信息?地点、事件、作者对朋友的感情情感:“访”( 喜爱、赞美、敬佩)

  2.通过我们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你们认为应怎样来朗读?

  带着好心情,心里想着美好的画面,读得轻一些,美一些。读文章时,就好像我们在跟好朋友面对面地叙旧般自然、亲切、有感情。

  今天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山中访友》,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

  (1) “我”在山中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研读与赏析,走入文本。

  配乐朗读,激发学生的感情。

  ⑴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大自然是人类的家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是人类的朋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

  ⑵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⑶找出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感情的语句。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事物

  称呼

  感悟/启示

  古桥

  老朋友

  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着。

  树林

  知己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白云

  大嫂

  热情的大嫂,无私奉献。

  瀑布

  大哥

  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

  悬崖

  爷爷

  无杂念的心境,给人清净。永远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

  云雀

  弟弟

  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蚂蚁

  小弟弟

  患难与共

  ……

  ……

  ……

  教师小节: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再读课文,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③作者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就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

  ④老师寄语: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乏一种感悟美的心情。”以一种平常心,保持一种好的心情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⑤请你以大树、落叶、晨雾、小草、小路等自然景物为话题写出更好的文段,把你的习作朗读给同学们听,好吗?

  ☆抨击感悟

  ①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强调了什么?(“好心情”)

  ②同学们,两种“好心情”是一样的吗?

  第一种“好心情”是抛开一切欲念,以一颗纯净的心亲近大自然;第二种是与大自然神交后的彻底放松,对自然亲近与赏识后的惬意和满足。

  ☆反思,延伸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这个赖以生存的朋友?

  2.就你所知道的事实,能举出人类不珍惜与这位“朋友”的友谊,甚至欺凌、背叛朋友的实例吗?(结合五年级上册《鲸》)

  延伸

  在双休日约上伙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游览杨梅山、竹林,回归自然,拥抱自然,享受一下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完成一篇450字左右的短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记住5句名言。

  2、读懂短文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

  二、教具准备:插图

  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

  1、自由读名句,自悟,每个句子写的什么?是什么意思?

  2、指读名句,讨论交流每句写什么,谈理解。 (1)人要立下高远的志向。 (2)人要立志,才能成就事业。 (3)要做到言行一致,才是人崇高的.美德。 (4)人死不可惜,但可贵的是在历史上留名,光照后人。

  (二)阅读短文

  1、出示阅读提示 (1)读短文了,把短文的语句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天和地传说中是怎么样创造出来的?盘古死后,他的身体都变成了什么?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学生自读)

  2、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短文,说说短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盘古开辟了天地,他独自支撑天和地,最后累死了。) (2)思考2题(学生回答,师生评议) (受到的教育: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3、总结,扩展。 (1)说说从这个故事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 (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很喜欢古诗,我们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今天,我们开一个古诗朗诵会,在了解古诗内容的同时,从中领略古诗的韵律美。

  四、明确要求 自读“要求”,交流。

  1、朗读自己选定的诗歌,读出诗人应表达的感情。

  2、评一评,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

  3、组内朗读交流,互相评议。

  4、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 。

  5、评一评:看谁朗读的最有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