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9 06:12: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1

  〖学生实态〗

  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貌做得远远不如在学校好。学校有具体的要求和讲文明礼貌的大环境,因此学生比较自觉;但是在家里,往往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和环境,学生自己甚至他们的家长都普遍认为家里是“自在、自由”的地方,而且由于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往往是喜爱多于管教,顺应多于要求,溺爱多于教育,甚至有些学生在家里俨然被娇惯成“小皇帝”,他们目无尊长,更谈不到良好的文明礼貌的养成了。他们往往认为,在家里可以随心所欲。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学生在家里和在外面不完全一致的表现,甚至形成双重人格,因此,居家文明礼貌教育对于学生是非常必要的。纠正学生的认知,指导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从各自的家庭生活做起,是本课题学习的重点。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围绕“家里的文明礼貌”这个中心,呈现了许多学生在家里不注意文明礼貌的细节,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在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并思考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家里的文明礼貌”。“在家里”这样一个定位,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文明礼貌应该从家里做起,从身边做起,利用并提升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形成全新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教师准备

  1、教学中要使用的调查问卷表格。

  2、课前就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貌表现,采访学生家长,并拍成录像片段。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确立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树立对爸爸、妈妈要有礼貌的情感。

  2、懂得文明礼貌可以让亲人间关系更融洽,文明礼貌可以筑就一个暖意融融的家。

  3、知道在家里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并乐于去做,进而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用调查统计的方式得出在家里不注意文明礼貌是个普遍现象的结论。

  2、用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在学校与在家不同的`行为表现。

  3、用体验的方式感知亲人间注意和不注意文明礼貌时,自己的切身感受有什么不同。

  4、用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在哪里。

  5、探究、讨论和设计:家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文明礼貌,小组讨论,并设计出 《家庭文明公约》。

  〖实施过程〗

  (一)调查和统计

  教师出示四种画面,请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情景在自己的调查表上做出选择。要求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对每个情景中的两种表现做出选择。

  第一个情景:早晨离家上学前

  A、向父母说“再见”;

  B、天天在一起生活,天天都见面,说不说“再见”无所谓。

  第二个情景:当有事要进父母房间时

  A、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

  B、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敲门,可以直接推门进去。

  第三个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叫你和爸爸吃饭

  A、等妈妈―起吃;

  B、都是一家人,你等我,我等你,多累呀,可以边吃边等。

  第四个情景:回家之后,很累了

  A、坐要讲究坐相,再累也不能四仰八叉地;

  B、往沙发上一躺,怎么舒服怎么坐。

  接着请各小组分别统计组内A,B选项人数的多少,然后全班统计A,B选项的人数。最后的统计显示:选A的有16人,选B的有24人。

  (二)讨论和探究

  师:现在大家可以看出选A和选B的人数相差不多,但你们能看出选A和选B的同学代表了哪两种观点吗?

  (学生说得比较零散,有的说选A的表示一家人比较客气,选B的表示在家里很随意很自由等。板书――A选项代表的观点:家人之间也应该讲文明礼貌;B选项代表的观点:家里是自由自在的地方,可以完全放松自己。)

  师:选A或选B的同学能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教师要给出争论的时间,让学生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时学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选B的学生坚持认为,在学校都被管够了,在家里还要注意这注意那,累死了,家都不像家了;而选A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家里人会很高兴和舒适,觉得选B的同学太自私了。)

  师:刚才你们说的听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的,让我们来看几个采访片段,听听家里人的感受吧。

  (三)体验和感受

  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录像片段,小记者向家长提出的问题:

  (1)妈妈正在做饭时,孩子自顾自吃起来和等妈妈一起吃,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2)孩子进您房间时,敲门好还是不敲门好,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师:(提醒学生)这都是我们学校我们这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你们的爸爸、妈妈想法一定和他们差不多。

  (通过播放采访录像,学生发现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和站在家人的角度想问题是不一样的。这时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只顾自己。比如吃饭,本来想一家人没必要等,但如果和爸爸一起等妈妈吃,妈妈是很高兴的。教师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讲文明礼貌和不讲文明礼貌时的不同效果。结果有的学生说爸爸进他房间,不敲门自己会觉得很不高兴,是“打扰我了”;父母外出不打招呼是“不怎么在乎这个孩子”。然后引导学生将心比心。

  师:你希望父母尊重你,那你对父母应是怎样的态度呢?

  (得出结论:我们的家庭只有互相尊重,相互讲文明礼貌,才会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讲文明礼貌,实际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带来了舒适温馨的感觉。)

  (四)讨论和总结

  请每个小组用一句话概括在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全班交流。

  生:文明礼貌让家里每个人都快乐。

  生:温暖的家庭从文明礼貌做起。

  ……

  (五)讨论和设计

  让学生思考家里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做到文明礼貌、怎么做,并根据“什么时候”和“怎么做”的思路设计出《家庭文明公约》,并拿回家和父母交流讨论。学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如家庭成员不管谁有事出门,都要相互打招呼;回到家里也应该打招呼“我回来了!”;互相之间都不能翻私人的东西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多用了“相互”的概念,可见他们很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示出了“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成人平时都爱给孩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却没有想到家庭的氛围和习惯是要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创设的。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2

  〖学生实态〗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反映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清水县城虽然没有繁华的商业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集市贸易、城乡物资交流也异常活跃。五花八门的市场和形形色色的购物场所为学生了解集市提供了条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并了解集市的特点,课前我在全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

  调查内容

  调查结果

  1.你生活的社区有哪类购物场所

  大部分学生家附近是便民小店、综合市场

  2.你经常光顾哪些购物店

  大部分学生经常去的地方是市场、文具店、书店

  3.你希望自己的社区有哪类购物场所

  大部分学生的希望是在住家附近开办文具店、书店、玩具店

  4.你对家乡传统的集市贸易有什么了解

  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通过调查发现,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集市的地域特征及商品的流通情况不大了解,尤其是对集市与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之间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

  〖教科书分析〗

  本单元《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将学生的目光从家庭、学校、社区拓展到范围更大的社会生活层面,选取了与学生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家庭日常购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一些社会生活问题。在学生通过调查了解了家庭的购物状况、制作购物统计图,初步体会到家庭日常消费与自己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以后了解购物场所,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繁忙的商业街》《方便的超市》这两个课题的内容可以帮助农村学生拓展视野,学生可以借助教科书,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和了解这些商业场所的特点;《热闹的集市》这一课题的内容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开发地域课程资源切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集市的繁荣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学习下一个课题《在商店里工作的人们》做好了铺垫。在教学中,课前要组织学生观察和体验,利用图片、录像、录音弹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时间上选择在县传统物资交流会召开之时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亲临其境感受集市上商品流通、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鲜活而真实的学习内容、恰当而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一定会有助于突出教科书的重点,突破难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1.组织学生参观县城中心的综合市场,以及部分商店、小超市,观察买卖双方交易的特点。

  2.搜集或向父母、身边的人调查了解县物资交流大会的有关情况,请家长带领参观、调查县物资交流大会的交易情况,了解商品流通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集市贸易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集市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2.能够判断购物场所的种类及分布的合理性。

  3.了解家乡集市的特点,对比集市与商业街有什么不同。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图片切入―文本交流―调查探究―梳理升华。

  1.图片导入,探究家乡集市的特点。

  2.阅读教科书,了解不同地区商业活动的特点。

  3.家长参与,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内容形成有效的'互动。

  4.畅谈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实施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学生查阅信息资料袋中有关集市方面的资料,相互交流。

  2.教师选择有价值的图片或资料向全班展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展示图片一:家乡骡马集市一角。

  师:据乾隆《清水县志》记载:秦亭、上郅一带草场广阔,森林茂密,是西周初年秦非子为周王室牧马的天然牧场。解放以后,全县立足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引进、交流优良畜种和推广先进养殖方法,大家畜得到了迅速发展。每年夏秋两季物资交流大会,牲畜市场每天参与交易的客商有1??5万多人,上市牲畜达到1万多头。

  展示图片二:清水县农历四月二十八日集市的一角。

  师:据民国《清水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开始,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初七日,民间有给城隍爷过寿诞的习俗。在这段时间里,举行秦剧、木偶、马戏、社火等文艺演出和商品贸易活动,经过历代的发展,形成了闻名西北的清水县夏季物资交流大会,一直延续到现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集市上商贾云集,各类物资琳琅满目。

  3.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入课题。

  (二)文本交流

  学生阅读教科书,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可以明白三点:

  1.集市的地域特征。

  2.家乡集市的悠久历史。

  3.集市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并理解教科书上图片下面的文字,如“假日的集市像彩带”“买得放心”“卖得开心”等,用饱含温情的文字和图片上人物的表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调查探究

  调查探究购物场所随着时代和地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变化。

  1.小组探究。

  (1)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选记录员。

  (2)发放市场情况调查表,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前调查和查阅的资料填写。

  (3)交流并汇总成为一份全班的比较完整的调查表。

  (4)小结。

  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家乡的集市从无到有,从散集到有固定的摊点、固定的市场,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家乡最热闹的集市还要属历史悠久的夏秋两季的物资交流大会。

  2.请市场中心办的管理人员介绍今年物资交流大会的客商情况及成交额。

  (1)管理人员介绍:

  (2)讨论:前面介绍的家乡集市的历史和现在的盛况说明了什么?

  补充资料: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人们只能到国营百货商店、农副产品商店、农村供销社去买东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一般也不经过集市买卖,所以没有出现现在这样繁忙的商业街和热闹的集市。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土地实行了联产承包到户,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多了,就要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就促进了集市贸易的繁荣。

  据《清水县志》记载和从永清堡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文物的考证得知,距今5000多年以前,清水地区就已经有了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的社会大分工。主要手工业产品有铜制品、骨制品、革制品,还有木制品、丝织品、纺织品等。从那时起,清水地区就有了商品交换活动,交换石、陶、骨制的生产、生活用品,是清水市场的雏形。随着岁月的流逝,集市发展起起落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集市贸易不断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清水的农村集市贸易得到了完全的恢复和全面的发展。

  据《宋史》记载,从隋唐、宋以来,清水地区就有许多群众从事山货编制,全县民间所做的木、竹、藤制品,远销到长安、开封、河西、新疆等地。20世纪50年代,陕、川、新、宁及甘肃大多数县、市,常年派采购员到清水地区驻扎,采购工农业生产的必需品。,热闹的集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

  3.学生交流。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家里在物资交流大会上的购物情况,并通过自己的感受,谈论物资交流大会这个热闹的集市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四)梳理升华

  梳理学习的内容,升华学生的情感。

  1.说一说了解了家乡集市后的感想。

  生:家乡集市悠久的历史让我骄傲,我相信家乡人民的生活会像热闹的集市一样红红火火。

  生:我希望家乡的集市越来越热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生:我要好好学习,练好本领,为明日的清水插上腾飞的翅膀!

  生:家乡热闹的集市就像一幅五彩的画卷,卖者欢心,买者称心。

  生:家乡漫山遍野都是中药材,我以后要像李时珍一样研究开发中药材,让它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生:我要开发家乡的水果资源,让它们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师:好,我们应该有探究商业活动的兴趣。家乡的集市从无到有,从单调到热闹,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家乡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生:家乡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师:同学们,如果说家乡的集市像一幅画卷的话,生活在家乡的每一个人都是画家,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家乡的明天描绘更美丽的画卷吧!

  2.播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让学生感受幸福生活的节奏。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3

  〖学生实态〗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都在8岁左右,知识结构还不健全。就认知和思维特点来看,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此时,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薄弱,识别方向能力较差。

  我校位于北京市劲松八区,是一所城市小学,由相距不远的南北两校组合而成。学校配套设施齐全,主要设施有教学楼、食堂、传达室、多功能教学楼、塑胶操场、自行车棚、花坛、旗杆、健身器材等。学生已经有了两年多的学校生活经历,对于学校的环境、学校的主要设施是基本知道的,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所以知道的也并不那么清楚和详细。

  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对自己的学校环境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描述学校的主要设施及所处的位置,并且能够初步完成学校的景观图。但是由于此时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还比较薄弱,识别方向的能力较低,要帮助他们初步形成绘画平面图的能力,难度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资料帮助学生健全感知结构,增强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学生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他们为学校的建设而感到骄傲、自豪。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情感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规定,将校园的设施正确地画在平面图上;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并进一步达到使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为了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例如,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所画的景观图,通过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学校来增强他们的方位感。与此同时,通过练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一步培养他们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的能力。例如,利用简单易行的摸桌边、摸桌角等练习活动,巩固学生对图上四个基本方向的认识;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实地辨别方向的能力。另外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如实物投影仪、录像辅助教学等,从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在校园中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增强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为画好平面图奠定基础。通过制作学校设施的模型,为学生进一步观察、体验创设条件。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分析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最后,通过设计“为学校绘制蓝图”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细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和巩固绘图能力,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绘画用的纸、彩笔等学具。

  (二)教师准备

  1.选用录像:劲松四小的高空俯视实景,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搭建平台。

  2.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如何绘画平面图,设计绘画课桌的平面图形。

  3.由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薄弱,绘制学校各种设施的平面图形有很大困难,我制作了学校一些主要设施的模型,指导学生正确观察来绘制它们的平面图形,帮助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进一步达到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的。

  2.通过学习制作学校平面图,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过的实地辨别方向的知识;能够依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习惯规定,将校园的设施正确的画在地图上。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巩固练习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

  2.通过电脑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和主要设施,并复习绘制学校景观图的主要步骤。

  3.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课桌,指导学生绘制课桌平面图。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设施的模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画出它们的平面图形。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北校区平面图。

  (4)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完整的南校区平面图。

  这个过程是教师“扶”的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制平面图的能力。

  4.“为学校绘制蓝图”的活动。

  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巩固发展绘图能力,与此同时,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

  〖实施过程〗

  (一)巩固练习

  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画学校的景观图,如何实地辨别方向和按照习惯方法确定图上方向,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些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强化。

  1.设计三个情景帮助学生练习实地辨别方向。

  情景一:假设有一天你去郊外游玩,不幸迷失了方向,你发现早上的太阳是从这个方向升起的(教师手指一个方向),你如何利用站位来实地辨别方向呢?

  情景二:假设有一天,你们来到了森林里考察,你们不幸迷失了方向,你发现了一个树墩,年轮开阔的一面向着这个方向(教师手指一个方向),你如何辨别实地方向呢?

  情景三:谁能够按照现在的实际方向来站位?

  2.请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桌来练习辨别图上方向。

  把课桌桌面看作一幅平面图,桌子的四条边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向,桌子的四个角分别代表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副方向。教师引导学生一边重复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一边由慢至快进行练习。此时的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紧张愉悦的氛围中增强了自己识别图上方向的本领。

  (二)导入

  播放录像。随着镜头的移动,学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校园,此时我高声提问:“这是哪呀?”学生兴奋地说:“这是我们的学校。”这个环节的切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紧张之余得到放松,而且还会快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环节顺畅过渡。为了能够进一步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教学,我要求学生从校门开始有序地按照方向介绍学校的主要设施。这个教学步骤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环境,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提问:“画学校的几个主要步骤分别是什么?”学生阅读教科书以后反馈,他们说出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定方向;第二,选中心;第三,按方向画内容;第四,填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之后,我展示课件

  (将学校的主要设施分别画出来,排成一列。请学生根据所说的步骤利用鼠标将各种设施组成一幅完整的学校景观图。最后我说道:“同学们,让我们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校园里的各种设施会有什么不同?把它们画下来,我们就会得到一幅新地图――学校平面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画学校的平面图。”由此点出本课的课题。

  (三)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

  由于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差,在教学中我力求借助各种教具,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形象教学的力度,将抽象内容形象化,从而使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1.画课桌平面图。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平面图形,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面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首先用言语描述出来。学生在观察时都非常认真。许多学生在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结果时都说,他们看到的只是桌子上面的这个面。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看到的画下来。学生画下来的就是一个长方形。教师这时可以告诉学生,他们画的就是课桌的平面图形。大部分学生此时都很吃惊,因为他们脑海中对平面图知之甚少。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提问:“谁知道我们是怎样画课桌的平面图的?”这个问题的设置意在帮助学生归纳、提炼。

  2.引导学生观察学校设施的模型并绘制成平面图。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绘制平面图,我又分别将教学楼、花坛、旗杆、车棚、和健身器材攀登架做成模型,带领他们一边观察一边绘制平面图。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通过体验活动和练习活动,对绘制平面图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北校区的平面图。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设施的模型,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画出它们的平面图,最后粘贴成一幅完整的北校区的平面图。

  4.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完整的南校区的平面图。

  先播放录像,其内容是从空中俯瞰校园的情景。此时,引导学生将自己想像成一只飞翔的小鸟,垂直向下看。以此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当录像定格之后,学生可以一边结合录像,一边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南校区平面图的制作。

  (四)为学校设计蓝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帮助学生细化所学知识,巩固发展绘图能力,帮助他们提升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情感。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学校的未来蓝图,最后每组选派一位学生进行展示。

  〖反思〗

  通过这一课题的教学,学生不仅辨别方向的能力提高了,而且绘制学校平面图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爱校、建校的情感也在不断地被激发、被提升。回顾本节的教学过程,教学任务之所以能够顺畅完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正确定位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适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以往我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时,虽然也综合了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生三方面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想法,将教学过程理想化。由于缺乏对学生现有认知特点的全面分析,就使得预定的目标在现实中无法完成。例如,在进行《一起画学校》这一课题教学前,我虽然意识到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有待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但是我还是理想化地将所有的内容浓缩在一课时里。教学主要环节设计为,引导学生学习画学校景观图和学画学校平面图。然而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我才发现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实地辨别方向。实地辨别方向掌握不好,就很难将校园按照实际方位画在图上。有时,他们虽然将实际方向弄懂了,但是画在图上却又错了。例如,我校教学楼本来是在北面,有的学生将其画在了南面;校门应该向西开,他们却主观地错画为向北开。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一节课下来,我只是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绘制学校的景观图,至于平面图根本无暇顾及。反思之后我发现,教学之所以呈现这种结果,是由于自己缺乏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全面分析,反映在教学上表现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结果却恰恰相反,教学效果并不好,自己并未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位组织教学。事后,为了能够使教学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教学,将这一课题的教学分解,先教学生绘制学校景观图,然后再扎扎实实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力求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综合开发教学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大形象教学的力度,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1.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在巩固学生辨别方向能力的同时,为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虽然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画学校的景观图,如何实地辨别方向和图上辨别方向。但是由于学生方位感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薄弱,这些知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地强化。为此,我首先设计了三个情景帮助学生巩固练习实地辨别方向。教师在描述情景时声情并茂,使学生仿佛真的置身于情景之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见每个学生都在快速地转动他们的身躯,迅速站位,口里还大声说着“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在请学生利用自己的课桌来练习找图上方向时,我有意识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地发出指令。此时的学生,就像一个个士兵,神情严肃认真,动作又快又齐。氛围虽然紧张,学生的心情却是愉悦的。他们在反复练习中巩固、发展了能力,这为后面顺利地学习绘制学校平面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巧妙利用学生课桌设计学习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我们的教育不能是照本宣科的满堂灌,不能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悖,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调查等多种体现主体精神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绘制平面图,我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借助每个学生都有的课桌,指导学生站起来,从上垂直往下看,把看到的画下来。这个过程其实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参与这个体验活动,学生真实感受的是如何绘制一个景物的平面图,这要比教师枯燥的说教强得多。

  3.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形象教学,为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搭建阶梯。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加强思维训练,发展思维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这种过渡在很大的程度上仍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所以必须从直观演示(如挂图、幻灯、投影等)和实物操作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事物,获得表象,逐步地借助图像,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思维的情景,提供思维的材料,揭示思维的方向,指引主要步骤,点明思维突破口,完成从模仿性思维向独立性思维过渡。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指导他们观察课桌从而获取课桌的平面图是比较简单的。其原因有两点:(1)课桌人人都有,便于组织学生观察。(2)课桌形状规则,便于学生理解。对于那些不便观察,形状又不规则的景物,三年级的学生是很难想像出它们的平面图形的。例如花坛、树、健身器材,旗杆等景物,学生很难想像旗杆的平面图形会是一个点。如何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特点,帮助他们发展抽象空间想像能力呢,我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摄像机从高空拍摄学校的景观,为增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搭建阶梯;另外,我将一些不规则的景物制作成小的模型,把学生不可能从空中俯瞰的景物微观化,帮助他们直观地感知事物,获得表象,并逐步地向抽象思维过渡。

  4.充分发挥教师导向功能,调动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探究中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发展绘制平面图的能力。

  由于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我采取了“教、扶、放”三个教学步骤,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绘图能力。首先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理解并掌握如何绘制小设施的平面图,然后绘制我校的北校区和南校区的平面图;最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学校的未来蓝图。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做到仔细观察,团结合作,而且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为学校的未来大胆规划。

  (三)将德育有机融入教学之中,在无形中激发学生情感,在有形中帮助学生提炼、升华

  本课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制作地图的兴趣,进一步达到使学生了解学校、认识学校、热爱学校的目标。然而如何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我并没有采取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教育和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表面看来,学生似乎是在学习如何绘制学校平面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热情足以说明他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在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爱校的情感,我设计了“为学校设计蓝图”的教学环节。对此,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讨论学校还需要增添哪些设施,应该放在学校的什么地方。在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他们开始将其绘制在学校平面图上。他们专注的神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从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单纯的细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重要环节。

【三年级思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思品教学设计03-28

思品教学反思11-07

小学思品教学反思09-23

思品教学计划06-08

思品课教学反思10-25

思品教学反思范文09-11

思品课教学反思08-03

《静夜思》的教学设计09-22

静夜思教学设计10-25

《静夜思》教学设计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