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11-09 23:56:0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教学计划范文汇编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开始安排今后的教学工作了,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小学教学计划范文汇编5篇

小学教学计划 篇1

  本期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奠定基础。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

小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4、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

  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

  4、加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措施:

  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感性上对电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且让学生能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从完成某一个详细的"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书根据不同的模块可以分成几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每教程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任务。利用机房电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机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演示和教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课堂中穿插游戏、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性强,应该多给他们练习的时间,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来提高学生的学计算机的爱好。

小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4个单元:分数的认识(一)、小数、三步运算和应用、统计表和条形图。其中(1)数与运算的内容主要由分数的认识(一)、小数、三步计算和应用三个部分:分数的认识(一)这一单元包括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简单计算;小数单元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除以整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等内容;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和应用,这类式题的运算顺序比较复杂,除第五册已出现的“不相连接的乘除同时进行脱式计算”以外,出现了三种新情况——小括号中含有两级运算、式题中的两个小括号同时脱式计算、第二级运算中含乘除混合运算,按照先乘除后加减来计算一个式题时,其中的乘除混合运算还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2)统计图表的教学内容整理数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3)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本册教材中是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紧密结合。一方面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知识的内在智力因素;另一方面在学生不断扩充数学知识的同时,在学习的适当阶段,联系所学知识,以“智力游戏”的形式有计划的安排了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内容。这些题目主要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与推理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比较熟练的进行小数四则计算(不超过三步)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计算式题,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二)数学思考

  1、能结合具体情景,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设计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三)解决问题

  1、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引导下,能够积极的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抉择,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不断的取得进步。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4、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新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5、又对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纠正。

  三、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学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和教师精讲例题学生大量演练习题的所谓“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努力转变角色,便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肯钻研、善思考、勤动手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的;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思维理解算理。如本册应用题教学要重视常见数量关系的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训练,教学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五)改进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中的思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四、教学进度(略)

小学教学计划 篇4

  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学生一般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容易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学生肯定会全神贯注。

  3、学生虽然已上了三年级,但有的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有的学生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教材分析:

  1、 本册教材选取现实把那个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

  2、 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4、 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5、 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总目标要求

  一、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且能准确比较大小。

  2.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包括估算、笔算、混合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

  3.能准确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及笔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及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

  1、能准确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并能在生活中找出这几种类型。

  2、了解平行与相交,会画垂线与平行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能够准确找出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三、统计与概率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切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7、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小数的初步认识及大小比较

  2、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及除数时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3、平行与相交的初步了解及点到点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1~3周 一、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3.3-3.15

  第4 周 二、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 3.16-3.25

  第5~8周 三、家居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3.26-4.7

  第9~10周 四、泰山黄金周 计算器 4.7-4.8

  第11~12周 五、 扬帆奥运 三位数乘两位数 4.8-4.23

  第13~15周 六、走进商场 观察物体 4.23-5.3

  第16周 七、农田里的教学 除数时两位数的除法

  5.4-5.28

  第17周 实践活动 饮水情况统计 5.29-6.1

  第18周 八、我跟爸爸学设计 平行于相交 6.2-6.11

  第19周 九、长大我也去航天 统计 6.14-6.20

  总复习 6.21-7.9

小学教学计划 篇5

  授课对象:三至六年级 执教者:叶凯生

  羽毛球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参与者在球的对击过程中,当击球者在击出一个好球或赢得一个球时都能使自己兴奋并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球的飞翔又有快慢、轻重、高低、远近、飘转等变化,使这种运动本身充满了丰富的乐趣;羽毛球技术的千变万化,使羽毛球运动有很高的可观赏性。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人体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在竞争中,强化进取精神,培养意志,使人的智、勇、技在竞争与对抗中得到升华。通过羽毛球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的锻炼,经此磨炼,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泰然处之,既增长了智慧又陶冶了心理,不仅能在羽毛球活动中应付自如,而且能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去面对学习、生活、荣辱等。

  课程目标:

  序号、 教学内容课题、 课时、 周次

  1、认识场地。

  学习握拍技术。、 2、 2

  2、学习正、反手握拍方法

  学习发球和接发球的基本站位和准备姿势,、2、3

  3、复习正、反手握拍法

  学习正手发高远球

  学习反手发网前球 、2、4

  4、初步学习原地挥拍。

  发高远球与打高远球的结合练习。、2、5

  5、进一步强化高远球挥拍动作的规范性。

  对打高远球。、2、6

  6、复习原地挥拍内容

  学习挑高球(直线)。、2、7

  7、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反手网前球

  掌握正手后场高空击球(正手高远球)、2、8

  8、学习网前上手击球

  学习步法。、2、9

  9、练习网前多球,提高学生的网前技术。

  素质练习即场地移动。、2、10

  10、复习网前上手技术

  学习下手击球技术、2、11

  11、复习下手击球技术

  学习中场平击球技术、2、12

  12、复习中场击球法

  复习羽毛球步法、2、13

  13、复习羽毛球步法

  学习羽毛球双打站位及其轮转、2、14

  14、复习羽毛球双打站位及其轮转

  羽毛球专项素质训练、2、15

  15、复习双打站位及其轮转

  学习羽毛球单打战术(发球战术)、2、16

  16、复习双打站位及其轮转

  学习羽毛球双打战术(后攻前封战术)、2、17

  17、复习羽毛球双打战术(后攻前封战术)

  教学比赛。、2、18

【小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计划09-23

小学教学计划11-08

小学教学计划01-13

小学教学计划【精选】05-30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06-23

小学音乐教学计划09-07

有关小学教学计划07-06

小学数学教学计划10-01

小学体育教学计划10-24

【热门】小学教学计划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