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4-05-24 07:23:3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16课时,每周一课时。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二、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1、我们爱整洁

  1课时

  2、我们有精神

  1课时

  3、我不拖拉

  1课时

  4、不做“小马虎”

  1课时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5、风儿轻轻吹

  1课时

  6、花儿草儿真美丽

  1课时

  7、可爱的动物

  1课时

  8、大自然,谢谢您

  1课时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9、我和我的家

  1课时

  10、家人的爱

  1课时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1课时

  12、干点家务活

  1课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1课时

  14、请帮我一下吧

  1课时

  15、分享真快乐

  1课时

  16、大家一起来

  1课时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

  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 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 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

  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 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 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 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

  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

  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 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欢度国庆

  第八周 我爱秋天

  第九周 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 中秋节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我的家

  第十三周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第十四周 好玩的冬天 第十五周 奇妙的冬天 第十六周 新年到了 第十七周 过新年

  第十八周 送给新年的礼物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3

  一、 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 学情分析:

  班 平均分 达标率 乡镇名次 校名次 部级前40名 部级后2名 备

  1、 上学期统考情况分析

  2、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3、 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 培优措施:

  l.课内外辅导。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 补差措施: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能力,扎实知识与技能

  4.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五、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知识结构)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六、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教学的措施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七、 实验课题及实验方案

  课题:道德与法治教材研究

  实验方案:

  一、准备阶段:

  a.完成方案的制订及课题申报工作。

  b.健全学习研究、交流制度。

  二、实施阶段:

  a.在实施研究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不断修正实施方案,促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b.经常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归纳和分析课题提供实践依据。

  三、总结阶段:汇总本课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提供服务。

  班 达标率 优秀率 差生转化率 在县或者乡镇所占名次

  八、 教学指标

  九、 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周次 内容

  1 撰写计划、集本备课 12 新课改理论学习

  4 教师业务理论学习 13 常规检查

  5 观摩录像课 15 业务学习:《新理念培训》

  7 业务学习《新课程培训》 17 撰写优质教案及课改理论学习

  8 新课改理论学习 18 课题总结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单元过关时间

  1 9.4-9.8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2 9.11-9.15

  3 9.18-9.22 9.20

  4 9.25-9.29 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

  5

  6 10.9-10.13

  7 10.16-10.20

  8 10.23-10.27 10.25

  9 10.30-11.3 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0 11.6-11.10

  11 11.13-11.17

  12 11.20-11.24 11.23

  13 11.27-12.1 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

  14 12.4-12.8

  15 12.11-12.15 12.14

  16 12.18-12.22

  17 12.25-12.29 期末复习

  18 1.1-1.5

  19 1.8—1.12

  20 1.15—1.19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整体看学生还是很活泼。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冬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一些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寒冷的冬天,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7、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8、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的深入开展。

  三、具体工作要求

  (一)练队伍

  1、抓好骨干力量

  抓好骨干力量,创造研究氛围。在继续组织课题研究小组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教师在课题研讨中、在现场教学展示中,既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存在价值,又能在认真研究的过程中,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由点带线,由线及面,从而带动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围。

  2、形成教研氛围

  (1)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向课外延伸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主动提供思品、社会、品德与社会信息,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网上学习、交流等。

  (3)重视听课学习,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不能像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一样把新课程作为学科课程来上,教师要学习美术课上的色彩形象、数学课上的统计方法、常识课上的试验对照法、英语课上的任务驱动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备课

  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

  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

  2、上课

  (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 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及案例资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

  3、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利于学生发展。

  (三)促教研

  1、、常规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

  2、教研展示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

  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践经验。

  (四)显特色

  1、做好课题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为思品课注入新的生机。

  (1)现代媒体资源

  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家中的现代化设施,收集了思品课堂相关数据等资料,对教材进行了补充、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走入课堂。

  (2)图书资源

  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让学生通过收集,来补充课堂的知识。

  (3)家长资源

  家长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将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家长成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

  三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准备、提交“xx区示范学科组评选”申报资料;第二届小课题结题。

  四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申报第三届小课题。准备第一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

  五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新教材培训。

  六月份:上好常规课,备课、听课。

  七月份:制订期末复习计划;上交各类总结和论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在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女里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好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性综合课程。具有以下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二手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机整合学习内容。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功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性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张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幸福”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甘石沟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获得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现实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只会,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性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断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要求

  《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健康、安全的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四、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的生活好习惯

  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第二单元:学校生活真快乐

  1、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

  2、让学生意识到在校园里要讲文明、守秩序,遵守学校规则。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三单元

  1、体验四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危险,注意远离危险,规避危险。

  第四单元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意识到在家在学校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的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和儿童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6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一方面通过现实情境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得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0名,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集体。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小毛病,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的学期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2、培养学生愉快、积极的生活。

  3、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5、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与要求。

  6、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措施

  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实践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和能力。

  2、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泻,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12~2.17、我是中国人

  第二周.20~2.24、瞧我这一家

  第三周.27~3.3、家庭欢乐多

  第四周、3.6~3.10、学做小主人

  第五周、3.13~3.17、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第六周、3.20~3.24、牙齿怎么啦

  第七周、3.27~4.1(6天)、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第八周、4.5~4.7(3天)、预防疾病有学问

  第九周、4.10~4.14、用品人人离不开

  第十周、4.17~4.21、学校设施用处大

  第十一周、4.24~4.28、我是节约小能手

  第十二周、5.2~5.5、爱护公物人人夸

  第十三周、5.8~5.12、夏天到了

  第十四周、5.15~5.19、我和星星打电话

  第十五周、5.22~5.27(6天)、平安度过夏天

  第十六周、5.31~6.2(3天)、开开心心过暑假

  第十七周、6.5~6.9、复习

  第十八周、6.12~6.16、复习

  第十九周、6.19~6.23、期末考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7

  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作为低年段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场教育体验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

  首先,低年段儿童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现场活动体验,更多是对儿童道德敏感性的培养。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例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这样真精神》,第6课的《走,看花看草去》,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快乐》,第11课的《送“小伙伴”回家》,第12课的《再来学一招》,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5课的《快乐地分享》,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

  其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内隐性存在,使身在其中的人形成道德无意识状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道德两难情境、紧急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情境下,道德意义与价值则更容易显现出来。教育体验活动往往会设计上述比较典型的情境,向学生再现这种道德存在状态,并对其进行现场引导。这种体验活动能够产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我们天天有精神》,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礼物》《大自然中的快乐》《大自然的语言》,第10课的《家人的爱藏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肩头上的爱》,第12课的《干点家务很不错》,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意图。

  最后,在特殊现实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则的实践智慧,如逃生、救护等,虽不能够让儿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但教育的现场活动体验,在某种意义上却起到提前准备的作用。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的方式教学生学会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突发情况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第5课的《风儿的“脾气”》中“台风中的自我保护”,第6课的《花草面前要小心》,第7课的《别让自己受伤害》,第14课的《我要求助吗》等中提到的危险情境等。

  榜样学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这不仅是因为榜样如镜子一样,可以让人更好地进行对照式自我反思,还因为榜样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驱动力。实际上,榜样学习是21世纪课程改革前中国德育最常用的道德教育方式。无数榜样故事,承载着人类精神,并将其代代传承,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中国包括尧、舜、禹传说在内的各种榜样人物形象等,都是推动人类精神前进的动力。

  榜样,不论真实与虚拟,都可以成为人类自我激励的源泉。榜样的言行,能够将人的理想存在状态具体化,因而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特别适用。但是,在以前的榜样教育中,的确存在着问题: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脱离儿童日常生活与理解能力,强调模仿、忽视反思等。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依然将榜样学习作为低年段儿童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本册教材中的榜样学习方式,一是体现在大量的绘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儿童的榜样,二是强调同学之间互为榜样的学习意识,特别是建立一种同学间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观念,改变传统上到学校只向教师学习的观念。如第1课的《镜子里的我》《保持整洁有办法》,第4课的《怎样才能不马虎》环节,就突出同学间的示范与相互学习。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更是以一个主题单元的方式,强调与身边的人共在、乐群、分享、互助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和春天在一起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春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春天的美好,在与春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春天、找到快乐。

  第二单元:我在健康成长

  1、体验感受眼睛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不好的习惯会影响视力,体验戴眼睛的烦恼,在生活中尊重关心戴眼睛的小伙伴。知道基本的护眼常识,形成正确的护眼习惯。

  2、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换牙这一生理现象,形成正确的保护牙齿的习惯。感受牙齿的健康与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习拥有健康牙齿的基本方法。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形成保护牙齿的意识。

  3、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评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4、通过各种活动认识正确的姿势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能用正确的姿势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三单元:我爱集体

  1、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学校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向学生求助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与人交往、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同伴和自己分享的快乐,体会学校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集体,从而学会感谢同学、关爱同学。

  第四单元:欢乐儿童节

  2、体会入队的喜悦和光荣,增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责任感。

  1、了解六一的特殊意义,感受节日的快乐,体会家人和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怀。提高策划、组织活动的能力,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做事。

  2、了解入队的仪式以及红领巾、队礼、呼号等的意义,学会系红领巾、呼号和唱队歌。爱护红领巾,并以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争光。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儿童的节日,形成初步的国际意识。树立对不同种族及其文化的友好态度。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七(4)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个人认为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从初步摸底的情况看,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七年级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本期所任教的学生的知识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学会做人。

  学生刚上初中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较差,虽然思想品德的内容接近中学生的生活,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无法与我们的生活相联系不能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本期在加强学生基础训练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材为新版教材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共四个单元十课,设计了21框。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为七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

  1.帮助学生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编写好自己的梦想,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2.帮助他们在清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享受成长带来的一切,感受生命的充实和丰盈。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友谊的天空”,它是一单元的延伸。

  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获得友谊,拥有怎样的交友智慧,特别是如何理性的结交网友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师长情谊”

  第六课“师生之间”教师的重要作用,尊重和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帮助我们掌握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七课“亲情之爱”主要向学生介绍家是我们的寄居之所,家里有亲人和亲情,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中家具有的深厚意味,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本单元更加注重道德教育,随着立德树人观念的落实,道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关系着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的思考”由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九课“珍视生命”、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组成。

  本单元是前三个单元的延伸,是整个初中课程中生命健康教育的最核心内容。它主要是针对我们青少年频频出现的健康安全问题而设置的。

  学习本单元是让我们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实现人生的价值。总之,本教材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能力,同时也赋予老师跟学生之间更多地互动。教材的每个学习主题背后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

  三、教学目标:

  (一)、总的目标要求是:力求体现加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与法律的认识和学习。

  (二)、具体目标是:

  1、养成上课认真听讲,专心做笔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高效完成作业等习惯。并慢慢掌握答题技巧;

  2、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的合作学习,学会在老师引导、同学交流和分享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3、积极参与课堂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乐趣。

  4、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来提高思想觉悟并贯彻到实际行动中。

  四、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把握好新教材的编写目的和教学要求,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3、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4、自觉做好教学各项常规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单元测验等常规教学任务,尤其认真实施课堂目标教学法。

  5、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能力、践行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6、认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加强闭卷降分考试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学生尽快适应考试的要求。

  8、充分运用远程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

  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采用讨论、演讲、阅读、自学、练习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2、灵活辅助差生。做好差生个别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带差生,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组长监督学习,检查复习、预习及练习,及时反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严抓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状况,做好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强化德育功能,开展课堂活动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学校德育活动,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采用演讲、座谈、辩论等形式活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平等待生、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0

  年 级:一 年 级

  学 科:道德与法治

  一、学生基本情况:

  1. 本班学生共52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30人。

  2.多数学生勤学好问,但品德落后。

  3.少数学生思想涣散,懒惰、学习不主动。

  4.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学生的品德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庭,尊重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能使用文明语言称呼家里的每一位成员,能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遵守学校里的校规、校纪。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能独立自主学习能向好的同学学习,能向好的一面学。做学习的主人。

  3.培养学生不论是日常生活、学习还是做游戏,都要讲究规则,培养学生把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有序地生活和学习 。

  4.培养学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担当不同的责任。

  5.法制渗透:《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知识。 3.抓好学生辅导,做到品德后进生吃饱,品德优秀生吃好。 4.建立帮扶小组,品德生帮扶后进生。 5.及时发现,分析成在的问题,改进方法 五、教学进度

  教 学 进 度 计 划 表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

  1、上学去

  第三、四周

  2、看看我们的学校

  第五周

  3、在学校的一天

  第六、七周

  4、从家里出发

  第八周

  5、路上的安全标志

  第九、十周

  6、好好走路

  第 十 一周

  请让我来认识你

  第 十 二周

  第 十 三周

  第 十 四周

  第 十 五周

  第 十 六周

  第 十 七周

  第 十 八周

  7、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8、我们的老师真好

  9、我的家人

  10、我是家里的开心果

  11、这是我的心意

  12、我有礼貌

  13、我不胆小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2

  学生情况: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求知欲较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不断启发,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让他们能对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这就要从各个方面加以训练和引导。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 ,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 、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教学理念:

  1、道德存于儿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认识和道德体验。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低年级的课程应该是通过由浅入深 的道德的、科学的 、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好基础。

  3、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长、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 教学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生多说多艺,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社会的能力。

  3、重教学活动与实际活动相结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一年级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将法治意识教育融入新教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彰显儿童生活中的德育要素,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儿童的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教材有机整合了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儿童的学科素养得到综合培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融入其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生了,喜欢上学;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学习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遵守学校生活常规;知道要讲礼貌,守秩序。

  2、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

  建筑,了解学校的美,能够主动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能爱护学校以及城市周围的优美环境。初步培养学生环境素养。

  3、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4、让学生主动把自己介绍给同学和老师,相互认识好朋友,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让学生体验与同学在一起玩耍、学习、活动的快乐以及感受老师的关心和朋友般的情谊,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校生活无处不充满快乐与爱,激发他们喜爱学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学生学会自己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自理劳动,学着帮助家人做择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关爱家人,能够以优异成绩、良好表现等形式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尝试自己制作心意卡向家人表达心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和切身体验,引导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质的提高。

  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礼貌、诚实、勇敢的孩子,并初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四、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上学了 共6课时

  主题:《我上学了》、《看看我们的学校》、《在学校的一天》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 共7课时

  主题:《从家里出发》、《路上的安全标志》、《好好走路》

  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 共7课时

  主题:《请让我来认识你》、《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第四单元:我的家 共6课时

  主题:《我的家人》、《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

  第五单元:喜欢我自己 共6课时

  主题:《我有礼貌》、《做诚实的孩子》、《我不胆小》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4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班级小主人,主要讲同学们都是班级小主人,要班级就是大家的家,大家要一起做值日,共建图书角,感受集体生活的美好。第二单元:这样做真好,告诉大家要会照顾自己,懂礼貌,认真做事,不马虎。第三单元:绿色生活真美好,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懂得环保有法,爱护大自然。第四单元:飞扬的红领巾,怎样才能加入少先队,成为少先队员,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五、教学时间:38课时

  六、进度表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一(1)班的《道德与法治》,该班共有学生40人,男生24人,女生16人。一年级的小朋友入学已经有一学期,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集体的观念并未完全建立,对他们来说,集体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学习。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生活中应共同遵守的规则等问题,他们很难理解,一般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遵守。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不爱护班级物品、不遵守班级纪律、与同学游戏时时有摩擦、不考虑他人感受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这学期,教师要逐渐帮助学生建立集体观念,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意义,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但是由于有一部分学生因年龄偏小,自控能力较差,求知欲较强,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不断启发,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让他们能对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这就要从各个方面加以训练和引导。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课程。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的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单性的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和学的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的只讲教材,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本册教材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编,编排了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

  第一单元第1—4课我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第5—8课我和大自然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爱我家

  第四单元第13—16课我们在一起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恢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恢、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确立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发展的核心地位,明晰学生道德与法制学习发展的线索,进一步凸显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在全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加强对学生以学习生活为主体的全部生活的价值和引导,在学会生活中学会做人。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2、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相信、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学生多说多艺,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社会的能力。

  5、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0-24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4-04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5-21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5-22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案05-19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5-15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03-17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2-13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