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11-18 13:50:25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推荐)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案(推荐)

《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一)通过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共性;

  (二)在游戏中教会学生观察和会提出问题,能用绘画工具大胆地表现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各种各样能滚动的物体,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实物等。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地有趣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

  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

  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感知体验组织游戏

  (五)观察联想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六)欣赏作品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七)愉快表现提出作业要求。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欣赏,了解紫荆花身形小巧、树干修长、花朵密集、色泽艳丽、喜欢丛栽的特点。

  2、尝试用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和疏密不同的点表现一丛盛开的紫荆花。

  3、继续学习蘸色,换色的方法,能有序地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紫荆花

  物质准备:

  幻灯片、有简单背景的.底纸、颜料、小号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1、布置任务,猜想创作画面,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要来画紫荆花,你知道紫荆花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来仔细的看看。

  2、欣赏紫荆花PPT,感受紫荆花树干细长、花朵密集、色泽艳丽的特点。

  (1)浏览紫荆花的摄影作品,感受紫荆花的美。这是什么花?紫荆花是什么样子的?长在哪里呢?

  (2)重点欣赏紫荆花的花朵。还有什么颜色的紫荆花?(有的红,有的紫)这是什么?(花苞)什么样子的?

  (3)重点欣赏紫荆花的枝干。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干都一样吗?树干还有什么颜色的?树枝什么样子的?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了解紫荆花的绘画方法。

  (1)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共同讨论创作思路。这是我们今天画画的作业纸,看看上面有什么?画在哪里?用什么画?(颜料、水粉笔)树干从哪里开始画?画多高?一共要画几棵?树干上还可以长上什么样的树枝?在点小花之前要做什么?(擦笔)

  (2)幼儿创作

  4、展示、交流幼儿的作品。

  看看我们画的紫荆花,感觉怎么样?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把握西瓜的形状特征及颜色元素。

  2.尝试用西瓜的特征和颜色制造性地表现各种事物的形态。

  3.依据作品大胆创编故事。

  活动预备

  1.素描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西瓜。

  2.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

  活动过程

  1.品尝西瓜,导入活动。

  (1)播放动画片《西瓜太郎》的片断视频,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创作产生爱好。

  (2)欣赏西瓜,感知它的形状特征及颜色。

  (3)吃西瓜,喝西瓜汁,品尝西瓜的美味。

  2.想象在酷暑的夏日跳进西瓜汁里乘凉。

  (1)老师:夏天,大家都跳进西瓜汁里乘凉,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2)幼儿想象跳进西瓜汁里的情景:

  我变成了一个红红的“水人”了!

  我在凉凉的西瓜汁里游泳,好舒适啊!

  我爬到西瓜皮上,老滑的,我老是掉下来,摔得很疼的`!

  我想跳进西瓜汁里乘乘凉,我要把游泳池变成红色的!

  (3)老师依据幼儿的想象与幼儿合作创作作品。

  3.幼儿自主创作,想象跳进西瓜里的世界。

  (1)幼儿创作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留意运用西瓜的元素色。

  (2)提示幼儿从多科一角度进行想象,不要雷同。

  4.讲解并描述自己的西瓜历险记。

  供应平台让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作品中的西瓜历险故事。

  【评析】

  活动内容和孩子的生活联系紧密,他们有充分的阅历预备,最好玩的地方在于孩子通过想象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运用颜色的力量。

《美术》教案4

  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点画小鱼的不同花纹,感受点的变化美、图案美。

  2.尝试按自己的意愿,感受点彩这一作画技巧的与众不同。

  3.在操作中体验点彩活动的乐趣。

  准备:

  1.点彩大鱼;鱼幻灯片。

  2.用浅色卡纸剪成的鱼若干;大、小棉签、彩色圆纸片、颜料、胶棒等。

  过程:

  一、初步感受点彩画由点成面的造型和用色特点

  1.出示彩色袋,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老师带来了一只神奇的魔术袋,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着什么?

  2.逐一打开魔术袋上的`小门,引导幼儿观察点彩大鱼的局部,发现图案是由许多点组成的,感受其造型和用色特点。

  (1)教师打开第一扇小门,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许多点点出一个圆)

  师:你看到什么?这些点点组成了什么图案?

  (2)教师打开第二扇小门,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变化。(许多点点出图形组合)

  师:这次你看见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请幼儿打开第三扇小门,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点的造型和色彩变化。

  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打开最后一扇小门,看看这次的点点、图案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3.欣赏由各色各样的点组成的图案,进一步感受点彩画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小点点们真能干,你猜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

  二、寻找大鱼身上由点组成的图案

  1.出示完整的“鱼妈妈”,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由点组成的图案。

  师:神奇的魔术袋里到底藏着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把它请出来吧!原来是漂亮的鱼妈妈。

  师:鱼妈妈身上有许多小点点,她是一条漂亮的斑点鱼。

  2.播放幻灯片,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斑点鱼,进一步感知点的色彩美和图案美。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点点在漂亮的鱼身上还变出了什么?(边播放幻灯片边和幼儿一起欣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组成各种图案。

  师:如果请你用点点来变一变,会变出什么呢?

  三、尝试创作点彩画

  1.引出鱼宝宝,交代任务。

  今天鱼妈妈还带着它的宝宝一起来到我们班。她想请你们也用大大小小的五颜六色的点给鱼宝宝变出各种美丽的花纹。你想帮鱼宝宝用点点变出什么好看的花纹呢?

  2.出示操作材料。

  老师准备了大小不一样的棉签、颜料、小棍、彩色圆点、胶棒等材料。你们可以尝试一下,看看怎么用它们变出点点和美丽的花纹来。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

  四、展示和欣赏作品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鱼宝宝哪里最漂亮。

《美术》教案5

  课业类别: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标志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标志设计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标志设计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了解标志设计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学习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标志设计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标志设计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标志的应用分类和构成形式。

  教学难点:标志的创意设计。

  具准备: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学等。

  学具准备:画笔、画纸、颜料等绘图用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确实如此,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标志设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标志设计。(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可以说: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标志的种类

  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标志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些种类?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标志的类别繁多,使用广泛。例如:用于国家标志的国徽、国旗。用于团体标志的共青团团徽,团旗,少先队的星星火炬。用于商品上标志称商标,如李宁牌商标、奥迪轿车标志;用于各行业、机关等职能部门的专业标志,如公路局的标志、中国铁路的标志、公安机关的标志、红十字的卫生标志等;用于会议上标志,如奥运会标志,我国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用于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的称交通标志;指示人们注意安全的安全标志;标明街道的路标等。此外,标志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多样化,如体育运动标志、电视台标志、网站标志等等。

  (二)标志的构成形式教师结合讲解。

  1、颜色构成的标志。我国在生产和交通安全的颜色标志为红(静止、停的意思)、黄(警告、注意的意思)、蓝(指令、遵守的意思)、绿(安全通行的意思)、如铁路用黄和黑标明注意、警告、危险的安全标志,用红和白作为公路交通标志,用红、黄、绿灯指挥车辆行驶的标志等。

  2、文字构成的标志。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第一汽车制造厂标志等等。

  3、图形构成的标志。如奥运五环标志,党徽标志、韩日世界杯标志、农业银行标志、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标志等等。

  4、文字和图形相结合构成的标志。例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中国工商银行标志、吉林电视台标志等等。

  (三)、标志的构思与创意。

  结合欣赏中外优秀标志作品的构思与创意。如奥运会标志、北京奥申委会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等。

  1、奥运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5个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是黄、绿环。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同时也象征着五大洲的人民团结起来,为创造光明的.世界而努力。

  2、北京奥申委会徽。该标志图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它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形,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形象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3、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四)标志设计的方法步骤。以设计“禁止吸烟”标志为例,讲解标志的制作过程。

  1、选题。确定标志设计的题目、内容及要表达的信息;

  2、构思。怎样突出标志设计的特征,用什么手法来表现。

  3、构图。可多画几幅草图,反复思考,寻找简练、概括的形象,明确地表达信息;也可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4、定稿。选择最理想的设计定稿。

  5、着色。设色单纯、醍目,或用对比色彩。一般只用一两种颜色,防止杂乱影响效果。

  四、作业要求:

  1、设计一幅运动会上具有本班特色的标志;

  2、给学校各专用教室设计一个标志;

  3、给学校的音乐会、艺术节、讲演比赛、故事会、家长会、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校庆等活动设计一个标志;要示形象鲜明,传递信息准确、独特、美观。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如:怎样将语言概括地用符号来表现,怎样表达得明确,又有独特的形象。发现有独特设计的作业可以展示给大家,以便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信息,互相启发。

  六、课堂小结:展示设计较好的作业,巩固标志设计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的知识内容。可让学生以谈设计的构思过程来说明。

《美术》教案6

  新课题:电脑绘画技术之小画笔

  新课时:一课时

  新课业类型:电脑创作

  新教学目的:掌握电脑绘画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想象、审美和创造力等能力。

  新教学重点:电脑绘画技巧和知识点的掌握

  新教学难点:启发构思、组织画面,运用现代化工具协调性和技巧。

  新教学准备:学生:课本、各种绘图样本、软盘。

  新教师:绘图课件、制作好的绘画图像。

  新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熟悉电脑操作多时,并已接触了绘图程序,因此积极性相当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在绘画组合方面比较强,在这方面可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新教学策略:运用自主教学法,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结合小组合作和个人点评,鼓励学生勇于创作和展示,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自信心。

  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

  1、大家知道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吗?

  2、你们知道这些画是如何制作的吗?

  小结:通过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

  1、展示课件

  2、出示绘画作品对学生进行介绍。

  板书:电脑小画笔。

  二、教学内容

  1、知识点讲解:

  讲解电脑绘画的技术和知识点,重在讲解电脑小画笔。

  2、操作演示:

  对电脑小画笔的操作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3、练习与创作:

  让学生练习和创作电脑绘画作品,鼓励学生勇敢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个人点评和展示:

  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进行个人点评和班级展示,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交流。

  三、课堂总结

  总结课堂内容,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为下一步学习作出准备。

  新提交作品:

  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电脑绘画作品,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和技巧的掌握,以及创作能力的运用。

  目的:利用优美的课件作品来震撼学生内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目的:通过介绍电脑绘画的功能来自然地引出本课题。

  二、开始新课

  1、认识电脑小画笔程序

  提问:同学们能简短描述本课题的内容吗?

  总结:通过巧妙地组合和填色等多种功能,利用电脑小画笔绘制出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

  目的:认识电脑小画笔程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知识建构。

  2、分析作品,了解其艺术特色,并体验作品所呈现的美感。

  通过欣赏一幅作品,分析其表达的含义。

  提问:通过分析这幅作品,你能描述出它的艺术特点吗?(板书:艺术特色)

  总结:电脑小画笔的作品具有生动、概括、略有夸张的艺术特点。这种美术表现形式的美感正是电脑小画笔的艺术所在。(板书:生动、概括、夸张)

  提问:另外,你对于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感受?

  总结:通过欣赏作品,我们可以深刻体验到其中的.概括和夸张之美。

  目的:激发学生喜爱本课教学内容,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目的:只有在感知了美感之后,学生才会发掘出美,从而表现和创造美。

  1、示范制作方法和步骤

  提问:你知道电脑小画笔的第一步应该做什么吗?(板书:制作方法)

  总结:第一步是了解各项工具。

  提问:你认为电脑小画笔的第二步应该是什么?(板书:构图)

  总结:第二步是构思画面并确定主题。

  提问:电脑小画笔的第三步应该是什么呢?(板书:制作)

  总结:第三步是实际制作。

  目的:学习电脑小画笔制作方法,促进知识建构。

  目的:让学生口述制作步骤,以加深印象。

  目的:通过示范和实践能更加突出教学直观性,并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

  1、布置作业

  让每个学生利用所学技巧,用电脑小画笔制作一幅美术作品。

  三、学生制作

  1、组织合作

  小组互助

  在小组环境中,同学们能够相互指点,相互学习和协助。

  目标1:培养合作精神。

  目标2:交流思想,相互启发,增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竞争奖励

  展示制作出色的作品,并永久存档,在学生成绩评估中发挥作用。

  目标1:培养竞争意识,为学生创造战胜自我的机遇。

  目标2:采用激励方法,以最大限度调动学习热情。

  目标3: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小结

  展示作业,师生互评,分析优缺点。

  目标:巩固学习兴趣。

  小结本课内容

  目标: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电脑小画笔

  工具认识

  主题构图制作

  艺术风格:生动,简洁和夸张。

《美术》教案7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教师讲解:

  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含着人类对形式美的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欣赏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妇人》、《扎辨子的少妇》、《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三、准备工具:纸、马克笔、彩色笔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xx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 问:你有何感受?

  (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2、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教师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展示交流、评价定位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师点评总结。

  (六)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美术》教案8

  课题: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部分劳动的场景,通过欣赏这些场景来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教学方法:

  1、欣赏

  2、讨论

  3、动手画劳动场景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本届学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青岛实验区第一届,师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来完成教改任务。

  2;本节课为欣赏课。

  3;观看劳动的场景画面

  4;把学生分成四个组。

  抢答问题:观看1——2页的`五个画面

  1: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二、新授课:

  教师活动:

  1:根据座次分成四个组。

  2:提出活动一的第一个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分四个记分牌,分别记分。

  4:活动一(2)、(3)问题根据时间再定。

  5:教师布置画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组,自己选队长,起队名。

  2:抢答问题。

  3:选代表作总结。

  4:学生动手画“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能力要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对课本3、4页问题找出一、二个来论述,写成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来源提示:互联网、图书馆

  课后记:

  新教材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1;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探索,注意对有创见观点的学生充分肯定。

  3: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要强调清楚。

  4:师生共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习。

《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基本掌握吹画方法

  2、进一步掌握色彩知识

  3、培养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重点难点:

  怎么引导孩子吹画;吹画过程中的安全,卫生

  活动准备:

  纸,画笔,吸管,颜料,水,一份完成的吹画

  活动进程:

  一、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家看这是什么?(展示吹画)

  2、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怎么做的么?呵呵,都不是。它啊,是用我们的小嘴巴吹出来的。很有趣吧,那家要不要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呢?

  二、教学过程(全程示范)

  1、首先我们选好我们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加水混在一起。

  2、接着我们用画笔在纸上滴上自己配好的`颜色,可以稍微多一点,接下来就是很神奇的一步咯,家可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了。

  3、然后啊我们用吸管对着颜料吹,家可以从各个角度吹(,不管你们怎么吹都可以,你们可以接着滴颜料继续吹,也可以在你们吹出来的东西上画画。但是要注意哦,这个过程中要用力吹。

  4、小朋友们注意啦,在吹的时候我们可不能把颜料吸进去哦,我们的身体,衣服尽量不要占到颜料哦

  三、同学示范

  1、家都听明白了么,那你们谁上来试试呢?家先别急着动,让我们看看其他小朋友怎么做的好不好。

  2、对于上来的23个小朋友出现地问题,进行修正。

  3、然后孩子们开始创作,在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参与进去。

  四、展示

  1、小朋友们,你们都完成了么?谁要来向我们介绍下她的花啊。我们掌声友情。

  五、结束

  1、将成品署名保存

  2、整理画具

《美术》教案10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封面设计,了解实用美术的用途。

  二、学习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知识,并用于封面色彩的搭配。

  作业要求

  一、以几何形或某一具体内容对象为主体,设计日记本封面。

  二、色彩搭配要鲜明,文字要醒目、突出。

  课前准备

  选择几款封面设计简洁精美、及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日记本封面供学生欣赏。准备几幅有图案和文字位置的设计小样图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引入新课:

  出示日记本封面并指导欣赏,说明封面设计的作用。板书课题:日记本封面(设计)。

  二、讲授新课:

  结合课本观赏范图,指导学生分析日记本封面图案的内容造型和色彩的搭配方法。

  1.日记本封面设计包含三个内容:①图案造型,②文字,⑧色彩。

  2.说明可选用抽象素材(几何图形、点、线等),具象素材(人物、动植物、山水等)进行造型设计。

  3.讲解设计步骤,出示步骤范图,说明设计要求:①设计构思,确定图案造型的素材。先用小构图,安排图案、文字的位置。再画出草稿。②考虑色彩的搭配,色块的位置。

  ②画正稿,着色完成。

  三、学生作业:

  用已学过的装饰或写实绘画的知识技能设计出一至几款日记本封面小稿,择优选用。

  一、封面设计包括日记本、书刊封面等,故设计时一定要讲明:不管什么样的封面都离不开图案造型及书刊名称两个内容。

  二、这节课要求完成作业草稿。

  第 二 节

  继续完成日记本封面设计:

  一、讲评:教师检查前一课设计小稿情况,选出优秀设计小样进行讲评,指出作业

  缺点和改进办法。

  二、宣示本节课的任务:

  1.学生选取自己较理想的小稿放大制作为正稿。

  2.设计色彩稿:用大小不同的色块,深浅(明度)不同、对比鲜明的'色彩画出最佳的效果。

  三、学生继续作业。教师指导学生具体的制作,重点在涂色,注意:

  1.安排好大色块的位置(可使用直尺等工具,使图案画面取得严谨而整洁的效果)。涂色时要工整细致,色彩要尽量均匀。

  2.先将主体图形及底色画好,然后写上文字,再全面收拾整理。

  四、讲评:对能运用旧知识,又有创新的作业,要大力表扬。

  一、上色时先涂大色块。

  二、较小的图形、文字,可在涂好的底色上用水粉色再写。

  三、无论对色彩的运用、配搭,还是图案纹样的设计,都要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讲解。

  教材分析

  毛笔、宣纸、墨是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用毛笔蘸上不同分量的水墨,以不同的用笔、运笔方法画在宣纸上,便会产生丰富的变化。用水墨技法来表现对象,是中国画独特的基本形式。本课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的特点和用法:既掌握毛笔的执笔、运笔和锥形笔尖的不同部位的使用方法,也认识到将水墨画在可渗化的生宣纸上时,会因墨色中水分的多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如果用水粉等颜料在宣纸上作画,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课文内的照片介绍了侧锋、中锋这两种基本的运笔方法,左上方三张小图说明了不同的用墨、用水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这些都是学生作业时必须认真学习的中国水墨画基本技巧。

  课文选用的四幅学生作品,是分别用侧锋相中锋运笔法画出来的,行笔大胆、流畅,随意性较强。例如图中流动的线就是用中锋运笔法画出来的。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画法时,应指出:运笔速度有侵有快,力度有按有提,方向有顺有逆;运笔时笔尖要紧按纸面,用笔要送到线的末端,要沉稳,不能轻飘。墨线在纸上随意交织,分割出一个个大小、形状都不相同的小块,再按黑白、浓淡相间的原则,用侧锋蘸上不同分量的水和墨,画在这些小块上,便可出现有变化的水墨色块了。共26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这节课的教法重在“示范”。

  教学目的

  一、通过学习中国水墨画基本知识,认识用线造型是中国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是基本功。

  二、学习执笔、运笔(中锋、侧锋)、用水、用墨(干湿浓淡)的基本方法,并作练习。

  作业要求

  一、学会执笔,利用笔的正侧握法,用笔的快、慢、轻、重,用水用墨的干、湿、浓、

  淡,完成一幅带随意性的水墨线条基本练习。

  二、用笔要大胆、肯定,不要反复涂抹。

  三、水和墨不要调得太均匀,用笔作在一笔内有浓淡变化的练习(笔蘸淡墨后,笔尖再蘸浓墨)。

  课前准备

  一、准备几幅中国画大师(如齐白石、吴昌硕、徐渭、朱耷等)的纯水墨画作品。

  二、上课示范用的生宣纸,不同规格的羊毫、狼毫画笔,墨汁、水罐(瓶)和调色碟。

  三、学生用品同上,自备或由教师统一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国画大师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说明中国传统绘画是以笔墨、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风格独特。中国画与西洋画是世界上两大风格不同的绘画体系。中国画使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工具和材料,画出艺术风格独特的作品。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出现一些著名的画家,创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板书课题:水墨画基本画法(中国画) 岭南版美术教案(四年级)

  二、讲新课:

  1.说明水墨画的特点:水墨画是用墨的浓淡、水的干湿去表现对象的绘画,写意居多,题材多取自山水、人物和花卉,用笔豪放、简练、洒脱。学习水墨画的重要基本功是用水和用墨。(同时介绍用具和材料。)

  2.讲解执笔、运笔、用水、用墨的方法。讲解时要对照课本范图,多作示范。

  ①执笔——指实、掌虚、悬腕以至悬臂。

  ⑧运笔——主要介绍中锋和侧锋(中锋是指笔杆与纸面垂直,侧锋是指笔杆与纸面成不垂直的角度)。画线时运笔有快慢、轻重、顺逆之分,行笔时起止要明确,不重复。

  ②加水越多,墨色越淡,相反便浓,笔锋含水墨分量不同,纸面上会出现干、湿、浓、

  淡的变化。先蘸淡墨,后蘸浓墨,可画出一笔有浓有淡的线。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注意运笔和用水、用墨的方法。

  1.先用中锋运笔法蘸浓墨在纸上面出随意交织起来的线条。

  2.用不同分量的水,调出浓淡不同的墨色,用侧锋法画在各种形状不同的小块内,形成黑白相间的效果,以此体会用水、用墨、执笔、运笔的变化。

  3.用中锋法画线,用笔要沉着,笔尖要运送到线的末端,而侧锋落笔要肯定、大胆,不要反复涂改,留出空白和跑出线外也不要紧。

  四、讲评:以运用笔法写线,用水用墨的学习情况作讲评。

《美术》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粘贴的技能。

  2、大胆的用线条进行装饰,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纸、勾线笔、以剪好的椭圆形彩纸和绿色的纸(菠萝冠芽)人手一份、固体胶若干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菠萝)

  (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1、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 、老师请幼儿上来摸一摸菠萝,菠萝的表皮是怎样的?(感知菠萝突起的表皮、很粗糙。)

  3、教师小结;对菠萝有椭圆形的身体和长长地冠芽,今天我们也来画画菠萝。

  (三)教师讲解

  1、教师将菠萝的身体和冠芽贴在事先准备好的彩纸上。小朋友我们的菠萝已经贴好了,接下来我们就用折线线条来装饰菠萝的身体。"(认真画出菠萝上的花纹)

  2、画出菠萝的'五官及表情。

  3、菠萝宝宝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我们来看看它还少了什么?(对,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4、那我们就给菠萝宝宝贴上它们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5、画出菠萝的叶脉。(用直线来装饰冠芽)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幼儿大胆贴画,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进行装饰。

  2、教师表扬画的好的幼儿,并鼓励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五)幼儿欣赏作品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谁的菠萝宝宝最漂亮。

《美术》教案12

  教材分析

  春暖花开的季节,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周围都披上了绿的春衣,红的春袖。让我们感到了一股浓浓的春意。我班幼儿心中也下了一颗种子,他们渴望春雨快快落下来,滋润种子发芽、长大。就如诗歌“春雨”里描写的“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无论是大自然的植物还是动物或者说我们人类,都急切地盼望着春雨的到来。我设计的“春雨”这一教学活动就是让幼儿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拟人化的方法有规律地排列雨点。

  2、能运用遮盖、连体等方法让地面上的物体变得丰满。

  3、体验春雨带给人们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拟人化的方式有规律地画春雨。

  难点:运用多种技能表现地面上的人物、动物或植物等在迎接雨点的快乐场面。

  活动准备

  幼儿作品范例画几幅。勾线笔、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讨论与思考。

  集体朗诵诗歌《春雨》。

  提问:

  师:春雨给谁带来好处?还有谁也喜欢春雨?

  (评析:让幼儿回忆诗歌内容,说说春雨给大自然的作用,逐步分析概括事物的情感。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

  2、尝试与排列。

  尝试。让幼儿用小的长条纸尝试画出自己心目中“喜欢春雨的角色”。

  排列。幼儿将尝试作品有规律地排列在展示板上。然后说说雨点降落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

  3、观赏范例。

  展示2—3件平行班幼儿的作品。

  提问:

  还有谁也喜欢春雨?它们是怎样迎接春雨的?

  你觉得这些画面上的春雨怎么样?为什么可爱?你还喜欢画面上的什么东西?

  (评析:让幼儿观赏孩子的作品,拓宽创作思路,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

  4、讨论重叠滴嗒!滴嗒!下春雨啦!植物娃娃和动物娃娃们都挤在一起出来迎接春雨的降落。瞧!下面的娃娃又大又多,都挤在一起了,怎样画出又多有大的植物娃娃和动物娃娃?

  (评析: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讨论遮盖、连体等方法技法,使画面得以充实和丰富。)

  5、操作要求: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小雨点的动态。

  提醒幼儿把雨点画小一些,并要按照一定规律排列。雨点的四肢可用线条表示。

  联系已有的技能和经验,表现欢迎春雨的各种娃娃的动态。

  (评析:在每次练习中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幼儿通过每次练习都有新的进步。)

  6、讲评作品

  幼儿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讲讲自己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想法。

  大家说说你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你认为哪张画得好,为什么?

  (评析:评价幼儿作品应立足于孩子的自我展示,听一听他们的描述,看一看他们的妙趣。这样才能激起幼儿的绘画兴趣。)

  活动反思

  “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幼儿,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孩子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须的。人物画是绘画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我将植物、动物、春雨等大自然的物体用拟人化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画人物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幼儿学习人物画打基础。这种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能较好地增强幼儿的绘画技能。与此同时,我还把遮盖、连体等方法技法的传授与思维创造在教学中溶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好、更自如地表现人物的场面描绘。

《美术》教案13

  教学目的:

  1、知道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并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培养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重点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儿正确、灵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在动手剪纸的活动中,对青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准备:范例、剪刀、浆糊、蜡光纸、录音机和故事带。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说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是什么小动物?请听:"水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对了。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现在我们就扮成可爱的小青蛙,到池塘边做游戏好不好?(幼儿听音乐作模仿动作进教室)

  2、请幼儿说出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绿色身体,两只大眼睛,四条腿,一张大嘴巴,生活在池塘边,天天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示范讲解

  1、教师出示范例"青蛙"并告诉幼儿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学习对称纹样剪纸法。

  2、教师按步骤示范讲解剪青蛙。

  (1)与幼儿共同讨论这个剪纸青蛙的特点。(对称)

  (2)提问:对称图形应该怎样折纸。(对边折)

  (3)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先将青蛙用笔轻轻的勾出来,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

  (4)最后剪出眼睛、背部与腿部镂空部位。要重点讲解,多次示范。(先整体在部分)。

  三、实践操作

  1、灵活幼儿手指,做手指操。

  2、幼儿与老师一起念儿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纸,在划线,按照轮廓细细剪,剪个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虫!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选择图案剪纸;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注意安全。

  4、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联想

  1、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大脑袋,小尾巴,青蛙小时候叫蝌蚪)

  2、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五、品德教育: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我们小朋友要爱护青蛙,保护青蛙。

  六、情景游戏:欢乐的池塘

  幼儿动手用作品在大白纸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妈妈情景图。幼儿扮成可爱得小青蛙在欢乐的池塘里嬉戏,玩耍,捉虫等自然结束本课。

《美术》教案14

  课题:蛋壳画

  课业类型:手工制作

  教学

  目标:

  认知: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蛋壳的性质(易碎),。

  操作:使学生了解蛋壳画的特点,用正确高效的方法来完成画面。

  创造:学生能设计制作出精美的蛋壳图画。

  情感: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有趣的创作过程中探索出自己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们初步了解蛋的结构性质,和蛋壳画构图的要素,为下一节课打基础。

  教学难点

  如何让这种初步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达标规程

  研究性查询资料(带着问题)——引导——师生探索体会——解决问题——拓展

  教具准备

  自然状态下各种不同颜色的蛋;几幅蛋壳画

  学具准备

  纸、笔、蛋壳

  其他

  共三课时完成,每课35分钟

  教学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和前提测评(1分钟)

  按常规进行。

  导入主题(7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蛋里有丰富的营养,但是蛋壳却可怜的被大家扔掉。大家想想看蛋就当我们的厨师,那怎么帮助蛋壳宝宝也找到一个工作呢?

  师:好,同学们在看完一个小的动画片之后告诉老师,好不好?

  生:好!!

  让学生看看一个关于鸡蛋的flash

  师:谁能告诉老师动画片里讲的是什么?

  生:------

  师:很好!!那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动画片里一共有几种蛋呢?

  生:有白白的鸭蛋。

  师:对!还有呢?

  生:还有黄黄的鸡蛋和鹌鹑蛋。

  师:鹌鹑蛋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白相间的!

  师:对!!

  认定目标(5分钟)

  师:好!大家都很聪明!下面谁能告诉我有没有帮蛋壳找到工作呢?

  生:------

  师:看来大家都没有想好,那老师说几个你们先看看。

  一、汪曾祺写的《端午的鸭蛋》里面说:“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这是不是一个灯笼的工作呢?

  二、将蛋壳直接干燥、粉碎,就成为蛋壳粉饲料,容易被家畜、家禽消化吸收——这就是很有营养的动物食品。——这又是厨师了(动物的厨师)

  三、先拿一只鸡蛋,在鸡蛋壳上弄一个小洞出来,再把蛋壳洗干净。接着,放一些水泥在里面。只要水泥一干,就在蛋壳里自己固定好了。然后你就可以给不倒翁画上眼睛、鼻子和嘴。这是杭州市西湖小学三(2)班的杨诗佳同学用蛋壳做的不到翁。——这不是又成了装饰品。

  四、

  师:好了!老师想了好几个。谁还能想出来?

  生:可以做蛋壳画。

  师:对!这位同学很聪明!我们可以把蛋壳敲碎,然后贴成画!同学们再想一想那蛋壳画的颜色是不是很少吗?前面我们看的动画片里只有黄色的鸡蛋、白色的鸭蛋和黑白相间的鹌鹑蛋,是不是只能画三种颜色的蛋壳画呢?

  生:我们可以在蛋壳上涂颜色的。

  师:对!

  导学达标(20分钟)

  蛋壳工艺品的制作种类很多,课文中主要介绍了镶嵌画的制作方法,也表现出了不倒翁蛋壳蜡烛是用什么做的。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一项完成。蛋壳有易碎的特点,活动中鼓励学生细致、耐心地完成作品。

  蛋壳镶嵌画的制作方法是:

  1、将鸡蛋洗净,剥去内侧的薄膜,用彩笔在蛋壳外侧涂上颜色。

  2、油彩干后,把蛋壳弄成适当大小的碎块,然后按颜色分别放入小碟中。

  3、在图板上用铅笔画好草图,(不要太复杂,因为蛋壳没有办法弄成太精细的画面)用彩笔涂上颜色。

  4、在图板上贴上双面胶,尽量不留空隙。

  师:同学们先按老师说的试试看。

  5、慢慢揭下双面胶上的纸条,用镊子将相应颜色的`碎蛋壳贴在上面,尽量不要露出白底。

  注意问题:

  1、图画边缘的胶水涂整齐,胶水要适量;

  2、将块较大的蛋壳贴在纸上后再按成小块,并用手指按碎;

  3、用小刀将小块蛋壳向图边缘移动,形成理想的形状。

  教师测评总结(3分钟)

  本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学会“变废为宝”的方法。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回收再利用,只是人们缺少发现和创造,不但浪费了不少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应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学会改造环境的本领。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帮助学生找到善于发现的眼、勤于创造的手、勇于探索的心。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业要求:

  让学生回去初步尝试一下蛋壳画的制作,并收集一下蛋壳画的资料。

《美术》教案15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

  体验人物夸张和乐趣,发现舞蹈动态的美

  实践与创造:

  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舞姿的创作。我为老师跳个舞

  欣赏与评论:

  欣赏作品的色彩的动感,并能口头表达。

  知识点:

  知道我为老师跳个舞画中的前后主次关系。我为老师跳个舞

  技能要求:

  运用油画棒涂染的绘画方法表现画面。

  教学重点:

  画出夸张的动态及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教具:

  油画棒、记号笔

  学具:

  油画棒、记号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让同学回忆电电视里、生活中和节日活动的欢乐舞蹈的气氛,小组自编舞蹈,以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2、做到某一个动作时请他停止不动,保持原动作。然后让学生讲述他的姿

  态是怎样的(手脚如何放的)?老师在黑板上把他的动作画下来。

  二、绘画过程:

  (1)先画一个舞蹈动作。

  a 用涂染的方法来创作。

  b 涂时从中心向外涂染。

  可以外向内涂染。

  可以涂圆的可涂长的。

  只要你需要什么造型,想涂什么造型可随意的出现。

  c用涂染的方法画出动态夸张的舞姿者,同时要注意色彩的浓淡搭配。

  d跳舞的动态大胆创作,可打破双脚着地的常规,也可画出翻跟斗的、倒立动

  作。

  (2)一个人跳舞很单一,不热闹,要体现快乐的场面,用涂色的方法,画出许多跳舞的朋友。

  三、作业要求:

  能画出跳舞人的动态感觉。

  能用前后重叠的方法进行创作。

  四、评讲

  看谁跳的最美。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9-24

美术教案[精选]08-28

美术教案(经典)09-30

美术教案(精选)07-22

(经典)美术教案09-01

美术教案08-23

美术教案(精选)08-12

美术教案【经典】08-03

美术教案(经典)07-24

美术教案【精选】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