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0 10:02:36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同学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昼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同学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

  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昼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有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同学介绍自身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听写: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讪笑

  释义:排挤来势汹汹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五、同学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身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讪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身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协助他人的人。(让同学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实际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昼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研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昼鹅是它是自身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假如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昼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同学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规范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ffice:smarttags" />

  2、丑小鸭假如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身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昼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同学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身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身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身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身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昼鹅,欣赏文章——《掌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同学谈谈自身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安排:

  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白昼鹅

  要有一颗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昼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身。

  3、在拼搏中才干真正认识自身原来也可以变成“白昼鹅“

  课后反思:

  1、教学依照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同学在“辨形象“一环中,表示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研讨丑小鸭变成白昼鹅的真正原因的争辩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同学对丑小鸭的实际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同学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缺乏:在处置“知内容“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沛。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

  鞠了个躬

  咧开嘴

  吩咐

  准备停当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记者

  突然

  侧过脸

  读一读

  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一读,重读音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 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暝 意暇甚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二、二读,重翻译

  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积累虚词的用法:

  虚词意义以及用法举例:虚词意义及用法举例其 之 以 而

  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

  1、名结构: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析形象:

  ① 找出文章中表现狼的语句。

  ② 找出文章表现屠夫的`语句。

  ③ 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白话故事《狼》。

  五、五读,重创造

  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由全班同学推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狼》。

  六、六读,重启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现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2、对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启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饿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会9个生字,写会10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3.能按分好的段落,理解每段内容,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4.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成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微妙的兴趣。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欣赏珍珠,激发兴趣

  1.师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珍珠,请大家欣赏。

  2.出示珍珠图片或珍珠饰物,学生欣赏。

  3.师问:看了这些珍珠,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或形容这些珍珠吗?(指名说)

  生1:我觉得这些珍珠太美了,只能用一个字“美”来形容。

  生2:我用“五光十色”来形容。

  生3:我用“珍贵”来赞美它们。(让学生把说得好的词语和时板书在黑板上。)

  生4:我觉得这些珍珠各种各样,就用“千奇百怪”来形容吧。

  生5:我觉得“绚烂夺目”更恰当些。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述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珍珠,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珍珠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颗沙粒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自由选择朗读伙伴开火车读,读后评议。(主要围绕生字认读情况进行)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指名说)

  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有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蚌壳里了。

  生2:读了课文,我知道这颗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们的讪笑,最后终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3:读了课文,我知道只要朝着预定的目标,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胜利的。

  生4:读了课文,我知道沙粒要想变成珍珠,就要钻进蚌壳里,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实现自身的愿望。

  ……

  (三)分段理解,读中感悟

  1.师述: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读懂了课文。下面我们依照时间的顺序来读课文,体会圆圆的沙粒为什么会变成珍珠呢?

  2.指名读1―9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教师提示:可以以“谁做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但他的同伴们都讪笑它,有的说……

  师述:用一两句话把主要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

  生2:这局部讲了一颗圆圆的沙粒想变成珍珠,就钻进了蚌壳里。但它的同伴都讪笑它。

  师述:你能用一、两句话把几个自然段的意思说清楚,真棒!

  师问:同伴们的议论还真不少,假如你是它的同伴,你会说什么?(指名说)

  生1:我觉得他们不应该讪笑他,假如是我,我会说;“你真勇敢,我祝你胜利。”

  生2:你有这样的勇气,我真羡慕你呀!

  生3:你再也不能和我们玩了,我会想你的。

  生4:蚌壳里黑洞洞的,你呆在里面多痛苦,真不会享受啊。

  ……

  师述:面对同伴的议论,圆圆的沙粒是怎么做的?(学生在书上画出“真诚、下定决心、坦然”等词语,同桌互相说说自身的体会后指名说。)

  生1:面对同伴的议论,他没有动摇,说明他的决心很大。

  生2:从这些词语,我知道了圆圆的沙粒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有用之才。

  生3:我从“坦然”一词知道圆圆的沙粒对自身能变成珍珠充溢信心。

  ……

  师述:大家说得很好。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这局部课文应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说、读。)

  生1:我觉得读圆圆的沙粒说的`话要读出坚定的语气。(师: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后,学生鼓掌。)

  生2:我觉得同伴的话要读出讪笑的语气,圆圆的沙粒的话要读得斩钉截铁才好。(生读)

  生3:我认为同伴的话不光有讪笑的语气,还有替他惋惜的语气。比方第一个说的话。(师:你读得真认真,再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

  3.指名读10―13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用上面学的方法概括)(自由说后,指名说。)

  生1:这局部讲过了很长的时间,大家都忘了这颗圆圆的沙粒。

  生2:这局部讲了时间随着海波逝去,这颗圆圆的沙粒被大家忘了。

  师述:你知道第13自然段的省略号在这里省略了什么吗?想一想在漫长的岁月里,这颗圆圆的沙粒在做什么?想什么?(学生假设自身就是这颗圆圆的沙粒闭眼考虑后指名说)

  生1:我想他肯定整天睡大觉,一心只想早点变成珍珠。

  生2:他也许会想起外面精彩的世界,很想出去看看。

  生3:他每天都在计算时间,心想自身变成珍珠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4:他每天都在努力,要使自身早点变成珍珠,实现自身的理想。

  ……

  师述:大家都能理解这颗圆圆的沙粒。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这颗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了吗?我们来读一读14―18自然段。

  4.自由读14―18自然段。考虑:这局部讲了什么?(同桌说后指名说)

  生1:这局部讲了这颗沙粒终于变成了珍珠。

  生2:这几个自然段讲了沙粒变成了珍珠,同伴们都觉得惊奇。

  生3:这局部讲采珠姑娘发现了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师述:几十年后,圆圆的沙粒终于变成了闪闪发光的珍珠。我们应该怎样读呢?自身试着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说。)

  生1:采珠姑娘的话应该读出惊喜的语气,同伴们的话应该是奇怪的语气,珍珠的话应该是自豪的语气。

  生2: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羡慕的语气。

  生3: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赞美的语气。

  生4:我觉得同伴们的话应该读出惊讶的语气。

  ……

  师述:看样子同伴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呀!依照你们理解的语气自身再读一读。(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

  5.四人小组分角色读。班内指名小组展开竞赛。

  (四)总结课文,交流收获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各小组派代表班内发言)

  生1:我们小组认为圆圆的沙粒不顾同伴的讪笑,下定了决心努力去做,才变成了珍珠的。

  生2:我们小组的同学觉得是他有恒心,有信心,才实现了自身的理想。

  生3:我们认为是因为圆圆的沙粒有远大的理想,再加上自身的努力,最终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生4:我们小组讨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身的原因,他很努力,下定了决心。二是大自然的功劳,是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使他变成了珍珠。

  师:说得真好,你们查找了资料 ,知道沙粒是怎样变成珍珠的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比喻句。

  4、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发明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 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身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7 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 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09-06

语文燕子教案11-19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风筝》教案11-2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古诗教案11-07

《语文园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