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教案

时间:2024-10-09 07:29:0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诗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代诗教案

  现代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

  (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巢(cháo)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1)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3.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方法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4.欣赏《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5.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6.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三、小结:

  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

  【板书设计】

  晚秋的江上:归鸟

  斜阳

  芦苇—美景

  花牛歌:睡觉

  有趣

  【教学反思】

  《现代诗二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

  现代诗教案 篇2

  一、多音字

  尽jǐn(尽管)jìn(尽头)

  溜liū(溜走)liù(眼尖手溜)

  二、近义词

  倦—累 一瞬—一霎 霸占—侵占

  三、反义词

  斜—正 扁—圆

  四、理解词语

  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滴溜溜:形容旋转或流动。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五、词语搭配

  (头白)的芦苇 一(穗)剪秋罗 甩得(滴溜溜)

  六、词语扩展

  ABB式词语:滴溜溜 慢吞吞 慢腾腾 香喷喷 辣乎乎 甜津津 软绵绵

  七、句子解析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2、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的滴溜溜。

  “滴溜溜”一词形象的写出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八、问题解疑

  1、《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碧空清江、倦鸟归巢、夕阳西下、芦苇在夕阳的映衬下变得格外漂亮的画面。

  2、怎样理解《秋晚的`江上》中的“鸟儿”和“斜阳”?

  “鸟几”代表人,“斜阳”可以理解为人要做的事。一开始,鸟儿背负着重担(斜阳)努力飞行,面当完成任务(抖落斜阳)时,眼前一片红色,此时鸟儿该多么高兴、轻松啊。

  3、《花牛歌》这首诗表面上写花牛,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自由的生活,珍惜时间,不辜负青春。

  九、课文主题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夕阳西下,江面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的活泼、可爱。

  现代诗教案 篇3

  一、复习要点:

  1、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注意语感。

  2、感知现代诗歌写作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分析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4、分析作者的写思路、写作技巧及采用的手法(含修辞)。

  二、常考题目型

  1、正确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

  2、欣赏作品有形象和表达技巧。

  3、理解、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4、赏析诗歌中的名句,分析重点字词含义及作用。

  5、根据诗歌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创新。

  第一课时

  内容要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鉴赏现当代诗歌知识储备)

  “诗言志”,诗是“心灵的火焰”,从屈原到李白、杜甫……从郭沫若、闻一多到舒婷……他们的诗无不蕴藏着伟大的抱负和高尚的情操,无不流淌着激越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现代诗歌以特有的情感价值取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广为传诵。因此,阅读现代诗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知人论世。

  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既要明确诗人的创作背景,了解其写作动机,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

  二、要抓住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是诗人精心构思的语句,是诗歌“立言之本意”。要抓住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诗歌的最后一节。

  三、要分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是通过诗人的选择与锤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殊含义的语言形象,是诗人借助客观事物来表现其内心世界的结果。如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揭示自己的思乡之情,思人之苦,表达了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主题。

  四、通过抒情解读情感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诗人用其独特的个性特征,用其精练的创作手法,而不惜多次修改以致达到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在于此!它不像小说,擅长于设置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解读诗歌,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而是求得情感上的共鸣。

  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就是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主要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形式。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的手法,借助一只鸟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真情。

  五、要明确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这样才有助于披文入情,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

  六、通过咀嚼语言解读内涵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含蓄是一种表现艺术美的方法。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是它和散文、小说等语言的最大区别之处。宋朝的梅圣俞说过,写诗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谓道出了含蓄的真谛,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司空图讲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东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说的“弦外音,味外味”,施补华说的“忌直贵曲”,都表达了和梅圣俞相同的看法,因为诗贵含蓄,只有含蓄的诗词才能诗意深厚,韵味无穷。诗歌因不直说而增加欣赏的困难,通过咀嚼品味含蓄,可以较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七、诗歌阅读方法:

  (1)掌握诗歌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性

  (2)了解时代背景、作者情况

  (3)展开想象:诗歌的跳跃性要借助想象补充

  (4)推敲词句: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5)品味音韵:韵律美节奏美

  (6)体会意象

  总之,解读现代诗歌的途径很多,而不限于笔者以上所列举的几种。此外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其它的解读方法,句式、结构、章法,节奏美、跳跃性等等都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途径。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读懂一首诗,并能产生共鸣,获得愉悦,就是成功!

  第二课时

  典例借鉴赏析《我用残损的手掌》,完成题目: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析]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形象入手,整体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前后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请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角度,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析]诗歌表达感情的手段灵活多样,可以将多种表达方式结合使用,可以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本题意在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前后两部分对比鲜明,从词语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多用消极的、冷色调的词,如:残损、彻骨、寂寞、憔悴、阴暗等,极恰当地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表的感情。后半部分多用积极的、暖色调的词,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等,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必胜,解放区是民族复兴的所在。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有什么不同,简要说说其含义。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2)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3)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4)那里是太阳,是春天。

  [析]此题旨在通过对一些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2)“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新生活。

  (3)“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

  (4)“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析]设置此题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加深对本诗所写形象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于体会本诗作者在安排结构上的匠心。

  [参考答案]:《我用残损的手掌》在想像中展开诗的内容,在想像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5、“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这些诗句通过什么手法写出了江南水乡景色的变化,“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什么?

  [参考答案]对比、拟人;花草树木因遭受摧残践踏以至寂寞憔悴无人爱怜的情景。

  6、诗歌以“永恒的中国”结尾有什么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对“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寄去深情的祝愿,诗人心中永远有一个敌人无法夺走的“永恒的中国”。

  第三课时

  热身训练A

  一、赏析《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完成题目

  1、诗歌第一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象征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飞天袖间的花朵”指的是什么?“痛苦的希望”具体含义是什么?

  3、请发挥想象来描绘这幅画面,把第三节的意象串联成一段话。

  4、在本诗中,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5、作者将陈旧的与新生的对比,将痛苦的与欢乐的对比,旨在表达什么?

  6、“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

  “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现实状况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挚的热爱之情,知之深,则爱之切。“祖国啊!”一语显得深沉而凝重。表现出诗人深沉而悲痛的感情。

  2、“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象征了美好、吉祥、希望,“……是希望,……是花朵”运用暗喻。希望如同“飞天”袖间的花,虽然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渺茫的希望。“痛苦的希望”的含义是:祖国人民数百年来都有美好的希望,但现实并没有像人产希望的那样(许多理想都破灭了),所以是“痛苦的希望”。

  3、明确:“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出来的祖国“挂着带泪的笑涡”,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历经磨难,吐发新绿,新生的祖国已经站到“雪白的起跑线”上就要奋斗拼搏了,看,地平线上,“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照亮了东方的天宇,这不是祖国母亲的写照吗?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京戏希望,祖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本节写祖国的新生、希望。

  4、由悲哀愁苦变得欣喜、激动。我决心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升华感情达到了高潮。

  5、新生的中国,充满了蓬勃的朝气,正在向明天进发。中国的明天定会更好!

  6、这句话是全文感情的升华。——既然祖国不顾一切地哺育了“我”,那我也要无条件地回报祖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报国情怀。

  二、赏析何其芳的《秋天》

  1、本诗描绘了几幅画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赏析下列诗句:

  (1)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3)“收起青鳊鱼的乌桕叶的影子”。

  (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澈了”。

  (5)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6)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3、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4、请就本诗语言和内容特点,对诗歌进行总体评价:

  5、我们学过的描绘秋天景色的诗歌作品不少,请写出两句描绘秋天景色的诗句。

  参考答案:

  1、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

  2、答案: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3、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4、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5、略

  三、赏析《蝈蝈与蛐蛐》

  1、把这首诗分为两节,并写出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2、诗人由“蝈蝈”写到“蛐蛐”是怎样过渡的?诗人又是怎样将“蝈蝈”与“蛐蛐”联系在一起的?

  3、“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4、诵读这首诗,说说诗人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大地的诗歌……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一层:描写盛夏“蝈蝈的乐音”;第二层:描写严冬“蛐蛐的歌儿”

  2、过渡句是:“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诗大结尾,作者巧妙地运用联想,将“蝈蝈”与“蛐蛐”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音乐”,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不会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3、人们应该不断的追求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4、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的赞美和热爱。

  第四课时

  热身训练B

  四、赏析《我爱这土地》

  1、诗中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什么?

  2、怎样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着土地的热爱之情?请对之进行赏析。

  4、诗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5、作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挚爱土地,歌唱土地,献身土地的感情寄托于“一只鸟”?

  6、把这首诗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相比较,在思想内容和形式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7、“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8、《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土地:祖国;河流:人民的悲愤;风:战争,祖国受的苦难;黎明:胜利,祖国崛起。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是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艾青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5、“鸟”在这里是泛指,是共名,作者寄情于“鸟”,其意思在:一只微不足道的“鸟”“尚知道位卑不敢忘忧国”,更何况人呢?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则”。

  6、思想内容:为了祖国而奉献一切的豪情;表现形式:托物抒情。

  现代诗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以人拟物和对偶修辞。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奉献是一种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冯至的诗具有的轻柔婉美的抒情风格。

  二、学法引导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概括诗歌的内容,讨论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词语。讨论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以人拟物,对偶修辞。

  2。难点:对“大海”的理解。

  3。疑点:“小河”流入大海的理解。

  4。解决方法:细读诗句,咬文嚼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2。讨论、研讨全诗;

  3。模仿、创造(见随堂练习)。

  七、教学步骤

  现代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通过扩词法,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学习《秋晚的江上》

  (一)脑力风暴,走进诗歌

  在黑板上呈现“( )的江上”和“江上的( )”,请学生进行自由联想,提出各自的想法并描述一幅画面。

  (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画面美

  学生自由朗读,呈现问题:找出诗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画出来,尝试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里的景色。

  (三)展开想象,品析诗歌语言美

  1.在第一节中找出最传神的两个词(倦,驮)。试着用“驮”造句,你在生活中“驮”过最重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用“背”“带”?想象一下飞鸟驮着斜阳的画面,诗人眼前呈现的是怎样的景观呢?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2.找出第二节中的两个动词(翻,掉)。想象一下,飞鸟一翻翅膀,把斜阳掉在江上,诗人眼前是怎样的景观?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飞鸟更活泼,还是你见到的飞鸟更活泼?为什么?查字典理解“妆”和“红颜”,这是什么修辞?为什么芦苇“妆成红颜”只是“一瞬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3.自由朗读,分享本诗歌的语言运用特点。(对景物的细节描写,大胆想象,运用修辞)

  (四)诵读诗歌,领悟诗歌意境美

  教师放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学生闭上眼睛边想象画面,边朗诵诗歌,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的意境。诗人在诗歌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怎样感受到的?

  (五)了解小诗体会

  对比《秋晚的江上》与《暮江吟》。

  (六)尝试去认真观察你身边秋天的景物,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以及你的感受,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二、学习《花牛歌》

  (一)读课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诗题。说一说: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诗歌的小节。

  2.小组合作学习。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卡片,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3.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两个句子。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由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

  (3)指导想象: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花牛、剪秋罗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出关键词,如(黑白相间)的花牛、(软绵绵)的草地、(美丽)的剪秋罗等。

  (4)指导学生凭借想象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第2、3、4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运用上面学的想象方法开展学习。

  小组学习步骤:

  (1)大声朗读诗歌,圈出这节诗写了哪些景物?

  (2)逐句想象画面内容,再连起来说一说。

  (3)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花牛?

  (4)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

  全班分享,重点指导第2节“眠”“霸占”,第3节“滴溜溜”,第4节“偷渡”的想象。

  小结: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四)拓展仿写

  1.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2节。

  2.展示学生作品。

  (五)课后延伸

  《花牛歌》是一首诙谐有趣的儿童诗,课后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儿童诗《秘密》《虫和鸟》,在诗歌花园中采撷最美的花朵。

  现代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班级、时间:

  造价1班:20xx年3月xx日(星期)第x节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秋晚的江上

  一、新课导入

  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瞬(shùn)

  2.学生齐诵读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

  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

  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

  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

  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

  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

  3.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并试着把感情加入朗读中去。

  (第2课时)

  纤夫

  一、新课导入

  1.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纤夫的爱》导入,引出纤夫这个职业

  歌中“你一步一叩首……”形象的描绘出纤夫的工作状态

  2.插入《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图片,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纤夫的工作

  二、作者介绍

  廖公弦,本名廖华钊。贵州绥阳县人,生于1937年11月。当代诗人,文学家。贵阳市文联主席、作协贵州分会副主席、贵州省诗歌委员会主任委员、《花溪》主编。出版诗集《山中月》、《大山和我们在一起》、《美人醒来》、《廖公弦诗选》,与人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毕生》、《山寨火种》、《火娃》等。20xx年6月病故,享年66岁。

  三、初读诗歌

  1.请同学们自己先小声朗读诗歌,大体感受诗歌的意境

  2.根据自己揣摩出的诗境,来朗读诗歌(一名同学),并请同学讲述自己所表达的感情

  (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代表,进行朗读以及讲述。各小组代表轮流进行)

  3.总结各小组的结论,进行分析

  四、深入诗歌

  1.学习第一小节

  1)这一节描写了纤夫工作时的样子,同学们找出一些词来吧

  埋头,躬背,紧绷的绳索。

  2)作者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拉走一天天、拉去一年年,拉着中国的时间。

  3)我们应该学习纤夫的什么精神?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坚忍不拔……

  4)同学们齐朗读,要把纤夫那种坚强、韧性读出来

  2.学习第二小节

  1)这首是的写作目的是通过纤夫的形象,歌颂中国劳动人民的精神吗?

  这首诗歌颂了纤夫,歌颂了劳动人民,但这不是诗歌的主要目的。

  2)作者在这首诗里为了体现主旨,用了个什么词?

  “但是”,强调注意重点。

  3)这首是的主旨是什么?

  但是,别在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

  4)这首诗中哪些词语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晨把太阳拉出,夜把新月拉弯,但是,别在劳驾纤夫,去拉历史的航船”。

  5)这首诗中作者做了怎样的反思?

  纤夫是劳动人民的形象,但是在物质文明发展的社会,这种形象还存在,这是值得反思的。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表达了一种变革社会,加快历史前进步伐的愿望。

  五、总结及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秋晚的江上》《纤夫》,虽然两首诗所表达的意境并不相同,但都表达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一种积极向上,一种是深沉的反思,这种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今后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写一些这样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背诵两首抒情诗。

  六、板书设计:

  现代诗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感受秋晚江上和草地上的自然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文内容,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

  感受秋晚江上和草地上的自然美景,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借助场景描写体会作者情感,并结合生活续写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预设: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这是老师拍摄的几张照片,请同学们一同观赏一下。(播放照片)

  同学们能猜出这是哪个季节的照片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秋天,从江上的芦苇猜出来的。

  看到此情此景,你会联想到哪些有关诗句呢?

  预设: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汇总你搜集到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1)现代诗: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

  (2)刘大白: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著作有《白屋说诗》《白屋遗诗》《旧梦》《旧诗新话》《白屋文话》等。

  出示课题,理解课题。(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感知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有趣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歌吗?喜欢的话就赶紧读读吧。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画一画:画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提出要求:一板一眼 字正腔圆

  认一认:出示生字,生词,开火车认读。

  帮一帮:四人小组互读课文,互相帮助指正。

  比一比: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读诗歌,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正确、流利。

  多音字:

  尽:(jǐn)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jìn)尽力 山穷水尽

  三、朗读品味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带着对秋景的喜爱之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朗读过程中老师有些小建议:边读边想象画面;注意断句。

  (二)品味朗读。

  读完了这首诗歌,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江飞渡,江边的____________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美丽。

  预设:倦鸟归巢、驮着斜阳、芦苇。

  齐读第1小节,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圈画出重点词语,学生先小组交流,教师再重点点拨。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预设:鸟儿 斜阳

  (2)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从“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方面进行考虑。

  预设:傍晚的江面上,落日西沉,倦鸟归巢。

  (3)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这一小节里哪个字写出了鸟儿的状态?

  预设:“倦、驮”突出了鸟的疲倦,劳累的`状态。倦鸟驮斜阳,想象自己就是鸟儿,进而就能体会“倦”“驮”二字的表达效果。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将鸟在夕阳下飞翔的情景写得富有诗意化。

  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有一股悲哀的美,而这种美正体现在“倦”“驮”二字上。诗人写鸟倦,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的疲惫之感。而“驮”字,是诗人想象的深化,也更加突出了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是太阳。这里诗人描写的不仅是倦鸟归巢的景致,更包含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朗读时,表现出对鸟儿的怜惜之情。

  自由读第2小节,画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圈出这一小节描写的景物。

  预设:斜阳、芦苇、倦鸟。

  (2)说一说这一小节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妆红了芦苇。

  (3)你觉得这句话美在哪里呢?

  预设:“掉”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

  这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预设: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夕阳的光辉洒在芦苇丛中的景象。

  (4)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芦苇的变化过程。

  是谁让芦苇由“头白”成了“红颜”?

  预设:夕阳。

  从“头白”到“红颜”,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给图画增加了色彩。“头白的芦苇”呈现“红颜”是夕阳的余晖映照的结果。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白红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相衬,更突出江面上的风景之美。

  (5)夕阳落山,还有哪些事物会被染红呢?请你模仿诗歌最后一句写一写。

  朗读提示: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第2小节。朗读时要带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后两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课文与下面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四、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训练-《现代诗二首》”,一起来闯关吧!

  现代诗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美,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散文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扩词法,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读诗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用拘泥于诗歌表现的'画面和意境,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交流中,点燃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诗歌的小节。

  2.小组合作学习。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卡片,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巢、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两个句子。

  4.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草地上的花牛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诗歌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文本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将想象的主体聚焦在自由、悠闲、可爱的小花牛身上。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花牛坐、眠、走、做梦这四幅画。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由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

  (3)指导想象: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花牛、剪秋罗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出关键词,如(黑白相间)的花牛、(软绵绵)的草地、(美丽)的剪秋罗等。

  (4)指导学生凭借想象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2.小组合作,学习第2、3、4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运用上面学的想象方法开展学习。

  小组学习步骤:

  (1)大声朗读诗歌,圈出这节诗写了哪些景物?

  (2)逐句想象画面内容,再连起来说一说。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4)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

  全班分享,重点指导第2节“眠”“霸占”,第3节“滴溜溜”,第4节“偷渡”的想象。

  小结: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扩词法指导想象第1节诗,让学生懂得通过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后三节,通过对扩词法的操练,让学生掌握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花牛的自由、俏皮、悠闲。

  (四)作业布置: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2节。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仿写诗歌,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

  (五)课后延伸

  课后找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歌朗读。

  现代诗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体会诗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

  2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得到启迪。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感受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观。

  四、教学设计

  小组竞争合作方式

  五、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观。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火热的,但是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那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

  《板书》

  (二)我阅读,我了解

  1作者简介:汪国真,1956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他的诗集创优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课件出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本诗。

  (三)扫障碍,我快乐

  1师:配乐范读

  2学习生字:劲(劲竹,使劲)

  3理解词语

  平坦:没有高低凸凹(多指地势)。

  崎岖:地势高高低低,坎坷不平。

  飞翔:盘旋地飞,泛指飞。

  寂寞:孤单冷清。

  (四)我回顾,我感悟(出示课件)

  1 、初读小诗,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批注自己喜欢的理由。

  2、品读小诗,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并有感情地朗读。

  3、交流体会

  生活是美好的,是火热的,虽然有坎坷,有崎岖,但正是有了这些,才会有幸福,快乐,让我们一起微笑着面对生活,体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五)我体会,展风采(出示课件)

  1、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受到了挫折,你会怎么办。

  2、认识学习人物品质。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以后会怎样面对生活。

  (六)拓展(出示课件)

  1、人应该怎样面对生活呢。请你用一两句格言式的话说一说。

  2、仿写。

  报我以——

  我是——

  ……

  (七)作业

  1给下列词语注上拼音

  平坦崎岖飞翔凌空劲竹寂寞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平坦()( ) 寂寞( )( )

  (八)板书设计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平坦——(小河)(奔流)

  崎岖——(大山)(思考)

  幸福——(燕子)(飞翔)

  不幸——(劲竹)(千击万磨)

  (九)我反思,我总结

  第二课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和创作背景,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

  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得到启迪。

  三、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设计

  小组竞争合作的方式

  五、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出示课件)

  1、有安徒生童话导入普希金并板书课题:假如生活欺骗了我(配乐朗读)

  2 、你知道“欺骗”是什么意思吗。(用虚假的言语或行动来掩盖事实真相,使人上当。)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出质疑,老师无需做出回答)

  3、由诸人品尝口留余香课件谈自己读完本是个的感受。

  (二)简介作者

  作者:。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语言文学的创造者。(课件出示)

  (三)扫障碍,我快乐

  1自由轻声读,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歌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镇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瞬息:时间非常短暂,形容变化很快。

  忧郁:忧愁,担心。

  3师范读,生听读

  4明确朗读听读。

  (四)我回顾,我感悟(课件出示)

  1、诵读体验——联想、想象:

  (1)。生活中一件令我伤心的往事

  (2)。当时的感受

  (3)。如何渡过伤心的日子

  (4)。之后的领悟

  2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首诗,独立思考,仔细品味,感悟诗歌的语言。

  3、讨论交流:

  (1)、“生活的欺骗”怎样理解。

  (2)、假如你受生活欺骗,诗人是如何劝告的。

  4交流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挫折,我们应该积极昂扬,坚信未来是光明的。

  (五)我体会,展风采

  1、诗歌的两部分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然处在逆境,但是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课件出示)

  3、你喜欢这首诗吗。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

  4、怎样理解“而那些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九应该是f丰富多彩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人生。)

  5这首诗歌以劝告的口吻说明道理,而一般诗歌的艺术形象都比较生动鲜明。

  6明确诗歌的特点:a诗人的娓娓的语气来写,热诚坦率:b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c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性。

  (六)拓展练习(课件出示)

  1 、情景应用

  当人生处于逆境之时,我们应该想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劝告:

  —————,—————,—————,—————,————— 。

  2、仿写诗句

  假如生活再次欺骗了你

  不要——,不要——。

  ——需要——:

  请记住,————。

  (七)、作业

  1.多音字组词

  乐——()( )奔——( )( )假——( )( )

  2.比一比,在组词

  寞( )镇( )欺( )

  摸( ) 慎( )期( )

  (八)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我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需要镇静

  一切瞬息

  都得过去

  迎来————快乐

  (九)我反思,我总结。

  现代诗教案 篇10

  一、 谈话激趣,交流导入 (课件出示2)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

  (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设计意图:激趣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同时概括了解了古诗内容。】

  二、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课件出示3)

  2.分小节读诗文。

  三、 范读诗歌,整体感知

  出示诗文(课件出示4)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四、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课件出示5)

  (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 斜阳? 白色的芦苇? 美景)

  3.欣赏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出示《花牛歌》。(课件出示6)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 童趣)

  五、指导朗读,感受诗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

  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

  【设计意图:多媒体充分调动视觉器官,充分感受诗句的意境。】

  【设计意图:在音乐中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的意境。】

  六、总结拓展,布置作业(课件出示7)

  【设计意图: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现代诗教案 篇11

  初一语文现代诗歌二首知识点参考: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一、情境渲染、走近诗境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纸船)你们叠过纸船吗?说一说你叠纸船的情景。

  学生情感激发上来后,随机导入: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她就是已故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满怀深情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让我们一同随着纸船,伴着音乐声声,漂洋过海,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二、初步朗诵,感知诗情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2.指名读,学生进行评价。

  3.欣赏配乐朗诵,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过渡:爱是冰心永恒的主题,她在国外的三年中由于远离母亲,常常沉浸在对母爱的怀念中,所以这三年中她常常为母爱放歌。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首诗,去感受冰心奶奶对母亲的这份难舍之情。

  三、细读课文,品词析句

  1.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诗歌中描绘的情景,想一想: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勾画相关词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点:

  (1)冰心很爱母亲。从“从不肯、总是留着、一只一只……”这些词都可以看出冰心叠了很多很多的纸船,因为小船代表她对母亲的爱,叠的越多,越能表达对母亲的爱之深切。

  教师补充资料:在冰心的眼里,母亲又是一位极为温柔娴静女性。她从不打骂孩子,总是用温言软语劝说孩子,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孩子。冰心是这个家庭唯一的女儿,母亲更视她为掌上明珠。母女俩常常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说着知心话。小冰心就是这样一直沐浴在母爱那温柔深沉的海洋里。母亲慈爱的关怀,犹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冰心童年的心田,积淀成绵绵不尽的`情愫,以后每当她提笔行文,这情愫就如淙淙清泉汩汩流淌,形成了一篇篇、一首首母爱的赞美诗!

  (2)对母亲的思念之深、之切。“纸船”作为情感寄托物,它载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作者只是通过不停叠纸船这一动作,“不灰心”的“每天叠着”体现女儿对母亲的思念之深、之切,对母亲这种爱的强烈、诚挚。

  教师补充资料:诗人把纸船“从舟上抛下在海里”后,“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写出了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令人心碎的结果,它暗示读者,纸船漂过大海到母亲身边实际上不可能,给人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但诗人仍“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这要到的地方便是母亲那儿!俗话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诗人的愿望能够实现吗?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并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寄托思念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诗人才能排解心头的忧伤,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3)远离母亲的思念与悲哀。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教师补充资料:在冰心的心目中母亲是个最“无我”的人,冰心一直努力以母亲为榜样,学习处世做人的道理。“海样深沉,火样热烈!”这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对母亲发自内心而又深情的赞美。冰心是一位至真诚的母爱讴歌者。她的许多作品,都用美丽的词句赞颂这海一般深沉、冰一般纯洁、火一般热烈的母爱!在冰心的心目中,山塌地陷总有时,天荒地老总有期,世事沧桑总可变,只有一样东西不会毁灭,那就是母爱!因为冰心就有一个最挚爱仁慈的母亲,也是“世界上最好母亲的最好一个”。冰心,这位世纪的同龄人,多福高寿的女作家,在她90余年生涯中,也许记忆的大海能刷往事的回忆,也许历史的风尘能掩埋岁月的痕迹,但冰心永远不会忘记她的母亲!

  师: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的游子,寄希望于梦中,在那历经万水千山的小船上,满载的是女儿的思念之泪,是女儿对母亲浓浓的爱意和不能留在母亲身边的深深的悲哀。

  那你们说冰心叠的是一只普通的纸船吗?这样一只满载作者情感的小船,还可以叫做什么?板书(心船)那里面盛载的是什么?(师板书:爱、思念)

  4.激情朗读,再现情感高潮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你此刻就是冰心,现在你离开了母亲,在大海上漂流,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身边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你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来再完整地读一遍这首诗。

  现代诗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巢、苇”等6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巢、苇”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重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渡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二、介绍作者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棪,现代著名诗人、史学家,我国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代表作有《旧梦》《卖布谣》《秋之泪》等。

  徐志摩(1897-1931),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归巢芦苇剪秋罗睡眠霸占

  (重点指导生字:巢:是翘舌音“cháo”,避免读成“cáo”;

  芦:读lú,不要读成lǔ;

  罗:“罗”和“萝”是同音字,读“luò”;

  眠:不要读一半,读成“mín”;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归巢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斜阳回到自己的窝。

  霸占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偷渡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分小节读诗文。

  四、范读诗歌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2.出示课文挂图,引导看图。

  五、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①归巢的鸟儿,尽管是裷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倦” “驮”体现了什么?

  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际上也是人倦。而“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渲,另一方面也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包含着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②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

  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

  3.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聪明的你知道吗?快来读一读吧。自由读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1)读这首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谁来说一说。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诗人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的诗句语言,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

  六、指导朗读

  方法指导: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花牛的可爱,用轻松活泼的语气去朗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3.齐读。(配乐)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

  4.生谈自己的发现。

  七、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秋江的晚上》描写了黄昏时的美丽景色,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首诗,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要求:只写一个小节)

  设计意图:检验对诗的感悟程度,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发展。

  八、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知道了诗人刘大白以清秀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的是一幅超迈旷远,奇异瑰丽,而又令人心醉神往的“倦鸟归巢图”,创造出的是一种意趣丛生,情味绵绵,耐人咀嚼的诗意境界,也体会到了诗人徐志摩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多搜集一些这样的诗歌。

  九、当堂检测

  1.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哪些景物?

  2. 《花牛哥》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3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归巢的鸟

  斜阳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

  白色的芦苇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虽然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从孩子精炼的发言中,我发现孩子已经懂得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对自己有用的或是自己需要的信息了。我想,此时孩子们心中已经积淀了一定的情感。围绕诗歌的中心,让孩子对各种新诗内容的细节(关注诗的字、词)进行进一步的感悟。一节课就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悄悄地的过去了,通过诵读,感悟讲解,分析,孩子们对儿童诗想象奇、意境美、情感真的特点的体验在读中得到了升华,孩子们的情感通过读而变现得淋漓尽致。

  不足之处:

  因为课的容量较大,一心想要让学生对诗歌有个比较系统地了解,自己时间观念又不强导致了效率不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要赶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严格要求自己,上出实用高效的创新课。

  现代诗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

  3、揣摩、品味诗歌的优美语言;

  3、感受儿童诗的那一份自由、松弛和快乐。

  【教学流程】

  一、诗歌导入,引出秋天

  同学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具风韵。看,桃花红红,它对树枝说:“我是春天。”荷花香香,它对池塘说:“我是夏天。”落叶片片,它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雪花飘飘,它对天空说:“我是冬天。”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这样不停地变换着,勾起人们不同的心绪。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儿童文学家王宜振,走进他笔下的秋天。

  二、检查预习,初读秋天

  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过了,下面就检查同学们能否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通顺。

  2、开火车分小节读全文,教师随机正音。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受

  1、一首好的诗歌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而乐曲有了快慢相间的节奏、高低起伏的音调才会富有情感。下面就请同学们听我把这首诗配乐诵读一边。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秋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板书关键词(美丽、丰收、成长、收获、活泼……)

  3、结合板书,用“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练习说话。

  四、走进文本,领略秋天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只是远远的凝望了秋天,对秋天有了一点点浅浅的感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诗中,走进画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甚至还可以用手去触摸。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秋天》的诗,一边轻轻地读,一边自由地想象。

  2、自由读诗,教师巡视,随机点拨指导。

  五、集体交流,品味秋天

  ★第2节:秋风在田野里打滚,/ 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节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2、平凡的事物,到了诗人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你认为哪些词语把秋风写活了?(打滚、奔跑、抓、涂)

  3、在诗人的眼里,这哪里是秋风,这分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4、补充王宜振的另一首儿童诗《秋风娃娃》:秋风娃娃可真够淘气,/悄悄地钻进小树林里;/它跟那绿叶儿亲一亲嘴,/那绿叶儿变了,变成一枚枚金币。/它把那金币儿摇落一地,/然后又轻轻地把它抛起;/瞧,满天飞起了金色的蝴蝶,/一只一只,多么美丽!

  4、多么可爱的秋风娃娃,想象看,它还会干些什么淘气的事情?

  ★第3节: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1、重点学习几个带“月”字旁的生字。

  2、想象意境,美美地读。

  2、总结:秋天到了,稻穗都成熟了,向日葵也成熟了,成熟的稻穗和向日葵沉甸甸的,低下了头。在田间的羊肠小路边,看满了蓝色的、黄色的野菊花,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丛里。长得肥壮的牛羊在一边悠闲地吃草,一边“哞”“咩”地叫着。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

  ★第4节: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1、想象丰收的果园是一派怎样的景象。(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2、试着给想象的画面加一个标题。(丰收的果园、热闹的果园、果园里的笑声……)

  3、总结:走进丰收的果园,你们听见欢笑了吗?所有的果子都成熟了。红的、紫的、绿的、黄的,胖的、圆的、扁的,大的、小的,甜的、酸的……它们在枝头笑着,摇着,调皮地在农人的指间滑来滑去,嘻嘻哈哈地滚进果筐里……多么甜蜜的季节!

  ★第5节: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高粱红着脸儿笑了,/一曲酒歌在心灵酿造。

  1、玉米也有烦恼,那是什么烦恼?高粱红着脸儿笑了,它因为什么而笑?

  2、秋天里,仅仅是玉米和高粱这么开心吗?

  3、“三分在诗,七分读”。在诵读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或者动作,来表达我们的心情,这些手势,或动作也许是夸张的,但我们内心的情感是真实的。

  ★第6节:秋风如同柔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闪耀。

  1、秋天的田野,高低错落,色彩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真的是秋风的功劳吗?

  2、听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感受秋天的耕耘、收获和希望。

  3、“好诗如歌,好歌如诗”。诗和歌是不分家的'。

  六、首尾呼应,诵读秋天

  1、结合板书,提炼升华。

  2、导读: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走在秋天……头顶有……捡一片……秋天……

  3、总结: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说:“秋天,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宋代词人张炎写道:“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作者捡起的只是一片黄叶吗?作者捡起的是关于秋天的点点滴滴记忆。

  七、回溯全文,走出秋天

  这首诗共有7小节,分别描写了多种不同的景象,希望我们能记住这个美丽的季节,那飘飘洒洒的落叶,那绚丽多姿的色彩,是大自然为秋天描绘的美丽画面;希望我们能记住这个收获的季节,那挂满枝头的硕果,还有那满登登的粮仓,是秋天为人们呈现的喜悦!今天的课到这里就结束了,然后四季还在不停地行走,让我们一起走出今天的课堂,走进生活的四季!

  现代诗教案 篇1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 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 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 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现代诗教案】相关文章:

写老师的现代诗词01-21

元旦节现代诗词11-20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17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7篇06-09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11-28

庆元旦的现代诗词(通用10篇)11-21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安全教案安全教案04-17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幼儿教案数学中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