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02 08:21:12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优秀]

语文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父亲的菜园》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课文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记事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二、教学目标: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从中体会父亲在开垦菜园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感受父亲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坚毅、自信、勤劳的品格。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中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上述的教学目标,本课选择的基本教法是“着眼课题、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导读解疑、语思统一”的导学式教学法。在操作过程中采用“读、疑、思、划”等教学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质疑课题,着眼课题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五、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竟然有一片碧绿的翡翠,这就是父亲的菜园,荒山上怎么会有如此葱郁的菜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用亲切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由课题这个文眼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切入点。

  (二)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疑难字词课件屏幕呈示)

  ②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生默读课文思考: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

  2.勾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想想从这些词句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感悟交流,归纳总结

  1。望着山坡上那“一片绿绿的翡翠”,你此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2.父亲开辟菜园的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把学生相对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情感。

  七、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选择文中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2.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写法,写一段赞美爸爸的话。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感知分析语言文字,再现诗中意境,品味其组成的宏大气势。

  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中博大、生动、雄浑的意境展开联想,体会诗人壮阔的胸怀和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

  领悟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渴望破坏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思路】

  这首词是语文诗歌阅读欣赏中的第一课。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郭沫若激情昂扬的情感。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伟大人物的崇高情愫,深广胸怀和精湛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意象的感悟能力。

  【设计思路】

  1。课型:诗歌讲读鉴赏课

  2。方法:播放录音、反复诵读、教师讲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的节日。我们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学医,后从文。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炉中煤》等诗篇。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一代诗风,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拓展:郭沫若名字的由来

  1919年,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时,取了“沫若”这个笔名。“沫”“若”,即沫水和若水。沫水,古水名,即今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沫水”“若水”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流。郭沫若取此二水作为笔名,是表示他身在异国、不忘家园的意思,也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朗读感知

  1。请一名学生朗读

  2。问题: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宏伟、强力、壮丽、炽热、奔放

  3。播放朗诵音频

  四、写作背景介绍。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五、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1、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者“力的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2、请找出这首诗歌的意象

  白云、北冰洋、洪涛

  3、请圈出诗人所运用的动词

  怒涌、提起、推倒、毁坏、创造、努力

  4、问题讨论:诗歌为什么要描绘滚滚洪涛?

  教师点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着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使他的如擦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正是“五12539;四”运动巨大声势的象征。再推开一层说,也是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的具体象征。“五12539;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決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五12539;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是光辉灿烂的图景。从第二个更宏观的思想层次说,世界朝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

  于是,在诗人的笔下出现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于是诗人写下这首对于力的赞歌,正是那种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精神的象征。

  5、问题讨论:“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

  解这段话的深刻含意?

  教师点拨: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

  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

  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6、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师点拨:这首诗的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这首诗堪称为郭沫若早期“火山爆发式”的诗歌代表作之一,从其诗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据作者说,在那段时间里,“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诤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我的作诗的经过》)这首诗,正是这种惠特曼式的“雄浑的豪放的宏郎的调子”。它是感情激荡时一气呵成的,是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其气势汹涌,灼热逼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阅读郭沫若的《天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德育目标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

  设计(二)

  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 fɑnɡ) 竹篙(ɡāo) 苇塘(wěi)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飒(sà)

  转弯抹角(mò)

  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大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 ,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

  ……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

  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教师点拨: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

  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3.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真实美。

  (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

  (2)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

  学生齐读相关语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复杂心理。

  第 三 课 时

  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学生齐读写景语段,展开想像,感受那浓浓的诗情画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

  (1)教师示范分析第(1)、第(8)句。

  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8)句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

  (2)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四、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选三位同学口头回答,其余同学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

  ●板书设计

  情节 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 真实美

  环境 诗情画意

  教学后记:学生对“老头子”的诱敌杀敌理解得透彻;但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战争描写的理解要引导。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4当堂成诵

  教学理念:

  1以读带讲2有法可依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美丽的西湖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在一个雨天来游……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二出示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出示文言小品五步读书法:

  1初读文章,掌握字词2细读文章,把握内容

  3品读文章,赏析语言4悟读文章,体会情感

  5诵读文章,牢记心间

  (一)初读文章,掌握字词(以作预习要求)

  1教师范读(正音,句读)

  2学生自读并准备字词

  3检测预习情况,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细读文章,把握内容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通过填空练习翻译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三)品读文章,赏析语言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小组交流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教师点拨

  3出示交流重点,巩固赏析成果

  (四)悟读文章,体会情感

  1“痴”如何理解?你会对舟子说些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五)诵读文章,牢记心间

  减字背诵法(一共四遍,难度递增)

  五拓展延伸

  练笔: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段景物描写,让读者能从中品出你的`情感来。(50字左右)

  六小结

  短短40分钟,我们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再次体会了白描和情景交融手法的神奇;遇到了如雪般美妙的文字和如雪般圣洁的情怀。相信当郑州第一片雪花落下时,你会有更多的遐想吧?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

  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

  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么移植,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杨慎两老人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被罗贯中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老诸葛也很乐意,可怜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罗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老罗演义,内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老诸葛本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经典名作。

  二、在学习本文前,我们先了解:

  1、本文的学习目标;

  2、作者简介;

  3、时代背景;

  4、标题。(播放幻灯片)

  三、整体感知

  1、国庆八天长假,要求同学们放假期间预习本文,现在我来检查预习情况,(播放生字词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把幻灯片的红字读一下。

  崩殂(cú)菲(fěi)薄裨补(bì)遗(wèi)陛下

  祎(yī)攸(YōU)阕(quē)陟(zhì)罚

  臧(zāng)否(pǐ)行(háng)阵猥(wěi)自

  夙(sù)夜驽(nú)钝诹(zōu)攘(rǎng)除

  斟酌(zhēnzhuó)

  2、录音范读课文。

  a、接下来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大家注意停顿、重音。

  b、用幻灯片展示文中几个经典句段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起读并做好句读笔记。

  3、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

  4、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思考:

  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点拨:(请学生引用课本的话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开张圣听”或“广开言路”。(播放幻灯片示意图)

  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诸葛亮请求出师的原因——蜀国危急存亡。通过正反对比分析,给刘禅提出第一条建议——要广开言路。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课文第二——九自然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

  2、背诵课文。

  (时间允许,再把朗诵播放一遍)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 12、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 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

  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十一册第19课。

  教学要求:

  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

  2、学习作者结合景物描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又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具准备:

  课本、录音机、录音带、投影机、投影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解释课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

  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

  (采用学生自学_____ 四人小组讨论_____教师

  巡视指导的方法。)

  三、教师归纳:

  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

  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

  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四、朗读课文。个别、小组读。正音。

  五、作业

  1、抄写课后练习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

  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____齐读课题)

  2、导入 谈话

  经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本文是介绍大兴安岭

  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

  大兴安岭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对大兴安岭深深的

  爱,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作者是怎样介绍大

  兴安岭的?请翻开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 根据要求快速阅读全文。

  1、作者来到大兴安岭后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觉?

  2、课文几次讲到“亲切、舒服”?分别找出这三节课

  文,并用“ ” 划出这些句子。

  (二) 以作者感情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先看第一

  次,齐读第一段。

  (1)请学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第一段。

  (2)分析:这段的第一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前的看

  法。注意“总”的意思——总是,一直。第二

  句是写作者来大兴安岭后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是真情实感啊!

  (3)小结: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感到这个名字是亲切、舒服

  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亲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感到?

  (1)齐读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 使作

  者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大兴安岭这么美丽,

  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听课文第二段的录音。

  要求:想想大兴安岭有什么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

  点。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提问:这一段分别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

  (岭、林、花)

  A、 “岭”有什么特点?(多、温柔)

  作者是怎样写的?采用个别、小组读的方法让学生理

  解“岭”的特点。

  B、岭上的“林”又有什么特点?(林的特点:多____林

  变成海;从颜色看种类很多。)

  C、出示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林”的特点。

  分析:作者写“林”的时候处处流露出对“林”的爱。

  指导朗读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分析:海指什么?(落叶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丽的白桦。)

  句子二: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

  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分析: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写出了

  作者对大兴安岭喜爱的感情。

  (采用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句子,把群岭起伏写成海

  的波浪,把大片的落叶松写成海洋,把白桦写

  成海边的浪花,我们读后对大兴安岭留下深刻

  的印象,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集体朗读描写“林”的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学习:

  A、 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点?读、议句子。

  B、 分析:林中的“花”的特点——多 (到处都是);

  种类多(叫不出花的名儿)野花为大兴安岭增

  添了色彩,诗意。请看句子。

  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

  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式来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图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理解。

  C、小结:这句话把大兴安岭看作一个很会打扮自己的美

  丽的姑娘。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的感

  情。

  (5)把描写“花”这一段有感情朗读一次。

  小结:作者把大兴安岭的岭,岭上的林,林中的花联

  系在一起作具体描绘,构成了一个立体画面,

  使大兴安岭更加美丽,可爱。

  面对美丽的大兴安岭,作者联想到什么?

  (联想到与建设结为一体)

  理解句子: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

  洞。

  (1)“空洞”什么意思?(没有内容)

  (2)从哪里体现了大兴安岭美得不空洞?

  让学生联系上文理解。

  小结:这段作者先介绍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再

  写了作者的联想。说明大兴安岭不仅美丽,

  还与祖国建设处处都要用到木材联系起来,

  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爱,心中感到亲切,舒

  服。

  5、自由朗读第二段,一边读一边想象。

  三、作业 :1、课后练习1,3(1)、(2)。

  2、把优美的句子抄在《积词本》。

  第三课时

  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

  理解。

  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重

  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

  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 它

  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

  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

  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提问:①“兴国安邦”什么意思?

  ②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

  邦的意义?”

  3、齐读这一段。

  4、小结:我们从作者的联想中知道了大兴安岭不仅景色

  美,而且对祖国的建设真的起着使国家兴旺安

  定的作用,我们同样感到亲切、舒服。

  三、总结全文。

  1、带着喜悦的感情自由朗读课文。

  2、给课文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

  四、试背第三、四、五、六自然段中的其中一段。

  五、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谈话

  这篇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抓

  住景物的特点,使作者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通过丰

  富的想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对祖国无比热爱

  的感情。当你们长大后争取去看看,亲身感受大兴安

  岭的美丽和可爱。

  七、作业

  1、背诵课文三____六自然段。

  2、预习20课。

  板书设计 :

  19 林海

  |岭 |

  |林 | 景色美 |

  大兴安岭 |花 | |

  名字悦耳 | | 亲切 舒服

  |与建设结为一体 | |

  | | 作用大 |

  |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一只小猴子下山来了,一路上,它看见山下有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可爱的小兔子,感到非常高兴。可是当它回家的时候,却是两手空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跟着这只小猴子来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重点指导“一块”“非常”“往前”“西瓜”“蹦蹦跳跳”等生词的读音。

  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理解词语的意思。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猴、瓜”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理解;学习“掰、扛、扔、摘、捧、抱、蹦、追”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块、常、往”这些生字时,可以采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形近字示例:

  块(石块)--快(快乐)--诀(口诀)

  常(经常)--赏(欣赏)--裳(衣裳)

  往(来往)--驻(驻足)--炷(一炷香)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地”“土”作部首时,末横变提。

  “非”横间距均匀,两边最下横稍长。

  “常”上宽下窄,“巾”的竖在竖中线上。

  “往”“主”的三横长短不一。

  “瓜”第一画是短撇,要写得平一些。

  “进”写“辶”的捺时,要写成平捺,托住被包部分。

  “空”““稍扁一些,”工“的上横短、下横长。

  易错提示:

  “往”左部是“彳”,不要写成“亻”。

  “瓜”不要漏写点,不要写成“爪”。

  “空”上部是““,不要写成”宀“。

  (3)归类识字。

  部首归类示例:

  土:地(土地)--场(场面)--坏(坏人)

  扌:扛(扛起)--扔(扔掉)--摘(采摘)--捧(吹捧)--抱(拥抱)

  彳:往(向往)--行(行走)--街(街道)

  量词归类示例:

  块:一块玉米地一块糖一块石头

  棵:一棵桃树一棵青松一棵白菜

  片:一片瓜地一片树叶一片月光

  只:一只兔子一只袜子一只小船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猴子下山,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明确:玉米地里、桃树下、西瓜地里。

  2、小猴子这一路上看见了哪些东西?

  明确: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又大又多的玉米、又大又红的桃子、又大又圆的西瓜、蹦蹦跳跳的小兔子,这可都是好东西!可是,小猴子不仅没有满载而归,反而一无所获。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因是什么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寻找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教案(精选)08-14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经典)10-17

【精选】语文教案07-23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桥的教案01-1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园地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