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9 12:25:5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品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并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教法学法

  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尊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学生看课文录象,配有解说)

  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检查自学效果:

  (1)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描红

  4、临帖(在练习本上写)

  5、展示评价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3、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莫高窟》。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一)、品味“彩塑”

  1、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2自然段,感受彩塑的惟妙惟肖。

  2、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菩萨、天王、力士、卧佛)

  (1)菩萨的神态是怎样的?(指名读。评价,相机指导美读。师引读)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评价,指导朗读。)

  3、莫高窟只有这几尊彩塑吗?指名说。

  4、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你们觉得在人们仅仅是称赞这些彩塑吗?(引导学生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5、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配乐朗读第2自然段。

  (二)、回味“壁画”

  过渡:莫高窟除了有两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壁画的“宏伟瑰丽”呢?请大家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板书:壁画)

  2、交流、指导朗读。

  (1)同学们,敦煌的壁画记录了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变迁。如果把这些壁画连起来办一个1米宽的画展,这个画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长。面积之大,实属罕见。你能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读出来吗?请你读。

  同学们,看到这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读。

  同学们,看着这么精美的壁画,你感受到了什么?大家一起意味深长地读。

  (2)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

  欣赏完了飞天壁画,你觉得这些飞天怎么样?

  让我们走进文字再次领略他的风采。出示描写飞天的文字,引导学生朗读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飘”等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验水乡的美,感受水乡人们生活的幸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情境。

  1、旧知回顾

  2、谈话导入,进入情境,引入学习。

  【设计意图:切入主题,激发兴趣。】

  二、品读课文,内化积累。

  (一)第一节:水多

  1、同学自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图文对照,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相机理解“荡”字

  4、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自悟,看看同学理解到什么程度;通过读等形式,理解“荡”字,从而感受水乡的美;尊重同学的'差别,渗透背书方法的指导。】

  (二)第二节:船多

  1、生自读这一小节。

  2、交流

  3、通过理解“船多”“飘”来理解水乡人民的勤劳。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营造有活力的课堂,为同学的理解服务,为教学服务。】

  (三)第三节:歌多

  1、质疑

  2、引导解疑

  3、体会朗读,读中体会

  (四)全文回顾,感情升华

  1、小结

  2、朗读或者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加深对水乡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的感受。同时,师生轮读,气氛融洽,增加了快乐读书的体验,在愉快中完成了“水乡之旅”。】

  三、搭建平台,能力迁移。

  1、激发写诗歌的兴趣

  2、编写《柳州歌》(可灵活处置,假如同学一下子说不好,可以作为作业,鼓励同学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去图书馆、访问等途径调查了解家乡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引导同学留意自身的生活,认真的观察,通过仿照所学诗歌的形式,激发同学热爱自身家乡的情感。同时根据同学的现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调控教学,体现教师为同学服务的教学思想。】

  四、课后延伸,自主作业。

  你还想用什么形式把对家乡的热爱表达出来?今天小朋友自身给自身留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诗歌、画画、收集资料、写日记……)

  【设计意图:同学自身给自身留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完成作业。突显同学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小学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内的一篇课文,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大禹治水》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读课文第一个自然段。

  2、会读、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会写部分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字词及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感知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老师要来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古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禹,由于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大禹”,(板书:大禹),关于大禹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留传最为广泛,(多媒体出示大禹视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禹治水》的故事。 “治”指导读准翘舌音。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

  【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训练自学能力。

  1、同学们要知道的有这么多,还是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请打开课本101页,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课文,老师有读书提示:

  (1)遇到生字时,看着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读通顺课文,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初读课文。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检查字词,理解词语,提高朗读水平。

  1、初步感知课文

  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一遍书,就有这么多收获。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的收获会更多。现在老师最关心的是同学们生字有没有掌握,课文有没有读通顺呢。下面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2、认识词语

  过渡:故事中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好它们

  吗?

  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这些词语交上朋友了?

  a第一组,谁先来?你真勇敢!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读音是否读准了! 第一组:很久很久滔(tāo)滔(tāo)洪(hóng)水淹没(mo) 冲倒(dǎo) 房屋(wū)害(hài)得 老百姓(xìng)

  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想提醒大家哪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没,倒) 指导:很久很久

  师:读了这一组词,你知道大禹治水这个传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猜猜看,到底有多久?十年,你再猜,老师告诉你呀,这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呀,多久呀!指导读“很久很久”

  理解了意思,我们一起读这些词语。

  b第二组:治(zhì)理(lǐ) 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仔(zǐ)细(xì) 地形(xíng)挖通(tōng)劈(pī)开

  师:第二组,老师请你。谁愿意和他比比!

  这一组有两个成语,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了,成语里有了千和万,就表示很多很多,平时你还知道哪些像这样的成语?祖国的文字真是丰富多彩,我们小朋友在平时要注重积累词语。

  c第三组:被(bèi) 制(zhì)服(fú) 感激(jī) 伟(wěi)大 英雄(xióng)

  师:最后一组,老师把机会让给你!你邀请你的好朋友和你一起读!

  制:课文中说洪水被制服了,你知道洪水被谁制服了?把话说完整。那你知道小偷被——制服了,——被谁制服了!我们一起读一遍。

  (3)师:看样子,难不倒你们,下面老师提高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4)同学们,这些词语你认识了,下面老师给你们再提高难度,你们还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出示短语“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吃尽了千辛万苦 走遍了千山万水 挖通了九条大河 劈开了九座大山”

  3、读通顺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同学们真不错,词语读得真好,把它放到课文中,相信你课文一定读得更流利! 再读课文。

  ⑵、读完以后,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的?分小节点名读。指导读正确、流利。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吗?

  【意图:学习生字可以灵活机动,有学生齐读,有指名读,有开火车读还有小老师领读,并且及时师生点评,形式丰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好生字词。】

  四、精读课文,解决疑问,体会洪水无情。

  品读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治水呢?课文中就有答案,谁已经找到了。

  1、出示第一小节。

  2、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洪水什么样?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洪水画面?让你们亲身感受一下。 看录象。

  3、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觉得洪水怎么样?

  4、洪水太可怕,太无情了,谁来读一读,把洪水的可怕,无情读出来。

  5、凶猛的洪水把农田淹没了,老百姓他们会怎么样?房屋冲到了,会怎么样? 指导读出老百姓的可怜

  6、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红色词要突出。把洪水的可恨,老百姓的可怜读出来。

  【意图:学生的质疑不是形式,此环节要学生在文中找答案,既读了书,又学会了整理答案的能力。】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培养写字习惯。

  出示本课生字

  看着这些字,你觉得那些字你一看就会写了,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的?(相机写出这几个字)

  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意图:在描红写字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展示学生的作业,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写好字。】

  六、总结点评,课后延伸,引导课外阅读。

  剩余的两个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继续学习,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好好地阅读课文,并且找找课外资料还有那些治水的伟大人物下节课交流。

  【意图:让学生带着疑问离开课堂,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老师引导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联系上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学老师的深深的感激之情,从而加深对“师恩难忘”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

  1、谈话:“记得诗歌《爸爸的老师》吗?”(出示这一课文,齐声朗诵)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任务,都从学习识字、学习简单的加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回忆了他的启蒙老师。

  2.板书课题:老师领进门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师是谁?老师领谁进什么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课题提出的问题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介绍作者(课件)

  3、引入:同学们,田老师真厉害!真有本事!培养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当年上课时到底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讲故事)

  三、研读课文田老师讲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讲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轻轻读一读,想想,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师是一位讲故事高手?

  2、交流:你觉得田老师讲故事的本事怎样?田老师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

  3、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组织讨论:

  A、问:这句话是围绕句子中哪个词语来写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词语生动的表现了“我”入迷的样子?

  B、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会入迷?

  C、这句话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田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深、身临其境;我喜欢听田老师讲的故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被田老师的文学艺术吸引了,感染了,从此我爱上了文学,形成了从事文学的愿望。)

  ②小结过渡

  一首小诗就有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粒文学的种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A、“门下受业”是什么意思?(跟老师学习)这是个什么句子?从那里看出的?(比喻)

  (明确这是个比喻句,重点词语是“春雨点点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从动人的故事中读懂了什么?(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想象力丰富。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

  C、小组讨论:田老师讲故事和“春雨点点入地”有什么联系?

  (田老师那上千个故事不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激发了他编故事的欲望,这样也就把他领入了一扇文学创作之门。田老师的教学方法真高明!)

  作者为什么要用“春雨”来比喻呢?闭上眼睛想象:当种子受到春雨的`滋润会是怎样的情景?它会有怎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感受作者内心的舒畅、欣喜以及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

  个别朗读句子将作者的舒畅、欣喜、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D、田老师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无声地进入到了孩子的心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了一首古诗(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就是这样渐渐地把“我”领进文学创作之门的。

  三、研读课文感谢老师部分

  1、正因为这些,当我功名成就,衣锦还乡的时候,看到我阔别四十年老师,我还像小学生一样向老师鞠躬。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2.师:回到现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师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师白):大作家深深感谢“老师领进门”,(指着课题)

  同学们,这个“门”指的是什么门?(文学的大门、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把“我”领进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田老师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学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了。)

  2、面对学生的深深感谢,田老师是怎样做的?

  老人家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出示)

  (1)理解“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

  (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2)田老师说的“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反映了什么?

  ①田老师谦虚。

  ②当年只不过是讲讲故事而已,不必感谢。

  ③田老师当年并没有刻意要去培养一名未来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四种理解都正确,如果要选择一种最恰当、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应该是哪一个?(第四个,在课题后板书:修行靠自身)

  齐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②形容培养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如何理解?

  (①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我不能忘记;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记)

  齐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大家来读读,你读出了作者对田老师的什么感情?

  (培养一个人才要花费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师谦虚地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为作者做过什么,但作者仍旧对老师当年的栽培深怀感激。)

  4、感情朗读

  ——当作者回忆起自己的老师讲述着那娓娓动听的故事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情感流淌于笔端,写下这样一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语——(齐读最后一段)

  ——当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时,他还时时想起这句话——(齐读最后一段)

  真是“师恩难忘,难忘恩师”啊!(板书: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5、刘绍棠认为,田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所以一直以来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赞美老师的话,让我们来轻轻吟诵吧——(大屏幕出示)(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四、小练笔:写几句表示祝福和赞美老师的话。

  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他的恩师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肯定也有难忘的老师,请你写几句话向老师表示祝福或赞美。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师恩难忘啊!有一天,当你长大成人,面临选择自己职业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正是由于当年的一位老师激发了你对于某一专业的兴趣才决定了你今天的选择。当然,有句话说得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走进门后,想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还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六、朗诵诗歌:感谢您,老师!

小学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和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收集网吧危害的事实,阅读短文《把握自己》,新《守则》、新《规范》并展开讨论,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知。

  2、分组合作,分工明确,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3、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二、阅读文章《把握自己》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不做评论。

  三、讨论

  (1)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由网络问题联系到一系列关于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等。

  四、师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小结,布置学生收集黑网吧以及孩子沉迷的相关资料,并想想如何帮助这些沉迷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以情感人

  1、在音乐中,讲故事。

  2、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上网,其实网络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孩子在进入网吧以后,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沉迷在网吧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信息的时代,成长的孩子,他们渴望与同龄的伙伴进行交流……而网吧里,游戏的刺激,聊天的诱惑,不良网站的毒害……让孩子们迷失了自我,甚至如痴如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说明:以情感人,用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引出今天的话题,为孩子们营造放飞思维的自由空间。]

  二、展示网络预习成果

  1、小组交流并整理收集的资料情况。

  同学们,网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我们青少年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好奇心强,难以自我抵制网络游戏以及有害信息的诱惑。特别是当前不少“网吧”的恶性竞争,一些经营者违规经营,不遵守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等规定,造成一部份青少年沉迷于“网吧”,而这,对于我们的身心,甚至是生命都造成了危害!通过网络,你们都收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然后展示。

  2、分小组展示解说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

  危及生命;影响学习和身体;

  养成不良习惯;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远离现实……

  [说明:收集、处理信息。孩子们展示自己收集、处理后的丰富翔实的事实和资料,在这过程中,让孩子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网吧的危害性。]

  三、对照自己的生活,想想办法,对症下药

  1、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少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我们幼小的生命;不少曾经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也毁在网吧游戏里;还有的为筹钱上网不惜偷窃家中财物……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媒体频频曝光,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你们发现了吗?

  2、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争论。

  3、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人,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4、小组讨论后,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各种方法,纷纷劝说。

  四、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愿望

  1、其实,电脑、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乐趣,可是,这个虚拟的空间同样有危害我们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诱惑。因此,我们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我们除了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关心和指导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加强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同学们,告别网吧需要我们大家的实际行动,你们有什么愿望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的愿望!!可以写几句宣传语,可以唱歌、可以画画……等等来表达。小组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各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交流、表达自己对蒋康网络的愿望和心声!

  五、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说明:将情感推向最高潮。童心飞扬,童言稚语庄严宣誓: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1、刚才同学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教育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也多次组织我们开展了学习和讨论,请大家看:(屏幕展示)

  新《规范》第二十条明确指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小学生“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2、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自觉遵守新《守则》、新《规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拒绝网吧!!自己的思想,自己管。让我们一起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3、小组研究。

  4、各组网络文明公约展示。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到: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说明:分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对健康上网最真实的愿望,进一步加强孩子们的网络是非观,激励孩子们为健康上网而努力奋斗!]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感动着我!只要我们自己坚定地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真正做到把握自己,那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战胜不良诱惑,帮助那些沉迷的孩子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小学语文教案6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感情诵读。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美景。

  教学类型:

  精读课。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春姑娘又一次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们看!(出示挂图)生:仔细观看

  2、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3、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嫩绿的小草,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块到课文中去“找春天”吧。

  4、板书课题:找春天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生:朗读圈点。

  2、出示生字,请小朋友们想想办法,怎样记住生字和它们交上朋友。

  生:小组讨论,同桌互教。

  3、刚才小朋友们学得可真棒呀,现在请大家看生字,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生:我会认“躲”、“身”和“朵”组合起来就是“躲”,生齐读“躲”。

  4、师演示“躲”,拿一朵小花藏在身后,让学生猜一猜。

  生:做动作,演示“羞”、“遮”、“掩”、“探”、“触”。

  5、真棒,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呀!现在请一位小老师再教大家认认这些生字。

  6、师指名认读。

  三、细读课文,感知发现。

  1、春天在什么地方呢?你们听(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2、孩子们找到的春天多美呀!请大家再读读,读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生:交流合作质疑(略)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过渡:同学们,通过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春天来了,大自有很大的变化,你认为课文中的哪句话让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生: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2、“探出头来”是什么样子呢?做做动作,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生做动作

  3、多可爱的小草呀!谁再来读读?(指名读)

  4、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5、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6、谁来表演?(出示4——7自然段)

  生:举手表演

  7、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

  全班读:我们看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

  三、强化感受,升华感情。

  1、是呀,美丽的春天来了,面花盛开,百鸟争鸣,泉水叮呼咚,花香扑鼻,柳枝柔柔,溪水凉凉。春天真是无处不在呀!

  2、请小朋友们把你找到的春天向大家介绍。

  3、请一位小朋友讲讲他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4、小朋友们,你们找到的春天可真美呀!

  四、本课小结:

  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已经轻轻地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优美的词句来赞美它吧!]

  五、板书设计:

  1找春天

  出门找春天

  春天的样子

  六、课后反思:

  从内容上来说,本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在读课文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体会春天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景象。

  刚到春天,孩子们对春天充满了好奇。在本课学习时,我充分发挥了朗读的功能,孩子在朗读中体会春天的美好,效果很好。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拼音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自觉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2、通过拼音巩固学过的字,渗透识字:鼓、哭、狐、果。

  3、认识3个声母,能用这3个声母拼读,学习三拼音。

  教学准备:

  背面写有音节的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奖品激励,复习导入

  1、游戏中复习、导入。

  ⑴看《汉语拼音字母表》,带读学过的拼音。

  ⑵猜字母游戏,复习学过的拼音。

  圆圆脸蛋梳小辫(a);

  小鱼吹泡(o);

  小伞把儿(t);

  一个门洞(n);

  两个门洞(m)。

  ⑶猜字游戏,复习拼读及学过的汉字。bǐtǔdàbàmāmùéyī(注意比较dàbà)。

  二、学习认读声母gkh

  1、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新朋友。(在四线三格中板书g、k、h)它们也有好朋友。(出示三张图片:鸽子图、蝌蚪图、椅子图)请同学分别说说图上画着什么,该贴在哪个字母旁边。(由同学上台完成)

  2、有谁会读?(试读,老师不作评判)

  3、老师正音、带读。

  4、谁能给这些字母编编顺口溜?

  一只白鸽ggg(9字加弯ggg)

  两只蝌蚪kkk。

  一把椅子hhh。(小朋友喝水hhh)

  请学生上台找找图中藏着的字母。

  5、带读顺口溜。顺口溜接龙。小组顺口溜接龙比赛。(一组比时,其他组休息)

  6、出示卡片:hónggěikuài,请学生认读声母。(齐读,指名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单独发言的机会。)

  7、发放学过的声母是gkh的卡片,同桌两人一组,认读声母,能拼的拼出来。(练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按声母分类排队,读一读。)

  三、课间休息

  唱《上学歌》,愿表演的起立表演,不愿意的拍拍手,唱一唱。

  四、学习拼读

  1、出示板书:g―ǔ→gǔ鼓;k―ū→kū哭;h―ú→hú狐;分别认读声、韵母,学生试读。(拼出来认认字。上台大声地拼一次,便可选择相应的图片贴上去。)

  2、出示gē、kè、hé、gè。谁会拼?能猜着卡片后的字吗?

  3、会拼两拼音的同学了不起。会拼三拼音的同学就更了不起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三拼音。

  出示板书:g―u―ǒ→guǒ果;h―u―ǒ→huǒ火;g―u―ā→guā瓜;h―u―ā→huā花。

  (老师示范拼第一个,学生模仿,老师带读。学生试拼后面几个,老师注意纠正。能上台来拼的,可以选择图片贴上去。)

  4、游戏巩固。(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休息,老师趁机将板书中的'字和图片移动位置。然后请学生上台拼读音节,拼对了可以将音节、汉字、图片用线连起来。)

  五、激发探究的兴趣

  1、丁丁的话:

  小朋友,你们学得太棒了,我真为你们高兴。拼音是我们的好朋友,学好了拼音,我们就能认识许多字,就能说好普通话。所以我们要每天念一念。你们能做到吗?

  2、回去找找“查字表”中你认识的字,哪些有我们刚学过的声母gkh。多认几个字。

  案例点评:

  谢老师的拼音教学,把学生带进了学习拼音的乐园。

  这节课的复习导入很有特色,不是简单的出示字母,而是设计猜字母的游戏,谁猜中谁有奖品,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接着,学习新的声母gkh,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贴图片,还是读字母,无论是编顺口溜,还是读卡片,都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凭借已有经验,通过尝试、参与,体会到了成功的欢乐,树立了学好拼音的信心。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传授,而是教会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发展自己,成为会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体。

  在学习拼读音节时,先拼两拼音,后拼三拼音,内容由易到难,层次分明,学生易于接受。在学习中,设置挑战,学生乐于学习。同时,贯穿两个巩固的小游戏:一个是“出示gē、kè、hé、gè。谁会拼?能猜着卡片后的字吗?”这个游戏,既复习了拼读,又和汉字紧密相连,真是一举两得。另一个是“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休息,老师趁机将板书中的字和图片移动位置。然后请学生上台拼读音节,拼对了可以将音节、汉字、图片用线连起来。”这个游戏,一则让学生放松休息,二则复习巩固拼音,三则使学生动手动脑训练思维,可谓一箭三雕。

  最后,请出学生的朋友丁丁,鼓励学生读拼音,学认字。

  一节课,训练到位,高潮不断,学生学得投入,学得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礼貌待人的名言和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漫谈礼貌。

  1、板书“礼貌”,谈谈你对“礼貌”的认识。

  (板书过程中相机指导“貌”的书写)

  2、大家谈了对礼貌的看法,我们课本上也“谈”了,(板书:谈)让我们一起来看谈了什么,怎么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讲了哪几个故事,读完后,再想想,关于“礼貌”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4、读课文新词、难句。

  咳嗽纠纷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彬彬有礼

  安慰师傅减少矛盾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5、点名检查自读情况,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重点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重点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3、学生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句,温习巩固。

  1、听写词语。

  彬彬有礼岳飞暖人心“冒失鬼”讨人嫌

  避免纠纷减少矛盾安慰师傅

  2、师巡回了解学生听写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字词的点拨、反馈。

  (如:慰、嫌的书写指导以及“师傅”和“师父”的书写区别)

  二、自读课文,整体入手。

  (看看课文围绕着“礼貌”讲了哪几个故事?)

  三、精读故事,领悟礼貌。

  (一)精读感悟故事一。

  1、整体读。

  (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我们先来读读《说岳全传》中的一个故事。)

  2、知故事:指导对话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1)抓“吼”指导朗读牛皋的话。

  (2)评价:眼前看见了怎样的牛皋?这时候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3)引读:所以老人—

  (4)同法读评岳飞的言行。

  3、明道理。

  (1)通过岳飞和牛皋的不同表现,联系我校校本课程《弟子规》进

  行诵读。(这正如《弟子规》所说的:)

  (2)古人有训,大家也感受到了。这正如俗语所说:“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相机理解“俗语”)

  4、小结课文用事例来说理的表达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道理。)

  (二)举一反三,读悟故事二、故事三。

  (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下面的两个故事讲了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1、精读感悟故事二。

  (1)整体读。

  (2)知故事:

  重点指导朗读、评价小朋友道歉的话“对不起,把您的裙子弄脏了。”(象不象小朋友的道歉?)

  (3)明道理:

  小朋友用他的行动和语言取得了女青年的原谅,这是因为小朋

  友做到了—(礼貌待人)。引读:因为礼貌待人所以、、、;所以说礼貌待人可以、、、。

  2、精读感悟故事三。

  (1)整体读。

  (2)知故事:重点指导朗读、评价总理安慰朱师傅的话。感受总理

  语言的文雅、和气、宽容。

  (3)明道理。

  (4)质疑解疑。结合生活例子理解“思想情操、文化修养”。

  3、总结感受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式。

  (先讲故事,后说道理。)

  四、回归中心,明白道理。

  (三个小故事,我们都学完了。它们都是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三个小故事综合起来说明了什么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五自然段。

  2、交流中心句: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板书:礼貌待人优良传统)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齐读)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训的意思。

  4、理解礼貌待人的作用。(板书:和谐美好)

  5、依据板书,背诵第一、五自然段,把道理记在脑子里。

  五、师生互动,交流“礼貌”。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关于礼貌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收集到的名言、古训、俗语、格言。还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礼貌的感受。)

  1、学生生交流古今中外关于礼貌的'古训、名言、俗语、格言或自己的感受。

  2、教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古训、名言等。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作者:松苏内吉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作者:约翰洛克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作者:孟德斯鸠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作者:冈察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赫尔岑)

  六、读写结合,活学活用。

  写一个与课文礼貌故事结构相似,关于礼貌待人一个礼貌小故事,一个礼貌小道理的小练笔。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4-5段。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板题:口技)

  (过渡语)我们将如何学习这课文呢?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4-5段。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好,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先学。

  1、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准备译讲课文第4-5段。请看:

  2、投影出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整个句子。

  3、学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教师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无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机。)

  (二)后教。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4-5段。

  2、指名译讲: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如还不对,老师更正,并分类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3、质疑问难。

  (1)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鼓励不懂的同学举手提出疑问,大家给予帮助。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学习描写方法)。

  (一)先学。

  1、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都能把全文正确地翻译了。那我们现在又来继续自学,请看自学指导(投影显示),同学们,看全文并思考为了写口技艺人的“善”,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写的?6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最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教师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无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机。)

  (二)后教。

  1、指名学生回答。

  2、其他学生补充、更正。

  3、教师则边听学生的回答边适时、引导并板书。

  五、当堂训练:

  1、师:同学们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译讲了,下面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第4-5段。

  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读,准备抽背。

  3、学生齐背第4-5段。

  4、互背。

  5、指名背。

小学语文教案9

  指导思想:

  设计这一课时,我依据课标中强调的关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从整体—部分—整体的理念,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主旨。

  学情分析:

  经过前一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一些学习记叙文的方法,但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平时课外阅读少,语文知识储备少,语文学习还常需要老师引领。

  本文对于小泽征尔的复杂心理及判断过程没有具体描写,学生对主人公作出果敢判断的具体情境缺乏体验,因此学生不易体会其果敢、自信、勇于挑战的品格,对于他高超的音乐才能、对艺术的严谨态度‘更不能深刻领悟,所以想要突破难点就需要老师帮学生“搭台阶”。

  基于以上因素,本课设计以边读边思考为基础,以品词悟句为核心,以想象体验为切入点,力求课内外读写结合,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了解小泽征尔在欧洲指挥家决赛中,果敢地指出乐谱错误,获得桂冠的事情。(教学重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随文练笔,感受小泽征尔的果断与勇敢,懂得遇到问题时,要相信自己,敢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学难点:

  是了解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以及他为什么能做出果敢的判断。

  围绕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件流程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其中第三个环节是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方法。

  回顾问题,继续解疑。

  揭示课题,切入题眼。

  精读感悟,体会主旨。

  小结全文,提升情感。

  拓展阅读,丰富练笔。

  第一环节:回顾问题,继续解疑。

  板书齐读课题后,回顾上节课教学中‘有意遗留的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逐个解决。

  第二环节:揭示课题,切入题眼。

  先揭示课题:“果敢”什么意思?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果断、勇敢。这时学生就能认识到课题可以理解为“果断、勇敢的判断”。

  再顺学而导,切入题眼,问学生“这‘果敢的判断’是什么?”,教师依据学生回答“不!一定是乐谱错了!”,板书出判断语句,使学生心中的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此时进入精读感悟、体会主旨的环节:(课件大标题)。

  这一环节为了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感悟小泽征尔的果断与勇敢,我分三步’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感知人物,体会主旨。

  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背景,体会人物“勇敢”。

  由于学生没有这种情境体验,因此我抓住第二自然段的描写,通过以下过程帮学生体会小泽征尔在紧张气氛下的“勇敢”。

  (1、默读自学,了解背景:)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课件)

  (2、交流汇报,感受情景:)再交流汇报,出示学生画出的课文内容(课堂课件)引导学生:比赛现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况,结合词语或句子谈谈你的想法。

  预设:如果学生谈感受不到位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前三名、最后一个”等词语感受小泽征尔所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抓住“世界一流、国际水平、大师”等词语感受比赛的性和赛场紧张的气氛。

  (3、指导朗读,想象场面:)通过刚刚的抓词语感悟,学生有了紧张的情感体验,这时,情绪急于迸发出来。教师再说“你能用朗读表达出这次比赛的高层次和紧张的气氛吗?”学生有了刚刚抓词语感悟的方法,又有了前面的情感积累,自然也就读得有感情了。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一篇文章学生大略能够读懂”,因此本环节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以自学提示为导向,以学生品词品句、想象体验为手段,感受赛场紧张气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充分感悟小泽征尔的勇敢,对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对事件背景的充分感知,又为学习第三自然段做了铺垫。

  学习第三自然段,揣摩想法,感悟“果断、勇敢”。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以下策略突破本课的难点:

  1、比较阅读,了解“判断”过程。

  面对突发情况,小泽征尔是怎么做的?

  “考虑再三”是什么意思?换成“考虑很久”行不行?为什么?

  通过找出词义上的区别,引导学生发现“再三”是指考虑的内容“一次又一次”,“很久”是指考虑的时间长。联系上文就知道现场情况不容他考虑那么久,必须马上做出判断,所以不能用“很久”,从而体会到小泽征尔的果断。

  2、合作探讨,体会人物内心。

  我这样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小泽征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能考虑什么呢?经过独立思考与小组的合作探讨,学生可能考虑到如下几点:(课件出示:乐队演奏错了;乐谱错了;“我”指挥错了)。

  此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板书,教给学生采用排除的思维方法,(课件:重奏;一定;坚信自己)体会小泽征尔“考虑再三”的内容与过程,了解他为什么坚定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3、启发想象,感受赛场气氛。

  就在他“考虑再三”时,会场上的气氛又如何?大家会有什么反应?

  通过这一提问启发学生对赛场气氛的想象,学生可能会一下子说出评委的反应。这时再利用教师评价语的导向性巧妙引导孩子从观众、演奏者等不同角度思考。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进入情境,感受赛场气氛。

  4、三次引读,体会勇敢自信。

  (1)通过以上的品读感悟,学生对干扰小泽征尔进行判断的外在因素有了直接感知,更深一步地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此时教师再巧妙’运用导语渲染气氛,进行三次引读(读出课件引读内容)

  (2)在教师对人物形象高度概括的引读语中,学生对小泽征尔不畏、坚持真理的品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情感体验达到XX,每一次的读的语气都会更加坚定。最后教师提问“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小泽征尔?”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出小泽征尔勇敢果断的人物形象。

  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用心,明确夺冠原因。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以读代讲,感受评委用心。

  然后,围绕着“这种素质”是什么?通过抓重点语句练表达的方式,再次明确夺冠原因,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随后,利用视频资料感受国际一流指挥家的风度,丰富学生对小泽征尔形象的'感性认识。

  最后,通过与另外两名选手比较,再次突出小泽征尔的果断与勇敢,从而深化主题。

  通过前面三个步骤的精读感悟,学生在揣摩语言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感受到人物的品质,对课前所提的问题也有了相应的答案,此时就需要回到整体,对全文有整体感知,升华学生的对人物认识:

  通过整体读文,感受小泽征尔人物形象。继而又从不同角度谈感受,在说的基础上写想法,进行读写结合,这不仅是对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文本情感上的提升,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写,体会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作业的设计,目的是拓展阅读,丰富练笔。(课件大标题)

  课件作业:

  教师推荐阅读施雪钧写的《小泽征尔的坚持》,使得小泽征尔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更丰满、更立体,这一环节还丰富了课堂的随文练笔,使学生练笔的内容更鲜活,兴趣更持久,使学生有话想写,有话要写。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

  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解课文思想内容;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任务。

  2、准备一些本地好种易活的花草彩图。

  3、自制诗歌《心中的花朵》录音。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一、三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 欣赏诗歌,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花草吗?请欣赏诗歌《心中的花朵》,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喜欢?(诗人爱花就如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也跟这位诗人一样珍爱花草,大家说他是谁?(生:老舍先生)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作家的业余生活,去尽情体味一下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2、复习旧知: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文中找出根据。

  二、鼓励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1、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学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充分提出问题,简单问题点名同学当场帮助解决。师将问题梳理后,把重点问题写在小黑板上。

  2、定学生的质疑,在大家提出的这么多问题中有些问题我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查资料或同学们相互学习就能很容易地解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大家提出的最难最关键的两个问题:

  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②养花的伤心事是不是养花中的乐趣?

  三、指导学文,解决疑问。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弄清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完后汇报交流,师巡视指导,参与到学生学习中。然后学生汇报交流。

  1、出文中直接点明养花的乐趣的语句。生找出最后一节齐读。从这节

  中你知到了养花有哪些乐趣?

  2、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养花既需劳动,又长见识。(从课文三、四自然段可以看出。)

  3、点名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这节作者具体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具体写的?理解“门道”一词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指名一小组齐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从这段里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作者养花很苦很累的?生读有关语句,在最能看出作者累的词句下画上“△”。你还知道了什么?(作者从养花中悟出了真理)让学生把悟出真理的反问句改变一个说法,比比用哪句好。生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节,入体会大作家养花的苦与乐。

  4、从课文中哪里看出养花有喜有忧?(生:从五、六自然段可以看出)谁能有感情地读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刚才是怎样读的(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的)你为什么高兴?这一节具体写了什么?生结合第五自然段具体说说高兴的原因。理解重点词语“秉烛夜游”。闭目想象老舍先生家小院里鲜花盛开的景象,说自己感觉到了什么?再闭眼,:大家想不想身临其境感受一下,睁开眼睛看看,展示鲜花盛开图,看到这些鲜花你在想什么?

  5、生自由读第六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这一自然段是写菊秧被砸死了,全家都好几天没有笑容,写养花的伤心事。)师:暴雨来临,邻家的墙要倒老舍先生也没办法,在养花中遇到了挫折,用“~~~”划出最能表现一家人爱花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体会这节在文中的作用。

  (二)、重点讨论第六节是不是写养花的乐趣。师:老师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文章是围绕养花的乐趣写的,而第六自然段写养花中的伤心事,是养花的乐趣吗?究竟算不算养花的乐趣呢?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说明理由。学生说不出时,让学生再读第六自然段,再说,学生还说不出时,师指导学生将第七自然段养花的乐趣归类之后,再看能不能规为哪一类,然后引导学生想象遭灾后,老舍先生抢救花草,使未被砸死的菊秧成活直到开花之后的快乐,帮助学生理解悲也是乐。

  四、从《养花》再认识老舍先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1、学生有感情地再读第七自然段,师:老舍先生爱花,呵护花草,真是其乐无穷,乐在其中。大家对他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能说说吗?不仅是作家,且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从老舍先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想到你们自己,你想说什么?学生充分说。

  2、师小结:是啊!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象老舍先生一样,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也为绿色环保工作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板书设计:

  9、养花

  长 见 识

  忧 须

小学语文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借助图画理解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训练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看图,观察想象来理解课文。

  2.以自己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3.以讨论、总结的方式来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出课题。

  ⑴出示关于两条关于骆驼、羊的谜语。

  ⑵板书课题《骆驼和羊》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请你一边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生:骆驼和羊都认为自己长得最好,所以争论起来。

  2、指导朗读。

  ⑴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请你用“------”画出骆驼说的话,用“~~”画出羊说的话。

  ⑵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

  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⑷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大家评议。

  如:

  “长得高好”读出了肯定的语气,还特别骄傲。

  “不对,长得矮才好呢”读出了不服气地语气。

  “我可以……证明……”这句应读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语气。

  “我也可以……证明……”这一句应读出不服气,不认输的语气。

  ⑸男女生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有语气。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图文结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声读读第二句。然后从图中找到“围墙”,想想“围墙”是什么意思?(如:围墙是围绕园子建起来的墙。)

  ⑵边指图边提示第二句的内容。

  师:园子里种了——

  生:许多树。(一起回答,以下同)

  师:茂盛的枝叶____

  生:伸出墙外来。

  师:茂盛的枝叶——

  生:长得特别好的枝叶。

  (教师相机板书)

  ⑶指导朗读。(谁能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一句?)

  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

  3、图文结合理解三、四句。

  ⑴从图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

  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四句,边读边想边画出羊吃树叶的动作。(如:抬、扒、伸)

  ⑶看图说说“扒在墙上”的样子?

  (如:羊用前脚使劲抠着墙,生怕脚滑下来。它上半身的力气都用在墙上了……可怎么也够不到树叶,真急人。能简单说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谁能把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有语气地读出来。

  ⑸骆驼用这个办法证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师相机板书)

  4、指导朗读第五句。

  ⑴想想骆驼现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骆驼的心情吗?

  “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不肯认输”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认自己失败了。

  6、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

  2、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根据学法小组自学。

  思考提示

  ⑴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样走进园子吃青草?

  ⑶骆驼在门前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

  3、小组自由学习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4、学生汇报。

  (1)生:骆驼和羊来到又窄又矮的园门前。

  骆驼和羊,

  师:看图把又窄又矮的门和骆驼的身子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门还没有骆驼的身子宽,骆驼前后腿之间形成的半圆都比门宽。)

  (这个又窄又矮的门还没有骆驼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样走进园子。

  师: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样”这个词?

  (羊走进园子时一点也不费劲,它很得意,因为它知道骆驼进不去。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模大样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

  师:有语气地读一读第二句。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3)生: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表示骆驼动作的词有“跪、低、钻”。

  师:有语气地读读第三句话。

  (4)小组比赛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四]学生讨论:

  1、自由讨论到底高好还是矮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种观点:

  ⑴高好。因为长得高才能吃到从围墙里伸出来的树叶。

  ⑵矮好。因为个子矮才能走进又窄又矮的园门。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长得太高钻不进园门,太矮也吃不到树叶。

  3、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们的看法做了总结。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样评理的呢?(生读课文有关句子)

  2、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理解:“长处”、“短处”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学生能谈出1、2点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到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4、你认为怎样做才对?(出示:___,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

  5、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谈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6、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会怎样?

  生:它们会互相帮助,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用你的优势弥补我的劣势。

  7、你能续编一段故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

  [六]拓展思维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认识的动物中,它们行为往往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你能用两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办好吗?

  如:鸡和鸭可以互相帮助。

  2、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续写故事: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

  板书设计

  高(长处) (短处)矮

  骆驼和羊

  高(短处) (长处)矮

小学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 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 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 实物投影仪

  2. 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 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 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 分组交流

  1 :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 出示要求:

  a)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 表达真情实感;

  c) 认真听,进行评议。

  3 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 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 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小学语文教案13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

  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

  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

  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

  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身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同学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把字音读准;词要连读;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

  (1)指读生字词和难读词句:

  粮食 纳凉 装满 洞里 神气

  躺在 躲到 自由自在

  (2)指读难读句子:

  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3)分自然段朗读。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三、细读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图:

  (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3、提问:

  (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4、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同学练读。

  (4)齐读。

  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二)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纳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纳凉

  (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讪笑他们,自身还躲到大树下纳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2)同学练读。

  (3)指名读。

  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3)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1)小朋友自身来试一试。

  (2)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四)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四、教同学字:(冷、歌、汗)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

  1、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2、理解词句,会用“终于”说话。

  教学难点:

  读懂“眼睛没有神儿”,“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游戏)

  2、导入。

  你们喜欢听京戏吗?(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不管喜不喜欢都请你们来听一段京戏(放录音)

  知道是谁唱的吗?

  (板书:“梅兰芳”三个字,然后投影梅兰芳照片)梅兰芳是男的,扮演的却是女的,叫男旦。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9岁那年,拜吴老师学艺。(师转身在“梅兰芳”后面加上了“学艺”二字)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学艺的?

  二、新授

  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指名读课文。

  2、读完了这一小节,老师考一考你,谁能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说一说。

  因为梅兰芳的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

  3、读第一自然段,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个“料子”是什么意思懂了吗?

  对,就是说他不具备唱戏的'条件,学也不会学得好。

  第三小节

  1、默读第三小节,读过之后你说说:一个不是唱戏的料子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样的成就?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

  2、“大师”什么意思呢?

  先指名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大师?

  再引导学生:小朋友,听我讲梅兰芳的一些事情,听过之后,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大师”了。

  1913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梅兰芳义演赈灾,把挣来的钱,捐献给日本人抗震。

  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后,梅兰芳畜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梅兰芳是著名演员,演技非常高超,曾到美国、苏联、日本等国演出,轰动世界,受到高度评价。这样的人才叫“大师”!,好,在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

  3、使什么是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你能从中找一个词来形容吗。

  4、练习用“经过”和“终于”说话。

  第二小节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句子。

  2、从句子中哪些词可以体会出他勤学苦练?

  3、请学生分别说说“紧盯”、“注视”应该怎样看?

  4、亲身体验一下,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和长时间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眼睛会有什么感觉?

  5、说说你的眼睛觉得怎么样啊?(交流)

  6、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日子一长”(按)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整整十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他的双眼渐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按)经过——

  7、理解什么是“眼睛会说话了”?

  三、拓展

  1、那位说他不是唱戏粒子的师傅,见了梅兰芳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梅兰芳说:“我还要谢谢你,就是因为你我才会不断地努力,才有了今天。”

  那么,小朋友,学到这,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您说——”(按)自己先轻声说一说,准备准备。

  2、通过学习,大家对梅兰芳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你能用学过的词来表达一下吗?

  四、总结

  由梅兰芳学艺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就是“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是良训。”

小学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深入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理想情怀。

  【学习重点】

  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理解“山”,“海”的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在山的那边》是一首比较浅显的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2,朗读指导法

  3,诱导点拨法

  教学中我将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童年时代,我们都有过五彩斑斓的梦,我们为梦想而追寻,现在,有些梦依然留存我们的脑海,使我们为梦想而拼搏。今天让我们带着过去的梦想和现在的追寻,走近诗人王家新的世界,一起学习《在山的那边》

  二、【检查预习】(一名同学听写,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痴想:呆呆的想。隐秘:隐蔽,不外露。

  铁青: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凝成:凝聚而成。诱惑:吸引、招引。

  喧腾:喧闹沸腾。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三、【整体感知】

  (感知文本,是把握文本的主旋律,是我们和文本对话走近作者心灵的突破口。有感知才有收获)

  1、个读(音读)(扫清了文字障碍,让我们在听读中看一下是否读准了字音)

  请同学们推荐一位代表读课文,落实字词的掌握。在这名同学读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听读纠正错音。

  2、自由读(意读)

  (问题:这首诗由两个章节组成,请同学们概括章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童年的"我"对幻想的追求.

  第二节:写长大了的"我"通过拼搏.奋斗实现了理想。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体现了作者兴奋,激动,喜悦的心情。

  (问题:请同学们概括这首诗歌的内容)

  对理想的追求

  四、【合作研讨】

  (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让我们在小组的探讨中快乐学习)

  1、诗的题目是《在山的那边》,那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呢?

  是海

  请用诗中的话描述: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

  2、我们知道了海是理想的境界,那么山是什么呢?是现实的山吗?

  第一节山是现实的山第二节山是指困难,作者用群山表示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小时侯,“我”对于“山”的理解是单纯的。它是我实际生活的世界,“我”幻想着翻过一座山,脱离眼前的世界就能看到“海”,我把实现理想看得很简单。“一座座山”使我大失所望。现在,我对于“山”的理解是丰富的,“一座座山”比喻重重困难,想要逾越这些困难就要有心理准备,要有继续奋斗的勇气和信心,要不懈追求,要在不懈追求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两部分的?请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第二节写“我”长大以后。

  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第二节写“我”追寻“海”。

  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第二节写“我”的感悟和信念。从方式看:第一节是“我”与妈妈的对话;第二节是“我”与读者的对话。

  五、【质疑提高】

  (学贵有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我们学习的境界是质疑解疑,如果你对哪个章节哪句话不十分理解,让我们一起探究解答,在释疑中前进)

  教师准备: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的愿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青色的山,好像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无意中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而且那时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六、【欣赏感悟】(美读)

  (通过质疑探究我们对诗有了更进一步的感知,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同学们一定有着自己喜欢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让我们一起分享)如: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七、【小结巩固】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和老师一样被诗歌打动着。打动我们的不仅是优美的诗歌旋律,而是作者追逐理想不畏艰难的执着。老师想对你们说:只要理想存在,只要追逐理想的脚步不停止,只要我们的心中涌动着自己的理想,无论是前方的道路是坎坷难行还是荆棘丛生,只要我们不折不挠的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全诗主旨: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就要一次次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这一过程是艰辛、艰难、痛苦的。但因对理想的呼唤、信念的支持,使人不畏长途跋涉。

  八、【布置作业】

  1、请写一下你儿时的理想

  2、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11

小学语文教案11-06

小学语文教案11-06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