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案

时间:2024-08-04 17:25:49 教案 我要投稿

祖父的园子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父的园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祖父的园子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从哪些情景表现“我”在园子里自由、快乐、幸福。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走进作者。

  你对萧红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萧红。

  师: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一朵开在中国北方原野里的花,盛开在中国东北的农家院落里,她从来不用浇水,任着风吹,任着太阳晒,却越开越红,越开越旺盛。事实就是这样,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那北方庭院的花儿们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泼辣

  地,不娇贵,不做作,自由自在地开在阳光下。无论她的生命中有多少逃亡与饥饿,无论她面对多少困苦与不幸,她都用她的笔写着她的

  字,大气的文字。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也就在写完后的一年,这个女子就从世间消失了,只有31岁。但她把她对乡土农家的爱恋,把她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传达给了她的读者,世世代代的读者。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走进园子。

  自由读课文,回答问题。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形容词回答)(生:生机勃勃、无拘无束、鸟语花香、丰富多彩、自由自在……)

  三、品读课文,感受园子的自由。

  师:课文的第1、17自然段写了园子。(感受园子的自由)1学习第一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感受“我”的自由。

  学习第4—15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自由。

  园子是自由的,在园子里,萧红同样是自由的,因为祖父给了她自由。请默读第4—15自然段,从哪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我的自由?

  交流讨论:我在园子里做了哪些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

  五、总结升华。

  师:在园子里,我是自由的,想摘黄瓜就摘黄瓜,想捉绿蚂蚱就着绿蚂蚱……玩累了,想睡就睡。

  1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当你来到这生机勃勃、无拘无束的园中时,你想干什么?小练笔。(请用上“想……就……愿意……就……”)2为什么课题叫《祖父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领略祖父园子和儿童诗的魅力,感受童年的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上课。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一个人缓缓地向我们走来,看,她是谁?(出示萧红头像)对,她就是萧红。对她,你有那些了解?指名学生汇报萧红资料。

  2.师:同学们课下搜集信息的习惯真好!(补充):萧红,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她文笔质朴、清新、厚重,短短的一生我们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出示课件)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生读)其代表作《呼兰河传》是萧红对故乡的回忆录,也是萧红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伟大的作家矛盾曾这样高度评价它的艺术成就:“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生读)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呼兰河传》,走进萧童年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板书:童

  二.学习《祖父的园子》

  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文,现在,拿出你手中的导学单,回答第一个问题:走进祖父的的园子,你都看到了什么景物?(评价:你看到的真多!我也看到了,你呢?)

  2.师:园子里的景物真多,不仅有植物,还有动物呢!你还看到了哪些人呢?生答。

  3.师:这么多的景,这么多的物,还有我和祖父,你还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呢?(太有趣了!太有意思了!真是顽皮……)

  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发生了这么多有趣的事啊!通过这些趣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萧红?(顽皮、可爱、自由、快乐…..)

  师:哦,你看到了一个快乐的萧红、自由的萧红。板书:自由快乐

  4.师:一个人的快乐是藏不住的,《呼兰河传》的整篇文章中都洋溢着这份快乐和自由,现在,赶紧去字里行间找一找那些蕴含着快乐的句子吧,并把它在书上画下来。师:画完的同学和小组内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生交流——汇报

  5.师:相机出示(祖父栽花,我也栽花段落)观察一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难读吗?长吗?这就是萧红语言的.魅力:她善用简洁明快的短句子,把文章写得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板书:短句)文中这样的短句子还有很多(指名读)……这些简短的句子把一个孩子的快乐写得多么真实!

  6.师:欣赏完了这些节奏明快的短句,我们来继续寻找体现作者快乐和自由的句子。你还从哪里能感受到萧红的快乐?

  7.师:(相机出示第17段)前面,萧红利用口语化的短句子,写出了她在园子里的乐趣,这一段,又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呢?(生:拟人)你是从那个句子看出它是用了拟人呢?(生回答)作者把园子里的小生灵当做人来写,使这些小生灵——可爱极了(生答)带着这份感觉再读一读这个句子好吗?指名读拟人句

  师:除了拟人,你还看出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生:排比)你是从那几个词语看出是运用了排比呢?(生回答)这些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园子里万物的自由!你再来感受一下这份自由,好吗?(出示排比句生读)。

  8.师:(师生接读、分角色朗读)看,作者巧用修辞,使文章的语言像诗一样优美!(板书:诗意语言)不管是排比和拟人,都来自于作者丰富的想象。(板书:想象),让我们带着这份想象,再次感受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吧!

  师: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虫子叫了——,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在哪里?来,小倭瓜,你来!(多快乐的小倭瓜啊)小黄瓜呢?你来!(真实自由自在的黄瓜!)玉米是怎么长的?(恩,使劲的长吧,反正没有人管你)蝴蝶飞到哪里去了?

  9.师:读着读着,我们就把这一段读成了一首诗(男女生分读)

  10.师:《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也用诗一样的语言这样写道:(齐读)

  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师:在萧红的眼里,她的童年就是一首诗!(板书:诗)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板书: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童年的水墨画》

  2.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三首诗歌,并完成手中的学习学习单。

  师:画出最吸引你的场景,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师:你来说,最吸引你的场景是什么?给你怎样的感受?(生汇报)

  3.师:(引导朗读):这么美丽的画面怎能忘记!忘不了在喧闹的街头读书的专注——生朗读《街头》;忘不了碧绿的溪水边曾留下我们垂钓的身影——生朗读《溪边》;更忘不了水葫芦出水时的那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4.师:(引导背诵)这么诗意的语言,这么美丽的画面,想不想永远留在心中?(指名背第一二首,齐背第三首)

  三,学习《我想》

  师:童年是一首优美的诗,童年是一幅五彩的画,童年更是一个美丽的梦!你听:(师配乐朗读第一小节)让我们怀揣梦想,一起读下去吧!

  四.总结,布置作业

  师:萧红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再现了她自由快乐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园子;《儿童诗两首》中,作者巧用修辞,把童年的每一个场景都写得栩栩如生!课下,让我们走进古人小时候(课件出示),去感受古代儿童童年的快乐!

祖父的园子教案3

  课前谈话:播放《童年》,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经历过许多童年的趣事,说到童年,你的心中会跳出哪些词?

  一、导入1’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述童年的课文,生读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

  2.通过预习你知道祖父的园子里种了些什么吗?

  (生:菜。师:那是菜园。生:花。师:那是花园。)

  3.过渡:一个普通的菜园子,何以让萧红念念不忘呢?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园子,去一探究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2’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开始——

  2.查字词4’

  师:下面的几组词你会读吗?

  ▲词组一:蜜蜂蝴蝶蜻蜓蚂蚱齐读。

  师:这组词,谁来读一读?(指名,指出蚂蚱的读音)

  ▲词组二:倭瓜黄瓜玉米韭菜谷穗

  师:这一组呢?(指名读)

  师:知道倭瓜吗?(南瓜)

  ▲词组三: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师:还有一组词,能读好吗?(指名)

  出示三组词:

  师:当我们把课文里的词语分分类,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你发现了吗?瞧:我的祖父园子里的昆虫可真多,有(学生说);园子里还长着许多庄稼(生读第二组词);我和祖父还一起在园子里干农活(生读词组三)

  师:这里还有一个词(单独出示“草帽”生读),放在哪一组中比较合适?(生比较后发现都不是同一类的)那么我们把它放在这里:师在黑板上范写“草帽”,强调“帽”右上的写法。

  3.查长句的朗读。3’

  ▲句1:当祖父下种,……指名读。正音:种溜,理解溜的两种读音两种用法。齐读。

  ▲句2: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指名读,“杆”正音。

  杆多音字用法指导:教师分组说词:(旗杆、电线杆、栏杆),(笔杆、锄头杆、枪杆)学生分别总结杆(gān)(gǎn)用法。教师引说,齐读长句。

  4.生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2’

  生交流(师板书:美丽、自由、快乐、幸福、爱……)1’

  过渡:让我们就先随着小萧红去园中活动活动吧。

  三、感受这是个什么样的园子,感悟表达。

  1.出示第二小节,生读思考:这段对园子的描写,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非常有趣?14’

  生交流

  预设1:第一句。理解“样样都有”

  (1)中等生理解字面意思:不仅有蜂子蝴蝶还有蜻蜓蚂蚱。

  师:是不是只有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呢?

  (2)好生说还有请他读师评价:我听出来了,这园中还有甲虫蜘蛛呢!

  生齐读师评价:哎呀,这园子中还有螳螂呢!

  师:是啊!这可真是一个样样都有的大园子啊!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也很深?

  预设2:第234句。感受园子的五彩缤纷。

  生交流后师:一共有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各异的昆虫让你感觉(生说)你来读读。这真是一个五彩缤纷(或美丽)的园子!

  师:在这段话中,作者写蝴蝶蜻蜓蚂蚱是通过色彩来描写的,但是蜂子却没有写它的颜色,而是写了它的(生说)。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回答。师小结:是啊!无论是色彩的描写还是样子的叙述,作者是要通过不同的表达形式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

  师质疑:读完这一段,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既然作者是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园子,那么为什么又要写那些不太好看的白蝴蝶和黄蝴蝶呢?

  师:学贵有疑,你可真会读书!这是一个非常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一想:萧红为什么要写不好看的白蝴蝶黄蝴蝶?

  生说师小结:是啊,写不漂亮的是为了衬托出漂亮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表达的方法。

  师总结:萧红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写到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彩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生说: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园子)。让我们齐读第二小节,共同来感受这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

  生齐读。

  过渡:文中还有一段对园子的描写,我们来看看从这段描写中又能体会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2.生默读13小节,做批注。4分钟后交流出示13小节。12’

  预设1:“一切都活了”

  师:都活了吗?生:都活了。师:花活了吗?生:活了。师:就像(生读)

  师:鸟活了吗?生:活了。师:就像(生读)师:虫子活了吗?生:活了。

  师:就像(生读)师:一切都活了。还有什么活了?生:(倭瓜黄瓜玉米)

  师:还有什么活了?生说不出来师引导:作者写了这么多的景物其实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一种情感。她写这么多景物活了,其实是写(生说:她自己活了。)师:对!这就叫借景抒情。(板书)

  师:你们看,作者活了吗?生:活了。

  师:把这句话中的花鸟虫换成我试试。生齐读。

  师:是啊!不仅活了,还都是自由的。花自由吗?生:自由。师:它想睡就睡(生:想醒就醒)师:鸟自由吗?(生:自由)师:它想飞上天生:就飞上天。师:想歇一会儿生:就歇一会儿。师:虫子自由吗?(生:自由)师:它想说话生:就说话师:想不说话生:就不说话。生齐读句子。

  师:这段中还有哪些是自由的?生:倭瓜,黄瓜,玉米,蝴蝶(出示相应句子读一读)

  师:还有谁是自由的?生:作者。师追问:你怎么知道的?生:老师之前说的,这是借景抒情。师:(大张旗鼓地表扬)你可真会学习!老师刚刚教你的你就会了,真是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啊!你真了不起!是啊!作者在这园中也是自由的。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自由。(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安排13小节的齐读)

  师:课文的3-12小节还具体写了作者是如何在这园子里尽情地享受这份自由和快乐的。是谁给了作者萧红这份自由和欢乐呢?时间关系,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引导课外阅读1’

  1.你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吗?

  2.教师配乐描述:有一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

  3.大家课后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相信你读完它后一定会对课文有着更深的理解。

  我和祖父的园子

  美丽 自由 快乐

  (根据学生回答)

祖父的园子教案4

  教学目标

  认识“蚱、啃”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蝶”等13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2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蝴蝶、蚂蚱、倭瓜等园中景物的图片)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答)如果现在你有一个大大的园子,里面就有这些动物、植物,你会喜欢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动物很可爱,因为有吃不完的瓜果,因为可以在园子里玩……)是啊,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园子,老师也会流连忘返呢!不过,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园子,而是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学生汇报,师指导识字:

  (1)多音字“晃”:

  huǎng(明晃晃)huàng(晃动)

  (2)正确区分“拔”(拔萝卜)与“拨”(拨打)。

  (3)承:注意中间有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出示生字)指名学生带读,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蝴蝶、蜻蜓、蚂蚱”等词语)学生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并划分段落。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充满快乐的、自由的、美丽的园子)

  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的哪些场景?

  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第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第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自由的(第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第18~20自然段)。

  (出示第1~3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说说祖父的园中有什么。(昆虫)有哪些昆虫?(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这里着重写了哪种昆虫?(蜜蜂)作者先是运用了ABB式的叠词,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蜜蜂的可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2)除了昆虫,园中还有什么?(树)哪些树?(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着重写了(大榆树)。(出示与大榆树相关的句子)仔细默读上面的句子,找出作者描写大榆树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有什么作用?(勾勒出大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大榆树的活力。)

  (3)再次齐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此刻你正漫步园中,看到这些富有生机的景物,是多么陶醉啊。

  四、小结。

  祖父的园子里有蝴蝶,有蜜蜂,还有大榆树,真是生机勃勃,但是不是只有这些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祖父的园子,看到了里面的小昆虫和大树。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祖父的园子,看看祖父的园子里还有什么好玩的、有趣的事物。

  二、精读课文,重点赏析。

  走近祖父,感受祖父的`慈爱。(出示第4~15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4~15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园中的什么?(人)主要是谁?(“我”和祖父)“我”和祖父在做什么呢?(在园中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

  (1)这么看来,“我”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啰?(不是)为什么?(因为“我”其实并不懂怎么干活,都是在捣乱。)从哪里看出来?(重点词:瞎闹、乱钩、马马虎虎)对于“我”这种“帮倒忙”的行为,祖父有没有生气?(没有)从哪里能看出?(“祖父大笑起来”“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祖父对“我”怎么样?(疼爱)真是一位慈爱的祖父,怪不得“我”在园中能如此自由自在。

  (2)除了这些,“我”在园中还有哪些乐趣?(摘黄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玩)玩腻了,“我”就去帮祖父浇菜,怎么浇的?(把水往天上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从此处的语言描写,我们不难看出,“我”此刻无比快乐。

  走近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出示第16~17自然段)

  在园中,除了生活是自由的,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

  (1)齐读第16~17自然段,回答上面的问题。(一切都是自由的。)

  (2)园子里太阳底下是怎样的景象呢?(出示句子:凡是……回答。)齐读这两句话,说一说这两句话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我”对阳光、对光明、对温暖的向往,在“我”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都充满活力。)太阳底下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出示句子:黄瓜愿意……问它。)齐读这两句话,说一说这两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我”觉得黄瓜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可以看出“我”对自由的向往。)

  (3)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太阳下的景物,它们都是什么样的?找出相关句子,与同学交流。(具体参照第17自然段)这些事物集中反映了一种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可见,“我”十分向往这种生活,这种生活令“我”感到十分惬意。因此,“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快乐地进入了梦乡。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阅读“阅读链接”的内容,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从“阅读链接”的内容可以看出,萧红后来无限怀念祖父,怀念祖父的园子。作者之所以怀念这个园子,是因为这个园子里有祖父的疼爱、有快乐的童年。由此可见,童年这段幸福、自由、快乐的生活,在她的生命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以至于让她念念不忘。)

  童年的生活、童年的回忆永远铭记在心,但是童年一去不返,我们也只能时刻回味与怀念了。带着对童年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参观了祖父的园子,你一定流连忘返了吧?想一想,你周围有哪些景物也镌刻着你童年的回忆?试着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步找出信息,便于我们从中体会情感,不足之处就是因为文章篇幅较长,真正读的环节不多,所以只能把重点放在引导体会情感的环节了。

祖父的园子教案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

  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

  完成预习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真阅读课文。

  2、体会作者在园子了是怎样生活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活?

  二、合作、交流、展示

  ◎学习导引 (一) ——复习第2、13段,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1、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

  2、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3、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

  ◎学习导引 (二) ——默读课文3-12节,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2、这样写说明什么?

  3、祖父劳动,我也在劳动吗?快速默读,用了哪些词写我在劳动。关键词请你画下来。再用心体会,在我的'表现当中,你体会到什么?

  4、作者在这里的童年生活是什么?

  ◎学习导引 (三)——感悟自由的源泉

  1、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提示:这里写了三心二意。我们来看怎么写的。

  好像写我三心二意,其实是写什么?

  2、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读句子。

  四、收获积累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 。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 ,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 ,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 ,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 ,愿意爬上房, ,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 ,愿意结一个黄瓜,就 ,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 。我要做什么, ,要怎么样, ,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 (……愿意……就…… 想……就……)

  五、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

  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 的生活,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 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 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 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 也许还是年年仍旧, 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 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祖父的园子教案6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是一首动听的乐曲。上一节课,我们随着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多美好时光。今天,我们跟随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检查预习:

  课前已预习了课文,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想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花园、榆树、跟祖父种菜、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浇菜、花鸟瓜的自由生活)

  三、朗读感悟:

  1、这些情景中,哪一幅画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全文,画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段,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2、交流: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a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色彩多,热闹,充满生机,美丽,昆虫非常可爱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b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

  a画了这一段,有怎样的感受?

  (从排比句感受到跟随祖父干活的随意;从种小白菜的动词看出是“我”天真、幼稚、瞎闹、帮倒忙,这样的干活心情愉快、自由等等。)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作者的快乐、可爱。

  (3)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又从这段有什么体会?

  a(“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是胡闹,自由自在,想怎样就怎样等等。总的感觉心情是愉快的。)

  b同桌展示读出作者的心情。

  (4)“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简单谈出:“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5)“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人管。”

  从这段又有什么发现?

  (从这两组排比句体会到园子里的植物、动物都自由自在、无人约束。)

  在作者眼里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试着按排比句式填上几组。运用各种方法朗读。自由读,齐读,师生接读。

  不仅如此,天是高的,云朵飘来飘去,玩累了,我会怎样?齐读最后一段。

  四、回读全文,升华认识。

  1、再读全文,感受“我”在祖父的园子中的快乐、自由。

  2、这种快乐、自由仅仅来自于游戏玩乐吗?

  交流总结:还在于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倾尽了爱心和耐心,放飞了孩子的天性。

  3、介绍作者家庭状况:

  作者8岁丧母,父亲不喜欢她,只有祖父依然的关心疼爱她,倾尽了爱心和耐心,让她拥有自由的心灵。这是一座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这祖父的园子怎不令她难忘呢?

  五、写法指导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作者善于观察,语言生动,真实的生活积累。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童年的纯真和美好。课后,再读《呼兰河传》,走近萧红。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祖父的园子教案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抓住只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只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激励、点拨相结合;自读自悟体验。

  教学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后小结。

祖父的园子教案8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蚱、嗡、啃、樱、蚌、嘟、倭、瓢

  2、趣味识字(形声字):蚱、嗡、啃、樱、嘟、瓢

  (字谜识字):蚌:除虫才能丰收。

  3、易读错字:蚌、倭

  4、多音字:

  “晃”的多音字组词:

  [huǎng]晃眼明晃晃

  [huàng]晃动摇晃

  5、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2)概括方法:要素串联法

  2、体会基本的表达方法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般的泥土般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

  ①句子:课文第5—12自然段

  ②体会方法:抓住关键词“慢慢地”与祖父的三次“笑”体会祖父的慈爱。

  ①句子:课文第17自然段

  ②体会方法:感情朗读。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运用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趣事。

  (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

  1、思考题:

  (1)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2)“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体会到的?

  (3)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教学难点)

  2、学生质疑:

  三、情感体验: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从教学目标中选择标注。)

祖父的园子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3至12自然段、14自然段,能紧扣“玩”字发表自己的读书感受;

  3.在读中感悟作者率真、质朴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4.通过阅读、品味有关语段、语句,深切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作者对童年无拘无束生活的眷念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重点:

  咀嚼文字,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孙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心中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请说说理由。

  2.二十多年后,园子里的一切依然活跃在萧红眼前。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指名读第2自然段。

  二、品读语言享受快乐。

  1.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3-12自然段描述的画面,划出你认为最有趣的'句段,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

  2.生默读感悟。

  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听一听,想一想,这样的画面好玩吗?为什么?

  4.让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再来学一学第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想象画面,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好玩?为什么?

  5.请同学们轻声读5-10自然段,对话部分同桌可以分角色朗读。

  6.自由读11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觉得特别好玩呢?

  7.指读第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这段话又好玩在哪儿?

  8.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他劳动我玩耍。他拔下锄杆帮着我玩,他教我认穗逗着我玩,他被我抢过水瓢,任由我瞎闹。园子里飘着乐趣,飞着自由,流淌着浓浓的爱。

  三、感受自由,拓展说话。

  1.我是自由快乐的,就连园子里的植物也是自由快乐的。引读:太阳在园子里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一切都()。

  2.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倭瓜是自由的,()。黄瓜是自由的,()。玉米是自由的,()。蝴蝶是自由的,()。蚂蚱是自由的,()。蝉是自由的,蜂子是自由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四、出示小诗,配乐诵读。

  1.终于,我玩累了。……只用草帽遮着脸就睡着了,草地是床,蓝天是被!读的时候,轻一点,再轻一点,不要惊醒了她美丽的梦!(出示小诗)

  2.那快乐自由的园子,那满脸是笑的祖父,还有那用草帽遮着脸睡觉的小女孩,渐渐的,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五、介绍作者,推敲课题。

  1.介绍作者

  2.此后的二十多年,萧红念念不忘这个园子?在她心中,这是一个________的园子。

  3.这篇文章被很多教科书选用。编者给这篇文章加的题目,有的是《祖父和我》,有的是《祖父的园子》,而苏教版的题目是《我和祖父的园子》,请比较比较,你觉得哪个题目更合适呢?

  4.总结

祖父的园子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简介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2.简介《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

  (2)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

  (板书:记忆中的园子——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玩累入梦)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①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我”说起花园的昆虫,仿佛一个孩子在掰着手指头,给你显示她的富有,那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当然,拥有这样的花园,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值得炫耀的,因为这是多么富有童话般色彩的一切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它们的色彩──“白、黄、红、金、绿”一应俱全,还对蜜蜂的样子和姿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丰富的色彩感和形象感表现了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②“明晃晃”一词,这是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这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红的红”“绿的绿”这些词语富有感情色彩,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我”对眼中事物的满心喜爱。

  ③作者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老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也写出了榆树的活力。

  ④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

  2.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五、图片展示,欣赏园子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既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也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的特点。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景。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晃晃”这类词语。

  设计意图:

  积累词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3自然段。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到祖父的园子的热闹、生机勃勃,以及作者对园子的满心喜爱之情。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去感受一下“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板书:热闹生机勃勃满心喜爱)

  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趣。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4—15自然段,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

  (1)讲解“我”和祖父种小白菜。

  ①“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这些描写准确地表现了种小白菜给“我”带来的乐趣。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调皮。

  (2)讲解“我”帮祖父铲地

  ①“我”是怎样铲地的?(用锄头乱钩一阵,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②指导朗读,表现出铲地给“我”带来的乐趣。

  (3)讲解“我”在园子里的玩耍

  ①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活泼好动,做事不专一。感受到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给“我”带来极大的快乐。)

  ②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活泼好动。

  (4)讲解“我”帮祖父浇水

  ①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祖父是往菜上浇,“我”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我”的动作,神情,在读中表现出“我”的激动、欢快、开心、天真烂漫……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板书: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感受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是那样的淘气,那样的调皮,祖父是怎样对待她的,阅读课文5—14自然段,标出有关句段,细读感悟。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1)从“慢慢”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对我的耐心和慈爱。)

  (2)文段描写了祖父的几次笑?(三次)分别是怎样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你从祖父的笑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祖父的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

  (3)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4.在祖父的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纵情地在园子中嬉戏!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5.教师小结:在祖父的园子,慈爱的祖父让“我”自由快乐,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给了“我”心灵的自由。祖父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

  (三)走进景物,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1.自由读课文16、17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1)“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太阳光之强,富有童趣。)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一句的意思是什么?(天气非常晴朗,一切都是光明的。)

  (3)从“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活力。)

  (4)你从这段话感受到什么?(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活力。)

  花开了,……太阳也不知道。

  (1)“花开了,……都是自由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什么?(园子里所有的事物都是勃勃生机和美丽无比

  (2)“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一句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3)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倭瓜上架上房、黄瓜开花结瓜、玉米生长和蝴蝶飞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把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寄托在它们身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自己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

  (4)互相交流,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祖父的园子里,就连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5)教师小结: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出来了,在她的心中,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它们的事情,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过问。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4.指导朗读: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6、17自然段。)(板书:快乐和自由)

  (四)学习课文18—20自然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20自然段,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板书:快乐)

  三、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板书:无穷的乐趣)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在作者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萧红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板书:眷恋童年怀念祖父)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小组交流: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读了课文,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通过学生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的习惯。

  集体交流作者的写作手法,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有助于学生掌握作文技巧。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

  2.布置作业:课后读一读《呼兰河传》,和小伙伴交流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

  板书设计

  祖记忆中的园子——热闹生机勃勃满心喜爱

  父在院子里干活、玩耍——快乐和顽皮眷恋童年的

  园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快乐和自由怀念祖父

  子玩累入梦——快乐

祖父的园子教案11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1.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体会作者的心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文详解

  祖父的园子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①这些句子写出了昆虫的什么特点?]

  段导读: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直接介绍园子里的昆虫。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②“明晃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园子留在作者记忆中的色彩。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还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③这几句写出了大榆树怎样的特点?]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园子的过去,着重写了自己印象最深的榆树。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突出园子是个大花园。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④“有时……反而……”表明了什么?]

  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我”在园子里模仿大人做事,有时还会帮倒忙。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⑤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⑦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我”真在劳作吗?]

  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我”怎样铲地。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⑧祖父的大笑和追问说明了什么?]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⑨“马马虎虎”说明了什么?]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⑩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

  段导读:第13自然段写“我”在园子里玩耍、嬉戏时的情景。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浇水这一平常的举动在孩子眼里就是下雨,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段导读:第14、15自然段写“我”跟着祖父在园中浇水。

  第二部分(第4~15自然段):写“我”在园子里模仿祖父做事情。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段导读:第16自然段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大树、土墙都赋予人的情感,使我们感到祖父的园子真美。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为什么说“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段导读:第17自然段通过写动植物的自由,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自由快乐。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第三部分(第16~19自然段):写在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的。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第四部分(第20自然段):写“我”玩儿累了,就睡着了。

  教具准备:

  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萧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揭示题目

  1.介绍作者。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的北方院落里的花朵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在这本书中,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萦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提醒:“倭瓜”中的“倭”字读作wō。

  “蚌壳”中的“蚌”字读作bànɡ。

  “水瓢”中的“瓢”字读作piáo。

  2.再读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归纳学生的发言)

  (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儿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指导。

  (1)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①朗读第1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和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儿边玩儿。

  ①默读课文第4至第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儿和玩儿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想象“我”的心情。

  学生甲:“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学生乙:“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学生丙:“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学生丁:“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儿还是干活儿?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干活儿就是玩儿,玩儿就是干活儿,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和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7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看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②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园子里的那份自由。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我”在园子里是快乐的,是自由的。)

  4.是啊,这里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难怪作者在另一部作品中称园子是她的后花园呢!有人说,一个人的快乐是藏不住的,一张口,从你说话的声音中都能听得出。不知道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是否感受到了这一点。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几遍。

  5.小结: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给了她自由,给了她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在她心中是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那样的难以忘怀。但是,你不觉得她的自由快乐,还来源于领她到园子中的慈爱的祖父吗?所以作者称园子是“祖父的园子”。

  四总结全文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反思:

  1.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的园子的勃勃生机。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

  2.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让他们画出哪里表现出了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的写法,用心感受生活的写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生机勃勃

  快乐

  自由

  备课资料:

  1.《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七章,前有序后有尾声,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2.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女作家。原名张迺莹,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抗争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祖父的园子教案12

  设计思路:抓住课文十三(?)自然段中的文眼——“自由”,由此建构“教学骨架”,带动对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撑起长文短教、长文巧教的天空,吸引学生投入激情和才智去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

  一、介入,捕捉教学文眼。

  1、检查预习。

  2、过渡:作者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这个园子,尽力去捕捉她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每一个细节——一个普通的园子,为什么让作者如此年年不忘呢?把直接写园子的段落找出来。

  3、生找到第2、13节,第2节以读代讲,然后直接切入第13节——师:自己读读这一节,读着读着,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头脑中就会跳出一个词来—(自由)

  设计意图:从“园子”直接切入到第13段的教学,然后让学生谈“阅读初感”,不断缩小“包围圈”,最后聚焦在“自由”上。下面教学便由此展开并相成博览,因而,这里的“ ”既是课文的文眼,又是这接课的“教学文眼”

  二、细读,引发高峰体验

  (一)、自然的自由

  1、仔细阅读第13节,你觉得这段中的哪些词语、局势最能表现“自由”?

  (二)、人的自由。

  1、作者怎么会从园子里的花鸟、蔬菜、虫子中感受到自由呢?

  2、总结:这一节是虚写,是“借景抒情”的写法,写园子的自由都是为了表现“我‘的自由。

  3、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活动——其他自然段

  (三)、“自然的自由”和“人的自由”完美协调起来——回到13节

  1、引读,师引生接

  2、想象作者写到这里时的表情——感情齐读

  设计意图:在拎出“自由”后,让学生随着“自由”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与语言文字本身。之后紧扣“教学文眼”生成新的教学活动,通过“作者怎么会从园子里的.花鸟、蔬菜、虫子中感受到自由呢?”和“接下来该读什么,怎么读?”巧妙地由“自然的自由”过渡到“人的自由”,很自然跟着作者体验“瞎闹”,最后通过引读,把“自然的自由”和“人的自由”完美地融合起来

  三、超越,拓宽精神境域

  1、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描写这普通的园子?这园子普通吗?——简介人物背景

  2、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天地呢?

  (自由的背后是爱!回到课始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描写这普通的园子?”上来,让学生感受这园子的不普通,再简介人物背景,让学生体会“自由的背后是爱!并由作者及自己,让学生涌起协作的冲动,用文字去珍藏表现这爱)

祖父的园子教案13

  一、回顾园子,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生:我家有一个大园子,----

  师:读得真好听,给她掌声,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生:多彩的园子

  生机勃勃的园子

  师:语言也有特色,老师读着读着,仿佛看到小萧红在数着指头,在说。请同学们读三——十二自然,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二、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能与大家分享吗

  生:大家请看第三自然段。草帽,象家庭服装一样

  踢土,萧红的开心

  师:读一读,体会体会萧红的语言给我们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萧红的语言给我十分有趣。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师:你觉得她的语言有什么感觉

  生:给我十分活泼的感觉

  我觉得用很少很少的字。

  师:想不想感受一下这些语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呢

  生:想。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还有哪些快乐呀

  生:我觉得还是最后一句比较有趣。菜种不但没盖上,她祖父没有责怪她。

  祖父把锄行

  三、感受自由

  师:哪个词让你能感受到自由。

  生:抢过来,

  喊过来,她在向全世界宣布,这雨是她下的。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能体会到她是怎么样的

  生:自由的,自豪的

  师:让我们痛痛快快地读一读。学生读第十二自然段。

  瞧,她笑得多开心呀。跟着老师一起拿着水瓢向天空一摇,大喊。

  生:下雨了,下雨了。

  师:这些又让你感觉到什么呀

  生:十分轻松快乐,

  师:想怎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就是什么

  什么?这就是自由呀。这种快乐就是园子给她的吗?是谁给她的?祖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满脸皱纹的老爷爷和小女孩在哈哈大笑。

  一字一句地讲给小萧红听。而她却在一边玩一边听。

  师:哪些字词体现了小萧红,默读五到十自然段,用心体会。

  学生默读课文。

  师;好,先请你来说一说

  生:看第九节,自以为自已是对的。抛,

  看出小萧红很不服气,远远地抛给祖父。

  我说“是的”她以为祖父还不如她知道多呢

  祖父是很和善的。

  第十节的,看出祖父很和蔼可亲。

  第五节,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分工铲地,祖父很信任她。

  耐心讲解给她听。祖父笑了。

  师:仅仅一次笑了吗?

  生:读读看。笑了三次

  师:从这三次笑,你们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很天真,

  童心未泯。

  师:许多年后她深情地回忆到。同学之间分角色读五到十自然段人物的对话,读出浓浓的天伦之乐。

  学生互相读课文。

  师:园子显然特别大,花开了就像——

  师领读。

  师:萧红是怎么写出这种自由的呢?从哪些字词能体会到

  生:六个愿意

  看第十三节,以景写人。

  师:还有吗?她的语言?天空蓝——这种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她的心中只有她的.祖父。

  师:这样的句子呀宁静得像一首诗。

  四、出示小诗。

  师:看一看,

  生:我玩累了

  就在房子底下

  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

  不用席子

  就睡着了

  师:而这个园子里有温暖她一生的太阳,在〈呼兰河传〉中,她再次提到了这个园子。

  配乐朗诵最后一篇。

  写下这段话,萧红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沉重,哀伤的。

  五、推敲课题。

  师:许多教材选用,有的是我和祖父,有的是我的园子,而苏教版用的这个题目,你觉得哪个好

  生:我觉得苏教版好。写下了我和祖父生活的地方

  师:我、祖父、园子,这三样一样不能少,我们心中一定有这样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案14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园子的美和在园子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情感与态度目标】

  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重点

  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感受作都祖父的怀恋。

  难点

  感受园子的美和在园子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聊了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这些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回味无穷!作家萧红也有许多快乐的童年往事要与我们分享呢!萧红最快乐,最难忘的是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时光,在她的《呼兰河传》里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祖父的园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萧红的《呼兰河传》,走进她们家的大园子。去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园子让萧红成年后念念不忘,齐读课题。

  用课前和学生聊的话题引入新课,对园子设下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出入园子,感受“美”和“生机”

  1.让学生闭上眼听录音范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些什么?(指名回答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个小女孩在炫耀自己美丽的园子......)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批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是一个()的园子。

  (生: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有各种动物的、样样都有的……)

  师:作者在写这一段时有什么特点?(生:全写动物)(出示副板书)为什么?(生:动物显得园子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师:我们一般写作文都选美的景来写,用最优美的语言来写作者写蝴蝶时,好看的大红蝴蝶写了,不好看的也写了,为什么?

  (生:突出蝴蝶种类多,衬托大红蝴蝶的美,体现园子样样都有,大自然本来就这样的......)

  师:是啊,这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之园。)

  板书:自然之园

  把优美的文字和优美的音乐结合起来,通过听和自己读,充分感受园子的生机与活力,感受这是一个自然之园.

  3.除了第一自然段写动物,课文还有那些地方写了动物?迅速浏览课文,同学交流讨论。

  指名回答并朗读相关句子(课文的17自然段还写了动物蝴蝶)。

  4.师:第一自然段里不好看的蝴蝶又出现了,为什么?(生:他们虽然不好看,但是他们在园子里生活的自由自在)

  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体会蝴蝶在园子里生活的自由

  通过朗读,感受白蝴蝶和黄蝴蝶虽然不好看,但它们在园子里生活的同样自由

  (二)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自由”

  1.园子里的动物生活的这么自由,我们一起去看看园子里的植物生活的怎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植物,他们生活的怎样?

  2.指名回答并出示相关句子(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读,读出这些植物的自由。生自读课文。

  通过多种形式、不同节奏的朗读,充分感受植物是那么的自由自在品味萧红语言的朴实优美

  师: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这段话很特别。

  生:“愿意……就……”多次出现。(或句子反复)

  师:是啊!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又好读又好背呢!想挑战一下吗?

  生自由读,背。

  师擦一句生背一句。

  师:现在请来“读一读”吧!

  生背。(真棒)

  师: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不过我们读得快一点。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 (生接)就结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生接)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儿--(生接)就飞到哪儿。

  师:特别的写法有特别的心情。读这段内容有些“重复”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园子里的一切都很自由,很开心。

  生:我觉得一切都是无忧无虑的,想到哪儿就到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我觉得院子里的动物、植物生命力很旺盛。

  师:是啊,读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是那样自由由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写句子.....愿意.....就,....愿意...就.....

  哪句话总写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由的?(指名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句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着重理解“睡醒”、“逛”、“说话”,然后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这些动物的自由,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多自由啊!多快乐啊!)

  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

  仿写句子,感受自由,学习写作方法

  抓住关键词“睡醒”、“逛”、“说话”进一步感受自由之情

  3.生读(读得真神气,我知道,你已经走进了园子了。)想象这些动物会说些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展开想象,诉说自由

  4.教师出示副板书,这些动物生活的自由自在,这还是一个自由之园。(板书)

  (三)品味园中之“趣”,感受祖父的爱

  1.师:其实园子里的这些动物和植物,他们都无所谓自由不自由,主要是谁是自由的?(作者萧红)自己自由了看什么都是自由的,像这种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自由的情感,这种写法叫:借物抒情(副板书)

  1.动物植物在园子里都这么自由,我在园子里又发生了哪些趣事呢?

  2.学生浏览课文后指名回答,课件出示

  祖父戴草帽)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我也栽花,祖父拔草我也拔草,祖父种菜我也种菜,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浇菜。

  师:咱们师生合作。师读前面,生接后面,祖父戴草帽--(生接)我也戴草帽,祖父栽花--(生接)我也栽花,祖父拔草--(生接)我也拔草,祖父种菜--(生接)我也种菜,祖父铲地-- (生接)我也铲地,祖父浇菜--(生接)我也浇菜。

  师:反复读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心情?

  生:自由。无忧无虑。快活。高兴。

  师:是啊,对“我”来说,园子里的生活是那样快活、自由,让我们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

  分男女生读,男生当祖父,女上当萧红,读后提问:我真的是在干活吗?

  生:不是,瞎闹、玩……

  师:同学们,说话得有根据。你是根据什么来说她在瞎闹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不同形式朗读,反复读,体会萧红童年在园子里的那份自由,快乐,仿佛自己也在园子里,自己就是萧红。

  3、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

  4、交流。

  生:祖父在种小白菜的时候,她却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把菜种也踢飞了。

  师:这样种菜什么时候能吃到菜啊!

  生:她在铲地的时候,真的是乱勾一阵,所以把野草当谷穗留着,把谷穗当野草锄掉了。

  师:好嘛,真是帮倒忙,狗尾巴草留着,谷穗没了。

  生:她浇菜的时候根本不把水往地上浇,她把水往天空扬。

  从萧红诉说的小小趣事中感受童年祖父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让我成年后都难以忘怀

  5.同学们,这快乐和自由是谁带给“我”的?

  生:祖父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祖父呢?你又是从哪儿读出的?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交流讨论:

  拔下锄头杆--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慈爱的、疼爱孙女的)

  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

  师:这是祖父对我的--宽容

  教我认谷子--耐心

  师:这是一个慈祥、耐心、宽容的祖父。祖父很爱笑,文中几次写了祖父的笑?(三次)在祖父的笑声中饱含了对孙女的--爱啊!许多年以后,萧红这样深情地回忆“祖父的眼睛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祖父的笑让萧红倍感亲切、温暖,祖父的笑无时不在。当我把菜种踢飞的时候,祖父在笑。

  师:还有其他的例子吗?

  生:她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师:这不就是新版的小猫钓鱼吗?

  当祖父在园子里劳动时,我却在瞎闹,乱勾,乱闹,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们认为,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板书:幸福之园童年的乐园)副板书讲解写作方法:劳动叙事抒情。

  6.把动植物的自由,我在园子的趣事变化成诗的形式读,加上背景音乐,(课件出示内容)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让我们读出诗样的美!

  7.让学生仿写

  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优美的诗

  三、教师小结,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这园子因为有了祖父,有了祖父那份浓浓的爱,才会生机勃勃,萧红才会自由自在,才会快快乐乐,她的童年才过的那么幸福。让我们在课后继续走进萧红的《呼兰河传》,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萧红的童年的那份快乐自由和幸福。在《童年》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祖自然之园

  父

  的自由之园童年的乐园

  园

  子幸福之园

  副板书:动物植物劳动

  蝴蝶倭瓜拔草

  蜻蜓黄瓜铲地

  蚂蚱玉米浇菜

  借物抒情叙事抒情

  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节选自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

  的《呼兰河传》里的一篇文章,语言朴实优美,朗朗上口,有着诗一般的优美感觉,行文挥洒自如,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在作者萧红的笔下,万物皆有灵性,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笔下,童年生活是那么快乐自由,令人难以忘怀。慈爱而富有童心的祖父是她的伴侣。虽然萧红的童年有很多的不幸,但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尊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把文中蕴含的天真、自由,快乐的东西张扬出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阅读本组课文的重点是感受他人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并学习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我的设计大致遵循“初识园子感受”自然之美“--走进园子感受”自由“--认识祖父感受”爱“--拓展延伸走近”呼兰河传“”这样的层次进行悟读指导,抓住园子中的细节,进行文本细读,多元启悟,感受形象,体察情感,把文本的欠缺部分,空白点和沉默之处读出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是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我始终围绕着:祖父的园子是怎样的园子。通过景物、趣事、祖父三方面的深入解读,层层递进,理解祖父的园子是生机勃勃的园子,是自由自在的园子,是充满爱和温暖的园子。正是因为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允许我随便瞎闹乱闹,对我倾注了无尽的爱和宽容。他的爱让我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喜爱,才有了我的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我心灵是自由的,所有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甚至是充满了梦幻色彩。

  反思整堂课的得失,学生体会到了园子里的自由和祖父对我的爱,但我发现还有这样的遗憾:比如在处理“一切都活了”这个环节时,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感悟体会,所以想象不大丰富,有的同学还出现没有琢磨透句式,所以说出来的语言质量不高。如果让学生多一些交流,我想效果会更好,理解会更到位。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提升自己。

祖父的园子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溜”“种”等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利用图片认识“蚂蚱、倭瓜、狗尾草”等动植物,理解“谎花、溜平”等词语意思。

  2、抓住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活动,感受“我”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体会祖父的慈爱,领悟“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了解萧红和她的作品《呼兰河传》,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4、选取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说一说并写下来。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家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有一位作家,她最喜欢祖父和他的园子,她在她的著作《呼兰河传》中写下了自己的心声。老师摘录了她的文中的话(出示)齐读。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萧红《呼兰河传》”

  3、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园子对于作者是那么重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课文,走进那让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出示三组词语:昆虫、庄稼、事情。理解“倭瓜”

  3、齐读词语

  4、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看看你课文是不是也能读得这么好。

  5、浏览课文,思考主要讲了什么?试着给课文分段。

  三、精读: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在作者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生机勃勃)

  ▲动物多:蜂子 蜻蜓 蚂蚱 蝴蝶

  还会有什么?(瓢虫、蜗牛、小甲虫、蟋蟀、蝈蝈、蚯蚓)

  ▲颜色美:蝴蝶——黄、白、红中带着金粉;蜻蜓——金;蚂蚱——绿

  ▲形态美:蜂子——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圆圆、小球似的、不动了

  2、小结: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美丽的、不太好看的,都聚集在这里,真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大花园!(板书)让我们再次朗读!

  3、总结:这座花园蜂飞蝶舞,大家一定对它很好奇吧,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这座园子,寻找它的特别之处!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四、作业:

  1、习字册

  2、整理作者在园子中生活的几组镜头。

  第二课时前置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挑选一个场景,说说你是从哪感受到“我”的自由自在的?圈圈划划,写写批注。

【祖父的园子教案】相关文章:

祖父的园子教案11-12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03-28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11-09

祖父的园子教案15篇12-24

《祖父的园子》教案15篇03-18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8-19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06-30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04-09

《祖父园子》教学设计05-17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