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课文录音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请你们把手放进口袋,说一说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虫,你们奇怪吗?
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就知道了。
2.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莱昂小溪纺织娘厉声垃圾鸟栖虫居蠕虫嗬蜗牛
(2)释词。(讨论交流)
小溪纵横鸟栖虫居甜滋滋厉声裤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二.教学过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
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本课的命题方法及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学习生字词
(1)法布尔住的那个小村子是什么样子的?
(2)默读课文,理解词语:
甜滋滋:形容有甜味或感到幸福愉快。
厉声:说话的声音非常严厉。
裤兜:裤子上的口袋。
(3)字形分析。
(4)描红。
(5)练写生字词。
2.理清课文层次。
各自轻声读全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填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三、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3。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字词。
2.课文的第二段包括哪几个自然段?(2-10)
二、讲读课文
1.第一段。
(1)读全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联系全文想一想:
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齐读第一段。
2.第二段
(1)各自轻声读全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层写什么。
(2)学习第一层
指名读。教师叙述法布尔的父母寻找孩子的急切情况,着重引导学生从捉纺织娘的事例来体会对昆虫的入迷程度。
(3)第二层
读第二层,
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
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4)说说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写的。
(5)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6)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
(7)画出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8)指名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三、作业
1.朗读全文,做到流利、正确、有感情。
2.仔细阅读6-11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
第三课时
一、提问
1.这篇文章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为了捉到一只会唱歌的虫子,他花了多少时间?
3.第4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是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请你朗读给大家听听。
4.先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详写法布尔捉一只小甲虫情景的略写拣许多贝壳等的句子,再分别读给大家听。
二、精读课文
1.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
(装得满满地回来,比喻收获很大)
课文里指的是什么?
(两个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都是一些昆虫、石子、贝壳等)
2.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
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3.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一回事?
4.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他衣袋里东西时的情景的?
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对昆虫的喜爱)
5.我们从第10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6.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朗读。
7.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要点:一个人所以能够有成就,与他对这项工作的热爱紧密相连。
(着迷)
三、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写的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方面?
(对昆虫非常入迷)
2.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四、讨论
1.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2.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
此外,还有什么命题的方法吗?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3
师:我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七、八小节。
生大声朗读课文
师:父母是最疼爱自己孩子的,可法布尔的父母却如此责骂法布尔,你同意他父母的做法吗?我们来进行一次小小的辩论,好吗?
(学生兴趣很高。)
生:好的!
师:那我们同意的举右手,不同意的举左手。
小手像竹笋般都举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同意组的发言:
生:因为父母认为法布尔不务正业,是“学坏”。
生:父母担心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是要教育,法布尔一直不听话,父母是要骂小孩子,我也经常被我爸爸妈妈骂。
生:法布尔家里条件很差,撑破了衣袋还要浪费钱。
生:对,家里很苦,他是要认真放鸭子,那些都是没用的破玩意儿,
生:父母都有父母的道理,他们骂他肯定是有理由的。
不同意组的发言:
生:我觉得父母不应随便骂小孩子,这是法布尔的爱好。
生:难道大人说的就有道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
生: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培养,要支持。现在的父母都要送孩子去学这样,学那样,法布尔要是生活在现在,那多好啊!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理解父母的做法,也很同情法布尔的处境,是啊,面对父母的阻挠,法布尔仍痴迷着他最爱的昆虫。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充满童趣的课文,对于也是孩子的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这课文还要学生们学习法布尔对科学执着的。教学这一片段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法布尔的父母为何责骂法布尔?让学生就这个问题来回答。但,在此片段中,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所以,在三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与文本对话,体会文本。教师让学生仔细地去阅读文本,阅读文本是学习语文的前提所在。只有通过与文本零距离的接触,学生的感受才是“原汁原味”的。我们说,要进行“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所谓对话,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学生可以与心灵对话,可以与文本对话,可以与他人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全身心的阅读,才能找到文本中存在的`“自我”,才能对课文的体会有滋有味。
二、 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搭建宽松的平台。学生的快乐来自于自信,知识增长于体验。采用小小辩论的形式,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一下子拉近了与法布尔的距离,法布尔的事仿佛就是自己所经历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你说你的想法,我谈我的感觉。法布尔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也突现出来了。这样的情感,这样的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了。
三、建立和谐的课堂结构,注重师生的平等。
读完课文,教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对于学生的回答也能作出恰当的点评。亲切的语调,平等的相处,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还学生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宽阔的“舞台”,倾听学生的“真情告白”,没有去做学生的主宰者、支配者,还学生以主人的身份,使学生真正喜爱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成长的地方。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让窗里窗外的人都能驻足欣赏……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4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意。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1、学们把手放进衣袋,说一说你的衣袋里放了些什么?
现在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你们觉得奇怪吗?
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他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了?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读准生字音。
莱昂溪纺厉垃圾
(2)认清生字形。
比一比,组词
3、指明学生回答提问,因为他十分喜欢昆虫。
4、检查学生词语。
学习了生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出示词语:
纵横笼罩穿梭蠕虫闪烁厉声兴致勃勃
裤兜殿堂垃圾圣莱昂纺织娘鼓鼓囊囊
(1)请你读一读,带领大家来读。
(2)自读课文来理解一些词语。请你来说说你会的词语。
5、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6、检查课文朗读。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文章主要介绍了法布尔十分的喜欢昆虫。列举了一些例子。
指明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并且来说说他们读的好与差的部分。
请你再来尝试读一读,读出语气。
三、总结
1、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来谈一谈。
2、指导学生写字。
莱,草字头加个来。
溪注意一点。
厉注意写法。
3、学生描红。教师从旁指导。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介绍法布尔列举事例走进科学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
(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
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
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是什么?(昆虫迷)
二、精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请你来找找从那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
A、从捉纺织娘
B、捉小甲虫。
2、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他着迷的精神来。
①、影出示第三自然段,齐读读第三自然段,从那个词我们最能看出法布尔的着迷呢?圈出终于。法布尔在三天前就开始寻找了,结果终于被他找到了,他心中会多么的高兴,兴奋啊,那么请你来体验一下他当时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句妈妈,在这儿呢读出高兴兴奋的语气来。
②、读一读第四节,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更加能了解到法布尔对昆虫非同寻常的感情啊。
③、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只小甲虫的故事,指明学生朗读5、6、7、8、9、五段,从这五段中,你觉的法布尔仅仅还是对昆虫很着迷吗?请你来找一个更合适的词语能说明法布尔的心情。。
板书:迷恋
④、投影出示6、7、8、9三段
这时候法布尔的心情不同的,请你来划一划,找一找。请你来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A、同学们在生活中肯定也曾被父母责骂过,你还记得你父母是怎么责骂你的吗?你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口气来读一读法布尔父母的责骂。指明学生读。男女声来读一读。
B、当父母责骂你时,你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你来说说。我们的小法布尔心里也是非常难过的。指名学生来读一读第九段。
C、但是在这样的责骂面前他又怎么样呢?放弃还是坚持啊?圈出词语丝毫没能、仍然。可见啊,他确实是非常的迷恋昆虫的啊
D、齐读6到9自然段。
3、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
正是有了这种执着追求,法布尔走进了科学的殿堂。而今天人们印象中的法布尔就具有了一个典型特征--------(引读)衣袋装满昆虫
①、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呢?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与它相比有什么不足的呢?
生动形象的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②、教师板书: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三、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那股钻劲儿、韧劲儿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或许他对昆虫的好奇、那份爱,不能为人所理解。他的心血凝结成了简单通俗的一本昆虫巨著《昆虫记》,以科学的态度,翔实的资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生活。他笔下的那些小虫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充满着灵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读一读课外资料。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像对他说一说的吗?
板书:15装满昆虫的衣袋
入迷
迷恋(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痴迷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5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假如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身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局部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身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身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假如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假如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誊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干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考虑: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家长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家长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家长当时的态度和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假如是你的家长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身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和他与家长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家长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喜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示(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胜利,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沛表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板书:
15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家长责骂,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
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6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法布尔对昆虫是怎样痴迷的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文章的主人公法布尔的家乡,知道了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这节课,我们继续关注法布尔。
二、出示末段,引导质疑
1、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球迷”,喜欢下棋的人我们叫他“棋迷”,那法布尔我们可以叫他——“昆虫迷”
2、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这段话,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明白了?还有什么地方你读不明白?
3、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痴迷)
4、学生质疑,你们还有什么地方读不明白?
5、出示(1)痴迷?(2)高高鼓起?把学生所学问题归纳为两点,一是法布尔是怎样痴迷昆虫的?二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塑得高高鼓起?
a) 自探自悟,合作学习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找出描写法布尔痴迷昆虫的句子,划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大组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说体会。
为了捉一只会唱歌的纺织娘,法布尔整整花了三天的时间,此时他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高兴劲儿。
(2)第4自然段,说体会
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指导评价,朗读
(3)第5自然段第六句话,说体会。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用得特别好,特别能看出法布尔对这只小甲虫的痴迷?指导读出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呵护倍至。
你们有没有什么心爱的小宝贝?你是怎样对待它的?
(4)第6自然段,说体会
指导读出法布尔心里甜滋滋的样子。法布尔心里甜的到底是什么?他的收获可真多,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这时候的法布尔心里会想些什么?
(5)第9自然段,说体会
范读,学生评价,指导读出法布尔的忧伤。
(6)第10自然段,说体会。
这些玩意儿真的没用吗?你能帮助法布尔说服他的爸爸妈妈吗?
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背着父母偷玩,藏在口袋里?
指导朗读,评价
3、对于昆虫,法布尔是这样的痴迷,这样的执着,这样的无怨无悔,尤其是那小甲虫事件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b) 回归末段,解决疑问。
1、出示课文第11自然段,引读第一句话,擦去第一个问号。
2、为什么人们要把法布尔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讨论交流后擦去第二个问号。
c) 总结课文,发表感想
1、一只只小小的昆虫,对法布尔竟有这么大的魔力。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可在法布尔眼中,昆虫比西施还要美,他一趴就是一整天,几十年如一日。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劳动,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向人们介绍了四百多种昆虫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了一部《昆虫记》,共两万多字。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吗?
3、老师这里有两句诗想送给大家,出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祝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认定一个目标,坚持不懈,不久的将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叩开成功之门,成为第二个法布尔。
d)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你喜欢昆虫吗?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装满昆虫的衣袋
痴迷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7
教学内容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并理清课文条理。
4、小练笔:想象在捉住纺织娘后父母与法布尔的对话,练习续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难点:练习续写法布尔在捉住纺织娘后父母与他的对话。
教学资源
1、 有关法布尔的生平事迹的介绍,他的著作《昆虫记》学生上学期已阅读,本学期正继续阅读中。
2、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可爱,天真浪漫。他们也一定喜欢喝昆虫交朋友,对很多昆虫也很感兴趣,所以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深入阅读。
预习设计
1、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读课文,搜集法布尔的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1、介绍法布尔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检查朗读情况,纠正生字词读音
讲读课文第二段
从哪儿可以感受到他很喜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快速地小声朗读课文,与你的同桌交流。 ①捉纺织娘,
一、教学导入。
1、 同学们,平时你们的衣袋里装些什么呢?
2、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法布尔)谁了解他?用一、二句话给大家介绍介绍。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 检查初读。
(1)有哪些问题,你已经找到答案了?
(2)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那么生字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了?谁来读一读这些词?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哪一个字要注意读音?“栖”的声母是“q”,我们一起读。去掉拼音谁能读好?你觉得那一个字书写时要特别留意?“溪”“厉”(出示厉、历的比较:)谁来填一填?
(3)好,下面我们合上书,试着听写几个词,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
对照大屏幕,自己检查,你对了吗?
三、讲读课文。
1、 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法布尔的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吗?(他很喜欢昆虫)
这句话中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法布尔的(手指黑板上提问)口袋里为什么会装满昆虫?“着迷”
2、 课文通过哪几件事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着迷、痴迷的?
3、 师引读:“1823年,12月22日……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回家迟了 ②捉甲虫被责骂依然痴心不改
朗读第一自然段。谈感受
(自然环境优美)
(指名读、齐读)
学生讨论回答:
(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不是,他去找昆虫了)
学生:“三天前……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你从哪感受到的? “三天前”、“终于”,早就发现了,一直没放弃,在寻找。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大家看图: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小法布尔在草丛中捉到这只纺织娘是多么不容易啊!)
引导学生理解:(坚持到底,执着,不怕出库,锲而不舍)
(指名读)“妈妈……会唱歌的虫子!”
①(出示:“妈妈……一直会唱歌的虫子!”)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一只”“那只”(说明了这是三天前早就发现的,找了好久)是呀,找了那么久,三天来吃尽苦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应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读出无比喜悦)我听出了……
②(出示:“妈妈……那只会叫的虫子”)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有什么区别?“会叫”、“会唱歌”,你感受到了什么?(喜爱)你觉得法布尔的心目中,这些小昆虫,仅仅是小动物吗?是什么呢?(歌唱家)为什么?(“动听的声音”“歌唱家”)这都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啊!
齐读第三自然段
小结课文:
小村子里”,让我们走近法布尔的家乡去看一看,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感受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居”、“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谁能用你的朗读展现出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
4、 看着这样一个小村庄你想到了什么?这些与法布尔最喜爱的昆虫有什么关系呢?(空气湿润,草茂土肥,适于昆虫生长)
5、 因此,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一找、画一画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法布尔不见了”
(1)“暮色”天已经黑了,这么晚了法布尔还没回家,他在哪呢?这时的法布尔还只是小孩子,他是贪玩而没回家吗?
(2) 还有谁来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十分着迷?
这只纺织娘对法布尔的吸引力可真大啊!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读一读?
(出示图)大家看,这就是一只纺织娘,她长得漂亮吗?看一看图,再读读这话,你想到什么?你能想象为了找到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你觉得年纪小小的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呀? 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法布尔的执着与专注让他终于找到了这只纺织娘。我想法布尔一定很兴奋。同学们看书上这幅图,看看他的神情,你觉得此时的法布尔会说些什么?他对妈妈是怎样说的?
③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
想象情境,练习说话: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提供提示语: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她嗔怪说: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不以为然地说: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四、小结课文:
法布尔就是这样对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仅仅是纺织娘,各种各样的小昆虫都深深吸引着他,老师这儿有一篇短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昆虫记》片段)
知道你们刚才读的是谁的故事吗。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长大后他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这本书。同学们刚才读的就是《昆虫记》里面的一小段。这本书详细、深刻地描绘许多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书店找找这本书。
作业设计
《一课一练》第一、二、三题
在摘抄本上摘录有关昆虫的知识。
教学内容
装满昆虫的衣袋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 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和一般命题常识。
教学重难点
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资源
1、 通过观察书本中插图来认识纺织娘,感受法布尔捉到昆虫后的欢喜。
2、 学生已阅读法布尔撰写的《昆虫记》,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预习设计
自主阅读课文,写批注。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布尔捉纺织娘这件事,你一定对他有了初步地了解,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出示:法布尔是 ———— )
自学课文
自读要求:
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汇报:
重点学习:
这儿有一个词“欣赏”,而不是观察,从中你有什么感受?(他太爱这个小虫子了。)是啊,小虫子在法布尔的心目中已不是一只小虫子了,这时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指名读。真漂亮呀。就是这样一只小虫子深深吸引着法布尔,并使得法布尔对它如此珍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注意,这只小甲虫是怎么出现的?(“掠过”)读一读这句(自己读),你能从中想到什么吗?(从“掠过”可以体现出小甲虫飞得很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结。谁愿意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2、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学4—10小节,读一读法布尔的故事,你还能从中感受到法布尔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出示自读要求)
2、谁来汇报?法布尔是怎样的人?(出示:法布尔是——) 你从哪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对昆虫十分珍爱的人——“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第五节)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文中有没有介绍它的?你们能想象出法布尔包这只小虫子时的感受吗?(体会法布尔一连串细小的动作中传达的对昆虫的迷恋) 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这句话 这句话还有没有补充?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的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在他眼前掠过。”
指导学生朗读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快,捉住很不容易。)
法布尔捉住了吗?谁来读读他是怎么捉住这只小甲虫的? “‘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指名读)
同学们一定知道“敏捷”是什么意思,(动作快)在这里仅仅是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吗?(不是仅仅写法布尔捉虫的动作快,还说明法布尔对昆虫越来越敏感了,他对昆虫越来越迷恋了。)
拣了多少(许多),从哪看出(鼓鼓囊囊)。看来法布尔还挺喜欢贝壳石子,是吗?
学生观看学习《昆虫记》
齐读这一段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喜欢捉虫子的人——“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第六节)
执著的人——“第十节”
这段话中还让你感受到什么?(板书:执着痴迷)
其他同学读这段话,还有些什么感受呢? (“鼓鼓的”让你想到了前文写到的哪一个词?)鼓鼓的衣袋里会有些什么呢?(蜗牛、石子……)你从这儿感受到什么呢?
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齐读)
从父母的责骂中,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法布尔严厉中也有慈爱,也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男女生分角色读读父母的话。
父母都强烈反对法布尔捉昆虫,能想象出法布尔这时的心情吗,谁来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法布尔难过极了……放进了垃圾堆。”你能感受到他和小甲虫分开时心情吗?
上节课由同学提问“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这样的题目会给你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回答:
(两个鼓鼓的衣袋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象征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他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
这是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象征。看着这个课题,我们仿佛看到了法布尔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以及他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我想,法布尔如果在父母的责骂中选择放弃,没能坚持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也许就不能成为后来的昆虫学家,更无法写下巨著《昆虫记》。
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谁来谈一谈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 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
(2) 用人名做题目。
“这一天,他还拣了许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教师指导:
(2)体会到法布尔是个对昆虫无比珍爱的人,你还体会到什么呢?(出示:法布尔是—— )
仔细观察的人——“第四节”
教师引入:
池塘,同学们都见过,没有什么生机,可在法布尔的眼中却是那么奇妙,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不仅是文中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吸引着法布尔,这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的片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昆虫记》片段)
小结:昆虫世界在法布尔的眼中十分美丽、奇妙。你觉得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
(3)你还能感受到(出示:法布尔是—— )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学习第七、八节
出示:(第七、八节)
这部分是父母对法布尔的责骂,自己读读,除了责骂,你还能从父母的话中读出些什么?(关心)
还有谁来说说,从父母的这段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你们看“撑破了裤兜”。
三、总结全文。
1、正是这种(指板书)对昆虫的执著痴迷,把法布尔引进里科学的殿堂,写下了著名的《昆虫记》,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建造了一尊雕像,我们齐读最后一节。
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
2、那位雕塑家,你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给法布尔的衣袋做得鼓鼓的?
作业设计
小练笔: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没有被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与专注感染,你喜欢上昆虫了吗?利用课间观察昆虫的生活,写一篇观察日记。
能做到语句通顺,运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出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比较具体、有一定条理地写出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等。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句,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3、体会法布尔对科学的热爱,知道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初识人物
他,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圣莱昂小村;
他,对昆虫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度付诸于一生的努力;
他,是一位饮誉世界的昆虫学家,其著作《昆虫记》是不朽的传世名著。
他是谁?
二、走进人物
1、法布尔生活的村子景致优美,花草丛生,鸟栖虫居,这里是小动物的天堂,也是法布尔的乐园。他从小就对昆虫表现了非同一般的喜欢,也就是“着迷。”
(老师板书)
这些昆虫令法布尔非常着迷,它们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外表?它们又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妙的声音?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2-3节,试找出有关表现法布尔着迷的词句。
找到了吗?有哪些?在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说的话
想一想,法布尔和妈妈说话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这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法布尔偶然抓到的吗?所以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个字?
三天前法布尔就注意到了花丛中有动听的声音,今天终于抓到了,心中是多么的兴奋,自豪啊!
你再读读,注意在语句中体会出法布尔此时的心情。
2-3名学生读书。
生2:“三天前……不知是谁在唱歌。”
对于别人习以为常的昆虫的鸣叫,法布尔却听出了别样的精彩,他觉得这实在是太美妙了,简直就像是唱歌,并几天来一直留心观察花丛中的动静,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
生3:现在,他终于……家。从这句话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为什么?
对虫子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个中喜悦之情无法比拟,让我们一起来把第2节细细地品读一下,感受法布尔内心的激动,体会他那非同一般的着迷。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是啊,自然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法布尔在昆虫的世界中感到了快乐。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昆虫的喜好也与日继增。课文中又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他对昆虫的喜爱?板书:迷恋
仔细地默读课的4-10节,找出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法布尔的迷恋?
生读课文后说一说,并说出如何理解?
生1:第4 节
父亲 让法布尔支放鸭子,但是飞舞的蝴蝶、穿梭的游鱼把法布尔的心带走了,蝴蝶、甲虫、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使法布尔产生了深深的迷恋。
生2:他边走边用小手扑过去……
这是一只怎样的甲虫?
仅仅是一只甲虫而已,可法布尔支高兴极了!这句话应该如何朗读呢?试试看。学生先同桌之间朗读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3:他把……欣赏。
如此这般,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心翼翼。对昆虫的这般呵护皆源自对昆虫的迷恋与钟爱。这句话可以怎样读?试试看。
生4:这一天……
夕阳西下……
鼓鼓囊囊,形容袋里装的东西非常多,都凸出来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的兴趣非常广泛。
满载而归,说明了法布尔今天收获非常多,心里很开心,用了一个词:甜滋滋。同桌之间相互把这两句读一读,体会一下法布尔的心情。
这里要反映出法布尔的心情,作者用了两个叠词,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鼓鼓囊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甜滋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5:第9节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衣袋里装的是他的最爱,然而父母之命难违,只好忍痛弃爱。即使这样,作者选用了一个词:放进。这里能改用成其他词语吗?如扔进、丢进……,说说看,放进是一种怎样心情的放?如何放?
法布尔心不甘,情不愿,在这种难分难舍的矛盾之中,他轻轻地、无可奈何地把心爱之物放进了垃圾堆,他对昆虫是多么地迷恋哪!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起来。
三、理解人物
1、法布尔为什么会这样地难过呢?他的爸爸是怎样责骂他的?
按理说妈妈最疼爱孩子了,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法布尔还只是八九岁的孩子,他的父母不爱他吗?为什么又要责骂他呢?
在大人的眼中,法布尔带回家的仅仅是“没用的玩意儿”,他们不清楚法布
尔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爱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捡回来的宝贝还被勒令扔掉,心里别提有多委屈、多难过。禁不住,眼泪就刷刷地往下掉。
出示: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默默地说:“_____________。”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坚定地说:“_____________。”
是的,尽管有父母的责骂,但法布尔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他仍然迷恋于他的昆虫,仍估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我们真该为他的.这份执著而鼓掌。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节有感情的读一遍。
2、正是法布尔的执著,正是他近乎疯狂的着迷、迷恋,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最后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他的这种极度喜爱?
板书:痴迷
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出示两段补充资料。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与执著,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动与付出,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痴迷与钟爱啊!同学们,面对这样的一位科学巨人,我们心中由然而生的只有无限的钦佩和叹服!后人为了纪念他,给他建了一座别样的雕像。
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认为现在法布尔的衣袋中装的是什么?
他的衣袋中装下了他无限的迷恋,他对科学的热爱,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未知之迷的久久期待……如果要在他的雕像下写上一句独白,站在巨人的脚下,我们能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评价他呢?
学生一句话评论。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一段别样的痴情,一个精彩的人生。
……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敬仰、带着感动,再一次有感情地把朗读课文。
3、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读一读《昆虫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9
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文本信息。由课题设计问题,切入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统领全文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匠心独运的课题,是提示法布尔性格特点和成功奥秘的点睛之笔,是后人设计法布尔塑像的创意之举,也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人物、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紧扣这一课题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突出课文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题,品读课文,从典型事例中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教学过程
一、切“题”导入
1.出示法布尔塑像,引导学生观察:这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塑像。看了这尊塑像,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抓住“高高鼓起的衣袋”,揭示并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3.质疑:你觉得法布尔的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里面还“装”着什么?(在课题的“装”字上加引号。)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既是这课文的课题,也是课文的一则妙语,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法布尔痴迷昆虫与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然而让学生理解这样深刻隽永的表达还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导入,设计“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着什么”这一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减少教学中的枝蔓,直奔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二、扣“题”品文
1.师:课文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你能找出来吗?
(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师:正如课题所写的一样,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小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自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些事例中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请在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生自学,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捉纺织娘”“放鸭时捉甲虫”两个典型事例进行理解。)
3.品读“捉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
(抓住“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漂亮,以及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爱;抓住
“天黑未归”和“三天前”“终于”等词语,体会法布尔捉纺织娘的不易和捉到纺织娘后的喜悦。)
4.品读“放鸭时捉甲虫”。师:他是怎么捉到这只甲虫的?
(抓住“扑过去、捉住、包上”等
动词,体会法布尔捉虫子时动作的熟练,感受他对昆虫的喜爱。)
师: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甲虫?出示“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
语、句子进行品析,是阅读的基本技能。对于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品词析句不能只停留在“读懂了什么”上,要能够围绕阅读的主旨,联系全文以及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读出“为什么要这么写”。
5.体会“典型事例”的作用。
师:那么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与痴迷的呢?快速浏览第2-10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
师:是的,要突出人物特点,就得通过具体而又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正因如此,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出示并朗读: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由“题”知人
1.师:只有着迷、热爱,就能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吗?他的衣袋里除了“热爱”,你觉得还有什么?默读体会,再讲一讲。
(课件出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父亲是怎么责骂他的?
(指名读父亲的话: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师:可是父亲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课件出示: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母亲又是怎么批评他的呢?(指名读母亲的话: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2.生齐读: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你从这一句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好,对梦想执著追求,坚持到底。师板书:执著追求。)
3.师:是的,法布尔凭着自己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研究和创作,终于完成了一部科学性、文学性兼备的十卷巨著——《昆虫记》。此时,法布尔的故事一定让你想起一些成语、名言、警句,谁来说一说?(生说。)
设计意图:“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语言情境,运用机会,提高语言积累的效果。
四、解“题”之妙
再次出示法布尔塑像: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来,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现在你读懂了这位雕塑家的意图了吗?(生说。)
设计意图:课题的妙处与雕塑家设计的妙处是一致的。很显然,如果一下子让学生回答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课题好在哪里时,学生不一定能说清楚。而让学生先猜猜雕塑家这一创新设计的意图,学生不仅参与性高,而且比较容易读懂其中的原因。这样,整个教学紧紧围绕课题展开,浑然一体,层层深入,实现了从理解含义到领悟写法的升华。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0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记叙文。它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两件事充分体现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也是文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高年级,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同时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抓住“着迷”、“迷恋”“痴迷”等中心词贯穿全文,不仅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涵义,更深入把握文章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结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理念,我确立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用法。
2)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2)透过语言文字的本身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从本文的命题方法中得到启示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1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四篇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能认读“莱、栖、蠕、兜、痴”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昆、纺、察、骂、毒、垃、圾、殿”等8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纵横、鸟栖虫居、痴迷、蠕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样写批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是这样的:又有一只金布甲倒下了,笼子里出现了他的尸骸。我知道其他的幸存者,迟早也会这样死去的。从六月初到八月中旬,我的实验室迎来了二十五只金布甲,可是到现在为止,只剩下了五只雌性的金布甲,其余二十只雄性的金布甲全部死掉了。他们的死亡症状一样,全部被剖开了腹部,掏空了内脏。谁是罪魁祸首呢?同学想知道答案吗?那就快来读读这本书吧。(出示《昆虫记》)
同学们,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
生:法布尔。
师:是的,他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出示课件),他用一生写成了这本《昆虫记》,这本书曾经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多次重印,在生物界和文学界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法布尔的故事,相信学习了今天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能写成这本书了。(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带着你的情感去读。
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想知道些什么?
生: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呀?
师:哦,而不装其他的东西呢?这个问题有价值?谁还有?
生: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
师:这问题你有答案吗?
生:有,是法布尔。
师:有答案就不用再问了,对不对?
生: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叫“装满昆虫的衣袋”?
师:我发现你很会动脑。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揭开问题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课件出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师:我看有些同学已经读完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先读词语,看准字形再读。(出示词语)
生齐读:昆虫纺织观察责骂中毒垃圾殿堂
圣莱昂鸟栖虫居蠕虫裤兜痴迷
着迷着急鼓鼓囊囊
师:“栖”这个字,容易读错,注意它的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师:我们把这些有生字的词语放回到句子里,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读正确。请同学起来读句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请你来评价一下。(课件出示)
生1: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
生2: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生3: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谁来简单地评价一下这几位同学?注意先说优点,再提建议呀。
生:陈禹彤第一句读得声音很大,而且还比较有感情。高一飞读得没有感情,丁相栋读得不是很熟练。
师:读得没有感情没有关系,我想等我们细细地学完课文,你读得就会有滋有味地了。同学们看这儿,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说一说“纵横”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说小溪很多,有横的,有竖的。
师:你理解很到位呀。那么猜一猜“鸟栖虫居”的“栖”是什么意思?
生:栖是栖息,也就是住的意思。
师:是的,联系上下文你就能猜到这个字的意思。(出示意思)这个字是指鸟停留在树上。在这儿指居住、停留的意思。“蠕虫”是什么?你见过蠕虫吗?
生:见过。
师:任致宇见过,你来说一说。
生:就是在水底一“固泳”一“固泳”。
师:那叫“蠕动”。刚刚他说了一句“在水底下”,我发现任致宇很会读书呀,看文中的蠕虫就是生活在水底下。其实蠕虫的种类有很多(出示图片),这就是生活在水底下的蠕虫,看了之后,你有什么词语想形容一下它?
生:恶心。
师:看了之后害怕。还有吗?
生:五彩缤纷。
师:在法布尔的眼里也是这样的。最后一个词语“兴致勃勃”,你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找近义词来解释,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呀。
生:很高兴,兴高采烈。
师:兴指的是兴趣,兴趣怎样?
生:很有趣。
师:兴致高昂,对这件事感兴趣。词语我们解决了,再读课文你会读得更棒的。
(二)整体感知
1.师: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法布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从文中找个词来说一说吗?快速浏览是一种语文学习能力,你要找出准确的词语。
生:痴迷。(师板书)
师:你还能找到哪些词来说一说呢?
生:迷恋。(师板书)
生:坚持不懈。
师:这是你读书之后,法布尔给你留下的印象。我发现你的读书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你能从文中再找个词吗?
生:细心。
师:老师还找到一个词,是着迷。(板书)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师:同学们,看这儿,法布尔对昆虫的感情从着迷,到迷恋,到最终的痴迷,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的?现在请你默读一下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两件事?
生:第一件事是说法布尔捉到了歌唱家。第二件事是法布尔放鸭时去捉昆虫,他父母不让,但他不放弃。
师:我发现你在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抓住主要内容,干什么,结果怎样。概括的水平越来越高了。请坐。谁还再来说一说。
生:第一件事是失踪捉纺织娘,第二件事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
师:我发现你的水平更高了,你把这个故事内容直接概括成小标题了。我们将掌声送给他好不好?
生鼓掌。
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作者到底是怎样通过这两件具体的事来写法布尔的。
三、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一)方法导学
1.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你能不能从第一件事中找一找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告诉大家好吗?(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画一画,简要地写出你的感受。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却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我从他傍晚去捕捉昆虫忘了回家,可以看出他对昆虫很着迷。
师:这就是他的感受呀。你作批注时,就可以将这个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谁还找到一这个地方了,来补充一下。
生:我从“傍晚”一词,看出如果他不喜欢昆虫就不会去捉了。
师:你是想借助关键词来说吗,那就把你的语意表达清楚。端起书来说。
生:我从“一天傍晚”这儿知道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因为如果他不想知道那个昆虫是什么,就不会在傍晚了还去找。
师:暮色笼罩了田野呀,他都忘了干嘛?
生:忘了回家。
师:干什么去了?
生:捉纺织娘去了。
师:对呀,这不就是你的感受吗?把这个感受连起来,写在这段文字的旁边。尤其刚刚没有找到的同学。
生写批注。
师:谁还有?
生:从第3自然段的“三天前”,可以看出,虽然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还是放在心上,念念不忘。
师:由此可见,他对……
生:对昆虫十分着迷。
生:我从他“终于”找到这位歌唱家中的“终于”,看出了他对昆虫的痴迷,因为他找了很久了。
师:(出示课件)看是这句吗?这两位同学找到了这两个关键词,看,如果老师把这两个词去掉,你看哪一句更好?自己读一读。
生:我觉得还是加上这个关键词的句子好,因为第二句去掉关键词,读起来感情不够深刻。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就是去掉“终于”感情色彩就不丰富了,如果加上“终于”就能看出法布尔找了很久,还能看出这中间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之类的。
师:你的见解非常独到。你们看,我们用这种去掉关键词语的方法,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两个词特别的重要,这种词就叫做什么词?
生:关键词。
师:对呀,找到关键词,然后揣摩一下关键词,你就会发现我们就更能了解人物有特点了。
自己再去读读这句话,从这两个“关键词”中你还能读出什么来,在旁边做一下批注。
生读书做批注。
师:你从这两个关键词中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谁来说一说?
生:可以看出,法布尔捉这只虫子费了很多的功夫,因为在这么多草时找一只小虫子会很麻烦,所以我觉得他对这只小虫子很痴迷,很想捉住它。
师:老师发现你用了想象的方法去揣摩的这个词语,是不是?想象他遇到了很多麻烦。这是一种好方法。
生:法布尔一直记着自己三天前的发现,而且从“终于”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找,从草丛中去找一只像蚂蚱那么小的东西也不好找,所以能够看出法布尔真得很迷恋虫子。
师:由此,能看出法布尔有怎样的特点?
生:坚持不懈。
师:想到一个词语。
生:锲而不舍。
师:老师就写锲而不舍吧。(板书)这就是你的感受,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你的书上。有些同学已经写上了。谁还想再起来说一说?
生:如果去掉那个“三天前”的话,“就”也得去掉,要不句子就不通顺了。
师:所以你同意这两个关键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
生朗读。
师:听你重读了“终于”,我听出来了困难重重。谁再来读?你觉得该怎样读这一句呀?先自己试一试。
指名生朗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不仅困难重重,而且你特别喜欢这位歌唱家,是吗?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是呀,我终于找到这位歌唱家了,当我找到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会怎样对自己的妈妈说呢?(出示课件)自己试一试。
生朗读。
师:真替你感到高兴。谁再来挑战?
生朗读。
师:挺兴奋的,如果声音高昂一些会更好。
生朗读。
师:从你表情当中可以看出来,你真的很高兴。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由朗读。
师: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中,老师能体会到你们的高兴。其实,只要将自己想象成法布尔,你就会读得有感情了。我们将2、3自然段,边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二)学法总结
师:放下书,同学们,回想一下,刚刚我们学习第一件事情的时候,用了哪种阅读方法呀?
生:抓关键词,再找一句子,理解他的意思。
师:不仅要找出关键词,还要揣摩,并且怎样呢?
生:想象,当时法布尔的心时在想什么?
师:这样朗读得会更有感情。还有吗?
生:将感受写在书上,做批注。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刚刚我们收获了一种阅读方法,接下来写写生字吧。
四、写字练习
师:同学们,看一看本课的一类字有哪几个比较难写,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提醒一下同学们。
生:“殿”和“察”比较难写。“殿”可以记住左边是一个“尸”,里面的“共”可以看作是柱子,右边中“没”有的.“没”的右半部分。
师:你告诉了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刚才提到“察”,你觉得这个字哪里会出问题?
生:象“夕”这一部分,容易少写一点,变成“夕”。
师:你看看这个字怎么写漂亮?
师板书,生书空。
再写写“殿”字。
师:先把本课的生字描红,再在本子上写两遍。
生描红,写字。
展示有进步同学的字和存在问题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4、5、9、10自然段。
2.能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能抓住“静静地观察、欣赏、放进、丝毫没能阻止、仍然……”等词语体会法布尔的对昆虫的痴迷。
3.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运用方法。
(一)回顾方法,指导自学。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关于法布尔的第一件事,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学到了哪种阅读方法?
生:抓住关键词或关键的语句理解人物的特点。
生:抓住关键词或关键的语句来理解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做好批注。
(二)学生自学,学习4—10自然段。
1.学生自学
师:这种方法可是语文学习中的好方法呀,不信你们试一试。下面用这种方法自学课文的4-10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做好批注。(出示课件)
注意要求:1.反复读文,找出关键词句。
2.揣摩关键词句,写上批注。
生自学,师个别指导。
2.组内交流
师: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和看法,相互补充一下。如果你觉得有道理的地方,不妨也借鉴同学的写下来,做好批注。每组推荐一名做批注最好的同学上台来汇报。
(三)交流反馈
1.师:刚刚老师看了同学们的讨论,我发现有的小组讨论的很好,他知道去借鉴别人的批注,自己没找到的,听了别人的会把它写下来。而有些同学光用嘴说了却没写下来。这样交流起来效果就不大了。我们全班交流交流吧,看谁先来说一说,你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最好结合关键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上台汇报(实物投影展示)。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后面接着说他“敏捷”
地捉住它,说明法布尔很细心。
师:你做得标注在哪儿呀?同学们看,这位同学只画了句子,却没写感受,这叫做批注吗?
生:不叫。
师:这就说明刚刚没有认真听讲呀。你们小组是不是都和孙浩洋一样呀?一会儿将自己的感受写上。请下一个组的同学。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的“敏捷”能看出,法布尔是经常捉昆虫,不然动作不会那么敏捷。
师:同学们看他做的批注在哪儿,他做的批注怎样?
生:很好。
师:他作的批注思考的有深度呀,就从这个词中能想象到法布尔经常捉,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呀。这个组不错。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看出他什么都不放过,无论是周围的昆虫,还是花啊、草啊、游鱼、蠕虫呀都不放过。而且还能看出他很细心,如樱桃般大小的虫子他都能发现。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细心,注意观察的人。
师:所以,你在这儿的批注还可能写上哪个词?
生:细心、观察。
生:我从“欣赏”这个词能够看出法布尔非常喜欢这个虫子,如果他不喜欢的话就会看看接着扔了,就不会仔细地欣赏。还有“高兴极了”这个地方,能看出,如果法布尔不喜欢昆虫的话,他怎么可能兴高采烈地将这些虫子当做宝贝似的,放在口袋里呢?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可是老师发现他的批注写得长长的
生朗读。
师:有谁要补充吗?
生:我能看出法布尔是个爱观察的孩子,因为是“带回家”,如果他不爱观察的话他就不会带回家了。
生:我从“很不情愿、心爱、放进”能看出法布尔很不舍得,尤其是“放进”能看出,而不是“扔进”。
生:从“放进”这个词可以看出是轻轻的放,以免把这个小虫子给摔死,可以看出他很珍爱这个小虫子。
师:这个感受要比刚才李睿宁的感受更详细一些。你能不能读一读呀?
生朗读。
师:本来法布尔高高兴兴地回家,可是他爸爸妈妈却怎样?
生:非常生气。
师:谁来读一读愤怒的爸爸?
生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生气的妈妈?
生朗读。
师:气得这位妈妈连说话都快了。自己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该怎样读?
学生练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你读得老师的心都抽搐了一下。哪个小组还没汇报?
生:我从“心里甜滋滋”的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这些小东西,虽然不是无价之宝,但在它心里就像无价之宝一样。
师:这个词用得好?哪个?
生:无价之宝。
师:你还有吗?
生:我从“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能看出他对昆虫的痴迷。
师:从她的批注我们能看出她写的很认真。谁还有补充。
生:我从“丝毫”一词能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研究的坚持不懈。
师:他分了几个层次来做的批注?
生:两层。
师:浅层次的是什么?深层次的是什么?
生:先是喜爱,再是坚持不懈。
师:做批注不是只做表面上感受的,还有你从中感受到的人物特点。读一读你刚刚找到的重点语句,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
师:结合同学们刚才的汇报,完善自己的批注。
生完善批注。
师:刚才我看见有些同学合作的很好,像王亚平就帮助他同桌补充完整了。同学之间相互帮忙才能共同进步呀!同学们,法布尔为了捉住纺织娘,在田野里整整找了三天,放鸭子时,专心致志地观察,捉到小甲虫,小心翼翼地珍藏。爸爸妈妈都这样强烈的反对他了,他还是要偷着玩,这仅仅是着迷吗?
生:不,不是的,这可以说是迷恋,是痴迷了。
师:你觉得“着迷”、“迷恋”与“痴迷”这个三个词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他一开始是对昆虫有兴趣,后来才慢慢喜欢上的。
师:这个三个词语的情感色彩怎样?
生:一个比一个浓。
3.师: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赞美法布尔是“举世无双”的观察家。正是因为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到迷恋,再到痴迷,才让他一步步进入了科学的殿堂。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引进科学殿堂)
生齐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吧!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读出他这种可贵的精神。
生齐读课题。
师:读到这儿,谁来说一说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生:因为用这个题目可以显示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生:这个题目可以看出人们对法布尔的敬佩。
二、课堂练习,情感升华
1.课堂练习
(1)师:大家想一想,此时在这两个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仅仅是昆虫吗?还有什么?请写下来吧。出示课件: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
生写。
师:谁来说一说。
生: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昆虫,还装满了贝壳,还装满了彩色的石子。
生: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昆虫,还装满了他对昆虫的痴迷,还装满了他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他提到了精神,比刚才那位同学的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生: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昆虫、贝壳和石子,还装满了不屈不挠的信念,还装满了他对科学殿堂的向往。
师:将你写得读给同桌听一听吧。
三、总结全文。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不知道经过这节课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可以从不同方面说一说。
生:我要做一个善于观察、锲而不舍的人。
生:我学到了读书的方法,就是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人物特点。
师:还要做什么?
生:做批注。
师:说了这么多,同学们上课时的疑问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看到装满昆虫的衣袋,我们就会想起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对昆虫的痴迷,想起他执着的精神,想起他专心的观察。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这是他的内心独白(出示课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法布尔”
生齐读。
师:让我们记住这句话,相信它会对你有所启迪的。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自由选择)
师:老师布置一下作业。作业你可以任选一样。
1.把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注意讲清楚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
2.读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抄写几个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
3.搜集一至两位其他名人‘痴迷’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
五、板书设计:
着迷三天终于(批注示例)
迷恋欣赏放进
丝毫没有阻止仍然
痴迷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观察、殿堂、责骂”等含有生字的词语的意义。
3.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丰满、真实的形象,初步感知“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点:
从学生有限的生活积淀和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词句,在品味、朗读、想象中建构学生心中的“法布尔”形象。
预习安排:
1.查词典理解“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的意思;
2.搜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冲突。
1.检复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法布尔有了怎样的印象?
2.整体感知
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到怎样的程度了呢?请快速地读一读书。
师相机形成板书
抓纺织娘
捉甲虫被责骂
3.设置冲突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什么叫痴?(如痴如醉,忘了自己)什么叫迷?(着迷,入迷)痴是什么偏旁?说几个含有病字头的字。
■你想说什么?
■痴迷成这样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抓纺织娘”这件事情,读读2、3两自然段,看看你有没有什么话要对法布尔说,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问他。
(二)、触摸细节,引导体验。
学生阅读思考,接着开始交流。
1.触摸抓“纺织娘”的细节,体验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
先组织学生自由谈感受,然后引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相机切入对“那”的理解。
■我也来读读——“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一只会唱歌的虫子!”
■聚焦“失误”——“那只”不能说成“一只”。
■想象说话
那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怎样的一只虫子?
三天前,那只虫子在哪里?法布尔在做什么?两天前?一天前?
■朗读。
■过渡:一个“那”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法布尔的那份抓到纺织娘后的快乐。让我们分角色地来读读,表达你的感觉。
■情境朗读。
第一、二两组朗读第二段,两位学生各自学着爸爸或者妈妈一起呼喊(比如这样喊——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一生读法布尔的话,其他学生读剩下的`部分。
■总结(引读):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过渡: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雕塑家呢?
为什么要将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
请学生默读“捉甲虫被责骂”这一部分,边读边看看法布尔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捉虫子,被责骂”的细节感悟,体验法布尔对小虫子的“迷恋”。
先请学生自由说,然后根据学生的发言,切入下面词句中的一个展开教学。
(1)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你看到了怎样的小虫子?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动作?
■动作这样敏捷,你想说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敏捷呢?
■朗读。
■过渡:法布尔高兴极了。他(导读)——
(2)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想象说话
法布尔一边将小宝贝放进蜗牛壳,一边会对他的小宝贝说些什么呢?
■除了将蜗牛放好,他还做了什么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他还要捡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
他在想着……?
■过渡:就这样想着,开心,可是回到家却……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3)理解责骂,体验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我听到了爸爸在骂他。
■我听到妈妈也责备他。
■法布尔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过渡:
(4)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流,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他的眼泪是怎样的眼泪呀?法布尔一边流泪,一边在心里和小甲虫怎样告别呀?
■读。■过渡。
(5)可是母亲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想对法布尔说什么?
(三)、联系“衣袋”,升华体验
1.过渡: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象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2.升华:在你看来,这鼓鼓的“衣袋”装的是什么?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痴迷、鸟栖虫居、鼓鼓囊囊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最后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全面感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自主预习课文,提出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身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他是谁?(板书: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假如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身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局部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身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身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假如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假如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誊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身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怎样才干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考虑: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家长是什么态度呢?试着把家长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家长是怎样批法布尔的。(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母亲“厉声责备、撑破裤兜、中毒”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家长当时的态度和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假如是你的家长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身内心的感受)
3、过渡: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齐读,讨论: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和他与家长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可是家长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喜好。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概括描写法布尔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东蹦西跑蹲下来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抓甲虫时的表示(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示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的昆虫学家。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胜利,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虫,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是多么喜欢啊!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充沛表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板书:
1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家长责骂,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
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课题的原因。
2.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生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谁来告诉大家,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从中可以看出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是的,在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小昆虫,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这足以看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很着迷。(板书:着迷)齐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找出描写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
(1)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三天前”、“终于”就发现了,现在仍在寻找,可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不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放弃。)
(2)听,这是什么声音?谁去找找?(放纺织娘的叫声。)
这是刚才你找到的纺织娘的照片。(出示纺织娘的照片:学名螽斯)
你找到了高兴吗?请你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法布尔的话。
生齐读。
2.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花了三天时间终于找到了那只会唱歌的纺织娘,让我们感觉到了对小虫子的着迷,相信在接下来放鸭子的故事中,更能感受到法布尔对小虫子的着迷。自由朗读课文第4——9自然段,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1)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借这样的机会,他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中。)
指导朗读:是啊,各种各样的昆虫、奇妙的水底世界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让我们也进入这境界中去吧。
(2)“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
(动作快,观察仔细。)
(3)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动作小心,把它当作小宝贝,小心照管。)
(4)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塞得满,数量多。)
(5)过渡:这时候法布尔心里很高兴,后来呢?谁愿意扮演父亲,谁愿意扮演母亲?王老师来读旁白。
谁还想来扮演这一对怒气冲冲的父母?(请两生读父母的话,一生读旁白。)
同学们一定都想来演一演,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请男生扮演父亲,女生扮演母亲。谁愿意读旁白?
读后过渡: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习第十自然段。
引读:虽然遭受到了挫折,——(生齐读)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板书:迷恋)(生接读)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提问:你能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
(“兴致勃勃、没用的玩意儿、背着、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可看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反而使他更专注地观察研究昆虫。)
4.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过渡:法布尔就迷恋着昆虫,长大后更是如此,甚至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昆虫,真是达到了——(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语?)
(生齐答——痴迷)
(板书:痴迷)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入科学的殿堂。(板书:进入科学的殿堂)终于,举世闻名的巨著《昆虫记》在他手中诞生了,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的贡献。
现在,王老师要大家做一回雕塑家,给这位昆虫学家塑像,你会怎样塑呢?
(生自由回答。)
你们个个都有创意的雕塑家。那么现实中人们是如何为法布尔塑像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三、回扣课题,总结全文。
1.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要用做《装满昆虫的衣袋》课题”,现在你们明白了没有?
(这是为了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2.学了这一课,你们一定想多了解一点有关昆虫的知识吧!老师还希望你们能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一点启示。
四、作业。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15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来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能够借助网络等平台搜集、处理、交流文本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正确的审美体验。教学中,抓住重点语段和词句,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创设智慧灵动的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课文的十个生字,理解“痴迷、纵横、闪烁、鼓鼓囊囊”等词语;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3、利用博客、网络交互功让学生开展创意阅读,延伸课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凭借文本,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
2、透过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通过学法指导,以读促写。
2、通过博客、网络平台等多种交流方式,实现文本、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2、深刻领悟题目的内涵,体会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2、建立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主题博客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法布尔——从直观入手,走进文本学习
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大自然的礼物。(课件展示昆虫图片)喜欢这些小家伙吗?有个人也很喜欢小昆虫,可他不是一时的兴趣,而是将这种热爱与痴迷持续了一生,他就是法布尔——科学殿堂里的一位巨人。(板书:科学殿堂)
(设计理念:直观再现生动活泼的昆虫图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轻松、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2、小组交流,认识法布尔。
谁来说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学生将课前搜集关于法布尔的资料进行交流。)
3、课件出示法布尔生平简介。
(设计理念:让学生了解法布尔,走近法布尔,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
4、师:让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到法布尔的童年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学生随师书写课题)
二、互助学习,初读课文 ——通过互助学习,扫清文字障碍
1、同桌互助,对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
2、多媒体课件出示文本,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注意带点字读音。
纵横 闪烁 光泽 责骂 满载而归 鸟栖虫居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 鼓鼓囊囊 兴致勃勃
(设计理念:课件出示文中重点字词,直观帮助学生纠正字音,理解词义,便捷、生动,利于学生掌握、积累生字新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初识文本内容,促进探索新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小时候的法布尔是个怎样的孩子?
2、生默读课文后,交流反馈。
3、课件出示文本: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理解“着迷”。
4、在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着迷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教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5、学生结合“迷”字,理清课文叙述了哪几件事?
(设计理念: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本,默读课文,让学生充分阅读,沉浸文本,促使学生深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在感知文本内容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新知)
四、以读促学,感悟痴迷——引导品析文本,进行学法指导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2、3自然段,画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感受深的词语美美读一读,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师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体会,师生共读共议。
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语段:
1) “一天傍晚,暮色笼罩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了农活,发现法布尔不见了。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儿子。”
(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居然连回家都忘了。)
2)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了这位‘歌唱家’。”
(法布尔很执著,三天前听到的声音,现在仍在寻找。“终于”说明他找到这只纺织娘是很不容易的。)
3)引导想象,拓展思维:法布尔在找这位“歌唱家”时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4)重点指导读法布尔对妈妈说的话,用表演朗读法来表现法布尔找到纺织娘的欣喜。(师生合作创造性表演读。)
(设计理念:教师积极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激发学生望与热情,在对话中学生自然地走进文本,与法布尔共同感受捕捉纺织娘的辛苦,捉住纺织娘的那份喜悦,所呈现的是师、生、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美丽场景。)
2、归纳学法——读,想,划,评
五、以导促学,探究痴迷——引导答疑导学,形成个人体验
过渡:小法布尔的故事还真不少,这不,爸爸让他去放鸭子他又干什么去了?
1、小组合作学习4,5,6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金钥匙:读——想——划——评
划出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句子,抓重点词语有感情读一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书写感受等语文实践活动,体会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领悟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怀。适时加以学法上的指导,实现短时、协作、高效的学习。)
1)、小组合作按照学法:读,想,划,评,找出反映法布尔喜爱昆虫的句子。
2)、学生依照情感体验,读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2、教师引导感悟第四段。
1)、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文本第四自然段,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静听,伴随着悠扬的钢琴曲《童年》,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美妙的画面。
2)、师指导:如果是你趴在小溪的岸边,会观察到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交流个人情感体验)
预设学生理解:
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3)、请同学们用心感受一下美丽,神奇的昆虫世界吧!
课件出示小昆虫视频。
(设计理念:视频欣赏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还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自然世界的神奇,让学生走进法布尔迷恋的昆虫世界。)
3、学习第5,6自然段,感悟“痴迷”
过渡:这只把蒲公英当做降落伞的小甲虫多么可爱呀!它不仅吸引了我们,也深深地吸引了法布尔。
1)、学生自读5、6自然段,划出描写小甲虫的句子。
2)、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文本:
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读句子,体会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喜爱之情。
3)、这天,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了些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喜滋滋”的心情。
5、法布尔迷恋着昆虫的世界,可爸爸妈妈是怎样的态度呢?
1)学生读后交流。
2)教师小结: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把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装满了衣袋。为什么大自然中的一切令他如此痴迷呢?
3)回顾全文,引导学生从文中描写大自然美好和小动物可爱的语句中,感悟大自然的美好神奇。
4)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大自然中的美妙的经历,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探索大自然的志趣。
(设计理念:点面结合,落实单元教学重点。)
6、感悟最后一段。
A、过渡:强烈的兴趣加上细致地观察,使法布尔最终成了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撰写了一部自然界的生命乐章《昆虫记》,引领人们去探索神奇的昆虫世界。
B、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一座富有创意的雕像,这座雕像是什么样的?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C、师问:这沉甸甸的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
D、回扣文题:课文为什么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目?
E、课件出示文本:法布尔的衣袋里装满了( ),装满了( ),还装满了( )。
师相机板书:强烈的兴趣、执着的精神
设计理念:通过对文题的深入理解,提炼文章的中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六、以读促写,升华痴迷——延伸课堂内外,进行知识拓展
1、走进法布尔
A、多媒体课件出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法布尔
B、师配乐范读。
C、师动情小结:作为一位科学家,一位用心去观察、用爱去体会的科学家,法布尔先生的科学研究是充满诗意的,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这些鲜活的生命,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是最著名的,就让我们静静地去读一读,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
(设计理念:在诗意的环境里阅读诗一样优美的文字,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憧憬。)
2、以读促写。
此刻如果我们正站在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说呢?想一想,再写下来,也可以在课后把你的感悟、想法发到主题博客上。(出示博客链接地址)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习得语言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熏陶,让学生在人文情感的冲击下,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落实语言文字的教学。)
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科学的殿堂
痴迷
热爱大自然
【教学总结】
教学本课时,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成功之处:引导感悟痴迷。
“迷”是这篇课文的灵魂。问文中有“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但是程度却越来越深。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理解这三个词,想想能不能调换它们的位置?为什么呢?讨论之后在去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课文主要描写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法布尔抓住纺织娘;二是法布尔捉“小甲虫”。对作者重点描写的捉“小甲虫”的情况。我在教学时重点抓住这一自然段,从人物的心情、动作等方面,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程度。其一,引导学生从第四到第九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人物心情的词句。你看,捉到了昆虫,“高兴极了”,“满载而归”,“心里喜滋滋的`”;被迫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垃圾堆”,眼泪是“刷刷地往下掉”。在法布尔的心中,昆虫的确是“心爱的小宝贝”。其二,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相关动词,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如第九自然段中一个“放”字的处理,我采用了词语比较的方法来体会语言文字的情感。一个垃圾只要“扔”或“丢”,这里为何不是“扔”、“丢”,而是“放”呢?这样看来,“放进”一词看似朴实,但用得准确传神,让学生体会其用得精妙恰当。其三,还应当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父母的责骂。在一般情况下,就一般孩子而言,父母不允许捉昆虫,孩子便自动放弃了,而法布尔在如此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地挑拣”,“躲起来偷偷地玩”,其痴迷程度便显而易见了。这时候,再将“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提出来比较,学生就更能体会正是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这种痴迷与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
不足之处:
课上由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欠缺,回答问题比较琐碎,浪费的时间也比较多,感悟的不够深入。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哪?
换一个题目,例如,爱昆虫的法布尔,法布尔的故事,可不可以?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精彩的:如,生动形象地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痴迷。他时时刻刻都在钻研着昆虫。
这个时候我想趁热大跌,便问:法布尔高高鼓起的衣袋里不仅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还塞满了 。 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还有虫子、贝壳、树叶等等。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应付,直接将答案引出来了:是啊,多少迷恋,多少眼泪,多少梦想,多少执着!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更多预设。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相关文章: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07-26
语文教案《装满昆虫的衣袋》07-11
《装满昆虫的衣袋》的教学反思11-17
装满宝石的童年06-28
阳光装满我心06-18
哲理故事:装满缺点的瓶子06-15
有趣的昆虫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