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1
一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
教材第134页的例1及136页的1-3题。
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重点难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 教具准备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 轻的一端就会… …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
2 .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 1 )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3 瓶钙片,其是有一瓶少了3 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
( 2 )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天平称(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
3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 1 )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
( 3 )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硅码);利用推理(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 .揭示课题。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 … ),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二) 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这里有5 瓶钙片,其中1 瓶少了3 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2 .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 1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 瓶钙片,其中有1 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 3 )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老师帮助板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观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 4 )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 5 )老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 … 还可以… … 。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5 .完成教材第136 、13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 l )第1 题,因总数为9 筐,故可平均分成3 份,只称2 次就能保证把吃过的那筐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 筐,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能称出来的,也不能保证2 次就能称出来,只能保证称3 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 2 )第2 题,把15 盒平均分成3 份,至多3 次就可能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2、利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表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探求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中发现最优策略。
教具准备:
瓶装口香糖、课件
学具准备:
圆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借助直观,理清“找次品”的思路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或家人、同学有买过次品的经历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产品,有的外观有瑕疵,有的成分不过关,还有的轻重不合格,我们称它们为次品。(板书:次品)
出示实物,提出问题: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2、理解天平的原理。(课件出示天平图)你们都知道天平吧!谁来说说天平原理?
3、在2瓶中找次品。(课件演示)看,次品在哪?
4、在3瓶中找次品。
全班汇报: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口香糖。
课件演示:随意拿两瓶放在天平上,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小结:看来从3瓶中找一瓶次品,我们称一次,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就能准确找出次品。
5、在4瓶中找一个次品
提出问题:如果增加1瓶,有4瓶了。要怎么找出轻的这一瓶呢?可以怎样称?结合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6、揭示课题。我们就用这个好方法,今天一起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例题前,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再从4瓶中找次品。在2个、3个和4个中找次品是基础,只有理清了这些“找次品”的思路,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引导探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1、出示例题:5个乒乓球中有一个较轻的是次品,你想怎么称?
(1)收集称的方法。(一个一个称,两个两个称)
(2)同桌合作,摆学具,想一想:怎样称?需称几次?
(3)指名汇报:(教师随机课件演示: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
5(1,1,3)2次
5(2,2,1)2次
2、小结:同学们真是能干!从5个乒乓球中找到了轻的那一个。先分一分,想到了两种方法,再通过天平的平衡与不平衡,至少2次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从不同的方法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和节省时间,所以让学生用学具模拟天平实验来进行实践探究。图示法较为抽象,对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在这里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便于学生理解每项数据、每种符号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猜测实验,寻找规律
1、出示例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2、枚举所有称法,学生分析、汇报。
(1)有几种分法?
(2)画图分析,有困难的可以摆摆学具帮助分析。
(3)汇报各种称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4、优化解决办法:分3份、平均分。
5、小结:同学们通过观察表格,比较这三种方法,发现只要把9个零件平均分成3份,就能最快找到次品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操作,尝试用图示法记录找次品过程,是完成由具体到抽象过渡中的重要一步。让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探索最简的方法,经历学习、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优化策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的“找次品”的问题并不能平均分成3份。“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黑板5(2,2,1)],我们要分成3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2、在8个中找次品。试一下,怎么分3份?(预设:2,2,4或3,3,2)
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分法好?板书:8(3,3,2)2次
3、小结:看来,没法平均分的数,我们只要“尽量”(试着让学生说出来)平均分。也就是分在三份里的数中,最大与最小份只相差1,也能既快又保证找到次品了。
补板书:尽量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刚才发现的规律推理到8个中找次品,并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设计意图:从5个中找次品类推到8个中找次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尽量平均分成3份,完善找次品的最优方法,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
五、巩固应用,深化认识
师:有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想不想试试它的功效呢?
出示:有()瓶水,除1瓶是盐水略重一些外,其他几瓶水质量相同。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让学生自主选择10或15,尝试解决这道题。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最优?
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发现了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3、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找次品?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3
教学内容:
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及第113页练习二十七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指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策略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具准备:
课件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问: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自主探索。
(1)出示教材第111页例1:这里有3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
(2)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
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天平称。(板书课题:找次品)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①一个一个地称重量(利用砝码),最轻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②利用推理: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
(4)小结并揭示课题。
①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数一数,掂一掂,盘秤称,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
②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4
数学广角
【 新知识点】
利用天平找出5 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
数学广角
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
【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和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同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建议】
1 .加强同学的试验、操作活动。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同学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同学一些时间,让他们充沛地操作、实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战略。
2 .重视培养同学的猜想、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组织同学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想、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同学养成勤于考虑、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中,同学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战略。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同学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战略。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5
设计说明
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药瓶
学生准备 天平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生自主回答)
2.你们真聪明,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师出示2瓶钙片)
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
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组织学生把用天平称的过程用图表记录下来。
合作交流,研究探讨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容易就从3瓶钙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实你们已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例2又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理解题意,动手操作。
(1)先让学生读题,说说“至少”的含义。
(2)小组分工合作:用学具摆一摆,并尝试用图示和表格表示摆的过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学摆学具,1名同学用图示法作记录,1名同学填表)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猜测、验证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寻求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学情分析:
“找次品”的教学内容在“奥数”活动中时有出现,用图形帮助思考,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比较好的,学生虽然是初次接触,但只要通过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掌握一题多解的方法还是不难的。关键是最优化的解决策略,学生总结方法时有些难度,教师要适时引导。
教学过程:
一、弄清问题题意,激发探究欲望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某公司招聘员工的一道题目开始,假定你就是应聘者,想不想接受一下智慧的挑战?(出示课件)
问题是:假如你有81个外观完全一样的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它的球稍轻,属于次品,如果只能利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来断定哪一个球轻,请问你最少要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较轻的那个球?
(一分钟思考)学生汇报:1次丶2次…
师:请只用1次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
生2:
师:看来,1次虽少,但只是有可能,不能保证找到那个次品球,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光要最少,还要以保证能找到为前提。
师:如果以“保证能找到”为前提,在同学们这么多的答案中,哪个次数是最少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一一找次品。
二、简化问题,经历问题解决基本过程。
对于从81个小球中找次品的问题,比较复杂,那么怎样开始我们今天的研究呢?
生:可以从最少的试一试。
师:如果从最简单的入手研究,2个小球至少称几次?
生:1次。
师:如果是3个呢?
生猜测:2次?3次?1次?
师:老师这里有3瓶口香糖,其中有一瓶少了3粒,你觉得应该怎样称?
生汇报:先把其中的2瓶放在天平的两侧,如果左边下沉,就说明右边的是次品;如果右边的下沉,就说明左边的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则没称的是次品。(学生边说老师边配合进行称量演示。)
师边演示课件边带领学生进一步感受推理过程:虽然有3瓶,而天平只有两个托盘,但是只需要把其中的2瓶放在天平的两侧,可能平衡,也可能不平衡,如果平衡如果不平衡不论是否平衡,利用推理,只要称1次肯定能将那个次品找出来。
师小结:看来2个和3个虽然数量不同,但是都只称1次就可以将次品找到。(将探究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三、再次探究“关键数目”,初步感知、归纳规律
1、探究4个小球的情况。
(1)师:如果再增加一个球,现在有4个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一次可以保证找到次品吗?
生猜测:4次?3次?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咱们还是亲自动手探究一下吧。请同学们与自己的同桌共同讨论一下。可以借用小方块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将思考过程简要记下来。
(生分组研究)
师:4个小球时,你们称了几次?
(生边汇报师边板书枝状图)
师:4个球有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但结果测量的次数都一样,至少要2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师:如果球的个数再多一些,例如9个,至少需要几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呢?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用笔画一画。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为什么把9个球分成(3,3,3)只要2次就可以找到次品呢?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师:4个球只需要2次就可以保证找到次品,9个球也只需要2次就能保证找到次品,那么大胆猜测一下,在4与9之间的5、6、7、8个球,至少需要几次就能找出次品呢?现在我们分组来研究一下:第1大组的同学研究5个小球的情况,依次研究6、7、8个球。
(生汇报,重点是8个球)(把结果填入表格中)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我们将8个小球分成(3,3,2)三组称2次,可是把8个小球分成(4,4)两组却称了3次,多称了1次,多称的'1次多在哪儿呢?
生:小球数是2和3个时只用一次,把8分成(3,3,2)每组是3个或2个,3个或2个都只需要称1次就能找到次品。
师: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你们看,称(3,3)或(4,4),都只称1次就能确定次品在哪边,可是接下来,第一种是在3个或2个里找,只需一次,第二种要在4个里找,要用2次,所以会多一次。
师:大家最后称的次数不同,原因是什么呢?
生:分的组数不同,每组数量也不同。
师:那到底怎么分,才能既保证找到次品,又能使称的次数尽可能少呢?
(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生1:应该分3组,因为天平有2个托盘
生2:每组的数目还要少。
生3:尽可能让每组数目比较接近,每次称完,次品就被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通过我们刚才的试验、讨论、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发现了其中分组的秘密规律。
(师板书:分3组,尽量平均分。)
四、进一步发现规律
师:现在我们就应用分组的规律,再来一次实验,如果小球个数是10个(课件),该怎么分?称几次?
(生汇报,师板书:10(3,3,4)3次)(课件)
师:如果是27个呢?(课件)
(生汇报,师板书:27(9,9,9)3次(课件)
师:这位同学说的太好了,他先是分成了3组,然后用转化的思想把问题变成我们前面解决的9个小球的找次品问题了。
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分组规律。最开始的招聘问题,81个小球,大家能解决了吗?谁有了答案?把结果直接写在黑板上。
(生讨论并汇报结果)(课件)
师:你能发现它和前面我们解决的27个,9个,3个,有什么关系吗?
(小组研究)
生汇报:被测小球数目是几个3相乘就称几次,比如4个3相乘是81,81个小球就只需称4次。
师:你们很了不起,既解决了公司“招聘”问题,又发现了“被测物品数目与称的最少次数之间”神秘的规律。
五、课堂小结
随着招聘问题的解决,今天的课也即将结束,回顾我们整节课的经历,从最初的招聘问题,回归到解决2、3的问题,再到研究8、9发现分组规律,直至研究了更大的数目,像27、81这样的数目,发现了被测物品数目与称的最少次数之间的一些关系。
在这一路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发现,我想大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一定收获了更多的智慧。最后有两句话与大家共勉:(课件出示)
探究问题,学会化繁为简
解决问题,要有优化意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画图、推理与合作交流验证等学习方法,探究找次品的策略,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2、通过讨论、探究、逻辑推理等活动,寻找次品的优化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经历数学方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有多种策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瓶装口香糖、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感受新知
1、课件出示影音资料: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一个不合格的零件(橡皮圈)引起的。可见,不合格零件的危害有多大。
2、你从播放的影片中看到了什么?
3、飞机失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出不合格产品,也就是找次品。
板书:找次品。
二、学用天平,了解原理
1、老师这里有5瓶口香糖,其中一盒少了几颗,但是我不知道是哪一瓶?请同学们帮帮老师好吗?你有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
2、你们都很聪明,老师听了你们的建议决定用天平来找次品。那你们会用天平吗?
3、怎样用天平来找次品?谁能边演示边把找次品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师板书)
小结我们用天平找次品时,不管我们把零件分成几份,天平一次能称几份?
三、归纳策略,体会最优
如果老师这里不是5瓶,而是有9瓶口香糖中有一瓶我多放了几颗(比其它几瓶重一些),你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这瓶?
1、现在我们不用天平了,用画图一步一步地分析、推理,请同桌的合作学习。
课件演示:
课件出示:
零件个数分的份数每份各几个保证能找到次品的次数
9 9 1,1,1,1,1,1,1,1,1 4
9 5 2,2,2,2,1 3
9 3 3,3,3 2
9 3 4,4,1 3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表,你有什么发现?你喜欢那种称法?
用天平来找次品我们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这种方法最好。
板书:分成3份,尽量平均分最好
四、应用策略,拓展提高
1、你们通过实验、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孙悟空和猪八戒也来凑热闹了。孙悟空把手上的珍珠递给猪八戒说:八戒,这13颗珍珠中有一颗要轻些,是我用猴毛变的。如果你能用最少的次数保证能找出假珍珠,这12颗珍珠就归你了。猪八戒抓破脑袋也没有想出办法。我们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帮八戒,好吗?
五、课堂回顾,知识延伸
1、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总数可以平均分成3份的这一类找次品问题,当然在生活中有些次品不止一个,不知是较轻还是较重;总数里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等等。如果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去研究研究。
板书:
找次品
用天平称分成3份平均分--最优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约 2 课时
课时1找次品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电脑出示图片: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再出示它爆炸的图片。
电脑解说:1986年1月28日,美国第二架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进行飞行时发生爆炸,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化作碎片坠入大西洋,造成世界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据调查,这次灾难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了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引起的。
师:可见,次品的危害有多大,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重一点或轻一点的物品。需要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师:下面我们一齐来研究找次品。
出示课题:找次品
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自主探索。
a 出示口香糖:老师这儿有三盒口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吃了两粒的,你说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
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来帮忙找出次品。
让生根据讨论题同桌互相说说方法:
电脑出示:同桌说说:(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b 学生汇报方案并上台边讲边在天平演示。
师据生回答板:3(1,1,1) 1次
2、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
a 出示:小组讨论:(1)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4)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根据讨论题在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成员听。
b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边演示边讲。
师据生回答板:5(2,2,1) 2次
5(1,1,1,1,1) 2次
三、从多种方法中,寻找“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9”“刚才大家都很聪明,都能在几盒口香糖里找出轻的那盒次品来,那如果有的次品是比是重一些的,那你又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呢?”
1、课件出示例2,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次品重、至少、一定。
2、让学生拿出九个正方体,把它当作这几个零件,自己根据刚才的讨论题,说说方法,如果想到有几种方法的,都将方法说出来。
然后让生说说方法,师据生回答板:
零件个数 分成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9 3(4,4,1) 平
不平4(2,2) 不平2(1,1) 3次
9 3(3,3,3) 平 3(1,1,1)
不平3(1,1,1) 2次
9 5(2,2,2,2,1)平(2,2)平 不平2(1,1)
不平2(1,1) 3次
9 9(1,1,1,1,1,1,1,1,1) 4次
2、观察分析,寻找规律。
“好,刚才我们在9个零件里找次品,方法就有四种了,如果待测物品更多一些,那方法也会更多,如果每次都这样找的话就比较?(麻烦、复杂)对,那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规律呢?”
“同学们观察表格,那种方法最简便、最快的?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那这种方法我们分成几份?是怎么分的?”(分成三份,并且平均分)
“是否所有“找次品”的问题中,都可以将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呢?”(不是)
“对,有的数能平均分成3份,如:6、9、12、27等。有的数不能均分成3份,如5。”
“我们看看前面的5的例子,(师指板5(2,2,1)),我们要分成三份时要分得尽量怎样?”(要分得尽量平均)
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怎样?
(1)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
(2)假如待测物品不能平均分,怎么办?
据生回答出示:最好方法: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
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
3、练习:如果零件是10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
让生思考后回答,师电出:10(3,3,4)
如果零件是11个呢?11(4,4,3)
四、看书质疑
五、练习:
书本第136页的第2题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跟同桌交流交流。”
师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同学们这节课上得不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知识。”
七、板书设计:
找次品
最好方法: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
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
3(1,1,1) 1次 零件个数 分成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5(2,2,1) 2次 9 3(4,4,1) 平
5(1,1,1,1,1) 2次 不平4(2,2) 不平2(1,1) 3次
9 3(3,3,3) 平 3(1,1,1)
10(3,3,4) 不平3(1,1,1) 2次
9 5(2,2,2,2,1)平(2,2)平 不平2(1,1)
11(4,4,3) 不平2(1,1) 3次
9 9(1,1,1,1,1,1,1,1,1) 4次
【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广角教学反思04-21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7-11
小学广角教案12-22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06-0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1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16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03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12-19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