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大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每次带孩子们出去散步,总是有一些孩子跑出队伍,弯腰拣树叶,有的甚至从小树上摘树叶。为了维护队伍纪律,同时也为了幼儿的安全,我们老师常常在散步是规定他们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可是,还是管不住他们的手脚。是啊!大自然原本就有足以让孩子陶醉的魅力,我们为什么不让他们悠游其中,快乐探索大自然的奇妙。而这些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叶子恰恰有着许许多多有趣的形态、现象和作用。快快抓住灵感,设计一个奇妙的叶子活动,与孩子一起共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各种叶子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不同叶子的主要特征。
3、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初步树立绿化意识。
活动重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不同叶子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学习观察叶子的奇妙之处,并说一说奇妙在哪里。
二、活动准备
1、每桌一份叶子(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组织幼儿收集叶子
2、自制“叶子标本”。创设“叶子王国”展示区。
3、音乐磁带(会跳舞的叶子);录象。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叶子标本”,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很特别的书。出示“叶子标本”,老师翻阅给幼儿欣赏。
这本书里有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欣赏、观看这些植物的叶子吧!
(分析:以一本“叶子标本”的展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设置问题请幼儿回答,引起幼儿探究叶子的欲望)
(二)观察认识各种不同的叶子
1、组织幼儿观察、讨论
师:请你们拿出叶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再和同伴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要求:幼儿自由拿着叶子观察、讨论。老师来回参与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从叶子的颜色、大小、形状、正反面、薄厚等进行观察。
2、组织幼儿讲述
师:老师看了这些叶子,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幼:这片叶子长长的,像一把剑。
幼:这片叶子边上有刺,像锯子。
幼:这片叶子绿绿的、椭圆形状,像一把扇子。
(分析:老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通过看、摸、闻、讨论,使幼儿能兴趣盎然地了解各种叶子的主要特征)
3、组织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叶子的特征
师:在这些叶子中,我最喜欢这片叶子(拿起棕榈树的叶子)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这片叶子吗?
师向幼儿示范介绍:我最喜欢这片叶子,它长得大大的,像一把漂亮的扇子。
师:你最喜欢哪一片叶子?为什么?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儿与同伴自由讲述,教师观察,并作适当的.指导)
幼儿个别介绍:我最喜欢这片叶子,它长得细细长的,像一根针。
(分析:老师既以引导者的身份,又以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讲述,使幼儿积极思维,从而有一个正确的讲述方向,能有目的地讲述。)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这些叶子有大的、小的、长的、细的、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衣服、有的像根针……植物的叶子太奇妙了。
4、组织幼儿进一步认识叶子的奇妙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更奇妙的叶子呢!(请个别幼儿说说看,如果讲不出,老师就放含羞草、合欢、仙人掌等录象)让他们边看边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如:合欢:合欢叶子到晚上会睡觉;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一被碰到就会合起来。(师生共同表演一下)
(分析:这个环节中通过观察、说一说、游戏形式,让幼儿轻松地了解叶子的奇妙。)
(三)结束活动
师:今天你们认识了这么多奇妙的叶子,有什么感想呀?
幼:我觉得大自然真美!
幼:我觉得世界真美妙!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变成一片片奇妙的叶子,跳个快乐的舞蹈,一起去亲亲美丽的大自然,师生跳“会跳舞的叶子”的舞蹈出教室。)
(分析:通过一个舞蹈,使幼儿情绪高涨,他们仿佛置身于美好的大自然中,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鸡蛋壳冒泡泡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科的求知欲。
二、活动准备。
鸡蛋壳一个,瓷碗一个,筷子一双,白醋一瓶、火柴等。
三、活动过程。
1、师:展示一个鸡蛋壳。问小朋友都认识吗?在哪里见的?
幼:认识,厨房里见的。因为妈妈经常用鸡蛋炒菜。
2、师:鸡蛋壳有什么用呢?鸡蛋壳放上白醋有什么现象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好吗?
幼:好!大家都在等看下面的现象到底多么神奇呢。
3、师:先把鸡蛋壳放在碗里,用筷子轻轻捣碎,然后放上少量的白醋,通性小朋友仔细观察。
幼:看到有泡泡,越来越多,太好了,天大的的新闻。
4、师:小朋友想亲自做这个实验吗?
指导小朋友独立完成。注意安全,由老师用燃着的火柴(http://www。300168。com/)检验。
5、师:启发小朋友,泡泡就是一种气体。然后划一根火柴,靠近泡泡。让小朋友回答,看到了什么?
幼:火柴熄灭了。
6、师:这个实验好玩吗?你获得了那些?
幼:现象太神奇了,泡泡还能灭火。
6、师:这种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具体知识等你们上了初中要详细学习。谁能把这个有趣的实验过程画出来了。也可以让家长在家里作完成这个小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空气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自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无色、无味,到处都有。
2、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和兴趣。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鱼缸(内盛水)、玻璃杯、手绢、幼儿每人一个塑料袋、每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块等。
活动过程:
1、小实验:手绢为什么不湿?
(1)教师举起玻璃杯,请幼儿看被子里有东西吗?(没有。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没有东西吗?(教师把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请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3)到底湿了还是没有湿?我们拿出来看看。(教师拿出手绢,请幼儿摸一摸,手绢没有湿)。
(4)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么东西挡着不让水进去呢?(请幼儿讨论,说说原因)。
(5)教师进行第二次实验,将杯子压入水下后倾斜,使气泡冒出。
(6)引起幼儿注意:哎呀!什么跑出来了?
(7)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8)请一个幼儿拿出来看看,到底湿了没有?让大家都来摸一摸。
(9)再请幼儿讨论,手绢为什么湿了?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空杯子里为什么会跑出泡泡来?第一次实验有泡泡吗?杯子里是空的吗?
小结:第一次手绢没湿是因为空气在杯子里,水进不去。第二次杯子倾斜空气跑出来,冒出气泡,水就进去了,手绢也就湿了。
原来杯子不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看不见的空气。当空气在水里变成了气泡,我们才能看见它。
2、找空气(操作)。
什么地方还有空气,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给幼儿提供充气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块、砖块等材料)。
(1)指导玩充气玩具的幼儿,想办法让它瘪了,再让它鼓起来,从而感知充气玩具有了气就鼓鼓的,没有气就瘪了。吹进气一压软软的,打开盖子对着脸挤一挤,凉飕飕的。有风,是空气跑出来了。空气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感觉到它。
(2)指导玩塑料袋的幼儿离开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后、各个角落"抓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把空气变成可看到的气包。
(3)指导玩塑料管的幼儿(每人一个),往水中吹气可看见许多泡泡,从而得知人身体里也有空气。
(4)指导幼儿想办法看看土块、砖块里有没有空气。
3、让幼儿走出教室找一找,什么东西里、什么地方还有空气。
4、教师小结,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在活动导入部分,可以将戳破气球这个环节更改为帮气球宝宝打气,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到气球从憋到鼓是因为空气进入。
2、提问的'技巧需要改进,提出的问题要开放些。如把“空气是什么颜色(味道)”改为“空气有颜色(味道)吗?”这样幼儿的回答才有针对性。
3、在幼儿自由尝试之前,老师不需要示范手帕掉进水这个动作。幼儿容易模仿,使幼儿的尝试活动有了思维定势,可以直接让幼儿想办法怎样把手帕放进水盆,手帕不会湿?
4、在准备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软,使实验不能精确性,应该换成玻璃杯。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启发引导幼儿在闯关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磁铁能吸磁铁和铁制品,磁性具有穿透性等特征,探索和发现磁铁的作用,并运用磁铁的特征解决简单的问题。
2、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幼儿能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收获,感受成功的乐趣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蓝条形磁铁人手一个,小铃铛、细小磁铁若干,回形针等各种铁质小物品若干;非铁质物品若干,放在分类盒里;芭比娃娃图片若干(背面贴有小磁铁);各种材质的盒子、袋子、杯子等物品。
2、闯关图一张;幼儿记录板人手一份,记录笔等。
3、废旧条幅一条,木质小彩鱼、回形针、小铁夹、小磁片、扭扭棒等若干。
4、音乐和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
1、谈话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有一群非常美丽、善良的芭比娃娃,被巫婆施了魔法关起来了,要想救出她,必须闯过4关才行,小朋友愿意去营救她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2、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规则。
3、给每人一个营救芭比的武器——条形磁铁,准备行动。(磁铁怎么能救芭比呢?)
二、闯关活动。
出示闯关图,交代闯关游戏规则。今天的营救工作很紧张,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动作要快,而且时刻保持安静,万一暴露了,就不能顺利救出芭比。
第一关:完成门票。
1、师发给幼儿人手一张记录板(上面有门票):“但是你们必须要完成门票上的记录才能生效。”
看哪些能吸,哪些不能吸。并将探索结果填在记录表里。
门 票
将探索结果在空格里打上“√ ”或“ × ”。
2、幼儿操作完成门票。(幼儿依次探索盒子里的物品并及时做好记录)
3、幼儿表达记录表结果并共同验证,师进行小结提升。
第二关:扫雷行动。
1、巫婆在前方草地上埋了许多地雷,这些地雷都是用铁质的材料做成的,我们用手中的扫雷工具——磁棒,看能不能将地雷扫除掉。记住:千万不能踩到地雷,也不能用手摸,否则地雷就会爆炸,还有不要发出声音,当心巫婆发现我们。
2、幼儿用手中的条形磁铁把地上的地雷(各种造型的铁质小铃铛)吸上来。让幼儿再次感受磁铁吸铁的特点。
3、小结。
第三关:钓吃人鱼。
1、教师:前方有一条河,河里有许多吃人鱼,我们必须用我们的磁棒将鱼吸上来,才能顺利通过小河。
2、提供了许多木质小彩鱼,幼儿尝试用磁棒吸,不成功的情况下提供给小铁夹子、回形针、扭扭棒,提示可以借助这些铁质的物品将小鱼吸上来。
3、幼儿必须用手中的磁铁将小鱼吸上来,放到老师的大盒子里。
4、小结: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知道有些东西虽然不能被磁铁吸住,但是可以借助一些铁质材料同样也会被磁铁吸住。
第四关:营救芭比。
1、师:马上就要看到芭比了,可是巫婆施了魔法,让她们每人身上都背了一个小磁铁,并且把她们藏在了小瓶子里、盒子里,还有袋子里。小磁铁门,你们千万要记住两点才能救出芭比:(1)、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芭比;(2)、必须用你们手中的武器,在盒子、瓶子、袋子的外面救出芭比。听明白了吗?
2、幼儿分头行动,分别在玻璃瓶里、纸盒里、塑料袋里、以及布包里用磁铁救出芭比。(通过操作感受磁性的穿透性)
3、比比谁救的.芭比多,并把她们吸在磁棒的另一头,小结营救芭比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对磁铁的穿透性特征的认识。
三、分享与交流
让芭比躺在小床上(记录板)复活。请小勇士们告诉芭比,我们营救她们闯过哪几关?用了什么办法?(帮助幼儿提升对磁铁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
四、延伸活动
1、欢度胜利,在操作板上做使芭比随音乐跳舞的游戏。
2、师当磁铁、幼儿当芭比或者幼儿两两组合,做“磁铁和芭比”的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奇特的用餐方式,和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2、尝试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各种动物用餐的样子。
活动准备:
1、课件
2、请小朋友事先去了解一些动物们进餐的方式活动准备:
一、教师表演吃东西的样子,请幼儿猜测,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今天张老师带来几样好吃的,你们来猜猜看我在吃什么?用什么方式吃的?
1、教师做舔冰淇淋、咬汉堡、吸面条的动作。根据幼儿猜出来的答案,一一出示图片。
2、幼儿自由表达所了解的各种动物用餐的相关信息。
师:原来我们吃东西有这么多的方式,那动物们有哪些方式呢?
二、语言表达与肢体表现。
1、看动物们"享用美餐"的.图片,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牛在咀嚼草、啄木鸟啄虫子、蟒蛇吞吃老鼠、狮子撕咬猎物。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说了这么多动物的用餐方式,张老师今天要给你们介绍几种动物吃东西的方式,先来看看牛,你仔细看看它的嘴巴,猜猜它是用什么方式在吃?
2、鼓励幼儿模仿动物的样子,用夸张诙谐的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你们来学一学它吃动西的方式。
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也是用这个方式吃的?
小结:原来动物有这么多的方式,有咀嚼的、啄的、吞的、撕咬的,其实还有些动物特别的聪明,会利用工具享受美食,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迁移、想像。
1、继续看图片,观察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海獭用石块敲开贝壳等情景。
黑猩猩利用了什么工具,怎样享受美食?
小结:黑猩猩利用树枝掏蚂蚁来享受美食。
这是谁?你认识吗?它是怎么吃的?
小结:海獭利用石头敲碎贝壳用餐的。
2、讨论,我们人类利用哪些工具来吃东西呢?
师:动物们真聪明,会利用工具来吃东西,那我们人有利用那些工具来吃东西呢?你知道哪些工具?(筷子、刀叉、吸管、勺子等)师:动物们的用餐方式真有意思,不同的动物他们有不同的用餐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观看动物用餐视频,拓展视野。
小结:动物世界是在太有意思了,其实动物们除了奇特的用餐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等着我们去发现,我们回到教室后进一步探索他们的秘密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资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可以吸水的
2、塑料制品,木制品,纸制品,泡沫制品,小石块等。
3、大水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觉游戏
1、鼓励幼儿到水盆里玩水
2、尝试
—试试用双手捧水;
—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
3、发现
—能看见水中的小手,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
—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
二、听觉游戏
1、请幼儿将塑料制品一一投入水中。
2、试一试
(1)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2)听一听、比一比不同资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
(3)得出结论:从高处将资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重的资料投入水中比轻的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
三、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1、观察不同资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
比较资料的轻、重、厚、薄
2、感知资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
归纳那类资料会沉于水中,那类资料会浮于水中。
四、触觉游戏
1、用手触摸、感知那些资料吸水,那些资料不吸水。
2、哪些资料遇水会烂,那些资料遇水完好如初。
五、收拾整理资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资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维护水资源。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今日玩水“水中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新的发现。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一、目标:
1、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初步了解毛细现象。
2、激发幼儿参与试验操作和探索的兴趣。
二、准备:
1、毛巾、海绵、布、毛线、目条、石头、铁板等。
2、塑料盆、水;红、绿色水;玻璃管(内塞纸巾)。
三、过程:
1、游戏《帮水搬家》
(1)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脸盆和水)
今天李老师请你们玩一个游戏,叫做《帮水搬家》,请你们两个一组合作着把红脸盆里的水搬到篮脸盆里去,但是不能直接拿起脸盆把水倒过去,请你们去选择箩筐里的一样东西帮帮忙,把水搬搬家。注意别把水洒在地上了
(2)幼儿选择材料帮水搬家,教师观察并指导,提醒幼儿卫生。
(3)提问:刚才你是怎么帮水搬家的呢?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帮水搬家呢?
现在我们再来帮水搬家,这次请你选择刚才没有用到的东西去帮水从蓝脸盆搬到红脸盆去,请你想想第一次搬和第二次搬哪次快?为什么?
(4)幼儿再次游戏
(5)提问:这次帮水搬家和上次帮水搬家你用的什么材料,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海绵吸的水多,布吸的少。) 小结:原来,海绵毛巾,布这些东西放到另外一个脸盆上拧一下就帮水搬了家。
2、教师试验,让幼儿初步了解毛细现象
(1)李老师这里有一根玻璃管,玻璃管塞着长长的条餐巾纸,我把它的一头放到红色水中,会怎么样呢?
(2)教师试验引导幼儿观察红色水沿着纸巾向上爬的这一过程,你们看纸巾怎么样了?
(3)小结:我们把这跟塞满纸巾的.玻璃管一端放到红色水中,发现红色水沿着纸巾里面的小细管慢慢爬了上去。刚才我们在帮水搬家时,发现海绵,毛巾,布都能吸水,这些水就是,沿着它们里面的小细管爬上去的,这些现象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毛细现象”。有的东西里面小细管很细很细,我们看不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才会发生“毛细现象”。
3、想一想,玩一玩
(1)你在生活当中还看到过什么东西也会发生毛细现象呢?
(2)请小朋友到小箩筐去选一样东西,把它竖着放到色水里让它沾一点颜色,看看水会不会爬上来呢?(幼儿操作)你刚才玩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再请你们去玩一玩,这次玩刚才没有玩过的东西,看看哪些东西会发生毛细现象,哪些东西不会发上毛细现象。(幼儿操作后讲述)
(4)刚才我们把水搬了家,现在我请你们把箩筐里的东西也搬搬家,把会发生毛细现象的东西搬到红箩筐中,把不会发生毛细现象的东西搬到蓝箩筐中。
幼儿操作,教师检查后,带幼儿到教室里去寻找还有什么东西也会发生毛细现象。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3-26
大班科学教案06-1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0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7
《花》大班科学教案02-28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大班科学教案【精】06-28
【荐】大班科学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