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22 09:19:29 教案 我要投稿

(荐)中班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荐)中班教案8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如排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我们要归放,游戏中我们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今天我设计的这个排排对,用一个绘本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引导,让幼儿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同时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第一环节让幼儿用两种颜色的夹子给蜈蚣叔叔穿袜子,让他们动手实践操作。第二环节综合幼儿给蜈蚣叔叔穿的袜子颜色我们再次讨论还可以怎么穿,我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第三环节,又添加一种颜色的袜子,让幼儿去探索。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

  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

  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

  二、播放绘本PPT,学习有规律地排序

  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

  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

  3、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

  蜈蚣叔叔可奇怪了,他是按照心情穿袜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只穿两种颜色的袜子,今天它病了,只想穿绿色和蓝色的袜子,两种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你们愿意帮助蜈蚣叔叔么?

  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

  (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

  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

  (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

  5、延伸活动: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

  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

  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孩子们对声音特别是小动物的叫声和大自然的声音非常感兴趣。在平日活动中发现小朋友们喜欢学各种小动物不同节奏的叫声,在摆弄各种打击乐器的同时,能将其声音的简单节奏表现出来。幼儿音乐活动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艺和技能,所以我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培养积极动脑、动手的好习惯,通过做一做、练一练,激发幼儿制作兴趣,使他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学习为乐曲伴奏,培养创作精神,体验演奏活动的快乐,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律动《小青蛙》。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幼儿尝试制作打击乐器并为乐曲伴奏;

  3、 再熟悉儿歌的基础上通过肢体动作及情境表演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

  4、 在集体演奏中保持与音乐以及他人的协调一致,体验团结协作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制作蛙鸣筒(铝棒、竹签、珠子、吸管、胶布、椰奶罐);

  2、 木鱼、马蹄板、铃鼓、串铃、响板;

  3、 节奏卡两张、律动磁带;

  4、 青蛙头饰与师幼人数相同;

  5、 情景创设、池塘、荷叶、一只小青蛙。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 师幼问好:

  (二) 以节奏型 × ××|×××|; ××|××|。

  师: 小 朋友 你们 好。 幼:老师 你好。

  (三) 复习节奏:

  A出示木鱼,幼儿拍手打节拍。

  1、× 2、××| 3、×××|××× 4、×××| ×××

  5、×××| ×××。

  B小朋友学小动物叫,老师来打节奏。

  C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学小动物叫,并以相应的.节奏表现出小动物叫声。

  基本部分

  1、 出示蛙鸣筒,请幼儿初步掌握使用蛙鸣筒的方法和儿歌中使用蛙鸣筒的位置;

  2、 滑动蛙鸣棒,根据它发出的声音告诉幼儿蛙鸣筒的名称;

  3、 请幼儿诵读儿歌《小青蛙》,教师用蛙鸣筒伴奏;

  4、 认识节奏型 ××|×××|,出示节奏图;

  5、 制作部分

  简单介绍材料,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制作打击乐器并体验;

  6、 欣赏(情景表演,小青蛙出场,播放乐曲);

  7、 表演活动(互换角色)。

  结束部分

  1、 创编根据小朋友大胆创编并鼓励小朋友用叫声或蛙鸣筒打出相应节奏。

  2、 游戏播放音乐,请小朋友继续活动。

  延伸

  1、 投放蛙鸣筒制作材料,满足幼儿制作欲望;

  2、 投放乐曲磁带及已做好的蛙鸣筒丰富幼儿区角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数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

  2、感受数字的奇妙,体验观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0——9数字每组两套(8套)

  2、小猪、小熊、小猫、小狗图片,各图形表示的电话号码谱四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探究有趣的数字现象:

  1、林老师明天要搬新家了,但是我一个人要搬很多东西,想请小动物们一起去帮忙。用什么方法通知这些小动物呢?(幼儿泛讲)。

  2、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3、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用打电话的方法,可是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啊?怎么办呢?别着急,这就有小动物的电话号码。

  二、查电话号码。

  1、出示图形卡:咦,你们看得懂吗?这上面都有什么图形呢?原来是小猫要考考你们,它说只要我们把每种图形数清楚,那就能知道它的电话号码了。

  2、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数型配对)

  (1)师幼共同根据图形编号码。

  师:看看我们请出了几位数字宝宝?(8)把这八个数字宝宝念出来,小猫的电话号码就出来了。现在我们把它大声念出来吧。

  师:电话号码用数字宝宝表示出来真的方便多了。

  (2)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两套0——9的数字,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编电话号码。

  师:其他小动物也想请你们把它们的电话号码用数字表示出来,现在就请你们五个人一组,到后面试试看吧。

  (3)检验电话号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先来看小兔的(这里仔细看一下,后面的请小朋友快速看)

  (4)打电话。那我们现在就给这些小动物打电话吧,先打给小猫,把他的电话号码报给我。

  依此给其他小动物打电话

  三、观察、讨论小猪、小熊、小猫、小狗家的`电话号码。

  师:这些电话号码一样吗?它们的第一个数字都是几?(8)

  小结:原来几个不一样的数字宝宝在一起,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话号码呢,真有趣,我们新桥的电话号码就是数字8开头的,而我们每个人的电话号码都是不一样的。

  四、说一说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小动物的电话号码了,要是有事情我们也可以提前联系小动物,小动物也想知道你们的号码,谁愿意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它们?你还知道什么号码?向幼儿介绍常用服务号码(110、120、119)

  五、幼儿操作:

  这些数字宝宝可真有趣,我们也试着来编些电话号码吧。我要请你们来当数字宝宝,听老师口令,我来说你来做。先请八个数字宝宝上来,这里有8个圆点,等老师发好口令,8个数字宝宝就要马上在圆点上站好,那么数字宝宝8就要站在最前面的圆点。

  1、数字宝宝变出电话号码,我们大声念出来吧。

  2、真能干,你们还想变变吗?

  3、瞧又变出新号码了,你们念出来吧!

  4、下面的数字宝宝你们想试试吗?(同上)

  5、结束:现在请你们带着数字宝宝回班级跟其他的小朋友也玩玩这个游戏吧。

  数字宝宝请听好,

  跟着老师一起跑。

  一二一,一二一,

  找个圆点快站好。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了解主人公的活动和感受。

  2、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演示,初步理解“绕”、“越”、“趟”、“冲”等动词。

  3、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行车的特征。

  教学准备:大书,教师或幼儿骑车的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问问幼儿喜欢骑自行车吗?接着请幼儿说说骑车都到过哪里?看到了些什么?幼儿讨论后,教师进行小结。

  二、阅读图画:

  封面:先出示题目,明确“我”指的是谁:这读本的题目叫“我的自行车”,“我”指的是谁?你们觉得他可能要骑去哪里?

  第1页:他骑车来到了哪里?前面有棵树,要继续往前骑的`话,该怎么办呢?

  第2页:他又骑车到了哪里?要是从小桥上骑过去,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这个动作呢?

  第3页:(遮住“来到树下”)请幼儿看图补充“我”骑车来到了哪里?

  第4页:教学同2页

  第5、6页:分别观察“骑上”“冲下”的动词

  第7页: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

  三、总结分享:

  教师小结小男孩去过的地方及用到的动词。

  (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这读本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是幼儿身边见过或经历过的事,所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参与性很高。通过对读本的学习,幼儿明白了这个故事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以一周的时间展开,每过一天句子就相对的扩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动作的演示,让幼儿模仿读本中出现的动词,加深幼儿对动词的理解。存在的不足有:所提的问题不是很具有开放性,有点限制了孩子的想象思维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过多的关注积极活跃的孩子,忽略另一部分孩子的参与性,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吸取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小百科: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形大小、颜色、形状的不同自己确定标准进行分类。

  2、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择相应的标记,丰富对图形的认识。

  3、喜欢并能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图形若干。

  2、颜色标记、大小标记、图形标记3、人手一份作业纸。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引导幼儿用手指做各种图形。

  师:你的小手在哪里?你的小手会做图形吗?

  师:我说你来做。变变变,变成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二、认识图形的特征师:(出示几张图形)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图形,请你说一说是什么图形?要用好听的话说(个别幼儿说)师:你的箩筐里也有图形(1) 看一看,说一说,你的是什么图形宝宝?(自由说一说,开火车说)(2) 比一比两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与同伴的图形进行比较)(请个别幼儿回答)(这里能不能出示大、小标记,顺便用身体动作表示标记?)三、游戏:找朋友。

  师:我要来找找我的图形朋友,谁是我的好朋友呢?

  (1)出示黄色标记,说一说,这是什么标记?相互打招呼(2)操作 “谁是我的好朋友”,是我好朋友的请你站起来小结:黄标记的家里住的是黄色的图形。

  (3)红标记的好朋友是?(红色的图形)。蓝标记的呢?

  (4)出示大标记,大标记的好朋友呢?小标记呢?(教师出示两个大的图形,请幼儿找相同的地方,可以用大标记来表示(5)教师出示自己的小的黄色的`三角形、大的蓝色的三角形,让幼儿找相同的地方(出示图形三角形标记),教师把图形标记贴在黑板上,谁是我的好朋友?请把你的图形贴在标记的下面。

  集体验证是否正确?

  小结:小朋友真棒,会按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给图形分家。

  五、幼儿操作活动导: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宝宝想回家,想请你来帮忙?

  重点讲,示范,请幼儿来说六、活动评价1、请一名幼儿说说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观察他做的是否正确。

  2、表扬在活动中专心听,爱动脑的幼儿。

  活动反思:

  在认识了多种几何图形以后,在智力区我们投放了许多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图形供幼儿拼摆,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到这儿来利用图形拼摆出各种画面:如火车、汽车、飞机、房子、大树、小鸟等。可是在一次游戏中,有两个小朋友发生了争吵,原因是自己摆的房子都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正方形,而当时盒子中只有一个合适的,两人都握着正方形,谁也不愿松开。于是在我的引导下,一名幼儿用两个三角形组合在一起拼出了正方形,其他幼儿看见了觉得很有意思也纷纷来尝试。这时我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幼儿在拼摆过程中都是用图形直接来当作物体某一部分的,如果下次三角形不够了或是长方形不够了,孩子就只会争抢。我想应该让孩子理解图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可以用别的图形组合在一起来替换所需要的图形,如果获得了这种经验,孩子们的拼摆活动会更加丰富,思维也会变得灵活起来。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体验集体阅读和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在与小鼹鼠一起寻找“肇事者”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并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对话。

  活动准备:

  图书内容的幻灯片、动物和各动物的嗯嗯图片。

  活动过程:

  一、阅读封面,引起阅读兴趣。

  1、幼儿了解故事的名字:这个故事有个很奇怪的名字叫《是谁嗯我头上》,小朋友你们知道嗯嗯是什么意思吗?

  2、观察封面: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吗?在什么地方?

  二、集体阅读故事1——6页

  1、第一页:小鼹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呢?有一天他从地下钻出来,心情是怎么样子的?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小鼹鼠会怎么样?

  2、第二页:小鼹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们猜他在说些什么?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你觉得这是谁的嗯嗯?(于是小鼹鼠去找“肇事者”去了)

  3、第三、四页:小鼹鼠去找谁了?小鼹鼠对鸽子说:“喂!是不是你嗯嗯在我头上?”,“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子的。”请小朋友说说鸽子的嗯嗯是怎么样的?(请幼儿分角色来学一学他们的对话)

  4、第五、六页: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马先生说了什么?那马先生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请小朋友说说马先生的.嗯嗯是怎么样的?小鼹鼠还会去找谁呢?

  三、集体边讨论,边看幻灯片7——15页

  1、小鼹鼠又去问了那些小动物?他们的嗯嗯是什么样子的?

  2、师幼再一起阅读,找出鼹鼠头上的嗯嗯到底是谁的?

  四、集体阅读故事结尾一遍

  1、小鼹鼠找谁帮忙了?

  2、苍蝇是怎么做的?知道这是谁的嗯嗯。这到底是谁的嗯嗯?

  3、小鼹鼠和大狗之间会说些什么?

  4、小鼹鼠为什么钻到地底下去了?

  五、教师完整地把故事讲一遍,让幼儿你能更深一层了解故事的内容,并通过找图片的形式知道不同动物的大便都是不一样的?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滑梯真好吃》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根再平常不过的香蕉,在小昆虫去散步时被发现了,在它们的眼里,居然成了一座有趣的滑梯!故事围绕着小昆虫们猜测着,这一天天变化着的滑梯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一话题,通过色彩鲜艳的画面及细腻的变化,逐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童话故事带来无限想象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要求,根据联欢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让幼儿认真听,仔细看画面,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后再帮助幼儿进一步深入了解。

  活动目标:

  1、能仔细看图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香蕉像什么”。

  3、感受童话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与幼儿谈谈滑梯的外形特点,以及香蕉的外形特点和味道,引导幼儿事先认识蚂蚁、瓢虫。

  2、物质准备:《滑梯真好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宝贝们,咱们经常玩滑梯,滑梯好玩吗?滑梯能吃吗?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滑梯真好吃”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里有谁?

  二、播放录音,引导幼儿观看课件ppt,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三、播放课件ppt提问

  (1)观察第一幅图,提问:它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

  你们觉得那个绿色的东西像什么?

  (2)观察第二幅图,提问:小昆虫们把这绿色的东西当成什么啦?(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昆虫的表情及动作,感受“滑梯”变化带来的乐趣。)

  (3)观察第三幅图,提问:你们觉得那个奇怪的东西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4)观察第四幅图,提问:当小昆虫们发现“滑梯”原来是好吃的香蕉时,它们是怎么做?

  (5)发挥想象,看实物香蕉,你觉得香蕉像什么

  四、教师带幼儿完整欣赏图书,丰富词汇:弯弯的、好奇。

  引导语: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完整地听一遍吧。

  五、活动自然结束。

  宝贝们,咱们排好队也去玩滑梯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由于老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出示幻灯片、出示图片、以及食物香蕉。使得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与老师密切配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效果特别好。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持续注意时间短,往往一件事情没做完,就去做另一件事,或者一件事中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放弃,为了培养幼儿做事的专注,不怕困难的品质,设计了这一课。同时也想通过这一课让幼儿了解大森林,了解自己的家乡。

  活动目标

  1、学会倾听,感受故事的情节变化。

  2、能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3、知道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就一定能做成一件事。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运用恰当的语言完整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配乐磁带 、头饰 、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日常行为导入

  “妈妈要过生日,明明想送妈妈一幅画,于是他准备好纸笔画了起来,可是画了一会,觉得画不好,于是他放弃了”小朋友请讨论一下,明明是接着画呢?还是不画了?(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可是你们知道小蜗牛也想做一件事,它做成了吗?请听老师讲的故事《小蜗牛去旅行》

  二、欣赏理解体验故事

  1、音乐起 ,教师有表情地讲读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请幼儿回答问题: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小蜗牛为什么想去大森林?在路上小蜗牛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小蜗牛去没去大森林?

  3、出示图片(打乱顺序)。师:这几幅图就是这个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老师说的话把这幅图找到好吗?(按照叙述的内容,请幼儿逐一将图找到,教师按顺序贴好)

  4、幼儿看图讲述。用上“森林、惊讶、微笑、决心、到达”等词语。

  5、角色表演。先请接受快,表现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表演。音乐适时进入。

  6、续编故事。“小朋友表现真棒,能够把这个故事表演得这么好,可是小蜗牛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它能不能看到大森林呢,它看到的大森林会是什么样的景色呢?谁能说一说?”

  三、良好行为习惯教育

  小蜗牛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它一定能看到了美丽的大森林,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向小蜗牛一样下定决心不怕困难一定也会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就像刚开始老师说的小明明他要坚持把画画完,送给妈妈,妈妈收到后一定很开心,对吗?

  四、活动延伸

  小蜗牛想去的地方就是美丽的大森林,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这里就有美丽的大森林,看到远处的大山了吗?有的`小朋友是不是都爬上去了?下面还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边开满了野花。可美了,老师这里许多山林里的相片,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附)故事基本内容

  小蜗牛去旅行

  1.、小蜗牛听说远方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它很想去看看。一天早上,它告别了家人,向森林的方向慢慢爬去。

  3、路上它遇到小乌龟,高兴地说:“咱们一起去旅行,看看大森森吧!”

  4、小乌龟瞪大眼睛惊讶地说:“啊?这怎么可能,没等你爬到那就累死了。”

  5、小蜗牛微笑着说:“只要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到达的”。说完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去。

  教学反思

  这是本学期我组织的一节语言教学公开课,对课后各位听课老师的评语和自己组织的整个活动过程做个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各个环节衔接比较自然,幼儿接受较好,基本达到了活动要求和目标。

  成功的地方是音乐的选择和适时进入非常符合故事情节。当我讲读时,音乐先起,立刻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好像在音乐中他们能感受到小蜗牛一步一步前行的样子,仔细倾听老师讲故事,在幼儿分角色表演时,加入音乐,调动起幼儿天生自然的表现力,他们能随着节奏模仿着小蜗牛,小乌龟的样子,非常可爱。在最后一环节活动延伸介绍家乡美景,在欣赏图片的同时也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不足之处是在听老师叙述,让幼儿去找相应的图片这一环节,虽然设计的很独特,改变以前直接让幼儿看图讲述的方式,第1、4图幼儿轻松找到,但2、3 图因为只是细微的变化(小乌龟听到小蜗牛说话的前后表情的不同)所以幼儿找起来有些困难导致这一环节幼儿不够活跃。在续编故事时,往往前面幼儿说完,后面的幼儿就模仿前一幼儿,想象过于单一,老师应及时引导启发,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反思,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10-11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经典】07-23

中班教案(精选)08-15

【经典】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7-29

中班教案(经典)07-29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