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中班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3、培养探索树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长风公园,观察过秋天时物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公园里的植物。
提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现在公园里的树和我们原来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谈谈自己的发现。
1、你们刚刚看到了哪些植物?他们有什么变化?
2、有没有没有变化的植物?他们是什么?
3、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到了很多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不长叶子了呢?
小结:原来公园里的竹子、松树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三、小结
1、原来公园里的松树等等都是不怕冷的,到了冬天仍然披着绿绿的.外衣,另外一些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了,这让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养分来过冬。我们把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树叫做常绿树,而那些会掉树叶的、现在已经光秃秃的树叫做落叶树。
2、请你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棵落叶树和几棵常绿树。
小百科: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 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了解一些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加深对季节特征的认识。
重点难点:
重点: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难点:懂得动物生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方式及人们过冬的一些办法。
物质准备:一幅冬季景色图片,若干种动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鸡、鸭、蛇等),部分动物头饰,场地布置(树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动过程:
一、知道动物怎样过冬。
1.讲述故事《小动物过冬》,提问: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2.游戏:给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①让幼儿操作动物卡片,在图片上给这些小动物找过冬的地方。
②引导幼儿总结这些常见动物过冬的方式。(换皮毛、冬眠、储存粮食、飞往南方等)
3.表演游戏:小动物过冬。
幼儿头戴动物头饰(如兔子、青蛙、燕子、鸡、鸭等),听教师信号,找到场地布置的过冬的地方:
①谁不怕冷,还在雪地上跑来跑去?
②谁冬天躲起来睡大觉?
③谁躲在家里吃东西?
④谁飞到南方去过冬?
二、关心动物的生存。
①我们怎样关心爱护小动物?
②我们是怎样过冬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放大镜、望远镜等工具十分的感兴趣,还有得孩子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照着什么。但是,放大镜的用法并不如我所愿。从幼儿的举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幼儿乐意使用放大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放大镜紧紧贴着眼睛,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被照的物体上,显然,幼儿只是认识放大镜而已,对其使用方法及具体功用却并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堂中班科学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二、目标预设
1、了解和发现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在活动中,幼儿能自主探索和细心观察,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3、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感受放大镜的神奇之处。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玩放大镜的经验
2、课件《放大镜的秘密》
3、幼儿操作材料、实物放大镜人手一份,纸笔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萌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由于先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过放大镜的秘密,也对这种工具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所以,我设计了“找找小瓢虫”的游戏,将红色的、很小的“小瓢虫”隐藏在“森林”图片中,请幼儿一一寻找出来,从而引出请放大镜来帮忙,这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放大镜的作用。而随后的游戏“这些瓢虫一样吗”,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寻找相同的“小瓢虫”,鼓励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的过程中,了解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最后一个环节 “生活中的.放大镜”则扩大了幼儿的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生活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放大镜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工具,因此,我产生了设计集体学习活动的想法,希望通过集体学习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水位高度与水柱喷射距离间的关系。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准备:
1.可乐瓶若干,根据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钻洞并用胶布封住,然后装上水。
2.小红旗和小黄旗每人各一面,蓝、红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胶布若干。
4.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绳若干。
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都喜欢玩水。今天我准备了一些瓶子,我们一起来玩喷水的游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经验
(一)进行第一个实验。
1、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
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我听到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用胶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
色的线上。
3、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是黄色的水喷得远,还是蓝色的水
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黄旗,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只瓶子中间插上小黄旗。
4、(都做完了)现在请两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然后把两个瓶子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后插上小红旗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5、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
了什么?为什么喷出的水会一样远呢?
6、师操作,验证结果。
7、请幼儿用绳测量喷水的洞口离水面的高度。
8、发现了什么?
9、师再次操作,验证结果。
10、出示总表,小结:水位一样高,洞口一样高,一样大,它所受的压力就一样,所以,喷出的水就一样远。
(二)(出示有两个洞的瓶子)进行第二个实验。
1、师:看,这个瓶子有两个洞,如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哪个洞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洞旁边贴上蓝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个洞中间贴上蓝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仔
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旁贴上红色的'三角形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3、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4、师操作,验证结果。
5、为什么下面的洞水喷得远?
6、小结:虽然,洞口一样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压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会喷得远。
(三)观看录象,拓展经验。
1、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样的瓶子进行比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样高,但大小不一样大的瓶子比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不同,并盖紧盖子的两只瓶子,请幼儿回
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看哪只瓶子喷得水远?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知道使热水变凉的一些简单方法,在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水泡东西。
2. 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热水,并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热水、冷水泡咖啡的现象,明白热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强。
3. 喜欢参见科学探究活动,在观察、发现、交流中体会热水的秘密。
活动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到哪杯是热水;在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交流或学习使热水变凉的一些简单方法。
活动难点:
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热水、冷水泡咖啡的现象,明白生活中我们要用热水泡东西的原因——热水的溶解能力比冷水强。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中班幼儿对热水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用摸的`方法可以辨别出哪杯是热水,知道用嘴吹可以使热水慢慢变凉。
2. 材料准备:每组两个透明杯子,一个装有冷水、一个装有热水;装有热水的杯子若干,装水的大容器一个、空杯子若干、冰块若干;两个大一点的透明杯子,一个装有冷水、一个装有热水,两包咖啡。
活动过程:
一、哪杯是热水——感知热水、冷水的区别
1. 引导语:你们的桌子上放了两杯水,哪杯是热水、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热水冒热气、杯子上有小水珠;摸到:一杯烫烫的、一杯凉凉的)
2. 小结:我们小朋友用小眼睛看的方法可以知道,冒着热气、有小水珠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用小手摸的方法可以知道,摸起来烫烫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
二、热水变凉——交流使热水降温的方法
1. 引导语:口渴了,想喝水,我们喝热水?冷水?(我们喝温水)那么你知道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热水很快变凉,变成温水呢?(交流原有知识经验)
2. 教师操作并补充简单的方法:活动结束我们还可以看看哪种办法可以使热水凉得更快!(①放通风口②热水里放冰块③热水分装几个杯子④热水连同杯子放进装冷水的容器内)
3. 小结:原来有这么多好办法可以让热水变凉,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小朋友、老师看到、听到的,以后,我们也要多多留心生活中的小事,碰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多问问、多想想。
三、热水泡东西——探索咖啡在热水、冷水中的溶解情况
1. 引导语:现在老师要泡杯咖啡,要用什么水好呢?这是为什么呢?
2. 小实验——热水、冷水泡咖啡
引导幼儿观察用热水、用冷水泡的两杯咖啡,讨论现象:在热水里咖啡泡得开、溶化了(溶解了);在冷水了咖啡泡不开,很难熔化(溶解)。
3. 小结:我们刚刚做小实验发现,在热水里咖啡很快溶解了,所以我们一般用热水泡奶粉、果珍、豆浆粉。
四、活动小结及延伸。
1. 幼儿讲讲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教师总结。
2. 延伸:我们从小小的一杯热水中就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关于热水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发现了,再一起来学习。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幼儿对固定搭配有了充分经验后,引导幼儿去发现探究颜色深浅与量的多少有关。
2、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3、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4、 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实验探究颜色深浅与两色间的多少有关:黄多蓝少变出的颜色浅;蓝多黄少变出的颜色深。
难点:调配出深绿与浅绿。
活动准备:
1、一棵大树(前一变色活动中,幼儿用黄色与蓝色混色涂出的树叶,张贴在树枝上);两棵供幼儿涂色用的'大树。
2、每组操作材料:玩具针筒、透明杯每人两份;黄、蓝颜料水及标签若干份;抹布。
活动过程
一、发现现象,质疑猜测。
1、 教师出示张贴的大树,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绿叶有深有浅。
2、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都是用黄色与蓝色变出来的,怎么绿叶会有的深有的浅,你们猜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呢?
3、 幼儿猜测。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测在表格上做记录。
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1、 获得实验方法。
(1) 了解实验材料
(2) 幼儿猜实验的方法
(3) 教师边引边演
(4) 归纳实验步骤
2、 亲身操作实验。
3、 呈现实验结果。
4、 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三、给大树妈妈装扮春装和夏装。
鼓励幼儿用调配出来的深绿去装扮夏装,浅绿色去装扮春装。
设计意图
激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颜色的固定搭配有深浅现象。
教师提出疑问,引发幼儿猜测其中的原因。
以表格来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即呈现实验的目标。
从材料出发,鼓励幼儿猜想实验可以怎么做?一方面可以发散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敢想;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树立科学的精神:敢想、敢尝试。
运用观察、比较法,教师帮助幼儿归纳提升知识经验。
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
2、知道瓢虫有益虫和害虫的区别。
活动准备:
《寻找七星瓢虫》课件、自制瓢虫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七星瓢虫
师:哎呀,大树妈妈怎么了哭了呀?
幼:她身上有好多小虫子……师:大树妈妈身上的小虫子咬的她好疼呀,我们快点请小瓢虫来给大树妈妈治病吧!
幼:好的师:不过呀,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治病高手(益虫),只有身上有7个点点的七星瓢虫才是益虫哦。请你们看看,它们都是七星瓢虫吗?
幼:身上的点点数不同。
二、寻找七星瓢虫
师:请你们找一找,哪个才是七星瓢虫呢?你是怎么知道?(出示ppt图片)ppt上出示三只瓢虫,第一只五星瓢虫,第二只六星瓢虫,第三只七星瓢虫。
幼:xxx师: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吗?
幼:一个一个数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幼:用眼睛看……师:你用眼睛看,放在心里数。你用了默数的方法,你的本领真大……幼……师:你们用到了许多不同的数数方法,而且都正确找到了七星瓢虫。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也想来数一数,看看,我用的方法跟你们一样吗?
(老师看着屏幕,边指边说: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这边的4个点点,把4记在心里,接着数剩下的点点,5、6、7,总共有7个点点,我找到了七星瓢虫)师:我用的方法叫目测数群,又快又简单,你们愿意试试用我的方法再找找七星瓢虫吗?
(再出示一张ppt,共3只瓢虫,中间一只为七星瓢虫,请幼儿尝试)
三、游戏:帮助大树妈妈找到七星瓢虫
师:哎呀,大树妈妈实在疼的难受,让我们快点帮她寻找一些七星瓢虫,请小朋友们用接力赛的方式找出七星瓢虫,每个人找一只七星瓢虫,找到后放到大树妈妈身上,回去后拍一下下一位小朋友,下一位小朋友再上来找,比比哪队找得最快最准确。别忘了,只有七星瓢虫才是益虫才能治病,别的可都是害虫哦。
观察要点:
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够运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
2、观察幼儿是否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师:我们两组用了非常快的速度找出了七星瓢虫,都对了吗?看看,七星瓢虫是不是把大树妈妈的病治好了(出示一张大树妈妈在笑的图片)师:大树妈妈笑了,她非常感谢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帮助她治病,现在,快让我们把数数的新方法教给其他小朋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选自《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中班第一主题活动《快乐小天地》中的一节科学领域活动课《神奇的发现》;放大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1、放大镜对准观察的实物上下移动或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2、把放大镜放到眼前,慢慢的移向所观察实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楚为止。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去探索事物的变化很感兴趣;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事物的明显变化,但是,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把自己所观察的物体看清楚并不清楚,所以,我依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次活动中采用了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放大镜的特点,知道如何在探索中正确使用放大镜。
本节课我将了解放大镜的特点设为重点;探索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设置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于使用放大镜探索事物很感兴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动中发现他们对于如何使用放大镜,如何看清物体操作的并不准确。于是,我在本节活动中设计了说——听——看——用——展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学习使用放大镜的正确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2、认识放大镜,初步学习使用放大镜。
3、学习观察,体验探索事物的变化并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1、故事《神奇的镜子》。
2、视频《 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放大镜人手一个。
3、观察记录表人手一份、水果、动物、交通工具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交谈,说说放大镜的神奇
1、出示实物
师:“孩子们,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师:谁知道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师幼交谈
二、倾听故事,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师:那咱们一起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神奇镜子》,在听故事的时候你们要认真看,仔细听!听一听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倾听故事
3、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故事中的放大镜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变大,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观察放大镜,了解放大镜的特点
1、观察放大镜
师:放大镜为什么这么神奇呢!快从你们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镜。看一看放大镜的镜片,摸一摸镜片的中间和旁边有什么不一样,把你的发现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讨论
3、教师提问
师: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子的?
4、个幼回答
5、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是透明的,放大镜镜片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镜能够把物体放大。
四、尝试使用,探索放大镜的用法
1、清洁镜片
师:现在请大家从盒内拿出镜片布,把放大镜的镜片擦一擦;在平时使用放大镜时要保持镜片的干净,以便于看清我们所要观察的图像内容,擦好以后把镜片布放回盒内。
2、提出要求
师:在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图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请你找到它。那怎样才能看清楚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注意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才看清图片的,一会儿,把你使用放大镜看清图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现在开始行动吧!
3、幼儿操作
4、教师提问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使用放大镜把你所观察的图片看清楚的?
5、个幼回答
五、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
师: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呢?咱们一起看一段视频吧!
2、师幼交谈
师: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谁来说一说?
3、教师小结
师: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物体是像这样放置的时候,放大镜对准所要观察的图片上方,上下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像刚刚我们所观察的图像是在墙面上的,那我们就要将放大镜对准图片前后移动,直到看清楚图片内容。
六、操作体验,尝试记录探索结果
1、出示记录表
师:这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图片,一会儿要用你们手中的放大镜去观察图片上的内容,找到相同的大图片插在对应的空格内;在桌子上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记录表,它们分别是水果类、动物类和交通工具类。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类别的记录表,并完成上面的内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记录表粘贴在相应类别的展板上。注意:要正确使用放大镜,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幼儿完成后把记录表贴在操作板上,师幼共同欣赏。
七、成果展示,区域中进一步探索
师: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很多我们用眼睛看不清的物体,在区域材料中有很多细小物体的图片。区域活动时,大家可以拿着放大镜去探索更多的有趣事情。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12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3
【热】中班科学教案02-24
【精】中班科学教案02-24
中班科学教案:水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