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4 09:22:3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各不相同,生长在各自的果实之中。

  2.通过观察了解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生长的部位。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如菜椒、苹果、玉米、葫芦、向日葵、花生、丝瓜及各种豆荚。

  2.有籽西瓜1个。

  3.每组小筐1个,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块,水果刀1把(教师用)。

  4.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引起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说出植物或果实的名称及特征。

  2.教师出示西瓜,引发幼儿对西瓜种子的关注。

  3.教师: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下来。明年,我们还想吃西瓜时,怎么办?

  4.引发幼儿对自己的经验猜测并知道可用用种子种植。

  5.教师:西瓜有种子吗?你见过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6.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描述西瓜种子的特征。

  7.教师:西瓜种子藏在哪里呢?

  8.根据幼儿提议切开西瓜,找出西瓜籽并观察。

  (二)探索其他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

  1.教师:你们带来的果实有种子吗?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将找到的种子放在小蝶子里。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或敲开部分坚果的硬壳。

  3.教师:你带来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它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4.引导幼儿谈论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用什么方法找到种子,以及种子藏在哪里。

  (三)观察各种果实中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师:我们找到了种了,再来看看植物和果实内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2.幼儿讲述,教师示范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的排列方式。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4.教师:在种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观察发现种子的异同。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对比观察不同的种子。

  教师:看看你个同伴找到的种子,种子的形状颜色一样吗?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幼儿对自己与同伴的各种种子做进一步的观察,自由说说对种子的新发现。

  3.教师:这些种子长得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叫种子吗?种子有什么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去找一找还能找到哪些种子。

  活动延伸:

  将幼儿带来的植物的果实放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种子生长的不同部位或观察种子的排列形式。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

  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生活)---边出示边说这是---餐巾纸。

  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剑?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 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报纸(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处。

  2.喜欢参加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练习过编辫子。

  2.纸、笔、绳子、棉花和颜料等。

  3.各种动物尾巴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1.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和用处。

  观看小白兔尾巴的幻灯片,讨论:这是谁的尾巴?它有什么用处?如果小兔子的'尾巴长长的,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经验,结合幼儿的发言内容放有关的幻灯片(如松鼠、袋鼠、牛、壁虎和鱼)。

  小结:动物的尾巴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制作各种动物的尾巴。

  讨论:怎样制作动物尾巴?

  幼儿自定内容,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尾巴。

  3.玩抓尾巴的游戏。

  延伸活动

  1.日常活动中继续丰富幼儿有关动物尾巴的相关经验。

  2.提供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玩其中的配对游戏。

  目标

  1.理解并能说出一些动物的尾巴的形态和作用。

  2.对动物的秘密有兴趣,喜欢问有关的问题。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梧桐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作用;学习从整体到局部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用看,摸,抱等动作参与观察。

  活动准备:

  预先选择好观察梧桐树的`地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梧桐树的特征。

  1。观察:观察梧桐树的整体形态。引导幼儿讲述从远处观察梧桐树的印象。

  提问:梧桐树看起来怎么样?像什么?

  2。带领幼儿从近处观察梧桐树,说出它的主要特征。指导幼儿按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的顺序进行观察;鼓励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梧桐树,用多种动作进行观察。感知,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

  二、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用处。

  提问:你喜欢梧桐树?为什么?当幼儿说到大树有遮阳作用时,教师可带幼儿先站在阳光下,后再回到树荫下,通过亲自体验,加深印象。

  小结:梧桐树能遮阳,让我们感到凉快;它还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它的好处真多,小朋友都喜欢它,让我们共同爱护梧桐树。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联系生活,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轮子是圆圆的,会滚动。

  2、寻找生活中的轮子,发现轮子的作用。

  3、激发思考与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汽车图片或者实物,教学挂图,积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出示汽车,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发现汽车能跑起来的原因

  老师:对啦,是小汽车,你们看,它能够在地上跑,你们知道为什么汽车能在地上跑吗?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观察出玩具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并说出玩具车是因为有圆形的轮子才能跑起来。

  二、基本部分。

  (感知轮子能跑起来的特点)

  老师:如果把圆形的轮子换成其他形状,想三角形,正方形的,这样的小车能跑起来吗?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积木让幼儿观察、讨论三角形,正方形能不能滚动起来。)

  老师:好了,我们大家来看看三角形,正方形能不能滚动起来呢?小朋友们在桌子上试一试。

  老师小结:对了,三角形,正方形不能滚动起来,因为圆形没有角,所以就能滚动起来。

  三、出示教学挂图,感知轮子的多样性。

  老师:这幅图哪些地方有轮子呢?

  (幼儿回答)

  老师:这些轮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

  老师:轮子有大有小,有的`是橡胶的,有的是木头的,有的轮子中间是空空的。但是无论怎么样的轮子它都是圆形的,因为这样才能滚动。有了轮子,我们搬运东西的时候就更轻松了也更快了,小朋友们回家了也可以找一找家里有哪些地方有轮子,好吗?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4、《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1. 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去厕所?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 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 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 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学儿歌:

  小花猫洗澡

  小花猫,爱干净,

  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

  洗干净,去睡觉。

  5.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活动建议

  活动前几天,教师可以请几位家里养猫的家长配合,让幼儿参与照顾小猫,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最好能将过程以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待到活动时用。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活动后,还可以把图片放在展览区,在区域时间或过渡环节重复播放录像。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有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课程的开头以情景引题,肯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观察图片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增长更多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多米诺现象,感知推力的作用。

  2、能用多种方法玩积木,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3、积极探索,乐意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多米若骨牌游戏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多米若游戏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想不想玩玩视频里的游戏呀?

  告诉幼儿这种游戏叫多米若游戏,请幼儿用木块玩多米若游戏。

  (二)尝试并找到游戏成功的秘密

  你的多米诺游戏成功了吗?为什么?

  总结游戏成功的原因:每块木块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推第一块时用力在中心。

  (三)幼儿再次玩多米诺游戏。

  为什么推了第一块后面的就会陆续的跟着倒下。

  总结多米若现象的原理:当推到第一块积木时,第一块积木的重量倒在第二块积木上,积木的重量转变为动力推到第二块,这样一块接一块的.被推倒,形成了力的传递,成为多米若现象。

  (四)刚才我们摆的都是直线,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能不能拼出其他的线条呢?

  (五)玩一玩人体多米诺的游戏。

  除了积木、骨牌可以玩多米若游戏,我们的人体也能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玩。引导幼儿玩人体多米若游戏。(大家陆续伸手、陆续倒下等等。)

  (六)结束:多米若游戏人越多就越好玩,我们回教室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观察种子的生长,尝试用图画记录种子生长前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

  事先在小盆里种植绿豆或蚕豆,种子长叶后,把植物移放在展览区。

  种植所需的`材料,例如棉花、透明塑料杯、绿豆和水等。

  “种子长大了”补充操作材料(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请幼儿到展览区,帮教师拿取种着绿豆的小盆。

  2、将幼苗带土取出,与幼儿一起观察幼苗的叶子、茎和根。

  3、建议幼儿种植绿豆,向幼儿展示所需材料,并示范种植的步骤:

  把棉花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底部,然后倒入少量的水。

  把绿豆放在湿的棉花上。幼儿在自己的塑料杯内种植绿豆。

  4、请幼儿把绿豆带回家中种植,并观察和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教师也可让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种植活动。

  5、一星期后,请幼儿把绿豆和“种子长大了”补充操作材料带回幼儿园,报告绿豆的生长情况,并分享种植的乐趣。

  活动评价

  能种植绿豆。

  能完成“种子长大了”补充操作材料。

《科学活动教案【合集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07-12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8-01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3-06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7-24

科学活动教案(精)07-24

科学活动教案(优)07-23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科学活动教案【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各不相同,生长在各自的果实之中。

  2.通过观察了解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生长的部位。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如菜椒、苹果、玉米、葫芦、向日葵、花生、丝瓜及各种豆荚。

  2.有籽西瓜1个。

  3.每组小筐1个,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块,水果刀1把(教师用)。

  4.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引起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果实,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鼓励幼儿说出植物或果实的名称及特征。

  2.教师出示西瓜,引发幼儿对西瓜种子的关注。

  3.教师: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下来。明年,我们还想吃西瓜时,怎么办?

  4.引发幼儿对自己的经验猜测并知道可用用种子种植。

  5.教师:西瓜有种子吗?你见过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6.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描述西瓜种子的特征。

  7.教师:西瓜种子藏在哪里呢?

  8.根据幼儿提议切开西瓜,找出西瓜籽并观察。

  (二)探索其他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

  1.教师:你们带来的果实有种子吗?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将找到的种子放在小蝶子里。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或敲开部分坚果的硬壳。

  3.教师:你带来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它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4.引导幼儿谈论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用什么方法找到种子,以及种子藏在哪里。

  (三)观察各种果实中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师:我们找到了种了,再来看看植物和果实内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2.幼儿讲述,教师示范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的排列方式。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4.教师:在种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观察发现种子的异同。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对比观察不同的种子。

  教师:看看你个同伴找到的种子,种子的形状颜色一样吗?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幼儿对自己与同伴的各种种子做进一步的观察,自由说说对种子的新发现。

  3.教师:这些种子长得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叫种子吗?种子有什么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去找一找还能找到哪些种子。

  活动延伸:

  将幼儿带来的植物的果实放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种子生长的不同部位或观察种子的排列形式。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

  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生活)---边出示边说这是---餐巾纸。

  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剑?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 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报纸(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生活中的观察、摸等感官来发现各种各样纸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纸是厚的、薄的;有些纸是光滑的、粗糙的;还有些纸的颜色是不同的。在这里课前我让幼儿收集了各种材料,以便让幼儿们能够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发现、去观察。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处。

  2.喜欢参加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练习过编辫子。

  2.纸、笔、绳子、棉花和颜料等。

  3.各种动物尾巴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1.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和用处。

  观看小白兔尾巴的幻灯片,讨论:这是谁的尾巴?它有什么用处?如果小兔子的'尾巴长长的,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经验,结合幼儿的发言内容放有关的幻灯片(如松鼠、袋鼠、牛、壁虎和鱼)。

  小结:动物的尾巴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制作各种动物的尾巴。

  讨论:怎样制作动物尾巴?

  幼儿自定内容,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尾巴。

  3.玩抓尾巴的游戏。

  延伸活动

  1.日常活动中继续丰富幼儿有关动物尾巴的相关经验。

  2.提供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玩其中的配对游戏。

  目标

  1.理解并能说出一些动物的尾巴的形态和作用。

  2.对动物的秘密有兴趣,喜欢问有关的问题。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梧桐树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作用;学习从整体到局部按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并用看,摸,抱等动作参与观察。

  活动准备:

  预先选择好观察梧桐树的`地点。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梧桐树的特征。

  1。观察:观察梧桐树的整体形态。引导幼儿讲述从远处观察梧桐树的印象。

  提问:梧桐树看起来怎么样?像什么?

  2。带领幼儿从近处观察梧桐树,说出它的主要特征。指导幼儿按树干。树皮。树枝。树叶的顺序进行观察;鼓励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梧桐树,用多种动作进行观察。感知,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

  二、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用处。

  提问:你喜欢梧桐树?为什么?当幼儿说到大树有遮阳作用时,教师可带幼儿先站在阳光下,后再回到树荫下,通过亲自体验,加深印象。

  小结:梧桐树能遮阳,让我们感到凉快;它还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它的好处真多,小朋友都喜欢它,让我们共同爱护梧桐树。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联系生活,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轮子是圆圆的,会滚动。

  2、寻找生活中的轮子,发现轮子的作用。

  3、激发思考与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汽车图片或者实物,教学挂图,积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出示汽车,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发现汽车能跑起来的原因

  老师:对啦,是小汽车,你们看,它能够在地上跑,你们知道为什么汽车能在地上跑吗?

  (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观察出玩具车的轮子是圆形的,并说出玩具车是因为有圆形的轮子才能跑起来。

  二、基本部分。

  (感知轮子能跑起来的特点)

  老师:如果把圆形的轮子换成其他形状,想三角形,正方形的,这样的小车能跑起来吗?

  (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积木让幼儿观察、讨论三角形,正方形能不能滚动起来。)

  老师:好了,我们大家来看看三角形,正方形能不能滚动起来呢?小朋友们在桌子上试一试。

  老师小结:对了,三角形,正方形不能滚动起来,因为圆形没有角,所以就能滚动起来。

  三、出示教学挂图,感知轮子的多样性。

  老师:这幅图哪些地方有轮子呢?

  (幼儿回答)

  老师:这些轮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

  老师:轮子有大有小,有的`是橡胶的,有的是木头的,有的轮子中间是空空的。但是无论怎么样的轮子它都是圆形的,因为这样才能滚动。有了轮子,我们搬运东西的时候就更轻松了也更快了,小朋友们回家了也可以找一找家里有哪些地方有轮子,好吗?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4、《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1. 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去厕所?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 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 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 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学儿歌:

  小花猫洗澡

  小花猫,爱干净,

  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

  洗干净,去睡觉。

  5.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活动建议

  活动前几天,教师可以请几位家里养猫的家长配合,让幼儿参与照顾小猫,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最好能将过程以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待到活动时用。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活动后,还可以把图片放在展览区,在区域时间或过渡环节重复播放录像。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有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课程的开头以情景引题,肯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观察图片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增长更多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多米诺现象,感知推力的作用。

  2、能用多种方法玩积木,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3、积极探索,乐意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多米若骨牌游戏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多米若游戏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想不想玩玩视频里的游戏呀?

  告诉幼儿这种游戏叫多米若游戏,请幼儿用木块玩多米若游戏。

  (二)尝试并找到游戏成功的秘密

  你的多米诺游戏成功了吗?为什么?

  总结游戏成功的原因:每块木块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推第一块时用力在中心。

  (三)幼儿再次玩多米诺游戏。

  为什么推了第一块后面的就会陆续的跟着倒下。

  总结多米若现象的原理:当推到第一块积木时,第一块积木的重量倒在第二块积木上,积木的重量转变为动力推到第二块,这样一块接一块的.被推倒,形成了力的传递,成为多米若现象。

  (四)刚才我们摆的都是直线,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能不能拼出其他的线条呢?

  (五)玩一玩人体多米诺的游戏。

  除了积木、骨牌可以玩多米若游戏,我们的人体也能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玩。引导幼儿玩人体多米若游戏。(大家陆续伸手、陆续倒下等等。)

  (六)结束:多米若游戏人越多就越好玩,我们回教室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观察种子的生长,尝试用图画记录种子生长前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

  事先在小盆里种植绿豆或蚕豆,种子长叶后,把植物移放在展览区。

  种植所需的`材料,例如棉花、透明塑料杯、绿豆和水等。

  “种子长大了”补充操作材料(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请幼儿到展览区,帮教师拿取种着绿豆的小盆。

  2、将幼苗带土取出,与幼儿一起观察幼苗的叶子、茎和根。

  3、建议幼儿种植绿豆,向幼儿展示所需材料,并示范种植的步骤:

  把棉花放在透明塑料杯的底部,然后倒入少量的水。

  把绿豆放在湿的棉花上。幼儿在自己的塑料杯内种植绿豆。

  4、请幼儿把绿豆带回家中种植,并观察和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教师也可让幼儿在幼儿园进行种植活动。

  5、一星期后,请幼儿把绿豆和“种子长大了”补充操作材料带回幼儿园,报告绿豆的生长情况,并分享种植的乐趣。

  活动评价

  能种植绿豆。

  能完成“种子长大了”补充操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