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9篇(热)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管子的多样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大胆探索实验,并根据结果总结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管子。
2、实验材料:黄豆、纸条、手电筒、纽扣、冒险、沙子等。
3、每人一张记录表、笔。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 (幼儿回答)
教师:是的,这些管子呢,我们要来探索探索,看看这些有趣的管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了解它们的多样性。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管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
教师:你们看到有哪些管子?(幼儿回答) 请你们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管子看一看。
(2)集体交流各种管子的外形特点。
教师:你观察的管子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
2、介绍实验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1)教师出示一根管子,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猜测。
教师:桌上的东西能不能通过这些管子呢?
(2)幼儿亲自实验得出结论并做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并做好记录。
3、集体交流实验结果,并迁移原有经验。
(1)请幼儿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边说说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通过交流、比较,产生疑问。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品能穿过管子,而有的不能呢?
总结: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大,物品就能通过管子;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小,物品就无法通过。
(3)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说说还有那些物体可以穿过管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穿过管子呢?
(4)总结管子的共同特性。
教师:为什么许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管子呢?管子哪里是一样的? (幼儿总结,教师帮助整理语句)
4、帮助幼儿联系实际,知道管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管子?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幼儿回答)
三、活动结束。
教师:好的,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有趣的管子,知道他们的外形特点,特知道什么东西能进到管子里,哪些东西不可以,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也要多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学会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在“有趣的管子”这一活动中,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探索、了解管子的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教师以吸管毛毛虫来做客并带领幼儿进入管子王国引出课题,使幼儿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挑选、初步认识管子。让他们摸一摸、玩一玩,挑一个喜欢的管子仔细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材料?带着这些问题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索管子的特征。在观察中训练幼儿用一双面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从管子形状、颜色、材料纷纷说出自己手上管子的特征。幼儿在自选喜欢管子的活动中,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自发学习,从而支持他们的活动兴趣、挑战他们的活动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落叶树,感知秋天树叶变化的季节特征。
2.尝试按树叶的形状、大小与影子进行匹配。
重点难点:
尝试根据树叶的形状、大小与影子进行匹配。
活动过程:
一、感受秋天的变化。
提问: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从哪可以看出是秋天了?(天气变化、人们的`着装、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小结:秋天草儿变黄了,树叶落了,树上结果子了,天气也变凉了。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1.播放动画前半段提问:小树叶为什么会离开大树妈妈?
小结:秋天到了,一些树叶就会慢慢地变黄,慢慢地离开大树。
2.播放动画后半段提问:树叶离开大树妈妈后做了什么事情?树叶宝宝是通过什么办法,怎么样才找到自己的影子的?它们的形状一样吗?颜色一样吗?
教师小结:小树叶终于亲到了自己的影子,原来树叶和影子在形状和大小上是一样的。
三、在观察、比较、质疑中发现秘密,获得经验。
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梧桐树的叶子,一到秋天我也会离开大树妈妈,我也想去亲亲自己的影子,你们能帮我找找我的影子吗?
1.帮梧桐叶找影子(出示众多梧桐叶的影子)请幼儿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哪片是梧桐叶的影子?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树叶和它的影子在形状、大小上是一摸一样的。
2.拓展有关落叶树的知识讨论:秋天里还有哪些树叶也可以亲到自己的影子?
教师小结:秋天到了,有好多树的叶子会掉下来,我们把这些树都叫做落叶树。
3.幼儿操作,匹配游戏,进一步积累经验。
教师:让我们来帮帮这些小树叶找找他们的影子,用线把他们连起来。
延伸活动:
那等我们中午吃好饭,我们每个人到树下捡一片树叶,然后到四周去找找树叶的影子。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普通话朗诵儿歌,练习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
2、初步了解豌豆、蚕豆从开花到结成豆荚,加工成豆制食品的过程,喜欢吃豆类食品。
活动重点: 用普通话朗诵儿歌。
活动难点:念准字的`读音。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豌豆蚕豆》。
2、各类豆制食品。
活动过程:
1、品尝食品导入活动:
出示豆制食品供幼儿品尝:
“你吃过这些食品吗?味道如何?它是用什么东西加工成的?”
出示豌豆、蚕豆,帮助幼儿小结:
“这些食品都是由豌豆、蚕豆加工成的。”
2、欣赏诗歌,理解豌豆、蚕豆从“花豆荚豆米”的过程。
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幼儿阅读图书《豌豆、蚕豆》,按顺序观察、理解画面。
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语句表达:
“诗歌里的豌豆、蚕豆是怎样长大的?都能做成哪些食品?”
3、学念诗歌: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习朗诵儿歌。
帮助幼儿发准“蚕、睡、吃、花儿”等字词的读音。(鼓励幼儿分句接龙念儿歌。)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神奇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草,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长出了各种不同的蔬果,每当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时,他们总会发现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绿颜色, 每当孩子吃完草莓、杨梅这些水果时,就会发现手上被“染”红了……这些现象告诉我们孩子在更早的时候已经接触到色素了,只是他们还不了解与认识这些隐藏在植物体内的色素。“植物色素”这个词对孩子来说很陌生也很书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随处可见的。
《纲要》中提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 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因为孩子在生活中对植物体内出现“颜色”这一现象产生了疑惑与好奇,于是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这节教学活动。
因为中班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是通过感知觉和操作活动来认识世界,所以我选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材料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现象产生兴趣,能主动探索色素的秘密,从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这一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能大胆动手操作,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难点: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块白布和叶子;
2.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小草、叶子、小番茄、各种颜色的花瓣等);
3.白色棉布每人两份;
4.各种食物:糖果、有颜色的馒头、面粉等;
5.PPT 课件。
教师示范材料:白布,绿叶。
活动过程
一、观看魔术,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观看魔术表演。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很棒的魔术表演,请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表演魔术:现在我的魔术开始了,这是什么?(出示白布) 那这是什么?(出示叶子)看一看,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 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魔术结束,发生了什么现象?(白布变成绿色的了)
2、幼儿尝试操作.
(1)你们觉得这个魔术有趣么?那现在我们自己来尝试变一次。看看老师给你们
准备了什么材料?(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操作变“魔术”。
(3)观察自己“魔术”后白布的变化。
老师提问:为什么布会变成绿色的呢?(因为叶子上的绿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结:原来植物的叶子里有绿颜色,它有一个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儿预测猜想。
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那你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还会不会藏着其他的颜色?(幼儿猜想)
2、幼儿探索验证。
(1)熟悉材料
师:我们现在自己来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体里有没有其他的颜色。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各种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实也有植物的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逐一介绍材料:胡萝卜、小番茄、柠檬皮青瓜皮杨梅各种花瓣等)
(2)第二次操作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魔术这个本领了,这一次请你们自己来变魔术。道具呢还是有一块白布,然后请你们在箩筐里选一样你喜欢的东西放在白布上来变魔术, 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
(3)交流分享
请幼儿把变好颜色的布按颜色分类摆放好。
黄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红色的色卡
绿色的色卡其它
提问: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的呢?(引导幼儿用“我用什么变出了什么颜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师小结:
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还有绿色。这些藏在植物身体里的颜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联系生活,提升经验。
1、生活应用 (1)出示 PPT
这些植物色素还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们吃的食物里,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播放 PPT(彩色面条):这是什么?它和我们平时吃的面条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2)观看视频
厨师在干什么?你在画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胡萝卜、菠菜)
小结:对了,这些植物色素就蕴含在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们加在面粉里, 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条。
(3)观看 PPT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食物含有植物色素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4)教师小结:
这些食物中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们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美观,更加的营养。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已经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种颜色,想不想把这块布变得五颜六色,更加美丽?请你们一起继续来完成好不好?
活动总结
由于幼儿园的花草树木是幼儿最熟悉的,也是最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再带幼儿一起观察、讨论,幼儿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于是在开展讨论时,幼儿就会有好多的东西想说,在说的过程中,幼儿思维的火花得到了碰撞,幼儿从中积累了许多的知识经验,所以,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活动的内容,必须是幼儿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有了这些铺垫,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 标:
1、了解玉米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知道玉米营养价值高,爱吃玉米。
准 备:1、各种玉米食品、带壳的玉米等、幼儿用书《玉米的生长》、教学挂图。
过 程:
1、玉米品尝会: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品尝。
交流分享:
——“你刚才吃的是什么?”
“这些东西是用什么来做成的?”
2、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玉米提问:
——“玉米是长得怎么样的.?外面有什么,里面有什么?”
“玉米有哪些颜色?”
玉米自述:(出示教学挂图)
——“我叫玉米,从一粒小小的玉米种子开始慢慢发芽、长高、抽节,然后长出玉米棒,吐出玉米须。玉米棒外面穿了好几层衣服,大家叫它包叶,里面是一排排的玉米粒,像珍珠一样,有黄的、白的,还有紫的。我的本领可大了,可以炒菜吃、爆米花、煮玉米饭、做玉米饼等,还可以当饲料。我的营养真丰富,小朋友吃了长得棒。”
幼儿阅读《玉米的生长》,教师答题。
3、实践活动:
幼儿自由结伴选择剥玉米壳、剥玉米粒。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一)初步感知身体动、影子也动,影子和身体在一起。
(二)体验观察影子、与影子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一)阳光明媚的户外空旷场地。
(二)幼儿用书第5册封二、第1页。
三、活动过程
(一)影子在哪里?
1.找各种各样的影子。
这些影子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影子,说说找到的最大、最小的影子。)
2.找找老师的影子。
我的影子在哪里?什么时候有影子?什么时候又不见了?我的影子有几个?
3.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观察影子的变化。
你有影子吗?它在哪里?你的`影子有变化吗?什么时候变的?怎么变的?
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动,影子也动,我们停,影子也停,它总是跟着我们。
(二)分不开的影子。
1.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走到哪儿,影子跟到哪儿,影子能和我们分开吗?你有什么办法让影子和你分开?
2.大胆猜想,提出假设。
请你想个办法把影子和自己分开。(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用跳或者站在桌子上等方法。)
3.根据刚才幼儿的猜测,逐一进行尝试和验证。
4.交流分享。
你用了什么方法让影子和你分开?你成功了吗?
5.教师小结:影子和身体在一起,不能分开。
(三)影子捉迷藏。
1.大胆猜想,引出游戏。
—一影子不能和身体分开,那影子能躲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吗?
2.师幼共同玩影子捉迷藏游戏:教师蒙上眼睛,从1数到10,幼儿在操场四周寻找可以将影子藏起来的地方,如大树后、房屋旁,然后教师去找影子,如发现幼儿的影子还能被看到,就表示被抓住,被抓住的幼儿和教师一起去找影子,直至游戏结束。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2、发展求新求异思维
材料:
细绳、橡筋圈、回形针、胶泥、白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尝试让纸立在桌上失败,激发幼儿动手的兴趣。
(二)幼儿操作
1、老师重点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先鼓励幼儿用桌上老师提供的材料帮助纸立起来,看谁用的方法多,而且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幼儿不用任何辅助材料让纸立起来,同样要用又新又多的方法。
(二)结束部份
1、幼儿讲解演示自己的方法,与同伴交流。
2、老师总结:一张纸能立起来,其中包含了很多科学道理,随着我们不断学习和长大,我们就会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评析:
这本来是一个科学探索活动,但我发现了其中的创新价值,因而稍作修改运用了一番,效果还不错,幼儿开始用胶泥、回形针、绳子等铺助材料或粘、或卡或拴使纸立了起来,后来没有任何辅助材料了,他们也能用折叠、组合等方法让纸立起来,充分调动的'求新求异思维,在活动的最后,有的幼儿还两个、三个合作,将纸组合造型,还取了不少象形的名字,体现了复合思维的萌芽。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小火箭及发射器人手一个;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体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让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一个方法?
3、幼儿再次探索、游戏。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
现在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儿操作,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小结:拍瓶子力气用得大,火箭飞得高;力气小,火箭也就飞得低。
活动反思:
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想象、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 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图片上的线索,并按提供的线索积极思考;
2. 初步了解蔬菜的基本特点,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师: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看他是谁?(南瓜爷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白胡子,白眉毛)给南瓜爷爷问好。
(2)出示南瓜爷爷的家。
(二).数客人
(1)师:今天南瓜爷爷家来了好多客人,请你数数一共有几个?(答案不一样)
(2)“平时我们数数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车,一个一个的数,今天这么多小客人围成了一个圆,你有什么好办法把一圈的东西数清楚?”提问个别幼儿:你是怎么数的?从哪开始?
(3)教授方法:数一圈的东西,我们先找到最上面的,然后顺着钟表转动的`方向,一个一个数,数过的就不能再数了。
(4)“我们一起再来数一遍”。。。。。。“原来南瓜爷爷家一共来了8位客人”
(三)、猜客人
(1)“你能从影子里看出它们是谁吗?”请幼儿说“我觉得第X个可能是XX”;“从哪里看出来的?”(形状)
(2)出示图片,共同验证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猜对了没有?”
(四)、找蔬菜做邻居
(1)了解"邻居":
“南瓜爷爷请这么多客人原来是要找邻居,谁知道“邻居”是什么?(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边或者楼上、楼下的朋友)
(2)了解蔬菜的定义:
@ 第一次操作:“南瓜爷爷要找蔬菜做邻居,这8位客人里有蔬菜吗?请你把你觉得是蔬菜的东西下面用黑色的笔画一个圆。”
@第二次操作:(等孩子们操作完以后)“好,把笔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对啦,有的人还差一点点,到底什么是蔬菜?(蔬菜就是种出来、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请你再来找一找,用红色的笔在蔬菜下面画一个圆。”
@验证:“现在我们一起对着大屏幕,来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是蔬菜?”(第一个饼干是在工厂里加工出来的,它不是蔬菜;第二个。。。。。。)
@“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蔬菜?”(5个)那南瓜爷爷找到了几个邻居?(5个)
活动延伸:
1、除了我们找到的蔬菜,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蔬菜?(幼儿自由发言)
2、“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种的蔬菜,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小结:生活中的蔬菜种类有很多,它们的营养价值也很高,请你们回去找一找,这些蔬菜都有什么营养,回来给我小朋友说一说,好吧!
小百科:南瓜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传入中国,现南北各地广泛种植。的果实作肴馔,亦可代粮食。全株各部又供药用,种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热除湿、驱虫的功效,对血吸虫有控制和杀灭的作用,藤有清热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12
中班动物科学教案04-01
中班科学教案:水11-29
中班科学教案【精】02-14
中班科学教案【荐】02-15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02-16
中班科学教案【热】02-17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2-17
【荐】中班科学教案02-17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