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14 08:42:2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房子不倒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3、初步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小常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搭房子的技巧,以及房子的一些简单结构,并可让幼儿收集一些房子的`构造图。

  2、塑料杯、,塑料板,纸皮、纸筒、易拉罐、水管、水管接口、泡沫板做的实验演示台,水管、水管接口、细铁丝、小木棍。

  3、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塑料绳子、细铁丝、小型电风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因为地震很多房子都倒了,你们想帮助灾区的小朋友吗?

  你们想盖一间怎样的房子呢?。

  2、幼儿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自由地搭建不倒的房子。

  二、感知材料,提升认知。

  1、幼儿在实验测试区域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并在活动中初步

  2、了解房子不倒的各种要素,了解要让房子不倒必需要用框架进行支撑与固定。

  (1)发现新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把框架固定在实验台中会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2)提问:怎样才能把我们做好的框架固定在实验台上,不移位呢?

  三、动手操作,掌握技术。

  1、激发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实验。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各种方法构建房子的墙体,并与框架连接起来。

  提问:小朋友,有什么办法把墙体和框架连接起来呢?

  2、学习在操作中作出简单的记录。(附记录表)

  四、展示与检查,体验成功。

  师幼合作利用风扇和一起拍打泡沫实验台检验构建的不倒的房子是否成功,

  分享成功的快乐并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

  五、拓展活动。

  观看《自救小常识》的课件,初步了解地震自救的小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云的外形特征、形成及变化。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云,启发幼儿根据云的形状去想想他们像什么;

  2.酒精灯1盏、烧杯1个,玻璃瓶每人一个,玻璃片每人1块,毛笔,火柴。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幼儿猜出后,让他们去讨论:云是怎么来的?

  二、探索发现

  1.教师动手实验

  (1)将毛笔浸湿,在黑板上画画,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画渐渐看不见了。

  (2)将放有冷水的烧杯放在燃烧的酒精等上,引导幼儿观察蒸发现象,让幼儿知道水烧开就形成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2.启发幼儿见过的蒸发现象。洗过的衣服在太阳下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水蒸气;江河里的水被太阳一晒也变成了水蒸气。

  3.讨论:那么多的水蒸气都飞到哪儿去了?(飞到天空去了)那么云是怎么来的呢?

  4.让幼儿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给幼儿桌前的玻璃瓶倒入开水,幼儿先观察水蒸气蒸发的现象,然后提醒幼儿摸一摸玻璃片,感觉其冷热,将玻璃片盖在瓶口上,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5.启发幼儿联想地面上那么多的水蒸气正发到很冷的天空后会怎样?(变成许多小水珠)天上的水珠为什么没有立即掉下来?(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它们已相互连在一起,那么云是怎么来的?(幼儿讨论)

  三、云的形成

  水遇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蒸发到天空后遇到冷空气,变成了许多小水珠,越聚越多的小水珠沾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尝试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转动的物体(风车、发条玩具、陀螺、皮球、杯子、塑料盆、积木、雪花片、椅子、溜溜球、绳子、筷子、牙签等)

  2、音乐“圆舞曲”,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玩转动玩具,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感受有趣的转动现象。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玩玩具的时候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选玩具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

  3、小结:通过手的运动,这些玩具都能转动起来。

  二、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能转动的物品和体育器械,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使它们转动。

  1、幼儿尝试转动自己的小椅子,教师引导:“它能转动吗?怎样转呢?”

  2、教师:“这儿还有许多玩具,它们能转动吗?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转动起来。”

  3、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4、幼儿交流自己的转动方法。

  三、引导幼儿用两种材料合作转动,使物体转动的更快,时间更长。

  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想了各种办法让物体转动起来,那现在老师又要让你们动脑筋了,你能不能两种材料合作,让它们转动的更快,时间更长?”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3、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转动的物体?”

  五、游戏“身体转转转”

  1、提问:“我们的身体能转动吗?”引导幼儿创编各种身体转动动作。

  2、播放音乐“圆舞曲”,引导幼儿伴随音乐做身体转动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设计思路:

  孩子上大班时,我们允许幼儿在书包中自由携带一种玩具。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带来了许多可以转动的玩具,如:各种各样的陀螺玩具、发条玩具、溜溜球、抽拉转动玩具等,他们在课间活动时常聚在一起比赛“谁转得快”,玩的非常开心。其实,在生活中,幼儿还能够接触到许多类似有关转动的现象,如:旋转****、呼啦圈、球类游戏、电风扇、洗衣机等,这些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幼儿虽然经常接触,但往往被他们所忽视,为了引发幼儿对生活中已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索,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整个活动从幼儿兴趣入手,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让每一个幼儿都“动”起来、“活”起来,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转动的乐趣,满足了好奇心。活动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都转动起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引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活动主要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成品转动玩具,如:发条玩具、陀螺、溜溜球、音乐盒等,这些玩具新颖有趣,孩子非常喜欢,大大激发了了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这一环节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玩具都可以转动,并在与同伴交流时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使玩具转动起来的方法,尤其是动词的正确使用。

  第二环节: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可以转动的体育器械,如:呼啦圈、球、绳子、自制飞盘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塑料盆、碗、小圆筐、手绢等。这一环节和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结合,重点是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第三环节: 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将两种物体放在一起转动,并要求转动的时间要长,速度要快。这一过程需要幼儿积极动脑,在和材料的互动中探索各种转动的方法。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可以转动的物体。这一环节将活动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引导幼儿去关注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将活动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玩身体转动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课题。这一环节,幼儿伴随音乐转动身体的各个部分,充分满足了幼儿好动的个性,使幼儿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和感受转动带来的有趣现象。在音乐方面,特意选择了三拍子的音乐“圆舞曲”,音乐本身旋律欢快,非常适合幼儿玩身体转动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小动物的可爱形象总能够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大千世界的动物皮毛都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而黑白两色皮毛的动物也有各种不同的花纹。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说说画画,归纳幼儿原有的经验,感受黑白毛动物不同花纹的特性。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斑马、斑点狗、奶牛、企鹅身上黑色花纹的不同。

  2、体验朋友间相互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棉签、黑色水彩、斑马、斑点狗、企鹅的添画小图偏、生日快乐歌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观察讨论——尝试表现——交流延伸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引发经验)

  1、提问:奶牛妈妈今天过生日,她想请朋友来做客,奶牛妈妈有很多黑白毛的朋友,你们猜猜它们可能会是谁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图片。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区分几种动物黑色花纹的不同)

  1、师:奶牛妈妈请到了这么多黑白毛的客人,它太高兴了,想给大家拍张照……哎呀,照相机坏了,它们衣服上黑色的花纹没照出来,我们帮帮它们,把它们画下来好不好?

  2、提问:它们的黑白毛和奶牛妈妈的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的说)

  3、小结:斑马的黑毛是一条一条的,斑点狗的黑毛是一点一点的,企鹅的黑毛是一大块的`。

  4、教师示范讲解。

  斑马的黑色是怎么样的呢?(教师示范,儿歌提示)

  那斑点狗的黑色呢?(是一点一点的,师幼示范结合)。

  企鹅的黑毛在哪一块?(背上,一大块,教师示范)

  5、小结:蘸一蘸,拉一拉,拉出一条黑直线。

  蘸一蘸,扭一扭,扭出一个黑点点。

  蘸一蘸,躺下来,变出一件黑衣服。

  三、尝试表现(体验画黑白毛动物的乐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动物图片进行操作,老师放《祝你生日快乐》的背景音乐。

  2、指导。

  画出斑马身上的一条一条,斑点狗身上的一点一点,企鹅身上的一大块。

  引导幼儿先画完一种动物,再选择画另外两种。

  3、小结:小朋友们把斑马、斑点狗、企鹅的黑毛都画出来了,奶牛妈妈非常感谢你们,它请你们把画好的图片拼成一张大照片。(幼儿把添画的动物小图片贴到黑板上)

  四、交流延伸(经验交流分享)

  1、说说我的画。

  2、延伸:以后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动物是黑白毛的!

  自由活动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解决。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

  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准备: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一)——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二)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三)“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3-26

大班科学教案06-13

《花》大班科学教案02-28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2-23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荐】大班科学教案03-02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2-25

大班科学教案【荐】02-26

【热】大班科学教案02-27

【热门】大班科学教案02-27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品】大班科学教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房子不倒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3、初步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小常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搭房子的技巧,以及房子的一些简单结构,并可让幼儿收集一些房子的`构造图。

  2、塑料杯、,塑料板,纸皮、纸筒、易拉罐、水管、水管接口、泡沫板做的实验演示台,水管、水管接口、细铁丝、小木棍。

  3、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塑料绳子、细铁丝、小型电风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因为地震很多房子都倒了,你们想帮助灾区的小朋友吗?

  你们想盖一间怎样的房子呢?。

  2、幼儿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自由地搭建不倒的房子。

  二、感知材料,提升认知。

  1、幼儿在实验测试区域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并在活动中初步

  2、了解房子不倒的各种要素,了解要让房子不倒必需要用框架进行支撑与固定。

  (1)发现新问题: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把框架固定在实验台中会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2)提问:怎样才能把我们做好的框架固定在实验台上,不移位呢?

  三、动手操作,掌握技术。

  1、激发幼儿带着问题继续实验。鼓励幼儿大胆地利用各种方法构建房子的墙体,并与框架连接起来。

  提问:小朋友,有什么办法把墙体和框架连接起来呢?

  2、学习在操作中作出简单的记录。(附记录表)

  四、展示与检查,体验成功。

  师幼合作利用风扇和一起拍打泡沫实验台检验构建的不倒的房子是否成功,

  分享成功的快乐并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

  五、拓展活动。

  观看《自救小常识》的课件,初步了解地震自救的小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 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点击出现相应字宝宝和相应动物的头像)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云的外形特征、形成及变化。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天上的云,启发幼儿根据云的形状去想想他们像什么;

  2.酒精灯1盏、烧杯1个,玻璃瓶每人一个,玻璃片每人1块,毛笔,火柴。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幼儿猜出后,让他们去讨论:云是怎么来的?

  二、探索发现

  1.教师动手实验

  (1)将毛笔浸湿,在黑板上画画,让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画渐渐看不见了。

  (2)将放有冷水的烧杯放在燃烧的酒精等上,引导幼儿观察蒸发现象,让幼儿知道水烧开就形成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2.启发幼儿见过的蒸发现象。洗过的衣服在太阳下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水蒸气;江河里的水被太阳一晒也变成了水蒸气。

  3.讨论:那么多的水蒸气都飞到哪儿去了?(飞到天空去了)那么云是怎么来的呢?

  4.让幼儿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给幼儿桌前的玻璃瓶倒入开水,幼儿先观察水蒸气蒸发的现象,然后提醒幼儿摸一摸玻璃片,感觉其冷热,将玻璃片盖在瓶口上,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5.启发幼儿联想地面上那么多的水蒸气正发到很冷的天空后会怎样?(变成许多小水珠)天上的水珠为什么没有立即掉下来?(引导幼儿观察玻璃片上的水珠。)它们已相互连在一起,那么云是怎么来的?(幼儿讨论)

  三、云的形成

  水遇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蒸发到天空后遇到冷空气,变成了许多小水珠,越聚越多的小水珠沾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尝试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转动的物体(风车、发条玩具、陀螺、皮球、杯子、塑料盆、积木、雪花片、椅子、溜溜球、绳子、筷子、牙签等)

  2、音乐“圆舞曲”,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玩转动玩具,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感受有趣的转动现象。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玩玩具的时候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选玩具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发现。

  3、小结:通过手的运动,这些玩具都能转动起来。

  二、提供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能转动的物品和体育器械,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使它们转动。

  1、幼儿尝试转动自己的小椅子,教师引导:“它能转动吗?怎样转呢?”

  2、教师:“这儿还有许多玩具,它们能转动吗?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用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转动起来。”

  3、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4、幼儿交流自己的转动方法。

  三、引导幼儿用两种材料合作转动,使物体转动的更快,时间更长。

  1、教师引导:“刚才小朋友想了各种办法让物体转动起来,那现在老师又要让你们动脑筋了,你能不能两种材料合作,让它们转动的更快,时间更长?”

  2、幼儿探索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3、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转动的物体?”

  五、游戏“身体转转转”

  1、提问:“我们的身体能转动吗?”引导幼儿创编各种身体转动动作。

  2、播放音乐“圆舞曲”,引导幼儿伴随音乐做身体转动游戏。自然结束活动。

  设计思路:

  孩子上大班时,我们允许幼儿在书包中自由携带一种玩具。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带来了许多可以转动的玩具,如:各种各样的陀螺玩具、发条玩具、溜溜球、抽拉转动玩具等,他们在课间活动时常聚在一起比赛“谁转得快”,玩的非常开心。其实,在生活中,幼儿还能够接触到许多类似有关转动的现象,如:旋转****、呼啦圈、球类游戏、电风扇、洗衣机等,这些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幼儿虽然经常接触,但往往被他们所忽视,为了引发幼儿对生活中已熟悉的东西进行再观察、再探索,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整个活动从幼儿兴趣入手,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让每一个幼儿都“动”起来、“活”起来,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转动的乐趣,满足了好奇心。活动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分层次逐步投入,鼓励幼儿想办法让这些材料都转动起来,这种与材料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引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活动主要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成品转动玩具,如:发条玩具、陀螺、溜溜球、音乐盒等,这些玩具新颖有趣,孩子非常喜欢,大大激发了了他们参与探索的兴趣。这一环节没有什么难度,主要是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玩具都可以转动,并在与同伴交流时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使玩具转动起来的方法,尤其是动词的正确使用。

  第二环节:提供了许多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可以转动的体育器械,如:呼啦圈、球、绳子、自制飞盘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塑料盆、碗、小圆筐、手绢等。这一环节和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结合,重点是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使物体转动。

  第三环节: 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将两种物体放在一起转动,并要求转动的时间要长,速度要快。这一过程需要幼儿积极动脑,在和材料的互动中探索各种转动的方法。

  第四环节: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可以转动的物体。这一环节将活动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引导幼儿去关注生活中的转动现象,将活动和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第五环节:引导幼儿玩身体转动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课题。这一环节,幼儿伴随音乐转动身体的各个部分,充分满足了幼儿好动的个性,使幼儿直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认识和感受转动带来的有趣现象。在音乐方面,特意选择了三拍子的音乐“圆舞曲”,音乐本身旋律欢快,非常适合幼儿玩身体转动游戏。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小动物的可爱形象总能够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大千世界的动物皮毛都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而黑白两色皮毛的动物也有各种不同的花纹。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说说画画,归纳幼儿原有的经验,感受黑白毛动物不同花纹的特性。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斑马、斑点狗、奶牛、企鹅身上黑色花纹的不同。

  2、体验朋友间相互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棉签、黑色水彩、斑马、斑点狗、企鹅的添画小图偏、生日快乐歌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观察讨论——尝试表现——交流延伸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引发经验)

  1、提问:奶牛妈妈今天过生日,她想请朋友来做客,奶牛妈妈有很多黑白毛的朋友,你们猜猜它们可能会是谁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图片。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区分几种动物黑色花纹的不同)

  1、师:奶牛妈妈请到了这么多黑白毛的客人,它太高兴了,想给大家拍张照……哎呀,照相机坏了,它们衣服上黑色的花纹没照出来,我们帮帮它们,把它们画下来好不好?

  2、提问:它们的黑白毛和奶牛妈妈的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的说)

  3、小结:斑马的黑毛是一条一条的,斑点狗的黑毛是一点一点的,企鹅的黑毛是一大块的`。

  4、教师示范讲解。

  斑马的黑色是怎么样的呢?(教师示范,儿歌提示)

  那斑点狗的黑色呢?(是一点一点的,师幼示范结合)。

  企鹅的黑毛在哪一块?(背上,一大块,教师示范)

  5、小结:蘸一蘸,拉一拉,拉出一条黑直线。

  蘸一蘸,扭一扭,扭出一个黑点点。

  蘸一蘸,躺下来,变出一件黑衣服。

  三、尝试表现(体验画黑白毛动物的乐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动物图片进行操作,老师放《祝你生日快乐》的背景音乐。

  2、指导。

  画出斑马身上的一条一条,斑点狗身上的一点一点,企鹅身上的一大块。

  引导幼儿先画完一种动物,再选择画另外两种。

  3、小结:小朋友们把斑马、斑点狗、企鹅的黑毛都画出来了,奶牛妈妈非常感谢你们,它请你们把画好的图片拼成一张大照片。(幼儿把添画的动物小图片贴到黑板上)

  四、交流延伸(经验交流分享)

  1、说说我的画。

  2、延伸:以后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动物是黑白毛的!

  自由活动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解决。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

  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目标:

  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

  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

  准备:操作材料

  过程:

  1、欣赏与引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一)——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办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

  2、讨论与尝试: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办法?

  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

  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较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

  3、实践与思考: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二)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办法?

  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

  操作实践,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相互启发。

  4、迁移与创造:

  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

  (三)“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