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02 18:55:1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美术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美术教案四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团圆、连接的方法塑造圆圆的小鸡形象。

  2、尝试捏出小鸡尖尖的嘴巴,并借助辅助材料装饰小鸡的眼睛。

  3、初步产生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泥工板,橡皮泥,红豆与绿豆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母鸡和小鸡》导入。

  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曲。

  2、引起幼儿关注小鸡。

  提问:母鸡的宝宝是谁呀?小鸡是什么样子的?

  3、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鸡。

  提问:你知道画面上的小鸡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做的?激发幼儿参与制作的泥工愿望。

  4、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将大块橡皮泥在手掌中团圆,搓出圆圆的身体;将小块橡皮泥团圆为圆圆的头;在小鸡的头上捏出尖尖的嘴巴;用红豆或绿豆嵌在头的两边作为小鸡的`眼睛;将小鸡的头轻轻地连接到身体上。

  5、教师提出制作要求,鼓励幼儿按照要求大胆地进行泥工活动。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6、组织幼儿相互欣赏放在泥工板上的小鸡,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7、阅读幼儿用书,教师:小朋友给画面上的小鸡带来了这么多朋友,大家很高兴,他们念了一首儿歌给小朋友听:

  小小鸡,叽叽叽, 尖嘴巴,圆身体,

  身上穿着绒毛衣, 爱吃小虫爱吃米。

  8、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活动的第二环节让幼儿观看视频可爱的小鸡,让幼儿通过观看进一步了解小鸡的基本外型特征。

  反思:活动开始让幼儿唱歌《母鸡和小鸡》,随着音乐进行歌表演,激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观看视频可爱的小鸡,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鸡的基本外型特征。再通过讲解及演示,激发幼儿制作的乐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和学习,使幼儿更好的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展示幼儿的作品,既满足了幼儿的好表现心里需要,又让赏识教育得到了延伸。

  小百科: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美术教案 篇2

  【提要】该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由应届毕业生小编特别为需要儿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教学目标】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画家眼中的儿童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画家眼中的儿童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内容】画家眼中的儿童

  【教学过程】

  一. 体验活动:创设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

  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

  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

  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

  二. 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

  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

  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

  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

  三. 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

  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

  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

  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

  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品的形与色,

  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

  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

  解释:教师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

  评价: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

  五. 评述活动: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

  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岭南版美术教案画家眼中的儿童(

  提供相关词语让学生选择,如快乐、亲情、有趣、可爱等)

  说一说: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导细致的观察),自己在干什么?

  画一画:我的童年。

  评一评: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学作品美在哪里?(与同学作品比较一下)

美术教案 篇3

  国画《樱桃》教学反思

  前几次国画课点线和水墨的游戏感受系列让初次接受中国画的小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了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和独特的魅力,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这几次课开始转入简笔写意蔬果的学习。

  首先,我选择教学生画比较简单的樱桃。孩子们画得很开心,也十分认真。樱桃虽然简单,但许多樱桃组合在一起时就有很多的“规定”了。如两个在一起时,要有大小和高低的变化;三个在一起时,还要有聚散的不同;注意柄的方向和动态变化等等。学生们画的极其认真,但由于技法及熟练问题,孩子们的樱桃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墨色太干;而有的水分又太多;有的画不好圆,就画圈添红色……我一面鼓励学生,一面指出他们的问题,示范用笔用色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相信随着课程的推进与练习,孩子们会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可爱、充满稚气的国画。

美术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以绕羊毛的形式,引导幼儿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并且创设了小羊穿漂亮衣服的情景,符合小班孩子现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同时还借助生动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画螺旋线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沾色从里往外绕螺旋线。

  2.能均匀地画满“羊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借助儿歌,能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活动难点:

  尝试画一个一个圆圆的、绕得整齐的羊毛。

  活动准备:

  调好的颜料,涂好颜料的小羊范画,没涂颜料的小羊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它是谁?

  2.它是用什么画的呀?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用手指作画。

  1.我们的食指可神奇了,它可以帮羊宝宝画出漂亮的衣服。

  2.引导幼儿从里往外画螺旋线。

  3.这条线像个小蜗牛,请小朋友把每个小蜗牛画的大小要均匀,不要画的.太

  大,应该把整个羊的身体装饰满满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为什么?

  活动反思:

  这是我们小班段美术特色活动,由于是四个班我们第一个上,而且是自己设计教案,由于在上课之前我没有完全理解陈老师的意思,所以画在螺旋线时和其他班级存在一定的误差。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都认真讨论了这节课,首先是在内容设计上,我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幼儿沾颜料绕羊毛,对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观摩过其它班级的课后,我不断地进行反思,觉得这节课我有许多不足,如颜料调的太浓,幼儿在操作时,绕螺旋线只能绕到半圈;示范讲解时不够清晰,导致幼儿操作存在误差;卫生常规强调太多。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24

美术教案03-15

大班美术教案11-03

中班美术教案11-03

美术活动教案11-03

美术熊猫的教案11-04

小学美术教案11-11

关于美术教案11-10

美术夏天的教案11-22

花瓶的美术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