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7 10:57:0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集合十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由来:

  户外散步时,两名幼儿为鱼池内蚂蚁爬上叶子这一现象发生争论,并围绕“蚂蚁会不会游泳”讨论不停,这一争论引起许多小朋友的好奇。为满足幼儿对蚂蚁探究欲望和好奇心生成了此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不同材料,创设不同情境,激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培养幼儿自己寻找科学答案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培养幼儿喜欢对身边现象大胆猜想、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友好协作。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小碗、水、小棒、石头、纸等。

  2、蚂蚁较多的场地。

  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能够带着问题参与实验并寻找出答案。

  2、难点:幼儿运用多种现场材料救助蚂蚁。

  活动过程:

  1、讨论:蚂蚁会不会游泳?

  教师七次有的幼儿认为蚂蚁会游泳,有的说不会,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呢?

  幼:小蚂蚁不会游泳,它停在叶子上是求生呢!

  幼:蚂蚁会游泳,不然它怎么会游到叶子上去呢?

  大家各抒己见,并且争得面红耳赤,不过多数幼儿赞同蚂蚁会游泳的看法。

  2、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开始进行探索。

  “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呢?”我问幼儿。小朋友说:“我们捉它看看。”“捉了放在那里呢?”我反问,幼儿说:“拿个小碗吧。”于是幼儿带着疑问拿着小碗来到操场上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了。他们将蚂蚁轻轻放在自己的碗巾看看蚂蚁会怎样。

  幼:小蚂蚁爬得太快了。

  幼:是呀!它们和在地上爬得一样快。

  幼儿全神贯注地关注自己碗中的蚂蚁,并且边观察,边和旁边幼儿交流着……我问幼儿这样看,能知道小蚂蚁会不会游泳吗?幼儿说,“不行,碗里没有水。”我又问:“那怎么办呢?”幼儿轻轻地说;“我们在碗里放上水就知道了。”于是……

  3、把蚂蚁放在装水的碗中再次观察寻找答案: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

  教师引导幼儿在碗里加一些水,然后再观察蚂蚁的活动。看着,看着,一名幼儿激动地把小碗举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小蚂蚁会游泳,它们正在水里快乐地扭动着身体呢。”

  另一名幼儿挥着手招呼旁边小伙伴:“快看,我的蚂蚁会潜水,它们在水底爬呢。”果真小蚂蚁在水底爬呢。

  于是,几个幼儿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小蚂蚁肯定会游泳,你们看它E水里游得多自在呀,再看水,有点像放大镜,蚂蚁变大了,看它的身体有六条腿,嘴像镰刀一样,眼睛小小的`,没有睫毛。”

  之后,多数幼儿激动地呼应起来:“我们赢啦!小蚂蚁会游泳。”

  这时一名幼儿皱着眉头说:“我的蚂蚁不动了,快死了,我要放它出。”他的一番话,提醒了其他幼儿。于是,大家纷纷都去看自己碗中的蚂蚁,似乎都不动了。最后,大家把碗中的水和蚂蚁都倒出来了。

  4、引导幼儿一起探索救助蚂蚁的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蚂蚁快要死了,我们小朋友都把蚂蚁和水倒出来,帮助蚂蚁逃生,那如果蚂蚁在湖中、海里落难了,又没有办法把水0出来,咱们应该用哪些办法来帮助落水的蚂蚁呢?

  幼:上次在池塘里我看见小蚂蚁爬上了叶子,往水里放些叶子,蚂蚁不会累也不会淹死了。(随后孩子们开始找叶子往里放)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叶子怎么办呢?你们再仔细想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来救助小蚂蚁。

  第二轮的探索活动开始了,幼儿有的放小石头(让蚂蚁在上面休息),有的放纸,有的放木棒……

  幼儿:老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把一根长的小棒放在小碗中,棒一头在水里、一头在外面,蚂蚁顺着棒往上爬就死不了啦。

  对于这个建议,大家都比较赞成,于是,幼儿再次投人救助蚂蚁的活动中。

  5、小结: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师:蚂蚁刚到水里是什么样子的?

  幼:能够自由自在地游泳。

  师:蚂蚁在水里待了一会儿之后又是什么样子的?

  幼:做挣扎,然后动作就慢了下来、运动小了。

  师:如果放进一片叶子(纸、棒等)会怎样?

  幼:蚂蚁会自救。

  师:蚂蚁到底会不会游泳?回去后,通过上网、看图书等方式寻出答案。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

  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是从哪里来的?”,当孩子面对生命的疑惑而稚嫩发问时,爸爸、妈妈都在努力用最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解答。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利用PPT和视频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胎儿形成、生长的过程,知道自己从哪儿来,通过能讲述交流,让幼儿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同时,也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PPT,胎儿生长视频,人手一份画册,胎儿生长图片,幼儿照片,气球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观看PPT—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制作画册—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与怀孕的老师交流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观看PPT,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看,交流讨论

  三、观看视频

  结合感恩教育,交流讨论:

  宝宝出生后什么都不会,大人要为宝宝做什么?

  我们要怎样感谢她们?

  三、制作连环画册:我的成长故事

  四、延伸活动:

  学做准妈妈,保护自己的气球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目的:

  1.启发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现实生活中仿生现象的有关经验。

  2.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准备:

  1.每组一份操作材料:带锯齿的茅草,放大镜,粉笔。

  2.匹配图片8幅:鸟、飞机;鸭、小船;鱼、潜水艇;蝙蝠、 雷达。

  3.锯子一把,奖牌若干,故事挂图两幅。

  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茅草有锯齿的特点。

  1.出示茅草,要求幼儿轻轻地摸一摸,用放大镜仔细地看一看,小心地在粉笔上划一划,找一找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

  2.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操作活动。讨论:你发现茅草的什么地方很特别?茅草的边缘有什么?像什么?

  3.有的小朋友发现茅草的边缘有一排小锯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4.幼儿再次观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茅草边缘锋利的`小锯齿。

  5.刚才你们都发现了茅草很特别的地方,真聪明。古时候也有一个聪明人,他的名字叫鲁班。

  二、 引导幼儿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获得有关仿生现象的初步经验。

  1.出示挂图,有表情地讲述故事《鲁班造锯》(附后)。

  2.提问:鲁班发明了什么?(出示锯子。)锯子有什么用?他是怎么发明的?(出示茅草。)锯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比茅草更加锋利的锯子。事实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机器和工具也是受一些动物或植物的启发才制造出来的。不信,我们来看一看。

  3.出示匹配图片,引导幼儿比较观察,找出两种物体的共同特征,并连线匹配。

  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真奇妙,瞧,鸟会飞,鸭会游,蝙蝠会使用超声波,鱼儿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们仿照它们的特点,制造出了对我们人类非常有用的飞机、船、雷达和潜水艇。

  三、通过竞猜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引起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

  1.教师说出一种人造物,请幼儿猜一猜它是受哪种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说对的小朋友将戴上美丽的奖牌。

  ①渔网(蜘蛛网)。

  ②母子雨衣(袋鼠)。

  ③电鼻子(猎狗)。

  ④脚蹼(蛙蹼)。

  ⑤迷彩服(动物保护色)。

  2.小结:你们想做个“小小发明家”吗?那好!请你们平时多去观察周围事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模仿这种特点能发明什么有用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赶快来告诉老师,好吗?

  活动延伸:

  在科学角中提供各种动、植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同时准备一些奖牌,以便随时奖励“小小发明家”。

  附 鲁班造锯

  古时候,有个聪明人叫鲁班。不但会盖房子,会造桥,还会制造工具。

  有一次,鲁班要建造一座大宫殿,他和徒弟们带着斧头去南山伐木。用斧头砍树,又累又慢,砍了十几天,木料还是远远不够,鲁班心里十分着急。

  这天,鲁班去一个险峻的山上寻找木材,正艰难地走着,忽然手指被茅草划了一下,鲜血直流。鲁班想:小小的茅草为什么这么厉害?他忘记了疼痛,聚精会神地研究起茅草来。他发现,茅草边缘上长着又密又锋利的细齿,他用小细齿在手背上划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口子。这使鲁班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想,要是在铁条上打出细齿,不就可以锯树了吗?他马上去找铁匠帮忙,打了许多带细齿的铁条,用这些铁条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不久,木料就备齐了。

  鲁班也就这样发明了锯子。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地尝试在不同情况下选择适宜于运水的工具和材料,解决运水中遇到的问题。

  2、初步掌握统计的方法。

  3、了解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索欲望,在动手中动脑。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种运水工具(瓶子、杯子、漏斗、有孔的瓶子、勺子、碗、汤匙、茶叶罐、海绵、洗碗巾、毛巾),人手一块围裙、雨鞋、袖套。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运水工具,对水的流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徒手练习,激发兴趣

  1、师以问题引入活动,提出第一次的运水要求:

  (1)运水时要很小心,尽量不让水漏出来,看谁最棒。

  (2)不要把水泼到小朋友的.身上和脚上。

  2、幼儿尝试徒手练习,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

  3、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用手运水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捧起来的水能不能全部运到森林里去呢?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会翻跟头的磁铁

  大班科学:

  会翻跟头的磁铁

  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磁铁都有不同的两端,磁铁间存在相吸、相斥的.有趣现象。

  2、能用较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3、学习实验记录的方法。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长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各17块,柱形、园形、蹄形磁铁各一块,、纸盒16个、纸板一个,小汽车与幼儿人数相等;

  2、集体记录表一张,幼儿记录表16张,记号笔17只,√×标记各一。

  活动过程:

  一、魔术表演,激发兴趣。

  二、尝试操作,发现并提出问题。

  三、大胆猜想,学习记录方法。

  四、探索记录,验证猜想。

  五、再次操作,进一步感受有趣的磁力现象。

  六、游戏:奇妙的小车。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食的来源及制品。

  2、让幼儿知道面食的制作过程,并享受制作面食的乐趣。

  3、教育幼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泡过的小麦粒,大枣,面包,馒头,麻花及馒头片,胸卡,干净湿毛巾,面板,发面,百宝箱,《大馒头》的`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百宝箱,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百宝箱,以神秘的口吻问:“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百宝箱,你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完一二三的时候再睁开眼睛看一看,”教师一一将麻花、面包、馒头呈现在幼儿面前,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面食。

  2、观看课件,了解面食的种类。

  教师:“面食大家庭里的成员可真不少,就像小朋友说的有糖包、花卷……老师这里有很多面食的照片,它们到底有谁呢?请小朋友看大屏幕。”播放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面食的种类。

  3、请全体幼儿品尝馒头片,启发幼儿探索馒头片的来源。

  4、结合课件,欣赏歌曲《大馒头》,了解面食的来源。

  5、出示小麦粒,请幼儿咬开小麦粒,黄黄的麦粒里面有白白的面粉,探索麦粒与面粉的关系及面粉来源于麦粒。

  6、现场演示面食的制作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重点突出团、搓、揉、压等动作技巧。

  7、幼儿自制面食,将幼儿带入已经布置好的场地,请幼儿自制面食,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将面食做出花样。

  8、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9、游戏:《面粉妈妈找宝宝》。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带幼儿出教室。

  玩法:

  分发胸卡,老师扮演面粉妈妈,幼儿分别扮演馒头宝宝、水饺宝宝、包子宝宝和面条宝宝。

  面粉妈妈边作敲门的动作边说:“叮铃铃,”

  所有的宝宝都问:“谁呀?”

  面粉妈妈回答:“我是面粉妈妈呀。”

  所有的宝宝都问:“你找谁呀?”

  面粉妈妈说:“我找馒头宝宝(……)呀。”

  “馒头宝宝”马上到面粉妈妈跟前来,排成一队,面粉妈妈开车带宝宝回家。到家后,幼儿回到座位上游戏重新开始,最后,所有宝宝都上车有妈妈带出教室。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编口头应用题。

  2、初步了解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学习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3、学习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蝴蝶、小鸟、小猴子等许多动物磁性学具。

  2、用许多大树、小草、小花等道具设置的森林背景。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天气晴朗,这么好的天气,你们愿不愿意出去玩?(愿意)。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用道具设置的森林里)今天的天气真不错,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许多的小动物们看着这么好的`天气,也愿意出来玩了;现在咱们就看看那些小动物出来玩好不好?(好)但是,在这里有一个要求,你们要会用三句话把事情讲清楚,然后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磁性学具,在磁力板上演示。

  (1)小朋友,你们看这一棵棵茂密的大树那么美,你知道它是谁的家吗?(知道、小鸟的家)你们看树上有几只小鸟?(1只),又飞来了几只?(1只)一共是几只?(2只)(1+1=2)

  (2)鼓励幼儿复述:谁能像教师一样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树上有1只小鸟,又飞来了1只,一共是几只?(1+1=2)

  (3)猴子是森林里最顽皮的小动物,(教师演示:树上有3只小猴,又过来1只小猴。)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鼓励幼儿大胆的举手)树上有3只小猴子,又来了1只小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3+1=4)

  (4)今天的天气这么好,阳光照在小花的身上,花儿也竞相开放了,你们看一看是谁闻到花的香味飞来了?(蝴蝶)谁能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让幼儿编出三句话的口头应用题)。花丛里有2只蝴蝶,又飞来了1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2+1=3)

  3、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动物图片,它们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们愿不愿意和小动物们玩?(愿意)请幼儿观看图片,并鼓励幼儿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

  4、每组一幅图片,让幼儿小声讨论,然后请一名幼儿用三句话把这件事情讲清楚。

  5、活动小结:让幼儿了解了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并学会用三句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还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活动延伸:

  让幼儿找一找,身边那些东西还能用三句话把它讲清楚,并能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如,草地上3只大白鹅,有走来2只大白鹅,一共有几大白鹅?(3+2=5)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折叠报纸的方法来感知物体的形变会产生弹力。

  2.在探索中了解弹力大小与报纸折叠次数的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报纸:这是什么?报纸有什么用?你玩过报纸吗?是怎么玩的?

  二、感知物体变形会产生弹力

  第一次探索:自由探索

  1.报纸的玩法可真多,今天我们来尝试一种新玩法:请你动动脑筋让水果玩具在报纸上弹起来。现在每个人拿一张报纸和一个水果玩具去试一试。

  2.幼儿探索:尝试让水果玩具在报纸上跳起来。

  3.交流活动情况:你是怎么玩的?把你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第二次探索:感知报纸折叠后会产生弹力

  1.你们的玩法都很棒,可是我知道报纸折叠后会变成大力士,不用你用力,报纸自己就会把水果玩具弹出去,不信你折折试试。

  2.幼儿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多折几次。

  3.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请几名幼儿分别上前边讲边示范。

  4.小结:把报纸多次对折后就会产生弹力。

  三、探索弹力大小与报纸折叠次数的关系

  1.弹力有大小吗?怎么样可以让报纸的弹力更大?我们再来试一试?

  2.幼儿第三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现在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讨论:为什么折的次数多的水果玩具弹的远,折的次数少的弹的近。

  四、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报纸原来还是大力士,多次折叠后会产生弹力,而是弹力的`大小和报纸折叠的次数有关系。卡纸听说后很不服气,要来和报纸比谁的力气大,你认为谁的弹力大?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示范用弹力把水果弹出去后孩子便被今天的活动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之后的一切回答都是孩子们自己想出的答案,比如说:报纸要对折,是报纸把物体弹出去的等等。首先,当然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来让报纸变得有弹力,因为之前的环节已经引导过孩子们,所以这环节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并且让报纸产生弹力。成功后引导孩子们比赛,孩子们热情高涨但整个活动次序尽然。比赛最后我特意让报纸折得次数多的孩子与折得次数少的孩子进行比赛,并让孩子说说看为什么?这样“折得次数多,弹力大“的道理孩子们就亲眼看见了。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植物过冬方法。

  2、学习与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观察过腊梅花、松树、自然角种植水仙花等植物在冬天的'状况。

  2、班级幼儿养植过水仙花

  3、幼儿美术用书《立体树》

  [活动过程]

  一、结伴讨论

  1、谈话:冬天里,你见到过有哪些植物不怕泠?

  2、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二、交流分享

  1、认识冬天盛开的花

  (1)认识水仙。观察自然角里养植的水仙,讨论养水仙化的方法,并小组认养水仙花,做好生长记录。

  (2)认识腊梅花。认识梅花的种类、颜色、形态等,用怎样的材料来表现梅花等。

  2、不怕冷的松树:将收集到的有关松树的材料进行交流。

  三、动手制作

  1、教师讲解制作立体树的方法,幼儿学做立体树。

  2、教师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地予以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3-26

大班科学教案:树06-28

《花》大班科学教案02-28

【荐】大班科学教案03-02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大班科学教案【热】03-01

【精】大班科学教案03-01

【推荐】大班科学教案02-23

大班科学教案【热门】02-25

大班科学教案【荐】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