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案

时间:2024-10-16 16:07:4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两小儿辩日》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小儿辩日》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两小儿辩日》教案汇总7篇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

  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智乎

  2、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三、情感目标

  1、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2、引导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日》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

  【学法引导】

  1、这则故事生动活泼,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在加强诵读训练的同时,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结合印发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讨论时,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文中涉及的有关科学常识、历史典故等,教师将有关材料印发给学生。

  3、掌握“东游、故、去、车盖、盘孟”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解决办法:将短文中三者的言行与复杂的科学知识作比较,体会古人对知识的执著探索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涉及的科学常识、历史典故、课后堂练习等打印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

  2、引导学生自行疏通文章,达到能够复述的程度。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力争达到当堂背诵.

  4、在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阐述故事所说明的道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多种角度有所感悟,如: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孩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

  5、课后扩展:安排一节语文时间活动,表演《新编两小儿辩日》.

  【教学步骤】

  1、文学常识及字词读音。

  2、熟读理解文章。

  3、分析故事所深含的道理。

  4、再次研读课文,继续深入探讨,加深对文章蕴涵道理的理解。

  5、理解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判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

  多媒体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⑴ 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⑵ 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多媒体显示“方法指导”)

  3、分别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

  4、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

  5、解析课文

  ⑴ 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其它……)(多媒体出示“问题”)

  ⑵ 文中多次出现“一儿曰,一儿曰”,请给两小儿取名,理解争论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多媒体出示)

  初出 日中

  小儿甲: 近(大如车盖) 远(小如盘盂)

  (以太阳大小判断离人远近)

  小儿乙:远(沧沧凉凉) 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判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三、朗读背诵,深入探讨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2、探讨:(多媒体出示问题)

  ⑴ 对于两小儿辩日,孔子这么大个学问家也不能决也,说明什么?孔子不能判断解决,那你们能判断解决吗?

  教师提示: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判断,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离。(参考所发资料)

  ⑵ 读了这个故事,你还得到哪些启示?(从不同角度探讨)

  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多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再次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创作实践

  假如你是“孔子”,当然你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会对这两个小孩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编写《新两小儿辩日》,并且尝试表演。

  注:① 分旁白、孔子、一儿、另一儿,四人小组合作练习创造性表演。

  ② 组织交流,一小组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

  五、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些自学文言文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游弋于古典文学的海洋,而且能汲取营养,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

  六、布置作业,拓展迁移

  1、熟读背诵课文,复习重点文言实词的读音和意思。

  2、拓展迁移《庄子刺虎》(印发资料)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注意停顿。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查找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科普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都学习了有关孔子的哪些课文和格言?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Co C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相近句子比较分析。

  4速度速记,3分钟记忆开始。(因为我校已经开展了这项训练。)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

  1、诱导: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两小儿辩日》一文是一篇古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文《学弈》一文。想必你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谁想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介绍给大家?(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借鉴

  2.熟读

  (1)刚才大家介绍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大家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把课文认真地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待会儿我们交流,看谁能读得流利,读得富有节奏,读出古文的味道.

  (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第一小节:

  谁愿意读这个小节?

  谁愿意和他比一比?

  你们喜欢谁的朗读?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小节

  你们谁有把握读好?

  读得怎么样?

  第三小节

  这一小节是人物对话,谁想试一试?

  第四小节

  这一小节与前面的呼应,你们认为怎样读才好?

  就按大家的提议,我们把这段话读一读

  第五小节

  3、巧解

  (1)读好段落显示我们的实力,如果能够进一步把全文读好,才能见大家的水平。

  (2)分角色朗读

  (3)用什么方法翻译现代文

  (4)学生交流

  二、互动合作

  1、发现问题:孔子不能发现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2、读取信息,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孔子没法解决的.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拿出搜集的资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三互动对话

  1、尽管我们已经获得了有关说服两小儿的信心,如果你没有雄辩的口才,很难使两小儿心服口服,现在你扮演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你穿越时空来到遥远的古代,见两小儿辩论会说什么?小组练习。

  2、学生表演

  3、他们表演的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建议。

  四延伸拓展

  1、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2、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可是无法解决两小儿的问题,你还敬仰他吗?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打算要怎样做?

  五作业设计:搜集孔子的信息。阅读适合自己程度的古文。

  板书设计:

  早晨远凉近大

  正午近热远小

  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

  教学思路: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整合课内外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实践中,解读顾问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蕴,品味古文的特质。并且学习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古代的人物。

  教学评析:

  先“熟读”,后“巧解”,并在互动合作和表演体验中破译“两小儿辩日”的难点。在此基础上再作“超越时空”与“现代”链接的拓展,既为解读古文放平了坡度,又体现了古为今用,实现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古文教学,如何在现代文化因素的吸引与冲击下重建格局,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探索。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

  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

  (1)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

  (2)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己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复述故事。

  (3)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

  (4)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5)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6)借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理解题旨

  1.解开“辩日”之谜。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2)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1)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2)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2.漫谈体会。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5

  课文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十一册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选编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使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品味感悟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意识到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这文言文文意比较浅显,叙述了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博学的孔子也不能判断。

  设计理念:

  文言文的教学应重视朗读,在指导学生体会文言文读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朗读练习,感悟语感。因为文不甚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文意的理解并不很难,况且学生们已有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因此,采取让学生读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疑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增强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注释,理解句意。

  3、能复述故事,背诵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初步接触古文,因此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弄明白短文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两小儿辩日图,让学生说说这幅画的意思?

  2、通过对画面的理解,而明白课题《两小儿辩日》的“辩”即为“争辩、辩论”,他们究竟在辩论什么?

  二、启读、试读,体味语感

  1、教师用稍慢、轻松的语调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让学生感觉你认为文言文怎样读?

  3、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范读后的想法。

  4、用学生自已的方法试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地方画下来,纠正后反复读。

  5、指名分小节读。

  (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中所体现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因此给足学生读的时间,通过多途径、多角度、多方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文本。)

  三、通读、参读,潜心会文

  1、要想清楚的知道这文言文的内容,我们还需要一个小帮手,谁知道这个帮手是什么?(在此渗透学习古文的简单方法如:查字典、问老师、看注释等)

  2、我们借助注释,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猜想,可以给老师提出来,也可以和小组的同学商量。

  (放手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疑难,通过各种途径来解疑、释疑)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点拨。

  (学生通过自由探讨得到的认识、理解,需要老师进行整合、补充,因此,老师在学生讨论之后,要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让学生突破疑难,从而让学生对每个问题得到一个完整、清晰、正确的理解)

  4、出示“孰”、“汝”明白其意思。提问:在你积累的词语中有哪些词也当“你”讲?(君看一叶舟、子非吾友也、您好、任尔东西南北风)文章中的“你”指谁?你对他了解吗?

  四、研读、精读,深入情境

  1、你认为文中的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你支持哪一个呢?(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选择的空间,自然形成一个辩论的'氛围)

  2、现在我们就展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一方是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方是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每组选已的代表,再读课文,找出有利于自己一方的观点和理由。

  3、进行辩论,弄清两个小孩子的看法及原因。

  (讨论交流是探险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课堂讨论中可为学生的思维表达更宽广的空间。目的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五、背诵积累、延伸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全文。

  2、学生试背课文。

  3、课外延伸: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没能回答两个小孩子的问题,是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发达。到了今天,如果能穿越时空,你到了遥远的古代遇到了两小儿辩日,你将怎么呢?请你在课下查阅资料和同学们合作来完成两小儿辩日续。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力求让自已是一个等参与者,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自主的探究。因为初学古文,学生们对朗读的兴趣很大,通过范读、试读学生们基本上都能把课文读通顺。在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有一部分学生借助注释也不能真正明白文意,教师便引导学生用猜想的方法去试一试,效果很好。在理解课文之后,因观点不同而展开辩论则更适合了学生的心理,通过辩论加深了理解和体验。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感受古文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难点:理解字词古今不同含义,如语气词“乎”。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今天学习第30课《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

  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初读课文。

  2、学生谈课文大意。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小组交流

  1、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质疑、释疑。

  (三)汇报讨论,交流情况

  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以”、“去”各是什么意思?你能把它们的解释放在句中说这名话的意思吗?

  2、联系旧知识理解词意。

  3、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如“孰为汝多知”中“为”在这两课的.注释中有“说”、“是”等意思,它们用在这儿恰当吗?想想现在“为”一般可组哪些词,它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

  5、集体评说。

  6、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7、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8、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9、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学生运动自由组合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表演出来。)

  10、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

  (五)交流方法,背诵课文

  1、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自己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诵,说方法。

  4、集体背诵。

  5、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日初出 日中

  一儿 近(车盖) 远(盘盂)

  26 两小儿辩日 孔子 不能决也

  一儿 远(沧凉) 近(探汤)

《两小儿辩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能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目标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预习:

  1、读通读熟课文,注意文言文的断句。

  2、思考课后习题。

  3、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生平、贡献、名言等)。

  4、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背诵名言警句

  或: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请讲一讲。

  孔子他也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

  二、师引入文章

  今天我们学的这则故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文章,注意断句,把课文读通。

  三、解题

  (一) 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二) 生:两小儿讨论关于太阳的问题。

  (三) 根据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 师梳理一下问题,两小儿争辩的理由是什么?观点是什么?

  四、解文

  (小组学习讨论两小儿争辩的理由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朗读,汇报)

  (一)了解两小儿各自不同看法是什么?

  1、 师: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看法是什么呢?

  2、 生勾画。

  3、 反馈。

  4、 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两小儿各自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5、 生反馈: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6、 师板书:日始近、日中远、日始远、日中近

  (二)了解两个孩子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1、 师:两个孩子争论的'理由有各自是什么呢?你们能找出这一段话吗?

  2、 找句子。

  3、 反馈。

  4、 师:你们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吗?生分四人小组学习。

  5、 反馈意思: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大,这不是远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吗?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比较凉,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手放进热汤里一样,这不是热的事物挨得近暖和一些而离得远凉些吗?(注意反问的提示朗读)师板书:近大远小、远凉近热。

  6、 你对这两个孩子的辩论有什么评价、看法呢?生应了解到两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辩论的精神。(自以为有道理)

  (三) 诵读

  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读出对比的感觉。抽读,比赛读,读出互不相让的感觉。

  (四) 你们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归纳:

  1、 远小近大的原因:

  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

  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2、 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

  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

  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五)深入了解孔子,树立孔子形象。

  1、 师:孔子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两个孩子又怎么样了呢?

  2、 生反馈: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孔子的知识又很多呢?

  3、 对孔子的回答,你们怎么想?

  4、 生:孔子那种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 师.总结。学无止境。

  五、背诵这个故事

【《两小儿辩日》教案】相关文章:

两小儿辩日教案01-24

《两小儿辩日》 教案01-22

《两小儿辩日》教案11-30

两小儿辩日教案(15篇)02-18

两小儿辩日教案15篇02-07

《两小儿辩日》教案14篇03-11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03-06

《两小儿辩日》教案15篇01-28

《两小儿辩日》教案(15篇)01-30

关于《两小儿辩日》教案四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