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案

时间:2024-10-18 05:39:55 教案 我要投稿

《鸿门宴》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鸿门宴》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鸿门宴》教案模板锦集八篇

《鸿门宴》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

  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P91

  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教案 篇2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

  讲读、讨论

  【教 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 )关中 (2)说( )项羽

  (3)好( )美姬( ) (4)为( )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 )霸上 王( )关中

  (2)说( )项羽 (3)成( )五彩 为( )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公岂敢先乎?” “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 “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

  讨论、讲读

  【教 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解释下列词语:

  从( )百余骑( )数目( )项王 且为所( )虏 客何为者( )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鸿门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3

  教学难点: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断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第3课时

  第三课时

  一、回顾前面的故事情节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相去四十里

  ③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④持剑盾步走

  ⑤道芷阳间行 ⑥张良入谢

  ⑦沛公不胜杯杓 ⑧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B⑨拔剑撞而破之

  2、指出词类活用

  道芷阳间行

  3、指出句式特点

  A何辞为 B大王来何操

  C 持白璧一双 D沛公安在

  E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F吾属今为之虏矣

  4、古今异义词

  再拜献大王足下

  5、从本段中演化出的'一个成语是

  四、齐读课文,概括本段内容:

  五、分析刘邦、项羽这两个人物形象

  刘邦:

  项羽:

  六、完成课后练习三

  七、质疑

  八、课后回顾

《鸿门宴》教案 篇4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1、背诵第三、四段。

  2、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上像翅膀一样4、籍吏民,封府库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6、沛公欲王关中同上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同上用眼示意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同上处罚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

  2)古今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而听细说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3)句式(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一词多义

  因

  例句出处释义

  a、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

  b、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根据

  c、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乘机

  d、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笔谈雁荡山》因为、由于

  e、因合纳斗盆《促织》于是、就

  f、陈陈相因成语沿袭

  h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理由

  如

  例句出处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到、往、去

  万事如意成语顺、随

  如其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如果、假如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过秦论》好象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侍坐》或、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同上至于

  空空如也成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意

  例句出处释义

  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促织》意图、意愿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态、神情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意料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怀疑、猜疑

  举

  例句出处释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举起、抬起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屈原》提出、举出

  举兵伐徐,逐灭之《韩非子五蠧》发起、发动

  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攻下、占领

  举贤任能成语推荐

  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科举考试

  杀人如不能举《过秦论》全、尽

  举世无双成语全部、整个

  谢

  例句出处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辞别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汉书张安世传》感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劝告

  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落、衰亡

  拓展:后人评价项羽的诗歌: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改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3、课堂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练习设置

  1)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600字以上。

  2)完成《优化设计》练习中“巩固与创新”部分。

《鸿门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对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判断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练习――――巩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核下歌》。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力拔山兮气盖世,

  《核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起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有气壮山河,势吞万里之气象。作为反秦义军的领袖,项羽可谓卓绝超群,气盖一世。《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在他的履历中,不乏所向披靡、勇冠三军的神奇故事。此刻,面对四面楚歌的惨败结局,面对爱妃虞姬,项羽感慨万千。“力拔山兮气盖世”,既有对自己辉煌岁月的回首,也有对兴亡盛衰的无尽感慨,对“时不再来”的无限懊悔。

  “时不利兮骓不逝”。似乎一切尽是天意:时机于我不利,战事于我不顺,千里马也跑不起来了。至此,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倍感苍凉。

  “骓不逝兮可奈何”,抒发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项羽并非单纯军事意义上的失败者,他的失败,更多的是政治谋略上的失败。面对强劲而奸诈的对手,他坦率、天真、不用心计。死到临头,他总该明白了吧。此时,他多么企盼有一次卷土重来,再显英雄身手,再现“破釜沉舟”壮举的转机啊!可是,项羽明白,这种机会不会再有了,他注定败在了自己完全可以战胜的对手之下。“可奈何”,正是这种悲剧心理与失望心态的流露。

  “虞兮虞兮奈若何”。作为一位众望所归、叱咤风云的义军领袖,其强弩之未竟然不仅于战无计,而且连自己的爱妃也保护不了,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当年,他从江东率四十万大军,所向无敌,威震天下;如今,兵败如山倒,到最后只剩二十八骑相随。面对失败又“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当然只剩死路一条,面对虞姬也只能是“奈若何”了。

  项羽虽然是一个失败者,但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项羽的故事千古流传,项羽的这首《垓下歌》也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3、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之所,省略之)。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玦”,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6、完成“思考和练习”二、四两题。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 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阳间行。”(间,从小路道)

  “沛公不胜格构。”(广不胜相构”,指酒醉,以“拒构”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一F。”(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

  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鸿门宴》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目目眦按剑而跽

  卮酒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日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

《鸿门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点】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一、导入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1、齐诵项羽的《垓下歌》,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请文中主要人物的关系。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鸿门宴》教案 篇8

  (一)教学思路

  在古代的史传文学中,最富有史学意义和文学色彩的要数《史记》;在《史记》中,最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是《项羽本纪》;而在《项羽本纪》中,最能体现项羽的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因此,教学《鸿门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的教学思路是从语言到人物、从整体到局部、从课内到课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辩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从而把握情节起落,感受人物形象,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思辩能力。从语言到人物:本文编排在高中第一册,它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落差。因此,拟安排两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课文语言:首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去钻研课文,理解其中的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语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后,利用连环图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给重要场景写说明文字,进行“语言转换”训练,进一步理解语言,把握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项羽和刘邦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局部:《鸿门宴》是节选文字,但它始于曹无伤告密、终于曹无伤被杀,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片断。在疏通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矛盾线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后的情节结构,大处着眼,整体把握;然后抓住“宴中”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体、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节安排。这样,既有“面”上的鸟瞰,也有“点”上的响锣重锤,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把握和深入思辩的能力。从课内到课外:“鸿门宴”只是“项羽现象”或者说“项羽文化”中的一个点,我们的教学应该由这个“点”辐射开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他们的文化底蕴。理解文言词汇和句式,把握情节结构,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说都是课内功夫。为了使课文教学富有深度和广度,拟安排两个环节加以拓展。1.讨论: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此你怎么看?2.组织大家交流、评析课前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诗文。

  (二)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综合运用点拨法、自读法和讨论法,拟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适当介绍历史背景以导入新课。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点拨,疏通文句。将读文与读画以及根据画面写说明文字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重点场景的理解。教学要点:1.

  结合注释,利用古汉语词典,理解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①古今异义:“盗”、“非常”等。②通假现象:具―俱;距―拒;内―纳;要―腰;蚤―早。③词类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从俱死;为之奈何;孰与君少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客何为者。2.

  阅读课文的重点场景和相关的连环图画,用自己的语言给图画配说明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抓矛盾线索2.理情节结构宴前(战还是不战)

  ①项羽下令击刘②刘邦拉拢项伯③项羽轻信“说项”宴中(杀还是不杀)①刘邦诡表心迹②范增举示玉玦③项庄舞剑④樊哙闯帐⑤项羽赐座宴后(收还是不收)①刘邦趁机离席②项王接受赠璧③范增砸碎玉斗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讨论“宴上”斗争的“三起三落”教学难点:如何从实际出发,认识情节发展的“三起三落”。第三教时主要采用讨论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内涵,同时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广阔的天地,丰富文化底蕴。教学要点:1.分析、概括项羽和刘邦的性格内涵。

  2.关于“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评论。

  3.组织学生交流、评析围绕“项羽”专题搜集的材料。教学难点:对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不同看法的评论。

  (三)教学实例

  (部分教学片断实录)教学片断一:给连环图画配说明文字采用实物投影仪,或预先制作成课件,投影出下列连环图画:图一:(图略)图二:(图略)图三:(图略)图四:(图略)

  (以上图片选自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绘画本中国通史》)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以上画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人物的举止神态;然后仔细钻研课文中的相关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可以适当交代画面内容的前因后果,切忌亦步亦趋的“硬译”。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赶赴项羽的驻地鸿门,向他赔礼道歉。项羽的情绪有所缓和,并设宴款待刘邦。

  宴席上,范增屡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都不表态。范增只得召进项庄,让他在祝酒之后舞剑助兴,寻机刺杀刘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

  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

  张良立即外出,把情况告诉守候在军门外的樊哙,樊哙带剑持盾闯了进来,面对项羽,历举刘邦反秦之功,严辞斥责项羽听信谗言,企图诛杀有功之人。项羽无言以对。以上说明文字不是“标准答案”,只要扣住画面,语言简洁、顺畅,都值得鼓励。

  教学片断二:“三起三落”的讨论师:有人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

  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

  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

  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

  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

  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

  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对这一说法,你们怎么看?请展开讨论。

  生一:对“三起”的概括应该说是准确的。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和樊哙闯帐三处情节或者说细节确实充满了杀机,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让人为刘邦的命运深感忧虑。

  生二:“起”和“落”是相对的,有起才有落,它们应该在同一条横轴上展开……

  生三:是啊,一落是项王“默然不应”,视而不见;二落应该是“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而项羽对此置若罔闻,让人为刘邦暂时松了一口气。

  生四:樊哙闯入帐内,项王“按剑而跽”,高度警觉,而当明了他的身份后,称之为“壮士”,先是赐酒,后又赐彘肩,一声不响地听了斥责以后又赐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到这里,刘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胁应该说是基本上消除了。这就是“落”。把后来刘邦托辞逃席看成三落是不恰当的。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宴席上杀不杀刘邦是斗争的焦点,而杀不杀刘邦的关键看项羽的态度。三起三落是对应的,宴席上闪耀着刀光剑影,但又张中有弛,跌宕起伏。这一场面描写实在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最典型的体现

  教学片断三:有关“妇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讨论师: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体现了他的“君人之度”。对这两种说法,你们是怎么看的?

  生一:项羽虽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但从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现来看,是一个优柔寡断、感情用事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生二:说项羽在宴席上“优柔寡断”是不准确的。他的叔父项伯替刘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后,项羽实际上就有不杀刘邦之意。正因为项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闻,对项伯的庇护加以纵容。项羽是一个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人,说他有“妇人之仁”是不准确的。

  生三:项羽为什么没在席间杀死刘邦?项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以为刘邦不是自己的对手,对自己根本构不成威胁,只要刘邦不在关中称王,对自己俯首称臣,就可以饶他一命。这样看来,我倒是有些赞同苏轼的看法,尽管这样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战略眼光的,项羽日后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生四:什么是“君人之度”?就是统治者的宽广的`气度,对臣下的过错也能够容忍和宽恕。从项伯的求情和刘邦的“表演”来看,刘邦不但没有丝毫过错,反而有莫大的功劳,不但不应受到任何责罚,反而应该受到封侯封王的奖赏。项羽答应“内奸”项伯的求情,相信刘邦的连篇鬼话,根本不是什么“君人之度”,而只能说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审时度势的智慧。有人说项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是没有道理的。……师:刚才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一些思想交锋的“火花”闪耀出来。在这里我不想对大家的发言作老吏断案般的评判,有的议题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钱钟书在《管锥编》中对项羽有一个分析,对我们理解项羽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有帮助:“‘言语呕呕’与‘喑呜叱咤’,‘恭敬慈爱’与‘僄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阬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四)教学体会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文言文教学中,串讲法一直占有很大的市场,教师成了无所不知的主角,学生是附庸,是被动的接受者。运用这种方法,尽管也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古汉语以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识,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足够的展现和发挥,因而也就影响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这种传统的教法进行了改革,将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的自我钻研、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古人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求索的精神。变“教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给学生提供自读、研讨和历练的宽广的“平台”,真正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

  2.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鸿门宴》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对于这样的作品,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立体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丰富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我们正是这样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外,还注重引导他们去积累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知识,感受项羽和刘邦特别是项羽的形象,领悟对比、张弛和细节刻画等表现艺术;同时,组织他们搜集相关的材料,对值得商榷的专题展开讨论,提倡思想交锋,鼓励唇枪舌剑,以提高他们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3.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课内只是一个很小的“点”,课堂只是一处狭窄的“方塘”。理想的教学应该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将课外容纳到课内,让“天光云影”在“半亩方塘”里“共徘徊”。本案例就是这样去做的,在课前要求学生围绕“项羽”这个专题广泛搜集材料,进行分析、筛选,为讨论作准备。有的同学发现“鸿门宴”的情节互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和《樊哙列传》,只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彼此互有详略的不同;有的搜集到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续题乌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有的复印了苏轼的《留侯论》和《范增论》;有的还查阅了楹联辞典,抄录了霸王灵祠中项羽塑像两旁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视秦王一时气盖人世间,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材料丰富的程度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这一做法有效地开发了语文教学资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使《鸿门宴》的教学成了一种深层次的、弥散型的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在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实践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

【《鸿门宴》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鸿门宴》教案汇编七篇04-26

《鸿门宴》教案模板锦集七篇05-09

《鸿门宴》教学反思05-21

读《鸿门宴》有感06-15

《鸿门宴》读后感03-14

鸿门宴读后感07-14

鸿门宴读后感03-02

读《鸿门宴》有感15篇06-16

鸿门宴读后感精选【15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