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

时间:2024-07-20 17:46:15 教案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

  2、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听。”

  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3、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4、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

  5、。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互相交流。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2

  第四单元

  第一课学看平面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

  2.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

  3.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

  课前准备:

  (生)1.收集各种平面图,尝试自己阅读,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去附近的公园、商店、医院、社区、学校……等处去查看平面图,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3.彩笔

  (师)1.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

  2.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片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说一说导入(谜底为地图)

  1.猜谜语

  2.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请生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

  二、学生交流活动

  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

  三、初识平面图

  1.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平面图的知识问小组同学,或者问老师)

  2.自由组合,结合实践,研讨怎样看懂平面图

  四、再识平面图

  1.师出示学生熟悉地方的平面图让学生认指,说一说

  2.学生互相“考一考”

  3.课后延伸(请生到这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第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课前师将制作的卡片秘密发给几位学生)

  1.师假设要去某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地方,可以找我们认识的“谁”来帮忙呢?

  2.生拿着卡片走出来大声说“我——(某平面图的的名称)来帮忙,并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并导入下一个活动:(同学们现在都知道了平面图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信息,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某一地方的概况,而且还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正好,现在有二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二、帮忙设计游玩路线

  1.课件显示放大的动物园平面图(并配有二个小朋友的对话)

  2.学生分小组设计

  3.生汇报

  4.小组分角色模拟表演游玩的路线

  三、说说你的发现:(如:指向标、动物图画图例、蓝色表示。。。为下节课自己绘制平面图铺垫)

  第三课时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画学校平面图)1-2分钟

  二、学生自由组合到操场上观察、商讨、确定小组画图的方案(师到各个小组指导,提建议)(10-12分钟)

  三、讨论:绘制校园平面图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回到教室,3分钟)

  四、学生分组绘制平面图

  五、各小组展示介绍

  六、(延伸:回家按图向家长或其他的亲人介绍学校的情况)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5、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教师

  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

  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世界各国所具有的特色鲜明的社区,进一步加深对社区区的认识和理解。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社区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教师也需做同样的搜集工作。

  2、一张加大的世界地图一级与小组数目相同的世界地图若干张,学生人手一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书本6~7页位为我们展示了一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社区图片。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看看教科书都为我们呈现了哪些国家的社区,同桌间可以相互交流。

  2、小组交流:将课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国独具特色的社区图片、照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分小组交流,并在地图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同学所搜集的资料,然后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在地图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给予正确与否的判断。回答正确后教师将图片贴在较大的世界地图上。

  4、个人制作:画一画自己生活的社区

  5、布置作业观察社区有哪些设施,特别注意观察增添了哪些新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生活着许多华人,他们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

  2、知道海外华人虽身在异乡却有着割不断的中国情节,他们时刻关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并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个国家里的中国城资料和海外华人的故事。

  2、教师准备相关音乐,制作课件;指导排练相关节目。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1、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一首传唱多年的歌,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听着音乐你想到了哪些人,歌曲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声?

  3、揭示课题:是啊,每当听到《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我们就会自然地想起那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中国城——华人的“家”。

  1、理解中国城

  (1)由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炎黄子孙的足迹已随着祖国的强大而遍布世界各国,在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独立的华人区,著名的有意大利的“中国城”、美国的“唐人街”等等。(课件展示)

  (2)、解释中国城:所谓“中国城”、“唐人街”,是指一些颇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以经营中国产品、中国饮食为主,以中国式建筑为格调的城区。

  2、展示交流中国城资料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展示关于中国城的资料,师巡视发现有特色的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影碟、录像等)。

  (2)、抽生在班内交流。

  3、小结:风格各异的中国城,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中国城就是华人温暖的`“家”。

  三、中国城——中国心!

  1、探究活动:海外华人为什么要建中国城?过中国节?

  (1)、四人小组内探讨,各选两人分别负责记录、发言,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又多又合理。

  (2)、汇报探究结果,师相机给予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的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

  2、小结激情:欣赏中国风格的建筑,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品尝中国风味的饭菜,用汉语谈笑聊天……在中国城里,华人们仿佛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

  3、想象中国城的幸福生活

  (1)、假如你是一位久居异国的华人,当你走进中国城,你会有什么感受?可能想到什么说些什么?

  (2)、生自由发言,师给予适当的追问、点评,再次引导学生感受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结,理解海外华人的一颗中国心,明白中国城——华人的“家”的真正含义。

  四、你在他乡还好吗?

  1、过渡引入:海外华人和我们有着同样的血脉、同样的根,他们在异国他乡生活过得怎样,始终是我们难舍的牵挂,有一首歌曲表达了我们的心声。

  2、播放音乐《你在他乡还好吗》,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对这首歌的体会和感受。

  3、介绍了解到的海外华人的生活情况,体会他们在海外生活的酸甜苦辣,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结。

  4、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引入第二课时。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中国城——华人的家

  中国城——中国心

  你在他乡还好吗?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46~47页。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必然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2.阅读与讨论。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照片,并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人民在4000多年前犁田种植农作物的生动景象,造就了尼罗河流域发达的农业,享有古代世界谷仓的美誉。壁画中反映了古埃及发达的农耕、种植情景。古希腊陶器上的图画反映着古希腊很发达的耕作、种植农业,由于古希腊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地带,所以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地处北京中山公园的社稷坛,又名“五色土”,取华夏大地上五种颜色的土壤供奉在社稷坛上,表明我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旧北京还设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和蚕坛专门进行供奉和祭祀,说明由于农业着人类的衣食之源,对农事的崇拜足以证明我国的古代文明源于农业,而正是这种高度发展的华夏古代农业文明,对世界的发展曾经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3.全班探究。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知道:“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为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创制了历法。种植农作物必须了解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历法的创立是为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是农业文明的成果。”古埃及的历法是太阳历,是现在公历的前身;古巴比伦历法的特点是月和星期的划分;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把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安排进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自由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书上的图片、资料一起讨论,教师也可以资料。

  “你知道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通过讨论明确:丝绸和茶叶是古代品质最好、外销数量最多、最具特点的农产品。大量的优质丝绸、茶叶,通过丝绸古道远销到西亚和欧洲,把古代的丝绸文化和茶文化传播到了世界。

  “你见过用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是用什么制成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丝绸的事情?”通过讨论知道:“养蚕在我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种桑养蚕了,悠久的养蚕业促进了丝织业的发展,丝绸以其质地轻柔、美丽、穿着舒适,成为我国历史悠久、质量最高的纺织品。千百年来,丝绸不仅美化着我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走向世界,为我国带来了崇高的声誉。”

  “你的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通过讨论知道:“茶是地地道道的饮料。我国茶的发展历史悠久,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沱茶

  砖茶),有很多著名品种。喝茶的习惯也很多,像茶道、喝功夫茶等。”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教师应当搜集一些资料,如果学生准备不足,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2.启发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相关资料,如本地有没有对土地崇拜的文化遗迹、与饮茶有关的资料等。这样的资料应当充分利用。

  家庭作业

  就本课题的学习,采访父母和长辈,加深对丝绸文化、饮茶习惯的了解。

  建议

  对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行简单。

  课文说明农业文明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尼罗河流域发达的农业,造就了辉煌的埃及文明。埃及文明的两项成就。启发学生思考农历的科学性。古希腊的农业文明对欧洲影响深远。土地是农业文明的基础。本页照片及文字介绍了我国农业文明的若干成就。质地轻柔、色彩艳丽的各色丝绸,是蚕宝宝吐出的丝纺织而成的,丝绸是农业对世界的伟大贡献。饮茶习俗产生了茶文化,伴随着茶文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茶具。的茶具种类很多,制作考究,造型典雅。(参照教材第20、21页)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2、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3、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二、教学准备:

  1、《少先队队章》

  2、多媒体

  3、直尺列表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

  1、我喜欢的小干部

  1)参照教材第23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

  2、模拟活动:假如我当班干部

  1)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初阶,写一篇“假如我当班干部”的“竞选宣言”。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竞选宣言”。

  3)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进行发表对他们的“竞选宣言”提出质询。

  4)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

  第二课时 怎样选干部

  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在学校的阳光下,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我们的小队,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那么,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怎样选干部。

  二、 探究学习

  1、多媒体出示插图,指导观察。

  2、学生自学交流。

  3、师小结:选举的一般程序:

  个人自荐——队员推荐——队员无记名投票——兼票员统计票数——公布选举结果

  4、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呢?可不可以老师自己指定?

  出示队章的有关内容,看看少先队章是怎样规定的?

  5、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

  讨论: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1) 结合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把你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写在黑板上。

  选干部的标准

  对的打√ ,错的打Х

  (2) 根据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讨论:什么样的干部是大家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

  (3) 在干部选举中,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我们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呢?

  学生交流选举中可能遇到的现象。

  如:投选票…… 不公平,不公正

  凭关系…… 不公平,不公正

  投自己…… 可以

  这些同学是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你们在选举班干部时是怎样做的?你们对干部选举有和建议?

  三、 交流活动

  同学《干部轮岗大家谈》,按下列条件全班同学分类站列。

  “赞同轮流当干部”:

  “赞同选举产生干部”:

  “其他条件的”:

  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引导思考:“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四、 总结。

  第三课时 当干部为了什么

  一、 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班干部是全班同学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们办事公正,有能力,有责任心,他们担当了班级小主人,老师小助手的作用,功不可没。那么,当干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二、 探究学习

  1、首先看看课文中这些同学的发言,列表分析。

  当干部可以管同学……

  当干部是帮老师做事的……

  当干部是多为同学做满意的事………

  当干部可以保送读书……

  分析以上列表是否对集体,对大家有利。

  2、你认为当干部是为了什么?列表说明。

  3、小结:

  当干部的动机要正确,当干部不是为了实惠,而是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次为大家服务和锻炼的机会。

  4、当上干部,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呢?

  出示多媒体:文中的图文,讨论分析。

  (1)我们是好朋友,忘记写了,就通融通融吧( ),不讲原则

  (2)怎么那么凶,不就是个中队长吗?( )

  (3)体育委员,我们几个女生想借一下乒乓球拍,班里就一副,既然归我保管,我要先玩( )。

  (4)为大家,班干部没有特殊权利。( )

  小结:班干部是大家选举的,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职责,没有特殊的权利。

  三、 拓展

  1、 请班级干部谈谈自己当上小干部后的想法和做法。

  2、 我了解的一些干部的想法和做法。(不涉及姓名)

  3、 每人给自己班级的干部写一段话,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称赞,鼓励等。亲自送给班干部,相互交流。

  四、 模拟活动:假如我是班干部

  (1) 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本班实际,写一篇“假如我是班干部”的“竞选宣言”

  (2) 在组内交流。

  (3) 小组推荐在班上演讲,全班同学针对他的“竞选宣言”提出意见和咨询。

  (4) 评出最优“竞选者“

  五、 总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干部就是火车头,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认真履行自己干部的职责,就能锻炼自己,健康成长,从小当好小主人,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名副其实的合格人才。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3.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4.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的伟大,萌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代火箭图和现代火箭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本来炼丹师是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火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火药的最初发明就是这样的。当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加热,极容易着火甚至发生爆炸。说不定还有一些炼丹师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炼丹师发明的火药。但是仅仅靠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不能产生真正的发明的,人们在炼丹炉经常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明。”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同时期的火箭),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8页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教师强调:“当你们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而赞叹的时候,应当记得像万户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的是我们的祖先。现代火箭是高科技的产物,比早期的`火箭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它们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如关于前苏联第一次进入太空、美国宇航员登月等,不必详细,但应当简单予以说明,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4.小小辩论会。教师向学生说明:“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辩论会,题目就叫做“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5.。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活动进行,应特别强调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

  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

  2.搜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语录和事迹。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

  〖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成员数量等的变化入手谈感受,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讲解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小文那样,为自己的家庭编写家史。要编写得好,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资料、完成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史,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5.。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质的不同标准,及其对于人类生活的具体意义。

  2.进一步从宏伟和微观角度了解水资源的严峻现状。

  3.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珍惜和爱护水资源的态度。

  4.能够自觉自愿地投入节约水的行动中。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27~129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就中国七大水系的水质准备一些资料,尤其是关于污染程度和原因的。

  2.教师就本地区水资源的现状做具体调查,以了解按照国家标准,本地区的水质属于哪个类别,便于在学习七大水系及水的质量标准时,帮助学生理解类别的实际意义。

  3.准备一份较大的全国地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可以以朗读“地球属于谁”第一课时的优秀作业开始,然后说明,今天主要讨论关于水的内容。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3页的照片和文字,通过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充分理解这些照片和文字所表达的意义。教师要传达给学生这样的信息,即水资源的危机不仅局限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而是整个地球和全人类都面临的危机。

  3.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各代表教科书第54页的七大水系显示图中的一各水系。然后各小组分别研究自己的水系,参与显示图下方的标准和全国地图,明确该水系的状况,准备向全班做介绍。

  教师强调,介绍时要能够详细具体地加以说明。

  例如:我是海河,发源与太行山和燕山,流入渤海,在我地流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像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石家庄……一共有25座!可是今天,在我的整个流域中,之有3.1%是洁净的I类水,10.7%是Ⅱ类水,7.7%是Ⅲ类水——这样的水还可以做人类用水的水源。可是,这三类水加起来才是我的总水量的21.5%!还不到四分之一。其余的呢,有12.3%是V类水,要知道,这些水不仅不能喝,连游泳都不行。更可怕的是,Ⅵ类的劣质水已经占到53.9%!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是说,我的一半以上的水已经属于没有任何用途的臭水!我曾经养育了许多代的人,养育了这么多繁华的城市,难道人类就要让我的水全部变成臭水,让我变成一条没有用处的河流吗?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们人类,你们那些城市,又该怎么办呢?

  4.表演与交流.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本小组所代表的水系,并且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

  5.总结。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介绍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朗读教科书第55页的.课文,对本课题的学习给予总结,强调我国水资源的严峻现实。强调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就教科书第55页倡议书与学生简单交换看法,鼓励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做水资源的保护者。

  布置家庭作业:每个学生自己创作一条(幅)宣传节约水、珍惜水的标语或图画。

  给教师的建议

  1.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教科书第55页的倡议书及制作标语、宣传画的活动扩展到第二课时,或者与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协商,作为少先队或者班级活动。

  2.水源质量标准的学习对于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态度和价值观影响深远,教师要在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使他们真正理解每种标准的含义。

  3.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活动。

  家庭作业

  完成节约水、爱护水的宣传标语或者图画。

  评价建议

  1.对每个小组的表演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主要针对介绍的正确性。

  2.对每个学生创作的宣传标语或图画给予鼓励为主的评价,选择其中优秀的在校园的有关地方展示。

【《品德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教案01-08

《品德与社会》教案08-11

《品德与社会》教案11-29

品德与社会教案12-02

《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11-29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1-08

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03-29

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01-3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03-2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