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4-08-31 16:40:2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图书、照片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定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检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身边提供服务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感。

  2.体会身边的人爱自己的情感。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提供服务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难点:

  2、难点:体会身边人爱自己的情感。

  教育理论依据:

  (设计思路)生活中的关爱无处不在。本次活动就是关于我园在开展关爱课题的环境下,充分激发幼儿的"关爱情感"。活动前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礼貌地向园内工作人员打招呼,突然发现幼儿在礼貌背后的空白。于是教师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幼儿对幼儿园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采访并记录。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并了解教职工的工作内容,感受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充分激发幼儿对园内工作人员的情感关爱并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感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观察过家里的人以及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劳动

  2、物质准备:视频(老师在家打扫卫生),"忙碌的人"幻灯片,音乐("喜刷刷","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我们小朋友双休日休息在家,每天放学也要回家,那我们在家里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呀?

  幼儿1:我在家里看电视(师:你在家里放松休息,你来说)幼儿2:我去学拼音。(师:你去哪里学拼音?请你把话说完整。)幼儿3:我在家里帮奶奶洗衣服。(师:你会洗衣服啦,平时你们家的'衣服都是谁洗的呀?你在家里还是奶奶的小帮手了!)

  2、你们想不想知道张老师休息在家的时候做了些什么?幼儿:想。

  3、张老师在家里干什么?

  幼儿1:张老师在家里擦桌子、拖地板。

  幼儿2:张老师在家里做家务。

  4、师:对呀,我喜欢把我的家你打扫的干干净净,让我的家人住得舒舒服服。

  二、经验回顾,感受家人的爱1、你们家谁也像张老师一样在忙呢?

  幼儿1:我的奶奶在家里烧饭。

  师:奶奶是怎么烧饭的呀?

  <做动作>打开水龙头,滔滔米,滔滔米,放进锅里烧一烧。饭饭做好了,给谁吃的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所有家里的人吃的,那你要对奶奶说什么?奶奶谢谢你;奶奶你辛苦了。

  幼儿2:我的妈妈在家里洗衣服。

  师:妈妈怎么洗衣服的呀?好我们一起来帮妈妈洗一洗,搓一搓。衣服晾起来,拉拉挺。衣服洗好了香香的,给谁穿的呀?那你要对妈妈说什么?妈妈我爱你。

  幼儿3:我的爷爷在家里拖地板。

  师:爷爷是怎么拖地板的?我们一起来拖一拖,沾点水,前拖拖托托,后拖拖。地板拖的真干净,家里人回来一看,哇家里真干净,住得真舒服。

  师:爸爸妈妈上班很辛苦,回到家还要这么辛苦忙碌,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为了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为了我们住的很舒服。

  其实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我们。

  情感提升:我们真幸福,有这么爱我们的家人,他们不嫌辛苦不怕累,让我们住上干净整洁的房子,吃上营养丰富的饭菜,让我们健康快乐的长大!

  师: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愿意做家里的小帮手。来孩子们,我们做家务喽!学一学家里人的劳动(洗洗碗、滔滔米、烧烧饭、炒炒菜、擦擦玻璃、拖拖地、洗洗衣服、挤挤干、晾凉衣服。动静交替,活跃气氛)

  2、在幼儿园也有很多在忙碌的人,我们前几天去采访过。请你说一说:你找到了谁?他在忙什么?

  幼儿1:我在食堂找到了厨师和阿姨,他们每天很早来幼儿园,6点半就到了,然后他们要对厨房和做菜的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幼儿2:食堂的叔叔阿姨对送来的蔬菜和荤菜都要进行检查,发现不好的就要退掉,不能让小朋友吃坏掉的食物。观察得真仔细,还有没有补充?

  幼儿3:食堂阿姨天天要洗很多菜,切很多菜。虽然现在天气很冷,但是他们还是很认真的洗菜,把菜洗的干干净净,我发现他们的手很红,很粗糙。

  幼儿4:厨师伯伯每天给我们做不一样的菜。厨师伯伯说:只要看到小朋友喜欢吃,他就非常高兴。听了小朋友的介绍以后,张老师相信你们以后一定会好好吃饭。因为我们的饭菜和点心都是食堂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我们不应该浪费,不应该让他们伤心难过。

  幼儿5:我找到了苏老师,她每天7点钟就来幼儿园帮小朋友做晨检。看看小朋友的小手有没有洗干净,体温是不是正常。她还经常来看我们吃午饭,看我们做早操。我们每周的菜谱都是她制定的。她还负责帮我们测视力、量身高呢!

  师:说得真好。为了能让我们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苏老师她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我们每天来都要认认真真地配合她做检查,对她要有礼貌,你们说对吗?

  幼儿6、7(情景表演):我们找到了保安叔叔!

  幼儿6扮演保安叔叔:我每天很早起床来到幼儿园进行巡逻、检查,确保安全。然后打开大门站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和家长。我晚上也不回家,加强安全保卫。

  活动反思

  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设计出自己的“一周晨间活动计划”,每个孩子设计的活动内容都不单一,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很好地达成了预期目标。总之本次活动比较圆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一、设计背景

  1、客观因素:再有一个学期大班的同学就要升入小学,为了让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给他们留下难忘而深刻的印象,特组织开展这个活动。

  2、时间因素:元旦期间

  3、能力因素:大班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也有相应的组织纪律性。

  二、活动目标

  1、充分体会传统节日的氛围,使春节这个传统佳节的年俗能够得到完好得继承与发展。

  2、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和家长合作,完成一至两道简单的菜肴,体验春节的乐趣。

  3、学会分享、交流、合作,好东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同样在遇到难题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和同伴合作解决。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与老师与家长共同欢度佳节。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体验,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难点:理解春节这类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树立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理想。

  四、活动准备

  1、物品准备:春联、红灯笼、窗花、福字等基本的`教室布置、橡皮泥;

  2、素材准备:喜庆的传统春节音乐和春节相关的电视节目或PPT;制作饺子的材料;

  3、节目准备:师幼准备的各类节目;部分幼儿家长莅临。

  五、活动过程

  (一)话题讨论导入

  1、什么节日要贴福字和春联、挂红灯笼?

  2、什么节日,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可以拿到压岁钱?

  (二)了解春节的习俗

  1、大家一起贴福字和春联、挂红灯笼,感受春节浓浓的喜悦氛围;观看春节相关的电视节目,了解各地春节不同的风俗。

  2、师幼准备的联欢会,譬如乐器演奏、朗诵、童话剧、舞蹈、歌曲等,老师、幼儿、家长共同联欢。

  3、在老师指导下,让幼儿体验了包饺子、煮饺子、吃饺子的乐趣,知道饺子可以有很多种馅,每种馅都有各自的营养,不可以挑食。

  4、老师发橡皮泥,幼儿操作。

  (三)延伸

  幼儿园和家长紧密配合,请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至两道拿手菜肴,在活动当天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家长、老师一起品尝。品尝的全程播放喜庆的春节音乐。

  六、活动结束

  1、

  2、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因此身与心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许多身体表现带有心理因素,许多心理反应与身体状态也密不可分。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即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情感、认知及生活方式,幼儿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幼儿期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

  二、设计来源

  我所教的中班孩子已渐渐开始进入换牙期,孩子在面对自己从来没经历的事情时,都有一种不安甚至恐惧心理。因此很多孩子对拔牙感到害怕,对看牙医存在恐惧心理。有些孩子甚至因为害怕拔牙,不敢把乳牙松动告诉父母,而错过了最佳的换牙期。这样、那样的换牙经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真切的成长体验。有趣的是当我们把看牙医当作一件可怕的经历时,从来没有想过牙医也有他看病人的痛苦:难闻的口气,可怕的蛀牙,还有病人的惨叫……《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以其角色对话的相同性而使整个故事幽默诙谐,鳄鱼和牙医表现出的不同心理感受和变化贯穿了故事的发展。我借助《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这一绘本故事及其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一次尝试,设计了这一活动,目的是借助绘本这一载体,对幼儿进行一次生动的健康教育。

  三、教学思路设计

  这是一本能吸引人的绘本,简单的语句,在反复之中,将两个角色间复杂的心理变化刻画地淋漓尽致。这样一个经典的绘本,如何呈现给孩子?选择什么内容呈现给孩子?从绘本内容来看,心理变化这条线索是作品最显现的内容,可以与孩子蛀牙、看牙医的生活经验相链接,让孩子在同样的经历中理解故事,体验情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理解故事,发现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对话,体会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过程。2、懂得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3、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为:

  首先,出示故事主要人物牙医和鳄鱼的图片,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回忆自己看牙医的经历等,使幼儿对人物心理产生共鸣。

  然后,引导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并根据故事内容,了解、体会鳄鱼、牙医矛盾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心理变化的过程也是孩子情感思考的过程,这一环节,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使幼儿懂得要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的、困难的事情。让活动主题得到升华。

  接着,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相同的对话,并与教师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对话。再次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

  最后,再次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谈谈如何保护牙齿,了解一些换牙的知识,在欢乐地《刷牙歌》表演中结束活动,并最终能和鳄鱼一样坚持刷牙,保护牙齿。

  四、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设计理念来源于生活。深入挖掘绘本读物的教育价值,关注幼儿的心理及身体的健康。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发现故事中角色的相同对话,体会角色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过程。

  2、懂得勇敢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

  3、懂得爱护自己的牙齿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每天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爱牙重要性。

  难点:感受鳄鱼和牙医的心理变化过程,懂得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可怕、困难的事情。

  活动准备:

  1.《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绘本

  2.鳄鱼玩偶及牙医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调动兴趣

  1. 通过出示鳄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鳄鱼图片(小鳄鱼长了一颗蛀牙,它要去看牙医,可是他从来没有看过牙医。小朋友长过蛀牙,看牙医吗?你看牙医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2. 出示牙医图片:他是一位医生,一位从来没有给鳄鱼看过牙的医生。

  3. 一只从来没有看过牙医的鳄鱼,和一位从来没有给鳄鱼看过病的牙医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二、共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关鳄鱼和牙医的故事,名字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第一遍阅读绘本《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引导幼儿逐一看图猜测故事发展,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教师用课件上的文字逐一讲述。

  重点提问:

  1. 刚才老师说故事的题目是什么?

  2. 说一说为什么鳄鱼会怕怕?牙医会怕怕?

  3. 后来鳄鱼去看牙医了吗?(面对让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的时候,鳄鱼也想过逃避,但是最后它还是很勇敢面对,并坚持把它克服。)

  4. 鳄鱼长了蛀牙需要去看牙医,还有哪些情况我们需要去看牙医?

  第二遍阅读绘本: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人物的相同对话。

  重点提问:

  1.谁发现了一个秘密,鳄鱼和牙医说的话是怎么样的?

  三、师幼分角色讲述故事,进一步体会心理

  引导幼儿表演故事中的对话(教师先说一句鳄鱼的话,幼儿学说一句牙医的话)根据故事情节,把鳄鱼(和牙医)从害怕——面对——忍耐——克服的过程表现出来。

  四、懂得爱牙,保护牙齿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分享保护牙齿的知识及正确的刷牙的方法。

  2、《刷牙歌》,边表演边离场。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 观察图片的细节,能大胆表达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2 感受图片的意境,乐意说出自己的感受。

  3 感受朋友之间的关爱,体会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4幅。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关于“大树和男孩”的图片,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看图讲述(逐幅图片观察)。

  第1幅:

  1 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小男孩在跑步。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2 你怎么知道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

  ——因为他的手这样子。(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用手势表示,其他幼儿模仿动作。)

  3 小男孩在跟大树打招呼,大树呢?

  ——大树伸出树枝要抱小男孩。(老师追问:是大树的什么?你来指指看。小朋友在图片上指出到底是大树的.什么。)

  ——树枝!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它想抱小男孩。

  ——跟小男孩打招呼。

  4 完整讲述。

  第2幅:小男孩来到大树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猜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对下一幅图片的观察充满期待。)

  1 他们在干什么?

  ——睡觉。

  ——休息。

  2 谁有不同意见?大树是怎样做的?大树有变化吗?

  ——它一只手伸得好长。(幼儿模仿动作)

  它长长的手指在指着谁?它为什么要指着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捉迷藏。(师生模拟“捉迷藏”的游戏)

  怎么玩?(请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讲述出现困难时老师给予动作提示,幼儿讲不下去时,请下一位幼儿“接力”讲述。)

  3 师生完整讲述,及时捕捉幼儿创编的角色对话并给予肯定。

  4 完整讲述。

  5 玩着玩着,小男孩怎样了?

  ——困了。

  困了?要不要休息呀?

  ——要,在大树旁休息。

  ——在大树下。

  第3幅:

  1 谁在哪里干什么?

  ——小男孩在大树旁边睡觉。

  2 大树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

  ——变成圆圆的月亮。

  ——像屋子。

  ——像一把伞。

  3 大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它想遮着小男孩,不让阳光晒着他。

  如果有大树为我遮阴,我就会睡得怎么样?

  ——很香。

  ——很舒服。

  老师模仿大树为幼儿遮阴,提问:有什么感觉?

  ——很舒服。

  ——睡得很香,没有阳光。

  4 完整讲述(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图片讲述中)。

  5 大树热情地欢迎小男孩的到来,跟他玩“捉迷藏”的游戏,小男孩子累了,大树为他撑开一把伞,为他遮风挡雨。大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关心他。

  ——他们是好朋友。

  第4幅:

  1 (老师用拥抱的动作表示对幼儿的关心)我们一起看看大树和小男孩有些什么关心的动作。

  ——大树做摇篮。

  ——荡秋千。

  2 (师生模仿大树和小男孩的动作)大树和男孩在干什么?

  ——拥抱。

  3 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在一起?

  ——因为他们感情很好。

  ——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 完整讲述。

  三、完整讲述四幅图片。

  四、原来互相关心除了一起玩游戏、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之外,一个拥抱也是一种爱。我爱你们!(师生拥抱)

  1 平常是谁给你拥抱最多?

  ——爸爸、妈妈。

  2 爸爸、妈妈除了给你拥抱之外,还会给你做什么?

  ——亲一亲。(亲一亲是一种爱的表现)

  ——好好照顾我们。(好好照顾我们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3 原来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爱我们的人,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爱我们,那我们也爱他们吗?你会怎么去爱你们所爱的人?我相信你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他们——你爱他们。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目标:

  1、能大胆尝试用火柴棒拼摆,表现不同的运动姿势并学习恰当的语言表达。

  2、学念儿歌,能根据儿歌的格式用图标,语言仿编儿歌。

  准备:

  1、幼儿了解多种运动项目及姿势、动作。

  2、塑料圆片,火柴棒,白纸,黑色水彩笔,儿歌图标一套。

  3、《健康歌》录音磁带。

  过程:

  1、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幼儿边跳边唱入场,感受身体的运动。

  2、谈谈自己喜爱的运动及知道的运动项目。

  3、学习儿歌《拼小人》。

  今天有个调皮的小人,它也来和我们一起做运动。听一听他做了那些运动:

  儿歌:拼小人

  火柴棒一根根

  我用棒棒拼小人

  拼个小人立正站

  拼个小人跨步走

  拼个小人打篮球

  拼个小人爬山坡

  小人个个爱运动

  身体健康棒棒棒!

  提问:小人做了哪些运动?(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按儿歌顺序排列)

  你们学会了儿歌吗?我们一起念一遍(带幼儿看图标朗读)

  4、游戏看谁记得快

  (巩固记忆儿歌,进一步感知儿歌的结构)

  拿掉其中的'三——四张让幼儿念——(注意激励表扬幼儿)

  全部拿掉图片看看你们会念吗?(注意激励表扬幼儿)

  5、幼儿操作

  刚才小人做了几种运动,他们还象做别的运动,请你们帮助他。

  用火柴棒、圆片,拼摆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用简笔画按拼的样子记录下来。

  6、纺编儿歌

  1)展示幼儿作品

  2)这些小人还想到儿歌里面去做运动我们来帮助他——选四张幼儿作品组成儿歌,大家一起念一念。(从节奏一样快进行讲评)

  3)再次选四张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节奏来念。

  7、延伸活动:

  我们帮忙让其他的小人也到儿歌里去运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

  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

  2、儿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

  1、师:今天,齐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圆形有什么特点?

  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

  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

  (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

  (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

  (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

  (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齐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

  (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

  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1)拼贴(师巡回指导)(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活动反思:

  大班综合活动《图形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大班幼儿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对几何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尝试将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以图形娃娃过生日为主线,通过听听、看看、找找、剪剪、拼拼、讲讲等不同途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并掌握有关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满足幼儿探索发现、尝试创作的欲望,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

  2、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

  经验准备

  进行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搭建红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在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通过i次试验,幼儿掌握了试验的基本规则和记录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动让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

  重点、难点:

  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

  活动过程:

  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

  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

  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

  2、介绍本次实验。

  教师:今天我们换一根红蓝棒3,我们要将支点放在红蓝棒“3”的“2”和“3”之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放的位置)

  幼儿:那肯定不平衡。

  教师:我们来试试看啊。(把红蓝棒“3”摆在支点上)呀!不平衡!那怎样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

  幼儿:要在短的那边多放积木。

  幼儿:要在长的那边多放。

  幼儿:应该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吧?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呢?

  幼儿: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儿:我觉得是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因为那边长。

  幼儿:你没看见那边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呀?

  3、介绍实验规则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到底怎么才能让这个不平衡的红蓝棒达到平衡呢?我们做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幼儿:积木的两边要对齐。

  教师:你是说积木的边要和红蓝棒的边对齐吗?

  幼儿:对,要不就不准了。

  幼儿: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要不就不稳了。

  幼儿:要把“2”和“3”的那个线和红蓝棒“1”那儿对齐。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吗?积木两端要与红蓝棒的两边对齐,支点(红蓝棒“1”)放在蓝色段内,它右侧的边缘与红蓝棒“3”的“2”和“3”的分界线对齐,而且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还要记下真实结果。

  幼儿:同意。

  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结果。

  第一组:幼儿①把三角积木对着2、3之间的线放好,幼儿②歪着头看了看:“行了。”幼儿①拿一块放在长边,幼儿②拿一块放在短边,幼儿①又拿一块放在短边,红蓝棒的短边翘起来了,两边基本平衡了,幼儿②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结果。接着幼儿①就在长边放两块积木,幼儿②往右边放两块积木,还是长边低,她们俩说:“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

  块往长边放,长边更低了。幼儿②说:“不对,长边太沉了,得往这边放。”说着拿起长边的一块积木放在了短边上,红蓝棒平衡了……

  第二组:幼儿③和④都操作积木,不断地在两边放积木,平衡了再添加积木,没有记录结果。教师:“你们发现什么结果了?”幼儿⑧:“短边总是比长边放的多一块。”幼儿④:“不是多一块。”教师:“到底多几块?”幼儿③:“就是多一块。”幼儿④说:“不对。”教师:“你们为什么会记不住了?”幼儿③:“忘了记录了。”教师:“你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也挺好的。不过还是要将结果记录清楚,才能验证你们的发现呀。”

  5、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老师请每一组幼儿把成功的积木的数量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板子上。

  教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和你们最开始猜想的一样吗?

  幼儿:和我猜想的一样,长的那边积木少。我猜想对了。

  教师:那为什么长的那边积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长的这边多放会怎么看,本来长的这边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师:可为什么长的这边会沉下去呢?

  幼儿:因为这边木头多,就重呗。

  教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平衡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幼儿:红蓝棒短的一边放的积木多,长的一边的积木少,红蓝棒“3”就平衡了。

  活动反思:

  活动的生成来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单一的目标特点,将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灵活运用,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红蓝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实验”,使它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工具。这是一个没有采用标准测量工具的平衡活动。虽然不是那么精确,但从幼儿不断的探索和严肃认真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幼儿敢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两边各放几块积木,可以使红蓝棒平衡,在操作、记录和经验整合中,他们获得了关于平衡的相关经验。

  不足之处:

  由于支点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积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会完全精确,只能是模糊的描述总结:红蓝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多,长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少,才能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所以工具的严谨性稍微差了一些。

  小百科:平衡是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不倾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索,能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在讨论交流中积累和提升经验,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每人三张纸,双面胶若干,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教师提问:“纸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3、幼儿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

  4、教师提问:“你的桌子站起来了吗?”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5、通过向纸桌吹气的小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站得稳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师提问:“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让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4、教师提问:“你的桌子上能放东西吗?”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

  能力。

  1、教师提问:“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让幼儿在桌子上进行放积木的尝试。

  2、教师以比赛的方式,引导幼儿尽量多地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桌腿对桌子承重能力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08-03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01-26

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07-10

幼儿园大班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教案【必备】07-08

幼儿园大班教案(推荐)07-08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案12-07

幼儿园大班《金鱼》教案03-13

【精】幼儿园大班教案12-12

幼儿园大班教案《信》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