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4-18 08:08:12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教案锦集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江西有哪些瀑布瀑布,并瀑布的壮观景色。

  2.感知瀑布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谜语一首。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50.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猜谜的方式引出课题。

  (1)教师:像布不是布,剪刀剪不破,飞泻三千尺,壮观有气魄。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形容什么吗?

  (2)幼儿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的提问。

  (3)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瀑布。

  2.通过图片资料,感受瀑布的壮观。

  (1)教师:看到这些瀑布,你的心情怎么样?会想到什么呢?

  (2)幼儿逐一看着图片并讨论。

  3.教师简单介绍什么是瀑布。

  教师:要形成一条瀑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河流或溪水,二是地势的落差。当水流从很高的地方往下的时候,就像一块大布帘下来,所以就叫瀑布。

  4.出示挂图,教师重点介绍江西瀑布。

  (1)教师:我们江西有哪些瀑布呢?

  (2)幼儿纷纷回答。

  (3)教师总结:我们都知道庐山美,但是美在哪里呢?其中瀑布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庐山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庐山瀑布有很多,形成了瀑布群,瀑布群的主要瀑布有:三叠泉瀑布、秀峰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乌龙潭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朱瀑布等。最美丽著名的'当然是三叠泉瀑布(教师分别出示教学挂图),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有水滴溅到脸上的感觉少。除了庐山的瀑布,还有井冈山的龙潭瀑布群之一股蜿蜒而下,远看好似一位身着大袍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教师引导幼儿重点欣赏三叠泉瀑布,让幼儿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词汇:壮观。)

  5.教师将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的挂图供幼儿欣赏,让幼儿观察黄果树瀑布和庐山瀑布的不同之处。

  6.师生共同朗诵李白的经典朗读《望庐山瀑布》,领略诗歌的意境,结束活动。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初步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类型的广告,知道当今社会广告的重要性,扩大幼儿与社会的接触。

  2、通过设计和表演广告,使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类型的广告宣传单(报纸广告、杂志广告、手提袋广告、宣传册广告、张贴广告等),布置成“广告大世界”的现场;分类盒;

  2、录有精选电视广告内容的碟,影碟机,电视机,录音机,录有广播内容的磁带;

  3、广告擂台赛的现场,颁奖音乐,鼓,奖品,竞赛用的表格;

  4、幼儿设计、表演广告所用的各种衣、食、住、行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广告大盘点”

  1、激发兴趣,引出活动主题。“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广告)对,这儿是‘广告大世界’。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广告大盘点’的游戏,请小朋友选择一种喜欢的广告看一看。

  2、讲一讲,你的广告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广告的内容有吃的、用的、玩具、旅游的等)广告是做在什么上面的?(报纸上、手提袋上、广告单上、杂志上)请小朋友把它们分类送回去。3、想一想,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广告?(引导孩子回忆见过的.招牌广告、电视广告等)欣赏一段电视广告,听一段广播广告。

  (二)基本部分——“智力大冲浪”

  1、把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智力大冲浪活动。首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做广告?(引导幼儿讲一讲广告的作用,知道广告可以帮助商家宣传自己的产品;为了吸引人,现在的广告越来越好。)

  2、小朋友肯定知道不少的广告,让我们一起玩一个“广告接龙”的游戏,老师说广告的前半句,小朋友说广告的后半句,比一比哪队的小朋友说的最出色。

  3、哪队的小朋友告诉我一个秘密,你怎么把广告记得这么牢?(引导幼儿了解广告的语言顺口、吸引人,尤其是一些精彩的广告加上了一些歌舞、动作表演,我们看了就记得特别牢。)

  (三)结束部分——“创意大比拼”

  1、幼儿自选产品,编广告。(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创意大比拼”。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吃的、用的玩具,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广告人,选择一种玩具,编一段让人不能忘记的广告,我们要召开一个“广告擂台赛”,比一比哪队的小朋友是今日的冠军得主。小朋友有信心吗?)

  2、请幼儿参加比赛,评选结果,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废弃瓶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废弃瓶子可以回收再利用。

  2、启发幼儿动手用画、包、扎、剪、贴等技能,让幼儿学习装饰瓶子的多种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创造带来的无穷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弃的瓶子并洗净晒干。

  2、每组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

  第一组:颜料、画笔。

  第二组:棉布、绳子、剪刀、双面胶。

  第三组:彩带、及时贴、剪刀、双面胶。

  第四组:毛线、皱纹纸、剪刀、双面胶。

  第五组:干树叶、干花、双面胶。

  3、视频课件《瓶子的遭遇》一、二

  4、课件:《漂亮的`瓶子宝宝》,照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主题。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

  2、小朋友喝饮料,饮料喝完了把瓶子随手扔地上。

  3、提问:

  (1)你看到了什么?

  (2)那你们平时喝完饮料后是怎么做的?

  4、师:好,我们接下来再看。

  5、路人把它踢踢、踩踩,环卫工人把它扫进了垃圾桶,然后环卫车把它运到垃圾场。

  6、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些什么?

  (2)你觉得空瓶子被运到垃圾场后会怎么样?

  7、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被运到垃圾场的瓶子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

  8、教师小结:是的,空瓶子当垃圾扔掉后,垃圾场里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刚才小朋友说了,废旧的瓶子可以卖给收旧货的人,让他们回收再次做成有用的东西。也可以洗洗干净装东西,装些豆子什么的。可以做成装饰品布置我们的教室,象插花的花瓶,种子发芽的容器、还可以做成艺术品装扮我们的生活呢!

  二:观看课件,引导构思

  师:老师在电脑上找到了一些用瓶子做的装饰品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继续保持交往,珍惜同伴间的美好感情。

  2、知道与同伴保持联系的多种方式。

  3、设计、制订“我的电话册”。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与同伴保持联系的方法。

  难点:幼儿自己设计、填写电话册。

  活动准备:

  1、 知识准备:

  (1)认识电话册,知道电话册的用途。

  (2)了解几种常用的联系方式。

  2、物质准备:纸、水彩笔、黑板。

  3、场地准备:

  (1)椅子

  (2)桌子

  活动内容: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出主题。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毕业后怎样和同伴保持联系。

  2、幼儿结合经验说出电话册的用途,方便同伴联系。

  二、师幼讨论电话册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电话册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2、幼儿讨论多种联系方式。

  3、幼儿用简单的符号或图形表示电话册的.内容,教师记录。

  三、幼儿设计电话册。

  1、教师提出制定电话册的要求。

  2、幼儿制作电话册,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清楚的画出电话册的内容。

  3、幼儿认真相互填写电话册。

  四、交流、展示电话册。

  1、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电话册。

  2、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电话册,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五、延伸活动。

  记录教师电话。

  补充、完成自己的电话册。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法算式。

  2、尝试看算式编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重点: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看算式编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

  二、看图编7的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老师这里有一些组图,小朋友能根据图意口编应用题吗?

  2、请幼儿单独编应用题。

  3、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句子。

  4、带领幼儿一起说应用题并列算式。

  5、齐读7的加法算式。

  三、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列算式。

  1、花园里谁来了(一只蜻蜓,不一会儿飞来了几只蜻蜓)(6只)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你把算式列出来。(让幼儿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列出另外一道算式)。

  2、草地上有2只小花猫,喵~喵~花园的草地上又来了5只可爱的小花猫,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花猫?请小朋友编应用题并说出算式。

  五、评价幼儿作业,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情绪变化。

  2、让幼儿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有断尾逃生的本领。

  3、培养幼儿知道关心爱护动物。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情绪变化。

  活动难点:

  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的情境。

  活动准备:

  1、断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小壁虎、壁虎妈妈、黄牛、小鱼、燕子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出示断尾巴的小壁虎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它怎么了?小壁虎尾巴断了,它觉得特别难看,于时到处问动物们借尾巴。你们听听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断的,它向别人借尾巴借到了吗?

  二、第一遍讲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

  1、师: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

  2、师:小壁虎在抓蚊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它的尾巴被谁咬断了?

  三、仔细听故事第二遍,提出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再生功能。

  1、师:小壁虎分别向谁借了尾巴?借到了吗?

  2、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为什么没有把它们的尾巴给小壁虎呢?它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小鱼的尾巴可以拨水、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苍蝇,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3、师:小壁虎到最后有没有尾巴了呢?它怎么又有尾巴了呢?(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以后可以再生)

  4、师:小壁虎向小老虎借尾巴的时候怎么说的?我们平时借东西的.时候该怎么说呢?

  四、幼儿边看课件边听故事第三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并且激发他们对分角色的兴趣。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的情境。

  1、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2、通过课件,引导幼儿进行表演,并能准确的进行对话。

  六、小结壁虎是吃蚊子的益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大家要爱护它。

  活动延伸:

  将活动中的头饰放到表演区域,幼儿可自已邀伴进行角色表演。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用童话的形式,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幼儿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来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幼儿也被这多彩的动画吸引了。在这节活动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我把课堂时间让给了幼儿,充分地让幼儿去思考、交流、表达、表演等。但我这节课的教学模式很单一,主要采用“老师问、孩子答”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球体与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3、乐意与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感知、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活动准备

  吹泡泡工具:操作材料:各种圆形物体、球体、圆柱体,如硬币、小球、固体胶棒;分别贴有球体与圆柱体标记的两个纸盒屋。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特地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心爱的吹泡泡玩具,大家想玩吗?(带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师:你发现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球体的基本特征)

  二、自由探索,感知球体

  1、出示硬币,引导幼儿观察圆形与球体的不同特征。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东西,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硬币)它是什么形状的?

  师:小朋友都说是圆形,还说刚刚吹出的泡泡也是圆形,可它们两个的形状好像是不一样的呀?(引起幼儿的思考)

  2、幼儿自由操作圆形物体与球体,感知两者的不同。

  师:现在,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筐子里找出和硬币形状一样的东西,再找出和泡泡形状一样的东西。找到之后 ,请小朋友拿起来摸一摸,转一转,再滚一滚,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3、集体讨论、交流,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球体的主要特征。

  师:(出示硬币)像这种圆片片,从正面看、反面看都是圆的,而这样转转转(立起硬币旋转),从侧面看过来就是扁扁的了。像球这样的物体(出示皮球),转转转,转转转(旋转皮球),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不管往哪边推,都能滚动,这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球体。

  5、请小朋友从筐中找出球体在桌上滚一滚。

  6、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球体。

  三、自由探索,感知圆柱体

  1、将硬币进行垒叠,呈现圆柱体的形成过程。

  师:今天,老师不只带来了一个硬币,你们听——(摇动装有硬币的杯子,然后一个一个拿出来,并进行垒叠,构成圆柱体。)

  师:这种形状还是球体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师:像这样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上下一样粗,像柱子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圆柱体。

  3、请小朋友从筐中找出圆柱体在桌上滚一滚,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圆柱体只能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滚动。

  4、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圆柱体。

  四、拼搭垒叠,感受不同

  1、幼儿自由操作。

  师:请小朋友从筐中找到两个球体和两个圆柱体,把它们垒高,看行不行?

  2、集体交流、讨论 ,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告诉大家,你可以把什么物体垒高?

  3、教师:球体滚来滚去,不能够垒高,而圆柱体,可以将它竖起来进行垒高。

  五、游戏活动,加深感知

  1、游戏“赶小猪”:请幼儿手持纸棍,将身边筐里的各种球体与圆柱体分别赶进贴有这两种标记的纸盒屋里,即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

  2、游戏“滚来滚去”:幼儿学习球体、圆柱体会滚动的本领,利用身体进行滚动。

  活动延伸

  在区域内投放咨种球体、圆柱体,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操作中,进一步感知它们的特征。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物体有棱角(滚动不顺畅)的特征。

  2、感受玩玩找找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大摸袋1个,大立体积木5个,“找朋友”音乐磁带,录音机,教室里各种物品的投放。

  2、幼儿材料:小摸袋,立体积木5个/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音乐游戏“找朋友”导入。

  二、帮助“咯噔噔”

  1、放音乐——听,谁在哭呀?教师告诉幼儿(原来是咯蹬蹬)

  2、咯蹬蹬为什么哭呀?(放录音)(小朋友都找到了好朋友,可是我还没有找到好朋友,怎么办呀?)

  3、师:咯噔蹬说了什么呀?那他的好朋友是什么样的呢?

  4、出示大摸袋,请个别幼儿上来摸出一个咯噔蹬的好朋友。

  师:这是他的好朋友吗?为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原来这些有角的物体都是咯噔噔的好朋友。它们也叫“咯噔嶝”。

  5、幼儿自己操作。

  师:宝宝在自己的小口袋里也来找找“咯噔噔”的朋友。说一说找到的为什么是咯噔噔的朋友?

  三“咯噔嶝”找朋友

  1、在教室里找咯噔噔的朋友。

  师:小口袋里有咯噔噔的朋友,宝宝看看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它的朋友?找到了就和它玩一玩。

  2、幼儿自由摆弄寻找“咯噔噔”的朋友。

  师:宝宝可以把找到的东西拿起来,在地上滚一滚、玩一玩。说说这是“咕噜噜”还是“咯噔噔”?有什么不一样?

  3、结束:将找到的“咯噔噔”的朋友送回家。

  自评:此活动在前两次游戏的基础上加大了难度,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了有棱角物体的特性。

  活动开始的音乐游戏,积极的调动了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感受到了有好朋友的快乐。接下来的'哭泣声,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和关注,从而产生了要帮助“咯噔噔”找朋友的愿望。

  整个活动层层递进,从开始集体为“咯噔噔”找朋友,再每个幼儿自己帮助“咯噔噔”找朋友,一直到在教室中为“咯噔噔”找到更多各种各样的朋友,由集体到个别、由立体积木到各种实物,在游戏的设置上注重了由易到难的顺序。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较好的掌握了物体有棱角(滚动不顺畅)的特征。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品大班健康教案健康的大班教案11-18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书的教案11-18

大班教育教案12-26

大班识字教案12-23

大班认识教案01-28

大班瓶教案01-29

墙大班教案01-29

大班秋天教案01-26

京剧大班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