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的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是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信息窗——老师的关爱
[教学目标]
1.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2.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
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整时”和“半时”是重点,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是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窗、自主练习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再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 日夜奔跑不停息。嘀嘀嗒嗒提醒你, 时间一定要珍惜。看看能不能猜出它是谁?(闹钟)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钟表。
二新授
(一)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1. 情境图
钟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有一天放学后下起了大雨,王老师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于是便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钟表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认识钟面
(1)出示钟面,先看一下钟面,你从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
(2)钟面上有两根针,那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谁愿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呢?(“钟面上的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
(3)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
(4)自己动手来指着你的钟表盘上的两根针,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3.认识“整时”
(1)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都是几点到家的。
(2)王老师首先打电话给小力,“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需要看一下表。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时针指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
(3)现在是几时呢?你是怎样知道的?(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就是5时。)
(4)这就是整时,对于整时来说,如果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
(5)补充:整时的.两种写法①5时②5:00
(6)做几个小练习:读时间、拨时间。
(二)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内容
小云、小青和小力,谁最先到家?我们首先要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什么时候到家的,然后才能进行比较。
1.认识“半时”
(1)我们先来看看小云的回家时间,先观察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在哪里?(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分针在6上)那现在是什么时间?
(2)自己在学具上拨一拨。
(3)我们习惯说5点半,但在数学上说5时半,如果分针指在6上,时针转过几就是几时半。
2.认识“快到几时”
(1)我们再来看看小青是几时到的家?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
(2)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那现在是快几时了?
(3)如果分针指在接近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快几时。
3.认识“几时刚过”
(1)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小林是几时到家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哪里?
(2)分针指在刚过12的数上,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刚过。
4.谁最先到家?
比较一下,这四位同学谁最先到家?把书上的时间填写完整。
补充:顺时针、逆时针
(三)练习
1.同位两个人,一个拨钟表,一个说出钟表的时间,比一比谁说得最准。
2.给钟表画指针。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四个表示时间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和 “几时刚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1、2、4、5、6、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用水彩笔涂色
8时的涂红色,11时半的涂蓝色,快1时的涂黄色,2时刚过的涂绿色。自己涂色,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认一认,说一说
(1)看图讲一讲小红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
(2)说一说你一天的安排。
(3)珍惜时间,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3. 自主练习4:填一填
说出每幅图呈现的时间,他们在做什么?按时间的顺序编一个小故事,教育学生要孝敬老人。
(1)小刚和爸爸、妈妈几时出门?
(2)他们快几时来到了食品专柜?
(3)他们几时刚过来到了奶奶家?
(4)他们几时半吃的晚饭?
4. 自主练习5:你发现了什么?
(1)说一说这两幅图的钟表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
(2)小朋友在做什么?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区别吗?这两幅图是一天中同一时间发生的事吗?
(3)引导学生理解一天中相同的时间出现两次,一早一晚,一天有24小时。
5. 自主练习6:先连一连,再编一个数学小故事。
(1)看图观察,这三幅图画的是什么事?
(2)你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把图与钟表连接起来吗?
二我学会了吗?
在下面四个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丰收园”
通过“你觉得自己又有哪些新收获?”、“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与小伙伴的合作怎样?”这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收获,并把相应的绿苹果涂红。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小数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教学用具:
积木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评价
互动意图
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1.引导比较
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
2.板题:高矮
1.判断高矮
2.读题
比较大小、胖瘦宜肯定评价
1.感知人有高有矮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
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2.布置活动
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3.汇报交流
4.总结方法;
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1.不能一眼看出谁高谁矮
2.小组合作
同桌
3.以组为单位,汇报不同方法
鼓励合作活动
组间互评
肯定方法
鼓励求异思维
1.激疑启思
2.培养参与意识与合作能力
3.培养思维创造性和语言表达力及自信力
三、排队游戏
1.3人一组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
1.判断并说明方法
2.判断并说明方法
组间互评,肯定鼓励
1.培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思维说理能力
四、反馈练习
1.第12页第7题
(1)说出动物名
(2)比较高和矮
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
反馈
同桌纠错汇报,独立判√、×并改正
鼓励互查
1.培养审题的'学习习惯,能自查、互查
2.激趣
五、学生活动
1.摸高活动
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
那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
(1)表演
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
(2)判断思考
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1.自由活动
反馈
2.合作活动
观察
判断
反馈
鼓励别出心裁
鼓励别出心裁
生评
学生自由活动,符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激趣启思,激发挑战性与创造性。
六、评价总结
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反馈
学会总结
教学注意事项:
1.学生对实物的比较有许多生活经验。当两名学生上台作比时,学生观察比较的是两个人最明显的特征,高矮、胖瘦,提示又能区分大小、多少、长短等,对这类比较学生并不陌生。因此,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比较的方法。
2.指导学生探究时注意,学生日常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合作面先窄后宽;学生对不同方法的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体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具体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知识与技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重。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解决问题:简单几何体的分类。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知识与技能: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表。解决问题: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4)实践与综合应用。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愉快的周末(综合应用本册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为了适应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教材编写作了精心的安排,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教材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二个单元进行教学。其中“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三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数数、比较和分类;“数和运算”的内容分六个单元,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认识钟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两个单元,分别让学生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简单的几何体;“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教学收集、整理简单的数据,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另外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2.选取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题材。教材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与机智。教材还注意从学生身边选取一些有价值、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知识、生活经验来解决。
3.重视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本册教材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重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
4.提倡算法多样化,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在计算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空间,通过自主探索突出算法多样化。例如,10以内的加、减计算,不再像过去那样先复习数的组
成,然后用数的组成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方法,而是联系实际问题的情境出现算式,让学生来探索、交流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联系生活经验算出结果,也可以从图画里数出结果,还可以用“分”或“合”的思想解释结果。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教材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出现多种算法,使学生在感受、体会不同算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里不强调学生采用同一种算法,也不要求学生几种算法都掌握。
教材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例如,在认数中,让学生理解所学数的意义,用涂色、画图或用学具来表示数,说出“比8小的数”、“比7大的数”,“说一说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通过游戏让学生猜数,要求学生用认识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等;在计算中,让学生“不计算”估计算式的结果,体会估计的方法及其合理性;让学生在探索问题时自己选择适当的方法,也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本册教材还具有落实思想品德教育、落实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和解决问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有序扎实、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等鲜明特点。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分析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喜欢学习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
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组织学生观察。
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
第一单元:数一数
教学内容
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
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
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
反馈:指名数一数。
2.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
组织交流。
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老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读“编者的话”。
二、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教科书第2-3页挂图)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教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师: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
(2)数出数量是2的。
(3)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
三、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1)寻找身体上的数。
(2)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四、总结
第二课时:比一比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长短、大小及多少并能判断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2、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五星、铅笔两枝、球两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新授
1、教学轻重
(1)创设情景。
(2)探究比轻重的方法。
2、比长短
(1)引导生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得出:物体有长、有短。
(4)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3、比大小。
讨论比较物体的大小及方法。
4、比多少。
(1)观察第6页图,你发现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同样多,多些,少些)
三、完成课堂活动。
四、总结
一年级数学教案5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 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一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内容:课本62--63面。
教学目标:
1、加强“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训练。
2、使学生能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的摆设。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教室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看、说说我们的'教室。(板书: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认读“教室”。
2、放足时间让学生观察、同桌互相说说。
3、让学生自由发言,把自己人看到的说出来。
4、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叙述教室里的摆设。
5、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家里的摆设,再同桌互相说说。
6、生发言说说自己家里物品的摆设。
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表达清楚。
三、练一练。
1、练习1。
生:自己指着文具盒说一说,再同桌互说、互评。
师:要求个别学生边指边说,其他同学评一评谁指得好、说
得好。
2、画箭头,并说一说。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动手在书上画出路线。
生:把自己画的路线告诉大家。
师:引导画错的学生改正。
3、看图回答问题。
师:把题意告诉学生。
生:观察并说给同桌听听。
生:发言说说淘气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其他同学评一评说得好不好。
师:引导学生帮助说错的同学再次观察。
四:。
一年级数学教案7
一、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 =60 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
2、 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 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
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
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 (学生一一口答)
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归纳: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
1 、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 1 ) (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 (做操) 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 (出示钟面 9:15),你们还会认吗?
( 2 )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 9:15)
( 3 )分针指着 3 ,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 (学生尝试说) 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
师归纳: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 4 )分针指着数字 3 是 15 分 (出示钟面模型) ,分针指着其他的数字是多少分,你们知道吗?同位互相说说,并在书上填出来。(学生先讨论,再独立填,然后集体反馈,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2 、认识时、分的关系
( 1 ) (指着模型)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
( 2 )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板书: 1 时 =60 分
( 3 )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3 .新课小结
除了能认几时整、几时半,我们还会认几时几分了。为我们的进步鼓掌!
三、实践运用
1 .小游戏
小游戏――“我来拨钟你们说”
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是几分吗? (师生互动)
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 (生生互动)
2 .婷婷特别喜欢参加学校里的活动。老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跳舞―― 2:40,捏橡皮泥――3:05)
师:她在什么时刻参加什么活动? (学生说)
这两个时刻你们还会写吗? (学生独立写,重点指导 3:05的写法,集体反馈。)
3 .拨一拨,说一说
( 1 )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课件出示) ,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有时刻 2:55的钟面) 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 2 )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
4 .连线
( 1 )电视节目这么好看,有几只小动物也想来看呢。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座位,请同学们帮助他们找一找,要求动物身上的时刻和座位上的时刻一样。(课件出示小动物身上的钟面和凳子上面的时刻)
( 2 )拿出作业纸,自己找一找、连一连。
( 3 )小狗怎么没有座位啊?这儿还有一个空位置,谁能说出它的时间?(学生说,课件出示并完成连线)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婷婷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喜欢跟她交朋友吗?我们不仅跟她交上朋友,还要向婷婷学习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附:板书设计
认 识 时 间
1时=60分 2时40分 3时5分
2:40 3:05
五、教学反思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
师: (课件出示图片) 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
生: 做操。
师: 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 (出示钟面 9:15) ,你们还会认吗?是几时几分呢?
生 1 : 9 时 15 分。
师:你还会认这个时刻,真了不起!
生 2 :还可以说 9 点一刻。
师:你还知道 9 点一刻呀,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妈妈跟我说的。
师:你是怎么认的呢?
生 1 :时针走过了 9 ,就是 9 时多了。
生 2 :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走 2 大格是 10 分,走 3 大格就是 15 分了。
师:可我看到了分针指着 3 啊,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
师:分针怎么走的啊?
生 1 :分针走了 15 下。
生 2 :分针走了 15 个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那么分针走了 15 个小格,就是 15 分。
反思:
在用“ 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教材既安排了认读时刻的教学,又安排了写时刻的教学,尤其3时5分这个时刻的电子表表示方法学生很容易写错。何不改变一下呈现方式,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一些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结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认时刻的教学。在认 9时15分这个时刻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着认时刻。孩子们各人说着各人认时刻的方法,当老师肯定他们认对了的时候,学生的喜悦之情真是无法言喻。
活动一:认识时、分的关系
师: (指着模型) 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
师: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生:可以用等号表示。( 教师板书: 1时=60分 )
师: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活动二:从钟面上认读时间
师: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对应的是几分吗?( 教师拨钟学生认)认得真快!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相互开展活动 )
活动三:从实际生活中认读时间
师: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 (课件出示) ,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有时刻 2:55的钟面) 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生猜,并说说如何认的)
师: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吧。(学生活动 )
一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意图: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同时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策略:
1、本篇课文是识字课文,为了力求改变识字教学的枯燥乏味,我就从兴趣入手,创设情景,例,第一课时以去农村小明家开始,以“比一比”的游戏结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利用图片进行教学,将词语置于画面中,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形象巧妙地识字,让学生喜欢识字。
3、识字教学做到有梯度,从图片带出词语到读带音节的词语到去拼音读词语到自己学生字。
4、重视迁移、拓展练习,扩大知识面,激起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一个偏旁“ ”。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
3、正确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认识生字
三、教学难点:区别量词“颗”与“棵”
(一)创设情景,学习词语、生字
1、利用课文插图创设情景
2、认识课文中的词语
(1)借助图片读(2)借助拼音读(3)离开拼音读(4)认读生字“黄”“红”“猫”“苹”“杏”“桃”(让学生说学会了哪个生字)
(二)揭题
利用动物、水果进行比赛来揭题
(三)借助媒体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1)看谁与谁比什么?它们比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2)师:看看课文里是比什么的?随机出示相应的句子
(3)读句子
2、利用图二、三、四学习课文另外三个句子(方法同上)
在读这三句的同时学习生字“边”“多”“少”“群”“颗”“堆”和偏旁“ ”。
(1)理解“一群”“一堆”(2)知道“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区别“颗”与“棵”
3、读课文
(四)小组开展比一比活动
1、比生字组词(两个组)
2、比用词说句子(两个组)
3、比读课文(两个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能仿照课文说句子。
4、正确书写“牛、羊、小、少”。
5、激起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会使用量词
三、教学难点:仿说句子
(一)复习生字、词语
1、利用摘“苹果”复习生字、偏旁。
2、给词语归类(动物、水果)
(二)我会说(正确使用量词)
1、大屏幕出示课文中“我会说”的图片让学生说。
2、大屏幕出示更多的物品让学生说。
(三)流利地读课文
采用齐读,师生、生生合作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
一年级数学教案9
复习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提高口算、竖式计算的能力,巩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图提问题的能力。
3、能正确填写﹥﹤或﹦。
教学重点:
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书包比铅笔盒多多少钱?64-18=46(元)
(2)铅笔盒比书包少多少钱?64-18=46(元)
(3)铅笔盒和书包相差多少钱?64-18=46(元)
(4)书包和铅笔盒一共多少钱?64+18=82(元)
三、用竖式计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1、观察与测量。
2、有趣的图形。
3、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测量。(略)
二、有趣的图形。
(1)图中有14个长方形。
(2)7个正方形。
(3)3个三角形。
(4)10个圆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侧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头。
提问题:(1)兔子有几只?37+6=43(只)
(2)牛有几头?37-18=19(头)
(3)图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几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几头?43-19=24(头)
3、(1)需要(2)两车,还有(4)个空座位。
(2)学生共需要(90)元,老师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xx+33-55=22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标: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有关知识。熟练使用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1)买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买娃娃、熊猫、小汽车共需要94元。
(3)买小汽车、熊猫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钱可以买: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车
C毽子小鹿熊猫积木
D娃娃和积木
(5)积木12元,付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张10元2张1元。1张10元1张2元。
2张5元2张1元。2张5元1张2元。
12张1元。6张2元。
二、加一加,说一说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个萝卜?用线连起来,看谁拔得最多。
第四课时
复习内容:图画应用题。
复习重点:提高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大象运木头
先独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图游戏:
独立想想
交流说说
每人套两次,他们可能套上哪两个?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鹅。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鹅。
......
三、有趣的图形
请学生实际动手折一折
在长方形纸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及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10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的有效手段。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学时让学生用苹果卡片,自己动手分一分,并说出相应的算式。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教学条件比较好,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课件制作室;教室里配有电视机、vcd、实物投影仪等。
学校本着就近入学的原则,划片招生,这样学生来源较复杂,有县直机关、街道、个体经商者的孩子以及借读生等,学生的学前教育及环境影响各不相同。今年的学生年龄偏小,一般在 5.5~6.5岁,学生的知识基础只是直观地用手指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或死记硬背几个10以内的算式。我是第一次使用实验教材,前两单元的教学,有点不习惯,学生也有点不适应。但是学到第三单元开始入门,越琢磨教材越有味,越教越顺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生:喜欢)苹果营养丰富,吃苹果可以增强体质,我建议同学们每天都吃一个大苹果。
老师没有带苹果,咱们就用苹果卡片来代替行不行?(生:行)出示苹果图:
看到这堆苹果,你们想到了什么?(生:想到了数字10)板书:10
现在要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这个问题,把机灵的小猴都难住了。看:小猴正在发愁呢?(把发愁的小猴图片放在苹果边上)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分一分吗?(生:愿意)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二)探究新知,体验发现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1)同桌合作:一人分苹果,另一人根据分法写算式,看哪个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
(2)小组交流:你们的分法有规律吗?互相说一说。
(3)展示交流结果,并让个别小组汇报操作过程。随学生汇报板书:
你们帮助小猴解决了问题,小猴高兴极了。看,小猴在夸你们呢?(用小猴大笑的图片盖住小猴发愁的图片。)
动物大王雄狮看见了,也想让你们帮助解决问题。
2.独立思考,填写算式。
出示雄狮带的题目,可以根据上面的表格进行填写。
□+□=10
10-□=□
随学生回答,板书:
1+9=10
9+1=10
10-1=9
10-9=1
2+8=10
3+7=10
4+6=10
5+5=10
0+10=10相应的减法口述即可
小朋友真厉害,连动物大王也没有难倒你们。
(三)应用拓展,寓学于嬉(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
1.玩中学。
(1)伸手游戏。
师:我出3。
生:我出7,3+7=10,……
(师生、生生活动)
(2)拍手游戏(师生、生生合起来是10)。
(有个学生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还说:这表示没拍,是0下。)
2.配钥匙。
你们会给锁配钥匙吗?(学生皱眉头)别发愁,只要开动脑筋,一定能配出合适的钥匙把锁打开,出示锁图:
师:锁上的数和钥匙上的数合起来是10,就能打开。
教师巡视,发现5号锁没有配上钥匙,让学生动手画出5号钥匙,然后展示连线的结果。
3.爬台阶。
出示课本第41页第3题:
(1)让学生给这幅图起名字。
生:爬山、上楼梯、爬台阶、小狗抢骨头等。
(2)说图意(略)。
(3)交流:把你所想到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畅所欲言)。
(4)列算式,并解释算式的含义。
(最后有个学生说:小狗爬到顶吃到骨头了,就是10-10=0)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出示教科书第41页第4题图:
让学生看图意,填算式。
学生很快完成书上的要求,并能讲解算式的意义。
(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其结果出乎意料:从小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嘴巴、鱼身上画虚线等等方面列出了好多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学生的表现精彩极了。)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列出合适的算式。当学生未发现减法时,教师及时点拨,然后小组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例如,生生拍手游戏,最后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有不同的拍法!”,结果是两手做出要拍手的架势,但没有拍响,其他学生发愣、等待,这个学生接着说:“我给同学们解释一下,我两手没碰一块,就是没拍,是0下。”0+10=10,10-0=10,10-10=0。多么开阔的思维啊!通过师生、生生的伸手、拍手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说话,列算式,讲算式含义,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个学生说:“10层台阶,小狗全爬上去了,吃到骨头了,并且吃得特别香,就是10-10=0。”听课的教师欣慰地笑了,这样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6.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在本节课上,师生一起玩拍手游戏,让学生帮老师给锁配钥匙并谢谢学生,出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场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案例点评
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对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案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借助动物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所体现的重要思想,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共同整理出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用数学 (p19:例3)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教学过程: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略)
四、完成课外作业
一年级数学教案12
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一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用权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括号所表示的意义、会读有未知加数的算式,能正确填写未知加数、
2、引导学生经历填未知数的过程,感悟填未知数的逆向思维方法,同时,在解决填未知加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算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填写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有未知加数的加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本环节检验学生1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为填未知加数做铺垫,也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调整课堂预设。)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从这一题的练习中,初步为填未知数的方法奠定思维策略基础。)
3.猜一猜
苹果树上结了10个苹果,我用纸盖住了一部分,请你们猜一猜,我用纸盖住了几个苹果?(课件演示6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可能答出:4和6组成10;10可以分成4和6;4加6等于10;10减4等于6;根据苹果树的样子推测大概是6个苹果)
【设计意图:学生会利用学过的知识猜出答案,这里不知道盖住了几个,与本节课未知数一词的教学埋下伏笔,让未知数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中。】
师:你们都很聪明,能用学过的知识猜对用纸盖住的苹果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出示图片:
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个性设计:
猜牌游戏:
1、(师出示两张扑克牌的背面):我这儿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出他们是几吗?你怎么猜的`?(生胡乱猜4、5后)你有什么依据吗?
2、看来,刚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现在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条件,这两张牌合起来是9,猜猜,他们可能是几和几?(1和8、2和7、3和6、4和5板书在一角)
3、刚才我们想出这几种可能,现在我告诉大家,这其中一张是7,你能知道另一张是几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圆珠笔图
教师指图提问:
(1)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钢笔)
(2)看一看盒子里一共能放几支?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数盒子里的空格)
(3)盒子里已经放了几支?(7支)
再放几支就能把盒装满了?也就是7支再添几支就是10支了?
师:盒里放了7支钢笔是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板书:7)还要放几支,也就是7支再添几支?(板书:+)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就把它叫做未知数,(板书:未知数)未知数在算式中用括号表示、左边写半个圆“(”右边也写半个圆“)”,这就是括号,请你们在桌上用手指写一写、
已经放了的7支和还需要放的几支合起来是10支,所以加法算式应写成:、这个算式读作:7加几等于10、(学生齐读)
①师:还想再猜吗?(出示圆珠笔图),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已经有7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10支了)
②已经有7支圆珠笔了,再放几支就是10支了,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7+()=10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填未知数、(把课题补充完整)也就是填写加法算式中()里的数、
没有图怎么想?(想:7和几组成10、10减7等于几……)7表示什么?括号里的3呢?10呢?
2、教学旗子图、
①有一位叫小红的小朋友现在想考考大家(出示小旗图),谁会读小红提的问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已经画了6面小旗了,再画几面就是8面了。)
②你能解决小红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请你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再把小括号里的数填上。
③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展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直接填数:
看着图,小朋友们很快就能填出小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出示:3+()=5()+6=10
独立填好后,说说你的想法。
做一做2
先出示第一行的点子图和算式5+()=8,师:请小朋友把点子图和算式合起来看看,说说这是什么意思?
应该再画几个点子,你是怎么想的?
独立完成第二行和第三行,其中第二行改为()+2=7
3、填算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独立完成后校对。
2+()=8()+6=9()+1=7
1+()=9()+5=72+()=8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逐渐脱离实物,把直观感知提升为数的抽象思维。】
●课间游戏:
刚才我们表现得都很好,小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填小括号里的数,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拍手游戏吧!
拍手游戏:指定一个数,老师先拍,学生接着拍,要求学生拍的次数跟老师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老师拍:我们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
左图不变,右图实物图及算式改为()+5=9。先观察,再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说一说想的过程。
2、画一画,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口答、
老师分别出示卡片,学生口头回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找座位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能按照某一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具学具:
课件,水果类、饮料类、文具类商品若干,各种形状学具若干。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森林吗?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吧。
课件一:(动画)森林里,动物们纷纷到兔宝宝超市购物,各种商品杂乱地放在柜台上,兔宝宝东找找西找找,忙得满头大汗。
师:看到这儿,你们有什么话要对兔宝宝说啊?
生:兔宝宝,你的货物摆得太乱了,如果你把相同的东西摆在一起,就不会那么忙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兔宝宝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二、初次体验按指定标准分类
师:小朋友们手上都有一件东西,有三个组桌上放了提示牌,请你们根据每组桌上的提示牌找准自己的位子。所带东西不属于这三类的小朋友,坐到没有提示牌的小组。比一比,看谁找得准。(生活动)
师:有提示牌小组的小朋友们互相看一看,如果有没坐对位子的,帮他找一找位子。没有提示牌的小组就商量着根据你们的东西,给小组起个名字。
师:哪个小组长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有些什么?
(生依次回答,没有提示牌的小组最后说)
师:像我们这样按一定的要求把大家分组就是分类。(揭题)
三、分组探究: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
师:开动脑筋想一想,你们小组的这些东西还能再分类吗?请每个组的组长带大家一起先讨论可以把什么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分类方法),再分别放在篮子里(动手操作)。
(生活动)
四、汇报分类情况,交流评价
师:我们来参观一下各小组分类的情况。请各小组的代表给大家介绍你们是怎么分的,其他小组的小朋友可以说说你们的看法,也可以给他们提提建议。
小结:同学们都按不同的标准把组内的东西分得很好,有的按品种分,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形状分……还说出了不同的'意见,个个都很能干。
五、知识的运用
1.师:你能按要求给下面的东西分类吗?
(课件出示书上题目)
2.师: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类的知识,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
生:家里的东西是分类放的,鞋子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生: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
师:大家说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好多数学知识。
六、拓展运用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课件三:大森林里许多动物依次出现,定格为一幅画面。(花、树、草、大象、熊猫、老虎、狮子、猫、狗、松鼠、鸡、鸭、马、猴子、青蛙、鱼、燕子、鸽子等)
师:你们能把画面中所有的东西分类吗?小组商量后说一说。
七、结束全课
师:小朋友们学了这么多知识,我们的森林旅行也要结束了。我想分别请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当司机,开车送大家回家好吗?
师:你们商量一下,对乘客分别有什么要求?
男生:男同学坐我的车,穿校服的坐左边,没穿校服的坐右边。大家要守秩序。
女生:女同学坐我的车,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
师:小朋友们要按司机的要求上车,千万别上错车哟。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
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 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评析教师与学生情感接触,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一共有几盘果子?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4)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为2+3=5,所以20+30=50;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师: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学生交流。)
(评析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能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学生说图意。)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引导帮助。)(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
(评析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边说边板书如下:20+30=50 50-10=40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教师再次举例说明。)(评析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师:吃完了果子,小兔子还给同学们出了几道题呢!(课件显示下图)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玩得非常高兴,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师:它们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它们在说什么呢?
(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可能出现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师:开完了联欢会,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课件显示)。
师:这两辆车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思考过程,只要说得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评析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11-09
【热门】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精】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推荐】03-28
【荐】一年级数学教案03-28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03-2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1-29
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12-20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