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天》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秋天》教案1
活动一:
粘贴画:美丽的彩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会在纸上粘贴东西,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2、激起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浆糊一大瓶,小碟子若干。
2、剪好的彩旗若干,白纸。范画。
3、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起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二、教师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激起幼儿操作的欲望。
师:我为了庆祝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我特别粘贴了一幅画:彩旗出示彩旗让幼儿欣赏。
三、教给幼儿粘贴。
1、幼儿初次接触这样的活动,教师要让幼儿认识浆糊,彩旗以及粘贴时注意的地方。
2、教师示范在白纸上粘贴彩旗。
四、幼儿操作。
1、给幼儿发浆糊,白纸,彩旗,抹布。
2、教师讲解操作的过程,注意彩旗的旗杆不能倒立。粘贴好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净。
3、幼儿操作,老师巡视看看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动手能力稍微差的幼儿。
五、展示作品。
1、让幼儿把作品放在桌上晾干放到小画廊中展示,小朋友互相欣赏。
2、表扬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幼儿。
活动二:
蜡笔画:红红的大苹果(涂色练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们的涂色能力及正确的涂色方法。
2、让幼儿认识红色。正确地使用油画棒。
3、培养幼儿色彩感及审美感,锻炼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画纸。油画棒。实物苹果一个。
活动过程:
一、呈现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激发幼儿兴趣。
1、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是什么颜色的?在老师的油画棒中找出和苹果对应的颜色。
2,认识红色,找找我们活动室里的红色。
二、出示范画。
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
这个苹果好不好看?为什么/那我们赶紧给它穿上红色的衣服吧。
三,老师示范涂色方法。
1、老师给苹果涂色。
2、讲解涂色技巧和方法。
四、幼儿自由绘画。
1、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自己涂色。
2,教师巡视,让幼儿一点一点的涂,不能涂到表框外。
3、教师辅导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五、讲评。
活动三:
蜡笔画:《小路》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学会画长长的线条。
2、培养幼儿正确的绘画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美丽的小路》。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自己从家里到我们幼儿园的路。
2、如果幼儿用线条来表示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是什么样子的。
二、给幼儿发油画棒操作幼儿用书。
小猪想让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带它去玩,你准备带它去哪里玩呢?在图上用线连一连,画一画。
三,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把自己想去的地方的路线画下来。
1、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独立作画。
2、老师巡视指导。
活动四:
折纸《狗头》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4、享受折纸的乐趣;
5、加深对狗的认识。
活动准备:
小狗"比比"头饰或手偶、三角形的纸、折纸步骤图、彩笔、浆糊、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它们的样子?(重点耳朵耷着)与"比比"进行对比(引出是用纸折的贴上的)。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引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要提到"倒三角形")。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
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7、总结分享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
8、活动评价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
附<狗头>折纸步骤:
活动五:
示范画:可爱的牙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自己刷牙时的动作,把自己的小牙刷画下来。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
3、让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积极动手参与。
活动准备:
1、牙刷。画纸。油画棒。
2、旋律《日常生活模仿秀》。钢琴。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表演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1、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刷牙的动作。
2、问题导入:刷牙需要什么?教师出示牙刷,让幼儿观察牙刷的特点。
二、示范绘画牙刷。
1、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自己的牙刷画下来啊。老师示范绘画过程。
2、教师先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当牙刷的身子,再在横线是一头上画小竖线当牙刷的刷头。
三、幼儿独立作画。
1、给幼儿发画纸让幼儿独立作画。教师巡视。
2、纠正一些幼儿不正确的画姿。
四、延伸活动。
有兴趣的幼儿可以把爸爸妈妈的牙刷都画下来。
五、讲评。
活动六:
泥工:好吃的饼干(压扁的练习)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橡皮泥。
活动准备:
1、各色的橡皮泥若干
2、自编故事:《想吃饼干的老奶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想吃饼干的老奶奶》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位老奶奶,因为他的儿女都不在家,几天他又生病了,没有办法起床做饭,老奶奶肚子非常非常饿,和想吃东西,老奶奶心想要是有饼干吃就好了。
3、小朋友们想不想帮助老奶奶啊?那我们赶紧做些饼干给他送去吧。
二、示范做饼干。
1、教师拿出橡皮泥,让幼儿认识橡皮泥,老师用表魔术的方式变出饼干让幼儿欣赏。
2、教师教给幼儿做饼干的方法。
三: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1、给幼儿发橡皮泥。
2、老师纠正个别幼儿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3、辅导个别动手能力弱的幼儿。
四、把幼儿做的饼干都放在盘子里送给老奶奶。
五、延伸活动:
教育幼儿要有爱心,乐意帮助别人。
《秋天》教案2
活动目标:
1 欣赏作品中丰富的色彩搭配,学习表现秋天的美。
2 通过观察画出印象中的秋天。
3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 欣赏儿童诗
秋风吹,引导幼儿回顾对秋天的印象。
2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表现秋天景色的绘画作品。
(1)教师:请你们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路边有什么?
(2)小结:这是画家画的秋天的`美丽图画,他画出了秋天晴朗的天空,彩色的树木,以及落满树叶的街道,看起来秋天很美丽。
(3)教师:假如你要画美丽的秋天,你会画些什么?
(4)引导幼儿欣赏挂图中的其他两幅作品。
3 幼儿自由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幼儿自由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评价,展示幼儿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目标的的完成情况来看,还是基本都完成了三条目标,但在前半部分幼儿欣赏秋天图片时,我让孩子表达的不够多,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说说自己对秋天的理解以及他们眼中的秋天。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作画的过程,而我过多的强调了作画的过程和步骤,以至于最后的作品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会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多下功夫。
《秋天》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让幼儿认识水果蔬菜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农作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体验秋天丰收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爱惜农作物,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难点
鼓励幼儿围绕话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农民伯伯田间劳作场景录像
2、每位幼儿带1—2个水果或蔬菜
活动过程
一、提问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秋天吗?
那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二、引导发现
1、观看录像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干什么?(收割玉米。摘棉花等)
农民伯伯是怎样劳动的',我们来学学好不好。(幼儿分组
进行表演)
小朋友你们看农民伯伯在劳动的时候累不累呢?(累)
那我们要怎样做呢?(爱惜粮食)
2、小朋友秋天还有许多的水果和蔬菜,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为
什么?
三、交流讨论(给水果。蔬菜找家)
1、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是什么?
2、把带来的水果或蔬菜放到水果区或蔬菜区。
3、幼儿自由交谈,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名称外形。味道。及用途,然后进行分类。
《秋天》教案4
【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春》、《济南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行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由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歌分为三节,篇幅不长但精粹优美,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诸般景致尽收笔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极具画面感的秋景图。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趋于良好,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对美的事物有所感触和追求。但他们对诗歌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还不够到位。(结合具体班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结合预习,读准字音,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幅画面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圈点、诵读、赏析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诗歌悠远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培养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揣摩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二)课前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秋(3分钟)
师:同学们,看过了春天的繁花似锦,感受过夏季的烈日炎炎,伴随着季节的变迁,现在的我们走入了什么季节?(生答:秋天)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别样的秋天。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也有喜秋颂秋的,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现在考考大家,你所知道的关于秋的诗句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古诗中的“秋”都不陌生,我们一起来看两首。
教师投影:古诗中的“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四年级下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三年级上册)。
师:读完古诗中的秋,我们再来品一首现代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秋天》到底是悲秋还是喜秋呢?带着好奇,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从所处季节导入“秋天”,学生说熟悉的关于秋的诗句,回顾古诗中的“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由古诗到现代诗,自然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二、读秋
1.知其人,熟字音。
课件展示《秋天》的作者和重难点字词,学生了解作者,熟记字词。
2.教师范读,揣摩朗读技巧。
师:下面先由我来读一遍这首诗,同学们注意听。(配乐范读)
教师提问:读好一首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两到三个学生回答。(声音响亮、抑扬顿挫、停顿、节奏感、读出感情等。)
教师总结:的确,读好一首诗要做到有节奏感,要抑扬顿挫,要有感情,速度要放慢,总之,要全身心地投入。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以及我们说的小技巧。
3.学生朗读,交流点拨。
请一个学生朗读(或自告奋勇)。
师:他读得怎么样?请大家给他评价一下。
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全班齐读。
师总结:同学们都注意了抑扬顿挫,以及停顿、重音。但是,在感情的投入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说,读文章时一定要投入,要有激情,要对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那么再让我们走进《秋天》,细细品味其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对字词和朗读等基本功的要求要到位。一开始的范读让学生认准字音,再配合学生的朗读和评价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同时也为诗歌的深入品读做好铺垫。
三、品秋
(一)农家丰收图
1.概括画面。
师:第一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明确:农家丰收图:幽谷伐木,篓装瓜果、割过稻子的镰刀——秋在农家。
2.删词换词,朗读品味。
删去或替换诗中的一些词或短语,比较着进行朗读并思考:你觉得哪一个版本更好?为什么?(修改后的版本:震落了清晨的露珠,伐木声飘出幽谷。放下割过稻子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的瓜果。秋天在农家里。)
师:有人对第一节做了一些改动:去掉或者替换了一些词和短语。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学生朗读修改后的第一节诗歌。
师:请再读一下原诗。
学生齐读诗歌的第一节。
师:品读一下,你觉得哪个版本更好?
学生回答。(引导:原诗更有诗意。)
师:那同学们再看一看,诗意表现在哪里呢?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补充完善,等会儿请同学来说说为什么去掉或替换这些词会有损诗意。
3.小组探究,共话诗意。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小组间交流补充,教师归纳小结。
【参考】可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整体上,从诗歌的意境赏析诗歌,如果去掉或替换这些词语,就感觉不到浓浓的诗味,诗歌的意思表达不够完美;局部或细节方面,从诗歌的语言方面赏析,去掉了“满”和“披”就体现不出清晨露水之大,去掉了“丁丁”这个拟声词,就体现不出伐木的声音,不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飘”字使听觉的声音视觉化,贴切传神地写出伐木声穿越深谷传入人们耳中的过程,使人们不仅可以听到伐木声,而且似乎能看到声音飞向远方,像白云般轻盈飘逸?;从诗歌的写作技巧方面,“饱食”“满披”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从作者的情感方面,表现出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声朗读第一节,要求读得比之前更上一层楼。
(二)雾霜归渔图
师:学了刚才的赏析技法,让我们小试牛刀,来看诗歌的第二节,大家分小组探究。先抓住某一点去欣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完善。
小组代表发言,先概括画面(霜打渔图:江面撒网,轻摇归桨——秋游渔船),再借鉴第一节的赏析方法从细节方面品味。
(若学生分析到冷雾和白霜,则点明它们是诗歌里的意象,是能够浸染着作者某种感情的东西。再简要说说能体现特定情感的典型意象,比如表现思乡的.“月亮”,表现离别不舍的“柳丝”。)
师:诗中的雾和霜,都是能体现秋天特色的意象。还有“游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秋天写活了。以及??(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下面我们再看第三节。
(三)牧女思恋图
模式基本同上。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补充:可以从诗歌语言、意境、写作技巧、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赏析,进一步体会诗歌之美。
教师小结:梦寐在牧羊女的眼睛里的,不仅有更辽阔的草野,更清冽的溪水,还有夏天那不绝于耳的悠扬的笛声。忽然停止了,牧羊女似乎有些伤感,有些失落,而这些都是淡淡的。最后一幅画面将我们从外在的景物引入了人物的内心情感,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羊女淡淡的愁绪和思念,而她究竟在想什么呢?我们无法明确,但也是这种不确定带给了我们朦胧的诗意美感。我们可以将这幅画面命名为“牧女思恋图”。
(四)共话诗人眼里的秋天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对这首诗的精彩赏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如画的诗意境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调动了大量的感官,描写了农民丰收的喜悦,渔民打渔的悠闲,以及牧羊女梦寐的悠远。可以说,在诗人何其芳的眼睛里,秋天,应该是这样的,你想用哪些词语或短句概括一下呢?
学生畅所欲言。(活泼的,调皮的;凉爽的,幽静的;丰收的,快乐的;宁静的,悠远的;可爱的,迷人的;耐人寻味的,闲适的;柔美的,清净的,清甜的;如诗如画的,多姿多彩的,五彩缤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歌的细致赏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悠远的意境。将赏析第一幅画面的过程、角度作为参考,之后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发言锻炼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本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四、悟秋
齐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诗《秋景》,与课文相比较,感悟两首诗共同表现出的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师:回想今天学习的这首诗,你的脑海中有没有浮现秋天的画面呢?你有没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是关于诗歌的,可以是关于秋天的,可以是??学生说说感受或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诗歌的对照,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进一步体会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谈收获和感受则是让同学们抒发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融入情感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有它的魅力,而生活中的美也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愿意去接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在你的心中定会涌起更多的诗情,生活,也会因此而美好。希望我们都能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作业布置】
1、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
2、(任选一题)
A.选取原诗你喜欢的一节,把它改写成小文章,150字左右;
B.你曾亲密接触过秋吗?用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板书设计】
秋天
农家丰收图
雾霜打渔图
牧女思恋图秋在农家
秋游渔船
秋驻眼里
《秋天》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天气、颜色、味道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导入:走过清冷的冬季,踏过明媚的春季,度过炎热的夏季,秋姑娘穿着美丽的金色长裙轻盈的走来。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优雅的,阵阵凉风吹过,漫天树叶在林间飞舞,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软软的地毯,踩在上面非常舒服,这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配乐)
1、赏秋景
请欣赏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多彩的秋天。
2、欣赏秋姑娘
伴随着秋姑娘的.脚步,秋天悄悄的来临了!
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我发现——秋天到了!
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我惊奇——秋天到了!
摘下一只金黄的香梨,我跳跃——秋天到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秋天到了。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
1、找秋天
老师就请你们坐上这列快乐而神奇的小火车,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高兴吗?看,这列快乐的小火车两边都有大大的窗户(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列小火车),小朋友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到美丽的秋天,不过,要坐稳了,我们的火车要启动了。
呜——咔嚓——咔嚓……火车开啰(播放音乐秋游歌曲)
2、秋天的天气。
①、(音乐轻)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蓝天是那么的蓝,瞧,几朵白云舒服地飘来飘去(出示白云),它们呀,都祝小朋友能快快乐乐地找到秋天题),你②、秋天的天气与夏天的天气有很大的不同。(出示“秋天的天气”),那秋天的天气和夏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自由交流。(师提示:秋天的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天气干燥等特点)
老师提醒:秋天的天气是早晚比较凉,我们要及时添加衣服,小心感冒!
通过记录天气,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的了解天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增减衣服,带好雨具了。
3、秋天的颜色。
①、(音乐轻)师:秋姑娘穿着五彩的衣服,从田野里走来,从森林中走来,从草地上走来,她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盛开。让我们停下脚步,先来找找秋天的颜色。(师出示“秋天的颜色”)
②、生自由交流。说说你从哪里或什么东西上看到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③、活动,描绘秋天。
A、装扮秋天的树:秋天是彩色的,瞧这些树叶,它们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大小,下面我们就用它们来描绘秋天。看,老师这里有几棵秋天的树,请小朋友拿出你收集到的叶子来装扮这几棵秋天的大树。
B、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的叶子也是彩色的,很美。小朋友可以回家收集一些树叶,用你们灵巧的小手贴出美丽的图画。
过渡:秋天的大自然真是太美了,来,坐稳了,闭上眼睛,深呼吸。(随风飘来一阵香味。)
4、秋天的味道。
①、(音乐轻)师:咦,好像有一阵一阵香味飘来,小朋友闻到了吗?是从田野飘来?从果园飘来?从森林飘来?小朋友来找找看,秋天有哪些成熟的香味。(师出示“秋天的香味”)
②、看到了这么多水果,闻到了这么多的香味,想不想坐下来尝一尝?
5、想一想:武汉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6、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三、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我们坐着小火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都大半天了。小朋友找到秋天了吗?喜欢秋天吗?(交流:你最喜欢秋天什么?)(今天,我们走进了秋天,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一起了解了秋天的天气情况,感受了秋天的五彩缤纷,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听到了叶子飘落的声音,秋天真美呀!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去拥抱美丽的秋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得回家了,请小朋友带着秋天的收获,坐上我们的快乐小火车,回家啰。(音乐起)
《秋天》教案6
【教学目标】:
1、查阅秋天的相关作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畅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2、细致观察秋天的特点,用心体验秋景唤起的思绪,情景交融的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读秋 感秋
【教学难点】:
写秋 画秋
【教学方法】:
综合实践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年年岁岁有秋季,岁岁年年秋不同。就算是同一个地方的同一个秋天,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会感觉景致迥异——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去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一季“秋天”!
一、读秋
1. 小组头脑风暴:看看哪组说出的咏秋诗句多。
2. 将头脑风暴中说出的诗句归类,看看哪些诗句包含的作者的感情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
3. 总结归纳:情调积极的`诗句通常写到秋天的哪些景致?情调消极的诗句通常又写秋天的哪些景致?
4. 小组交流:说说你读过的关于“秋”的散文名篇,其中哪一篇写得最好,是怎么写的。
二、感秋
由老师统一组织或某个休息日由家长陪伴,走向大自然,去感知“秋”,寻找属于自已的秋天。
要留心观察这个季节与春、夏、冬三季有什么不同,注意观察山、水、天空、树木、鸟兽、空气、人的着装等等,将自己所认为的这个季节最大的特点或自己最大的感受记录下来。
三、写秋
1. 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秋景有选择地写下来。
2. 读读自己笔下的秋景,看看这些景物的色调是冷的还是暖的,你对秋的倾向是褒还是贬。然后想一想,你观察秋景或描写秋景时的心境怎样,这种心境对你描写的秋景有无影响。
3. 修改你的文章,试着让它表达一种情感,或体现自己的一种感慨、表达自己的一种认识。
四、画秋
1. 欣赏课本前的《山行》图及其它关于“秋”的图画。
2. 选取恰当的景致,选择恰当的色调,将自己心中的“秋”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寻找自己的秋天
一、读秋
二、感秋
三、写秋
四、画秋
【教后反思】
《秋天》教案7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说秋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绚丽。同学们,现在我们这儿正值秋天,你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也可以用学过的诗句表达),学生发言后,老师补充:在劳动者的眼里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是喜庆的日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秋天》
二、 读秋
1、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语段朗读。教师出示朗读要点: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学生配乐试读,其他学生评价。
3、听录音朗读。
4、学生齐读。
5、背诵(填空式,课件出示)
三、 品秋
1.找出诗中共描写了几种景物?
2.思考这几种景物组成了几幅画面?
3、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想像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这幅图画,并给这幅图取个名。
4、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为什么?
5、通过画面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 唱秋
好的诗就是一首歌,听《春天在哪里》,小组合作把《秋天》改写成歌词《秋天在哪里》然后唱歌。
五 写秋
秋你曾与秋有过亲密接触吗?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六、作业:
摘抄以秋为内容的文字,并做点评。
六、板书设计:
农家丰收图 (栖息)
秋 天 霜晨归渔图 (游戏)
少女思恋图 (梦寐)
何其芳《秋天》教案教学设计15
单 元
第三单元
课 题
《秋天》
适合年级
七年级
主备教师
陈永萍
参与教师
《秋天》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4、能用"……像……"说句子。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姑娘为我们送来了阵阵凉风,我们知道凉爽的秋天要来了,你们大家感受到了吗?你都发现了秋天的哪些变化?一起交流一下好不好?
(师生交流)
同学们说得真好,找到的很多。我们的小作者也和我们去找秋天,大家走近一起去看看好吗?,看看小作者笔下的秋天和大家找的`一不一样呢?一起进入《秋天》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通顺,并且把字宝宝找出来。
2、出示生字词:
做 那 澄 像 铺 爬 棵 梧桐 当 催
3、小组讨论如何记住字宝宝,交流识字方法。
4、小老师识字教学(老师根据情况指导)
学生自读,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等形式朗读生字,把字音读准
5、同学们,字宝宝太孤单了,我们谁能为他们找到好朋友呢?(组词)
6、老师也为字宝宝找到一些好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朗读生词。
三、朗读感知课文
1、学生带着生字朗读课文,找出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2师生共同交流,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道的某句个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老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分别板书:天空 白云 稻子 黄叶 梧桐树 池塘 小鱼 蚂蚁 燕子)
3小组讨论,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在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在班级中交流,注意读出感情。学生及时评价朗读情况。(老师指导朗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四、课后拓展,寻找秋天
小作者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多么美丽的秋天,那我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课后我们把你眼中的秋天画来来好不好? 我们搞一个展览看一看谁画得最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是以学生自己感悟为主,教师导引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开头采用和学生聊天的方式展开课文,学生在交流中没有心理负担,较为轻松。说的内容也教全面。学生在自学生字时方式很多,通过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教自己的同学学习生字,学生有新鲜感,记忆深刻。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指导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朗读时,都是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的理解时老师给予指导,学生理解能更深。
一堂课下来也有很多不足,对于学生没有做到全面了解,没有顾及到全体学生。在生字朗读过程中有个别学生自学的比较慢,对于生字的学习与掌握不是很熟练。在学生自己小组交流时,有个别小组不太会交流。今后有待于指导。
《秋天》教案9
教材简析:
《秋天》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实验教材注重朗读,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课文的优美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
1、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诵读诗文。
3、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同目标2
教学难点 :同目标l。
课时安排:课时
教 具:录音机、磁带(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投影仪、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师:同学们,秋天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而至,那谁能为我们描绘一下你所见的秋日美景?
生:我看见了树叶一片片地枯黄、凋零,田野里的野菊花盛开了,金灿灿的一片。
生:农民在收割金黄的麦穗,小草也在慢慢枯萎。(有同学在笑)
师:这两位同学描绘的秋景很迷人,用语也形象、生动,但美中不足,第二位同学的描述有一处不符,谁能帮忙指正一下?
生:秋天收割的是稻谷,而不是麦子。
师:很好,这说明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事物,否则就会闹笑话。
点评:以学生生活体验切入,唤起了学生对秋天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听读
师:秋天是最美的季节,因为它是收获的季节,著名诗人何其芳就专为秋天写过一首诗,命名为《秋天》(板书课题及作者),那何其芳笔下的秋景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在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的伴奏下共同欣赏诗中的秋日美景吧!(播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教师诵读诗文,学生听罢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给老师的鼓励,掌声也说明大家被诗中所描绘的美景深深打动。那么诗中描绘了哪些美景呢?
生:我仿佛看见伐木工在深山中砍伐树木,树叶簌簌飞落。
生:我看见了农民在园中采摘又肥又大的瓜果。
生:我还看见渔夫在水中撒网捕鱼,鱼满舱后,又摇着小船回家。
师:很不错,同学们都听得非常仔细。今天,就让我们翻开课本64页,共同来品味这首诗,来体会诗文的优美意境。
点评:配乐朗诵,既让学生感知了诗文内容,又让学生初步领略了诗文的优美意境。
三、初读
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认读生字,理解生词。
(学生读课文,教师倒磁带以备后用,并投影展示本文生字词: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
师:谁愿意为我们认读下生字?
(一学生认读,错把丁丁zhēng读成dīng)
师:读得较准确,只有一个词语读错了,谁能帮她纠正一下?
生:丁丁zhēng zhēng,不能读dīng dīng。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齐读一遍。(学生齐读)
师:学诗歌的关键是朗读,谁愿意为大家朗读一下?(学生都很踊跃,点一生读)
师:他刚才读得怎么样?
生:好处是声音清楚,没有读错字,但我认为他没有把握好节奏。
生:没有感情,读得有点快,抒情味不足。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不错,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下面听老师再范读一遍,请你们认真体会。(教师再次配乐朗诵,学生用笔做记号)
师:请同学们模仿着读两遍吧!(学生认真读诗,教师倒磁带,以备下用)
师:现在,谁愿意伴着优美的音乐再朗诵一下,让我们都感悟到秋天的美?(学生举手非常积极,想表演的人很多,点一女生配乐朗读,其他同学思考:①本文抒发的感情;②给三节诗取出漂亮整齐的名字)
师:她刚才配乐朗诵,真是爽心悦耳呀。刚才举手没选上,是不是很遗憾呀?
(同学们笑)没关系,现在让我们在音乐中齐读这首诗歌吧!(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不过,同时也要再次思考刚才的两个问题。
师:同学们朗诵得真棒。那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师:刻画了三幅画面,给它们的名字取好了吗?
生: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教师板书)
生:秋栖图、秋戏图和秋思图。
生:竹篱硕果图、江渔归桨图和草野梦寐图。
师:名字取得真棒,说明大家思维很开阔,较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点评:四次配乐朗诵有效的指导、促进了学生的朗读,并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四、研读
师:这三节诗又是三幅画,何其芳用诗来赞美秋天,酷爱绘画的同学肯定想用画笔来描绘秋天。有谁想用你们的手来描绘诗中的秋天?给你们20分钟,(教师把黑板分成三大块),请你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尽情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和少女思恋图吧!(点三个学生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作画)
师:这三位同学作画的同时,我们来分组研读诗句。第组研读第一节,第二组研读第二节,第三、四组研读第三节。先请大家边读边找出不理解的诗句,然后小组合作探讨理解。(学生读书、探讨交流)
师:好,还有不理解的诗句吗?如果有,请小组长提出。
生: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不知如何理解?
师:谁能帮帮这个小组?
生:是乌柏叶落在水中,打起的是乌桕叶,暗指秋天已到。
生:秋天水清,乌桕叶倒映在水中,所以打起乌桕叶的影子。
生:捕上的是青鳊鱼,这鱼象乌桕叶一样。
师:同学们都动了脑筋,回答都有道理。
生: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写秋,怎么又写夏呢?
师:谁知道?
生:正因为秋天来了,骑牛戏水吹笛的牧童不见了,侧面表明夏已过,秋天到。
生:写笛声,写夏夜的香与热,表明牧羊女对夏天的留恋,也反衬了秋天的宁静。
师;说得太好了!
点评:本环节体现了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及合作学习习惯。
五、美读
师:下面请大家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诗句,说一说它美在何处,并按你的理解读一读。(学生边评边读)
生: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读时重点放在飘上,要读出拖音,表明声音的幽长。
生: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图画。饱食稻香要重读。
生: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表明秋天舍不得离开农家,说明农家丰收了。栖息要重读,读出丰收的喜悦。
生: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安适的神态,轻轻要读出这种心情。
生: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写出渔民捕鱼时欢快的情景,要重读。
生: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写出了少女的`情怀,她的眼里都是秋天,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要重读,且眼里要轻读,表明诗歌将结束。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读得也很好,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诵这首诗吧。
点评:此环节符合课程标准中诗歌教学要注重美读及体会优美语句、意境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诵读
师:现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听三位同学解说他们描绘图画,好吗?(学生看看三幅画,指指点点,按捺不住兴奋之情)
生:我描绘的是《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干的时候,有位农夫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稻香扑鼻,一位农民割稻累了,放下手中的镰刀休息,还有一位农民在摘肥硕的瓜果,一片丰收景象。
生:我描绘的是《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远远看见一个渔人熟练地撒网,船篷上挂着白白的霜,一网撒去,捞上许多乌桕叶似的青鳊鱼。
生:我描绘的是《少女思恋图》,原野上听见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咩咩的叫声阵阵传来,牧羊女听了一个夏天牧童的笛声今天却听不见了,心里正在纳闷:那放牛的牧童怎么不见了?放眼一望,原来是秋天到了,勾起了她无限的情怀。
师:好,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图画,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请大家结合图画,背诵这首诗,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学生热烈的背诵)
师:好,请大家齐背诗文。(学生齐背,声音宏亮,整齐)
点评:作画,既内化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又为背诵减缓了坡度。
附板书:
秋 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栖息 游戏 梦寐
总评:这是一堂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教学朗读教学课。整个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整个教学流程由初读_______研读_______美读_______诵读组成,以读始终,且读的形式多样并配以优美的乐曲,特别是学生作画一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美的熏陶,符合新教材人文特点。在此同时,学生自主提问合作研讨,使学生有一种被认同的喜悦,教师只做点拨,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新鲜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非常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新颖,语言亲和力强。总之这是一堂成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堂。
《秋天》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逐步增强遇到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学会流鼻时简单的自我救护方法。
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会流鼻时简单的自我救护方法。
难点:意外事情不慌张,想办法克服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鼻子出血我不怕》教学挂图四张,餐巾纸、毛巾。
心理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的特点及功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启发谈话“秋天的天气”,导入课题。
2.请幼儿猜谜语:“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二)展开
1.讲一讲:鼻子出血怎么办。
指导语:咪咪经常挖鼻孔,有一天挖鼻孔时鼻子出血了,他大声哭着不知道怎么办。请小朋友帮咪咪想个办法。”
提问:咪咪为什么会流鼻血?流鼻血时应该怎么做?
2.学一学:鼻子出血能急救。
(1)结合挂图,教师观察讲解。
(2)小结:鼻子出血时不能慌张、不害怕、不大声哭闹。首先要用手捏住鼻翼,头稍向前倾斜,再请老师或家长帮忙处理。也可以用湿纸巾卷成条塞住留血的鼻孔,抬起另一侧的手臂;还可以用毛巾冷敷。如果一直流血不止,要到医院及时治疗。
3.看一看:鼻子里面有什么。
提问:鼻腔内有什么?
小结:鼻腔内有很多细细的血管,如果不注意保护它、经常的挖鼻孔,鼻子就会出血。
4.说一说:保护鼻子有办法。
提问:怎样保护好我们的`鼻子?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习惯?
小结:正确擤鼻涕;不挖鼻孔;不往鼻孔内塞东西;游戏时注意闪躲,避免不小心碰撞到鼻子;多喝水;少吃巧克力。
(三)结束
根据幼儿语言表述的连贯性、正确性以及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秋天》教案11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优美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体会诗歌“诗中有画”的独特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形式朗读,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层凉”。我们刚刚尝过中秋的月饼,就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雨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也告诉我们到了“秋风起兮白云飞”的秋天了。面对这平常的季节变换,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秋天吗?你喜欢秋天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自然界的秋景!
二、赏秋(课件展示:第一环节主题“赏秋”二字)
1、课件展示家乡秋景图片(激发学生美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请同学们先猜猜这是什么地方?这些美丽的风景全都是咱们贵州的“土特产”,简介家乡秋色:花溪黄金大道、黔灵公园、贞丰三岔河
2、面对如此令人骄傲的家乡秋景,你是否想过用文字的形式将它们长久地保存下来呢?在中国,描绘秋色,抒写秋感历来是文学的一种传统,那么在诗人的笔下,“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歌《秋天》,一同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3、介绍作者及作品(展示课文标题:《秋天》和作者)
在欣赏诗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何其芳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进入这节课的第二环节“读秋”。
二、 读秋(课件展示:第二环节主题“读秋”二字)
1、学生齐读(课件展示: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在朗读前,请同学先读二遍屏幕上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再朗读课文。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对朗读情况作评价)同学们要不要听听名家们是怎么来读这首诗歌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合上书,跟随优美的音乐第二次走进《秋天》,同时根据屏幕上的朗读要求在书上作相应的标记。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1、划分节奏2、标出重音3、注意细节4、揣摩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陶醉呀。那我们要不要摩仿他重新来一次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练习朗读,先找找节奏、酝酿一下感情,希望这次读得更好。
4、全班齐读(课件展示画面和音乐)
5、评价朗读情况,导入下一环节
同学们的领悟力很高,朗读技巧也大有所长进,我都快被你们的朗读深深陶醉了。那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受,你用什么呢?(生:美、好)那么美在何处呢?这当然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了。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品秋
三、品秋(课件展示第三环节主题“品秋”二字)
所谓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细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诗中的“人” “物”“景”,去发现诗歌的美。
l “品秋”方式: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小组讨论发言为主。
(一)探讨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请同学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课件展示讨论问题组)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从导语中找)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的呢?
A、表季节:(露珠、冷雾、白霜、蟋蟀)
B、表地点:(稻香、镰刀、农家、渔船、牛背、牧羊女)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发言,我发现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观察能力都很强,可谓“明察秋毫”。大家都抓住了秋天这个季节富有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景物,这点对写作是值得借鉴的。
2、这些景物构成了诗中的几幅图画?请你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名并说明理由。
师:全诗仅三节,短小精悍(简单复习诗歌的特点: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等),却构成了三幅美丽的图画,(命名参考: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要求说出理由。)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三幅画,让我们仿佛看见了那幽幽的山谷、闻到了浓浓的稻香、听到了轻轻的渔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见诗人怀着是对秋天的一种极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来完成的诗作。
(二)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意境
(课件展示:自主实践活动内容及方式)
l主题:这样的秋景你喜欢吗?最喜欢哪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吗?
l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取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文字描绘所喜欢的图画。
1、老师示范:朗读第一节并描绘(课件分别展示三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2、学生自由发言(2——3个同学)分别描绘三幅画,老师作评价。
(三)作课堂小结,导入下一环节:(课件展示小结内容)
1、小结: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探索,我们已了解到诗人通过描绘了不同的秋日场景和画面,既展现了农闲时的清静氛围,还有世外桃源般的清远生活,也有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的清甜,创造了一种似乎远离尘俗的氛围。令人留连忘返,陶醉其中。
2、学生再次美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分节朗读)
3、知识拓展:收集展示古今咏秋名句。
在中国其他文学家笔下,秋也被描写得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唐代诗人王维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秋写得清新明净,杜牧则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向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秋景图,在刘禹锡眼中,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过春天更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漫江碧透。”更是赋予了秋以蓬勃的生命力,写出了秋的壮美。如此看来,“秋”真是美不胜收!(齐读诗句)
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描绘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呢?下面到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时间了,进入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
四、绘秋(课件展示第四环节主题“绘秋”二字)
按照课前的预习安排,同学们肯定已作好“绘秋”准备了。请同学们自由展示,让你丰富多彩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现吧!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准备,老师作简单评价。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课件展示方法)
l心灵手巧(制作手工)
l妙笔丹青(用图画和文字表现)
其中展示三幅图,请学生用散文、诗词等形式自由描写并朗读。
l学生创意表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同学们的多种展示精彩地表现了自己眼里最美丽的秋天,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每个同学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我们的世界,带着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事物。最后让我们再次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中走进何其芳那恬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
全班再次朗读《秋天》,结束本课教学。
五、布置作业:
1、以“我是风”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体裁不限,展现秋天的美丽。
2、利用国庆节假期,走进大自然,发现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描绘家乡和祖国美丽的金秋十月。
《秋天》教案12
主题目标:
1、关注周围的事物在秋季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积极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2、在活动中有探究的兴趣,知道树木、花草、蔬菜、农作物、水果等在秋天的变化。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秋天的快乐。
活动流程:
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它划分为:"秋天的天气"、"秋天的落叶"、"秋天的品尝会"三个方面。在幼儿园里,我们带领孩子在幼儿园捡落叶,和树叶做游戏;发动家长双休日带孩子去秋游,去发现秋天各种事物的变化;还让幼儿带来秋天的水果大家在一起品尝。孩子们在走走、看看、找找、玩玩、尝尝中获得了体验,知道秋天悄悄地来了,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带来了丰收。
主题反思:
本主题以认识秋天为中心,通过秋游,听故事,小制作,体育游戏等活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地探索兴趣,引导幼儿发现天气与植物生长变化的密切关系,感受秋季的明显特征,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幼儿一切活动的源泉,是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纲要》中也曾多次提到"兴趣",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重在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幼儿愿意获得知识,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本主题活动历时两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感知了秋天的季节特征,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变化,让孩子了解秋天人们如何收获,乐意参加各种收获活动,体验丰收的喜悦。根据小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们在设计本主题的时候,以秋天为主线索,主要围绕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如秋天的天气、秋天的树木、有趣的叶子、秋天的果实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让孩子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
我们在每一个单元下预设和生成的'活动是有一定的连续性的。例如在"秋天的天气"中,我们从引导小朋友感受天气变凉懂得要多穿些衣服,了解秋天的衣服和夏天的衣服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并鼓励引导幼儿学习独立穿脱衣服和扣纽扣等。以上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秋天应该通过穿适宜的衣服取暖,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而且引导我们思考:天凉了,要保护自己的身体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从而引申出秋天天气干燥,要及时喝水补充水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本次活动中,幼儿很投入,家长们也很支持老师的工作,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户外拍摄了很多秋天的相片。我们甚至没有想到孩子们能观察得如此细致,观察到了秋风吹树叶飘落时像在舞蹈一样,有的幼儿还能用动作来模仿……他们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教育目标得到了很好地实现。
《秋天》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教学过程:
1、布置预习:可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查字典,较长较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查阅资料或请教父母了解北大荒在哪里,北大荒是个怎样的地方。
2、教师准备有关地图和北大荒秋天的图片。
3、课前调查,选3名语文程度不一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作好摘记,以备教学中有的放矢,重点指导。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与课题对话,激趣挟疑入文。
1、(教师出示:荒)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师生交流)
2、(教师板书:北大荒)
这是一个地名。看到这个地名,你猜想它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师生交流:荒芜的地方······)
3、揭示课题,读题审题:图片展示,让学生说说北大荒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地方。(多媒体课件补充文题: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建国后,人们在这儿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多年来,人们在这些垦区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盛产基地。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今天,我们就到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到底怎么样呢?)然后教师介绍北大荒;再读题,说说“秋天”是个怎样的季节,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与词句对话,扫清阅读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出示生字新词,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词语带入文章再读读课文。思考: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一说。
2、交流。
四、书写生字,巩固提高。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再读课文,可让全班学生齐读,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是否读正确读流利,有没有难读的词句;读后思考讨论: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为什么说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学习字词,读通长句:
1、朗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银灰绛紫透明波纹
燃烧山岭几缕漾起
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
读音上重点注意:紫、烧、澈、纹、岭。
词义的理解上重点注意:绛紫、一碧如洗。
2、读长句,注意合理的停顿。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3、讨论解答学生尚不理解的词、句。
逐段朗读,理清课文脉络:可以先指名读,再齐读各自然段,讨论问题: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为什么北大荒的秋天来得比较早?还可补充词语“一叶知秋”。哪几个自然段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物产丰富?最后一段只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复习生字,指导书写:让学生自行识记生字字形,重点指导写好“碧、紫、燃”3个字。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秋天》教案14
一、主题来源
秋天来了,大自然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树上的果子熟了,地里的庄稼熟了,天气转凉了,树叶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小草渐渐枯萎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毛衣。然而,小班幼儿对大自然的这些变化,还缺乏一定的感知能力。设计主题活动“秋天多可爱”,就是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幼儿认识秋季这一喜庆季节的欢乐,丰富多样的树叶,色彩鲜艳的花卉又给孩子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孩子们共同享受秋天的丰盛果实,知道这一切和成人的劳动是密不可分,初步形成“秋季”的概念,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积极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二、预设主题目标
1、认识秋季主要的花卉树木和丰硕的果实,感知气温的变化,初步掌握秋季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有顺序的、细致的观察事物。.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4、让幼儿懂得劳动果实是人们辛勤劳动得来的,应该珍惜。.
三、主题网络:
水果谜语 切西瓜苹果歌 隐身水果水果全家福参观水果店 好吃的水果 拾落叶 小树叶 树叶妈妈和孩子秋天的天气 五彩的秋天 落叶飘飘 手印画大风和秋叶 有趣的树叶装饰菊花 秋天的'花卉 一串红
四、环境创设:
1、师生共同制作树叶贴画,手印画布置墙饰。
2、在自然角放置各种秋天的花、农作物、水果,供幼儿观察。
3、将幼儿的捡到落叶串接起来挂在活动室内,适时附上幼儿关于秋天的童言稚语,营造秋天浓浓的氛围4、用树叶与孩子玩游戏,如小小叶片来追我,铺树叶小路等。
五、日常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自然角的水果,看看若干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2、在午餐后,品尝各种水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在品尝过程中的感受。
吃水果时请幼儿说说其名称及味道,并探索水果的果皮,果壳等。
3、利用散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落叶,,并看看那些树掉叶子,那些树不掉叶子4、开展“树叶像什么”的谈话。
5、欣赏秋季的花卉,加深对秋季特征的印象。
六、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秋天的花、农作物、水果。
2、提醒家长在家应多鼓励幼儿自己剥瓜果的皮。
3、请家长在双休日带领幼儿去公园等地方,踩踩树叶,采集叶片;上幼儿园时带到班里,放到自然区工大家观赏。
4、请家长带领孩子检拾和请扫门前的落叶。
5、针对秋季干燥的特点,让孩子注意护肤,多饮开水。
七、区域活动美工区:
给各种水果涂色;泥塑水果娃娃;撕贴水果;树叶压印,压印后请幼儿自由添画;手印画;树叶拼拼乐。(将树叶自由拼成某一形象);手工:一串红;益智区:提供各种水果玩具,引导幼儿按物点数。
将水果图片与实物或水果玩具一一对应。
提供大小、颜色不一的树叶,让幼儿按颜色或大小给树叶分类。
语言区:各类有关秋天的幼儿读物。
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阅读《蛤蟆种瓜》、《树叶蝴蝶》。
打电话:提供电话机让幼儿自由交谈。
科学区:提供果酱、水果糖等,供幼儿观察、摆弄。
收集各种水果核、用小塑料袋装好,供幼儿观察、摆弄。
提供树叶、塑料袋、羽毛、自动降落伞等,供幼儿探索飘落物体的特征。
《秋天》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的提示,完整的跟着念出诗歌。
2.能用语言表述出对树叶外形的想象,并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蚂蚁、小老鼠、小刺猬图片,若干小动物图片,小船,帽子,小伞图片,大树,树叶,小白纸若干,图钉。
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树叶飘落动作导入。
师: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样了?
(落下来了)
小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呢?请你们学一学。
鼓励幼儿自由想象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欣赏学习诗歌。
出示图片,讲解诗歌内容。
师:今天请你们听首好听的诗歌,名字叫《秋天》。秋天来了,一片片的树叶落在地上(出示大树和落叶图片)
提问:小蚂蚁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请你们猜一猜!
小蚂蚁(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船!(出示小船图片)
小老鼠(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帽子!(出示帽子图片)
小刺猬(出示图片)捡起一片说:这是我的小伞!(出示小伞图片)
秋天捡树叶,大家真开心。
提问:这首诗歌真好听,你听到了什么?
请幼儿一起跟着朗读诗歌。
多种形式请幼儿集体念诗歌一遍。
三、尝试创编诗歌歌词。
1.提问: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捡树叶了?他们把小树叶当成什么了?
2.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小动物,教师将幼儿想象的事物用笔画出来,替换原来的歌词。
请幼儿将新的诗歌一起念一遍。
四、结束
【《秋天》教案】相关文章:
《秋天》教案07-30
《秋天》教案03-19
秋天的教案01-30
秋天小学教案01-08
秋天健康教案01-10
《秋天的怀念》教案08-05
秋天的游戏教案11-23
秋天的怀念教案11-28
秋天的雨教案01-16
秋天的画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