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悔的边缘》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悔的边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悔的边缘》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塑造情节、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
3、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和家长就告诫我们: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作家作品
刘心武,1942年生,当代作家,红学研究家。小说代表作有《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等。
三、学习新课
环节一:一读课文,我感知
速读课文:(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2)标出文中表现“悔”的语句,用“我感知____________(谁)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悔,因____________(决定)而不悔”的句式说话。
(完成目标一,解决问题:题目改为“悔”好吗?为什么?)
环节二:二读课文,我品味
寻读课文,用“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词或句)用的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完成目标二,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环节三:三读课文,我感悟
跳读课文,从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用“我读了课文,感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完成目标三,探究主题)
环节四:四读课文,我比较
回顾《麦琪的`礼物》、《艺术品》两文,它们都是和礼物有关,如果把本文主人公的行为也看作送礼,他们的礼都送到了吗?请同学们比较阅读,完成下列句式。
《麦琪的礼物》:麦琪送出了________
《艺术品》:萨沙送出了________
《悔的边缘》:老人送出了________
(在比较探究中加深理解,选择一段你喜欢的诗歌送给这位迷途的年轻人,以示鼓励。)
环节五:拓展延伸
真诚与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座心灵彩虹,真诚与信任是人类纯洁而美好的感情。歌颂真诚信任的句子很多,让我们也来仿写两句:
语文老师说:真诚信任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数学老师说:真诚信任就是一个万能公式。
历史老师说:真诚信任就是一座横跨海峡的桥梁。
音乐老师说:真诚信任就是—————————。
美术老师说:真诚信任就是—————————。
我说:真诚信任就是—————————。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
教师小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四、作业
结合《麦琪的礼物》、《艺术品》两文写法,给《悔的边缘》加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悔的边缘》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刘心武,学习本文生字词。
2、把握故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4、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重点:
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悬念、对比等手法在情节构思、人物刻画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展示、辩论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没有?(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这是一部反映家庭暴力的电视剧。此剧一播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甚至饰演男主人公的演员冯远征走到大街上,也不断有人朝他扔石了。不仅如此,此剧的篇名一时成为人们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话,甚至在网上还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争论。在如潮的人海中,我们到底要不要信任、帮助陌生人?难道陌生人都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一位老人热情地为一位陌生的年轻人带路引发一系列碰撞的故事。)
2、读第1----4自然,理清事情发生过程中小伙孑和老人行为或心理活动。
(小伙从侧面撞问路又问别人表情复杂惊讶婉拒不让带路
老人并不在意回答慨叹帮助热情带路理解体谅叮嘱)
3、叙述故事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悬念、对比)
4、悬念的设置有什么作用?
(使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5、小伙在老人如此此信任的举动中产生了一种什么心理?
(悔)
6、老人知道钱包被小伙偷走后心理如何?
(悔)
7、两人都有过后悔的心理,他们各为什么后悔?
(小伙良知示泯奉还钱包
老人好心相助遭人偷窃)
8、题目能否改为“悔”?和“悔的边缘”有什么不同?
(不能。“悔的边”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9、在短暂的徘徊后,两人的心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悔小伙继续偷窃报复社会
老人助人无错多做好事)
10、你怎么看待这两个人最终不悔的行为?
(各抒已见)
11、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态度吗?
(人与人之间应真诚信任、乐于向善)
五、拓展延伸
讨论:湖南岳阳火车站侯车室的治安岗亭旁,树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不要随意和陌生人说话。并在高音喇叭里广播,此举引起了不少旅客的强烈不满。你怎么看这一社会现象?
六、教师总结
二千多年前的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孟子也提出“性善说”。我想
二、学习新课
(一)情景导入: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害人之心是防不胜防的.,尤其是那些心地善良者,常常被那些害人者伤害,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该丢弃善良呢,还是该以德抱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心武的一篇小小说《悔的边缘》,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二)多媒体展示课题和教学目标
(请一位学生朗读教学目标)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四)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1、第一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三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补充。
(1)简介作者刘心武
(2)整理文中的生字词
(3)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
2、第二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四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4)课文(1——4)段的一些描写已经为我们暗示了年轻人的窃贼身份,请找出一两处加以分析,并想一想这些暗示在情节构思上有何作用?
3、第三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五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5)在给年轻人引路的过程中,老人为什么始终没有意识到年轻人是个窃贼?知道钱包被偷,老人还不由自主地为年轻人排解,还想继续用十二分的善意去帮助陌生人,这个老人是不是很傻?
4、第四组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第六个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
(6)文章的题目能否改为“悔”,为什么?
(五)总结归纳
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
三、拓展延伸:
(一)组织辩论
1、多媒体出示材料
湖南岳阳火车站侯车室的治安岗亭旁,树立着这样一块警示牌: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并在高音喇叭里广播,此举引起了不少旅客的强烈不满。我们到底该不该和陌生人说话?
对此问题,五六、七八小组的同学为我们准备了一场辩论会,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精彩陈辞。
2、组织辩论
正方观点:不应该和陌生人说话
反方观点:应该和陌生人说话
3、教师小结
(二)仿句练习
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谈谈你对新人的认识
例句:信任是清澈的甘泉,可以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
仿句:信任是(),可以()。
四、配乐诗朗诵《让世界充满爱》
人与人之间如果能互相信任、以真诚感化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达到文明和谐。
《悔的边缘》教案 篇3
一、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句话概括)
2.理解题目的含义。
(“悔的边缘”不仅表现了“悔”,还表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它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在两种思想之间徘徊。)
3.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小伙子和老人怎样性格?
二、探讨《悔的边缘》在“情节”方面的特色
1.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传统的模式来说,课文具备了哪些环节?
(只有开端和发展。开端:老人以主动的带路争取陌生人的信任,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发展1:小偷偷了老人的钱包,是出于对世界是否有真善和信任的怀疑;受到老人的热情帮助,在“悔的边缘徘徊”,因为觉得世界上善意信任太少。发展2:老人发现钱包丢了,也在“悔的边缘徘徊”。)
2.小说的情节结构不完整。但是读者并没有感到不完整,是什么因素产生了整个效果?
(是人物的内心活动。老人的内心活动恰恰是回答了小偷的问题。小偷因为人世间乐于助人的太少,才没有真正的悔悟;而老人恰恰是觉得自己的善意不够,还要继续努力。这样就连贯起来了,而且构成一种因果关系。可以说,这样的小说完整,是一种内心动作的完整。)3.试学习前两篇的'写法,给本文加个出乎意料的结局,看看能否比原故事好。
三、思考讨论
如果把精神、思想上的馈赠也看作送礼,《麦琪的礼物》《艺术品》《悔的边缘》分别送了什么礼,都送到了吗?
(送到了。《麦琪的礼物》中夫妻两个都把最宝贵的财物卖掉,这一外部动作表现的是内心的深层的爱情。《悔的边缘》中年轻人已有浓酽的悔意。至于他还未改过自新,并不因为老人,而在社会。《艺术品》中萨沙的礼没有送到,因为他们对女性的肉体有着难以启齿的顾虑。)
四、总结本文写作特点(从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结局特点上来谈)
1.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形象。
2.设置悬念,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第三段:转了两个弯,出现岔口,那年轻人说“谢谢啦,您自便吧”,年轻人煞住脚,这回不知怎么绷紧脸,挺不高兴的样子,挺生硬的说。
3.内心动作式结局。
《悔的边缘》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并概括课文内容,积累词语及作家作品相关常识。
2、揣摩人物心理,理解文题含义,了解本文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体会作者创造意图,树立人与人之间真诚信任和乐于向善的情感态度。
二、学时安排:一课时
三、学习的过程、内容与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行为方式方法指导
预习
反馈
1.通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写在下面。
①不认识的字:
②不理解的词: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3.查阅资料,了解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x,当代作家,小说家,其成名作有短篇小说x,代表作有长篇小说x,本文体裁为x。
4.我的学习疑难与困惑:
提示:
①随读随标记随批注:生字用“△”、新词用“_”、疑问处用“﹏”加“?”,批注要简短,写在文章一侧。
②借助课后注释、课外参考书、工具书自主解决。
③自主解决不了的小组讨论,或做好标记,留待课堂质疑。
④小组成员互查互纠。
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回答:文章叙述的是一位老人与年轻人之间因问路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故事(请用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提示:
第一题应明确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从文中找答案。第二题可口头表达,也可用x---x---x……的形式板书。
深入探究
1、在事情发展过程中,老人与年轻人的心理情感经历有何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2、作者借这个故事想反映和说明什么,对我们有何启迪?
3、本文在情节安排上与莫泊桑的《项链》有何共同之处,这样安排有何妙处?
探究提示:
第一题:抓住文中对二者心理描写的语句加以辨析。
第二题: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发表个性化见解。
第三题:只比较情节安排上的相同之处。
展示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抽签确定板示题目;小组板示,板示时尽量做到简明扼要。先探究完的可先抽签并板示。
拓展
延伸
请发挥想象,为本文设计一个巧妙的结局(不超过200字)。
展示方法:
学生自主完成后在组内交流,每组选出最佳作品一篇,在全班展示。
总结感悟
我们的生活需要阳光,我们的心灵需要温暖。寒风中的关爱,会让我们感动一生;冷雨中的问候,会让我们铭记一世。只要我们付出一线光明,我们便会收获漫天阳光;只要我们献出一片花瓣,我们就会收获整个绚丽的春天。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像小说中的那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一样,都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
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的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悔的边缘》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悔11-14
悔小学作文10-07
中班教案教案10-11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安全教案安全教案04-17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小班美术教案圆形教案06-08
中班音乐教案买菜教案06-17
幼儿教案数学中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