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6-24 06:49:14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涵的.规律。

  4、渗透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数学活动"数小棒"。

  师: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很多小棒,你们觉得大概有几根?(生答)

  师:到底有几根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先想一想,可以怎么数?

  (独立思考)--(小组操作)

  汇报:共有几根小棒?你是怎样数的?

  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一个一个数),熟悉整十数的顺序(十个十个地数),知道一捆是10,两捆是2个十(20),------十捆是10个十(100)。

  师:"100"是个几位数?(初步了解数位)

  2、数实物

  幻灯出示"圈一圈,数一数"的头像图。

  师:有几个小男孩?怎么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

  (学生数实物,师指导,口中数的数与所指事物要相符)

  生汇报交流数数方法。

  3、数点子。

  生数师巡回指导。

  二拨一拨

  师报数生拨,小组合作。

  如:43怎么拨?

  在十位上拨4,表示4个十;

  个位上拨3,表示3个一。

  三数学游戏

  师报一个数,请数出后面的5个数。(12,17,23,56,77,85)

  如17,后面是18,19,20,21,22。

  再如56,后面是57,58,59----

  师:59后面是几呢?是怎么想的?

  四作业反馈

  1、生独立思考书上第二题,再交流怎样数的快。

  2、接力赛。

  生观察怎么接的,然后分小组口答此体。

  3、数数,从1到100或倒过来,数给同桌听。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2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1、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

  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3、能认识和理解0的产生和意义。

  4、理解基数、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1、数数中手口一致,渗透综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

  5、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

  课时安排:9课时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3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八单元

  课题

  组织比赛

  计划学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和初步的'推理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把统计的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把统计的结果在统计图上表示出来,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组织什么活动啊?如果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比赛,同学们想一想组织下面的什么活动好?出示:

  踢毽子、跳绳、拍球、套圈

  学生思考

  自由发言

  探究

  1、怎样才能选择一个使大家都满意的活动呢?

  2、让我们来统计一下

  出示统计图

  踢毽子 跳绳 拍球 套圈

  3、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上涂一涂。

  4、观察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学生。

  (2)喜欢 ( )活动的人最多,喜欢( )活动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猜测他最有可能喜欢( )活动。

  (4)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学生思考、讨论

  在书上填空

  15

  巩固与拓展

  1、调查本班参加课外小组的人数,整理后制成统计图。

  2、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看出,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参加哪个组的人数最多?哪个组的人数最少?

  (3)、唱歌组比美术组多( )人?

  (4)、电脑组和手工组一共有( )人?

  学生练习

  15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统计,统计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非常广泛。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它的用处在于可以直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直观。

  今天有什么收获?

  自由发言

  3

  板书设计

  组 织 比 赛

  踢毽子 跳绳 拍球 套圈

  教后反思

  见博客“回复”部分。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4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版数学14-1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正确进行简单的测量。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尺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熊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帮忙,难题是“桌子有多长”。

  二、知识探究

  1.自主探索,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观察测量的结果,引出尺子。

  2.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

  活动一:通过认真观察、交流,总结出:

  (1)尺子上有数字0、1、2、3、4……,0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2)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我们把这些一条条的线叫做刻度线。

  (3)有“c”-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学生通过打招呼认识它。

  活动二:认识1厘米。

  尺子上从0到1这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尺子上每一大格为1厘米。

  活动三: 1厘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上的0和1,比划一下就能感受到1厘米的长度。

  寻找身边的1厘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拇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

  有了1厘米的基础,进而认识3c、5c。(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三、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1.当0刻度完整无缺时,将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的哪个刻度对齐。(生动手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在测量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物体的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而另一端却不能于某个刻度对齐,这时我们就看它的末端离哪个数字近,就说大约()c。)

  2.尺子上0刻度找不见的时候,物体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哪个刻度对齐,此时,物体的长度为两刻度值的差。

  四、应用练习。

  小熊量东西。

  五、课堂小结。

  小熊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地通过了老师的测试,高兴极了,说想让小朋友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可以吗?

  板书设计:

  桌子有多长

  尺子 c—厘米

  教学反思:

  《桌子有多长》一课,重点是让孩子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以及能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机智,然而,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东西,导致整节课进行得杂乱无章,秩序混乱,所以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以小熊做客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动手量桌子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这与我有很大关系,教师的示范作用本应该体现出来,但是自己也没有做到,这是不应该的。

  3.认识1c,体会1c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我做的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只是用手比划了几次1c,不如给学生准备一些1c的实物让他们体会好。

  4.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少,只是单纯的看了小熊的错误,这种间接的方式肯定不如亲身体验好。

  5.另外,平时的习惯养成没做好,导致课堂中间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我处理得很不到位,也没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些方面的技巧还需要自己一点一滴的去积累,慢慢去摸索,多动脑思考,多请教其他老师。

  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5

  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实物和模型辩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等立体图形。

  课题

  我说你做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你说我摆”的游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具准备

  积木、机器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位置与顺序:前后、上下、左右。

  2、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师:正方体有什么特征?(长方体,圆柱、球)

  二、发挥想象,练习拼排

  1、我说你做:搭积木游戏

  师:你们玩过积木吗?你能按老师的要求摆图形吗?愿意接受挑战吗?

  (1)先放2个圆柱

  (2)在两个圆柱上放一个长方体;

  (3)在长方体上放一个正方体。

  说一说:你的'球能从图形下通过吗?

  2、自由想象:小小设计师

  师:用自己带来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形物体摆一个造型?试试看吧!

  3、摸一摸,摆一摆

  (1)学生同桌玩“摸物体,摆造型”游戏

  (2)要求:一人发指令,另一人蒙眼听指令摸出物体并按指令要求拼搭。

  (3)角色互换多玩几次

  和老师一起做: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

  生:同桌互相说,全班汇报。

  生:按要求摆放图形,同桌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

  生:自由拼图,边拼边说,同桌交流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73第一题“你说我摆”

  (1)一人发指令,一人摆积木

  (2)角色交换

  2、P73第2题

  师:你能说出哪些物体的形状?这些物体是按怎样的方位和顺序摆放的?

  3、数一数,填一填

  完成P73第3题

  (1)图中各有几个小正方体?

  (2)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思考:用同样大的4个小正方形,摆长方体,可以怎样摆?摆正方体呢?

  五、总结:你学会了什么?

  生:同桌说一说,摆一摆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6

  教学内容:

  还剩下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2、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 =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2+3=5 5—1=4 5—3=2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7

  教学内容:

  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1.了解1、2、3、4代表什么。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二、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三、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四、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 方法二

  1、2、3、4、5、6、7、8、9、10 : 1、3、5、7、9、2、4、6、8、10

  方法三: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五、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个体 这类个体的集合,

  1可以表示

  很大的物体 很小的物体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二、教学重点:

  理解数“1”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和耐心倾听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淘气为了欢迎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开始崭新的小学生活,特意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们,(出示主题图)请孩子们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哪儿?图中有什么?

  2、生汇报后,师:图中哪些物体的个数是1?

  3、师提示:谁有好办法能把图中个数是1的物体都找出来?(引导按照一定的顺序找,或把找到的做上记号。)

  4、请小老师为大家介绍自己找到的信息

  二、抽象出数字“1”

  1、师:刚才大家找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用“1”来表示。(板书1)

  带读“1”

  2、师:很大的物体,如1棵树、我们居住的地球,都可以用1表示,很小的1个物体,如1棵小草、1粒芝麻也可以用1表示。1可以表示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1筐萝卜

  师借助身边熟悉的实物:1根粉笔,1盒粉笔;1个班级等等

  3、请学生用1来说一说身边的事物

  三、抽象出数“2、3、4、5”

  1、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已经找出了很多用1表示的物体,谁还能说说,这幅图中还有什么?有多少?

  2、生观察图,可与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师要善于指导:用手一个一个地指,指一个数一个,要手口一致,不遗漏,不重复)

  4、师及时评价,(表扬发言声音响亮的,表扬表达清晰的,表扬能认真倾听的,表扬能复述别人的发言内容的)

  四、找一找,说一说

  1、师:孩子们,在这幅漂亮的图画上有不同数量的物体。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同数量的物体呢!老师说一个数,你能说出物体吗?

  2、活动:师说“2”,指名说物体(如2只手,2只眼睛,2张桌子)

  师说5,生说物体(如5个手指,5个扣子,5位同学)

  3、生生活动:同桌一个说数,一个说物体

  五、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经营性质第1、2题。

  1、师先引导读题目

  2、生尝试完成第1题,集体汇报

  3、照样子,圈一圈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一题的题意是很难的。要引导他们学会看例子,养成认真审题、认真思考的习惯。

  六、总结升华:今天我们都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物体顺序

  2、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1、师: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在这幅图中找到了一群鸭子,谁能数数,一共有多少只?

  2、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手口一致,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维方式)

  3、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数吗?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

  4、生再按顺序数

  5、师:孩子们,睁大你们的眼睛仔细观察了,请问系蝴蝶结的小鸭子排第几?谁排第4?

  6、哪位同学也能像老师这样提问题呢?(生问生答)

  7、师:联系自己的座位,数数这一组有几个同学,再说说每位同学排第几

  二、出示“数一数,认一认”的内容,学生观察后

  1、图中有什么?有多少?

  2、汇报,请数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数数的方法(按顺序或做标记)

  3、师板书:按学生汇报的顺序将相应图版贴出,并根据图片的数量在旁边写出数字。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先自己观察图画,再说说每一幅图上都有几个物体,最后再说说第几(谁排一?为什么?这要引导学生明白,根据物体所处的方向不同,第一也是不一样的。)

  2、引导学生读题(师先读一遍,学生用手指着题目跟读,再学生齐读)

  学生独立完成

  3、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9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室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前后、上下、左右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你身边前后左右的同学是谁?

  二、看一看,说一说你的`教室

  1、看看我们自己的教室前后、左右、上下有什么?先自己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全班同学交流。

  三、想一想,说一说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的?

  1、想一想,你小房间里的东西是怎么摆放?

  2、说一说,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介绍你的文具盒

  指一指,说一说,你的文具盒的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五、介绍火车站路线。

  1、出示火车站的挂图。

  2、学生用箭头画一画去火车站的路线。

  3、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用上前后、左右、上下。

  六、巩固练习

  1、书上63页第3题,看图回答问题

  2、完成随堂练习。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 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

  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

  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 (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生:愿意!

  师:恩!很好!看来咱们同学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其实啊!老师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们的数字去解决咱们刚才的那个问题呢?

  生:可以!

  师:恩!同学们很棒!首先咱们来看,吃竹子的3只熊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点名回答)

  生4:用数字3来表示。

  师: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又应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生5:用数字2来表示。

  师:恩!说得真好!接下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咱们是怎么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这3只熊猫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合起来。

  师:诶,大家想想,该怎么合呢?(诶!对了,要用到咱们数学里的一个符号“+”)

  师: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

  生:认识,加号(板书)

  师:恩!合起来之后一共就有5只熊猫。(板书“=5”)

  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学生齐读两遍“3加2等于5”)

  师:好了!大家想一想,3+2=5这个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们公园里的熊猫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生自由说一说)

  师:恩!同学们都很棒!看来咱们同学们刚才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可要出题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看清楚哦。

  2、摆一摆,算一算

  师:(出示课本第24页“摆一摆,算一算”题目),让学生们用小棒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请学生翻开书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到这里,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快要结束了,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3+2=5

  读作:3加2等于5.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可是有的学生还没有上过学前班,计算能力会稍差一些。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掌握口算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初步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2、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教学用凑十法计算加法和利用加法计算减法打下基础。

  3、 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十加几及相应减法。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计算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2个十是( )。

  2、 易老师带来了一些花,奖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这些算式中哪些已经学过了,哪些还没有学?

  (学生分类)8+1 10+1 2+6 7-3 8+10 11-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二、新知教学

  1、 实物出示实物出示一捆小棒和三根小棒。

  看到这幅图你能列出四个算式吗?动笔写一写。

  汇报:10+3=13 3+10=13

  13-10=3 13-3=10

  观察思考:这些算式的计算有什么特点?

  小结: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10得几,十几减几得10.

  2、 拨数。

  学生齐声介绍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拨几颗珠子就是表示几个一,十位拨几课珠子就表示几个十。

  10+5= 18-10= 6+10= 17-7= 11+3= 14-2=

  3、 介绍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3 + 10 = 13 13 - 3 = 10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三、巩固练习。

  1、 听写算式。

  被减数是16,减数是10,差是几?

  一个加数是12,另一个加数是4,和是几?

  一个加数是10,和是18,另一个加数是几?

  差是3,被减数和减数可能是几?

  一个加数是 ,另一个加数是 ,和是 。

  2、 在○里填>、<或=。

  10+3○12 13-10○3

  5+10○18 11+2○14

  四、 总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1、师生对口令。

  2、数学游戏P90.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2

  教学内容:

  1、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统计的知识和人民币的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

  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100以内的加减法。

  1、看图说一说: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25+2125+27说一说计算过程。

  小猴举的题:65-2265-29

  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出示图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买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50+30+15=95(元)

  二、课题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观察与测量。

  1、谁离大树最近。

  房屋

  5厘米

  3厘米

  蚂蚁大树

  4厘米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3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是重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只小猫和一只小狗,你们欢迎他们吗?

  1.出示图片:小猫和小狗

  2.小狗说:“谢谢大家.”小猫说:“在学习前我想提一个问题,你们能记住我们吗?

  请快想想,怎样才能记住我们.”

  (二)学生讨论

  1.如何记住一只小猫?又如何记住一只小狗?

  2.学生反馈:小猫矮矮的、胖胖的、黄色的猫.

  小狗高高的、瘦瘦的.

  3.小结:要记住它们的特点.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小狗说: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

  (二)分组讨论

  1.四人分小组讨论,边发表意见边演示课桌上的物品.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出示图片: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二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狗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物品好吗?

  教师板书:认识物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2.小狗问:它是什么样子?

  3.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4.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

  (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教师板书: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正方体

  2.小猫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

  有什么特点?

  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3.学生分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教师板书:正方体)

  5.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6.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

  2.小狗问: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论

  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教师板书:圆柱、球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和小猫和小狗一齐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我们一齐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教师指图形,学生举物体,说名字.)

  (三)出示图片:找朋友

  五、活动五:做游戏 “摸一摸、 猜一猜”

  游戏介绍: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2、学生反馈.

  七、总结

  今天你们认识了哪些物体?怎么记住它们?我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物体吗?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球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4

  教学目的:

  1.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会正确计算 8和9的加减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教学9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教学反思:

  本节数学课,用跳绳比赛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出学习内容,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试一试等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意识以及学习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乐于探究.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通过整理算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准备

  彩笔、白纸、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激发学习热情

  活动

  一: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请同学们欣赏空中特技表演.

  1.出示图片:飞行表演

  2.边观察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飞行员在表演,有红色队和黄色队;

  我想到了红色队比黄色队多多少人?

  黄色队比红色队少多少人?

  红色队和黄色队共有多少人?

  我还想到了长大后要像他们一样学习飞行表演.

  ……

  二、探究解题策略.

  (一)活动二:寻找生活中数学问题.

  1.根据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相关算式,写在本上.

  2.学生汇报,说明算式的含义,并对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二)活动三:重点研究11减几的算式.

  1.学生汇报,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方法1:出示图片:圆片

  从11个当中去掉7个,从图中看出结果是4.

  方法2:出示图片:小棒

  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从11根当中减去7根,还剩4根.

  方法3:把11拆成10和1

  10一7=3 3+1=4

  方法4:把7拆成1和6之后再连续减.

  11-1-6=10-6=4

  方法5:把减数7凑成10,多减后再加.

  11-10+3=1+3=4

  方法6: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出结果.

  因为:4+7=11

  所以:11-7=4

  课间游戏:小朋友们,累了吧?咱们一起说个歌谣吧.

  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三)活动四:培养思维有序性

  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1-2=9 11-9=2

  11-3=8 11-8=3

  11-4=7 11-7=4

  11-5=6 11-6=5

  11-6=5 11-5=6

  11-7=4 11-4=7

  11-8=3 11-3=8

  11-9=2 11-2=9

  三、培养数学技能.

  (一)看图列式(出示图片:小鸟和小鸭子)

  (二)看图列式(出示图片:松鼠和小兔子)

  (三)出示图片:小猫钓鱼

  教师谈话:周末了,小猫欢欢和笑笑到池塘去钓鱼,它们俩在为谁钓的鱼多,谁钓的鱼少争吵呢?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它们呀!

  (四)出示图片:小熊射门

  教师谈话:森林运动会上,其中一项比赛是足球射门.看图回答问题,看谁填的数最多,时间3分钟.

  教案点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获取学习资源。

  入课时,通过观察空中飞行表演,让中国学习联盟胆猜想、想象。提出一些现实问题,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列出相关算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同时用事实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探索解答策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节课在解决11减几的问题上,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平台,准备了图片、小棒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材料和充裕的学习时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画一画、摆一摆以及逻辑推理,从不同角度通过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注重整理归纳,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通过让学生整理11减几的算式,并讨论从中发现了什么。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变“书本”中的作业 为“情境”中的作业 ,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数学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设计一节课时,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注重情境设计在教学过程 中的作用。课伊始,以精彩的飞行表演入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结尾,变“书本中”的作业 为“情境中”的作业 ,使学生兴趣浓厚,乐于探究。

  探究活动

  接力赛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过程

  1.以班级为单位活动.

  2.教师任意说一个20以内的数,第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加号或减号)第二个学生再说一个数,第三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计算出结果.

  3.以第三个学生所说的结果作为加数或者被减数,第四个学生再任意说一个运算符号,第五个学生任意说一个数,第六个学生根据前面所说的计算出结果.

  4.后面的学生照此继续进行游戏.

  游戏说明

  1.学生计算错误或者出的题目超出目前所学范围(例如出现19+9或者6-7这个错误)都要为同学表演节目.

  2.要灵活使用这个游戏,变化着练习.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12-2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1-29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6-30

【热】一年级数学教案09-10

一年级数学教案【精】06-25

一年级数学教案【推荐】07-29

一年级数学教案【荐】05-21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10-10

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3-2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