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23 04:24:42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数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集锦15篇

初中数学教案1

  一、课题引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作为教师有必要了解数系的发展.从数系的发展历程来看,微积分的基础是实数理论,实数的基础是有理数,而有理数的基础则是自然数.自然数为数学结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数的发展”(也即“数的扩充”),有着两种不同的认知体系.一是数的自然扩充过程,如图1所示,即数系发展的自然的、历史的体系,它反映了人类对数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进程;另一是数的逻辑扩充过程,如图2所示,即数系发展所经历的理论的、逻辑的体系,它是策墨罗、冯诺伊曼、皮亚诺、高斯等数学家构造的一种逻辑体系,其中综合反映了现代数学中许多思想方法.

  二、课题研究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诸如上升5m,下降5m;收入5000元,支出5000元等各种具体的数量.这些数量不仅与5、5000等数量有关,而且还含有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等实际的意义.显然上升5m与下降5m,收入5000元与支出5000元的.实际意义是不同的.

  为了准确表达诸如此类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仅用小学学过的正整数、正分数、零,是不够的.如果把收入5000元记作5000元,那么支出5000元显然是不可以也同样记作5000元的.收入与支出是“意义相反”的两回事,是不能用同一个数来表达的.因此,为了准确表达支出5000元,就有必要引入了一种新数—负数.

  我们把所学过的大于零的数,都称为正数;而且还可以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把“+5”称为一个正数,读作“正5”.

  在正数的前面添加一个“-”号,比如在5的前面添加一个“-”号,就成了“-5”,所有按这种形式构成的数统称为负数.“-5”读作“负5”,“-5000”读作“负5000”.

  于是“收入5000元”可以记作“5000元”,也可以记作“+5000元”,同时“支出5000元”就可以记作“-5000元”了.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数量就有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利用正数与负数可以准确地表达或记录诸如上升与下降、收入与支出、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零上与零下等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再如,某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大0.5mm就可以表示成“0.5mm”,或“+0.5mm”;如果“另一个机器零件的实际尺寸比设计尺寸小0.5mm”,那么就可以表示成“-0.5mm”了.在一次足球比赛中,如果甲队赢了乙队2个球,那么可以把甲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把乙队的净胜球数记作“-2”.

  借助实际例子能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认识到负数是为了有效表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一些数量而引入的一种新数,而不是人为地“硬造”出来的一种“新数”.

  三、巩固练习

  例1博然的父母6月共收入4800元,可以将这笔收入记作+4800元;由于天气炎热,博然家用其中的1600元钱买了一台空调,又该怎样记录这笔支出呢?

  思路分析:“收入”与“支出”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一般来说,把“收入4800元”记作+4800元,而把与之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支出1600元”记作-1600元.

  特别提醒:通常具有“增加、上升、零上、海平面以上、盈余、上涨、超出”等意义的数量,都用正数来表示;而与之相对的、具有“减少、下降、零下、海平面以下、亏损、下跌、不足”等意义的数量则用负数来表示.

  再如,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水位高5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5cm;若游泳池的水位比正常的水位低3cm,则可以将这时游泳池的水位记作-3cm;若游泳池的水位正好处于正常水位的位置,则将其水位记作0cm.

  例2周一证券交易市场开盘时,某支股票的开盘价为18.18元,收盘时下跌了2.11元;周二到周五开盘时的价格与前一天收盘价相比的涨跌情况及当天的收盘价与开盘价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日期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开盘+0.16+0.25+0.78+2.12

  收盘-0.23-1.32-0.67-0.65

  当日收盘价

  试在表中填写周二到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

  思路分析:以周二为例,表中数据“+0.16”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周二该股票的开盘价比周一的收盘价高出了0.16元”;而表中数据“-0.23”则表示“周二该股票收盘时的收盘价比当天的开盘价降低了0.23元”.

  因此,这五天该股票的开盘价与收盘价分别应该按如下的方式进行计算:

  周一该股票的收盘价是18.18-2.11=16.07元;周二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7+0.16-0.23=16.00元;周三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6.00+0.25-1.32=14.93元;周四的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4.93+0.78-0.67=15.04元;周五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5.04+2.12-0.65=16.51元.

  例3甲、乙、丙三支球队以主客场的形式进行双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比赛两场,下表是这三支球队的比赛成绩,其中左栏表示主队,上行表示客队,比分中前后两数分别是主客队的进球数,例如3∶2表示主队进3球客队进2球.

初中数学教案2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利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说出它的性质;

  2、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性目标

  1、经历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过程,会说出它的性质;

  2、探索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体会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的练习中,我们画出了问题1中函数的图象,发现它并不是直线。那么它是怎么样的曲线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般的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k≠0)的图象,探究它有什么性质。

  二、探究归纳

  1、画出函数的图象。

  分析画出函数图象一般分为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在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

  解

  1、列表:这个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零的一切实数,列出x与y的对应值:

  2、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在京各点点(—6,—1)、(—3,—2)、(—2,—3)等。

  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一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第一个分支;用平滑的曲线将第三象限各点依次连起来,得到图象的另一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合起来,就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上述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hyperbola)。

  提问这两条曲线会与x轴、y轴相交吗?为什么?

  学生试一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学生动手画反比函数图象,进一步掌握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以下问题,并将讨论、交流的结果回答问题。

  1、这个函数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和函数的图象有什么不同?

  2、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在哪两个象限内?由什么确定?

  3、联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你能否总结出反比例函数中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函数y将怎样变化?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注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与x轴和y轴没有交点;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以上两点性质在上堂课的问题1和问题2中反映了怎样的实际意义?

  在问题1中反映了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小华乘汽车比骑自行车到镇上的时间少。

  在问题2中反映了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饲养场的一边越长,另一边越小。

  三、实践应用

  例1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m的值。

  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又由于图象在二、四象限,所以m+1<0,由这两个条件可解出m的值。

  解由题意,得解得。

  例2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分析由于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此k<0,而一次函数y=kx—k中,k<0,可知,图象过二、四象限,又—k>0,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

  解因为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k<0,所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例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

  (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

  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由待定系数法可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由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易求出m的值,再验证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在图象上。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0)。

  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

  所以,k=—2。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所以,

  点A的.坐标为。

  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

  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

  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

  (1)求m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

  (2)因为—2<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因为在第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当x=时,y最大值=;

  当x=—3时,y最小值=。

  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

  例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1)因为100=5xy,所以。

  (2)x>0。

  (3)图象如下:

  说明由于自变量x>0,所以画出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分支。

  四、交流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探讨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hyperbola)。

  2、反比例函数有如下性质: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减少;

  (2)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加而增加。

  五、检测反馈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已知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当x=3时,y=8,求:

  (1)y和x的函数关系式;

  (2)当时,y的值;

  (3)当x取何值时,?

  3、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所在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n的值。

  4、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A(2,—m)和B(n,2n),求:

  (1)m和n的值;

  (2)若图象上有两点P1(x1,y1)和P2(x2,y2),且x1<0

初中数学教案3

  一、检查反馈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例如:刘兴华、孙菊、江文李雅芳等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2、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课后反思还不够重视。

  2、个别教师教案过于简单。

  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上交率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公平、公正,有一定的等级评定。教师批改要求严格、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学生在书写方面有很大进步。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不足:

  1、对于学生书写的工整性,还需加强教育。

  2、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稍细心些,发现问题就让学生当时改正,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初中数学教案4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动手操作得出矩形的概念,知道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类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推导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定理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证明、

  3、通过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这一性质能推导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感受直角三角形与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

  难点:灵活应用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与证明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活动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

  通过对旧知的复习,一方面巩固就知,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一:矩形的定义

  阅读课本第17-18页,“实验与探究”,思考:什么叫做矩形?

  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下图,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自己归纳出矩形的定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归纳: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合作探究二:矩形的性质定理

  1、自主完成18页的观察与思考,通过实际操作回答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完成对性质的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手中的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矩形的性质获得丰富的直观体验,为总结矩形的性质定理打下坚实基础

  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性质定理2: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合作探究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

  设矩形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那么,BE是Rt△AB中一条怎样的特殊线段

  (BO是Rt△ABC中斜边AC上的中线)它与AC有什么大小关系,为什么?

  【设计意图】:

  根据图形学生很容易猜想结果,关键是从数学的角度证明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明确论证方法、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题讲解:

  例1、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AB=6㎝,求矩形对角线AC的长?

  当堂检测:

  1、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

  (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已知Rt△ ABC中,∠ABC=90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

  (1)若BD=3㎝,则AC=㎝

  (2)若∠C=30°,AB=5㎝,则AC=㎝,BD=㎝

  3、在矩形ABCD中,若已知∠DOC=120°,AC=8㎝,求AD的长

  4、工人师傅做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1),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2)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_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

  (3)将直角尺靠紧窗框的一个角(如图3)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4),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____,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

  请说出你本节课的收获,与大家一块分享!!

  作业:

  课本P、20第2题

  板书设计:

  xxx

初中数学教案5

  把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就相当于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小节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加例题型”课,此种课型中的学习内容一部分是概念,一部分是运用前面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这一部分内容在方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解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基础。这类课一般采用“导学导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点一般不放在概念上,要特别留意学生运用概念解题或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时,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3)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相等关系。

  3.情感、态度: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新问题,在移项法则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渗透化归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较弱的特点,本节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动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取自学、讨论、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教学难点:移项法则的探究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引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分别是( )

  A.3个老头,4个梨 B.4个老头,3个梨 C.5个老头,6个梨 D.7个老头,8个梨

  设计意图:大部分同学会用算术法(答案代入法)来解答的,而这类问题我们如何用方程来解答呢?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巧妙过渡,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移项法,明确移项法的依据,会解形如ax+b=cx+d类型 的一元一次方程。

  2.会建立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个目标的达成,也验证了本节课学生自学的效果,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导教导学

  1.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教材问题2到例3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的等量关系是什么?(2)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8分钟后,比谁能仿照问题2和例3的格式正确解答问题)

  2.学生自学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教师巡视,对自学速度慢的、自学能力差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给以暗示和帮扶,有利于自学后的成果展示。

  3.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展示)

  (合作交流一)教材问题2中这批书的总数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1)设未知数: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两种不同分法这批书的总数就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这批书共有(3 X+20)本或(4X-25)本。

  2)找相等关系: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3x+20 = 4x-25(板书)

  【总结提升】解决“分配问题”应用题的列方程的基本要点:

  A.找出能贯穿应用题始终的一个不变的量.

  B.用两个不同的式子去表示这个量.

  C.由表示这个不变的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列出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每个小组自主学习的效果不同,反馈的意见不同,所以在展示中首先要展示学生对课本例题的理解思路。采取主动自愿的方式,一个小组主讲,其它小组补充。

  (变式训练1)某学校组织学生共同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棵,则剩下3棵;如果每人种6棵,则缺3棵树苗,求参与种树的人数

  (只设列即可)

  (变式训练2)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趣味算题,多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请看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群老头去赶集,半路买了一堆梨,一人一个多一个,一人两个少两个,老头和梨各多少?

  设计意图:检查提问学生对“分配问题”应用题掌握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所列方程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学生会带着“如何解这类方程?”的好奇心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合作交流二)什么是移项?移项的依据是什么?移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解形如“ax+b=cx+d”类型的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自学例3后请归纳解这类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板书 )把等式一边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师:为什么等式(方程)可以这样变形?依据什么?

  (出示)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即: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师: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移项”起了什么作用?

  (出示) 通过移项,使等号左边仅含未知数的项,等号右边仅含常数的项,使方程更接近x=a的形式.(与课题对照渗透转化思想)

  (基础训练)抢答:判断下列移项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修改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学设计(魏玉英)

  设计理念:让各个小组凭着势力去抢答。这五个习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移项的掌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习题分层设计且成梯度分布。

  【归纳板书】 解“ax+b=cx+d”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 移项,(2) 合并同类项,(3) 系数化为1

  (综合训练) 解下列方程(任选两题)

  设计理念:第(2)、(3)两题未知数系数是相同类型的,所以让学生任选一题即可。通过综合训练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巩固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去解方程了。

  (中考试练)若x=2是关于x的方程2x+3m-1=0的解,则m的值为

  设计理念:通过本题的训练让学生明确中考在本节的考点,同时激励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抓住知识的核心和重点。

  (四)我总结、我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之间互相谈收获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相互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本节课获得的知识、解题的思想方法、学习的技巧等方面交流意见。

  (五)当堂检测(50分)

  1.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2x=6, 得x=3

  B.由-3=x+2, 得x=-3-2

  C.由-7x+3=x-3, 得(-7+1)x=-3-3

  D.由5x=2x+3, 得x=-1

  2.一批游客乘汽车去观看“上海世博会”。如果每辆汽车乘48人,那么还多4人;如果每辆汽车乘50人,那么还有6个空位,求汽车和游客各有多少?(只设出未知数和列出方程即可)

  3.(20分)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m+8x=m+x的解,求m的值。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答题,教师巡回检查,对先答完的学生进行及时批改,并把得满分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对后解答完的学生的检测进行评定,最后老师进行小结。

  (六)实践活动

  请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年龄编一 道“ax+b=cx+d”型的方程应用题,并解答。先在组内交流,选出组内最有创意的一个记在题卡上,自习在全班进行展示 。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数学教案6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篇有关初中数学教案之公式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示例一——公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二——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二)探索求知,讲授新课

  师:下面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出示投影2)

  例1如图是一个梯形,下底(米),上底,高,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这个梯形的面积S。

  师生共同分析:1.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要计算梯形面积,必须知道哪些量?这些现在知道吗?

  2.题中“M”是什么意思?(师补充说明厘米可写作cm,千米写作km,平方厘米写作等)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指出,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1.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必须明确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已知哪些量.2.用公式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然后代入计算,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出示投影3)

  例2如图是一个环形,外圆半径,内圆半径求这个环形的面积

  学生讨论:1.环形是怎样形成的.2.如何求环形的面积讨论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育巡回指导.

  评讲时注意1.如果有学生作了简便计算,则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没有学生这样计算,则启发学生这样计算.

  2.本题实际上是由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出环形面积公式.

  3.进一步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教法说明,让学生做例题,学生能自己评判对与错,优与劣,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测试反馈,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4)

  1.计算底,高的三角形面积

  2.已知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6倍,如果用a表示宽,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当时,求t

  3.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C和面积S

  4.从A地到B地有20千米上坡路和30千米下坡路,某车上坡时每小时走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千米。

  (1)求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公式。

  (2)若千米/时,千米/时,求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

  学生活动:分两次完成,每次两题,两人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好后同桌交换评判,第一次可请两位基础较差的同学板演,第二次请中等层次的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面向全体,分层教学,能照顾两极,使所有的同学有所发展.

  师:公式本身是用等号联接起来的代数式,许多公式在实际中都有重要的用处,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还可以利用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

  八、随堂练习

  (一)填空

  1.圆的半径为R,它的面积________,周长_____________

  2.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是,高是,它的面积___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高是,那么它的体积__________如果,,那么_________

  (二)一种塑料三角板形状,尺寸如图,它的厚度是,求它的体积V,如果,,,V是多少?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xx页x、x、x第xx页x组x

  (二)选做题课本第xx页xx组x

初中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案8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xx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 分类:数学 20xx-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 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 因为a‖b

  所以∠1=∠2 所以∠1=∠2

  又 ∠1=∠3 又 ∠1+∠4=180°

  所以∠2=∠3 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 = 110°,则∠2 = °.理由:.

  ②若∠1 = 110°,则∠3 = °.理由:.

  ③若∠1 = 110°,则∠4 = °.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

  (A)∠1=∠2 (B)∠2=∠3

  (C)∠1=∠4 (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

  (A) 180°(B)270° (C)360° (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 第69页 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二)新授

  1.引入

  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

  ①几何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

  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

  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

  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

  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

  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解:∵|2|=2,|-2|=2

  ∴这个数是2或-2.

  五、巩固练习

  练习一:教材P641、2,P66习题2.4A组1、2.

  练习二:

  1.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是____.

  2.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

  3.已知|2x-1|+|y-2|=0,求代数式3x2y的值。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几何与代数两个方面说明了绝对值的意义,由绝对值的意义可知,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66习题2.4A组3、4、5.

初中数学教案10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实验中学 章福枝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一)内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

  (二)内容解析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知道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解法,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是学习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教材通过一个实例入手,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让学生经历通过具体问题抽象出不等式组的过程,进而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些概念.学习不等式组时,我们可以类比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来理解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利用数轴很直观,这是一种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不仅现在有用,今后我们还会有更深的体验.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二、目标及目标解析(一)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等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二)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征.

  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在数轴上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并获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但是对于学生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还不够熟练,理解还不够深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数轴上找公共部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形成概念

  问题: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的积存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超过1200吨而不足1500吨,那么将污水抽完所用的时间的范围是什么? 设问(1):依据题意,你能得出几个不等关系? 设问(2):设抽完污水所用的时间还是范围?

  小组讨论,交流意见,再独立设未知数,列出所用的不等关系. 教师追问(1):类比方程组的概念,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怎样表示? 学生自学概念,说出表示方法.教师追问(2):类比方程组的解怎样确定不等式组中x的取值范围?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老师点拨: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就是不等式组x的取值范围. 教师追问(3):怎样解不等式,并用数轴表示解集?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追问(4):通过数轴,怎样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点评 教师追问(5):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学生自学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测、概括和自学能力.并且渗透类比思想,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其解集的概念,利用数轴的直观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二)解法探讨 步骤归纳 例1 解下列不等式组

  学生尝试独立解不等式组,老师强调规范格式

  设问1:当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设问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学生总结归纳,老师适当补充,得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是:(1)求每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找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3)写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和步骤.

  (三)应用提高 深化认知

  例2 x取那些整数值时,不等式5x+2>3(x-1)与

  都成立?

  设问1:不等式都成立表示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

  设问2:要求x取哪些整数值,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先合作交流,再独立解不等式组 设问3.怎样取值?

  学生在不等式组的解集范围内,取整数值.老师强调即求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设计意图: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构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同时根据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特殊解,这是对学生解不等式组的一次提高训练.

  (四)归纳总结 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外反馈 教科书习题9.3第1,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初中数学教案11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

  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挂图小棒圆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部分实物模型

  智能培养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思路及措施

  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

  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初中数学教案12

从不同方向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相信经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后得到的频率值确实可以作为随机事件每次发生的机会的估计值,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着的确定性内涵。

  2.使学生知道,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且在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但个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频率与机会的关系。

  难点:如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教学准备数枚相同的图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已经知道:实验是估计机会大小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某事件出现的频率,当频率值逐渐稳定时,这个值就可以作为我们对该事件发生机会的估计。

  实际上,在前面的问题中,即使不做实验,也可以设法预先推测出事件发生的机会,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去进行实验呢?

  下面让我们看另一类问题:

  一枚图钉被抛起后钉尖触地的机会有多大?

  二、分组实验

  1.两个学生一个小组,一人抛掷,一人记录

  每个小组抛掷40次,记录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

  教师负责把各小组的结果登录在黑板上

  2.然后把每小组的结果合起来,分别计算抛掷80次、 120次、 160次、 200次、 240次、 180次、 320次、 360次、 400次、 480次、 520次、 560次后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及频率

  3.列出统计表,绘制折线图

  4.根据实验结果估计一下钉尖触地的机会是百分之几?

  5.课本第105页表15.2.1和图15.2.2是一位同学在抛掷图钉的实验中画的统计表和折线图。这与你实验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三、深入思考

  如果两个小组使用的是两种不同形状的图钉,那么这两种图钉钉尖触地的机会相同吗?

  能把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合起来进行实验吗?

  四、概括小结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

  1.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如,以同样的方式抛掷同一种图钉。

  2.在相同的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但每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五、用心观察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那么,总共要做多少次实验才认为得到的结果比较可靠呢?

  观察课本第105页表15.2.1和图15.2.2 。

  当实验进行到多少次以后,所得频率值就趋于平稳了?

  ( 小结:实验到频率值较稳定时,结果比较可靠。这个频率值也就可以作为这个事件发生机会的估计值。 )

  六、巩固练习

  课本第107页练习第1 、 2题。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你解决的?

  注意: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八、布置作业

  1 、课本第108页习题15.2第2题

  2 、课本第106页做一做

  2 、数字之积为奇数与偶数的机会

初中数学教案13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习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xx?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14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2+y=0②y=2x+

  4③2x+1=2x ④ab+b=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活动去把“项的次数”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师:前面列的两个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吗?通过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联可能投中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得到x和y的值的,怎么证明自己的这对未知数的取值是对的)利用一个学生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让学生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记法。(学生看书本上的记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取值,猜x和y的值,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质: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取值。引导学生看书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记法上体会“一对未知数的取值”的真正含义。)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对于2x+3y=16,你觉得这个方程还有其它的解吗?你能试着写几个吗?师:这些解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有三个: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让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让学生感受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解:只要取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已知方程3x+2y=10,

  (1)当x=2时,求所对应的y的值;

  (2)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5)当x=负2,0时,所对应的y的值是多少?

  (6)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实质是解一个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大显身手:

  课内练习第2题

  梳理知识,课堂升华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感想吗?3.作业布置

  必做题:书本作业题1、2、3、4。

  选做题:书本作业题5、6。

  设计说明

  本节授课内容属于概念课教学。数学学科的内容有其固有的组成规律和逻辑结构,它总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作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概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能理解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作为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类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难,关键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采用先让同学自己试着下定义,然后与教材中的完整定义相互比较,发现不同点,进而理解“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句话的内涵。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解、不止一个解、无数个解”的渐进过程,感受到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对确定的未知数的取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后续学习的愿望。

  在讲授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时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流程,以期突破难点。首先抛出问题“这几个解你是如何求的”,

  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学生归纳先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引导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方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谁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原来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等号右边的那个算式,体会“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求值过程中的简洁性,强化这种代数形式。另外,在引导学生推导“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和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 )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

  ( ),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 )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 )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初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教案05-20

初中数学教案人教版03-20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9-17

初中数学教案(15篇)12-26

初中数学教案精选15篇12-30

初中数学教案15篇11-26

初中数学教案(通用15篇)12-29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02-23

初中数学教案汇编15篇02-06

初中数学教案集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