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
教学设计
年级:三年级
学科:
语文
时间:6、2
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本课重点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重点:有关描写杨梅果形状、颜色、味道的段落。难点:深刻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字词
(2)、再读课文,感悟分析
三、分析感悟
(1)、学习第一大部分:杨梅树(抓住重点词语品读、感悟)
(2)、学习第二大部分:杨梅果许多游子尽管离开家乡多年,却依然难忘故土的一山一水,尤其是见到家乡的景物,更是睹物思乡。(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画出字词(出示重点词)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的'?出示杨梅树图片,教师范读。
1、出示杨梅果形状图片
(感受)学生读课文学生认读(杨梅树、杨梅果)生谈感受(生机勃勃)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杨梅的形状
创设情境,激发感情扫除障碍陶冶锻炼学生表述能力
(通过观察、品读,从形、色、味三个方面了解杨梅果,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实物引导)
四、小结(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五、延伸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杨梅颜色的句子。
(出示颜色变化图片)出示新鲜杨梅图片(诱人)教师出示实物杨梅你尝过这种滋味吗?用一句话说出杨梅果味道的特点。作者不仅喜爱杨梅,更是借杨梅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让我们带着对家乡的爱,再读课文。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家乡也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特产你想些什么?作为下次习作的内容。体会细腻、柔软的感觉(结合实际)读读,说出杨梅果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先:淡红;随后:深红;最后:黑)生品尝,说滋味读文中杨梅的味道(最后一自然段)说一说(谈牙齿被酸倒的经过)(又酸又甜、甜津津)(生有感情读课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观察,学会运用激趣体会,加深印象培养读书能力为习作打基础
板书设计
树
生机勃勃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
果
色
味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2
(一)课前自读,感知“观察”
常言道:“有的放矢”。学生课前自读,不能没有目的地读,应该是心中有“的”。可设计如下问题:
1课文是写什么的?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
2哪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杨梅果有什么特征?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和记叙的?
4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二)课内自读,学会“观察”
1抓住特点观察
作者为了赞美杨梅树,抓住它的`枝、叶、果的特征进行观察。
如写杨梅树的枝和叶,用了“四季常绿”、“一片片”、“狭长”等词语,以及“吮吸”、“舒展”、“欢笑”等人格化的动态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杨梅树的外形美。
再如为了赞美杨梅果,作者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经过多次细致入微的观察,从形状、颜色、滋味三方面突出了它的特征。
形状: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柔软
颜色:淡红→深红→黑红。
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
2突出重点观察
作者写了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其中重点观察了杨梅果,这段内容写得十分详细,是课文的重点段,而写杨梅树仅用几笔带过,做到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按顺序观察
作者观察杨梅,先从整体上观察(杨梅树),后从部分(杨梅果)进行重点观察。根据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文章的思路,全文可分三段:
作者赞美故乡的杨梅,是为了表达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因为作者在观察和描绘时,能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并做到了“言之有序”,才使得文章“言之有物”,很好地表达了中心。这样,学生不但领会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还学到了不少的写作知识。
(三)课后习作,指导观察
在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观察方法后,应该趁热打铁,指导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和写作训练,更好地巩固、运用“观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习作训练时应该注意:
①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果树进行观察并仿写。
②在仿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创新,如既可写植物,也可写动物,还可以状物。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特点。
2、训练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教育点: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创造点:合理板书;具体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二、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杨梅树的样子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文字投影或小黑板、杨梅图。
2、学具: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二、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字词交流,认识字词,理解词义。
四、再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故乡的杨梅的? (从树和果两方面写杨梅;从形、色、味三方面写杨梅果。)
五、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思考、讨论、背诵: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课文练习4的词语。
2、下节课带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了解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感情朗读和背诵4-6自然段;具体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江南细雨如丝的季节里,一棵棵杨梅树快活地舒枝展叶,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就挂满了杨梅,那么,杨梅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它的味道又如何呢?
一、自读4-6自然段,分组讨论学习。
(一) 自读课文4-6自然段。 说说你最喜欢杨梅的哪一个方面?为什么?(学生自读,教师巡回倾听、反馈)
(二)分组自学讨论4-6自然段。
1、 分组:按学生意愿分成"形状、颜色、味道"三个小组(教师放置座牌)。
2、自学讨论交流:
三个参考问题:
自读思考,然后讨论:
1、你研究的这段话写了杨梅果的什么特点?(标出重点词,板书)
2、 作者是怎样把它的特点具体写出来的?(可批注)
3、 请你试着读读这段话,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要求:
①自读思考;
②组内讨论交流;
③学习其它小组的内容。
二、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引导读背。
(一)这段话具体写了杨梅果的什么特点?汇报时可以结合板书。 (评比:贴杨梅果) 形状: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颜色:淡红→深红→"黑",果肉新鲜红嫩,汁水鲜红。 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
(二)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具体写出来的呢? (评比:贴杨梅果) 形状:先写圆,再写大小,最后写刺,写大小时和桂圆作了比较。又写了刺的生长变化;最后写了作者把杨梅果放进嘴里时对刺的感受。 颜色:先写了颜色的变化,再讲了变黑的原因,最后写了果肉、汁水的颜色。(重点指导,引导朗读。) 味道:先写了味道的变化,再以自己小时侯的事情说明杨梅甜津津中仍带酸味,让人读来真实、自然。
(三)引导质疑: 三个小组根据自己重点自学讨论的情况做了汇报,到这儿,对于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四)整体读文,体会感情。 把三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齐读) 这几段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喜爱杨梅,热爱故乡)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六)总结作者观察、写作事物的方法。 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具体生动、真实感人呢?
①作者有热爱家乡,喜欢杨梅的感情。
②观察细致,抓住了特点:摸、尝;静止状态;生长变化。
③写作有顺序,有方法:作比较、抓变化、举实例、讲原因、写感觉。
四、练说: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
展示、观察自己带的水果。 自由练说,注意观察仔细,说得具体,讲出自己的感情。
同桌练习介绍,互相修改、补充。 抽生上台介绍,点评。
五、作业。
根据练说进行课后练笔,在教室作文展示栏展示。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细雨如丝、贪婪、吮吸、伸展、狭长、端午节、桂圆、触到、细
腻、汁水、甜津津、豆腐、虽然、酸味。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
4.领悟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思想教育: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抓住作者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重点留心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质疑导入:
1.齐读课题。
2.提问:这个题目包括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
(这个题目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我爱故乡”,二是“我爱杨梅”。)
(1)“我爱故乡”主要写什么?(故乡)(2)“我爱杨梅”主要写什么?(杨梅)
(3)“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写什么?(作者喜爱杨梅,看到杨梅就想起故乡,本文借赞美杨梅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并借助自学生字、词。
1.学生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故乡的杨梅?(课文从杨梅树、杨梅果两个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
2.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生字、新词。
3.学生借助认识生字,了解字义。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误读音。
(四)读词语,理解词义。
(五)阅读课文,明思路。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本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先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然后分别从杨梅树、杨梅果两个方面具体描写杨梅,抒发作者对杨梅的喜爱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哪一部分写得详细?为什么?
让学生认识到作者观察细致、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描写杨梅果用了四个自然段,从形、色、味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层次分明,特点准确。
(六)学生再读课文,巩固复习。
(七)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按要求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思考:“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我”的故乡在江南,那里是杨梅生长的地方。“我”看到杨梅便会想到故乡,“我”热爱家乡,所以喜爱杨梅。
作者从杨梅树可爱,杨梅果好吃两个方面介绍了杨梅的可爱之处。)
2.文中写杨梅树和杨梅果两部分,哪一部分内容写得详细。
(写杨梅果。作者从形、色、味三个方面作了具体的描述,内容十分详细。)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填空练习。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______春天的甘露。它们____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____。
2.填好后让学生朗读。
3.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本段有两句话,第1句写杨梅树需要春天的细雨。第2句写杨梅树生长得茁壮茂盛。
4.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所填写的词语“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的意思,想一想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贪婪地吮吸”、“伸展”、“欢笑”本是描写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词语,作者采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雨中
的杨梅树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十分惹人喜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5.应该怎样朗读?
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注意采用欣赏、赞美、欢快的语气朗读这段话。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朗读后齐读巩固。
(四)学习第3至6自然段。
1.指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
2.指名回答:形状、颜色、味道。
3.指读第4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让学生找出描写杨梅果形状的句子读一读。
4.出示按课文内容填空练习:
(1)杨梅( ),和( )一样大小,遍身生着( )。
(2)等杨梅( ),刺也( ),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 )杨梅那( ),使人感到( )而且( )。
(3)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填空。
(4)作者是怎样观察杨梅果的形状的?
(看到的:杨梅果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感觉到的:放进嘴里,舌尖感到平滑、细腻。)
(5)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亲自品尝“平滑的刺”和“细腻而且柔软”,这些细致的描写都表现出作者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
(6)读课文,体会情感。
(7)小结学法:
读文找句,解词明意。
联系观察,体会情感。
5.杨梅果的颜色是什么样儿的?让学生用以上学法学习第5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
(2)读后完成填空练习。
杨梅先是____,随后变成____,最后____。
(3)讨论“几乎”是什么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几乎”是将近于、接近于的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果逐渐成熟。
(4)文中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在这句话中作者对果肉、汁水的颜色的描写,流露出了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6.学生自读第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作者怎样写杨梅的味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2)分组讨论。
(3)各小组推荐代表回答。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写杨梅果的味道是抓住由生到熟、由“又酸又甜”到“甜津津的”的特点描写的。重点对小时候吃杨梅吃得太多把牙酸倒的事,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使人觉得真实自然、充满情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杨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4)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枝条
树 叶子
20 我爱故乡的杨梅 形状
果 颜色
味道
课后小记: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正音)
学生举例说(金柑、杨梅、桑果……)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做记号
个别读
三、再读课文
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四、三读课文
梳理文脉、指导写作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杨梅果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第三自然段)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的杨梅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第六自然段)
3、感情朗读:品读了课文,我们发现整篇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情意读一读整篇课文。
4、重回课题:学完课文我们发现课文写的是杨梅,那么课题该叫《我爱杨梅》而课文却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题,再读读课题你有新的体会吗?
(1)有自己特别喜欢吃的水果吗?想不想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吗?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他喜爱的杨梅的?(再读课文理文脉)
(2)根据回答形成板书,理清文章思路。
(3)作者按一定的顺序,通过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他最爱的故乡的杨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喜欢写作的你,学着课文的样写一写你最爱的水果。
喜欢积累的你,摘抄本文的好词好句。
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江南的杨梅。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配乐朗读课文。
喜欢背诵的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交流;这句话最直接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对杨梅的喜爱。
感情朗读。
读中感悟,重点体会:细雨如丝、贪婪、吮吸。
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理解“欢笑”。
闭眼想象画面。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体会“挂满”的丰收喜人景象)
用朗读体会。
交流:哪个词最让你体会到杨梅的可爱?
感情朗读。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发现杨梅的颜色随着慢慢成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多形式美读这一句
交流: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越吃越爱吃)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学生齐读全文。
学生体会作者爱故乡的感情
回顾全文
五、作业超市
学生自主作业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爱杨梅、爱故乡之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和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预设: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读课题。课前,我们预习了14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再默读课文,画出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杨梅的?
三、学习第一段。
1、 写杨梅,是怎样开头的呢?请齐读第一段。
2、 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
3、 再读。请带着和作者一样的浓浓的思乡情,饱含深情地再读第一段。
四、学习第二段。
1、(作者每当想起故乡,就想起了那可爱的杨梅,杨梅那生机勃勃的身姿便出现在作者的眼前,我们也借作者的眼睛一起去看看那可爱的杨梅树吧。)抽读。
2、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3、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4、杨梅树欢笑,笑什么?为什么笑?到底谁在笑?
5、如果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去听,你会发现杨梅是什么样的?
6、感情朗读第二段。杨梅树不仅在作者的眼里可爱,在我们的眼里同样可爱,让我们带着作者和自己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感情朗读这一段吧。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到重音、轻音、快音、慢音,自由练读——展示读——评价——范读——齐读。
五、学习第三段。
1、作者写树的`可爱,又是怎么样过渡到写果的呢?齐读第四段。
2、是呀,作者用一个“端午节”就从春写到了夏,用一个“挂”就从树写到了果,一个“满”字,也回应了作者和我们的期待——又是丰收年。作者笔墨精炼,真是不一般啊!
3、请再齐读第四段。
六、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找出最喜欢的句子品读。(画——自读——同桌互读)
3、品读展示。
4、议。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杨梅果的形状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能把杨梅果的形状写得这样具体而生动?(引导学生从观察方法——眼看、手摸、嘴尝、用词生动、融入自己的感情)
七、学习第5、6段。
1、作者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并描写了杨梅果的色、味的可爱。请大家运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第5、6段。(读——品——议)
2、展示:品读展示杨梅果的色和味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牙齿被酸倒的事?
八、总结。
1、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内容、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去思考。)
2、你想给自己留一道什么作业?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新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写出来的。
三教学难点
了解杨梅树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一.初读,感知大意。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2课——(生齐)。师: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字词)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难读,找出来多读几遍。(生练读)生:我觉得“吮吸”这个词比较难读,因为“吮”是翘舌音,
容易读错。师:我们也请一行的同学来开小火车,轮流读课文。师:听完他们的朗读,谁想评一评?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评得很准确。现在,选你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生选段个别读,师根据生回答板书)
二理解词语
三质疑四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作家王鲁彦的作品(出示课题,学生读)师
从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我们把题目改成“我爱杨梅”从感情上有什么不同?(生答)师
说起描写热爱故乡、思念故乡的作品,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这两篇:一是大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另一篇就是作家王鲁彦的《》了。上小学的时候自然没有什么游子漂泊的沧桑感,所以对那千古名句就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滚瓜烂熟可是激不起一丝情感上的涟漪,而《》就不同了,常常是一边读一边嘴里泛着酸滋滋甜津津的味道,书读完后再狠狠地咽上几大口口水,直埋怨自己怎么没有生在那杨梅满枝的江南,甚至这种贪恋杨梅的情结一直到现在还挥散不去,尤其做了老师,十几年教书,看着一届届学生也宛如当年的自己那样吞咽着口水的样子,更是无限感慨: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究竟有怎样神奇的力量呢?你们现在愿意和我一起再来细细品读一下这篇作品吗?
二感知全文,了解内容师:好,现在请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我读课文,一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师配乐读课文)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故乡的杨梅的?(板书)
三逐段品读1.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生自由读课文)师:
“贪婪”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谁查过字典?师:这个词本来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儿是要贬低杨梅吗?师:在课文里“甘露”指的是什么?生:(齐)春雨。师:对!可见,有些词语的理解不能光靠,还要放在课文里读读,理解才准确。师:(简笔画)老师这儿画了几种树叶,哪一种是狭长的?(生从众多树叶中指出狭长的叶子)师:其它几种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呢?请你也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形容。(生边指图边回答,用上扇形、心形、手掌形、椭圆形等词语。)
师:在这里作者就是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在他眼里,这一棵棵杨梅树多像一个个树娃娃呀!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一下,这些树娃娃在干什么?它们会怎么说,怎么笑呢?(师在悠扬美妙的音乐声中,充满感情地读课文,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展开联想)(我看到一个个树娃娃张大着嘴巴喝着春天甘甜的雨水,都开心地笑了。我看到一群树娃娃围成一圈,手拉着手,在一起开心地唱歌、跳舞。我看到一个个树娃娃伸展开绿色的手臂,伸着懒腰,一截截地往上长。)师:我从同学们的想象中感受到这杨梅树在快乐地成长,充满了生命力。让我们一块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生配乐朗读,读得入情入境)2.学习第四自然段:师:这一棵棵杨梅树真是可爱呀!杨梅的果子就更可爱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生齐读课文)师: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的形状的?请读句子:(出示两个句子)??
1.杨梅是圆的,生着小刺?
2.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师:读完后大家一定发现了,第一句简单些,第二句具体些。你能比较一下,第二句具体在什么地方吗?师:再读读句子,看看从这个词你还可以体会出什么别的东西来?(生再读,体会)(还可以体会到这些杨梅果特别可爱,作者特别喜欢它们。)师:用了重叠词,不仅写出了杨梅果的形状,还能表现出作者对果子的喜爱之情。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一句话,读出杨梅果的可爱。(生练习朗读)师:杨梅果形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它全身长满了小刺。)师:请大家读一读具体写小刺的句子,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刺的。(生齐读)师:对!作者写出了小刺的特点。我们一块儿来读课文:杨梅树结果实了,作者仔细地观察了杨梅果的形状,他看到……(生读第1句),作者不仅看了,而且用手摸了,他发现……(生读第2句),最后,作者还把杨梅果放在嘴里尝了尝,感觉到……(生读第3句,略)师:正是因为作者对杨梅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才能这么生动地写出了杨梅的.特点。3.学习五自然段:(幻灯出示杨梅果的图片)师:这就是故乡的杨梅果。杨梅果是什么颜色的?生:(齐)红色!师:作者很熟悉杨梅果,还知道杨梅果成熟前、成熟后颜色的细微变化。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颜色的词。(生默读课文,画词,并在老师的引读下感知“淡红”、“深红”、“黑红”、“鲜红”这四个词。)师:用上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杨梅果成熟时颜色的变化,师:你们能不能也象这样说一说绿色有哪几种不同程度的绿?(生说出“淡绿”、“
深绿”、“碧绿”、“墨绿”、“草绿”等词)师:如果同学们在观察事物的颜色时,也能这么仔细地观察,用上这样的词语准确地进行描写,一定能写好作文。师:杨梅果的颜色是多么美丽、多么鲜艳呀!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感受它颜色的美丽。(生齐读)师:“染满”是怎么一回事呢?
(用上“染”字说明杨梅的汁水给“我”的嘴唇、舌头染上了颜色,而且这红色能保持很久。)
4.学习第六自然段: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杨梅的味道,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师:杨梅的味道是怎样的?(未熟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了。)“甜津津”的意思吗?
“津”有三点水,“甜津津”的意思是水分多、汁水甜,很好吃。)师:你们吃过什么东西,吃起来也是甜津津的?(水蜜桃也是甜津津的。我吃过西瓜是甜津津的。还有梨子也是甜津津的。)师:说得不错。那么熟透了的杨梅是“又酸又甜”、“酸中带甜”、还是“甜中带酸”呢?师: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多清楚啊!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接着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一块来读一读。(生齐读课文)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清事物的特点。
四读写结合,写作练习
1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组内说,全班说。)
2布置作业:为一种水果写一段介绍。(形状颜色味道)
五结束语
这篇文章是作家在西北生病时看到窗外的绵绵细雨,不禁想到了家乡,思念故乡时写的,原文可长的很哪,对杨梅还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比如,拿它和荔枝对比写,“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呢!”
还有这样的描写:“人家把它一船一船的载来,一担一担的挑来,我们一篮一篮的买了进来,挂一篮在檐口下,放一篮在水缸盖上,倒上一脸盆,用冷水一洗,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一面还没有吃了,一面又早已从脸盆里起了一颗,一口气吃了一二十颗,有时来不及把它的核一一吐出来,便一直吞进了肚里。”
怎么样,是不是口水流出来了,快去找来原文,和课文对照着好好读一读,品一品吧!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8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教法建议
1.这篇文章短小,层次清楚。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在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着重进行三方面的能力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①速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此层次侧重对摄取重要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默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内容。此层次侧重对学生记忆能力、复述能力的训练。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描写的段落,让头脑的图像更清晰。这个层次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绘画、描述等综合能力加以训练。
2.细读课文,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步,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透视能力。
3.细品课文,感悟语言。要让学生深入地读课文,寻找课文中能使自己产生联想的句、段,细品课文,植根于课文中,想于书外。这一步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因此,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不着边际,不要给予简单的否定,教师要多给以鼓励,让学生联想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联想的翅膀张开来。
4.研究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评价,看好在哪里;也可以找出自己认为作者的败笔之处,评价败在何处,提出自己的最佳修改方案。这步训练重在学文。
词语注释
贪婪:贪图享受,不知道满足。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拢吸取。本课指杨梅树吸收春天的雨水。
伸展:本课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甘露:课文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
细腻:细致光滑。
细雨如丝:形容雨很细小,像丝一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细腻——细微 贪婪——贪心 伸展——舒展 甜津津——甜丝丝
反义词:喜爱——讨厌 伸展——收缩 细腻——粗糙 柔软——坚硬
句段赏析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析 “细雨如丝”是春雨的特征。这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一段作者采用拟人写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课后题解
2.答:杨梅的形状:“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长着小刺。”杨梅的颜色:杨梅先是淡红色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3.这段话确实写得很美。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体会,从准确用词方面,从拟人写法方面去理解,也可以着重说说哪一个词或哪几个词你认为写得好,为什么好,要说出理由来。
课文提示
吃过杨梅吗?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梅树的美丽,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读课文,想想: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故乡的”?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写具体的?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呢?
难句解析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细雨如丝”,这是春雨的特征。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贪婪地吮吸”即不知满足地吸收春天的雨水,这是杨梅树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四季常绿”,说明杨梅树是常绿乔木,冬季也不落叶。“在雨雾中欢笑着”,“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里采用了拟人写法,写出杨梅树的可爱。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杨梅树的美丽可爱。
第三段(第3至6自然段):讲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写作特点
作者写家乡的杨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层次清楚,描写细腻。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积累
细雨如丝 贪婪 吮吸 甘露 伸展 细腻 柔软 甜津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2.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阅读提示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首先,作者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我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这里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我”为什么爱杨梅,杨梅有哪些可爱之处呢?接着,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及时,杨梅树的渴望以及它那旺盛的生命力。然后,作者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另外,在描述的过程中,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很好的范文。
教法建议
1.这篇文章短小,层次清楚。首先,让学生通读文章,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在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着重进行三方面的能力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①速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此层次侧重对摄取重要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默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内容。此层次侧重对学生记忆能力、复述能力的训练。
③有感情地读课文描写的段落,让头脑的图像更清晰。这个层次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绘画、描述等综合能力加以训练。
2.细读课文,抓住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一下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步,重在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透视能力。
3.细品课文,感悟语言。要让学生深入地读课文,寻找课文中能使自己产生联想的句、段,细品课文,植根于课文中,想于书外。这一步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悟性,因此,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不着边际,不要给予简单的否定,教师要多给以鼓励,让学生联想的积极性高涨起来,联想的翅膀张开来。
4.研究课文,找出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加以评价,看好在哪里;也可以找出自己认为作者的败笔之处,评价败在何处,提出自己的最佳修改方案。这步训练重在学文。
词语注释
贪婪:贪图享受,不知道满足。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拢吸取。本课指杨梅树吸收春天的雨水。
伸展:本课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甘露:课文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
细腻:细致光滑。
细雨如丝:形容雨很细小,像丝一样。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细腻——细微 贪婪——贪心 伸展——舒展 甜津津——甜丝丝
反义词:喜爱——讨厌 伸展——收缩 细腻——粗糙 柔软——坚硬
句段赏析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析 “细雨如丝”是春雨的特征。这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一段作者采用拟人写法,写出了雨中杨梅树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在茁壮成长,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
课后题解
2.答:杨梅的形状:“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长着小刺。”杨梅的颜色:杨梅先是淡红色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杨梅的味道:“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3.这段话确实写得很美。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体会,从准确用词方面,从拟人写法方面去理解,也可以着重说说哪一个词或哪几个词你认为写得好,为什么好,要说出理由来。
课文提示
吃过杨梅吗?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杨梅树的美丽,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强烈的热爱之情。读课文,想想: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故乡的”?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写具体的?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具体呢?
难句解析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细雨如丝”,这是春雨的特征。既告诉我们杨梅树生长的季节和环境,又暗示了此时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有赞美之意。“贪婪地吮吸”即不知满足地吸收春天的雨水,这是杨梅树枝繁叶茂的重要原因。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四季常绿”,说明杨梅树是常绿乔木,冬季也不落叶。“在雨雾中欢笑着”,“欢笑”在这里暗示杨梅树在旺盛地生长。这里采用了拟人写法,写出杨梅树的可爱。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写“我”爱故乡的杨梅。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杨梅树的美丽可爱。
第三段(第3至6自然段):讲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写作特点
作者写家乡的杨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有顺序、有重点地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层次清楚,描写细腻。拟人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积累
细雨如丝 贪婪 吮吸 甘露 伸展 细腻 柔软 甜津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2.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阅读提示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的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课题)
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并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明确目标)
三、初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思考:作者为什么喜爱杨梅?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明确。(因为故乡的杨梅有着它的可爱之处,所以,作者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四、再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1.字的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注意强调“腐”的字形结构。
(2)区别字形组词:
汁一汗 狭一峡
2.词的交流。
(1)指名读生词。
(2)引导学生理解。
细雨如丝:指春雨轻轻的、细细的、象头发丝一样。
细腻:精细光滑。
甘露:原指甜美的露水。在本文中比喻春雨的甜美。
伸展:原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扩展。本文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生长迅速。
贪婪:本文指杨梅树不知满足。
(3)归类。
对于词语的理解可按三种方法进行:①先理解单个词,再理解词语。如:细雨如丝、细腻。②先,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甘露”等。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五、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2)感情读文,要读出对故乡深深的爱
过渡:同学们能读出作者对故乡的一片深情,作者爱故乡,爱杨梅。细雨如丝的季节来了,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交流第一个问题:
(这一段写出了雨中杨梅的可爱。)
交流第二个问题(重点):
提问:这一段中描写杨梅树样子的话有几句?(两句)投影出示两个句子,指读第一句。
交流第一句话:
①第一句话中的“春天的甘露”指什么?杨梅树“贪婪地吮吸”表示什么?(板书:贪婪吮吸)
(春天的甘露是对春雨的比喻,贪婪地吮吸是说杨梅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天的雨水)
②在这句话中,作者采用恰当的比喻,把春雨比作甘露,而且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从表面看是说杨梅树不知满足地吸收着春雨,而实际是在写杨梅树的什么?(长得快、茂盛、生长旺盛……)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说明作者非常喜欢杨梅)因此,我们在读这句话时一定要注意语气的欢快。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理解交流第二句话:
①文中的第二句话又是怎样写杨梅树样子的?(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板书:伸展枝条
叶子欢笑
②杨梅树真的会像人一样“伸展”和“欢笑”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请同学们认真比较下面两组句子,找出答案。
(投影出示)
①杨梅树四季常绿的枝条和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生长着。
②杨梅树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教师引导理解第二句里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是为了形象具体地突出杨梅树在雨雾中旺盛生长的样子,因为作者非常喜欢杨梅,所以这样写。因此,我们在读句时应用赞美、欢快的语气来读。
③有感情朗读第二句。
六、总结、扩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了作者是从杨梅树和杨梅果这两个方面来写杨梅的;在理解词语方面,能利用平时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理解。但在今后,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七、完成作业
1.抄写课文中生词1遍。
2.预习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思考:杨梅果哪些地方惹人喜爱?
3.预习课后70页练笔:选好一种家乡的特产,先说一说,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
二、交代本节课学习任务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文章的前两段,作者把雨中的杨梅树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杨梅树的可爱。那么杨梅果又有哪些地方惹人喜爱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学完课文之后,我们进行练笔,把家乡的特产用一、两段话写下来。
三、学习三至六自然段
指名读文,思考:杨梅果的哪些地方惹人喜爱?(整体感知)
(课文是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杨梅果的可爱。)
过渡:惹人喜爱的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旺盛。那么,杨梅结果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答案。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2.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
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
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
交流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语句。
(这一段主要写杨梅形状的特点: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
(2)这段共几句话?每句话在写什么?
教师指导理解(这段共3句话,第一句写杨梅圆圆的、遍身生着小刺。第二句写杨梅果的刺随着果实的成熟会变软变平。第三句写舌尖触到杨梅刺的感觉)
(3)作者是怎样把杨梅形状的特点写具体的?
(作者为了把这一特点写具体,并不是单一的只描写杨梅的形状,而是同桂圆进行了比较)
(4)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下面两句话。(投影出示)
(通过比较,理解第一种写法更生动、直观、形象,读了以后,使我们感觉到像真的看见了一颗杨梅)
教师指导:圆圆的杨梅遍身生着小刺,毛茸茸的,非常可爱。而且,舌尖触到小刺时会有一种舒服爽口的感觉,同学们喜不喜欢?想不想把这段带着喜爱之请读给大家听一听?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教师范读后指名读。
按自学提示自学第五自然段,自学提示:
①这一段主要写什么?从书中找出有关的语句。
②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③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1)这一段主要写杨梅颜色的特点。杨梅的颜色由生到熟是变化的,先是淡红,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2)这段共三句,第一句写杨梅果颜色的变化;第二句进一步说明杨梅果的颜色,因为太红像黑的;第三句写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3)作者为了把杨梅颜色的变化写清楚,抓住了杨梅颜色变化先后顺序的词语(投影出示第一句话,用笔点出“先……随后……最后……”)。
(4)仿照第一句进行说话练习
指导:请同学们用这组词语较连贯地说一说苹果由生到熟或太阳升起时颜色的变化。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
教师指导:这一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面写起,写出了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作者按一定顺序写出了杨梅颜色的变化,既具体又可爱,作者这样写,说明了什么?(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板书:喜欢杨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读这一段呢?
①教师有感情地背诵这一段,并演示复合投影片(3张,能体现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②再指一学生读,另一学生黑板演示:用彩色粉笔涂出杨梅颜色的变化。
自学第六自然段
(1)总结四、五自然段的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答出(先弄懂这个自然段讲什么,再看看这段共几句话及每句话的意思,最后分析作者是怎样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2)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以下问题:
①这一段写出了杨梅味道的特点是又酸又甜。(板书:又酸又甜)
②这一段共4句话。第一句讲杨梅由生到熟,味道由酸到甜。2至4句写“我”小时候由于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了的事。
③作者在这一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我”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实例加以证明。
④提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师引导理解(这样写,读后让人感到亲切、真实,我们也好像同作者一起品尝到了杨梅那惹人喜爱的味道,这样写说明作者爱杨梅、喜欢杨梅。)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3)配乐朗读三至六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具体生动的描写。
四、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明确(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者对杨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了细致地观察。(板书:按顺序 抓特点)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杨梅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放到嘴里品尝了。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事物的方法。)
五、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师引导明确(作者能把杨梅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一方面注意了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因为作者对杨梅有一种喜爱之情(指板书),作者只是单单喜爱杨梅吗?(指课题)还对故乡有热爱之情、热爱故乡。)(板书:热爱故乡)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三至六自然段,1.理解了课文内容,并知道了作者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2.学习了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七、课堂练笔
1.指导学生练笔的要求:写一种家乡特产,按一定顺序把特点说清楚。
2.全班交流:你想写什么?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
(1)要按一定顺序写出特产的特点,从而表达自己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把要说的话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4.小组内练习说。
5.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6.学生动笔写。
八、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写你爱吃的一种水果(如:苹果、草莓、西瓜……),抓住它的形、色、味的特点去描写,要具体,语言要生动、通顺。附《石榴》供参考
2.模仿课文,写你所喜爱的一种家乡特产。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9
师: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对杨梅一定有了更深的认识,谁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呢?
生:我知道杨梅是圆形的,浑身长满了小刺。
生:我知道杨梅果的颜色是由淡红变成深红,再变成更红,像黑的一样。
生:我还知道熟透了杨梅是又酸又甜的,我想味道一定很好。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你们想不想亲口尝一尝杨梅的味道呢?
生:想(兴高采烈地回答)
师:现在老师要分给每个小组一盒杨梅果,虽然这些杨梅果经过了加工,没有刚采下来的新鲜,但是我还要请同学们看一看,尝一尝,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你手中的杨梅与课文中描述的是否一样。
生:(观察品尝杨梅果朗读课文小组内交流意见)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
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老师,杨梅的味道美极了,又酸又甜,真好吃!
生:我们吃的和书上描写的一样,圆圆的,毛绒绒的小刺,吃到嘴里,舌尖添到小刺,感觉滑溜溜的,真好玩。
师:从你的语言中,老师可以感觉到你特喜欢这段文字是吗?
生:是。
师:那么请你把这段内容读一读好吗?
生:(读)
师:你读得真很棒,连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你们想听吗?
生:想(兴奋地回答)。
师:(读)
生:老师,你读地很好,但是我想和你比一比,可以吗?
师:太好了,老师真的希望你比我读得好。
生:(读)
师:你读得确实棒极了,老师要向你学习。
生:老师,刚才我们吃的杨梅确实很好吃,但是我想书中描写的杨梅回更好看。
师:哦?能能说说理由吗?(做惊讶状)
生:能。我想书中写的杨梅是长在树上,或是刚刚摘下来的,一定新鲜,所以我觉得书中描写的杨梅会更让人喜欢。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你们喜欢书中描写的杨梅,那么就请你们再默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一划、抄一抄,愿意背诵的,就练背一背,能背多少就背多少。
生:(默读课文、动笔划、动笔抄写、练背)
……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江南的特产“杨梅”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做为阜新人你能不能把你知道的阜新特产也介绍给他人呢?
生:能。
师:那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你熟悉的特产,通过各种形式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好吗?
生:(组内交流)
师: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型的博览会,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特产介绍给大家?
生:我们家乡被称为“煤电之城”地下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每年能开采出很多的煤送往全国各地。
生:我们家乡盛产玛瑙石,能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有的都已经漂洋过海销往世界各地了。
生:我们家乡的三沟酒很有名,我的爷爷很喜欢喝。
生:我们这里生产高粱、玉米,我说不好,但我用笔画出来了。(火红的高粱地,金黄的玉米……)
评析:
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沟通、合作交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得到真实的再现。同时在尊重学生愿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进行语言积累,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素养。此外,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加强了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积累运用。
3、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说话中。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说起杨梅,我们很熟悉,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介绍一下杨梅吗?(指名说3-4个,评价简洁:形状、颜色、味道)
2、揭题:同学们,作家王鲁彦离开家乡十几年,一提起杨梅就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笔下的——我爱故乡的杨梅。自由。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快速标好小节,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
(1)我们班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老师都不忍心打断了,这些词语会读了没有?自己先试试。
(2)指名当老师带读。谁来带读?正确的跟着读,错误的帮他纠正。(出示词语,重点落实:贪婪、吮吸、细腻)
(3)齐读。
3、整体感知:
(1)词语也读得很好,接下来比比谁最会发现。第一组词语写了杨梅——?(板:树)那么第二组词语写的是杨梅——?(果)(平时我们所说的杨梅就是指杨梅的果实。)
(2)请你再看看这些词,它们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果的呢?(板:形、色、味)
(注:有可能从后往前推)
三、品读语言,渗透写法
(一)学习第二小节:树
1、作者是怎么介绍杨梅树的呢?用心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做做动作。
2、做动作,理解“贪婪地吮吸”:谁来演演杨梅树?(师读,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看他表演得怎么样。)
( “吮”就是吸的意思,“吮吸”就是合拢嘴唇吸取液体,就像——(婴儿吮吸奶水一样。)那么贪婪地吮吸呢?就是不知满足地吸。)
3、我们一起来做做“贪婪地吮吸”这个动作。
4、采访:可爱的杨梅树,你为什么这么贪婪地吮吸春天的甘露?
长叶子:杨梅树是四季常青的,但吸收了春天的甘露可以长一些新叶。
长果子:为了结出累累硕果,为了丰收的喜悦,为了能给故乡人民带来可口的水果。
5、让我们都把自己当作杨梅树,一起看屏幕读一读,演一演。(全体起立)
(二)学习四、五、六小节:果
过渡:如此富有生命力的杨梅树,难怪作者会这么喜欢,他孕育的杨梅果更讨人喜爱呢!
第一层面:清楚
1、请默读课文4到6小节,划出写杨梅果形状、颜色、味道的句子,然后读读。
2、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出示句子),请用心读读这些句子,感受杨梅形状、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
3、我们来合作读读,我读黑色部分,你们读红色部分,第一次配合,要默契哦。
第一层面:具体
1、这5个句子已经把杨梅的特点说得清清楚楚了,4——6小节还写了什么内容呢?选择一部分,用心读读。
2、随机交流:
第4小节:
(1)还写了把杨梅含在嘴里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板:感觉)
(2)理解“细腻”:哪些东西手摸过去或者含在嘴里会感觉细腻?(同学们用手摸摸自己的小脸蛋,你们的皮肤这么光滑柔嫩,就叫细腻。把刺变得平滑了的杨梅含在嘴里的感觉就跟亲着你们小脸蛋一样舒服。
(3)找找这么柔嫩的感觉,用我们的声音、表情来表达感受。(柔嫩、温软、柔和 )
指名读、范读、男女生读
第5小节:
(1)写咬开后看到的颜色。
(2)理解“几乎”: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到底有没有变黑?——他不是真的黑,而是太红了,像黑的。——红的发黑,如果你还不信,那就轻轻咬开一个杨梅,就可以看见那鲜艳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板:看到)
(3)齐读。
第6小节:
(1)举了个例子,把杨梅的味道很形象地写了出来。(板:举例子)
(2)假如你就是那贪吃的小作家,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情景?看看能不能用你们的声音、表情,让我也看到一个贪吃杨梅的小孩。(读)
3、小结:作者通过写将杨梅含在嘴里的感觉,写咬咬开后看到的颜色,举小时候贪吃的例子来把杨梅写具体了。
4、合作读
他写得这么好,我也想读了。我读前面概括性的句子,这些写得形象、具体的句子让你们读,有没有信心读好?
5、回归情感:
作者能对杨梅观察得这么细致,描写得这么细腻,都是因为——我爱故乡的杨梅。(标:爱)?
四、运用写法,学说杨梅
1、我们也学着作者的这些写作方法,来再次介绍杨梅,比一比谁介绍得好。请选择一个方面来介绍,可以借助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
2、自己先试试。
3、第一方面:指名说(1生),点评(观察、感觉、看到、例子),再说(2生)。
第二方面:指名说(1生)。
第二方面:同桌互说。
五、回归课题,领悟内涵
1、作者把杨梅写得这么细致,题目就取我爱杨梅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加故乡呢?(故乡的代表性事物)
2、出示资料:
王鲁彦,浙江宁波人。由于抗战爆发,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别的城市去生活。人在他乡,对于家乡的一景一物都会倍感亲切与留恋。杨梅勾起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思念,作者正是借着这小小的杨梅抒发对故乡的深沉的爱。
指名一生读,或师读。
3、总结:看来,把一个事物写详细,能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能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许多有特色的水果,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特色水果吗?(金柑、杨梅、桑果)其中,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猜猜它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梅,板书)
2、你们喜欢杨梅吗?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3、杨梅色鲜、味美,难怪有这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其中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字叫王鲁彦,他也和我们一样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此为题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把课题补充完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把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爱字带点)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小小的杨梅到底有何魅力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41页。轻轻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通顺,并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2、反馈交流: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与大家一起分享。(随机指正生字读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情感升华主题
1、过渡:通过第一遍的朗读,我们解决了生字的读音问题,并且能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用笔划出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或体会。(学生自读感悟)
2、反馈交流: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3、拓展阅读,用学文中积累的语言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惹人喜爱之处,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打出杨梅果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你知道杨梅生长在哪儿吗?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家鲁彦一起,走入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同他一起去品味他的故乡的杨梅。
二、轻声读全文。
课文围绕杨梅,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杨梅树、杨梅果(形、色、味)
三、看课件(杨梅树)。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春天的杨梅树吧(播放课件)。
投影片打出第二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一片片狭长的叶子怎么会在雨雾中欢笑呢?(引导学生想像风吹叶动、雨落枝摇、嫩叶如洗的情境,体会枝叶舒服、高兴的心情。)
如果你是春雨中的杨梅树,请做一做舒展的动作,体会杨梅树的快乐。
指名感情朗读。
配乐背诵(或用给音乐片配音的方式试背。)
教师过渡:看书上插图,你观察到了什么?
杨梅树枝叶茂盛,果实累累。
四、自学4-6自然段(杨梅果)。
默读、画批,说说你从哪儿体会出杨梅果惹人喜爱?读读这些句子。
自学后,小组交流。
五、全班学习交流。
1、形状: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如: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家伙怎么会可爱呢?(让学生抓住软软的、平平的、细腻而柔软来体会杨梅果形状的可爱。)
有了感受读一读。
补充原文节选再让学生读一读:
只要等它渐渐长熟,它的刺也渐渐软了,平了。那时放到嘴里,软滑之外还带着什么感觉呢?没有人能想得到,它还保存着它的特点,每一根刺平滑地在舌尖上触了过去,细腻柔软而且亲切这好比最甜蜜的吻,使人迷醉呵。
2、颜色: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时,教师插播课件,看一看杨梅颜色的变化。
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说一说杨梅颜色的变化。
感情朗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3、味道:
引发讨论:酸倒了牙齿怎么还可爱呢?
读一读,用朗读让听者体会到杨梅甜美的味道。
补充原文一段,再读一读:
呵,相思的杨梅!它有着多么惊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
六、品尝杨梅。
教师取出备好的杨梅果(取自北方的杨梅罐头),请同学们细细品味,暂且不要说出自己的感觉。待全班同学都尝过之后,师问:什么滋味?甜不甜?和我们刚刚读到的杨梅果一样吗?
师:这是北方种植的杨梅(或告诉学生取自超市买的罐头),请你想一想,此时的作者身在异乡,又在病中,望着窗外和故乡一样的绵绵春雨,如果你是作者,会怎样?
补充读原文的最后一段:
唉,唉,故乡的杨梅呵。(用读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
七、选择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八、再一次齐读课题:读出情感,读出自己的理解。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懂得爱家乡是爱祖国最基本的体现。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为课后练笔做准备。
3、在弄清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分段。
4、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理解词语贪婪、吮吸、伸展。从而理解杨梅树和杨梅果的可爱。
教学难点:通过训练引导学生理解第3段,为学生写作做准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用投影片书写课后作业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析题:
1、读题;你能从一个词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吗?
2、用删读法理解文章会写什么。
(1)我爱故乡会写什么内容?
(2)我爱杨梅会写什么内容?
(3)回到文题我爱故乡的杨梅回答。
(二)自由读文,知道都介绍了故乡杨梅的哪些方面。(杨梅树、杨梅果)
(三)为更好地理解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二、检查自学情况
(一)读准字音。
1、出示卡片,读准生字的音节并组成课文中的生词。
2、重点读音指导:吮汁津
(二)指导理解词义。
1、生词通过理解。
贪婪原指不知满足。本课指杨梅树尽情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吮吸原指把嘴唇聚拢吸取。本课指杨梅树吸收春天的`雨水。
2、熟悉的词语通过做动作、扩词了解其词意。
(1)伸展可让同学们通过动作伸展理解杨梅树得到雨水的浇灌,枝叶迅速生长。
(2)欢笑可拆词再分别扩词理解杨梅树旺盛的生命力。
三、初读课文,弄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分自然段读文,并说出自然段的意思
五、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先总述爱故乡杨梅分述爱杨梅树爱杨梅果。)
六、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说每段段意
第二课时
一、齐读文题,交待本节课学习任务
(通过训练理解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练笔打基础。)
二、学习第一段
(一)指名读,思考:第一段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了什么?
(作者的家乡在江南,爱故乡、爱故乡的杨梅。)
(二)这一句与文题有什么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一)出示投影课后作业3,请学生读。这实际就是课文的第2段。
(二)通过大家讨论理解带点的词语。
1、贪婪吮吸表达了杨梅树渴望春天、细雨。
2、伸展欢笑体现了杨梅树的枝叶长得茁壮、旺盛。
(三)通过删读理解作者写杨梅树抓住了杨梅树的特点,枝条四季长绿,叶子狭长。
1、画出的词不读。体会写出了杨梅树的什么?
2、板书色形了解杨梅树的特点。
(四)进一步从句中引导学生体会到,只有故乡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才能生长出那么茁壮,充满生机的杨梅树,以此表露作者对故乡、对杨树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一)读第3段,介绍了杨梅的什么,分别用一个词说明。(板书:形色味)
(二)按形状、颜色、味道三部分进行分析。
1、读第3自然段知道杨梅树什么时间结果,及过渡段的作用。
2、读描写杨梅形状的句子。
(1)找到描写其形状的句子。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提问:用对比的方法写其形,你了解了什么?这样的形状就一定可爱吗?
(2)读后两句体会作用。用删读法体会后回答: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两句通过作者的亲自尝,去感觉体会出作者的喜爱之心。引发读者也想去品尝的心愿。
(3)总结学习杨梅形状的方法。
先找写外形的句子,然后体会作者品尝时的感受,最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3、用此方法学习第5、第6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按上述学习方法同桌讨论。
(2)填空,理解颜色的变化。
杨梅先是_______,随后变成_______,最后几乎变成________。
提问:几乎是什么意思?(颜色的变化说明杨梅逐渐成熟。
(3)写杨梅的味道,写了由生到熟、又酸又甜越吃越爱吃,还举例小时候贪吃杨梅的情形。
提问:为什么写小时候贪吃的情景?
二、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深化文章中心
三、总结板书,指导背诵
重点指导背诵作者描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词、句。)
四、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指导生字字形的记忆、巩固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数预计:二教时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让学生思考:感受的杨梅树怎样?(引导学生说出可爱)。
4、小结和归纳后,投影课文句子和词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四、学习三六节
1、投影杨梅果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3-6节的课文内容。
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中认识的杨梅果是怎么样的?
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杨梅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方面作汇报。
4、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后作板书:形状、味道、颜色,指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果的形状、味感、颜色等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文中点画在关的句子、词语)。
5、加深对杨梅颜色变化的了解,投影颜色变化过程。
6、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7、学与用。让学生观察和介绍他们熟悉的一种水果,进行说话训练。
8、总结这部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谈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五、总结全文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的是杨梅,表达的是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板书: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
我
树
枝绿叶长
爱
故
形状
表达作者
乡
热爱故乡的
的
果
味感
思想感情
杨
梅
颜色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视频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4、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杨梅视频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贪婪、吮吸、细腻”等词义。
2、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几方面给课文分段。
3、理解杨梅果的惹人喜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师:炎炎夏日,西瓜就成了这一季节广受人们欢迎的水果之一。老师就最爱吃西瓜,不知道同学们最爱吃哪中水果?
2、学生各自发表看法。
3、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江南的特产——杨梅。(出示课题)
二、看视频,感知杨梅果的惹人喜爱
1、出示视频。看了以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杨梅树?
(3)课文除了写杨梅树,还写了什么?
(4)根据事物的几方面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学生领读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齐读生字。
(4)指名学生说说分段结果。
(5)集体评定。
四、学习第三段,深入体会(以自选形式开展)
1、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
2、学生汇报 (板书: 杨梅果 形状 颜色 味道 )
3、明确各方面所在自然段
4、出示分组情况
五、具体深入
1、出示各组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形状组
(1)划出第4自然段中你认为描写得具体细致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么
感觉到杨梅果形状的特点的?
(2)动动手:用手中的笔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颜色组
(1)划出第5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2)找出杨梅果成熟过程中写杨梅颜色的词语,用彩色笔画一画不同颜
色的杨梅果。
味道组
(1)认真读读第6自然段,划出不懂的地方。
(2)你吃过杨梅吗?吃杨梅时是什么表情?请你上来表演一下。
(教师随机板书)
六、作 业
从形、色、味三方面观察一种水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深入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2、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一种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过渡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的杨梅果。它是多么的惹
人喜爱。那么,可爱的杨梅果长在什么上呢?(杨梅树)
今天,我们就再一起去看看作者故乡的杨梅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齐读第2自然段。
2、比较学习语段,体会课文用词的优美。
3、分男、女生读第2自然段。
4、学生自由背诵第2自然段中喜欢的句子。
5、由全体同学合作背诵第2自然段。
三、 学习第1段,.总结全文
1、作者题目是《我爱故乡的杨梅》,作者是爱杨梅还是爱故乡呢?
(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2、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四、 观察仿写
1、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从形、色、味三方面按按由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
2、先指名说说。(西瓜等水果)
五、作 业
选择一种水果,仿照课文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枝 叶
形 圆圆的 生小刺 外 ( 手摸 )
杨梅果 色 淡红 深红 几乎变黑 ( 眼看 )
味 又酸又甜 甜津津 里 ( 口尝 )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相关文章: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1-06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02-27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15篇01-21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汇编15篇)03-05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04-14
我爱妈妈教案01-21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03-09
我爱妈妈大班教案11-02
大班教案《我爱健康》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