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和运用。
课前准备
一个大圆、剪刀、小正方形。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交流:(出示一个圆)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说说你对圆的了解。
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交流: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周长的一半怎
样表示?
学生做出回答。
教师引导交流: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关。大家猜想一下,圆的面积与谁有关?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大家可利用昨晚把圆剪开后,拼成的图形展示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
全班汇报交流:谁想先来展示一下?(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让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直一点吗?
学生领悟: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领悟:多分几份,平行四边形的底就会直一些。
教师引导交流:对,如果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交流: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分成128份呢?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呢?
教师引导交流:对,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就越近似于平行四边形。
教师引导交流:若把其中的一个小扇形平均分成2份,取一份放在另一边,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师:这样就把求圆转化成了求长方形。
教师引导交流:你认为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生:他们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c÷2×r=πr×r=πr2
教师引导交流: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πr2
教师引导交流:黑板上的这个圆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利用公式,求出“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是多大。
建议:可以先画模拟图,然后想办法得出比预定范围小了多少平方米。
2、自主练习第1题。
3、 自主练习第2题。
给出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必须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4、 自主练习第3题。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札记:
《圆》教案2
1、正确认识什么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理解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特点。
2、能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出一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对称图形。
重点
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
中心对称性质的推导及理解。
复习引入
问题:作出下图的两个图形绕点O旋转180°后的图案,并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是否重合?
2、各对应点绕O旋转180°后,这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老师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后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COD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探索新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ABC,分两种情况作两个图形:
(1)作△ABC一顶点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2)作关于一定点O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第一步,画出△ABC。
第二步,以△ABC的C点(或O点)为中心,旋转180°画出△A′B′C和△A′B′C′,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中可以得出△ABC与△A′B′C是全等三角形;
分别连接对称点AA′,BB′,CC′,点O在这些线段上且O平分这些线段。
下面,我们就以图(2)为例来证明这两个结论。
证明:(1)在△ABC和△A′B′C′中,OA=OA′,OB=OB′,∠AOB=∠A′OB′,∴△AOB≌△A′OB′,∴AB=A′B′,同理可证:AC=A′C′,BC=B′C′,∴△ABC≌△A′B′C′;
(2)点A′是点A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即线段OA绕点O旋转180°得到线段OA′,所以点O在线段AA′上,且OA=OA′,即点O是线段AA′的中点。
同样地,点O也在线段BB′和CC′上,且OB=OB′,OC=OC′,即点O是BB′和CC′的中点。
因此,我们就得到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已知△ABC和点O,画出△DEF,使△DEF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分析:中心对称就是旋转180°,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就是绕O旋转180°,因此,我们连AO,BO,CO并延长,取与它们相等的线段即可得到。
解:(1)连接AO并延长AO到D,使OD=OA,于是得到点A的对称点D,如图所示。
(2)同样画出点B和点C的对称点E和F。
(3)顺次连接DE,EF,FD,则△DEF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例2(学生练习,老师点评)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及其它们的应用。
作业布置
教材第66页练习
《圆》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察、交流知道用1个圆至几个圆添画,可以变成各种有趣的事物。
2、让幼儿通过借助范画来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圆形事物。
3、培养幼儿对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色卡纸若干、马克笔若干、蜡笔、圆形实物(双面胶)若干
2、由圆变成的各种物体范例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是什么魔术表演?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
师:那今天刘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变魔术要有道具,下面我把道具请出来。(一张白纸上画着几个大小颜色不同的圆)
师问:这是什么?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师:今天老师要用圆给小朋友们变魔术,那怎么变呢?请小朋友睁大眼睛,看谁能发现老师是怎么变的。
2、了解圆能变成的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师表演魔术:在一个红色的圆上面画上苹果的叶子。
问:小朋友们看老师把圆变成了什么?那老师是怎么变的?
师:要把圆变成苹果,离不开这只神奇的笔,只要画上几笔,圆就会变成有趣的东西。
师问:如果给小朋友们一个圆,你要把他变成什么呢?请举手回答。(接着教师出示一个圆组成的东西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真棒!小朋友们想不想变一个更难的魔术?用2个圆、3个圆、4个圆,许多圆变一个大魔术,好不好?
师:那小朋友们看好了,老师要变一个大魔术了!(五个圆连起来组成的毛毛虫)
师问:请小朋友看一下老师变了个什么?它是什么?它是有几个圆组成的?小朋友们还知不知道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由圆组成的东西呢?请举手回答。(接着教师出示由多个圆组成的'圆的范例图片)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了圆可以变很多东西,那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变一变呢?(分给孩子每人一张白纸、一个马克笔,蜡笔每桌一份,一桌2-3个双面胶带供幼儿画圆,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圆组成图片范例)
师: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你想画的圆组成的东西,也可以根据老师给的图片画。
4、结束。
教师给画画优秀的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讲述一下自己的话画。
教师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由圆组成的物品,并和幼儿分享。
《圆》教案4
活动目标:
1、再说说、想象、变变的过程中,感受圆形的特征。
2、幼儿能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知道圆形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3、在绘画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能用一个至几个圆变成各种物体。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绘画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魔术表演视频。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一大张长方形绘画纸(可供全班幼儿作画)、黑色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看魔术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魔术表演吧!
2、播放视频:魔法表演。
教师:魔术表演好看吗?那小朋友看到魔术里都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魔术师把画有一幅鸽子的画,变成了真鸽子)。
二、基本部分:
在圆形变化的过程中,感受圆形变化的特征。
1、教师: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呀?
(1)出示PPT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看好了,教师快速用PPT圆形变出一朵花。
(2)再出示一个圆形PPT圆形变成小猪的头。
2、圆形添画,知道圆形能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1)教师:小朋友你们能把圆形变成红红苹果吗?你们会变吗?
(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
(2)教师:我不仅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还会变许多圆呢。
(PPT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气球,四个圆变成了蝴蝶,许多圆变成了葡萄。
(3)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1.我们今天也来学变圆的魔术。
(1)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一大张绘画纸。)
(2)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贴上双面胶,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
2.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圆都变成了什么?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的圆都变成了什么?他们都能干什么?(例如:圆变成了皮球,可以拍球,等。)
4.游戏:幼儿跟着音乐玩“我问你答”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如:跟着音乐节奏老师问:你的圆形像什么,幼儿答:我的圆形像太阳,等)。
小结:今天你们的圆形变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等会请小朋友把它们带回教室,帮它们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背景,好吗?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在导入环节中,观看魔术师视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在幼儿自由讨论想象这一环节,我让幼儿先观察老师是怎样用一个圆形变成一朵花和一个小猪的头,用两个圆形变出小鸡。再请幼儿自由讨论:如果你是魔术师,你要用一个圆形、两个圆形、三个圆形、四个圆形、许多圆形变出什么呢?给幼儿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学习用语言表达圆形的各种有趣的变化。
本课抓住了幼儿好奇好动喜欢探究的心理,让幼儿在自由想象的同时又约束了幼儿的乱想,幼儿想象力丰富,画面完整情节生动,如:小乌龟在沙滩上散步,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做游戏,西瓜地里有好多大西瓜,小女孩在吃棒棒糖,小鱼吐泡泡等。幼儿想象力极其丰富,,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是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弱,想象力有限,需要老师的不断提示和帮助,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要多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使每一幼儿都能发挥想象力,大胆作画,体验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
圆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形状,以熟悉的事物开展美术活动,具有很多新鲜和有趣的特质,本班幼儿思维比较活跃,对事物充满了新奇,但动手能力太弱,合作意识不明显,并且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具备了初步的.动手能力,具有想象力,并对事物充满好奇。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美术活动,意在通过活动增强幼儿的合作动手能力和发挥想象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体验动手做粘贴画的乐趣,感受动手动脑带来的快乐。
能够小组合作创造出关于圆的粘贴画。
能够了解圆的形状特征,知道可以利用圆组成不同的物体。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在教室中挂上有关圆的图片或相关的美术作品。
知识经验———提前让幼儿在家学习关于圆的基本知识。
物质材料———多媒体材料、不同颜色大小的圆、自制图画若干幅、图画纸若干张。
活动重难点:能够自己动手完成一幅粘贴画。
活动过程:
一、作品导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出示关于圆的粘贴画作品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播放多媒体资料,展示作品
1、播放PPT,让幼儿知道圆可以变出很多的物体。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动物吗?
这些动物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2、教师示范利用圆片组成不同的动物,让幼儿产出动手操作的兴趣。
3、教师讲述正确的粘贴方法,提示幼儿要注意胶水的使用方法。
三、分小组,让幼儿合作动手制作粘贴画。
1、分发材料,每个小组一张图画纸,若干圆片和胶水。
2、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粘贴,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动手能力的辅助。
3、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总结课堂表现,给予幼儿鼓励。
活动延伸: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给父母欣赏,尝试回家利用不同的形状和父母一起进行粘贴画。
《圆》教案5
1、教学内容:圆的面积
2、信息窗介绍:该信息窗呈现了杨利伟和“神舟”五号飞船的图片;并用文字出示了飞船预设降落范围的半径和实际降落范围的半径。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降落范围:不妨把降落地看作一个耙,我们的飞船降落的就是在几环的耙上,神舟飞船的落点范围精确在了正负10公里左右,这相当于打靶发十环的水平,而俄罗斯的水平是30多公里。
例题的设置。
第一个红点部分: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红点部分:学习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信息窗教学建议:
第一,结合情境图,谈话导入。
课始,教师可以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回忆3年10月15日,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发生了一件令国人振奋、自豪和骄傲的大事。相信很多学生一定会马上想到“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教师可以顺势引出情境图,并结合的文字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降落范围的问题。
第二,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会数学的方法。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教材了以下的教学思路:(1)由现实问题转到数学问题,即求神五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其实就是求以降落点为圆心,以10千米为半径的圆的面积。(2)联想。联系已经过的探索的一些方法,想到可以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3)实验。第一个框中,学生受圆认识窗后第11题的启发,会在圆里面或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发现圆的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小一些;在圆内画一个正方形,圆的面积比正方形面积大一些。(可能会发现圆的面积是在2rr_4rr之间).第二个框是承接第一个框的思路,思维进一步,如果将外面的正多边形一点点地缩进去,将里面的正多边形一点点地扩出来,不是与圆的面积越来越接近吗?渗透了极限的,使学生体会到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正多边形的面积就会无限地接近于圆的面积。但是这里不容易推导出圆的面积。第三个框是在第二个框的基础上,将分割成的一个个的小扇形进行拼接,形成近似的长方形。(4)推导。利用拼成的图形与圆的面积等关系,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5)应用。利用推导出的面积公式,计算出神五的预定降落范围。
第三,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让学生独立画图,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让学生借助图明确所求问题实际就是求环形的面积。也就是求两个圆面积之差。在计算时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3.14×102-3.14×52,另一种是3.14×(102-52);第二种情况,学生往往出错较多,列式为3.14×(10-5)2,应及时给予纠正.
教学中注意问题:
学生在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可能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仅仅就是推导方法就得用一节课,甚至也不充足。哪里还顾得上去利用面积公式进行面积计算?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认识:
(1)不得因时间不够而删减过程性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的东西要下足功夫,甚至用夸张的`手法进行突出的表现。学生学过的一些知识在多年之后就会被忘记了,而沉淀下来的却是那些学习的和方法。因而对于这些终生受益的东西我们在课堂上要不惜时间去渲染,让学生去深入地体会。比如圆面积这节课就可以将“现实问题--数学问题--联想--实验--”这个的过程随着学生的一步步进程而板书在黑板上,之后再安排一个环节进行回顾,推导的过程。教材安排了回顾,其中之一就是对化曲为直、化圆为方方法的回顾,就是着力于这种方法的及时。
(2)统筹安排单元的课时。将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统筹安排,打破从知识点安排的传统习惯。前面的课时安排就是遵照这个原则进行的。这样安排使得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突出我们的意图。
(3)加强集体备课。教研组或备课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出最优化的授课思路进行共享。这样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4、练习的分析
第6题,通过估算荷叶的面积渗透估测近似于圆形物体面积的方法,即先估计直径,再估算面积。
第7题: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题目。首先让学生明确只有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时,切割的圆的面积才最大。答案:(1)3.14×(2÷2)2=3.14(m2);(2)3×2-3.14=2.86(m2)。
第9题,通过图示使学生理解求喷灌面积就是求半径是8米的圆的面积。
第12题:可引导学生通过先画示意图,明确求增加部分的面积就是用扩建后的面积减去原来的面积。特别注意求扩建后圆的半径是(30÷2+5)米。答案:3.14×(30÷2+5)2-3.14×(30÷2)2=549.5(m2)。
第1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发现求个位数是5的数的平方的规律。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五个算式找出规律,即先写上个位前面的数乘以比它大1的数的积,再写上25。再利用规律进行填空.教师可建议学生掌握这个规律,以提高计算速度。
第※14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发现:涂色部分的周长就是大圆周长的一半加上一个小圆的周长,也就是大圆的周长;面积就是直径为0.8米的圆面积的一半。
课外实践: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图形的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第一,准备好使用的铁丝。铁丝最好找软的、细的,这样折起来比较方便。第二,小组成员做好分工;第三,活动中尽量把图形围的准确,规范,认真进行测量与计算,(可借助于计算器进地计算)并做好记录;第四,交流讨论,使学生发现铁丝的长度(周长)一定,所围成的各种图形中圆形的面积最大。
回顾:包括回顾和综合练习两部分内容。回顾是以综合信息图的形式呈现,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圆的基本知识,以及推导圆周长和圆面积的方法;下半部分是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练习第6题:是利用圆的知识解决自然现象中的数学问题。练习时,可通过实验理解题意,即水波传送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水波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求哪种物体产生的水波面积大,大多少就是用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也可以用求环形面积的方法来解决。
第7题,26型和28型是自行车的两种规格(用英制的长度单位英寸来表示的自行车车轮直径),这里可向学生作以简单介绍。第(1)小题可以分别求出两种自行车的车轮周长,然后再求比;也可以根据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直接得出周长的比是16:17。第(2)小题,要先分别求出两种自行车转动一周的行的路程,也就是分别求出周长,再进行比较.(教参与教材不符)
第8题是求组合图形面积的题目。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不同图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第10题:是一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即要求扩建后圆形花坛的周长与面积,需要先求出扩建后的直径。答案:15÷=20(米)周长:3.14×20=62.8(米)面积:3.14×(20÷2)2=314(平方米)。
第11题是实际操作并计算的题目。测量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测量的方法(数据可能有误差),测量后向学生介绍硬币的实际直径。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体会半径、周长、直径的比是相等的,而面积比是半径比的平方。
第※12题,是一道选做题,不作考试内容。答案:(1)大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两个小圆周长的和是18.84厘米,发现它们的周长是相等的。(2)大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两个小圆面积之和是14.13平方厘米。发现大圆的面积是两个小圆面积之和的2倍。
“你知道吗?”呈现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圆形,意在让学生感受圆的魅力。教学时,可让学生去进一步地发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也可以进一步地拓展,让学生去探究锅底、井盖等为什么是圆形的。作为小型的实践活动。
《圆》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圆圈圈,变木桶,妈妈用它来装水。
幼B:圆圈圈,变篮子,买了水果放里面。
幼C:圆圈圈,变乌龟,乌龟在水里游来又游去。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圆》教案7
活动目标:
1. 指导幼儿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使幼儿在添画过程中知道圆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 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 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
2. 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
3. 一位大班幼儿
活动重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能用一个至几个圆变成各种物体
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制作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过程:
1. 引起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问好)元元特别喜欢圆的东西,请他来说说他喜欢什么圆圆的东西?(大班幼儿说:我喜欢玩圆圆的皮球,爱照圆圆的镜子,爱吃圆圆的饼干,还会变圆的魔术!)
教师:什么是变圆的魔术呀?你能变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看吗?
2. 元元表演变圆魔术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元是怎么把红色的圆变成苹果的呀?(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你们会变吗?你们会变什么呢?怎么变呢?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变圆魔术学会了。
教师:元元,你还会变什么?元元:我还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圆呢。
元元表演(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花,四个圆变成了蝴蝶。)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3.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任务:我们今天也来学元元变圆的魔术。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撕去圆后面的双面胶的外面一层,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我们小朋友把圆变好了,可以互相参观,也可以请客人来参观,告诉客人,你把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了。现在请小朋友去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去变圆。
(2)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幼儿把废纸仍在箩筐里。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帮助能力差的幼儿,鼓励他大胆变圆。
4. 评价
鼓励幼儿大胆的告诉同伴和客人,你用几个圆变成了什么东西。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们除了认识圆还认识什么形状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它们也想让我们小朋友来变魔术,以后我们请它们都来,变出更多,更美的东西好吗?
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玩各种图形的添画。
活动反思: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魔术游戏导入的方法。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圆》教案8
折纸画:奇妙的圆
活动目标:
1、在圆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奇妙的圆”、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图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感悟活动。
1、魔术游戏,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圆形变成了什么?
2、探索圆形的变化。
(1)幼儿与同伴讨论、把圆形变成什么?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想把圆形变成什么?
教师用语:你们真是一个聪明的魔术师,会把圆形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二)尝试制作,进行圆形联想。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
2、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三)展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并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在圆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感受圆形变化的'美。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奇妙的圆”、各种大小不同的圆、图画纸、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感悟活动。
1、魔术游戏,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圆形变成了什么?
2、探索圆形的变化。
(1)幼儿与同伴讨论、把圆形变成什么?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想把圆形变成什么?
教师用语:你们真是一个聪明的魔术师,会把圆形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二)尝试制作,进行圆形联想。
1、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制作。
2、注意画面的合理安排。
(三)展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并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
《圆》教案9
教学内容:
正多边形与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会正确画相关的正多边形
(3)进一步向学生渗透“特殊——一般”再“一般——特殊”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教学重点:
会正确画相关的正多边形(定圆心角与弧长)
教学难点:
会正确画相关的正多边形(定圆心角与弧长)
教学活动设计:
(一)观察、分析、归纳: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画正多边形的`问题,举例(见课本如画一个六角螺帽的平面图,画一个五角星等等。
观察、分析:如何等分圆周,画正多边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并可以提问学生问题.
(二)回忆正多边形的概念,正确画正多边形:
(1)概念: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如果一个正多边形有n(n≥3)条边,就叫正n边形.
问题:正多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发现:正三角形与正方形都有外接圆。
分析:正三角形三个顶点把圆三等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把圆四等分.要将圆五等分,把等分点顺次连结,可得正五边形.要将圆六等分呢?
可得:把圆分成n(n≥3)等份:
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2)以画正六边形为例:分析:由于同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因此作相等的圆心角就可以等分圆,从而得到相应的正多边形。例如,画一个边长为2cm的正六边形时,我们可以以2cm为半径作一个⊙O,用量角器画一个等于3600/6=600的圆心角,它对着一段弧,然后在圆上依次截取与这条弧相等的弧,就得到圆的6个等分点,顺次连接各分点,即可得出正六边形(如图)
对于一些特殊的正多边形,还可以用圆规和直尺来作。例如,我们可以这样来作正六边形。(见课本)等等
(三)初步应用
1.画一个半径为2cm的正五边形,再作出这个正五边形的各条对角线,画出一个五角星。
2.用等分圆的方法画出下列图案:(见课本107页)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107-108
《圆》教案10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及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的概念,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应用。
复习两个图形关于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利用这个所学知识探索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他的运用。
重点
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它们的运用。
难点
区别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一、复习引入
1、(老师口问)口答: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什么性质?
(老师口述):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学生活动)作图题。
(1)作出线段AO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2)作出三角形AOB关于O点的对称图形,如图所示。
延长AO使OC=AO,延长BO使OD=BO,连接CD,则△COD即为所求,如图所示。
二、探索新知
从另一个角度看,上面的(1)题就是将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因为OA=OB,所以,就是线段AB绕它的中点旋转180°后与它本身重合。
上面的(2)题,连接AD,BC,则刚才的关于中心O对称的两个图形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AO=OC,BO=OD,∠AOB=∠COD
∴△AOB≌△COD
∴AB=CD
也就是,ABCD绕它的'两条对角线交点O旋转180°后与它本身重合。
因此,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学生活动)例1从刚才讲的线段、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外,每一位同学举出三个图形,它们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老师点评:老师边提问学生边解答的特点。
(学生活动)例2请说出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什么特点?
老师点评:中心对称图形具有匀称美观、平稳的特点。
例3求证:如图,任何具有对称中心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也是对应点间的线段中点,因此,直接可得到对角线互相平分。
证明:如图,O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中心,根据中心对称性质,线段AC,BD点O,且AO=CO,BO=DO,即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因此,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三、课堂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
2、应用中心对称图形解决有关问题。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70页习题8,9,10。
《圆》教案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的内容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手里藏着一样东西想看看吗?
教师出示一根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的绳子,并把另一端系在手里。
师:看,一跟绳子一端系着小球,另一端捏在手里,如果绳子捏着的一端固定不动,把小球甩一圈,猜猜看小球运动的轨迹成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老师甩一下,仔细看成什么图形。
教师动手演示,学生齐答:圆形
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一点,我们借助与电脑,让电脑帮帮忙。
教师用电脑演示运动轨迹。
2、寻找生活中的圆
师:把小球甩一圈,小球运动的轨迹确实是圆形。那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看到过圆?
生:……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了一些。
课件演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盛开的向日葵,碧绿的荷叶,宁静水面上激起的波纹,太阳的光环,飞速旋转的星球形成的美妙光环,雄伟的建筑……
师:这些物体美不美?正如一位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二、新授圆的特征:
1、找出圆与其他平面图形不同的地方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圆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生:它的边长是弯曲的、没有角的……
得出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板书这个概念)
4、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5、画圆
师:要认识圆,我们先来画圆,如果让大家来画一个圆,你们准备怎样来画?
生1:拿圆规画。
生2:我的尺子上有一些圆。
师:有些圆形物体,只要沿着圆形物体的边描一下就是一个圆。
师:描一个圆,你会不会?(会)。刚才有一个同学说用圆规画圆,是画圆的工具,你们想不想用圆规来画一个圆?
学生尝试画圆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用圆规画圆画的很圆,而有的同学画来画去就是画不圆。画的圆的同学有什么经验和技巧?(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师:这些都是画圆的要点,老师也用圆规画了一个圆。(用课件出示画圆的过程。)
师:想不想再用圆规画一个圆?这次要比第一次画的好了哦!
学生自己画,教师巡视。
师:学生画好后收起圆规放在旁边。
师:同学们,你们的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他还会用圆规画吗?他该怎样画呢?
课件出示体育老师在操场上是怎样画圆的?
出示画圆的“钉绳工具”
师:用它在黑板上能画出圆吗?
师生在黑板上用“钉绳工具”进行画圆比赛,其他同学当裁判
师:老师画的怎么样(圆),你们两个画的圆吗?(不圆)怎么回事?
引导学生从工具上找找原因。
老师进一步提问:“那画好一个圆关键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到:“绳子的长度要始终保持一样长”的结论。
师:用“钉绳工具”画圆绳子的长度不能改变。那请大家想一想,一开始用圆规画圆,体育老师在场地上画圆,用“钉绳工具”三种画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要定一个点。
生:长度不变
师:你所说的长度指的是什么?
生:两个脚之间的距离。
生:都要旋转一周。
3、认识圆的半径直径
师:最主要的一点是长度不能改变。画圆的时候固定的一点,绳子不变的长度,在数学上都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一点在数学上就叫“圆心”(板书),通常用大写的字母o表示。你们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圆的圆心就是针头固定的那一点。绳子的长就叫半径,通常用小写的字母r表示。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一点,这条绳子的长,也就是半径,我们可以用线段把他画下来。(板书画出半径)。你们会在自己的圆中画出一条半径吗?在自己的圆中画出半径,画好以后前后同学可以相互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引导学生说出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板书)
知道了什么是半径,下面大家进行一次比赛,比赛画半径,15秒时间内看谁画的半径最多?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半径有什么样的特征呢?(提示:从条数和长度来说一说。)
同桌讨论教师板书
师:如果不画你能发现半径有无数条吗?怎么发现的?
生:从“圆上任意一点”这句话可知有无数个点。
师:我们刚才说半径是这条绳子的长度,那么在画圆的时候每一次位置发生变化时,都是半径,因此半径有无数条。
师:半径的长度也是相等的。你们怎么知道的呢?
生:因为圆的半径长是不变的,都是绳子的长。
师:所以说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长度都是一样的。
师:比比看同桌两个人的圆的半径是不是相等?
生:不相等
师:怎么会不相等呢?
师:那你们所认为的长度都相等应该是怎样认为的?
生:一样的`圆的半径长度都是相等的。
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或者是在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是相等的(板书)
在圆中又画了一条线段(直径)
师:这是半径吗?这是圆的直径,通常用小写字母d表示。请同学在自己的圆中画出直径并讨论直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它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这条直径是由两条半径组成的,半径的长度是相等的,所以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如果用一个式子来表示:d=2r,除了这个关系,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两端都在圆上,并通过圆心。
师:我们把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板书这句话)。直径有多少条?(无数条)长度呢?(一样长)在同一个圆中或在等圆中。
总结:同学们学到这我们知道了圆中有圆心有半径有直径,而且知道半径直径有无数条,知道了在同一个圆中,或者等圆中,半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直径的长度都是相等的,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哪些线段是半径哪些线段是直径?口答
2、填空:
半径(r)20厘米7厘米3.9米
直径(d)6米0.24米
3、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展示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师:用圆规画圆时,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直径还是半径?
生:半径
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圆。
师: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如果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两脚间的距离是?要画一个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的圆,你们可以知道什么?
4、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2、在同一个圆里,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
3、半径是2厘米的圆比直径是3厘米的圆小。( )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
师:老师这有一个圆,找出它的对称轴。
四、课堂小结:
师:学到这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知道怎样来画圆。
生2:认识了圆的直径和半径。
思考题:出示一个圆,你能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吗,不过老师把这个圆的圆心弄丢了,试试看。
生1:通过折叠的方法。
生2:找出圆中最长的线段。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无数条 长度都相等
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圆》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页——57页及第5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促进空间观念的建立。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认识圆》课件,光盘、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多种平面图形,也已经学习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了,大家还想得起来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吗?
2、课件出示已经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进行进行指认。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时候已经认出了其中有圆,从而提出:我们生活中哪里见到过圆呢?请大家仔细想想,然后进行回答。
3、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圆,那圆有些什么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板书:认识圆
二、新课
1、画圆
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一个圆吧,看谁的速度最快,而且有画得最好!
教师巡视完成情况,对好的方法的给予鼓励、表扬。
展示速度快和画得好的作品,出示一个圆,对其进行初步认识(课件展示圆内、圆上和圆外)
2、折圆
教师让学生将已经画好的圆用剪刀剪下来,将其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并打开,反复折几次。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让学生将展开的圆进行观察,引导发现: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课件展示这一点叫做圆心,说明: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师讲述:连接圆心到圆上的一点所形成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小写字母r表示。
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的圆中,画出半径,找出有多少条半径,并用尺子量一量每条半径,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完成,教师总结:在同一个圆中,有无线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让学生用彩色笔画出自己所画圆的一条折痕,观察这一条折痕,有什么发现,使其发现:是一条线段,且端点都在圆上,且经过圆心。教师讲述这样的一条线段叫做直径,引导学生画出其他的直径,找出有多少条直径?每条直径的长度关系是什么?
练习(出示):
1、下面线段中,那些是直径?
2、下面图中的线段,哪段最长?
3、画圆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这些内容了,那我们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请大家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方法独特的予以表扬。
形成方法,并展示。教师进行演示。
练习:根据要求画圆。
(1)半径是1厘米
(2)半径是2厘米
(3)直径是3厘米
总结:画圆要注意什么?
4、应用: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该安装在哪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P58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进行讲解。
四、作业
完成P60“练习十四”第1——2题
《圆》教案13
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例3 、例4。
教学目的:
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地应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圆面积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圆面积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圆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圆的面积演示教具,课件,每人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分别平均分为16等份、32等份。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的有关概念
2.什么叫长方形的面积?
3.说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我们已经学会的圆周长的有关计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新授。
1.圆的面积的.含义。
问:面积所指的是什么?(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以前学过长方形面积的含义是指长方形所围成平面的大小。那么,圆的面积的是指什么?(圆所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怎样求圆的面积呢?如果用面积单位直接去度量显然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可以仿照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也就是割补法,把圆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怎样分割呢?教师拿出圆的面积教具进行演示:
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二份,再把每一个等份分成八等份,一共16份,每份是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并写上号数,然后把这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试操作,把学具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把第1份平均分成2份,拿出其中的1份(即原来的半份)移到平行四边形的右边,这样就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向学生说明:如果分的等份越多所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教师边提问边完成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①拼成的图形近似于什么图形?
②原来圆的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否相等?
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哪部分的长?
④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哪部分?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c÷2*r
=2∏r÷*r
=∏r*r
=∏r2
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可以写成:S=∏r2
3.圆面积公式的应用。
出示例1:一个圆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读题,问:要求圆的面积的条件是否具备?怎样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
例题2:一个圆的直径是4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0÷2=20(米)
3.14*202
=3.14 *400
= 1256(平方米)
答:这个圆的面积是1256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1.半径2分米,求圆的面积。
2、圆的周长是6.28分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先提问:题目只告诉圆的周长,你能求出圆的面积吗?怎样算?)
3、绳长10米,问小狗的活动面积有多大?
四.发散思维:如下图:S正方形=3平方厘米,S圆=?
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并知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如果题目只告诉直径也就先求出半径再按公式S=∏r2计算。
五、作业。
六、课后反思:
《圆》教案14
设计说明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圆,理解半径和直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鉴于本节课教学属于计算公式的教学,在设计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循序渐进,逐层展开。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本教学设计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操作、概括交流,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尝试中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动手实践,突破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动手实践中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本教学设计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来探究和认识圆周率,使学生在猜测、实验、验证、计算、交流中发现和认识圆周率,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3.重视数学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适当的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使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中,重视数学文化,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圆周率时采用的“割圆术”,并讲述圆周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更为理性地理解圆周率,充分地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产生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一端系着线的小球
学生准备硬币圆片绳子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师:李奶奶决定让小明和小刚进行一次跑步比赛。方案是这样的:让小明沿着一个边长为d米的正方形跑道跑,让小刚沿着一个直径为d米的圆形跑道跑(假设他俩跑的速度一样);方案一公布,小明就说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要想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公平,必须要知道他们所跑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什么?(周长)
师:对,要知道他们所跑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境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直观感知。
(1)学具演示,感知周长。
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想一想,要想计算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圆的周长)
①摸一摸:学生拿出圆形学具摸一摸圆的周长,感知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②指一指:学生举起自己的圆形学具,用手指出周长部分,加深理解圆的周长。
课件演示,直观理解。
课件动态演示圆的周长。
(2)师生小结,明晰概念。
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动手实践,测量周长。
(1)滚动法。
师拿出一元硬币,提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学生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强调: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小结:对于较小的圆形物体,我们可以用滚动法测出它的周长。
《圆》教案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理解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圆与生活的联系,从数学的角度感受圆的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画圆的方法以及理解同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你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吗?怎么知道的?
2、说说生活中见到的圆。(注意纠正学生表述有误的地方)师: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的完吗?
师:正所谓,圆无处不在。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圆的美体现在哪。(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
师:好看吗?美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更进一步来认识圆(板书),感受圆的存在和圆的美。
(二)探究新知
1、第一次画圆
(1)只看只说不行,咱们来动手画一画。
要求: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可参照书p57。
(2)个别同学的圆画的不标准,哪出问题了?
引出圆规用法:手握顶,针尖固定,距离保持不变。(师演示)
2、第二次画圆
(1)要求: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咱们全班画出的圆一样大呢?生:统一两脚间的距离/统一半径(师抓住半径板书)
师:意思是说,咱们全班同学只要把圆规针尖和笔尖之间的距离统一一下,画出的圆就一样大。你想象一下,这样可以吗?师:那咱们就统一把它定为3厘米,画出这个圆。
(2)圆倒是有了,可要是有人问起,这是个多大的圆,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生:半径3厘米/直径6厘米(师抓住直径板书)
师:有同学提到了半径、直径,那到底什么是直径、半径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6页,寻找一下答案吧。(生自学)
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a、圆心:通俗的讲,圆心就是圆的中心,用圆规画圆时,中间固定的这一点就是,通常用字母o表示。
b、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生板演,师提示是线段)
师:说说画半径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自己刚画的'圆上画一条半径。
师:老师有个问题,一个圆里只能画一条半径吗?在自己的圆里试试,看能画几条。你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
师:长度呢?
生:都相等。
师:想象一下,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
c、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找一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刚才的圆上同样画上一条直径,并标上字母。
师:思考一下,在一个圆里,直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
(3)再次观察自己的圆,你还有什么发现?(直径、半径的关系)生汇报,师板书
师:直径是半径的2倍,它的前提是什么?(同圆或等圆)
(4)其实早在20xx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记载,墨子在一部著作中,与这样的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圆心,“同长”
是什么意思呢?你能模仿古人的语气,读一下这句话吗?
师:我们古人的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信息你们觉得怎么样?
(5)我们今天一起认识了圆,现在来看看,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三)练习巩固
1、选择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b、圆外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直径。
a、直径b、线段c、射线
2、判断
(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要画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4厘米。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小。()
3、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4、阴阳太极图:你知道了什么?
5、拓展: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圆是美的化身,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因此人们喜欢用圆来表达彼此美好的祝愿,你们知道的词语有哪些?那我就祝愿所有的同学在十五小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圆满,今后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圆自己的美丽梦想。也祝愿各位听课的领导,老师们事事圆满如意!
【《圆》教案】相关文章:
有趣的圆教案03-20
圆的认识教案11-17
《圆的周长》教案02-06
《圆的认识》教案02-22
奇妙的圆教案09-19
《豆儿圆》教案02-14
《奇妙的圆》大班教案01-19
人教版圆的面积教案02-19
圆的认识教案精选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