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时间:2024-07-30 03:41:01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仍是进一步讨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2、教学目标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本节课的设计中除了探究3教师参与多一些外,其余时间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点、引、激、评,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们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2、本节内容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如何寻求、抓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准确列出方程来解答。因此课堂上从审题,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等一系列活动都由生生交流,兵教兵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目的,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流程分析:

  本节课是新授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整个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可分为:

  活动1复习回顾解决课前参与

  活动2封面设计问题的探究

  活动3草坪规划问题的延伸

  活动4课堂回眸

  这一流程体现了知识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1复习回顾解决课前参与

  由学生展示课前参与题目,集体订正。目的在于回顾常用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并且引出本节学习内容——面积问题。

  活动2封面设计问题的探究

  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审题,找寻等量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对“正中央矩形与封面长宽比例相同”题意的理解,使学生明白中央矩形长宽比为9:7,从而进一步突破难点: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比也为9:7,为学生设未知数提供帮助。之后由学生分组完成方程的列法,以及取法。讲解中注重简便设法及解法的指导与评价。

  活动3草坪规划问题的延伸

  放手给学生处理,以学生合作完成为主。突出利用平移变换为主的解决方式。多由学生分析不同的处理方法。

  活动4课堂回眸

  本课小结从内容、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等几个方面展开,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方法的提炼,这样对于学生学知识,用知识是有很大的促进的。方法以学生畅谈收获为主。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2

  1、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复习4种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3、会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它们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为△=b2-4ac。

  ①当△0时,方程有__________;

  ②当△=0时,方程有__________;

  ③当△0时,方程有__________。

  5. 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 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

  二巩固练习

  二、填空题:

  1、在下列方程①2x+1=0;②y2+x=1;③x2+1=0;④ +x2=1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

  2、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一个解,则m=______。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5x+m2-3m+2=0的常项为0,则m=________。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m-2=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

  5、写出两个一元二次方程,使每个方程都有一根为0,并且二次项系数都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都是方程x2-6x+8=0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

  7、解方程5(x- )2=2(x- )最适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8.一元二次方程 的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9. 方程 的解为

  10.已知关于x一元二次方程 有一个根为1,则

  11.当代数式 的值等于7时,代数式 的值是 ;

  12.关于 实数根(注:填“有”或“没有”)。

  13.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个位数字的平方刚好等于这个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为 ;

  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为 ,则 .

  15. 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 ,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

  关系: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 , 是方程 的两实数根,则 的值为______ .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A、a0 B、a≠0 C、a=0 D、a≥0

  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其中应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的是

  A、 B、 C、 D、

  3.方程 的根是

  A、 B、 C、 D、

  4.下列方程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B、 C、 D、

  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x-1=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B、没有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不能确定

  6.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2mx+1=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A、1 B、0 C、0或1 D、0或-1

  7.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8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10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8. 已知 、 是方程 的两个根,则代数式 的值

  A、37 B、26 C、13 D、10

  9.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是方程 的两个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8 B、10 C、8或10 D、不能确定

  10.一元二次方程 化为一般形式为

  A、 B、 C、 D、

  四、解答题:(共46分)

  19、解方程(每题4分,共16分)

  (1) (2)

  22、已知a、b、c均为实数,且 ,求方程

  的根。(8分)

  23.在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前夕,某超市在销售中发现: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平均每天可售出20套,

  每件盈利40元。为了迎接奥运会,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扩大销售量,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

  经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套降价1元,那么平均每天就可多售出2套。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吉祥物上盈利

  1200元,那么每套应降价多少?(10分)

  24.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市城区近几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

  栽树,修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如图)(12分)

  (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的问题:2003年的绿地面积为______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________

  公顷。在2001年,2002年,2003年这三年中,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___________年。

  (2)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到2005年使城区绿地总面积达到72.6公顷,试求这两年(2003~2005年)

  绿地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3

  知识目标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等有关概念,并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实物投影

  1、师:在一望无际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2、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

  这个问题由于涉及到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x+1=2(y-1)

  师:同学们能用方程的方法来发现、解决问题这很好,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

  师: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注意:这个定义有两个地方要注意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含的次数是一次

  练习

  下列方程有哪些是+2y=1xy+x=13x-=5x2-2=3x

  xy=12x(y+1)=c2x-y=1x+y=0

  二、议一议、

  师:上面的方程中x-y=2的x含义相同吗?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4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同学们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重、难点

  重点: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二、自学提纲:

  一.主要让学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2.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

  3.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无实数根?

  二.ax2+bx+c=o(a≠0)的两个根为x1.x2那么

  X1+x2=-x1x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不同的类型的问题.列出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k-1没有实数根.试判别关于x的方程x2+kx=1-k的根的情况。

  巩固提高:

  已知在等腰中,BC=8.AB.AC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例题2:

  .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11.求a的值。

  .巩固提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1)x+2m-1=0.

  (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两根为x1.x2.且满足

  求m的值。。

  例3某电脑销售商试销一品牌电脑(出厂为3000元/台),以4000元/台销售时,平均每月销售100台.现为了扩大销售,销售商决定降价销售,在原来1月份平均销售量的基础上,经2月份的市场调查,3月份调整价格后,月销售额达到576000元.已知电脑价格每台下降100元,月销售量将上升10台,

  (1)求1月份到3月份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

  (2)求3月份时该电脑的销售价格.

  练习: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则降价多少元?

  四、小结这节课同学有什么收获?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课前课后P10-12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6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教案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

  1.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它也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应该说,一元二次方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有关概念;掌握通过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依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方法;应用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合作探讨,老师点评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恰如其分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结合八册上整式中的有关概念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派生概念,如二次项等.

  (3)通过掌握缺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方法,导入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又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通过用已学的配方法解ax2+bx+c=0(a0)导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接着讨论求根公式的条件:b2-4ac0,b2-4ac=0,b2-4ac0.

  (5)通过复习八年级上册《整式》的第5节因式分解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用练习巩固它.

  (6)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7

  一、复习引入

  导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6世纪法国的杰出数学家韦达发现了这一关系,你能发现吗?

  二、探究新知

  1.课本思考

  分析:将(x-x1)(x-x2)=0化为一般形式x2-(x1+x2)x+x1x2=0与x2+px+q=0对比,易知p=-(x1+x2),q=x1x2.即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实数根,则一次项系数等于两根和的相反数,常数项等于两根之积.

  2.跟踪练习

  求下列方程的两根x1、x2.的和与积.

  x2+3x+2=0;x2+2x-3=0;x2-6x+5=0;x2-6x-15=0

  3.方程2x2-3x+1=0的两根的和、积与系数之间有类似的关系吗?

  分析:这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等于2,与上面情形有所不同,求出方程两根,再通过计算两根的和、积,检验上面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新的结论是什么?

  4.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的a如何教育如何教育不一定是1,它的两根的和、积与系数之间有第3题中的关系吗?

  分析: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两根,再通过计算两根的和、积,得到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的关系,即韦达定理,也就是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求根公式是在一般形式下推导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由求根公式得到,因此,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根与系数之间都有这一关系.

  5.跟踪练习

  求下列方程的两根x1、x2.的和与积.

  13x2+7x+2=0;3x2+7x-2=0;3x2-7x+2=0;3x2-7x-2=0;

  25x-1=4x2;5x2-1=4x2+x

  6.拓展练习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bx+c=0的两个根是-1,3,则b=,c=.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个根是,k的值是.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p=若两个根互为倒数,则q=.

  分析:方程中含有一个字母系数时利用方程一根的值可求得另一根和这个字母系数;方程中含有两个字母系数时利用方程的两根的值可求得这两个字母系数.二次项系数是1时,若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或互为倒数,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8

  复习目标:

  1、能说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能熟练应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复习重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大家掌握得很不错,请同学解方程x(x-1)=1,(学生略作思考后,示意不会做)忘了吧?看来好多学生都已经忘了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指导(学生按照复习提纲解决问题,师做简单的板书准备后,巡视指导,特别要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复习提纲

  1.-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a_______0),其中ax2叫做_______项,a是_______,bx叫做_______,b是_______,c叫做_______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x+1)2=9

  形如x2=p(p≥0)的方程的根为________。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3

  用配方法解方程步骤: , , , 。

  (3)用求根公式法解方程x2-3x-5=0 ,x2-3x+5=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_,根x= 。

  (1)当△>0时,方程有两个_______的实数根。

  (2)当△=0时,方程有两个_______的实数根。

  (3)当△<0时,_______。

  三、展示归纳

  1、教师抽有困难的`学生逐题汇报复习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2、教师发动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画龙点睛的强调。

  四、变式练习(1、2、4题让学生说出理由,3题让学生观察方程的特点可发现:(1)可用直接开平方法;(2)用配方法或公式法;(3)可用公式法;(4)方程都有共同的因式(x-3),故可用因式分解法。)

  1、判断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1)4x2-16x+15=0 (2) 2x2-3=0 (3)ax2+bx+c=0

  2、请将方程(x+1)(2-x)=1化为一般形式_______。

  3、解下列方程:

  (1) (x-3)2-9=0; (2) x2-2x=5;

  (3) x2-4x+2=0; (4) 2(x-3)=3x(x-3)。

  4、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2x2-5x-3=0 (2)x2+6x+9=0 (3)x2-4x+5=0

  五、课堂总结

  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学生自主小结归纳,将本章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提高归纳小结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9

  教学内容

  由“倍数关系”等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配方法或公式法或分解因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掌握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引入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2.难点与关键:用“倍数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

  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

  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星期一二三四五甲12元12。5元12。9元12。45元12。75元乙13。5元13。3元13。9元13。4元13。75元某人在这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照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则在他帐户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多少股?

  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帐户总数就是x或y乘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

  解: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

  则 解得

  答:(略)

  二、探索新知

  上面这道题大家都做得很好,这是一种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量关系建立的数学模型,那么还有没有利用其它形式,也就是利用我们前面所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解应用题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问题.

  (学生活动)

  问题2:某工厂第一季度的一月份生产电视机是1万台,第一季度生产电视机的总台数是3。31万台,求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老师点评分析:直接假设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率为x.因为一月份是1万台,那么二月份应是(1+x)台,三月份应是在二月份的基础上以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的同样“倍数”增长,即(1+x)+(1+x)x=(1+x)2,那么就很容易从第一季度总台数列出等式.

  解:设二月份、三月份生产电视机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1+(1+x)+(1+x)2=3。31

  去括号:1+1+x+1+2x+x2=3。31

  整理,得:x2+3x—0。31=0

  解得:x=10%

  答:(略)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0

  试讲人:XXX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重点、难点:二元一次方程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教学形式:例题演示,加深印象!学完即用,巩固记忆!你问我答,有来有往!

  1、自我介绍:30s

  大家下午好!我叫XXX,20xx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学的行政管理,现在教的是初中数学,希望能与大家有一个愉快的下午!

  2、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系数、根的判别式:8min30s

  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是复习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4个等式,请判断等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请说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

  (1)x -10x+9=0 是 1 -10 9

  (2)x +2=0 是 1 0 2

  (3)ax +bx+c=0 不是 a必须不等于0(追问为什么)

  (4)3x -5x=3x 不是 整理式子得-5x=0所以为一元一次方程(追问为什么) 好,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所说的一元二次方程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名字可以得出它的定义!

  一元:只含一个未知数

  二次: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2

  方程:一个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bx+c=0 (a ≠0)其中,a 为二次项系数、b 为一次项系数、c 为常数项。记住,a 一定不为0,b 、c 都有可能等于0,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大家要注意找系数时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至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没有根怎么判断,有同学能告诉老师吗?(没有就自己讲),好非常好!我们知道Δ是等于2-4ac 的,当Δ>0时,方程有2个不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根。 那我们在求方程根之前先利用Δ判断一下根的情况,如果小于0,那么就直接判断无解,如果大于等于0,则需要进一步求方程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0min

  那说到求方程的根我们究竟学了几种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方法呢?我知道同学们肯定心里有答案,就让老师为你们一一梳理~

  (1)直接开方法

  遇到形如x =n的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直接使用开方法来求解。若n <0,方程无解;若n=0,则x=0,若n >0, 则x=±n 。同学们能明白吗?

  (2)配方法

  大家觉得直接开平方好不好用?简不简单?那大家肯定都想用直接开方法来做题,是吧?当然,中考题简单也不至于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来将方程往完全平方形式变化。配方法我们通过2道例题来巩固一下:

  简单的一眼看出来的:x -2x+1=0 (x-1)=0(让同学回答)

  需要变换的:2x +4x-8=0

  步骤: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左右同除2得:x +2x-4=0

  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x +2x=4

  左右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x +2x+1=4+1

  所以有方程为:(x+1)=5 形似 x=n

  然后用直接开平方解得x+1=±5 x=±5-1

  大家能听懂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练习题,2min 时间,大家一起报个答案给我!

  题目:1/2x-5x-1=0 答案:x=±+5

  大家都会做吗?还需要讲解详细步骤吗?

  (3)讲完了直接开方法、配方法之后我们来讲一个万能的公式法。只要知道abc ,没有公式法求不出来的解,当然啦,除非是无解~

  首先,公式法里面的公式大家还记得吗?

  x=(-b ±2-4ac )/2a

  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有同学知道的'吗?就是将一般式配方法得到的x 的表达式,大家记住,会用就可以了,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后试着用配方法进行推导,也欢迎课后找我探讨~这个公式法用起来非常简单,一找数、二代入、三化简。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例题:

  3x -2x-4=0

  其中a=3,b=-2,c=-4

  带入公式得:x=((-(-2))± 2) 2-4*(-4)*3/(2*3)

  化简得:x1=(1-)/3 x2=(1+)/3

  同学们你们解对了吗?

  使用公式法时要注意的点:系数的符号要看准、代入和化简要细心,不要马失前蹄哈~

  (4)今天的第四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大家会吗?好那今天由我来带大家一起见识一下因式分解的魅力!

  简单来说,因式分解就是将多项式化为式子的乘积形式。

  比如说ab+ab 可以化成ab (1+a)的乘积形式。

  那么对于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其化成(mx+a)*(nx+b)=0 这样就可以解出x=-a/m x=-b/n

  我们一起做一个例题巩固一下:4x +5x+1=0

  则可以化成4x +x+4x+1=0 x(4x+1)+(4x+1)=0 (x+1)(4x+1)=0

  所以有x=-1 x=-1/4

  同学们都能明白吗?就是找出公因式,将多项式化为因式的乘积形式从而求解。 练习题:x -5x+6=0 x=2 x=3

  x-9=0 x=3 x=-3

  4、总结:1min

  好,复习完了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熟知它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项最高次数为2的等式,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我们还要会找abc 系数,会用Δ=b-4ac 来判别方程实根的情况。还需要熟悉四种方程的解法,这是中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当然,具体用哪一种解题方法就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来选择了。如果形式简单可以直接用开平方则直接用开平方,否则首选因式分解法,再者选择配方法,最后的底线是公式法~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熟悉的方法也不一样,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万无一失的方法,像老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用公式法,哈哈哈哈~好啦,上完这一个复习课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1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它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可以作为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学好一元二次方程是学好二次函数不可或缺的,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的奠基工程。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1、 经过两年的合作,我们班的学生已比较配合我上课,同时初三学生观察、类比、概括、归纳能力也都比较强,不过对应用题的分析他们还是觉得很头疼,在今后应用题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加强。

  2、 一元二次方程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等基础之上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是一次方程向二次方程的转化,是低次方程转向高次方程求解方法的阶梯。一元二次方程又是二次函数的特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感性认识.

  2、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2、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 ,…………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例1……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分析:……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解……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 ,…………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例1……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分析:……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解……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应用因式分解的方法,会正确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体会“等价转化”“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精神与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

  发现与理解分解因式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和学生一起回忆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

  (二)探究新知

  问题1: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后,展示三种做法。

  问题:小颖用的什么法?——公式法

  小明的解法对吗?为什么?——违背了等式的性质,x可能是零。

  小亮的解法对吗?其依据是什么——两个数相乘,如果积等于零,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为零。

  问题2:学生探讨哪种方法对,哪种方法错;错的原因在哪?你会用哪种方法简便]

  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如果a·b=0,那么a=0或b=0

  (如果两个因式的积为零,则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②a≠0且b=0③a=0且b=0

  问题3:

  (1)什么样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关键是什么?

  (3)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方程,必须要先化成一般形式吗?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解。这种用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因式分解法。

  老师提示:1.用分解因式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2.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3.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三)巩固提高

  1.用分解因式法解下列方程吗?

  总结:右化零,左分解,两因式,各求解。

  (四)小结作业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4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关面积和体积方面以及“药液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的解法.提高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图示法分析题意列方程.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对方程的求解问题.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本小节第一课我们介绍了什么问题?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有关面积和体积方面以及“药液问题”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及其解法.

  新课

  例1 如图1,有一块长25c,宽15c的长方形铁皮.如果在铁皮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做成一个底面积为231c2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求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

  分析:如图1,考虑设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则底面的长为(25-2x)c,宽为(15-2x)c,由此,知由长×宽=矩形面积,可列出方程.

  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依题意,得(25-2x)(15-2x)=231,

  即x2-20x+36=0,

  解得x1=2,x2=18(舍去).

  答: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

  例2 一个容器盛满药液20升,第一次倒出若干升,用水加满;第二次倒出同样的升数,这时容器里剩下药液5升,问每次倒出药液多少升?

  ∴x=10.

  答:第一、二次倒出药液分别为10升,5升.

  练习 P41 3、4

  归纳总结

  1.注意充分利用图示列方程解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

  2.要注意关于“药液问题”应用题,列方程要以“剩下药液”为依据列式.

  布置作业:习题22.3 8、9题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关于增长率的应用题的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弄清有关增长率的数量关系.

  难点:利用数量关系列方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问题:(1)某厂生产某种产品,产品总数为1600个,合格品数为1563个,合格率是多少?

  (2)某种田农户用800千克稻谷碾出600千克大米,问出米率是多少?

  (3)某商店二月份的营业额为3.5万元,三月份的`营业额为5万元,三月份与二月份相比,营业额的增长率是多少?

  新课

  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产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用译式法讨论列式

  一月份产量为5000吨,若月增长率为x,则二月份比一月份增产5000x吨.

  二月份产量为(5000+5000x)=5000(1+x)吨;

  三月份比二月份增产5000(1+x)x吨,

  三月份产量为5000(1+x)+5000(1+x)x=5000(1+x)2吨.再根据题意,即可列出方程.

  解: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根据题意,

  得5000(1+x)2=7200,即(1+x)2=1.44,

  ∴1+x=±1.2,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月增长率为20%.

  例2 某印刷厂一月份印刷了科技书籍50万册,第一季度共印182万册,问二、三月份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

  解:设每月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

  50+50(1+x)+50(1+x)2=182,

  答:二、三月份平均月增长率为20%.

  归纳总结

  依题意,依增长情况列方程是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

  布置作业:习题22.3 7题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15

  一、 教学目标

  1、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找出等量关系.

  2、能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例2涉及比例、平均增长率与多年的增长量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问: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少3,它们的积是135,求这两个数.

  (由学生自己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问:所列方程是几元几次方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对于上述问题,设其中一个数为x,则另一个数是2x-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35,整理得:

  这是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先复习一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分析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用字母表示问题里的未知数;

  (2) 用字母的一次式表示有关的量;

  (3)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 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 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只不过所列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而非一元一次方程而已.

  2、例题讲解

  例1 在长方形钢片上冲去一个小长方形,制成一个四周宽相等的长方形框(如图11—1).已知长方形钢片的'长为30cm,宽为20cm,要使制成的长方形框的面积为400cm ,求这个长方形框的框边宽.

  分析:

  (1)复习有关面积公式:矩形;正方形;梯形;

  三角形;圆.

  (2)全面积= 原面积 – 截去的面积 30

  (3)设矩形框的框边宽为xcm,那么被冲去的矩形的长为(30—2x)cm,宽为(20-2x)cm,根据题意,得 .

  注意:方程的解要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不符合的应舍去.

  例2 某城市按该市的“九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要求,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要比1995年增长21%,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分析:(1)什么是增长率?增长率是增长数与原来的基数的百分比,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增长率=

  何谓平均每年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率是在假定每年增长的百分数相同的前提下所求出的每年增长的百分数.(并不是每年增长率的平均数)

  有关增长率的基本等量关系有:

  ①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 (1+增长率),

  减少后的量=原来的量 (1--减少率),

  ②连续n次以相同的增长率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 (1+增长率) ;

  连续n次以相同的减少率减少后的量=原来的量 (1+减少率) .

  (2)本例中如果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1995年的社会总产值为1,那么

  1996年的社会总产值= ;

  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 = .

  根据已知,1997年的社会总产值= ,于是就可以列出方程:

  3、巩固练习

  p.152练习及想一想

  补充: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就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问为了赚得8000元的利润,售价应定

  为多少?这时应进货多少?

  (三)课堂小结

  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严格审题,注意解方程中的巧算和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相关文章: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11-02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05-17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推荐)07-25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反思06-24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07-12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案11-19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07-14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02-25

爱心一元捐倡议书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