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1课时
【教学实录】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教师:今天这节课呀,李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
学生:想。
教师: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学生鼓掌,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动画中出现一位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特意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的。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
学生: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现在,机器人就想考验大家了。首先,请大家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开始摆东西,一会后,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坐端正)
(音乐停)
教师: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组的同学动作最快。(教师表扬该三组的学生)
教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来,你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学生:他们都是一样的.。
教师:他们形状都是一样的,对吗?谁再来说说?你来。
学生:我这个是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体,她课前预习了,真棒啊,她都知道这个是正方体了。谁再来说一说?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是按图形分类。
教师:哦,按照形状相同的分,这些,圆圆的物体,对吗?(教师拿着圆柱形的教具),好,请大家再把它轻轻地放进去。
教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大家拿出数学书出来,翻到32页,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教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教师:大家都能说出它的名字来了。但是我还是想考考你们,我举起一个物体,请你们告诉我,它属于哪一类,好吗?
学生:好。
教师:(举起一个长方体)这是?
学生:长方体。
教师:真棒。(举起圆柱)这个。
学生:圆柱
教师:(举起球)这个?
学生:球。
教师:(教师举起正方体)这个。
学生:正方体。
教师:恩,刚刚是我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物体,你们举起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长方体,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再来,请大家举一个圆柱。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请大家举正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1、2、3(教师做出坐端正的动作,示意要学生坐端正)
学生:坐端正。
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举一举了,待会在小组里面,请小组长出题目,我们再来举一举,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热闹地开展起来,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堂)
(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安静并坐端正)
教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非常棒。同学们,我们现在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老师这里有它们的大头贴,谁能对号入座,把它们贴上去呢?(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
教师:好,来,这位女同学。
(学生上黑板贴)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贴得对不对。(学生贴了正方体的图片)请回。再请一个,谁来?
(学生举手)
教师:好,你来。(学生贴长方体的图片)
教师:还有很多照片呢,谁再来?来,你来。
(学生贴圆柱的图片)
教师:还有一张照片,请那位男同学来。
(学生贴球的图片)
教师:它们都贴对了吗?
学生:贴对了。
教师:贴对了。好,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用手指着立体图形的图片,由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
学生:想。
教师:好,请你们选择一个做你们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们是张什么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好,开始。
(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2
详细介绍:
课题: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练习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应是6个十。)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上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一个十。)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习新课
1、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图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B,放在图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
(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
(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
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
(5)请学生独立计算
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
243是2个百4个十和3个一,132是1个百3个十2个一。个位上3个一加上2个一和是5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十位上4个十加上3个十和是7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百位上2个百加上1个百是3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
(7)练一练
4111+367=
28+570=
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
2、进位加法。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270+58=(如下图所示)
(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
(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
(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使学生明确算理、7个长方形和5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2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
(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
(5)练一练
(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1。
3、进位加法。【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例3求809与3764的和。
(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
(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
(3)做完后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
(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
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③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
2、列竖式计算
238+326=1629+527=715+8605=
3、判断正误并改正。
4、课后总结
(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解疑
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
1738+625=
板书设计不连续进位加
不连续进位加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3
教学内容: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0,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教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现了什么?(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因为每个大格的长度都一样,所以我们在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时才有了统一的标准。
同学们你们觉得1厘米的长度怎么样啊?(很短。)是呀,1厘米确实很短。
追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课件呈现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图钉的长度。
用1厘米来说一句话:我们的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你也能用l厘米说一句话吗?
3、认识几厘米。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0到3的长度是几厘米,从0到7呢?
4、教学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条,用手比划下它的长度,说说它可能是几厘米,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把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提醒学生注意在测量时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测量的物体边上,沿着物体的直边来量,量时要按紧尺子。
(2)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量出这张纸条的长度吗?怎么量?(把尺的刻度2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把大数减小数,就是这张纸条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刻度尺,说出铅笔的长度,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先估一估大约几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2题。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说出手掌的宽和一拃的长大约是几厘米。
说明:接近8厘米的,我们说它大约是8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4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数学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能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苹果的图片,5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6个苹果,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如计算苹果总数(6+6+6+6+6=6×5)。接下来,教师提问从第一个篮子里拿出一个苹果,相当于拿出了这个篮子苹果数的几分之几?如果从每个篮子里各拿出一个苹果,一共拿出了几分之几?给大家讨论的'时间,适当提示学生,相当于拿出了几个1/6,列分数加法式(1/6+1/6+1/6+1/6+1/6)
得出结果,询问大家的计算方法,然后问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
1、让学生观察连加算式,并启发学生列式 ×5。师生共同完成计算过程。
2、让学生尝试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方法。教师把 ×5改为5× ,师生共同完成计算。
3、把苹果放回篮子,重新取出,每个篮子各取2个,让学生试着列出算式(2/6×5),并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得出结果不是最简分数,应该约分。(有的会在算前约分,有的在算后约分)让同学讨论,哪个更简便。这时可以出一些题,让同学竞赛计算,体会算前约分的重要性。(7/30×10)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课本中试一试的习题,4/5×3=?,5×1/3=?
学生掌握算法后,在具体实际问题中应用。拖拉机耕地,每小时耕这块地的1/9,一天工作7个小时,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来总结今天的收获:
1、分数乘整数的算法;
2、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大家好好学习数学。
五、布置作业
老师从学校走到家要2/7h,走路的话每小时走5km,骑自行车的话,每小时14km,开汽车每小时走30km,回家的方式不一样,走的路线就不一样,请同学计算每条路线分别要走多少千米。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
1、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1/6+1/6+1/6+1/6+1/6=(1+1+1+1+1)/6=5/6 6+6+6+6+6=6×5
=1×5/6
2/6×5=10/6=5/3 =1/3×5
15/30×10=?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5
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
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学生准备:
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3)做第30页的做一做。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
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36页的第2题,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做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__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7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新课标注重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学习中的结论,更关注的是个性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实践中运用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交流、合作探究中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生活中的经验,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情境如下:
一:情境引入,感性认识
师:(拿出橡皮泥)你知道它的体积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长、宽、高后再用公式:长×宽×高计算出体积。
师:你还能捏成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吗? (学生操作:捏成圆柱)
师:现在你会计算它的体积吗?猜一猜,怎么办呢?(学生操作:圆柱捏成长方体)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形状变,体积不变.
师:我们曾经学过可以把什么图形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什么图形求面积呢?
生: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师: 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会求了, 如果要求圆柱体容器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
生: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再测量计算。
师: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
生:把它浸入水中,求出排出水的体积。
师:要求商场门口圆柱体柱子的体积呢?(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二:自主探究,迁移转化
1、引导
师:有的同学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让学生互相讨论,应如何转化,然后组织全班汇报)
生: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
2、 操作
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萝卜(圆柱体模具)和小刀,让学生动手切一切,拼一拼。
3、感知:将圆柱体模具(已切好)当场演示。
①让一位学生把切割好的一半拿上又叉开;
②另一位学生将切割好的另一半拼合上去;
③观察得到一个什么形体?同时你发现了什么?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
小组汇报:
生: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不变的有:体积、底面积、高等;变了的有:侧面积、表面积、底面周长。
4、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5、讨论:圆柱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的有什么联系?你发现了什么?
6、汇报:
圆柱→近似长方体
①体积相等②底面积相等③高相等④表面积不相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 ↓
圆 柱 体 的 体 积 =底面积×高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V=Sh
师: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底面积和高。
师:如果给你圆柱的直径(半径或者周长)和高,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呢?
生:根据公式先求出半径,再求出底面积即可…
教学反思: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实践、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直观有效的教学过程不需要教师繁复的讲解,学生在自主动手探索,互动交流讨论的学习空间里思维的火花自然而然地爆发出来。教学内容和重难点不仅得到实施和解决,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诱发学生主动思维的愿望,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现、探索、创造的过程,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99页练习第3~9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时、分的概念,进一步巩固看钟表的方法和时刻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是几时几分,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加强时间概念的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八第3题。
(1)学生看题,让学生说一说三种交通工具每分钟大约行多少米。
(2)让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让学生读一读。
2、请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数数,看一分钟内能从1数到多少。
3、你早上几时到学校的?现在是几时几分,到学校大约已经几小时?
三、练习看钟表、写时刻
1、完成练习十八第4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1小时、1分钟各有多长,还要能看钟表上的时间,并且能写下来。看练习十八第4题。
(1)让学生拨5:00。提问:你是怎样拨的?教师演示。7:00怎样拨?
小结:钟表面上的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
(2)让学生拨6:30。提问:6时30分时针刚走过几?分针要指着几?教师演示。让学生继续拨4:05,10:45,2:15。集体订正。
小结:几时,时针就是刚走过几;分针要从12起走过几小格。
2认识钟表上的时间。
(1)请学生看老师拨钟,让学生说出拨的.时间。(2:00、2:05、2:15、2:30、2:45、2:55)提问:为什么是2:55分,而不是3时55分?拨到3:00、3:05,让学生说一说是几时几分。
(2)拨出12:30、6:00,9:15、3:45,4:40、8:20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八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八第7题。
四、时间单位的应用
1、做第5、8题。提问:为什么第5题用除法?第8题用乘法?
2、我们一节课40分钟,现在离下课还有几分钟。从上课到现在,用了多少分钟?你是怎样算的?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9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11
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的例1,第76页“做一做”的第1题及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1一5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准备
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 ÷20 = ( 12O×3)÷(30 ×3 ) = ( 120 ÷10)÷(30 ÷10 ) =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教材第75页的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
=
为什么相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蔡)
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分别板书出来。
4.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6.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
7.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涂色,范文,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8.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化成
,也可以把
化成
,再比较。
9.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3题。
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10.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
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
1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5题。
进行口答练习。
(四)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3,这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呢?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5 =
=
= 6÷()=()÷6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师》有感06-07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12-20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总结02-04
小学数学教师述职报告范文11-20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05-29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计划03-19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09-05
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总结02-24
小学数学教师心得体会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