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单的要求。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记录单做什么事情呢?
师:怎么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的人数呢?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男生和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这种统计表上有什么?横排的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竖行的呢?我们可以用这种表做什么呢?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总结: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活动反思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名称、大小、方向、数量的变化等多种排序。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排序技能的掌握大部分目标已经达到了,还有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还需要加强指导。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2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动手操作,进行简单的对比、分类、估量、判断等活动,对周围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轻重、大小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针对这个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让幼儿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7.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能正确判断并用通顺、完整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活动准备
1.小熊、小兔、小鸭子毛绒玩具各一件;跷跷板;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人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球重。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通过对天平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意倾听、思考并理解同伴,能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实现画好"xxx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如幼儿用书第26页的记录表格),粉笔若干,抹布。
2、幼儿用书26页内容。
活动过程:
1、观察统计各小组男生和人数的图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6页的各小组男生和的人数调查统计表。
教师:图上有几张小表,每张小表上有什么?每个小组男生和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男生和标记下的空格里)师幼讨论: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每张小表统计的事第几组男生和的人数呢?(在每张小表的第__组中间用数字标明了小组号)2、调查统计各组男生和的人数。
请幼儿到班级的各个组去调查,统计每个小组的男生和的人数,并在幼儿用书的第26页相应的小表格中作好记录。(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人数,教师都应给于肯定,以鼓励幼儿创造性的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集体在检查验证统计的.人数是否正确。
3、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中。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xxx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表格上有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每张小表上统计的各组男生和的人数,应该填写在大表的什么位置?
此处可以请发表意见的幼儿边回答问题,边走到黑板前在大表格上指出自己所说的具体位置,使大家明确他所表达的意思。当幼儿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追问:"第一组应该记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中记录本组男生和的人数,然后再集体验证记录位置是否正确。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26页内容,将调查统计的各组男生和的人数,填写到全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中。
4、师幼共同读表,了解统计图标的意义。
幼儿完成后,同伴之间可进行相互交流,并检查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
请一名幼儿将黑板上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请幼儿说说记录表上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1)孩子们对本课都很感兴趣,学的都很认真
2)孩子们都有了性别的认识,也都认识到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要是个乖宝宝。
3)在教学中我应该应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丰富我的教学活动内容。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6、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7、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水鬼卡片若干、手套、筷子、袜子等,卡片1——10圆点幼儿每人一张,三角形、圆形卡片幼儿每人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森林里住着两个小精灵,一个叫单单,一个叫双双。单单小精灵所有的东西都是单数的,双双小精灵所有的东西都是双数的,可是有一天,调皮的小猫把它们的东西全弄乱了,这可急坏了单单和双双,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把它们的东西分出来,好不好?(出示单一的,成双的日常用品)让幼儿来分一份,哪些是单数,可以单独用;哪些是双数,要两个一起用。
2、小结: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单数的,像剪刀、笔等, 可以单独使用,有些物品是双数的,如筷子、手套、袜子等,要两个在一起才能使用,这叫成双成对。
二、寻找单、双数物体。
请小朋友找一找,在你们身体上有那些是单数的好朋友,那些是双数的好朋友。
三、巩固区分单、双数。
游戏:寻找单单和双双给我们寄来了邀请卡,请我们到森林里玩。(出示图形)可是邀请卡上必须请小朋友填上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森林,小朋友看三角形图是单单的`邀请卡,你要填上10以内的单数,而在双双的圆形图邀请卡上要填上10以内的双数。
四、练习:
请小朋友在已画有1——10圆点的纸上用笔圈一圈,然后把单数和双数按要求填写好。
教学反思
单数、双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单、双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但是这种方法回到了原来的“灌输、传授”式,幼儿在活动中永远是处于被动者。所以如何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活动的目标实而在,不空不广也不难,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寻找身体上的单双数”我觉得非常好,都是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意倾听、思考并理解同伴,能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实现画好"xxx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如幼儿用书第26页的记录表格),粉笔若干,抹布。
2、幼儿用书26页内容。
活动过程:
1、观察统计各小组男生和人数的图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6页的各小组男生和的人数调查统计表。
教师:图上有几张小表,每张小表上有什么?每个小组男生和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男生和标记下的空格里)师幼讨论: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每张小表统计的事第几组男生和的人数呢?(在每张小表的第__组中间用数字标明了小组号)
2、调查统计各组男生和的人数。
请幼儿到班级的各个组去调查,统计每个小组的男生和的人数,并在幼儿用书的第26页相应的小表格中作好记录。(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人数,教师都应给于肯定,以鼓励幼儿创造性的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集体在检查验证统计的人数是否正确。
3、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中。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xxx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表格上有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每张小表上统计的各组男生和的人数,应该填写在大表的什么位置?
此处可以请发表意见的幼儿边回答问题,边走到黑板前在大表格上指出自己所说的.具体位置,使大家明确他所表达的意思。当幼儿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追问:"第一组应该记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中记录本组男生和的人数,然后再集体验证记录位置是否正确。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26页内容,将调查统计的各组男生和的人数,填写到全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中。
4、师幼共同读表,了解统计图标的意义。
幼儿完成后,同伴之间可进行相互交流,并检查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
请一名幼儿将黑板上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请幼儿说说记录表上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从今天的《男孩女孩》的活动中,我发现了一点。我们的孩子善于观察。他们能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拿到课堂上来。活动开始时我问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你知道这个是男孩还是女孩?(我手中拿着一张穿裙子的简笔女孩)孩子们都回答说是女孩。于是我又问了他们那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月月跟我说:"因为她穿着裙子。"这个时候大家都纷纷告诉我是穿裙子的是女孩的,公共厕所上的标志也是这样的。之后我又给他们玩了一个游戏,游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男孩女孩分类,是男孩的站左边是女孩的站右边,小朋友都上来站好了。没多少时间都站好了,我来检查。发现男孩一边有一个是女孩。我走过去问她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她很无辜的跟我说:"老师我没有穿裙子啊,我是男孩子啊。"我微微一笑对她说:"但你也有穿裙子的时候啊,那你应该是女孩的哦。"听完我的话之后她就慢慢走到女孩字那边去了。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6
设计意图:
图形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到处可见,世界上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形状和它们的变体而构成。小班的时候,孩子们就认识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当我们把各种图形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就能自发的用稚气的小手拼出很多物体,为了满足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设计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巩固对已经学过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认识。
2、在了解这几种图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能创造性地进行图形的组合拼搭。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图片、胶棒、白纸、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图形的认识
出示各种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小朋友回答后,贴到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把出示的图形组合成一副画面,让幼儿观察。现在老师变成了一个魔术师,把图形组合在一起,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二)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⒈点击乌龟。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
⒉点击。方法同上
(三)运用图形拼搭物体
1、提供图形和图片,让幼儿尝试拼搭
2、扩散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力,激发幼儿拼搭的兴趣
师:图形不仅可以拼搭成一个个物体,而且还可以变成不同的数字。你们觉得好不好玩?
3、幼儿尝试运用多种图片组合拼搭物体
(四)动手操作,自由想象拼搭
幼儿自由拼物体,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老师拼的不一样。
师:你们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做一名魔术师,用图形组合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呢?
(五)活动评价与延伸
1、请个别有代表性的'幼儿拿作品到前面,让他说出他拼的图片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并把制作理由讲给大家听。
2、教师积极评价。
3、老师鼓励幼儿用手中的图形自由组合画面,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幅画编成故事讲述。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7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找出男女不同的地方。
2、认识男生标记,知道要按性别进入盥洗间等公共场所。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男标记。
2、男女孩和爸爸妈妈的图片(见幼儿用书)各1张。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来玩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提醒小朋友仔细听清楚)
师:穿着XX色衣服,XX色裤子,XX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谁?XX头发的小朋友是谁?(一位男孩)谁猜到了的,请举手说出他的名字。
师:穿着XX色裙子,XX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谁?XX头发的小朋友是谁?(一位女孩)小朋友你们猜猜她是谁?
师:我们猜到的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男生,一位是?xxx
二、比较男的不同。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发一本书,请小朋友打开书,请你们看爸爸妈妈和男图片。
师:男生和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
师:你们在书上看到的男生是怎么样的?他的头发是怎么样的?他们穿怎么样的衣服啊?"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短短的头发、穿着短衣服) 师:谁来说说你在书上看到的是怎么样的?会穿怎么样的衣服?(有长长的头发、穿着漂亮的裙子)
师:小结:刚小朋友说的都很对,大部分男生的头发剪得比简短,可以扎辫子,男生夏天穿短裤,夏天穿穿裙子,男生的声音粗一些,细一点,男生站着小便,蹲着。
三、认识男女标记及用途。
师:男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儿有两张标记,你们看这张标记表示的是什么?(表示是)
师:那这张呢?(表示男生) 师?刚刚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两种标记?(卫生间里面、商场里面)
师生共同小结:这些标记啊,我们在卫生间、浴室、商场里面卖衣服的更衣室都可以看到这两种标记。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地方,男女要分开房间呢?(因为男生不一样)
师生共同小结:我们男生有很多不同,换衣服和上卫生间时分开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规定。从以前到现在,大家都在遵守这个规定。我们都要遵守这种规定,看清男标记在进入,千万不要弄错了。
四、情景练习
师:情景创设,“商场试衣间”分别把男女标记贴在教室的门上。
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性别选择对应的.试衣间,注意进门的时候千万不要弄错了。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游戏中感知男女的不同外形特征,通过按男女标志做不同的动作,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在活动的组织与互动过程中,我比较关注游戏活动积极氛围的渲染。通过变一变、猜一猜、试一试等手段,充分调动小班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体的不同感官都调动起来,快乐的学习。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再过几个月你们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生要用到很多的学习用品,今天,我们就去逛逛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好吗?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二)、取钱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个储蓄罐,里面有很多的人民币,现在请你们从储蓄罐里取出7元人民币。(幼儿操作)
2、你取了几元人民币?是怎么取的?谁也用了这种方法?
幼儿讲述取7元人民币的方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简单认识一下纸币和硬币);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小结:原来,7元人民币有两种取法:一种是一张5元的纸币,两张1元的硬币,还有一种方法是7张1元的硬币。
3、请小朋友把7元人民币放到钱包里。(幼儿把7元钱放到钱包里)
四、制作计划表
1、小朋友们已经把钱准备好了,那么你们准备到文具店里买些什么学习用品呢?(请2——3名幼儿简单讲述)
2、出示课件:我们先来看看文具店里有些什么学习用品?这些学习用品的价格又是多少?
3、原来文具店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它们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小朋友有几元人民币呀?(7元)该买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计划一下吧!
4、出示计划表:这儿有一张表格,我们可以把想买的东西先来记录一下。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集体交流:小朋友们都做好了计划表,现在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计划表。(我想买一本子,2元;一支笔,5元等)
7、自由交流:其他的小朋友呢?你们想不想交流一下?(想)现在就请你们和边上的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五、购物
1、现在我们都做好了购物计划,接下来就请你们每人带7元人民币按计划买学习用品吧!(幼儿按计划购物)
2、你们都按照计划挑选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吗?现在我们一起去收银台付钱吧!(幼儿付钱)
3、你们买到了这么多的学习用品,开心吗?
小朋友们真棒,都是用7元人民币,买到这么多不同的学习用品。
六、人民币的用途
1、那你们知道人民币除了可以购买学习用品外,还有什么用呢?(幼儿自由回答)
2、看多媒体:我们一起看看人民币还有什么用?(简单地说一说,看一看)
3、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今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用人民币购买了学习用品,以后我们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人民币做其他的事情,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始,导入部分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为孩子们创设了相似的生活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先让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定的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请他们找出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值的效果,幼儿基本上都认识一元、五元、十元、五十、一百元等。通过孩子们自己的实践、同伴之间的交流及教师的总结等几部分实现的。不仅注重了幼儿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了幼儿情感上的满足,孩子们学得非常轻松和快乐。
计划表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直接购物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于是先让幼儿根据需要制定计划表再根据计划表购物。在制作计划表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复习7以内的加减,甚至是尝试连加,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有计划做事的良好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 活动。 活动单一的训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增加了购物的这个环节,不仅引起幼儿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使用游戏活动同时作用于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同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我改进。学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对于我而言他们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我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教学比较生硬。但是后面注意力不够集中了,在教学中应该在后面的环节中适当多加点小游戏,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9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7.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意倾听、思考并理解同伴,能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实现画好"()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如幼儿用书第26页的记录表格),粉笔若干,抹布。
2、幼儿用书26页内容。
活动过程:
1、观察统计各小组男生和女生人数的图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6页的各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调查统计表。
教师:图上有几张小表,每张小表上有什么?每个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男生和女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师幼讨论: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每张小表统计的事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在每张小表的第__组中间用数字标明了小组号)
2、调查统计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请幼儿到班级的各个组去调查,统计每个小组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幼儿用书的第26页相应的小表格中作好记录。(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人数,教师都应给于肯定,以鼓励幼儿创造性的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集体在检查验证统计的人数是否正确。
3、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中。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表格上有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每张小表上统计的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应该填写在大表的什么位置?
此处可以请发表意见的幼儿边回答问题,边走到黑板前在大表格上指己所说的具体位置,使大家明确他所表达的意思。当幼儿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追问:"第一组应该记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中记录本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然后再集体验证记录位置是否正确。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26页内容,将调查统计的各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填写到全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中。
4、师幼共同读表,了解统计图标的意义。 幼儿完成后,同伴之间可进行相互交流,并检查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
请一名幼儿将黑板上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请幼儿说说记录表上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1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找出男不同的地方。
2、认识男标记,知道要按性别进入盥洗间等公共场所。
3、培养幼儿初步的性别意识。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知道检查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男女标记。
2、“门“的道具2个。
3、男女孩和爸爸妈妈的图片(见幼儿用书)各1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穿着xx色衣服,xx色裤子,xx 色鞋子小朋友是谁?xx头发的小朋友是谁?(一位男孩)
(2)、教师:穿着XX色裙子,XX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谁?xx头发的小朋友是谁?(一位女孩)
二、比较男的不同
(1)教师:我们找到的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男生,还有一位是?(幼儿答)
(2)打开幼儿用书,请幼儿看爸爸妈妈及男图片。
教师:男生和有什么不一样呢?
(3)幼儿观察并回答。
(4)教师小结:大部分男生的头发剪得比较短,可以扎辫子;男生夏天穿短裤,夏天穿裙子;男生声音粗一些,声音细一点;男生站着小便,蹲着。
三、认识男女标记及用途
(1)分辨男、的'标记。
教师:男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儿有两张标记,你们看这张标记表示的是什么?那这张呢?
(2)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两种标记?(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3)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在更衣室、浴室卫生间都能见到这两种标记。
(4)教师:为什么在这些地方,男要分开房间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5)师生共同小结:男有很多地方不同,换衣服和上卫生间要分开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规定。从以前到现在,大家都在遵守这个规定,看清楚男标记再进入,千万不要弄错了。
四、情景练习。
(1)情景一:教师引出公园内厕所的场景图片。这是公园里的公共厕所。厕所门上挂着标记,你们看是什么(指给幼儿看场景,幼儿回答)现在请你们根据自己的性别选择对应的厕所,注意进门的时候千万不要弄错了。
(2)情景二:游泳池。
(3)情景三:浴室。
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游戏中感知男女的不同外形特征,通过按男女标志做不同的动作,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在活动的组织与互动过程中,我比较关注游戏活动积极氛围的渲染。通过变一变、猜一猜、试一试等手段,充分调动小班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体的不同感官都调动起来,快乐的学习。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7、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注意倾听、思考并理解同伴,能从不同角度对表格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解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实现画好"xxx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如幼儿用书第26页的记录表格),粉笔若干,抹布。
2、幼儿用书26页内容。
活动过程:
1、观察统计各小组男生和人数的图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26页的各小组男生和的人数调查统计表。
教师:图上有几张小表,每张小表上有什么?每个小组男生和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男生和标记下的`空格里)师幼讨论:怎样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每张小表统计的事第几组男生和的人数呢?(在每张小表的第__组中间用数字标明了小组号)
2、调查统计各组男生和的人数。
请幼儿到班级的各个组去调查,统计每个小组的男生和的人数,并在幼儿用书的第26页相应的小表格中作好记录。(活动中,幼儿可能会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表示人数,教师都应给于肯定,以鼓励幼儿创造性的采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集体在检查验证统计的人数是否正确。
3、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中。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事先画好的"xxx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张表格上有些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
教师:每张小表上统计的各组男生和的人数,应该填写在大表的什么位置?
此处可以请发表意见的幼儿边回答问题,边走到黑板前在大表格上指出自己所说的具体位置,使大家明确他所表达的意思。当幼儿理解有困难时,教师可以追问:"第一组应该记在表格的什么位置?"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的班级统计表中记录本组男生和的人数,然后再集体验证记录位置是否正确。
请幼儿完成幼儿用书26页内容,将调查统计的各组男生和的人数,填写到全班男生和人数统计表中。
4、师幼共同读表,了解统计图标的意义。
幼儿完成后,同伴之间可进行相互交流,并检查各自的记录是否正确。
请一名幼儿将黑板上的记录表填写完整。
请幼儿说说记录表上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学反思
1)孩子们对本课都很感兴趣,学的都很认真
2)孩子们都有了性别的认识,也都认识到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要是个乖宝宝。
3)在教学中我应该应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丰富我的教学活动内容。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4
活动目标:
1、根据生活经验找出男不同的地方。
2、认识男标记,知道要按性别进入盥洗间等公共场所。
3、培养幼儿初步的性别意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7、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男女标记。
2、“门“的道具2个。
3、男女孩和爸爸妈妈的图片(见幼儿用书)各1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以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穿着xx色衣服,xx色裤子,xx 色鞋子小朋友是谁?xx头发的小朋友是谁?(一位男孩)
(2)、教师:穿着XX色裙子,XX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谁?xx头发的小朋友是谁?(一位女孩)
二、比较男的不同
(1)教师:我们找到的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男生,还有一位是?(幼儿答)
(2)打开幼儿用书,请幼儿看爸爸妈妈及男图片。
教师:男生和有什么不一样呢?
(3)幼儿观察并回答。
(4)教师小结:大部分男生的头发剪得比较短,可以扎辫子;男生夏天穿短裤,夏天穿裙子;男生声音粗一些,声音细一点;男生站着小便,蹲着。
三、认识男女标记及用途
(1)分辨男、的标记。
教师:男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这儿有两张标记,你们看这张标记表示的是什么?那这张呢?
(2)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两种标记?(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
(3)教师引导幼儿小结:在更衣室、浴室卫生间都能见到这两种标记。
(4)教师:为什么在这些地方,男要分开房间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5)师生共同小结:男有很多地方不同,换衣服和上卫生间要分开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规定。从以前到现在,大家都在遵守这个规定,看清楚男标记再进入,千万不要弄错了。
4、情景练习。
(1)情景一:教师引出公园内厕所的场景图片。这是公园里的公共厕所。厕所门上挂着标记,你们看是什么(指给幼儿看场景,幼儿回答)现在请你们根据自己的性别选择对应的厕所,注意进门的时候千万不要弄错了。
情景二:游泳池。
情景三:浴室。
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游戏中感知男女的不同外形特征,通过按男女标志做不同的动作,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在活动的组织与互动过程中,我比较关注游戏活动积极氛围的渲染。通过变一变、猜一猜、试一试等手段,充分调动小班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体的不同感官都调动起来,快乐的学习。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调查统计的方法,了解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并在表格中记录。
2、初步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
3、能积极参与调查统计方法的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一)、(二)。
2、幼儿人手一份统计表,铅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统计单(一),请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并明确记录单的要求。
师:这是一张统计记录单,这张记录单上有什么?
师:我们可以用这张记录单做什么事情呢?
师:怎么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张记录单统计的是第几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呢?
二、师幼讨论记录的策略。
师:男生和女生的人数记录在小表的什么位置?
师:如果第一组男生有3小朋友,在表格中怎么记录呢?(男生标记下的.空格里)女生呢?
三、完成小组调查统计表。
师: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将你们一组上的男生、女生人数统计到记录单上。
1、幼儿操作时教师应注意观察并做必要的提醒。
2、同组幼儿相互交流统计结果。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再集体检查验证统计人数是否正确。
师:谁来像我介绍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四、学习将小组统计的结果汇总到班级的大统计表中。
1、教师事先出示好画好的表(二)。
2、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这种统计表上有什么?横排的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竖行的呢?我们可以用这种表做什么呢?
讨论:怎么样在这张统计表中记录每组男生、女生的人数?
师:第一组的统计结果记录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五、师幼共读表,了解统计图的意义。
1、每组选派一名幼儿在表格中记录本组幼儿的统计结果。
2、这张表格填完了吗?还有哪些空格需要我们完成的?(合计人数)
3、每横排合计人数表示什么意思?竖排呢?
4、这张统计表告诉我们什么事?
:统计表能够比较快而清楚的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做起事情来比较方便、简洁。
【大班数学男生与女生教案 】相关文章:
女生表白男生的说说12-27
男生女生教学设计01-21
《男生女生》教学反思05-23
男生给女生的道歉信03-30
男生女生作文1000字07-18
女生不比男生差精选4篇09-23
数学图形大班教案02-11
快乐数学大班教案09-04
男生女生不一样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