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优秀教案

时间:2023-01-03 11:33: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1

  一、导入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作者简介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三足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是一个大气磅礴,慷慨激昂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什么诗?哪些诗句曾经深深地震撼过你?

  2、比较鉴赏

  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一段剪辑,同时给学生布置两个思考练习。(1)剪辑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与课本上的《短歌行》有几处不同?

  (2)剪辑当中的曹操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①首先从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义。

  ②接着讨论不同文字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

  ③最后明确两个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说明: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适时引导。如:“掇”和“辍”分别是什么意思?“掇”和“辍”分别造成了什么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又可以体会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别讨论完两个文本的三组不同之处后再对曹操的心境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教师应引导学生要结合文本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既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又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深入探讨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大体感受到了曹操的“忧思”,现在结合原诗进一步明确:①曹操有哪些“忧思”?②曹操是如何解忧的呢?

  换角度思考并讨论:从贤才们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会他们看到这首诗的感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内涵和魅力。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品味曹操礼待贤才的诗句,体会曹操良苦用心,以达到培养学生结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结: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鉴赏,学生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明白曹操在诗中不仅表明了自己的求贤之心,也表明了对贤才的礼待,更表现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可以说,这首诗本身就是在为求贤做着努力。

  5、总结提升

  (1)探讨诗歌的感情基调

  请学生结合诵读自由发表看法,教师作有效引导,但不限制学生的答案,鼓励个性化的解读。

  阅读参考:慷慨激昂。

  6、个性解读

  此环节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丰富对本诗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品评鉴赏能力。

  7、作业与拓展

  讲解作业要点并板书:

  短歌行

  曹操

  忧 解忧

  人生苦短——>只争朝夕

  贤才难得——>招纳贤才

  功业未就——>天下归心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

  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

  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基本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副词、古今异义。

  教学重难点

  1、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学习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人物性格特点;

  2、掌握本诗中“相”字的不同用法以及“信”、“适”、“谢”等实词,掌握偏义复词。

  一、导入新课

  以屠洪刚的歌曲《孔雀东南飞》导入(ppt):

  (简单点评歌词)这首歌的歌词糅合了古典诗词的精华,可以看出作词人的文化积淀是相当深厚的。

  它唱得荡气回肠,唱得催人泪下,那这个《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雀东南飞(并序)》的世界。

  二、文学常识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壁”。(注释①)

  (ppt)这首诗属于乐府歌辞。乐府,原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兼作创作、收集民间歌谣,以供朝廷制礼之用。这些采集得来的歌辞,称为“乐府歌辞”、“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属于古体诗中的一种。

  三、解读小序,把握情节(ppt)

  1、 本文的小序给我们交代了什么?

  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故事的梗概,交代了叙事作品中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成诗的缘由。

  2、根据小序对全诗故事梗概的介绍,全诗可分为哪几部分?(ppt)

  第一部分(1-10)“为仲卿母所遣”。(开端)

  第二部分(11-12)“自誓不嫁”。(发展)

  第三部分(13-24)“其家逼之”。(再发展)

  第四部分(25-32)“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高潮)

  第五部分(33)“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合葬化鸟。(尾声)

  《孔雀东南飞》课后练习

  一、全诗除开头两句起兴外,可分五个部分,依照情节的发展,给每一部分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如“兰芝被遣”)。全诗是按怎样的线索叙述故事的?

  二、这首诗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试分析下边几段人物语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并赏析加点的词句。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2.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3.“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4.“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三、这首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魂化为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四、背诵“鸡鸣外欲曙”至“二情同依依”,“府吏闻此变”至“千万不复合”,说说这两部分打动人心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全诗五个部分的标题

  起兴(首两句)

  第一部分(从“十三能织素”到“及时相遣归”):兰芝被遣(开端)

  第二部分(从“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发展)

  第三部分(从“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发展)

  第四部分(从“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高潮)

  第五部分(从“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告诫后人(尾声)

  全诗是按仲卿、兰芝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的。

  二、1.兰芝忍无可忍,自请回家,坚决果断。

  “不堪”,表示忍无可忍。“徒留无所施”的“徒”,“及时相遣归”的“及时”,鲜明地表现了兰芝的明事决断。

  2.焦仲卿:压抑自己的愤恨、痛苦,对爱情忠贞;但是死守孝道,软弱无能。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用假设句,恰当地表现了外柔内刚的个性。“终老”,以示决绝。

  焦母:愤怒,极力维护权威,专横。

  “何敢助妇语”的“何敢”很传神。

  3.刘兄见利忘义,自私,凶狠。

  “其往欲何云?”用疑问语气表示坚决,可见刘兄还是有点修养的人。

  4.兰芝通情达理,深知自己和仲卿同是被压迫的人。兰芝理解仲卿的痛苦,表现出宽大的胸怀,也显示忠贞、坚强的品格。

  “君尔妾亦然”,用语平淡,含意丰富,令读者深思。

  三、诗歌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构思上,也有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夜达五更”,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达激愤之情和美好心愿。

  四、“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

  这一段始写兰芝的美丽,“腰若流纨素”,“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中叙告别阿母、小姑,又那样谦逊,通情达理;终写夫妻的恋情和誓言,语深情切。夫妻恩爱,品格高尚,却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愤慨。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府吏闻此变,夫妻重逢,只能“嗟叹使心伤”。仲卿埋怨,誓“向黄泉”。兰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只得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一对恩爱夫妻在高压下无法反抗。恋情浓烈,又异常冷静,决然相约“黄泉下相见”,表现了相知的忠贞和无奈的抗争,实是令人血气俱动的人生悲剧。

  《孔雀东南飞》文言文知识梳理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槌床便大怒(        )

  2.箱帘六七十(        )

  3.蒲苇纫如丝(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君家妇难为

  今义:使别人为难古义:________________

  2.何乃太区区

  今义: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汝岂得自由

  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可怜体无比

  今义:值得怜悯古义:________________

  5.本自无教训

  今义:训斥古义:________________

  6.处分适兄意

  今义:对犯错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古义:________________

  7.便利此月内

  今义:方便古义:________________

  8.卿可去成婚

  今义:结婚古义:________________

  9.蹑履相逢迎

  今义: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古义:________________

  10.人事不可量

  今义:关于人员的录用、奖惩等工作

  古义:________________

  11.叶叶相交通

  今义: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意

  何意致不厚(        )

  吾意久怀忿(        )

  处分适兄意(        )

  2.适

  始适还家门(        )

  处分适兄意(        )

  适得府君书(        )

  3.见

  相见常日稀(        )

  渐见愁煎迫(        )

  项伯即入见沛公(        )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孔雀东南飞(        )

  2.卿当日胜贵(        )

  3.仕宦于台阁(        )

  4.何敢助妇语(        )

  5.以此下心意(        )

  6.交广市鲑珍(        )

  7.足以荣汝身(        )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

  译文: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1.“槌”通“捶”;2.“帘”通“奁”;3.“纫”通“韧”。

  二、1.难做,难当;2.愚拙;3.自作主张;4.可爱;5.教养;6.处理;7.吉利;8.订好婚期;9.迎向前去;10.人世间的事情;

  11.互相穿插着。

  三、1.意料/心意/主意;2.出嫁/适合、依照/刚才;

  3.见面/被/拜见,谒见。

  四、1.东南,名词做状语,向东南;2.日,名词做状语,一天天地;3.仕宦,名词做动词,任官职;4.语,名词做动词,说话;5.下,名词使动用法,使委屈;6.市,名词做动词,采办;7.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荣。

  五、1.被动句还是要被驱遣,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

  2.被动句转头望望母亲的房里,渐渐地被忧愁煎熬压迫着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5

  《书愤》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书愤》说课稿

  一、说教材

  陆游的七言律诗《书愤》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收录的都是唐宋诗词,第三课选了六首唐宋诗,其中《书愤》是最后一首。学生在小学学过陆游的《示儿》,初中学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对陆游已经了解,本课前五首诗中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蜀相》、李商隐的《锦瑟》,学生对律诗的特点也已经了解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全面深入地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学习陆游的爱国诗词,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理解陆游等南宋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诗歌鉴赏和默写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大板块,所以再设计两个高考练习题。

  古代诗词是古代诗人心灵的透视,生活的缩影,字里行间流溢着诗人的激情。可以说,每一个词都经过历练,每一句诗都经过生活的淘洗。即使平仄声调,也如珠落玉盘。因此,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学会吟诵,,在反复的吟诵中,感知诗词的声韵美,在吟诵中激起想象,体味诗人的丰富情感。

  根据上面的考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为:

  1、知识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的思想感情。(2)当堂背诵并默写全诗。

  2、能力目标: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

  3、情感目标: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

  4、重点: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诗人蹉跎岁月、壮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报国的双重情感。

  5、难点:典故的运用。

  二、说教法

  1、诵读法:作为高二学生从字面上理解《书愤》,应该说难度不大,而且诗歌篇幅短小,那么教学中怎么来教这一课?我采取了以诵读为抓手,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五读”的板块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是教法,也是指导学法;既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又加强课堂容量,由诗人的一首诗到他的很多同一主题的诗,由这一个诗人作品到很多诗人的作品,以“爱国情”这样一个主题统率整个课堂和教学材料,由《书愤》说开去,提炼出“千秋英雄爱国情”的宏大主题。教师应对诵读有具体指导。

  2、探究式学习(1)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深入了解课文。(2)学生提出疑惑,教师点拨。

  三、说学法:(1)学生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从诵读入手,大声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然后将古诗改写为现代诗,在改写中了解诗歌的内容。做到当堂背诵默写。(2)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解答,多方面理解课文。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请两个学生分别背诵陆游的《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明确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二)介绍陆游的生平经历及南宋的历史背景(用投影打出)

  (三)诵读

  1、吟读:体会情味,入文入境阶段

  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吟读,听朗读录音,个别吟读,学生老师评点,齐吟。

  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吟读要求,然后进行细致的指导。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听朗读录音、教师点评,强化吟读的要求,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学生掌握吟读的要领。

  2、译读:理解内容,披文入情阶段

  这个环节接通了古典诗与现代诗,不仅让学生入情,并且觉得有趣味有挑战性,可以玩味;学生分组活动,全班交流,老师评价,突破难点。(学生改写完后用投影打出,供学生参考)

  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豪气如山。

  曾记得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能像孔明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3、背读:积累语言阶段

  为了便于找到背诵的规律,先思考讨论一个问题:这首诗被称为是陆游“一生感情(爱国)经历的艺术概括”,请找出诗歌中陆游的情感经历。(板书内容要点、作者感情线索)

  然后,自由背读,齐背。

  4、说读:思考探究阶段

  教师提问(1)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3)本诗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说说。(对比、用典。)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解答。

  5、联读

  《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回答。

  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诗词中找出类似的诗句。(用投影打出)

  1、陆游的《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2、辛弃疾《破阵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岳飞《小重山》: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三位诗(词)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一致的,“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计。而他们的遭遇也惊人的相似,陆游是“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是“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可见悲剧并不是陆游一个人的,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国。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他们的悲怆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怆,陆游终生没有解开的情结不是他个人的情结,而是所有南宋爱国志士们共同的情结。

  (四)高考仿真练习

  1、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感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赞扬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五)知识积累:陆游的名句(用投影打出)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六)背诵默写检查:叫三位同学上黑板默写全诗,其他同学在下面默写。注意几个容易写错的字:“那”“洲”“渡”“斑”。

  (七)课外写作:我心目中的陆游(不少于600字)

  《书愤》教学反思

  设计教学简述:

  这是一堂县公开课,准备的时间很充裕,备课也很精心,前后共上了三次,感觉各有千秋。

  第一次试上,班级是本校高一(6)班。老实说,选这个班级有些冒险,对高一的学生而言,比较阅读这样的两首诗毕竟有些难度,然而我又想,这是一个在文科上比较强势的班级,理解能力应该不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讲台。

  40分钟下来了,感觉很糟糕,同组老师给予如下评价。

  1、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明显的区分,设计思路按照选修课来设计的,可是课堂操作却更多的表现为必修课的模式。

  2、知人论世的方法指导不够妥当,不及时。

  3、名为比较阅读,但是比较的重点还是不突出,或者说比较的点还不够明确。学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维不够活跃。

  4、关于不同表现手法的比较,不必单独作为一个比较点,毕竟“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上是一个难点,是学生最模糊的一个概念。如果他连这个概念都不明确,那么比较其不同从何而谈。

  5、课堂应该大胆放开,精简环节。

  基于以上建议,我修改了教学设计的某些环节。

  1、导入时让学生比较两个题目的异同,并猜测诗文的大致内容。

  2、删去了原设计中共同点的比较这一环节。

  3、赏析的主问题也由原来的“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换成“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抒发个人情感上的不同之处”。

  这样改除了刚才提到的“表现手法”是诗歌赏析的难点之外,我还考虑到,诗歌所有的技法其最终的指向都是情感。那么从情感出发再来把握手法等方面的问题,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

  修改之后第二次试上,感觉良好,同组老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呈现,听课的老师一致认为没有太大的问题,如果在诗句的揣摩上再细致些,就更好了。

  第三次的上课,就是在第二次的教学设计上操作的。然而,课堂的呈现却出乎意料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知人论世的方法指导没有落实到位,我虽然在预习资料里详细地介绍了诗人的生平以及诗作的背景,但是没有将资料充分的利用起来,在课堂上也没有用PPT呈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对两首诗的“不同情感”的理解不到位。同时,“表现手法”没有单独设比较点,可是在这个班上课的时候,有很多学生能够理解两种表现手法的不同,可见,备课时对学情的分析还是不够到位。

  我的几点感悟:

  一、教学设计一定要有教材意识,要考虑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以及整个教材的编写意图。

  首先,《蜀相》《书愤》同处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之部”,所处的单元赏析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于是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第二,这是一本选修教材,是在高一、高二古诗文教学基础之上的提升教学,那么,课堂的呈现应该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于是,我设计将两首诗放在一起比较赏析,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比较赏析的能力。单单从教学设计上而言,这堂课的设计是体现了课程意识,教材意识的。

  二、备课时还应该有学情意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堂的呈现是老师和学生双向活动的过程,如果仅有优秀的设计,却没有恰当的表达渠道,那么再精美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梦中乌托邦。

  第一次试上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造成了课堂上老师的“一言堂”现象,听课老师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也觉得收获甚微。

  面对这个接受层次的学生,如果我将设计调整为重点欣赏《蜀相》,在深入分析《蜀相》的基础上,自学《书愤》,比较两首诗在歌颂诸葛亮功绩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也许课堂呈现更紧凑,学生也会有根深的体会。

  第三次课堂呈现,仍然没有考虑到学情。第三次上课的班级,学生的总体水平是比较高的,那么我最初的主问题“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的设置,就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如果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方面去探讨,课堂也许会更有序,环节也会更紧凑些,学生对两首诗的解读也会更全面,更深刻。

  第二次上课因为做了充分的预习准备,也兼顾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故而呈现效果比较好。

  三、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课堂机智,来应对课堂的突发事件。

  课堂机智包含两方面内容: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与应变能力随机调整与课堂教学进展不一致的内容或节奏或教学方法,又是指教师能从容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以巧妙的手段予以引导、转化、淡化等恰当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

  我这堂课的呈现之所以不理想,和我愚钝的反应大有关联。上课伊始,解读《书愤》一题,一学生回答“看见书就很愤怒”,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也是一个展现教师教学机智的良好契机,但是我却直接将“书愤”的含义展示在了PPT上。这里如果灵机一动,将“书”的意义的演变大略地解释一下,学生就理解诗题的含义了。教学手段不够婉转,牵引的痕迹太过明显,这一点在课堂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那种“雁过无声,风过无痕”的教艺境界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预想中学生会先提到两首诗的最后一联,然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的不同情感,进而探究诗人不同情感的根源,这里就要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可是学生的回答直接就从表现手法入手了,和我预想的教学进度不一致,于是,我有点慌乱,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想要把学生引到预设的轨道上去,然而课堂是不可逆转,不可复制的。于是在慌乱的思维下,结束了慌乱的课堂。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的“求索”之途遥且艰。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6

  马新桥

  教学目标:整体把握课文,体味其中或喜或悲的感情。

  能力要求:培养理解、领悟、欣赏、评价古代散文的能力。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学习作者善于捕捉生活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体味。

  学法指导:梳理全文思路,领会作者情感,把握写作特点,欣赏朴实文风。

  教学步骤:

  一 检查背诵情况,单人背,集体背相结合。

  二 检查词类活用掌握情况。

  1 雨泽下注 下 名次作状语 向下

  2 使不上漏 上 名词作状语 从上

  3 东犬西吠 西 名词作状语 向西

  4 乳二世 乳 名次作动词 用乳汁喂养

  5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 名词作状语 亲手

  三 学习课文第5、6两段

  1 学生朗读这两段。

  2 学生自读自译,教师点拨,强调以下知识点:

  重要词语

  归: 旧指女子出嫁。

  归宁:出家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后多指言语、行动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手: 名词作状语 亲手

  一词多义:

  或凭几学书 受制余人,先发制人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

  书 家书抵万金 制 因地制宜

  余因得遍观群书 其制稍异于前,增其旧制

  意洞手书 制彼裳衣

  3 指导背诵(略)

  四 整体把握课文

  1 把握全文思路

  1)第一段,主要写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情况以及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情趣。修缮前,小轩 小、破、暗;修缮后,小轩 亮、雅、静;作者'偃仰'其中,轩前小鸟、月影相伴,充满诗情画意。

  2)第二段承上启下,'多可喜'承上,'多可悲'启下。

  3)第三段重点写悲,从家庭的变化写到对亲人的思念。先写由于 诸父异爨,家中一片衰败景象;继写老妪对母亲的回忆,以及我对祖母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思念、悼亡之情。

  4)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读书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之事,是'悲'的进一步补充。

  5)五、六两段是补记,写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作者把妻生前来轩的情趣与妻死后'室坏不修'的悲凉相对比,更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抒发自己对亡妻的强烈怀念之情。

  2 体味作者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项脊轩志》一文,作者表达了或喜或悲的思想感情,关于这一点,可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分析,教师点拨。

  具体点拨如下:

  喜: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主人则偃仰啸歌,怡然自得,喜自然而生。

  悲:祖母去世,慈母隔逝,爱妻早亡,岂不悲哉?悲是本文的主要基调。作者的悲又是比较复杂的,南阁子明亮、清静、雅致,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曾经慈母'一致',问寒问暖曾经大母言辞爱怜,喃喃自语,以手阖门及持象笏至,殷勤期望;曾经爱妻凭几学书,述诸小妹语,何等亲爱、缠绵。而如今枇杷亭亭如盖,物是人非,此情此景,人何以堪!伤心处,作者是'长号不自禁'。美好的往事都已化作云烟,成为幻影,作者对此如何不泪垂!悲,在所难免。

  3 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师生共同品味总结,让学生谈最能触动自己的语句。

  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作者写来富有诗情,风景这边独好,小鸟时来啄食,更添生活气息。

  又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了了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

  再如,对祖母的描写,通过言辞、喃喃自语、持象笏至等细节,把祖母对孙儿的关心、疼爱、期待之情,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此外,还有妻来轩中的往事,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等细节,都很感人。

  五 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准备一篇以人物为中心的说话稿,要求通过一两件小事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气质,在记叙中反映出你对人物的印象及情感。题目自拟,字数300左右。

  《项脊轩志》课外语段阅读练习

  课外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曾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而属巡盐御史袁淳论瑞及慈溪知县霍与瑕,与瑕,尚书韬子,亦抗直不谄懋卿者也。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瑞户部主事。

  注:台--指御史台。橐--袋子。

  1.对下列四句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 靖:安定。

  B.令老仆艺蔬自给。 艺:种植。

  C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屈:竭,尽,引伸为结束,完结。

  D.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抗:刚正不屈。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甲 ①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②时瑞已擢嘉兴通判

  乙 ①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②而属巡盐御史袁淳论瑞及慈溪知县霍与瑕

  A.甲组两加点的字意思相同,乙组两加点的字意思也相同。

  B.甲组两加点的字意思不同,乙组两加点的字意思也不同。

  C.甲组两加点的字意思不同,乙组两加点的字意思相同。

  D.甲组两加点的字意思相同,乙组两加点的字意思不同。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举乡试,入都。 乡试:明清两朝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考试,叫乡试,考中的叫“贡生”。

  都:都城。

  B.即伏阙上《平黎策》。 伏阙:拜伏在宫门外面,阙即宫门。

  C.署南平教谕。 教谕:县学校的学官。

  D.供具甚薄。 供具:供设酒席的器具。此外借指供应的物品。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 )

  A.刚才胡公巡察所部地区,命令所经过的地方不要声张。

  B.刚才胡公巡察所部地区,命令所经过的地方不要准备礼物办宴会招待。

  C.刚才胡公巡察所部地区,命令所经过的地方不要办礼物准备宴会招待。

  D.刚才胡公率领所部地区,命令所经过的地方不要办东西准备宴会招待。

  5.纳入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

  A.交纳到淳安县的钱库,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什么理由治海瑞的罪。

  B.把他关进监狱,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怪罪海瑞。

  C.交纳到淳安县的钱库,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罪。

  D.把他关进监狱,并把这件事以极快的速度告诉宗宪,宗宪没有什么理由治海瑞的罪。

  6.①识者壮之。 ②坐谪兴国州判官( )

  A.①认识他的人认为他英勇。 ②因为这事被贬为兴国州通判。

  B.①有见识的人很赞赏海瑞的胆力。②因为这事被贬为兴国州通判。

  C.①认识他的人很欣赏他的强壮。 ②因为这事被贬为兴国州通判。

  D.①有见识的人很欣赏他的胆力。 ②因受牵连被贬为兴国州通判。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海瑞不事权贵、刚直不阿的品格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2分)

  ①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

  ②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

  ③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④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⑤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⑥时瑞已擢嘉兴通判,坐谪兴国州判官。

  A.①②⑤⑥   B.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8.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段文字介绍了海瑞的出身及早年经历,突出其不事权贵的刚直性情。

  B.海瑞的生活俭朴,对己严格要求,是其优秀品格的一个方面。

  C.海瑞蔑视权贵,也遭到权贵们的迫害,胡宗宪、鄢懋卿对海瑞的排挤就是一个证明。

  D.这段文字,对海瑞的出身及早年经历的介绍极其简略,只列举了几件事,但读者对海瑞却有了一个总的印象。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A 6.D 7.B 8.C

  《项脊轩志》知识点汇编

  1、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 以当南日(“当”通“挡”)

  2、古今异义 室仅方丈(一丈见方)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垣墙(筑墙)②客逾庖而宴(吃饭)③吾家读书久不效(取得效果)④乳二世(用乳汁喂养)⑤执此以朝(上朝) ⑥垣墙(围绕)。

  形容词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许多事)

  动词作名词 比去(离开的时候)

  名词作状语 ①雨泽下注(朝下)②使不上漏(从上)③前辟四窗(在前方,此指在北面)④小鸟时来啄食;时至轩中(时时)⑤东犬西吠(朝西)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亲手)⑦何竟日默默在此(整天)⑧内外多置小门(在里里外外)

  4、特殊句式 判断句(1)“……也”式: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妪,先大母婢也③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2)“……为……”式:轩东故尝为厨(3)无标志式此吾祖大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被动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无标志式)

  宾语前置 ①令人长号不自禁(“自禁”,禁自,禁止自己)②又北向(“北向”,向北,朝北)

  介词结构后置①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②然余居于此(在这里居住)③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④而母立于兹(在这里站过)⑤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⑥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⑦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⑧何竟日默默在此(在这里不作声)。

  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词语

  号:háo 阖:hé,关闭 枇杷:pípá 扃牖:jiōng yǒu 楯:shǔn 爨:cuàn

  婢:bì 得:得到 日:阳光

  稍:稍微 影:日光 先是:这以前

  迨:及,等到 庖:厨房 凡:共

  尝:曾经 每:经常 兹:这,此

  以:用 过:探望 大类:很像

  比:及,等到 顷之:音节助词 尝:曾经

  归:旧指女子出嫁 且:那么 制:形式,规制

  盖:伞 或:或者 殆:表揣测,大概

  故:以前 去:离开 竟日:整天

  二、古今异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旧,原来的)

  南北为一 (一,整体)

  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

  久不见若影 (若,你)

  日过午已昏 (昏,暗)

  或凭几学书(几,书桌;书,写字)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交错)

  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

  亦遂增胜 (胜,佳景,引申为光彩)

  吾妻来归 (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始为篱,已为墙 (已,后来、不久)

  三五之夜 (三五,即十五)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整)

  且何谓阁子也 (且,那么)

  余自束发 (束发,表示成年)

  三、一词多义

  始

  室始洞然 (才,连词)

  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

  过

  日过午已昏 (超过,动词)

  大母过余曰 (探望,动词)

  置

  顾视无可置者 (放置,动词)

  内外多置小门 (设置,动词)

  而

  余扃牖而居 (助词,表修饰,无义)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 (但,连词)

  为

  始为篱,已为墙 (做,动词)

  轩东故尝为厨 (作,动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成为,动词)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对,介词)

  以

  以当南日 (用来,动词)

  以手阖门 (用,介词)

  能以足音辨人 (凭借、根据,介词)

  执此以朝 (用如“而”,介词)

  谓

  且何谓阁子也 (叫作,动词)

  妪每谓余曰 (告诉,动词)

  一

  庭中通南北为一 (整体,名词)

  先妣尝一至 (常来,副词)

  日

  以当南日 (太阳,名词)

  不能得日 (阳光,名词)

  先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以前,名词)

  先大母婢也 (去世的,形容词)

  四、通假字

  垣墙,以当南日 (“当”通“挡”)

  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

  五、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乳二世 (乳,乳养)

  客逾庖而宴 (宴,用饭)

  执此以朝 (朝,上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取得效果)

  垣墙:垣墙,砌墙,

  雨泽下注:雨,下雨,名字活用作动词

  2.名词用作状语

  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朝下,上,从上面)

  又北向 (北,朝北,行为方向)

  东犬西吠 (西,朝西,行为方向)

  前辟四窗(前,在前方,行为方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亲自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多,许多事)

  4. 名词使动用法

  垣墙 周,使围住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用“……也”表示判断。如:

  1)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 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

  1)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主语“余”)

  2) ()借书满架(省主语“余”)

  3) 吾儿,()久不见若影 (省主语“吾”)

  4) 使()不上漏(省兼语“之”)

  5) 明月()半墙(省谓语“照”)

  6)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介词“于”)

  7) 垣墙()(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如:

  1)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3) 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4) 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5) 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7

  一、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歌曲动画《再别康桥》,导入本课。

  二、朗读诗歌

  1. 提问:你觉得诗词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 教师介绍背景: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徐志摩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3. 教师朗诵全诗,配背景音乐和画面。要求学生注意节奏与重音。

  4. 学生分各种形式朗读,教师逐节指导。屏幕出示全诗及其节奏与重音提示。

  点评:诗歌重在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领悟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

  学生带着任务在学习网站的“自主学习”栏目自学。“自主学习”包括“学习任务”、“徐志摩”、“诗歌意象”、“诗歌形式”、“诗歌诵读”和“英国风光”等内容。

  四、学习反馈

  方法: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 刚才你阅读了哪些古代的别离诗?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它们送别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

  ◆ 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云彩等)我们叫什么?诗歌选择的是哪些意象呢?

  ◆ 诗人告别康桥时,按理说,应该有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作者却避开了这些,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有什么好处呢?

  2. 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闻一多提出的诗歌形式上的“三美”主张是什么?你觉得《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吗?

  ◆ 音乐美:

  A、 从押韵上看:本诗一节一韵,每节换韵。

  B、 从节奏上看:诗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从首节和末节来看: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 建筑美:

  A、 从字数上看:《再别康桥》共7节,每节两句,每句6~8字。

  B、 从排列上看: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给人以流动的美感。

  ◆ 绘画美:

  A、 选用“云彩,金柳”等词语,给读者色彩想象。

  B、 诗人用了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如“招手”、“荡漾”等。

  C、 全诗共7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等。

  重点赏析“绘画美”,赏析的同时出示画面,然后学生看着画面回忆相应的诗句,再看着画面背诵全诗。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屏幕显示。

  点评:诗歌鉴赏的方法是重点,通过重点讲解便于学生网上拓展,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另外三篇现代诗的学习。

  五、网上拓展

  布置任务:点击“相关网站”,进入“徐志摩名作欣赏”网站,和因特网上的专家一起赏析徐志摩更多的诗歌名作。然后,把你的学习成果让我们大家来分享。

  点评: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去学习和创新。

  六、成果展示

  学生朗读并赏析“徐志摩名作欣赏”中的现代诗,重点赏析诗歌的意象美和形式美。

  点评:给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小字槱森,后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1897年出生,至1931年飞机出事,生活了35年,英年早逝。原名徐章垿,为什么改名叫徐志摩呢?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可爱,清末时长着一个大脑袋,留着一个"猪尾巴",所以他的父亲就请了一个名叫志慧的和尚看相,说是将来必成大器。所以1928年,他出国时改名"徐志摩"——志慧和尚摸过的。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8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9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10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36’,3min)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1.好,听完录音了。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呢?(《雨巷》)(教师板书)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刚刚在听得时候,这首诗歌给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它是欢欣鼓舞、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1min)(总7min)

  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一定要放开声音来读,想象一下,你就是诗歌中的“我”,此时此刻,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而你正撑着伞,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总13min)

  三、品味诗歌意象(12min)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1min,总3min)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2min)

  3.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描写姑娘的动作,描写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现在一个什么地方?(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4.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但是,我们从这些描写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子,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看不到)。不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电视中),对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因此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现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丁香)。丁香是一种?(花),没错了,丁香花。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起。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3min)

  6.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终于,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而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1min)

  四、探寻诗歌主旨(4min)

  1.所以啊,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的诗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爱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

  组A:我们小组认为是爱情诗,这首诗已经明确地写清楚了我希望能够遇到丁香姑娘,虽然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不完美,但是我还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这是一首爱情诗)

  组B:我们小组也认为是爱情诗,因为在诗里边看不出政治因素。(确实,诗歌里边没有任何明确的写政治的语言。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同看法的?)

  组C: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是爱情诗,但是我自己觉得是政治诗。(为什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比较多战争,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爱情诗,实质上是政治诗。

  3.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非常地不错。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了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分析这首诗歌主旨的时候他联系了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进步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6.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爱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爱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知道,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后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是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面的,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看完这首诗之后,就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雨巷》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确实啊,这首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A.我们都知道,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面必须——押韵。这一点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没错了,ang,而且,不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子。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六、齐读诗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再次来感受这首诗的音乐美。

  七、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诗)没错了,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该怎么做呢,没错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最后一个步骤,还应该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就是鉴赏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来鉴赏别的诗歌。今天的作业呢,就是请大家根据我们归纳出来的这几个方法,分析《每课一练》42页第三题艾青的这首《礁石》。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它这种忧郁、哀怨的感情基调,我们还分析了这首诗歌的五个主要意象,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我们还根据姑娘这个意象探讨了诗歌的主旨,最后,我们通过对诗歌形式、语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歌,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这些就留给大家课后自己去品味。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11

  一 导入新课

  古今的中国文人常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致的或富有深意的名字来表现自己的志趣追求,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梁启超的饮冰室,周作人的苦雨斋等。(学生有人喊还有项脊轩,教师回应)对,还有明代作家归有光的项脊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了解项脊轩的特点以及和项脊轩有关的一些人和事,深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厚感情。

  二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2-1571),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九岁能文,但命途不顺,35岁才中举人,后来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无奈,后来迁居至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学生称之为震川先生。到60岁他才中了进士,授县令职,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有《震川文集》40卷。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反对拟古主义,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后人誉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写重大的社会题材,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项脊轩志》可为代表。

  三解题: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归有光的远祖曾住在江苏太仓项脊泾,作者自号项脊生,斋名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乃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

  四 播放录音,学生听读,解决字音问题。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冥然( )老妪( )先妣( )

  呱呱( )象笏( )长号( )扃牖( )凭几( )偃仰( )瞻顾( )

  五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点拨个别字音及断句。

  六 结合注释自读自译课文第一段。

  找学生翻译第一段,教师点拨,强调相关知识点。

  下 名次作状语 向下         上 名次作状语 从上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顾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胜 沛公不胜杯杓 (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何可胜道也哉 (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

  方丈:一丈见方 垣墙:名次作动词,砌上垣墙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特殊句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露( )

  七 指导学生背诵第一段。

  本段第一句是一个判断句,接下来写修葺前项脊轩的情况,作者着眼于'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破(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三个特点,非常简洁地写出修葺前项脊轩的破败情况。

  余下的文字是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情况,作者也是抓住三个特点来写。'亮':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露。前辟四窗,垣墙,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雅':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静':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最后一句意境优美、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记诵。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背诵中首先要抓住修葺前后'轩'的特点,即由'小、破、暗'到'亮、雅、静',因为这六个字串起了几乎整个第一段。

  另外这一段文字在句式上也很有特点,即四字句较多。抓住文段的这一特点,也有利于本段的背诵。(教师可作示范背诵。)

  八 小结

  第一段叙述了项脊轩修葺前后的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的深情。'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趣。这一段用'喜'字贯穿。

  项脊轩志

  第二课时

  马新桥

  教学目标:掌握重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要求: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理解课文2、3、4段并背诵。

  学法指导:理清思路,把握情感,随堂背诵。

  教学步骤:

  一 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并集体背诵。

  二 检查课后练习二的完成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三 学习第2、3、4段

  基础知识梳理

  学生自读自译,教师点拨,强调如下内容:

  重要实词 虚词 词语

  逾:越过 而:你 乳:名作动 用乳汁喂养 兹:这里 若:你 竟:全 、整 类:像 比:及、等到 效:用作动词,得到效果 禁:忍住 得:能够 大母:祖母

  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呱呱:gū 小儿哭泣 guā象声词,形容鸭子 、青蛙等的响亮的叫声。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上。

  先妣:已死的母亲,《礼记》:'生曰父、 曰母、 曰妻,死曰考、 曰妣 、曰嫔。'

  一词多义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然 沛公然其计,从之 凡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杂然相许 巨是凡人

  然自后余多在外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 凡再变矣

  后秦击赵者再

  特殊句式:

  1 儿寒乎?欲食乎?

  2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四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背诵。

  课文得第2、3两段叙写项脊轩得变迁,回忆母亲祖母的往事,用'悲'字贯穿。其中第二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多可喜'照应前一层,'亦多可悲'引起下边的内容。

  第三段可以分为三层

  1 '先是……凡再变矣。'

  2 '家有老妪……余泣,妪亦泣。'

  3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令人长号不自禁。'

  第一层写由于'诸父异爨'而引起的庭院变化,反应家庭的败落,揭示'悲'的表象;接着回忆母亲,主要是借老妪之口,表达对母亲的怀念;第三层回忆和祖母的往事,回忆中对光阴易逝、有负亲人所望有着感慨,是'悲'之深化。

  因此,指导背诵时,首先抓住本段的三层内容,结合内容上的特点,语言方面的特色,感情上与学生的贴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背诵。

  第四段的背诵比较容易把握,在此不再赘言。

  学生反复诵读,教师从容指点,引导背诵,示范背诵,学生试背,集体背诵。

  五 补充课文第四段省略的内容,是文章更加完整,以便更深入的体味作者的情感。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隆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是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教师点拨学生翻译。

  这段议论中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加以感叹之词,和盘托出自己不得志的感慨。

  作业:

  1 背诵2、3、4三段。

  2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3 预习最后两段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12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讨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行字﹑词﹑句解释大比赛;以采访的形式体味山市之奇.)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分析: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重点分析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分析: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xx。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xx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优秀教案12-27

高三语文优秀教案12-31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01-04

优秀足球教案12-28

闻的优秀教案01-02

《桥》优秀教案12-30

高一化学教案12-30

高一语文作文:聆听智慧11-14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