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掌握并会写“灶、庞、焕”等生字;
3、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
4、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绘的一座村庄、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二)自读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4、学生提出自读是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写到黑板上。
(三)品读-
1、这座村庄原来是什么样?指名读1、2小节。你能想象出当时的生活吗?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开篇为什么用“昨天”而不说“过去”?(体会.深圳、祖国“变化”的.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这句话?省略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4、原来的村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昨天贫穷落后]
5、现在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默读3----7小节,体会诗人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关词句。
6、诗人为什么会如此惊叹?到底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组合作学习4---7小节。
7、全班交流。4---7小节从哪些方面写了村庄的变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8、是呀,农民的生活由物质到精神都“焕然一新”。“这就是昔日……”学生跟读。这一小节中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把今天的农民喻作“春燕”?为什么说他们在“描绘着美好春光”?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齐读课文。
2、诗人是怎样将村庄的变化写出来的?(让学生学习文中作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
3、原来的村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2、听写生字。
(三)根据诗歌的写作顺序,背诵课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内容:
围绕单元主题安排了六项内容。包括:片段赏析、扩句与缩句练习、古诗积累、名人事迹介绍、综合性学习等。“语文七色光”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能力训练、而是精选了能够打好学生语文底子的基础性知识、可再生性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设计理念:
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教学方法,注意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
1、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爱国华侨陈嘉庚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
4、合作完成家乡状况调查,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
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积累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合作完成家乡状况调查,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
教学手段:
阅读积累法、交流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语文七色光学习。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明确目标。
2、合作探究1
学习内容:体会句子写作特点的训练
学习要求:练习本单元中学到的品评词句的方法,独立思考,交流讨论。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3、展示评价。
4、合作探究2
学习内容:句式改写
学习要求:先朗读句子,尝试独立改写。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这个问题。
5、展示评价。
6、合作探究3。
学习内容:日积月累
学习要求:自读领悟
学习方法:读一读议一议背一背考一考
7、展示评价。
8、合作探究4。
学习内容:知识窗
学习要求:读一读谈一谈体会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9、展示评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何收获?请说一说。
四、课后作业
家乡状况调查如:地域面积、人口、民族、家乡名人等
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1、认知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
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动身,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境,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教学过程
诵读品悟,领略诗境
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相关的诗歌知识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澎湃/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代生活中,俺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明确写小计划的要求。
2、自己制定一份阅读、工作、活动或者参观计划。
【教学重点】
掌握写计划的格式。
【教学难点】
制定一份合理的小计划。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计划的用途。
二、了解写计划的.格式要求:
1、开头:
列出目标(做什么)——为进一步……,制定如下计划……
2、正文:
措施(怎么做)和具体步骤(分几步做完)——可分几方面来写;
3、结尾:
为了达到目标……一定争取到怎样的成绩……
三、制定一份阅读、工作、活动或者参观计划。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
一、激趣导入。
漫漫银河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一颗是织女星,他们的传说是那样令人心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民间故事的方式走近他们二位。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效果:
1、解决本课生字词。
2、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
3、说一说你读完文章后的疑问。
三、初读课文。
小组活动出示:
1、这篇课文讲了______和______的故事?他们是怎样的人?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四、精读课文。
1、理清人物关系:
我们先借助题目看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牛郎
织女)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感受人物形象。板书:
牛郎:勤劳善良
哥嫂:铁石心肠
老牛:知恩图报
织女:美丽善良
2、体会织女之“决”
出示:“织女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便决心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决心”变红)
一个高贵的仙女要嫁给一个贫困潦倒的牛郎,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呀。
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练习说话)
五、关于民间故事。
1、简介其他三部民间爱情故事《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2、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
民间故事就是要表达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追求和谐生活与美满感情的决心,歌颂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拓展延伸
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可以做一些课外延伸。
选择一:课后可以看看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选择二:试着去创编你心中的《牛郎织女》。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五、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课的思想内容。
2、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课的思想内容。
3、教学难点
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4、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
(板书:19、落花生)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查字典并结合课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看;美丽。
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联系课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读课,学生思考:课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掌握14个生字及18个生词(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饿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适宜、知趣、饥肠辘辘、依依不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书、对知识的感情。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及心理描写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
4、学会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设计过程】
一、初学提纲
1、自学生字,找形近字。
2、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14个词语。
3、审题,“窃读“是什么意思?
4、跳读课文,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窃读,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5、联系3、4步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6、默读课文,勾画“我”如饥似渴读书的动作的描写及心理描写的句子,批注自己读书的体会。
7、赛读难句、难段,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8、质疑问难。
二、深学提纲
1、本文作者用细腻的行动描写及心理描写刻画了作者“我”如饥似渴地窃读的特殊滋味,请默读课文,抓住相关句子细细体味并批注自己的感受,你认为作者读书时有哪些特殊的滋味?从中看出作者是一个( )的人。
2、为了表达中心,作者在写作思路、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
3、文章开头、结尾有什么特点?
三、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及新词。
2、读背文中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的佳句。
3、仿写:
我()后(括号里可填考试、偷吃蛋糕……)注意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注意开头、结尾的写法借鉴。
一、整体初读,初识作者窃读滋味
1、引导正确读写生字新词,注意难字书写
2、抓住3、4、5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用四要素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3、注意反馈勾画人物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情况,引导学生谈谈初读后的体会──窃读的滋味。
二、细读探究,体会作者读书滋味及人物特点
1、行动描写与人物心理交织,写出了作者担忧、紧张、惧怕、快乐、高兴、喜爱、满足──热爱读书,求知若渴。让学生在比用语中体会窃读的'滋味。
2、指导读出窃读的各种滋味。
三、研讨写作思路特点
(急匆地)赶→担忧
↓
(急切地)找
↓
(贪婪地)读 →惧怕、快乐
一本书读几家书店;藏身读书;雨天读书
(依依不舍地)放→满足、快乐
四、研讨开头、结尾特点
1、理解文章结尾含义深刻句子“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⑴交给体会句子含义方法:
读句子,找重点词,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的言外之意。
⑵体会句子含义:
吃饭长大:长身体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2、研究开头,结尾特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说出主要内容。
2、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在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受作者童年时候的莽撞,懂得这莽撞源于天真、无知。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的语句。
教学难点:
懂得童年的莽撞源于天真、无知。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师:由于我们的幼稚,一些小小的冒失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
1、介绍马蜂知识。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捅马蜂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前、中、后)
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小时侯冒失地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蛰伤的一段经历。
过渡:“捅马蜂窝”这件事不仅我想做,连奶奶也要做,为什么?哪里可以找到?(在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中可以找到。)
2、分角色朗读对话。(第一节到第三节)
交流问题:1、2
3、浏览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自由读文4-6小节,
(2)能不能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听出作者的什么心情?
(3)老师适时板书:渴望、“有趣”、“难以抑制”“迟疑”、“胆怯”“惊呆”“生怕”
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渴望”
4、出示第一次情感变化的句子,学生再读读。
5、马蜂窝什么样子?读文填空:“这里,()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过渡:对,有好奇心,才会有无限乐趣。正是由于好奇心,才有了“捅马蜂窝”的故事发生。
6、体会朗读
过渡:但最终好奇心战胜一切。这一捅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惊呆有关的句子”
三、研读课文
(一)自读自悟,品味含义。
(二)理解:不顾一切
1、不顾什么?(一切指什么?为什么?)
2、连命都不要了,为什么呀?
3、书上还有表达它“不顾一切”意思的词语,自己找一找。
4、读这句话,想一想,我们要读出什么语气?
5、什么样的气势与架势?
6、这是一只()的马蜂。
作者由于强烈的好奇,引发了一个冲动,结果被马蜂蜇了,事隔多日,作者的伤好了,他惊恐稍定,这时,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害怕与后悔)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蝉》。
【教学重难点】
1、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3、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能从示例中受到启发,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语文要素
板块一
交流平台,总结抒情方法
1、梳理总结,了解方法。
(1)导入: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想一想:这几篇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2)出示课件。
出示课件:
(3)听了大家的交流,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还有哪些发现。
预设一:我发现同是写事物的文章,但抒发的情感可以不一样。《白鹭》这篇课文蕴含着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珍珠鸟》写出了人与鸟之间的情意,使人感受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预设二:这几篇课文都是借助事物抒发情感,但每篇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也有些不同:《白鹭》主要在描写不同的情境画面中表达喜爱和赞美;《落花生》是通过人物对话与对比,突出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主要讲了童年与桂花相关的`几件事,在叙事中寄托思乡的情感;《珍珠鸟》通过人与鸟相处时的细节描写,抒发感受。
(4)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课文
所描写的具体事物
事物的特点
表达的情感
《白鹭》
白鹭
外形美、神韵美
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落花生》
花生
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要做实实在在、有用的人
《桂花雨》
桂花
香气四溢,香甜生活
思念故乡和亲人,怀念童年
《珍珠鸟》
珍珠鸟
从怕人到信赖人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2、看图想象,借物抒情。
(1)过渡:是的,只要留心观察,深入思考,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都能寄托人的情感。下面这些事物能让你产生怎样的感受?
出示课件:
落叶纷飞
百花盛开
饺子
(2)学生交流预设:落叶让我产生奉献一生、叶落归根、自由快乐等感受;百花盛开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命的顽强、大自然生机勃勃等;饺子让我产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母爱的温暖、学习包饺子也不容易等感受。
(3)小结:若有心,一花一木皆有情,一事一物都含理。我们要学习本单元的作者们,运用我们的语言,借助大千世界的平凡事物,去表达我们的情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材来源: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主题:我爱阅读课时:共3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第九组张建岭张新利田新峰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口语交际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2.基于写作
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有一定速度。
3.基于综合性学习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一”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学生在积极参加活动的同时,读写知识和能力获得了很大的迁移,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1.基于口语交际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在表述一段话的时候仍然会有语句不流畅的现象,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和鼓励。2.基于习作
五年级学生能在与人交流后,根据表达需要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有一定的速度。但是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完整。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开展辩论等活动,训练学生表达、倾听等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评价任务
1.能够围绕交流主题说出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悟,表达语言准确,完整,流畅,内容具体有条理,意思明白。
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积极的交流活动中,通过倾听同学的读书故事,讲述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感悟,获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明白读书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反思与评价1.目标达成情况:目标一:
2.教后得与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要求
1、理解格罗培斯设计的最佳路径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2、学习格罗培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会认读本课的生字。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格罗培斯设计的最佳路径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学习格罗培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搜集设计大师格罗培斯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谁来介绍一下格罗培斯,学生结合资料,教师补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看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新词。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四、细读品味,感悟最佳途径。
1、格罗培斯之所以设计出最佳路径靠的是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思考。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谈论。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学习。
(1)他严谨的工作作风。从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已经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这2句话中细读品味。
(2)因为老太太的做法给了他创作的灵感。抓住:漫山遍野、绵延上百里等词语体会格罗培斯受到的启发。
(3)引导学生体会“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的做法。
五、拓展延伸
根据自己的感想创作名言。
六、作业:完成同步
板书设计:
27*最佳路径
作风严谨思维创新
以人为本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科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意思。
3、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重点难点:
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1.同学们,玻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东西,你知道玻璃有哪些种类吗?他们有什么用处吗?
2.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关于玻璃的课文,题目叫:13 新型玻璃
二、检查课题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说一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板书
夹丝网 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三、讲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的语句,用“~~~~”划出描写它作用的语句。
2、学生自学后讨论:指名说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并板书:特点 作用
中间夹丝金属丝网 报警
3、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说边体会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四、分组自学二至五自然段
1、学生用上述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以下四中玻璃。每人学一种,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学生完成板书,填写四中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认识各种玻璃。
六、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今天,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走进新型玻璃展览馆,进一步了解各种新型玻璃。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出示表格)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然后看着表格,连贯的说一说每一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召开展销会,鼓励学生竟说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在我们班开一个展销会,让每一位同学都当一回推销员,推销员是干什么的,知道吗?(就是把自己厂里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发动大家来买自己介绍的产品,如果来买的人越多,就说明你这个推销员的水平越高。)
学生在组内推销。
2、都准备好了吗?
下面请你么上来像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推销。
3、学生填写订单,交给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学生,然后评出优秀推销员。
4、同学们,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之外,你们还知道其他新型玻璃吗?如果知道,你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争当“小发明家”,培养创新精神
1、同学们,除了课文中讲到的和同学们刚才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新型玻璃,他们在现代化建筑中正起着(重要作用),研制这些玻璃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真了不起,它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发明一种新型产品呢?
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每人设计一种新型产品,完成这张21世纪新型产品设计方案。
2、学生完成方案
3、交流
4、总结
同学们都能积极动脑,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了一种新型产品,还没有完成的,或还需修改的课后完成,最后,老师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让理想成为现实,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四、作业
1.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2.完成指导丛书的练习
板书设计:
特点 不断探索
新型玻璃
作用 创造奇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通过初读课文以及对课题的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内容?
3、教师小结归类:
梅花魂的魂指的是什么?梅花具有什么品性?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1、教师提出自学要求: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小组自学,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汇报。
2、学生自学。
3、小组汇报。
四、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葬身异国:指尸体埋葬在外国,也就是死在外国。
文坛:文艺界。
颇:很。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很值钱的东西。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无所谓:说不上。
眷恋:深切地留恋。
2、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通过写爱梅花而间接反映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3、课文中的梅花魂指的是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2分)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
(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
2 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
二、新授:
1 师:同学们,你们看,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
2 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4分)(学生用心去读书,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 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初步感知)(2分)
(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
(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
(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
(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
(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
(板书五件事)
4 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
(总结出婴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
5 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才划的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声的朗读。(3分)
6 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3分)
7 全班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认真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
第一件事:(2分)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指名读
(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故乡之情。
(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
(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
第二件事: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2分)
(1)指名读
(2)同学评议:声不在高,批评的分量重,十分严厉。
(3)带着这样的感情试着读出来。
(4)指名读。
(5)简单评议。
第三件事:(10分)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一)
(1)学生读到时出示投影
(2)是啊!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歌颂了梅花精神,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诵读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文。)
(3)你见过梅花吗?想再看一看吗?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欣赏梅花,边看边结合着同学们找的的句子、资料和生活中的经验想一想梅花与其他的花到底有什么不同。(学生说,评议,抓住愈是寒冷句,教师边总结边变“愈”字的颜色。)
(4)每个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5)指名读。
(二)
(1)外公由梅花联想到什么?
(2)自由读外公说的话,想想还有哪些有气节中国人?
(学生反馈,说自己知道的有气节的人。)
(3)在读,读出中国人的气节。
(三)
(1)我们再看13自然段,这是在我即将离开外公时他对我说的一段话,想一想此时的外公应用怎样的语气对我说这段话?(学生讨论:语重心长,教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期望之情等。)
(2)每个人试着用这种语气来读。
(3)指名读,大家评议。
(4)师生对读,体会外公的感情。
8 外公就是这样一位时时刻刻都牵挂祖国的老华侨,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的冬天来临了,面对着梅树下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也可以结合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来谈。2分)
9 老人为什么把自己珍爱的梅图送给我呢?齐读16自然段,思考。(2分)
(把他的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带回到祖国)
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心。
10 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内容。(1分)
这节课我们有深入的学习了《梅花魂》,知道了这篇文章由我看到了梅花想到了外祖父,回忆起他生前的五件事,进一步体会到了老人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的感情,也从中感受到了老人盼望回归的心。
11 学忘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了吗?(2分)
(学生结合着自己的理解来谈。)
12 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请大家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体会爱国华侨们的心声。(2分)
板书:
22 梅花魂
落泪
外公 赠手绢 训斥 思乡之情
赠图 痛哭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梅花魂》教学设计十二,梅花魂,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有一种海洋里的动物,单是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种庞大的动物就是鲸,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
2.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鲸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学习生字新词,读生字-组词-读句子,说说书写和记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
3.把讲由于环境的变化,鲸逐渐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4.质疑。
三、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生字组词,说说学习生字中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肺”字右半部与“市”字的区别。
3.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鲸( ) 肢( ) 滤( ) 吨( )
惊( ) 技( ) 虑( ) 顿( )
肺( ) 判( ) 胎( ) 苔( )
痱( ) 叛( ) 抬( ) 怠( )
4.找出鲸由于环境变化而逐渐进化的句子读一读。
四、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1)鲸有哪些特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根据鲸的特点,课文可以分几段?
2.学生讨论交流
(1)鲸很大,用肺呼吸;种类多,一般分为两大类;吃得多,睡觉特别,长得快。
教师边听边总结性板书:很大,哺乳动物,种类,生活习性)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鲸的这些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鲸非常大。
第二段(第2自然段):说明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第三段(第3自然段):介绍鲸的种类。
第四段(第4自然段到结尾):描写鲸的生活习性。
五、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描写鲸很大的句子勾画下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
教师结合学生自己谈的内容板书。
2.作者在说明时列举了很多数字,这种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板书:列数字;在说明鲸很大时,作者还列举了人们熟知的事物象作比较,板书:作比较。这样使说明更通俗,更易让人理解,陌生的鲸就变得不陌生了,今后我们在写作时应用这种方法,会使文章更加清楚、明白。
3.朗读第一段。
4.小结:让学生对照板书总结这节课主要内容。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分段朗读课文,说说鲸有哪些特点?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
2.哺乳动物一般具有哪些特征?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重点理解“退化”和“进化”。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2.播放视频资料。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
2.举例说说应用到了哪种说明方法?
3.播放视频资料。
五、小结
1.朗读全文。
2.观看电视教材。
3.从多方面多角度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习这篇精读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讨论,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学生自悟,教师及时点拨归纳,从而抓住重点;通过观察图片和理解重点词语使学生突破难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时引导学生举例。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视频资料的选择使用,很好地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探究活动
1.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以“编小报”、“出板报”、“画图”、“班队主题活动”等形式向大家介绍有关鲸的知识、故事。
2.还可以用“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这一线索贯穿全文。根据这一特点,可设计如下的训练:读下面一段话,再按要求写一段话。
一天,东海龙王突然心血来潮,想搞个鱼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种鱼最大,哪一种鱼最重。得到名次的,龙王将给与重奖。到了比赛那一天,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鱼都游到了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蟹将军的查验进入了赛场。鲸得到了这个消息,它也想乘机溜进去拿个大奖。当他正想混进赛场时,被蟹将军挡在了门外。鲸和蟹将军发生了争吵,蟹将军说出不准他参加比赛的理由,鲸只好灰溜溜的游回去了。
要求:
(1)想一想,鲸想*什么混进去拿大奖的?蟹将军说出了哪些理由让鲸只好灰溜溜的又回去了?
(2)写出鲸的想法和蟹将军争吵时的对话,并对它们争吵时的动作、神态加以描写。
这一训练可安排学生选做,既使学生认真读了短文和课文,了解了鲸的有关知识,又要展开想象、写作,将读、想、写巧妙的熔为一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教学要求:
1、学会“否、锻、炼、垒、德、需、励、鞭、策”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堡”,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出第一问的内容,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育才学校、山海工学团创办人,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小先生制,讲究“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
3、学生自读:(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2)划出重点句子。
三、检查初读,理清思路
1、出示生字词,认读,正音,说说意思和写法。
2、按四部分指名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感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圈画: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练习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朗读体会。
3、总结: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五、学习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锻、炼、德、励、鞭都是左右结构。
3、比一比,再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
六、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
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陶校长的后三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总结的学法进行自学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回顾第一问,了解写法和学法
1、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联系关联词语“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了解表达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2、总结学习方法。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默读圈画方法同上
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3、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四、诵读感悟,深化倾吐
1、各组派一代表读(同内容的`挑战读,点评要有层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3、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筑起(),学习上认准(),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认真负责地做好(),要学做()。这样就可以()。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4、激情齐读,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5、倾吐练习
A《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问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作业:造句(课后练习4)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31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31
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12-27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01-0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18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02-28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2-24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1-31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12-14
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