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及运算律;
3、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4、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定义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运算律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教学工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五,课堂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P107习题2、4A组2、7题
课后小结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课后习题
高一数学教案2
一、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3.1.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及其应用,学生对于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已经十分熟悉,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是载体。但我们的教学是要面向学生的,高中学生本身身心已经趋于成熟,管理与教学难度较大,那么为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应该积极发挥这种优势,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能够根据其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四、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
五、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采用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并顺势提问:能否通过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导入,很好的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高一数学教案3
学 习 目 标
1明确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如何建立;明确空间中任意一点如何表示;
2 能够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求出点坐标
教 学 过 程
一 自 主 学 习
1平面直角坐标系建立方法,点坐标确定过程、表示方法?
2一个点在平面怎么表示?在空间呢?
3关于一些对称点坐标求法
关于坐标平面 对称点 ;
关于坐标平面 对称点 ;
关于坐标平面 对称点 ;
关于 轴对称点 ;
关于 对轴称点 ;
关于 轴对称点 ;
二 师 生 互动
例1在长方体 中, , 写出 四点坐标
讨论:若以 点为原点,以射线 方向分别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顶点坐标又是怎样呢?
变式:已知 ,描出它在空间位置
例2 为正四棱锥, 为底面中心,若 ,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确定各顶点坐标
练1 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确定棱长为3正四面体各顶点坐标
练2 已知 是棱长为2正方体, 分别为 和 中点,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试写出图中各中点坐标
三 巩 固 练 习
1 关于空间直角坐标系叙述正确是( )
A 中 位置是可以互换
B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一个三元有序数组是一种一一对应关系
C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条坐标轴把空间分为八个部分
D某点在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位置可以相同
2 已知点 ,则点 关于原点对称点坐标为( )
A B C D
3 已知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则 重心坐标为( )
A B C D
4 已知 为平行四边形,且 , 则顶点 坐标
5 方程 几何意义是
四 课 后 反 思
五 课 后 巩 固 练 习
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给定点 ,求它分别关于坐标平面,坐标轴和原点对称点坐标
2 设有长方体 ,长、宽、高分别为 是线段 中点分别以 所在直线为 轴,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⑴求 坐标;
⑵求 坐标;
高一数学教案4
经典例题
已知关于 的方程 的实数解在区间 ,求 的取值范围。
反思提炼:1.常见的四种指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1)方程 的解法:
(2)方程 的解法:
(3)方程 的解法:
(4)方程 的'解法:
2.常见的三种对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1)方程 的解法:
(2)方程 的解法:
(3)方程 的解法:
3.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转化。
4.通过数形结合解决方程有无根的问题。
课后作业:
1.对正整数n,设曲线 在x=2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则数列 的前n项和的公式是
[答案] 2n+1-2
[解析] ∵=xn(1-x),∴′=(xn)′(1-x)+(1-x)′xn=nxn-1(1-x)-xn.
f ′(2)=-n2n-1-2n=(-n-2)2n-1.
在点x=2处点的纵坐标为=-2n.
∴切线方程为+2n=(-n-2)2n-1(x-2).
令x=0得,=(n+1)2n,
∴an=(n+1)2n,
∴数列ann+1的前n项和为2(2n-1)2-1=2n+1-2.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已知点P是函数 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P处的切线 交轴于点M,过点P作 的垂线交轴于点N,设线段MN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则t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解析:设 则 ,过点P作 的垂线
,所以,t在 上单调增,在 单调减, 。
高一数学教案5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完成数学必修1和数学必修4 (人教A版)两本教材的的学习,教学辅助材料有《同步金太阳导学》。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认真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目标,把准教学标高。注意到新教材的特点亲和力问题性思想性联系性,注意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掌握、基本方法的应用上多下功夫,转变教学观念,螺旋上升地安排核心数学概念和重要数学思想,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概括。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注重师生互动,对基本的知识点要落实到位,新教材对教学中有疑问的地方要在备课组中多加讨论和研究,特别是有关概念课的教学,一定要讲清概念的发生、发展、内涵、外延,不要模棱两可。
1.处理好初高中衔接问题。初中内容的不适当删减、降低要求,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高中不顾学生的基础,任意拔高教学要求,繁琐的、高难度的运算充斥课堂。对初中没学而高中又要求掌握的内容(具体内容见附录)。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教学。不搞一步到位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不要擅自调整内容顺序;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追求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
3.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新课程主张多媒体教学。在教材中很容易发现新课改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上的应用,并在配备的光盘中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课件,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吸收知识,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但我还是认为,多媒体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选不选用多媒体要看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有些直观的内容用多媒体还是不错的,但有的内容诸如让学生思考体会的问题不是很适合多媒体教学的。根据学习内容需要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提倡适当使用各种数学软件。
4.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利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认真讨论本周的教学得失,研究下周所教内容的重难点,安排周练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编训练题,做到每周一次综合训练(同步或滚雪球式的保温训练),一次微型补差训练,要搞好单元过关训练。选题要注意基础,强化通法,针对性强,避免对资料上的训练题全套照搬使用。要重视对数学尖子生的培养,力争在数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5.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必须关注非智力因素。应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全面发展和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切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高一数学教案6
第一节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学时:1学时
[学习引导]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 .
2.回答问题:
⑴本节内容有哪些概念和知识点?
⑵尝试说出相关概念的含义?
3完成 练习
4小结
二、方法指导
1、要结合例子理解集合的概念,能说出常用的数集的名称和符号。
2、理解集合元素的特性,并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运用它们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4、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理解空集的`意义和记法
[思考引导]
一、提问题
1.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
2、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哪些?
3、集合如何分类?
4.元素与集合具有什么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
5集合 和 是否相同?
二、变题目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北京大学2008级新生
B.26个英文字母
C.著名的艺术家
D.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所设定的比赛项目
2.下列语句:①0与 表示同一个集合;
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或 ;
③方程 的解集可表示为 ;
④集合 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 D.以上语句都不对
[总结引导]
1.集合中元素的三特性:
2.集合、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符号语言的表示和理解:
3.空集的含义:
[拓展引导]
1.课外作业: 习题11第 题;
2.若集合 ,求实数 的值;
3.若集合 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的值为 ;若 为空集,则 的取值范围是 .
撰稿:程晓杰 审稿:宋庆
高一数学教案7
教材:逻辑联结词
目的:要求学生了解复合命题的意义,并能指出一个复合命题是有哪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并能由简单命题构成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复合命题。
过程:
一、提出课题:简单逻辑、逻辑联结词
二、命题的概念:
例:125 ① 3是12的`约数 ② 0.5是整数 ③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叫真命题,错误的叫假命题。
如:①②是真命题,③是假命题
反例:3是12的约数吗? x5 都不是命题
不涉及真假(问题) 无法判断真假
上述①②③是简单命题。 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开语句(条件命题)。
三、复合命题:
1.定义:由简单命题再加上一些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复合命题。
2.例:
(1)10可以被2或5整除④ 10可以被2整除或10可以被5整除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菱形的
垂直且平分⑤ 对角线互相平分
(3)0.5非整数⑥ 非0.5是整数
观察:形成概念:简单命题在加上或且非这些逻辑联结词成复合命题。
3.其实,有些概念前面已遇到过
如:或: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x2或x3 }
且:不等式 x2x60的解集 { x | 23 } 即 { x | x2且x3 }
四、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如果用 p, q, r, s表示命题,则复合命题的形式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即: p或q (如 ④) 记作 pq
p且q (如 ⑤) 记作 pq
非p (命题的否定) (如 ⑥) 记作 p
小结:1.命题 2.复合命题 3.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高一数学教案8
【摘要】鉴于大家对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高一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高一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要求:能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重点:画出三视图、识别三视图.
教学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讨论:能否熟练画出上节所学习的几何体?工程师如何制作工程设计图纸?
2. 引入: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于我们所学几何体,常用三视图和直观图来画在纸上.
三视图: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直观图:观察者站在某一点观察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用途: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日常生活.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① 投影法的提出: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影子。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加以科学的抽象,总结其中的规律,提出了投影的方法。
② 中心投影: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其投影的大小随物体与投影中心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实形.
③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分正投影、斜投影.
讨论:点、线、三角形在平行投影后的结果.
2. 教学柱、锥、台、球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
讨论:三视图与平面图形的关系? 画出长方体的三视图,并讨论所反应的长、宽、高
结合球、圆柱、圆锥的模型,从正面(自前而后)、侧面(自左而右)、上面(自上而下)三个角度,分别观察,画出观察得出的各种结果.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③ 试画出:棱柱、棱锥、棱台、圆台的三视图. (
④ 讨论:三视图,分别反应物体的哪些关系(上下、左右、前后)?哪些数量(长、宽、高)
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⑤ 讨论:根据以上的三视图,如何逆向得到几何体的形状.
(试变化以上的`三视图,说出相应几何体的摆放)
3. 教学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① 画出教材P16 图(2)、(3)、(4)的三视图.
② 从教材P16思考中三视图,说出几何体.
4. 练习:
① 画出正四棱锥的三视图.
画出右图所示几何体的三视图.
③ 右图是一个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试描述该物体的形状.
5. 小结:投影法;三视图;顺与逆
三、巩固练习: 练习:教材P17 1、2、3、4
第二课时 1.2.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教学要求:掌握斜二测画法;能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教学重点:画出直观图.
高一数学教案9
【内容与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有函数的概念指的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理解它关键就是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并且初中对函数的概念已经作了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函数的概念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由于它还与基本初等函数和函数模型等内容有必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所以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通过实例领悟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区间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就是指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区间的概念就是指能够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函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况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其中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教学过程】
问题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
1.1这里的变量t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变量h的变化范围是什么?试用集合表示?
1.2高度变量h与时间变量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若是,其自变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或图象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对应关系,都有唯一的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
问题2: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唯一的一个臭氧层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问题3:要求学生仿照实例(1)、(2),描述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得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况的能力。
问题4:上述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函数,那么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分析,函数还可以怎样定义?
4.1在一个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都是集合,这两个集合分别叫什么名称?
4.2在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A→B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吗?怎样理解f(x)=1,x∈R?
4.3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求定义域就是使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所构成的集合;定义域一定是集合!
例2已知函数
分析:理解函数f(x)的意义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相等?
例4在下列各组函数中与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
(1)两个函数相等,要求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一致;
(2)用x还是用其它字母来表示自变量对函数实质而言没有影响.
【课堂目标检1测】
教科书第19页1、2.
【课堂小结】
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的三要素,会球简单的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
2、理解区间是表示数集的一种方法,会把不等式转化为区间。
高一数学教案10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3.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预习检查
1.完成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开口方向
2.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3.求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回顾抛物线的定义,依据定义,如何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探究2:方程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吗?试将其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辨析比较.
例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上,求抛物线的方程.
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轴上,点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是5,求的值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准线方程.
例3.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它与圆相交,公共弦的长为.求该抛物线的方程,并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上的点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6,则点的横坐标为.
2.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则=.
4.若抛物线上两点到焦点的距离和为5,则线段的中点到轴的距离是.
5.(理)已知抛物线,有一个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点,斜边长为,一直角边所在直线方程是,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四、课后巩固
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2.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则点到轴的距离为.
3.已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则.
4.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5.顶点在原点,以双曲线的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
6.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以轴为对称轴,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的弦长为8,求抛物线的方程.
7.若抛物线上有一点,其横坐标为,它到焦点的距离为10,求抛物线方程和点的坐标。
高一数学教案11
教材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
教学目的: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函数的定义域;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习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备用实例:
我国xxxx年4月份非典疫情统计:
日期222324252627282930
新增确诊病例数1061058910311312698152101
3.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4.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新课教学
(一)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1“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2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4.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讨论
(由学生完成,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二)典型例题
1.求函数定义域
课本P20例1
解:(略)
说明:
○1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课前三个实例;
○2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则函数的定义域即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3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巩固练习:课本P22第1题
2.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课本P21例2
解:(略)
说明: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巩固练习:
○1课本P22第2题
○2判断下列函数f(x)与g(x)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说明理由?
(1)f(x)=(x-1)0;g(x)=1
(2)f(x)=x;g(x)=
(3)f(x)=x2;f(x)=(x+1)2
(4)f(x)=|x|;g(x)=
(三)课堂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4)
(5)
(6)
三、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典型题目,引入了区间的概念来表示集合。
四、作业布置
课本P28习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高一数学教案12
案例背景: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案例叙述:
(一).创设情境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提问):什么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存在反函数吗?
(学生): 是指数函数,它是存在反函数的.
(师):求反函数的步骤
(由一个学生口答求反函数的过程):
由 得 .又 的值域为 ,
所求反函数为 .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二)新课
1.(板书) 定义:函数 的反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
(师):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对数函数的`值域为 ,且底数 就是指数函数中的 ,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
(学生1)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学生2)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
请学生从中上述方法中选出一种,大家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师)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和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 和 ,并分别以 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 指数函数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 画出直线 .
(3) 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 轴对称为逐渐靠近 轴,而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电脑将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3. 性质
(1) 定义域:
(2) 值域: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3)图像恒过(1,0)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5) 单调性:与 有关.当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当 时,在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三).简单应用
1. 研究相关函数的性质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 (3)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2. 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
例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 与 ; (2) 与 ;
(3) 与 ; (4) 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三.拓展练习
练习:若 ,求 的取值范围.
四.小结及作业
案例反思: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因而在教学上采取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以反函数这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高一数学教案13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二次根式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这个公式的表达形式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而实际运用时,则要牵涉到对字母取值范围的讨论,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性质的引入方法很多,以下2种比较常用:
(1)设计问题引导启发:由设计的问题
1)、、各等于什么?
2)、、各等于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出
(2)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引入.
2.性质的巩固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1)注意与性质进行对比,可出几道类型不同的题进行比较;
(2)学生初次接触这种形式的表示方式,在教学时要注意细分层次加以巩固,如单个数字,单个字母,单项式,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多项式,等等.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
对比、归纳、总结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难点:理解式子中的可以取任意实数,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正确地化简有关的二次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B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对比,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式子()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问:式子的意义是什么?被开方数中的表示的是什么数?
答:式子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即,且,从而可以取任意实数.
二、新课
计算下列各题,并回答以下问题:
(1);(2);(3);
1.各小题中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都是什么数?
2.各小题的结果和相应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用字母表示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将有怎样的结论?并用语言叙述你的结论.
高一数学教案14
第二十四教时
教材:倍角公式,推导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
目的:继续复习巩固倍角公式,加强对公式灵活运用的训练;同时,让学生推导出和差化积和积化和差公式,并对此有所了解。
过程:
一、 复习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和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一、 已知 , ,tan = ,tan = ,求2 +
(《教学与测试》P115 例三)
解:
又∵tan2 0,tan 0 ,
2 + =
例二、 已知sin cos = , ,求 和tan的值
解:∵sin cos =
化简得:
∵ 即
二、 积化和差公式的推导
sin( + ) + sin( ) = 2sincos sincos = [sin( + ) + sin( )]
sin( + ) sin( ) = 2cossin cossin = [sin( + ) sin( )]
cos( + ) + cos( ) = 2coscos coscos = [cos( + ) + cos( )]
cos( + ) cos( ) = 2sinsin sinsin = [cos( + ) cos( )]
这套公式称为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熟悉结构,不要求记忆,它的.优点在于将积式化为和差,有利于简化计算。(在告知公式前提下)
例三、 求证:sin3sin3 + cos3cos3 = cos32
证:左边 = (sin3sin)sin2 + (cos3cos)cos2
= (cos4 cos2)sin2 + (cos4 + cos2)cos2
= cos4sin2 + cos2sin2 + cos4cos2 + cos2cos2
= cos4cos2 + cos2 = cos2(cos4 + 1)
= cos22cos22 = cos32 = 右边
原式得证
三、 和差化积公式的推导
若令 + = , = ,则 , 代入得:
这套公式称为和差化积公式,其特点是同名的正(余)弦才能使用,它与积化和差公式相辅相成,配合使用。
例四、 已知cos cos = ,sin sin = ,求sin( + )的值
解:∵cos cos = , ①
sin sin = , ②
四、 小结:和差化积,积化和差
五、 作业:《课课练》P3637 例题推荐 13
P3839 例题推荐 13
P40 例题推荐 13
高一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
2、能较熟练地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问题:对数运算也有相应的运算性质吗?
二、学生活动:
1、观察教材P59的表2—3—1,验证对数运算性质、
2、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
3、证明对数性质、
三、建构数学:
1)引导学生验证对数的运算性质、
2)推导和证明对数运算性质、
3)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解题、
探究:
①简易语言表达:“积的`对数=对数的和”……
②有时逆向运用公式运算:如
③真数的取值范围必须是:不成立;不成立、
④注意:,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教材P60例4)求下列各式的值:
(1);(2)125;(3)(补充)lg、
例2、(教材P60例4)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结果保留4位小数)
(1);(2)、
例3、用,,表示下列各式:
例4、计算:
(1);(2);(3)
2、练习:
P60(练习)1,2,4,5、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对数的运算法则,公式的逆向使用、
六、课外作业:
P63习题5
补充: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6—3;(2)lg5+lg2;(3)3+、
2、用lgx,lgy,lgz表示下列各式:
(1)lg(xyz);(2)lg;(3);(4)、
3、已知lg2=0、3010,lg3=0、4771,求下列各对数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1)lg6;(2)lg;(3)lg;(4)lg32、
【高一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数学教案12-08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12-23
高一数学教案数列12-29
高一数学教案精选15篇02-27
高一数学教案15篇12-13
高一数学教案(集锦15篇)12-21
高一数学教案(集合15篇)12-21
高一数学教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2-30
高一的日记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