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期末考试教案

时间:2022-12-18 17:14:19 教案 我要投稿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育期末考试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1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单腿站立、单脚跳跃的能力。

  2、通过游戏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健康歌》光盘、一块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播放《健康歌》,幼儿随着《健康歌》的音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指导游戏玩法:

  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人数在三人以上。

  2、若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必须重新开始。

  三、放松活动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活动活动四肢,使身体完全放松。

  【活动延伸】

  回家和小朋友们继续玩《编花篮》的游戏。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2

  教材内容:

  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组织纪律性。

  2、初步学习篮球持球基本姿势、起动、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概念。

  3、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促进身体协调发展。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

  教法时间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检查服装。

  3、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4、安排见习生。组织:△要求:快、静、齐。

  准备部分

  一、起跑练习。

  二、简易球操。

  1、指尖拨球。

  2、绕肩大8字。

  3、体转运动。

  4、双手持球腰绕环。

  5、腹背放地上球然后从后面拿起来。

  组织:一路纵队绕篮球场跑。

  要求:队伍整齐,精神饱满。

  组织:△教法:教师前面领操,喊口令,学生跟着练习。

  要求:动作到位。

  基本部分

  一、学习基本姿势(准备姿势)

  1、用途:基本姿势是攻守技术动作的基础,也是各种技术动作的基本环节,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能使身体各部位处于适宜的工作状态,便于各技术动作的开始。

  2、动作方法:两脚平行或斜侧开立同肩宽,脚跟微微提起,两腿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于两脚中间,两臂微屈置于体侧或腹前,眼平视。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重心高。纠正方法:强调屈膝约135度,加强腿部力量,养成在球场上降重心的习惯。

  组织:二列体操队形。

  教法:

  1、示范技术动作。

  2、讲解该动作用途及动作方法。

  3、学生练习。

  A.模仿练习。

  B.基本姿势练习。

  C.持球基本姿势练习。

  4、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纠正错误动作。

  要求:认真观察教师动作,重视基本姿势练习。30`基本部分

  (2)上体过于前倾,全脚着地。纠正方法:注意强调提踵,含胸但不过于弯腰,头保持在膝和地面垂线内。

  二、学习起动

  1、动作要领:

  (1)上体向移动方向前倾,移动重心同时异侧脚前脚掌用力蹬地。

  (2)起动后的前3—4步要短促,蹬地要有力。

  2、及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起动时两腿直立,影响蹬地和迈步。纠正方法:练习时教师先喊“预备”检查学生是否保持基本姿势,强化学生两脚开立、两膝微屈的基本姿势。

  (2)起动时没有移重心。

  纠正方法:可做原地上体前倾后跨步练习。

  三、双手胸前传接球。

  1、传球动作要领:手腕由内向外翻转。拇指下压,食、中二指拨球。

  2、接球动作要领:双手迎出接球,手指尖触球立即引于胸腹间,恢复基本姿势。

  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传球时手腕翻转不够。

  纠正方法:要求学生传球时拇指下压。

  (2)传球时食指、中指拔球不够。

  纠正方法:一人扶住球,一人做传球动作,练拔球。

  (3)传球时两肘外张。

  纠正方法:可让学生靠墙站立做传球模仿练习,限制其肘外张。

  组织:二列体操队形。

  教法:

  1、教师示范,讲解起动的用途,动作方法,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

  (1)体会身体前倾及蹬地动作。

  (2)起动跑的前两三步练习。

  (3)完整的起动练习。

  3、纠正错误动作。要求:反应要快,蹬地迅速有力。组织:两列横队。

  教法:

  1、找出一传接球较好同学与教师对传,边传边讲解技术动作要领。

  2、学生练习。

  (1)持球手法练习。学生每人右侧前方放一球,练习时,根据信号跨右腿拾起球成正确持球姿势,教师检查持球手法是否正确。

  (2)接球徒手模仿练习。练习时,根据教师的信号向来球方向伸臂迎球做出接球的手形及收臂缓冲动作。

  (3)双手接胸前高度的球。

  (4)双手胸前徒手模仿练习。

  (5)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结束部分一、整队集合。

  二、小结讲评。

  三、放松——静力拉伸。

  四、收拾器材。

  组织:四列横队。

  教法:教师示范,学生跟着练习。

  要求:放松充分,认真听讲评。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本设计是针对水平二(三年级)学生身心特征设计的,罗列了一些常见运动操作处理常识,重、难点是让学生能保持临危不惧的心态,正确选择处理方式,避免二次伤害,赢得时间,等待救援,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了各种形式的跑,反口令小游戏、游戏“大渔网”,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并在活动中传授运动伤害事故的急救与现场处理常识,把体育理论中的救护常识巧妙设置在游戏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课的自然衔接,同时又不脱离体育课的本质特点,通过高强度游戏,发展学生体能,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学科知识,将传统游戏“大渔网”设计、改编、拓展,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活泼,对新鲜事物有一种尝试的欲望,喜欢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身体练习,包括角色扮演、场景设置等可加深学生对运动操作处理方法的印象,散发其学练兴趣,掌握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练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1.90%左右的学生能够了解并懂得流鼻血、中暑、擦伤、扭伤的应急措施与简单处理方法。

  2.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奔跑能力、灵敏性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临危不惧的意志品质,责任心和救助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流鼻血、中暑、擦伤、扭伤的正解应急处理方法。难点:懂得及时自救或与同伴互救。

  五、教学语言实施

  采用口头评定演练效果的办法、鼓励、激励学生:采用“关键词”提醒,例如:快、有序、仔细听等,对学生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采用目的性明确的话语,富有启发性地将学生看、听、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场地设置与组织形式本课场地设置比较简单,课中采用场景模拟设置,设置了“医疗点”,在场地设计上考虑到学生练习的密度与强度,设计了半径为5-6米的两个相邻大圆圈作为游戏“渔网”的活动范围,在圆圈外面有学生的起跑区域与通道,便于教学的统一组织管理以及教师地活动场面的监控与调控,课中教学主要采用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既便于组织调控,又便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班级组织(四列横队和一路纵队相结合)散点教学。

  图1—3场地设置与组织形式(案例三)

  七、运动负荷设计

  平均心率:1305次/分钟练习密度:40%~50%课后反思

  如何将体育理论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较容易地掌握方法,并在少于活中加以利用,是设计这节课的初衷,针对小学生,特别是类似三圣小学这样的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几乎没有运动伤害的现场急救与处理知识,如何在体育课中去传授民生伤害后正确的简易处理方法,笔者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些知识点(如流鼻血、中暑、擦伤、扭伤等),在实践课中恰当切入一些简单易行的运动伤害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知晓,从而避免二次伤害事故的发生,本节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触。创设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课的开始部分,笔者用反口令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结合游戏顺势用激发兴趣的方式提问。自然抛出问题:“流鼻血怎么办”,让学生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评,最后让孩子跟着教师一边说,一边做,学会流鼻血时用压迫法和冷敷法两种科学的方法处理。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中暑”环节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扮演“中暑者”角色,假装晕倒,教师一边对“中暑学生”进行现场处理,一边传授方法,这样既形象生动地处理了突发事件,也让学生懂得了处理中暑的流程与方法。有助于加深学习印象,强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在体验、认知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以游戏为载体,强化理论知识传授体育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喜欢奔跑,喜欢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是,现在大多数孩子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针对这些情况,结合传统的游戏“大渔网”,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拓展。即要求孩子们的规定的时间,通过2人或3人的合作“网鱼”。让孩子们领悟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用出其不意的扮演角色的方式引出2种常见的运动受伤:擦伤和扭伤。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观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出常用的现场急救处理方法,并适时地纠正生活中错误的做法。让孩子们懂得处理原理,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科学运用。

  注重知识的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体育课的教材内容搭配,不仅有下肢锻炼,而且要考虑上肢锻炼,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之前是个别学生扮演受伤,现在教师让同学之间相互扮演受伤角色,同伴之间相互帮助,既学会了帮助的方法,又锻炼了同伴的协作能力。教师对日常帮助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帮助同伴扶、背、抬的三种方法,学生的上肢既得到了合理锻炼,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让孩子们懂得关爱、帮助同伴。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不能只上好室外实践体育课,还要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设计的课能让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获得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或常识,提高课的内涵,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让理论知识融入课堂,融入孩子们的日常锻炼中,让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教授理论,真正做到在玩中学,玩中练。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在创新,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才能使快乐体育真正快乐起来。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4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筋,听口令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协调一致,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按要求摆放椅子,男孩女孩相对各排一竖排。

  热身运动“我的身体”。

  (二)基本部分:

  师:我们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属于大肌肉的(跑起来)运动,今天我们来玩一种运动量不大但是对你们的`脑子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

  1、按要求做动作:1——起立,2——坐下(多次练习)

  师:这是几(1)这是几(2),好的,没问题,我们先来熟悉一下1和2。小朋友先坐在椅子的上面,坐好。1就起立,2就坐下。

  师拍手干扰:要听清楚口令,耳朵、身体、脑子要反映准确,1起立,2坐下。老师先发口令在拍手的,你们不要被这个动作迷惑了。

  再次练习。

  2、加动作:3——跳到椅子左边,4——跳到椅子右边(多次练习)

  师:我们把1234连起来做一遍。

  打乱数字顺序游戏

  3、加要求:5——反口令练习

  师:我们要在增加一个数字是(5)听口令做相反动作。

  练习(数字1-5)多次

  4、加要求:6——左右两边互换位置和动作

  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6,6很容易,2组小朋友交换位置做动作,听清楚口令,1.2.3.4.5.2.6两组要交换位置,再来一次1.2.6

  引导:

  教唱儿歌“青蛙”并配合动作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让孩子动动身体,并熟悉“跳”的动作。

  活动过程:

  1.大人可布置一个水池的情境,将砖块或积木比拟为石头排列成直线的路径,体能环(圈圈)做为青蛙休息的莲花叶。

  2.请孩子模仿小青蛙跳水的动作,跳过每一个障碍,最后在莲花叶上休息。

  3.待孩子熟悉基本跳跃的动作后,则可以变化各种不同路径的玩法及跳跃的动作。

  观察注意事项:

  1.双脚合併跳时,双膝与并节弯曲;落地时双脚着地。

  2.先让孩子练习弹起身体往上跳,熟悉身体动作的控制后再进阶练习跳跃的动作。

  活动评量:

  1.能灵活控制身体的动作

  2.能移动身体并往上弹起

  3.能双脚合併跳跃

  4.双脚跳跃时双膝及并节弯曲

  活动结束:

  游戏后让大家一起分享活动的喜悦,让幼儿在优美和谐的音乐声中慢慢放松身体,使原来兴奋的神经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游戏。

  活动延伸:

  每天晨间活动可以练习小青蛙跳跳跳。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5

  教材:

  前滚翻

  游戏:

  翻山越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基本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活等素质,训练其平衡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以及生动活泼、互相帮助的良好作风。

  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

  2、检查服装,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项技能动作,老师现在先保密,希望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

  生:有!(异口同声)

  学生活动:集合快、静、齐,并认真听讲。

  组织:四列横队

  ××××××××××

  ××××××××××

  ××××××××××

  ××××××××××

  4、热身练习:随《开心动物园》音乐进行热身操练习:模仿小鸟、大象、猩猩、兔子走路。

  师:今天我想带大家去动物园游玩,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下面我们一起出发吧。(放歌曲《开心动物园》)

  师:大象卷着鼻子来欢迎我们了。(师带领生做大象动作)

  师:远处的猩猩也欢快的跑过来了。(师带领生做猩猩动作)

  师:小兔子也蹦蹦跳跳的过来了。(师带领生做兔子动作)

  师:小鸟在自由自在的飞翔。(师带领生模仿小鸟飞的动作)

  师:我们参观完了动物园,现在和老师一起跑回学校吧。

  基本部分:

  1、做游戏:冰棍、大地、皮球。不倒翁。

  师:下面我们再做一个游戏。

  生:模仿

  学生活动:专心听讲,认真模仿。适时表扬优异学生。

  2、用方砖、皮球引入新课

  师:老师手里拿的方砖和皮球,你觉得哪个会滚得又快又好呢?生:皮球

  师:为什么皮球会滚,而方砖不会呢?生:皮球是圆的

  师:只有圆的东西才能滚得快。

  师:那好,下面学习前滚翻动作,希望大家比皮球滚得还要好。

  3、教师演示结束部分

  ①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撑垫,低头抬臀,用力蹬地,团身滚翻,快快起来。并让学生跟着老师熟记动作。师:读动作要领生:跟读动作要领。

  ②教师示范,蹲撑,两腿蹬直,同时曲臂、低头、提臀、团身向前滚翻。前滚时,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

  师: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要领。生:在旁观察老师动作示范。

  ③保护动作教学:单跪垫旁,即一手按后脑勺,一手按大腿后部。师:强调保护动作的重要性。

  ④学生尝试练习

  师:在学生中循环纠正错误学生,选出优秀学生。

  ⑤优秀学生男女各一做示范

  师:给出表扬,同时要观摩学生学习并给予掌声。

  ⑥学生齐练

  师:指导学生动作,找出差异学生。

  ⑦错误学生动作纠正

  师:纠正错误动作并给出鼓励。⑧分小组练习

  师:宣布小组练习的同时互相纠正动作,循环指导学生动作。生:互相纠正错误。

  4、①借用红领巾突破学生低头的难点

  ③借用垒球突破学生夹腿的难点

  5、游戏新授:《翻山越岭》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②学生尝试练习游戏③游戏竞赛

  1、整理放松活动

  在活泼、欢快、轻松的《让我们荡起双浆》乐曲中,让学生跟随老师做放松动作。

  2、课堂小结

  (1)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甲:我学会了前滚翻。

  生已:它锻炼了我们的身体协调性。

  生丙:它能起到保护我们的作用。

  (2)小结课后情况。

  师:今天大家表现非常不错,给大家一个大拇指。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多加练习。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第一列同学帮我收体操垫,解散。

  (3)归还器材。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6

  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

  水平目标: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学习目标:

  1、主动学习跨越式跳高的正确方法,着重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环节动作。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3、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发展合作学习能力并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1、跳高与游戏《第1课时》:4人合作跳高

  2、游戏:合作跑

  学习重点

  起跳动作正确、脚依次过杆

  学习难点

  助跑路线合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整队、检查人数 1、集队、静等

  2、鼓舞学生情绪 2、配合老师

  3、宣布本课内容 3、明确学习内容

  4、情景导入 4、进入角色

  5、带领学生完成律动 5、随音乐、示范,进行准备活动

  组织形式:1、四列横队站立 要求:1、集队快、静、齐

  2、自由散开 2、动作协调

  二、探究合作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语言引导学生,专项准备活动 1、认真听讲、自定学习目标、积极热身

  2、组织学生自主体验练习 2、组长带领下自主体验练习

  3、组织评价、归纳学生动作 3、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练习

  4、组织讨论图片、教师讲解示范动作。4、分组在教师引导下练习动作

  5、组织4人1组合作尝试 5、明确练习要求

  6、评价学生表现、提示难点问题 6、组长带领下,进行练习

  7、组织分组改进练习 7、组内合作改进练习

  8、组织跳高比赛、肯定学生的表现 8、相互交流、互相鼓励。

  组织形式:4人1组练习 要求:起跳有力、脚依次过杆

  三、发展合作能力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语言提示游戏方法与规则

  2、组织分组尝试游戏

  3、及时纠正有关问题、强调纪律

  4、组织学生分组学练

  5、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7

  一、指导思想

  排球运动是《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排球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不断提高排球运动技术和参与比赛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中的发球技术,此技术在比赛可直接作为进攻,发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方的一传,一传质量不好会大大影响技战术的发挥。所以学好发球技术是我们初中排球教学的重点之一。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学习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和方法,明确正面上手发球对自身发展的价值。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进退法”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本课是正面上手发球的第一节课,着重从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中的抛球、挥臂,手型、击球点为关键,为以后的教学训练和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为正面上手发球单元教学中的第一次课,本次课所授班级为九年级学生,有40人,经过初中两年基本技术的学习,学生对排球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技能基础。并且九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但是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很不平衡,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80%的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正面上手发球的技术,所以本次课练习以理解和掌握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为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正面上手发球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上手发球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明确上手发球的击球部位,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不骄不躁、坚持不懈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抛球、挥臂、击球部位

  难点:抛球、挥臂时全身协调用力

  六、教学方法

  运动水平、运动能力的差异,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手段以分层教学为宗旨,示范、讲解、练习、提示、个别指导等方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所特有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条件,因材施教。

  1、“进退法”发球教学采取“进退法”发球教学方法(站在进攻限制线后正面上手发球,发球过线后后退一步再发球,没有过网则前进一步再发球,如此类推,直到端线或标志线)

  2、示范、挂图结合讲解。

  3、组织形式:集中示范与讲解;个别纠错。

  七、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6′):上课常规→绕半个足球场慢跑三圈→球操,充分活动开身体各部位,为下一部分的技术教学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

  2、基本部分(34′):依据四幅教学挂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练习按“进退法”发球要求进行发球尝试,两人一组面对面隔线练习→教师讲解、示范并指出练习中的主要问题→用辅助练习手段(先集体徒手练习,两人一组持球抛球、挥臂、击球练习)突破重点、难点→按“进退法”发球要求进行发球学习、老师积极引导,个别指导→学生展示、相互评介→素质练习(深蹲、蛙跳)

  3、结束部分(5′):

  ①广播体操队形做四肢放松操,充分放松身心;

  ②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强化技术要点、学习价值,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与学生一起清整场地器材

  八、效果预计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通过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学习,使85%学生初步掌握原地正面上手发球的手型、发球时触球部位和挥臂动作。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平均心率达到130-140次/分。

  场地器材:半片足球场,排球41只。

【体育期末考试教案】相关文章:

体育游戏课教案12-17

小班户外体育教案12-13

报纸大班体育教案12-12

中班户外体育游戏教案12-15

关于体育的教案15篇12-10

中班户外体育教案(15篇)12-14

小班户外体育活动教案12-14

户外体育游戏中班教案12-13

中班户外体育教案15篇12-13

小学体育篮球课教案5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