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给文章中下列字注音:
缥、湍、轩、邈、泠、嘤、鸢、窥、柯
三、 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第一自然段: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自然段: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
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
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第三自然段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⑤相鸣:互相和鸣。
⑥戾天:到天上;戾,至。
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⑧经伦:筹划、治理。
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
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注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弄懂全篇。)
四、概括文章三个自然段的'大意:
1、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2、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六、比较分析,学生自主阅读,按照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课文题目 景物特点 写景目的 写景方法
与朱元思书
答谢中书书
三峡
湖心亭看雪
七、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
3、指出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举例说明作用。
八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
2.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 。
3.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平凡生活中撷取细节展现人物。体会平实的语句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
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出示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
2.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 。
3.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关爱父母。
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正确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点的字词,打好学习的基础,然后根据自学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二、先学
(一)自学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感情)并思考以下问题:
1.紧扣“四”字,解读《背影》,试一下请找出: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四句父亲的话。
点拨:“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
四次泪,徐州见父——难过的泪 ;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父子分手——惜别的泪 ;北京思父——伤心的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四次流泪中,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父亲对我的关爱的话主要也是四句。第一处: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这路!”这是父亲在祸不单行,家境十分惨淡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可见父亲的体贴。第二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亲自送儿子。第三处:“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把儿子送上了车,已经照顾得无微不至了,可是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到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为儿子去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自己很明白,可是为了儿子,自己仍然心甘情愿地去买橘子。第四处“我走了,里边没人”。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后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四句话中蕴涵父亲多少对儿子的.怜惜、体贴与依依不舍,朴实的语言中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父亲的那颗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2。分清段落层次,疏通文意。
点拨: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自学检测
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一对一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背影》的作者是——,字——,江苏扬州人。——家、诗人、学者、—— 。散文代表作品有《 》《 》《 》《 》等。
2.初读课文,词畅句通 ,试着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交卸 奔丧 差使 狼藉 踌躇 迂腐
颓唐 琐屑 蹒跚 簌簌 擦拭 举箸
(三)我的疑惑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刚才的学习中你有什么疑惑,提出来请大家帮助解决:
三、后教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理解文意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学案提示,再次速读课文,10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请用波浪线划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思考: 第六段描写父亲背影时有哪些精彩之处?
点拨:段落中的“定格描写”;“连续动词”描写;“泪”的表“情”作用; 黑色与红色; 父亲的话语欣赏; 动词的表现力;父亲的外貌;两次写“背影”;父亲买橘等。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表现着作者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
2、请用着重点标出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动词,以“我认为--用的好,因为---”的句式品味作者用词的妙处。
点拨:言之成理即可。
3。本文不同于一般作品从正面着笔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选取了对儿子来说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背影”为表现角度,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
点拨:“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点题的作用。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令普天之下所有华夏儿女都感动的“背影”,摧人泪下,感人至深。朱自清先生除了被深深感动外,还会有一丝的后悔或遗憾;因为二十岁的他当年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有“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理解之后,定会有自责之意。 这是他平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了父爱的真谛,第一次顿悟到了父爱的存在。 这是惜别的“背影”。朱自清在顿悟到父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即将分别格外依恋。
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课后小结
教师寄语: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
课后习题
请迅速完成下列题目,一对一检查后迅速用红笔纠错。(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1。有人说:“父爱象一张弓,折弯身躯蓄一生之势把孩子射向远方”。父爱如山般厚重,如海洋般深沉,如天空般广阔,如郁金香般含蓄。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想一想,你有过哪些被父母感动的记忆?(150字左右)
2。读下面两段歌词,请写一写你对父亲的理解。
①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听听您的叮瞩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 ,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 。
②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流;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板书
八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4、学习王羲之勤劳苦练的精神(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5、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可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赏析、评点;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元丰类稿》,作者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卒谥“文定”。曾巩聪敏好学,十二岁即能着文立论,受到欧阳修的器重。嘉佑二年举进土,先后在地方和朝廷做过官。曾巩将儒家之“道”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广泛接触儒家经典以外的文化遗产。他在不少诗文中,都谈到自己刻苦读书的情况,认为没有浓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要自成一家,是绝不可能的。他的散文风格朴实沉着,议论醇正,讲究法度和布局,结构谨严,条理分明,尤以文字明洁着称。其作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也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名列于唐宋八大家。
2、关于墨池
墨池,写字时供洗笔洗砚的水池。文中所记墨池在江西临川,相传为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学习书法的墨地遗迹。
二、学生自读
1、结合注释,将课文通读一遍,扫清文字障碍,要求读准、读通,粗知文章内容。
洼(wā)邪(yé)楹(yínɡ)徜(chánɡ)徉(yánɡ)恣(zì)肆(sì)
2、朗读课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节奏分明,语气流畅,饱含感情。
3、利用注释,疏通文字,体会文章主旨,在不懂不明处,作出标记。
三、质疑解难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讨论补充解决疑难。
四、研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1、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是曾巩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于庆历八年九月写的,记述墨池所在地及其来历,点出王羲之临池学书的传说。论述王羲之书之善,虽“以精力自致”,而“非天成”,指出后人的书法不及王羲之是由于学习不够,进而点出欲深造道德,应加倍勤奋学习。概述王君彰明王羲之的墨池和向作者索记的经过,推究王君的用心,借以勉励学者努力深造。)
2、作者认为王羲之能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的巨大成就不是自然天成的,而是靠勤学苦练取得的(“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3、抚州学官王盛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目的是什么?(抚州学官王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技巧,用王羲之勤学苦练的事迹劝勉自己的学生(“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于”)。
4、分清文章记叙、议论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从而理解文章借墨池的传说,阐释的道理。
本文借王羲之“临池学书”一事,说明任何成就都要依靠刻苦学习,绝非“天成”,从而引申到关于道德修养问题也是如此,目的是鼓励人们勤学苦练,努力向上。
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
明确:本文是曾巩在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君之请而作。文章从墨池落笔,点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以精力自致”,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要深造道德,更应该坚持刻苦学习。
全文把介绍古迹人物和记事议论结合在一起,借事立论,内容精警,用小题目写出了严肃郑重的大主旨,却又写得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曾巩行文的风格。
5、把握几个设问句的意义,体会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
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设问句,请在阅读的过程中画记出这些设问句,并反复诵读,体会它们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明确:文中共用了六个“邪”字设问句,分别是:①“岂信然邪”;②“而又尝自休于此邪”;③“岂其学不如彼邪”;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⑤“而因以及乎其迹邪”;⑥“以勉其学者邪”。口头翻译这六个设问句,明确其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①表明作者对墨池传说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称做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②用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③肯定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不是来自天成,而是勤学苦练的结果。④起提示、启发的作用。⑤⑥说明自己的推测,加重谦逊的语气。
文章6次使用了设问句,提出了一连串疑问和推测,使读者在似乎不确定的答案中去思考,十分耐人寻味,体现了婉转沉着的语言特点。(设问句的大量运用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徘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详解:“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这是王羲之学书的遗迹,难道果真是这样么?难道他漫游纵情山水时,曾经在这儿栖息过么?作者对江西临川的墨池是否为王右军的遗迹存有怀疑,但他是受州学教授王盛之托为墨池作记的,所以既不必详细考证,也不便把话说绝,于是用了两个设问句。这种揣测的语气,其实是委婉的否定,既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怀疑,又使王教授能够接受,不致使他难堪。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作者借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事勉学劝善,却不直说,而用两个设问句表达。这两个设问实际上是肯定的意思,说明深造道德非加强学习不可,但作者只是提出问题,让读者经过思考自己去得出结论。这样来写,显得语气委婉,读者容易接受。
“推王君之心……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开头一个“推”字就表明了这些意思属于揣想。作者推测王君的用心,指出王君之意在于喜爱别人的优点,宣传古人的目的是勉励后学。这实际也是作者虽怀疑临川墨池为王羲之故迹而仍然为之作记的用意。这样一点明,不仅使文意委婉含蓄,又避免了给后人留下以讹传讹的笑柄。)
五、总结、扩展
本文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传说,指出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完全是“以精力自致”的结果,而并非出于“天成”,进而推及学者深造道德更应该加强学习。文章阐明了勤学苦练对于事业上能取得成就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可让学生再找像王羲之这样的例子再联系自己谈一谈。(可以作为作业布置)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自古以来,有关王羲之的故事广为流传。请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人收集2~3则,然后准备参加班上的交流会。
八年级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学习目标2 3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2
学习方法:
研读和赏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
媒体运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唐朝,不能不说唐诗,说起唐诗,不能不说李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出示大屏幕。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背景。大家齐读。
1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经朋友举荐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但是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不久李白遭受谗言排挤,不得不离开了长安。此时李白写了三首诗,表达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复杂心情。
2释题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指的是能够配乐的歌诗。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二、自学指导一
诵读诗歌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读的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读准下列字的音 樽 箸 塞 歧
理解两个通假字的意思
《行路难》原文和译文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筯不能食,拔剑击柱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
停杯投筷吃不下去,拔剑四望心中茫茫然。
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
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
行路难啊,行路难,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
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
《行路难》教学实录
一、导入,诗化诗仙形象
师:同学们,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板书:行路难 李白。)
二、诵读,把握感情波澜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并准备在全班朗诵。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
(一生读,师带头鼓掌,全班掌声。)
师:字正腔圆,掌声是同学们对你的赞赏。但我觉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应该还可以再长一点。
(一生主动朗读课文,全班掌声。)
师:我觉得节奏有点小问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模仿学生读书。)
师:这种节奏和表达作者心情的节奏不太吻合,作者这时心情是比较郁闷茫然的,所以读时主要用四三节奏来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师范读。)
生1:听您朗诵《行路难》,仿佛感觉老师就是李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谢谢,我多么希望能将李白约出来,在这堂课上和大家见见面。
生2:我觉得老师读出了感情的变化,特别是诗的后半部分读得很有气势。
师: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学生,注意到了这首诗情感的抑扬。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注意结合书下注释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历程。
(生自由读诗歌及注释。)
师:在“花间一壶酒”之中,在“举杯邀明月”之时,在意气风发之际,在愁苦无助之刻诵读李白的诗歌,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谁愿意再来朗读一遍。
(一生朗读,全班掌声。)
师:情感比较到位,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的?
生3:一开始是……说不出来。
师: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着急。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天宝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但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他写下了这首诗。现在,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一开始诗人是怎样的心情?
生3:应当是特别忧愁、苦闷,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板书:苦闷。)
师:好,感觉出来了。那接下来呢?
生4:接下来写作者想要渡过黄河,却被冰川堵塞了;想登上太行,却被大雪封住了。这应当充满着无奈。
师:感觉越来越好。其他同学愿意接着说吗?
生5:我觉得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以姜太公和伊尹自比,仿佛看到了人生的希望,可以看出诗人在苦闷之后仿佛又找到了方向。
生6:接下来又感到道路崎岖,不知道身在何处,迷惘无措。
(板书:希望 迷惘。)
生7:最后,他很自信,认为还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完成伟大的抱负。
(板书:自信。)
师:这首诗歌短短的82个字,生动地表达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情感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内容变化纵横,百步九折。在悲愤中不乏豪迈之情,在失意中仍满怀信心。
(师完善板书成波浪状,“苦闷”、“迷惘”在波谷,“希望”、“自信”在波峰。)
师:请大家再次诵读全诗,感悟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和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三、玩味,叩击诗人心扉
师:在唐朝,视诗歌质量为名誉的诗人们是很注重“诗眼”打造的。一般来说,“诗眼”往往是诗人苦吟锤炼的结果,本诗的诗眼是——
生(齐):行路难。
师:“难”在何处?面对困难,又会如何?抓住诗眼,可以抓住人物心理,可以挖掘主题内涵,可以品味诗歌艺术。我们就围绕诗眼“行路难”,用“从___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___的李白”来说话。
生1: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一个面对行路难,忧郁茫然、不知何去何从的李白。
师:是啊,对于“嗜酒见天真”,“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如此盛宴,本应豪饮,此时此刻他却举起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老师把这句换成“胸中惆怅不能食,眼中无路心茫然”,你们看行吗?
生2:我觉得缺少对李白当时忧愁和迷惘的细腻刻画,显得大而空洞。
师:此句妙在借用动词捕捉意象来刻画渲染。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处理好这些重音,语速慢些,语调低沉些,体会此处的情感。
(生齐读句子。)
生3:从“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中我读出了乐观豪迈的李白也有愁苦之深的时候,可见现实之难,行路之难。
师:这里以黄河、太行隐喻人生之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受诏入京,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却又被赐金放还,这不正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吗?
生4: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我读出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李白。
师:这句诗怎样理解?
生4: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师:这是用典,是指用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来说话,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真正的含义是诗人希望有机会得到赏识,被委以重任。
生5:老师,我还觉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一句在全诗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好,有眼光。“欲渡黄河”遇“冰塞川”,“将登太行”逢“雪满山”,诗人似乎只能赋闲了。心境茫然中,忽然想到了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和伊尹,这才有下句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
生6: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中,我读出了一个壮志难酬、仰天长叹、慷慨悲歌的李白。
师:“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两句在句式结构上与全诗有些不大一致。要不,我们试着给改一下?
(生思考讨论。)
师:有没有改好的?说说你是怎样改的?
生1: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兮今安在?
(师生大笑。)
师:我觉得这同学改得不错,句式和前面一致,整齐得多。大家感觉怎么样?
(生讨论,交流,思考。)
生2:改句虽然形式上整齐了,意思也差不多,可是感觉语气和感情好像没有原句强烈。
师:不错,你能从语气和感情方面发现问题,语感非常好。那谁能结合原文具体地说一说,为什么原文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呢?
生3:请大家注意标点符号,前面用了两个感叹号,强烈地感叹行路之难;后面则是用问号,有质问和诘责的意味。
(全班掌声。)
师:多聪明啊!善于捕捉细节,从标点符号入手来感悟情感。还有谁要补充吗?
(生沉默。)
师:大家可以从句式特征来体会表达效果的异同,这一点以前我们提到过。回忆起来了吗?长句和短句的表达效果?
生4:短句字数少,简洁有力;长句字数多,适合表达比较复杂的内容。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再请一位同学对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完整地来说说为什么改句不及原句好。
生5:原诗不但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手法,而且还注意到短句的表达效果和标点符号的运用,这些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一致的。
师:你说得很好。此时的李白,为了自己的梦想终于来到君王侧,然而只如昙花一现般,还没来得及华美灿烂就凋谢结束了。他向苍天诘问: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朗读时,语调先扬后抑,语速先快后慢,顿挫错落有致。
(师深情朗读该句,生热烈鼓掌。)
师:这首诗中有一个千古名句,你从中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生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相信:总会有一天,我还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我从中读出了一个面对挫折却自信豪迈的李白。
师:是啊,这个句子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是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因此人们评价说它是“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这样的句子已经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的引用中。你认为怎样朗读,可以传达这样的情感?
(生朗读最后两句,师生掌声。)
师: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这肖像,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为其折服,令人难忘。盛唐这沃土养育了他,他也充实了盛唐的气象。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诵读他的美丽华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师生齐诵全诗。)
四、拓展,延宕诗歌意蕴
师: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心国事,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十三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却因此获罪并被流放。这时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但他仍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流放归来后,李白一度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军队,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两年之后,李白在当涂去世,时年六十二岁。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我们的未来不会一帆风顺,或许当我们在成长的路上遭遇失败时,可以拿李白的诗句来勉励自己——
师生(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渴望建功,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吧!但愿这节课能够用李白的诗歌和大家共勉,更希望同学们爱诗读诗,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在不利和困难中百折不挠。”
八年级语文教案5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习重点】
1、2
【学习方法】
朗读法、交流法
【课时建议】
1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虽有佳肴》复习资料
1、原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词语:虽:即使。弗食:不吃。旨: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2、原文: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词语:善:好,妙。是故:连词,所以。
译文: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3、原文: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词语: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
译文: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不懂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反省自己。
4、原文: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词语: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故:连词,所以。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长,增长。
译文: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5、原文:《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词语:学学半:教育别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其,表示推测。
译文:《兑命》说: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虽有嘉肴》教学反思
《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半功倍。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八年级语文教案6
一、 教材简析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 目的要求
1、 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 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 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一班和三班共有学生100来人,少数同学们爱好语文学习,约只有二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相对优异的。另有十分之四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四、 教学措施
1、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展学生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语文素材。
4、 加强作文指导,特别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八年级语文教案7
一、创境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爱好:
生:“踢足球”、“编程”、“唱歌、听音乐”、“看名著”——————
师:每个同学都有值得伴随自己一生的爱好。老师也有一个伴随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爱好:读唐诗,而且最爱边塞诗。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来吟诵学习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感到特别高兴。
板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二、认定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文本。
认定学习目标
师:根据对这首诗的诵读感受和以往的学习经验,我们把3个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学习目标
1、朗诵出诗歌的感情。
2、抓住关键诗句(名句)品味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语言的精妙传神。
根据学习目标,大家自读课文两遍;在小组里交流朗读感受;然后做预习题。
预习导学题目:
(1)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诗。
(2)作者是边塞诗人。
(3)流传千古的名句是
(4)你还知道哪些咏雪的诗句
做完之后,小组之内交流答案。有分歧的请教相邻小组。还不能确定的问老师。
三、探究关键诗句,品味思想感情。
师:刚刚读了两遍,大家就产生了这样丰富的体验,实在可贵。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宝贵的体验,再次进入到诗歌中去,细细的搜寻,看看是哪些诗句给了你如此丰富的感受。紧紧的抓住它,细细的品一品,你的感受会更强烈。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把春风吹开梨花,比喻成北风吹落雪花,比喻用的新奇。
师:?
生齐:(迫不及待的)说反了!
师:你能再说一遍吗?(该女生说一遍正确的。)
师:你刚才是不是就想这么说?(女生点点头)
生:“千树万树”写得好,写出了雪下得大,而且是一团一团的,梨花也是一团一团开的,很白很多,一望无边,很像。要是用一颗两棵树来描写就不好了。所以“千”“万”两个字要重读。
师:说得我们都好象看到了这大雪。你能用声音表达出来吗?
生:该生朗读这两句诗。
师:我们齐读一遍这两句。对这两句谁还有补充吗?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忽”字,表现了表现了雪来得快,来得突然,表现了诗人的惊喜。
师:你就用这种惊喜的语气给大家读一遍好吗?生读。
师:他们本地人看见这雪会惊喜吗?
生:(急)岑参他是湖北人,应该没怎么见过这么大的雪,所以他又惊又喜。但是他见过千树万树的梨花开,所以他一看见雪花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梨花。
师:岑参可能是在什么时候看见这个景色的?
生:(七嘴八舌)早晨!一睁眼!一开窗!一推门!(最后统一成“早晨一推门”)
师:咱们推荐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好么?大家推荐一名同学?
师:你就是岑参了,有一天的早晨——————(老师一边说一边把他送出门去)
学生一推门,一脸惊喜,“啊”了一声。(众生笑)
师:岑参由眼前的大雪想到家乡的梨花,到吟出这两句诗,可能就是很短的时间内的事,可能就在一推门的时候——————咱们请这位同学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鼓掌。该生再次走出去,推门——惊喜——情不自禁吟咏出这两句诗。全班鼓掌。
师:可见艺术来源于——生活。齐背这两句。
生:“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出了塞外雪下得早,才阴历八月就下大雪了,尤其是“即”,表现出诗人的意外、惊奇。而我们这里八月十五才刚刚感觉到一点凉爽。“飞雪”的“飞”显示出雪下的大。
师:历代文人墨客有许多吟咏雪花的诗句——————
生:“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雪是背景,是烘托。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出了雪的香。坏了,不是写雪的,是写梅的。
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写出了雪的白。
师:投影“大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让此诗三分。
师:投影“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这一句与本诗有什么不同呢?
生:写出了一片雪花之大;本诗写的是整个的雪下的大。
师:所以,这两句诗不着一个“雪”字,却是咏雪诗中的名句。接着品咏诗句。
生:“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这四句写了边塞的奇寒。狐裘是最高级的保暖的东西,丝绸的被子是最高级的.被子,也都不觉得暖和了。将军的弓也冻硬了,都护的铁衣本来是不离身的的东西也冻得难以上身了。可见是多么多么的寒冷。
师:投影《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片断
……。。
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
这是岑参在另一首边塞诗中对塞外奇寒的描述,刚磨好的墨汁连字还没来得及写就冻上了。全班齐读“散入珠帘湿罗幕”这四句。
生:“风掣红旗冻不翻”也是写寒冷的,连红旗都冻住不动了,这是塞外特有的奇景。咱们这儿从来没见过。
生:我在老家见过。升完国旗,下雪,红旗湿了,最后冻住不动了。
师:你老家什么地方?
生:东北。
师:奇冷与塞外不相上下。哪个字用的生动?
生:“掣”。拉,扯的意思,这里是拟人的手法。北风又拉又扯红旗还是不动,这是一个奇迹。
师:请大家读出这种情景来。齐读这两句。
生:最后两句是写的送别。送别的时间是“暮”,地点是轮台东门,路上是“雪满天山路”。
生: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惆怅心情。朋友都已经走得看不见了,诗人还站立在那里久久不肯离去。
师:还有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吗?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了:诗人早上看见大雪还惊喜异常呢,傍晚朋友回京就突然惆怅了。不矛盾吗?
生:他喜欢大雪,雪花使他想起了家乡的梨花,自然惊喜温暖。朋友回京自己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惆怅也是人之常情。
师:那么岑参是怎样来到边塞的呢?
生:沉默摇头——————
师:大家可能需要一点材料。投影“作者背景”并讲解补充道:“岑参曾两度出塞,共从军六年。他第一次出塞时刚走到半道就碰到了回京的老朋友,他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他两次出塞都不是被动的,是他积极投身边塞军旅的一种主动行为,所以诗中处处体现出一种豁达,这也是盛唐人所特有的一种豁达。请用这种情感朗读末四句。
生:齐读。
师:他送朋友的时候心情惆怅,可以想象,一回到军营,他就又投入到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中去了。他曾在送某将军出征时写道:“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诗人是在赞颂友人,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
师:投影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知君。
这是和岑参齐名的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的诗篇,充满盛唐人特有的豪放情感!为了更进一步体会这种唐风诗韵,下面我们试着背诵这首诗,看谁背得多。学生自主背诵。三分钟后,请两名同学展示。
四、检测达标,巩固提高。
做检测达题,做完之后,小组之内交流答案。有分歧的请教相邻小组。还不能确定的问老师。
1、忽如一夜春风来,。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写出胡地雪来得早的一个字是
4、任写胡地奇寒的一句
5、从室内景物转到室外送别的两句景物描写是
6、分析一下“风掣红旗冻不翻”中的“掣”字:
7、看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你有什么联想
五、拓展延伸,辐射课外。
师:我喜爱唐诗二十多年,诗读的多了,也曾经写过一些或许可算作诗的习作。给大家展示两首。献丑了。
《函授纪实》片段
先生张口不闻声,未等到时已成冰。
呼气成烟吸气长,马海毛上结白霜。
笔凉更有凉手握,字落纸上声自作。
写的是十几年前在曲阜读函授的情景,夸张的写寒冷的手法和歌行体的体裁都明显受到这首边塞诗的影响。
清明
杯茶淡酒过清明,也有风雨也有情。
春夏秋冬三生事,喜怒悲欢一念中。
衔觞久饮浮生痛,寂寞常沐快哉风。
谁道郊野抚琴处,樵夫不解流水听。
师:希望大家课下多找些唐诗来读,可能有人喜欢送别诗,有人喜欢哲理诗,有人喜欢———————读得多了,你自然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可见读唐诗并不难。就让我们带着对唐诗的热爱最后齐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生:有气势的齐背。
下课!
八年级语文教案8
知识与能力: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从而更深入
地体会文章的文章的艺术魅力和深层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文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及其它修辞手段;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及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炽热(chi4) 祷词(dao3) 执拗(niu4) 俊俏(qiao4)
衷情(zhong1) 馈赠(kui4) 憔悴(cui4) 真谛(di4)
夫穹(qiong2) 璀璨(cui3can4) 镶嵌(xiang1 qian4)
翱翔(ao2) 长吁短叹(xu1) 千山万壑(he4)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人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
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学习《浪之歌》。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八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及其发展和意义;
2、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3、对克隆问题引发的伦理、道德、法律问题的认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二、感知课文,展开竞赛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繁衍相安无事
3.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5.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计时阅读,然后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教师作总结发言,以历时最短、概括较准确的小组为优胜组。
明确:1.náng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
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这一突破意味着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危害于人类。
5.课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学生精读课文,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多媒体显示: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学生思考,自主作答,明确:
1.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事理,逐层深入,步步推进。
2.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解释和引用。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时间顺序。小标题“克隆鲫鱼出世前后”显示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这样便于勾勒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2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标志性词语可供分析,如“‘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师对学生交流的情况作评价,对不当之处应予以纠正。
教师提示:关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应考虑如下一些内容:第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一条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以此来看,关于“时间顺序”的判断是不准确的。
那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条线索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第二条线索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了科学家们的追求精神,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
四、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生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生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生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
选两位同学谈体会。
五、学生自由问答、质疑、释疑
学生争论的焦点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
3 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完善自己的观点看法。
六、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有关克隆的文章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
2.完成同步练习。
八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师寄语: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熟练地背诵课文。
4、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 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学习重点:
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通过教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兴趣,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预习导航:
A: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吴均(469---520),南朝作家,字叔痒。曾奉旨撰写《通史》,未及成书即去世。
B: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1) 缥碧: (2)奔: (3) 负势竞上:
(4) 互相轩邈: (5) 息心: (6) 柯:
C1: 课文用哪八个字概括富春江山水?
C2:最后四句形容夹岸林木遮天蔽日,哪一句是关键句?
尚待解决的问题:
新发现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定目标:教师介绍背景,创设情境。生读目标,认定。
我国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 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 景小品文。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
预习检查,感知文本:组内交流,订正预习导航中出现的错误。找学生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
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三、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 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或解决或请老师回答。
4、在自学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
5、课堂交流,翻译全文。
6、继续朗读课文,以至成诵。
四、探讨
读此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从应用范围及标题形势看,它属于什么文体?从文章内容上看属于什么文体?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六、教师小结。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
达标测试:学生独立完成,小组 代表公布答案,老师订正。
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 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
2、 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一、 回顾旧知,集体背诵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若要对课文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还应怎样做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
1、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3、 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4、文中描绘了哪些 景物?抓住了景物什么特点?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三、探究主旨,共谈感悟。
1、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感慨呢?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3、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怀。
四、课堂小结:
1、优美的散文,写景必然要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希望同学 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心得,以便在将来的写作中运用。
2、整理笔记(重点字词的解释、文章主旨)。
五、巩固提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D.在昼犹昏
皆生寒树 有时见日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 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7、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八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⑴ 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⑵ 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规范》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置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身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而往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⑴ 陈说(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⑵ 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⑶ 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幻灯展示。)
难点提示:
⑴ 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身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身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⑵ 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里衔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八年级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
2.反复朗读,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比喻拟人,调动视觉听觉了解天目特征。
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关键词语,品读“七绝”之妙及“幽邃奇古”。
2. 难点:字里行间表达的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课文提示】
1.本文是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中的一篇,内容短小。它与一般的以介绍行踪和沿途景色的游记散文有所不同,重点介绍了天目的“七绝”,紧扣“幽邃奇古”这个特征。
2.晚明诗歌、散文领域中,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其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是公安(今属湖北)人,故称公安派。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隆,是这一派的领袖。公安派的理论核心是“独抒性灵”。
【正音正字】
邃suì 峭qiào 鲜xiǎn 迂yū 壑hè 缟gǎo 竦sǒng 逾yú 霁jì
【积累词语】
从下列句子找出通假字:
①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 颠:同“巅”,山顶。 )
②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 县:同“悬”,高悬。 )
③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 直:同“值”,价值。 )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作者游历天目,共逗留了几天?(用文中的词语作论据)
从“宿幻住之次日”、“晚宿”、“次日”等词句可以看出,游历天目共计三天。
3.天目山有什么特征?(用文中一个词语回答)
天目山的特征:幽邃奇古。
4.文中正面表达作者对天目山喜爱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富有情趣的文章。作者避开对游程和沿途景色的描写,重点归纳天目山与众不同的“七绝”,并且断然写出“大江之南,……无逾此者”,表达了自己对天目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袁宏道的生平及其学派。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翻译:天目山幽静深邃奇特古朴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从(天目山的山脚)双清庄到山顶,大约二十多里。
要点:颠:同巅,山顶。 可:大约。
原文: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翻译:凡是山偏僻的大多荒芜凄凉,陡峭的很少盘旋迂回;形状苍朴就不够新鲜艳丽,骨架磅礴就缺少精巧雅致,以至于山高大就流水贫乏,岩陡峭就树木稀少,这些都是山的缺点。
要点:凡:凡是,一般。 鲜:稀少。 骨:骨架。 毛枯:草木枯败。 病:毛病,缺陷。
原文: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翻译:天目山满山都是沟壑峡谷,飞泻的瀑布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这是一绝了。
原文: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翻译:石头的颜色深暗润泽,石头的棱角巧妙精致,石头的小路盘旋迂回,石头的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了。
原文: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翻译:虽然山谷幽深岩石险峻,但寺庙都很精致美妙,这是第三绝了。
要点:县:同悬。
原文: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翻译:我不喜欢听到雷声,而天目山的雷声很小,听到的好像婴儿声音,这是第四绝了。
原文: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翻译:拂晓起来观看云彩,在峭壁的沟壑下,(云彩)洁白纯净得像棉花,飘荡腾越同浪花,整个大地是琉璃五光十色的海洋,各个山顶露出云上如同浮萍,这是第五绝了。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不可能完全明白它的形态。
要点:悉:详知。
原文: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翻译:天目山大的树木,几乎有四十围,松树的形态好像伞盖,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上万钱,这是第六绝了。
要点:“围”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但具体是多少,说法不一。 直:同值,价值。
原文: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翻译: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的香味,远远胜过龙井茶;(天目山)竹笋的味道类似绍兴破塘的(竹笋),然而清淡远远胜过它,这是第七绝了。
原文: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翻译:我说长江的南面,修身隐居的地方,没有超过这里的,于是有出家当和尚的念头。
要点:修真栖隐:修心悟道,隐居深山。 出缠:出尘,超脱尘世。
原文: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
翻译:住在幻住寺的第二天,早晨起来看云彩,九时之后登上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
要点: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 死关:天目山地名,以险峻出名。
原文: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翻译:第二天,从活埋庵找到原来的路下山。几天的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把(它)当作异常的,都下山互相庆贺。
要点:异:反常。 率:都。
原文: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翻译:山寺中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谦卑恭敬地遵守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
原文:临行,诸僧进曰:“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
翻译:临近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狭小,不值得贵客观赏,真不知怎么办”。
原文: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
翻译:我说:“天目山和我们也有些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当面赞誉”。于是大笑告别了(天目山)。
要点:子分:缘分。 面:当面。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讨论问题】
1.文章第1句有什么作用?
“幽邃奇古”,概括天目山的总特点。“不可言”,极言天目山的奥妙。这句话,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2.第2段的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写一般山的种种弊病与不足。 作用:衬托天目山的完美。
3.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①飞流淙淙,若万匹缟
②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
③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④松形如盖
排比:①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②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
③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对偶:①深僻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
②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 )
4.分别写出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喻词和类型。
①飞流淙淙,若万匹缟 (本体:飞流;喻体:万匹缟;喻词:若。明喻。)
②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 (本体:雷声;喻体:婴儿声;喻词:若。明喻。)
③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 (本体:云海;喻体:绵; 喻词:如。明喻。)
④奔腾如浪 (本体:云海;喻体:浪; 喻词:如。明喻。)
⑤尽大地作琉璃海 (本体:大地;喻体:琉璃海;喻词:作。暗喻。)
⑥诸山尖出云上若萍 (本体:山尖;喻体:萍; 喻词:若。明喻。)
⑦松形如盖 (本体:松; 喻体:盖; 喻词:如。明喻。)
5.概括“七绝”内容及其特点。
一绝:水绝;特点:多而壮美。
二绝:石绝;特点:俊秀陡峭。
三绝:庵绝;特点:精致美妙。
四绝:绝雷;特点:轻柔细小。
五绝:云绝;特点:壮观多变。
六绝:树绝;特点:茂盛名贵。
七绝:食物;特点:清香新鲜。
6. 第4段的内容是什么?用“余曰”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内容:简单交代游览的行程。 “余曰”是针对自己受到山僧礼待而言的,其作用:表达了对天目山的深厚感情,含蓄地赞美了天目山的绝美,并且回应文章开头的赞语。
7. 为什么偶然游览天目山的作者发现了“七绝”,而久居山中的僧人却说“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
作者具有积极的审美情趣,擅于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山水中欣赏美;作者具有敏感的审美眼光,善于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景象中发现美;具有高超的文学造诣,擅长从表面纷繁无序的事物中归纳美。这些,不是凡夫俗子能够做地的。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模仿本文,写一篇紧扣特点、归纳几“绝”的游记。(200字左右)
3.预习《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八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
2、掌握本文创作的特点,把握作者描绘的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特点;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全文主要刻画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和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赞美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了他人生的不幸。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
二、托尔斯泰简介:
展示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向学生简单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并了解他的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代表了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实践“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标志。
三、作者简介:
同样是利用媒体资源中的PPT课件,展示作者茨威格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作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正音。学生交流、巩固。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胡髭(zī)长髯(r2n) 鬈(qu2n)发 黝(yǒu)黑 滞(zhì)留
愚钝(dùn) 禁锢(ɡù)轩(xu1n)昂 犀(xī)利侏儒(rú)酒肆(sì)
尴尬(ɡ1nɡ4) 锃(zènɡ)亮 甲胄(zhu) 粲(c4n)然盎(4nɡ)然
(2)解释下列词语: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犀利:锋利;锐利。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一》,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酒肆:酒馆。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播放媒体资源中课文朗读的部分,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②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读课文时,要在书上圈点勾画,听读课文后,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明确:
①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了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6~9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②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达出来。这里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③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3、研读与赏析。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请用课文原句说说课文的第一部分具体刻画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外貌特征?
②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试说说其作用。(此处可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③读了这一部分,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么样?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①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面部轮廓:“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面容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穿戴方面:“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戴这顶帽子,还是那顶帽子,都没什么不合适”;总之,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八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德育目标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
设计(二)
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 fɑnɡ) 竹篙(ɡāo) 苇塘(wěi) 疟子(yào)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一梭机枪(suō) 蹿(cuān)
仄歪(zè) 趴(pā) 扒(bā) 飒(sà)
转弯抹角(mò)
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大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 ,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
……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
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教师点拨: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
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3.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真实美。
(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
(2)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
学生齐读相关语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复杂心理。
第 三 课 时
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学生齐读写景语段,展开想像,感受那浓浓的诗情画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
(1)教师示范分析第(1)、第(8)句。
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8)句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
(2)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四、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选三位同学口头回答,其余同学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
●板书设计
情节 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 真实美
环境 诗情画意
教学后记:学生对“老头子”的诱敌杀敌理解得透彻;但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战争描写的理解要引导。
八年级语文教案15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
2.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3. 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把握诗的情与景、事与情,感受
品位诗歌的意境。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位诗歌的意境。
3. 背诵这三首诗。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两首
《望岳》《春望》。
二. 杜甫介绍: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
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
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望岳
一、课文导入: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俗语说有眼不识泰山,可见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你们见过泰山吗?如果没亲身见识过泰山也不要紧,下面来看一些泰山的风景图,领略一下它的壮丽风光吧。(大屏幕投影一系列图画,教师介绍)
下面学习杜甫的《望岳》,看看古人眼里的泰山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听范读,要求边听边注意读音,听完朗读一遍,
板书:曾ceng通层 眦zi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问:结合照片及诗,你感觉泰山有什么特点?诗中哪里体现出来?
(板书:地域_、风景_、山势)
岱宗两句。
问:岱宗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尊称泰山为岱之宗?(投影第最后一页泰山居五岳之首,在古代被认为是最神圣的山。)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
齐鲁怎么理解?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形象地用齐鲁地区代表泰山的广阔。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板书:地域广)
翻译:泰山是怎么样的呀?它在齐鲁大地上都是一片连绵无尽的青翠。
造化两句。
问:造化指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说天地神秀都聚集于泰山?说明泰山的什么特点?(山势高峻)
问: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提白云山作对比)
问:你觉得割字用得好吗?换成分、切行不行?(割的对象比分或切的更有硬度,力度较大。说明泰山阴阳差别明显,界线分明。)
(板书:风景美、山势峻)
修辞特点:对偶
荡胸两句。
问:请调换一下语序理解这句话:层云生荡胸,归鸟入决眦。(曾通层眦即眼睑接合处。)决眦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修辞特点:对偶 夸张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面对这么一座雄伟的山,谁不想攀登上去成为勇者?
问:诗人的这句豪言壮语对你有什么启发?(泰山之颠象征人生的理想颠峰)
(背诵此句,2分钟抽三个同学以上背)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
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