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天辟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天辟地》教案1
设计意图: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古代的神话故事,许多幼儿也听过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知道中国人是很了不起的,我们也都要学习盘古这样的精神。
活动目标:
1、欣赏讨论中初步了解“盘古开天辟地”这一神话故事表达的涵义。
2、从故事中感受中国人了不起。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盘古开天辟地”这一神话故事表达的涵义。
活动难点:从故事中感受中国人了不起。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书封面
价值取向:通过观察,知道并简单理解故事名称。
提问:
1、封面上的人在干什么?你认识上面的字吗?
2、什么叫“开天辟地“呢? 过渡:到底盘古是怎么开天辟地的呢,我们一起欣赏故事。
二、欣赏图书故事
价值取向:通过欣赏、讨论,初步了解故事所表达的涵义。
1、画面(一)-(二)
提问:
1、传说很早时候,天和地是怎样的?
2、后来天和地是怎样分开的?
2、画面(六)-(十一)
提问:
1、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和喊出的声音分别变成了什么呢?为什么要变出风、云彩、雷呢?
2、 他的眼睛变出了什么?为什么要变太阳和月亮?如果没有太阳和月亮世界会怎样呢?
3、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如果没有山脉,没有土地,没有雨水和江河,世界又会怎样呢?
4、听了故事,你觉得盘古是怎样的人?
小结:故事中的盘古真了不起,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劈开了天和地,并且牺牲自己为后人创造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3、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三、讨论小结
价值取向:通过讨论,感受中国人了不起。
讨论: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盘古这样的人呢?
小结: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的了不起的中国人,我们小朋友都要向他们学习。
活动反思:
《盘古开天辟地》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巨人神。大班的孩子对于神话故事并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使他们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像和无穷的智慧,从而感受到中国人的了不起。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开天辟地》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
教具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画或动画课件;本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三、作业
熟读课文、生字。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
(1) 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 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 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总结课文。
学习了课文,你从中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开天辟地》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②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③品析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④分析盘古开天辟地的四个过程,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
过程和方法:
以奇特合理的想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体会盘古形象的高大,气势的豪壮,威力的巨大,贡献的宏伟,从而体会古代人民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魄力。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具体细节。分析课文词语。
教学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古代神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启发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
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许你听老祖母向你讲述过《夸父逐日》的故事,你佩服他“与日逐走”的英雄气概,也许你听父母向你讲述过《大禹治水》的故事,你被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治理好水患誓不罢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也许你读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你也曾经幻想过有一天能变成白衣素袂的嫦娥,轻盈地驾着长风飞向那神奇的月宫,在清朗的月光下长舒舞袖翩翩起舞。你知道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怎样描写宇宙起源的吗?神话传说中的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大自然的一切是从哪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让我们从这篇课文中找到答案。
深入分析
积累文学
激情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师板书课题《盘古开天辟地》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孟子和他的著作。
一、检查预习生字和生词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请同学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向老师提问。
三、回答学生问题,导入神话的概念,帮助学生复习。
四、分析课文
同学们初读课文有这么多新鲜的感受真好!看来人类的老祖先盘古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来分析一下盘古开天辟地分为几个过程?
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是什么样的?
黑暗混沌,好像一个大鸡蛋
回答老师问题例举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代神话
走进故事情节之中。
多米诺骨牌式回答问题
两名学生读课文
向老师提问
复习神话的概念回忆神话的起源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展示导语,利于激情
屏幕展示题目《盘古开天辟地》和图片
展示生字和生词。
展示神话的概念和神话的产生过程。
板书四个过程
黑暗混沌
斧劈天地
撑天拄地
化生万物
教师范读课文,通过学生自己课下预习,已经圈出的生字生词与老师的标准读音再核查一遍,培养自学能力。
检查学生的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掌握文章的结构特点,理解写作的思路。读准字音和句子停顿。
利用多媒体录音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加强断句的练习
走进课文
培学生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积累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文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翻译能力
教师讲解学生翻译课文
教师点评并讲解文中出现的典故
2、“在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是黑暗混沌的一片,好像一个大鸡蛋。”这里用到了一个什么修辞?
比喻,本体:宇宙的景象
喻体:大鸡蛋
相似点:黑暗混沌
3、“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这里的“孕育”一词是什么意思?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4、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找出盘古最初在宇宙中是什么状态?
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
这些都属于什么描写?
动作描写。
5、盘古醒来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用波浪线画出来。
睁开眼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漆黑黏糊的一片,闷得人怪心慌的。
6、说说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时最能体现出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面前的黑暗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哗啦!大鸡蛋突然破裂开来。
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天地初开时盘古的神力吗?
你的朗读铿锵有力,似乎让我们听见了那霹雳巨响,盘古的力大无穷!
7、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
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这些词语有哪些特点
它们都是相互对应的
“冉冉上升”是什么意思?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
缓缓渐渐徐徐
8、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是怎样变化的呢?
“天每升高一丈,地每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变得极长了。”与这段文字比较“天生高了,地加厚了,盘古的身子也增长了。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也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变得很长了。”你认为哪种说法好?请说明理由。
这也是一种奇特的想像,“每天”“一丈”反复出现,突出表现天地是如何分离的,三个“极”,更说明天升高到了尽头,地也达到了最厚,盘古的身子也长到了最长。
9、盘古的身子变得极长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
作者神奇的想象,九万里那么长。九个长城立起来那么长,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数字,九九归一,有”九重天”,”九霄云外”之说,皇帝也是九五之尊。
10本段中有一个比喻句,请找出,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地的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盘古顶天立地的巨大形象
11、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能体现出盘古与自然坚持斗争的精神?请同学在这些词语下画点。
孤独撑天拄地辛苦担心实在终于
同学们,读着这些句子,再看看这些图吧!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想对盘古说什么?前后桌讨论。
12、盘古身上的东西都变成了什么?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
想像
13、作者在文章最后用一句话来评价盘古,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
总之一句话:这“垂死化身”的盘古,就用了他的整个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丰富而美丽
13这句话有几层意思?赞扬了盘古的什么精神?
①盘古创造了新世界,赞美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肯定他创造的新世界,“丰富而美丽”赞美他的创造精神。
14、盘古就是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在临死时把自己化身为万物,你想对盘古说什么?联系实际,你认为盘古身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精神?
课后练习,请同学们看《上帝创造宇宙》这则材料,思考问题。
1、上帝是怎样创造世界万物的?跟盘古创世神话有什么不同?
2、你对中外两则神话有什么看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盘古这样一个巍峨的巨人他顶天立地地站在天地当中,他的光辉形象深入我们的内心,其实同学们所说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这些古老的神话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与大自然抗争、艰苦劳动与自然的一切灾难做着不懈斗争的体现,盘古身上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的写照,正是这样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在我们民族中传承。就让我们以一首诗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请大家高声朗诵,发自内心地赞美盘古和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听老师讲解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看教材,听录音
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理字音
在书上画线
找出关键句子加以分析
学生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句子
学生仔细观察
分析句子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思考交流
分析思考问题
进行比较
回答问题
记笔记
回答老师问题
思考问题
记笔记
从书中圈点词语
讨论发言
思考从书中找答案
讨论发言
学生分析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发言
听老师总结
展示老师的问题
同上
出示问题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标准答案
出示句子
学生回答完毕后出示正确答案
出示句子
出示两个不同的段落,用颜色标出区别
出示问题
出示正确答案
出示正确答案
出示问题和三张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图片
出示答案
出示问题
出示答案
《出示民族文化千句文》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
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
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
星宿列张。
江河行地,
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
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
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
荡气回肠。
后羿射日,
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
意味深长。
民族精神,
积厚流光
附:板书
盘古开天辟地
袁珂
过程盘古精神
黑暗混沌孕育、成长、睡觉
斧劈天地抓、挥冲破黑暗束缚、追求光明自由
撑天拄地顶、踏、孤独、辛苦艰苦劳动创造世界与自然环境做斗争
化生万物倒下来奉献创造
《开天辟地》教案4
一、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问:这是一句什么句?(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2、读这里,你能感受到盘古怎样的形象?(巍峨的)多么的了不起呀!
3、再读这句。
4、有没有了?(让学生继续找读能体现盘古伟大的句子)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
2、生评议,说说哪些词他读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体会,感悟他的伟大。
4、给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还有更伟大的呢!谁能发现?(引出第7节)
三、精读第七自然段。
1、引读第7节。
2、自由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他更伟大?
▲生交流说说。(板:身躯 化为万物)
3、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你想对英雄盘古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说说。
4、让我们带上这份感情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7节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6、你会这样说吗?
▲练习说话。
7、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世界从此变了样,这一切是那样的美好,让我们把这份美好通过朗读来传达。
▲生再读第7节。
8、引读第八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想象:世界万物除了文中写到的,你还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盘古的化生?
2、练说:●当我看到( )时,觉得这可能是盘古的( )化成的。
●盘古的( )化成了( )。
3、质疑:这一切是真的吗?(理解:神话传说)
4、推荐: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教案5
设计思路:
《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想象,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我们以这个故事慢慢切入“了不起的中国人”这个站点,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和智慧。
本节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天和地的由来,在孩子们的猜想中引出故事;第二环节,让孩子们完整欣赏故事,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容;第三环节,让幼儿讨论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英雄,拓展经验。让孩子们在神话故事中,对中国的文化产生进一步的认知。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安静的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2、感受中国古典神话充满想象力的特点。
重点: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难点:仔细观察画面,倾听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分开的。
活动准备:图书ppT
活动过程:
一、谈天说地
1、你知道“天和地”是怎么来的吗?
2、太阳、山脉、河流、星星、月亮又是怎么来的呢?
3、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盘古开天辟地》,故事里就有答案。
二、故事欣赏《盘古开天辟地》
1、播放ppT,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提问: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盘古是谁的孩子?
(3)传说中的天和地怎么会分开的?
2、播放ppT,幼儿分段倾听故事。
提问:
(1)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变成了什么?
(2)盘古让自己的声音变成了什么?
(3)太阳、月亮、星星又是他的什么变成的?
(4)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
3、第三次自主阅读故事
(1)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女娲娘娘和盘古呢?
(3)天和地是不是真的是盘古变的呢?
4、小结:这个故事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虽然神话故事不是真的事情,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三、延伸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了不起的人,哪些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呢
《开天辟地》教案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2、抓住关键理解句子,掌握含有反义词的句子,指导个性化阅读。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勇敢、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图上的情景。
用一个词概括你心目中的盘古形象。(勇敢、无私)
二、引导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1、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读出了盘古的勇敢?自由读,划出有关句子。
2、同桌间相互交流。
3、指名读出所划的句子,引导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重点句指导:
①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一片混沌,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抓住关键词,读出自己的理解。
②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让学生揣摩和发现句子的特点,朗读体会。
三、引导阅读和背诵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精疲力竭含着微笑化成了万物等词语悟出盘古的无私奉献,展开想象练读,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我想把手放在茂盛的花草上,去抚摸盘古的汗毛;我想把头枕在宽阔的平原上,去倾听学生模仿句式,作拓展练习。
五、作业。搜集中华民族堪称开天辟地的伟绩,准备在班内交流。
《开天辟地》教案7
活动目标
1、在欣赏讨论与小组合作阅读中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会分开的。
2、初步了解神话的含义,对神话故事充满兴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会分开的
2、难点:初步了解神话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听过神话故事
2、其他准备:课件、图书、记录表、笔、图片、计时器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山水、日月星辰、天和地的`由来
(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经验或大胆猜想交流有关“山水、日月星辰、天和地由来”的多种信息,激发幼儿探究天地由来的兴趣。)
1、你觉得我们这个世界美吗?哪里很美?
2、那这些美丽的地方,这些山水、日月星辰、天和地是从哪里来的呢?
3、小结过渡:你们都有你们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欣赏故事《盘古开天辟地》——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会分开的。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讨论、小组合作阅读交流、游戏等形式,理解故事的内容,从而提高幼儿倾听、观察、合作、协商、表达等能力。)
1、欣赏故事课件前半部分
提问: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盘古住在哪里?
3)盘古是怎样把天和地分开来的呢?
2、小组合作阅读8页至13页
任务:1)3人一组,自由结伴。
2)阅读图书寻找答案“盘古将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变成了什么?”,并将答案用符号记录在记录表上。
3)每组选一名代表交流自主阅读后的记录情况。
3、游戏:你问我答,进一步巩固活动的重点。
4、小结:原来是盘古把自己身上的所有东西,变成了天地万物。
三、质疑讨论——激发幼儿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欣赏故事以及对故事真实性的质疑,激发幼儿对古代神话故事的讨论以及阅读兴趣。)
1、完整欣赏故事课件
提问:
1)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盘古呢?
3) 天和地是不是真的是盘古变的呢?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3、小结:像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等这些故事并不是真实的故事,而是古代人想象出来的神话故事,但因为神话故事充满着想象和神奇,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些神话故事。
《开天辟地》教案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开天辟地》是六年制小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盘古无私的奉贤精神。
本文一共八个自然段,处处充满神气的想象,语言优美,且盘古开天辟地的全过程脉络非常清晰,使得故事显得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写盘古身躯的变化十分传神。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此外还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本文只是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7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亦打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是否曾想过,这天和地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们已经想过了,并由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这其中最精彩的一个。(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2、齐读课题2遍。
3、大家知道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吗?
4、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老师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四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谁?怎样?之后的情况?并板书)
《开天辟地》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传说中的天和地是怎么会分开的。
2、感受中国古典神话的美。
3、知道神话的含义,从盘古开天辟故事中,感受中国人了不起。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盘古开天辟地》图画本、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关键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神话故事,你们知道什么是神话故事吗?
教师小结:神话故事是由人们从幻想和想象中编造出来的故事,不是真实的事情。
过渡语:什么叫开天辟地呢,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二、集体阅读,播放课件
第一页:你看到了什么?(鸡蛋)
第二页:鸡蛋里出现了一个人,他是谁?(盘古)
第三页:你发现盘古和之前的有什么变化?(盘古长的特别快,很快鸡蛋就装不下他了。)装不下他了怎么办啊?(幼儿猜测)
第四页:我们来看看盘古发生了什么事情?(大鸡蛋裂成了两半。)
第五页:盘古在干什么?(边上还有一些连着的地方,被盘古用斧子劈开了。)
教师小结:盘古是一个力气很大的人。
三、自主阅读
第6——13页
1、关键提问:他长的多高啊,盘古的头上和脚下都有些什么呀?(头顶天,脚着地)
2、你们看天变的怎么样了?(越来越高),地也变的怎么样了?(越来越厚了)。
3、盘古在干什么啊? 盘古让自己呼出的气变成什么?(风和云彩)喊出的声音变成了什么?(轰隆隆的雷声)你们觉得天上除了风和云彩还有什么?(太阳和月亮)是盘古的什么变成的?还有哪些也是盘古变的?(高高的山脉)
4、大地上还出现了什么?(我们身上什么是可以变成江河的呢?血液变成了江河、土地是什么颜色的?皮肤变成了土地 。因为盘古是一个很高大的人所以他的汗毛变成了树和草,汗水变成了雨水)
四、完整欣赏
关键提问: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结:他是一个很伟大、很高大、强大,是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他牺牲了自己把我们的大自然变的是如此的美丽。这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
(一)、谈天说地:
1、说说天和地是怎么来的?
2、太阳、山脉、河流、星星、月亮又是怎么来的呢?
小结: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地,天只是地面的上空,而太阳、山脉等都是自然界的变化演变而成的。
(二)、故事欣赏:《盘古开天辟地》
1、幼儿完整倾听故事。
提问:
1)盘古是谁?他原本住在哪里?
2)传说很早时候,天和地是怎样的?
3)后来天和地是怎样分开的?
4)盘古分开天地以后又做了些什么?
活动结束:
这是古代人们想象的神话故事,但是直到现在人们还喜爱这个神话故事,把勇敢的人称作顶天立地的英雄汉。
活动延伸:
关键提问:你知道地球有几大洲几大洋吗?
教师小结: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活动反思:
《盘古开天地》讲的是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虽然内容短小,但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 一次活动,一次历练,一次活动,一次成长。
小百科:对于盘古传说反映了中国远古传说的真实情况,教材论证说:“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虽不见于先秦文献,但正如吕思勉所说:‘今世俗无不知有盘古氏’,‘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由此推断,由于远古时期没有文字,加之我们的祖先又有述而不作的传统,因此,这一神话传说,形诸文字虽晚,但其内容的发生应在很早的远古时期,是千百年来中华先民口耳相传的结果。
《开天辟地》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开天辟地》教案。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理解生词。
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师:今天讲故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简介神话故事:茅盾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却确信以为是真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整个宇宙混沌一片,没有天,也没有地。没有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山水鸟兽。于是,世间就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开天辟地。(板书课题)
二、开始新课
1、初读课文向学生提出默读要求:
(1)借助生字表、字典将课文读通读顺。
(2)生词做上标记。
(3)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小组合作自学默写生字(给生字组词)、生词(2)用竞赛的方法,爬黑板默写生字词
3、检查课文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同学边听边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三、分段,概括段意。
小组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可以有不同的意见,采用大多数意见。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四、作业把你想对盘古大神说的话,写在读书笔记上。搜集神话故事,下节课,班上交流。
《开天辟地》教案11
设计思路
大班学习活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有一个名为《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样一个带有虚幻色彩的神话故事,会让幼儿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文学艺术的美基于个体的充分感受,于是我将图书《盘古开天辟地》投放到个别化学习活动的阅读区中,静观幼儿的各种表现。
在这本书中,虽然每句话都配有相应的图片,但较多的文字削弱了幼儿自主阅读与理解画面的可能,以及产生联想的空间,不符合幼儿园大班上学期幼儿的阅读经验。所以我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书中的图片、文字进行了删减处理,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与想象。
仔细分析教材后可以发现,其实这个故事由一个较为突出的元素——“变”贯穿其中,凸显了故事的“神奇”色彩,而且变化的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每个想象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待幼儿自主阅读一星期后,我便组织了这次集体学习活动,想通过教学中高低结构的转化,让幼儿懂得如何从书中抓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解读图片所传达的信息,并试着从图片入手,看看幼儿会怎样利用这些图片来演绎属于他们自己的神话故事。让他们通过看故事、聊故事、摆故事,逐步过渡到编故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力。
活动目标
1.尝试对“盘古将自身变成大自然”的画面内容进行联想,并理解其合理性,初步感受中国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
2.愿意大胆并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个别化学习活动区的阅读角投放图书《盘古开天辟地》,让幼儿自主地看看讲讲,对故事情节有基本了解。
2.材料准备:自制图书《盘古开天辟地》、课件(教学PPT、视频故事)、黑板、粉笔、幼儿排图学具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聊一聊——交流自主阅读的感受,引发兴趣
1.回忆画面内容,聊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教师配合PPT的出现,用情景化语言导入。如:“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古人,他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他叫……还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是……”
“什么是开天辟地?”
“这本书你们都看过吗?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2.幼儿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看完图书后的感受,教师归纳、梳理。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交流分享环节,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让幼儿交流自主阅读后各自的感受。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幼儿了解书中更多的内容。教师也可借此机会了解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能力与水平。
教师鼓励幼儿:看来你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有的小朋友对于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敢于大胆提问,非常好。
二、配一配、聊一聊——欣赏故事,了解想象的合理性
1.教师播放视频《盘古开天辟地》,让幼儿欣赏。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看看是不是和你心中的那个故事一样?”
设计意图:播放故事视频,可以让幼儿与自己原先的理解进行对比,从而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2.幼儿再次阅读图书,以配对游戏呈现“神奇”。
(1)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其作用。
“袋子里是什么?这些图片是用来干什么的?”
(2)尝试用配对游戏呈现“神奇”。
“给你们这些图片,你们会怎么摆?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玩“配对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设计意图:用“配对游戏”梳理“神奇”的变化,不仅能引导幼儿再次仔细观察画面,还能结合画面表现故事内容,尝试建立其逻辑性。同时,也让幼儿体验操作给阅读带来的乐趣。
3.通过交流分享,感受想象的合理性。
“玩了这个‘配对游戏’后,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4.教师也可将问题聚焦:“神奇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关注的是幼儿对画面的完整理解。通过质疑、解疑,让幼儿感知这些神奇的事物之间有着一定联系,联想每次变化内在丰富的合理性,为后续幼儿的合理想象奠定基础。
总结:原来盘古的“变”是很有道理的。
三、编一编、聊一聊——展开合理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1.利用合理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盘古,你会把自己身体的哪一部分进行变化?变成什么?为什么?”
(2)幼儿大胆想象、创编,并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师用绘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设计意图:这个创编环节是幼儿学以致用的一种体验,只有当幼儿真正理解了两个变化事物之间的合理关系后,他们的创编才变得有意义。这个环节不仅反映了幼儿创造、想象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趣”字。
2.总结、表扬幼儿想象的丰富性,以鼓励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进一步想象创造、表达表现。
延伸活动
让幼儿在区角游戏中进一步想象与创造,并尝试记录,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反思
1.无字图书,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活动一开始,幼儿自由表述了自己阅读这本无字图书后的点滴感受:有的幼儿觉得盘古是一个武功盖世的人,因为他有着发达的肌肉;有的幼儿为太阳和月亮的同时出现大惑不解:有的幼儿发现盘古在不断地变呀变,感觉有点儿神奇……一个个小小的发现、小小的疑问,正是无字图书及自主阅读带给幼儿的乐趣与思索,引发了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欲望。
2.配对游戏,凸显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配对游戏中,幼儿各有各的玩法;有的幼儿根据刚听到的故事内容进行摆图,有的幼儿边翻书边摆图,有的幼儿遇到不明白之处再翻书,还有的幼儿完成游戏后再翻书,检查游戏情况。这个环节充分凸显了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
3.图片梳理,帮助幼儿理解“变”的合理性
游戏过后,盘古的变化便很清晰地呈现在了幼儿面前,他们说:盘古把身体变作山,是因为他身上的肌肉就像山脉一样;盘古把脚蜷起来的样子就像一座山;盘古把眼睛变作太阳和月亮,是因为它们都是圆圆的,而且它们都在上面,眼睛在我们脸的上方,太阳和月亮则高高地挂在天空中……由此可见,盘古的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变出的物体都和大自然有关。
4.续编故事,促进幼儿展开合理的想象
当幼儿了解了变化的秘密之后,他们也变身为“小盘古”,开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创编之旅:他们把一颗颗牙齿变成了一颗颗星星;他们把硬硬的骨头变成了硬硬的石头;他们把一根根头发变成了暴雨;他们把手变成了花儿,因为手掌像花朵,手臂像花轴……
这个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创编环节,既不违背盘古“变”的精髓,又让故事越编越有趣、越编越多样,激发幼儿充分的合理想象。
5.自主教学,幼儿给我不断成长的机会
自主教学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他们在课堂上愿意积极开动脑筋,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如此开放的教学活动对我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每个幼儿的兴趣点不同、想法不一,课堂上会有各种可能出现,教师的预设远远囊括不了幼儿活跃的思维。所以,自主教学活动考验的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如何及时有效地推进幼儿思考、如何给予他们更多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方法,是我要不断学习的。感谢幼儿给了我不断成长的机会。
《开天辟地》教案12
原文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哎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像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坚持着把天和地分开,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
《开天辟地》教案13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等词语。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3、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具准备
录音带、小黑板(关于这个故事的光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神化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质疑揭题
1、齐读课题
2、生质疑谁开天劈地?为什么要开天辟地?怎样开天辟地?结果怎样?)
4、 用词素分析开天辟地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
1、 生汇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
2、 汇报词语的理解情况。
3、 汇报预习中的困难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师指导学生解决困难)
4、 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5、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了解故事
1、生自由读文。
2、在小组讲述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具体。
3、 指名讲述。
四、指导识记并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语言积累
1、课文中讲到的天地以及世间万物的形成,你认为对吗?你能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吗?
2、"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对美的向往。这课文主要是对哪些自然现象的天真的解释呢?(天地的形成和世间万物的形成)
4、 这个神话是怎么解释天地的形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轻而清的东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
5、 师相机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导朗读背诵。
6、 背诵六、八自然段。
二、理解"开天辟地"的意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带有神话故事的成语,学习了这个神话故事,你知道"开天辟地"意思了吗?(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有史以来)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讲听一听。
四、作业
继续收集神话故事
《开天辟地》教案14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走近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1.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听过或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学生回答:《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神笔马良》等。
2.动情简介——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起源
3.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下面我们一起走入这神奇的故事之中,感受那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大家知道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吗?
2.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词,并给每段标上序号。
4.读准下列字词:(出示幻灯片)自由朗读。指名读,错的纠正。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5.大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盘古开天辟地)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原因。
2.盘古怎样开天辟地?
(1)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让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开天辟地的经过)
(3)哪些词语表现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板书:昏睡——醒、坐——劈、凿)
(4)那随着盘古的动作,宇宙有什么变化呢?(黑乎乎一片——裂开一条缝——巨石崩裂)
(5)要把宇宙从混沌一团中分出天地来,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使劲翻身、猛劈猛凿)
(6)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
(7)指导朗读。(读出盘古的勇猛、向往光明等品质)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过渡: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去了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六自然段)
3.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课文中哪里给出了答案?大家找出来。(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盘古就是这样站在那,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把第四、五自然段自由朗读一遍。
(3)说说你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那么大家能把他的那种决心读出来吗?
(4)学习第六自然段,盘古为什么是含笑倒下的? (学生交流,并回答)
(5)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4.结果:
(1)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其它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学生:盘古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
(2)临死的时候,盘古的身躯都化成了什么呢?请用“——”标出来。
(3)出示盘古图片:看着盘古,看着连线提示,一同来体会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生对着盘古图片说)
5.欣赏感悟:出示宇宙万物图片,欣赏图片想一想,此时此刻,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呢?(学生思考,同桌互说)
6.学习第8自然段
(1)就这样,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2)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2.仿写诗句
《开天辟地》教案15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习目标:
①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①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②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交流课前部分资料: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③揭题:18盘古开天地。
(这样的设计,尊重了学生急于展示自已的感受。又能让学生对古代神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为学习本课奠定感情基础。)
二、初读感知
①识记生字。 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②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③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
①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③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练读课文。继续搜集有关神话故事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开天辟地》教案15篇】相关文章:
开天辟地_中国神话11-14
盘古开天辟地11-14
开天辟地教学反思10-14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12-02
小雪的教案12-03
购物的教案12-01
《山》教案11-29
教学的教案11-28
发霉了教案11-28
安全的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