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的教案

时间:2024-08-13 01:24:47 教案 我要投稿

购物的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购物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购物的教案15篇

购物的教案1

  设计理念:

  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生活中有关打折优惠措施的基础上,能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深入理解折扣的意义。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情思考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辩证、全面地思考、对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了解生活中有关打折优惠措施的基础上,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和策略。

  教学难点:

  1、多种方案的计算。

  2、合情推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打折计算方法。

  1.谈话导入。

  2、为学生创设到快餐厅看菜单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合算的角度选择套餐。

  出示,如下图。

  A套餐

  原价:12.5元

  现价:10.00元

  B套餐

  原价:11.8元

  现价:10.00元

  C套餐

  原价:10.80元

  现价:10.00元

  (1)如果你去吃快餐,你选哪一种最合算?为什么?

  (2)A套餐相当于打几折?

  (3)B套餐也打8折,应付多少元?

  二、分析比较,初用打折技能。

  实际生活中的打折多种多样,要反复计算、比较,才能够选择出最好的'购买方法。

  1.创设情境。

  现在许多餐厅可以自己带饮料消费,餐厅的饮料可挺贵,要想合算我们不妨去超市逛一逛,买一些饮料再去吃饭。

  甲商场 买大送小

  乙商场 一律九折

  丙商场 满30元一律八折

  2.了解超市的优惠政策。

  师:请你举例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些优惠措施的?

  生:买大送小就是买一瓶大的送一瓶小的,前提是必须买大瓶的饮料。

  打九折就是买100元钱的饮料现在只要付90元钱。

  满30元打八折就是买饮料的总价必须达到30元才能打八折,不到30 元不打折。

购物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重点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购物的教案3

  【设计思路】

  数概念,其实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抽象的,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又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纲要》也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调动幼儿已有的数的组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在购物、猜想等游戏中体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在购物游戏中了解数的关系,熟练加减运算;

  2、尝试运用推理、排除的方法猜测商品与价格,体验成功乐趣。

  【材料创设】

  幼儿绘制的超市物品若干(标有价格);模拟小超市;猜测用价目表(大、小)若干;记录笔数支;

  【观察与指导】

  一、数学接龙游戏

  1、老师说一数字,幼儿接龙说出答案为该数的试题。

  2、小结:大家的`一个答案可以用这么多试题算出,你们的本领真大啊!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

  二、快乐购物

  1、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好吗?

  2、看看,有哪些商品,可以分成哪几类?(生活用品、服装、玩具、食物等)

  3、根据要求进行购物

  (1)每人买2件你喜欢的东西,总价不能超过10元。

  (2)2人合作购物,随意买几件物品,和起来的总价为10元。

  (3)小结:原来不仅两数相加可以得出10,三数或四个数也能得出10。

  三、想一想猜一猜

  1、我也喜欢买东西,看看我的网上购物价目表上有哪几类物品?

  2、这些物品中最便宜的是几元?最贵的是几元?

  3、游戏:猜一猜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通过提问式的猜测来推理出是什么东西,老师只回答“是”或“否”。

  如:幼儿:是学习用品吗?老师:是;

  幼儿:有一个是5元吗?老师:不是;

  ……依次类推,最终得出具体购买商品的名称。

  (2)我买了2件东西,总价为8元,猜猜是什么?

  (3)再来猜一猜:买了3件物品,总价为10元,猜猜是什么?

  4、幼儿两两合作游戏(每人一张价目表,把想买的东西记在心里,并把物品的数量及总价告诉同伴后,让同伴来猜。

  5、检验个别幼儿的游戏正确性。

购物的教案4

  活动意图

  大班的孩子即将幼儿园毕业,他们将无可选择的面临人生的下一站,走进一个更加独立自主、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如何让孩子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的生活?是老师和家长们都在共同关注的话题。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相对欠缺。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及时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引导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去面对并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只要与幼儿生活有关,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和解决的,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和视野的内容,都可以纳入到课程中去。在我们幼儿园小区附近有一家购物超市,平时孩子们都是跟父母一起去购物,却从来没有独立购物的机会,对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购物活动充满了期待,为此我们设计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为别人购买物品,培养幼儿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之情。

  2、通过购物活动,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爸爸、妈妈和自己所需物品的差异,学会看物品的价格标签。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超市做好联系工作

  2、购物袋、手表、每人准备十元钱、水壶

  活动过程

  一、了解父母与自己所需物品的不同

  谈话活动:

  老师针对即将进行的购物活动与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孩子们,请你仔细想一下,你的物品都是谁给你买的?爸爸妈 妈的物品是谁买的?你想不想为你的爸爸、妈 妈买一件礼物?

  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你的爸爸妈 妈都需要哪些物品?

  你想给你的爸爸妈 妈买什么?

  你和爸爸、妈 妈喜欢的`物品都一样吗?

  小结:此处主要是帮幼儿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知道自己与父母所需物品的差别,培养幼儿对父母的关爱之情。从幼儿的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化为关爱他人。

  二、讲解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

  活动规则:

  1、每位小朋友不论买什么,最后都要留出一元钱来坐车。

  2、每位小朋友只有半小时的购物时间。

  小结: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明确此行的目的,而且不论买什么物品,最后一定要留出坐车的钱来,锻炼幼儿的计算能力。同时又要求必须在半小时之内买够三件物品,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

  三、所有小朋友进入超市进行独立购物活动(教师进入超市监控室,从监控录像中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超市里,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不停地从一个购物区转到另一个购物区,选择合适的商品,完全没有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有的孩子能够认真查看商品的价格标签和生产日期;有的一会拿起这件物品,一会拿起那件,权衡一下又放下了,一看就知道是在慎重选择;甚至有的孩子还参加到了超市的食品制作活动当中去。

  蒙蒙:一边认真地选择物品边计算自己花了多少钱,但是当她买了两件物品之后,却计算不出再买一件多少钱的物品才能让自己剩下一块钱。于是,蒙蒙找到了超市的工作人员,请她们帮忙找一件,(她从所有的钱中扣除一块钱来,然后把剩下的钱拿给阿姨看,请阿姨帮忙找一件同价位的物品。)

  轩轩:自己觉得钱不够花,于是在为爸爸、妈 妈买了两件物品之后就去参与超市的“做汉堡赢赠品”活动,为自己赢得了一份礼物……

  小结:孩子们在超市中的表现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本以为老师们跟着进超市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对老师的产生依赖心理。但是经过实践发现,他们完全没有受到其他顾客的影响,甚至是老师从超市监控室进入超市,孩子们都视若无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老师们的介入,完全沉浸在购物的过程当中。

  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小朋友在参加超市的食品制作—“做汉堡赢奖品”活动时,完全沉浸在了操作的快乐中,而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幸好有其他“顾客”的提醒,他们才记起来。

  四、结帐

  大部分孩子选到自己认为合适的物品之后,开始陆续结帐。有的结完帐后,常常的吁了一口气说:“我有钱坐车了”。这时问题又出现了:

  寒寒:第一次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选择的物品,没有考虑价格问题。等到结账的时候,超市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共十一块二”。他拿出钱来一看,发现钱不够,立即就跟收银员说:“阿姨,我的钱不够,月饼太贵了,我需要调换一下”。然后就拿着月饼去换了一件相对便宜一些的食品。再去结账,结果发现自己剩了两块钱。

  鑫鑫:他结完帐之后,发现自己的钱是剩下了,但却不够坐车的。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跟超市的工作人员商量一下,看能否换一件便宜点的物品。但是根据超市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以退换的。小鑫鑫难过的哭出了声,这时老师的协调之下,超市的工作人员决定“借”给他坐车的钱。

  小结: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增强了,所有小朋友都是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的购物活动,没有出现拖拉的现象。但是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遇到问题时需要在成人的引导及帮助下,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五、坐车

  所有购物的小朋友都陆续到了站牌前,拿出钱来准备坐车回幼儿园,这时有幼儿发现子涵小朋友的钱不够坐车的。

  师:子涵,你的钱坐车够吗?怎么办呢?你是自己走回幼儿园呢?还是借大家的钱坐车回去?

  子涵(很坚定地):“自己走回去”。

  这时寒寒决定陪子涵一起走回幼儿园。

  师:“你为什么决定陪她一起走回幼儿园呢?”

  寒寒:“我想省钱!”

  师:“你不怕热吗?”

  寒寒:“怕!那我还是坐车走吧!”

  车来了,寒寒要走。但是又犹豫了,他决定借钱给子涵,大家一起坐车回幼儿园。可是子涵却坚决不借,坚持要自己走回幼儿园。眼看着一辆辆公交车开过去了,寒寒特别着急。

  于是他跟子涵说:“你再考虑考虑吧!我给你五十秒的时间”(寒寒开始数数)

  子涵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寒寒又说:“我再给你五分钟的时间,你再考虑考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寒寒和子涵的脸上都渗出了汗珠。但是子涵坚持自己走。

  无奈之下,寒寒把钱扔在了地上,嘴里喊着:“捡钱了,捡钱了…”可是子涵依然不为所动。

  最后,寒寒坐车离去。子涵自己步行回幼儿园(老师悄悄跟在后面),路上显得有些紧张。

  回来后,子涵见到熟悉的老师和小朋友,立即哭出了声音。

  小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善良与固执,特别是寒寒小朋友,他的心理波动很大,从一开始为了省钱陪子涵走,到后来因为怕热,想让子涵一起坐车走。遭到子涵拒绝后,为了能让子涵和他一起坐车走,更是想了各种办法。但是不论寒寒怎样劝说,子涵却又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策略,遇到问题能够千方百计的寻求办法帮小朋友去解决,但是又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经验。

  交流讨论购物成果

  师:“你买了几件物品?你为你的爸爸、妈 妈买了什么?”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此次购物的成果,发现大部分幼儿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或者生活需要来买物品。只有极少数幼儿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给所有家庭成员买的物品都是自己喜欢吃的食品。

  浩浩:给妈 妈买的是肥皂,他的理由是妈 妈不喜欢那些“垃圾”食品,买肥皂可以让妈 妈拿来洗衣服。给爸爸买的是雪碧,而自己的则是糖果。

  天宏:给爸爸、妈 妈和自己买的都是糖果,只是不同种类而已。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教师以开放的心态,注重课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带领孩子们真实的参与到活动中去,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了经验。此次活动教师只是孩子们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孩子们真正的成为了活动的主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应变能力更是出乎老师的预料。

  1、时间观念增强

  平时孩子们在班级里活动时,总是拖拖拉拉,但是这次却都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购物活动,时间观念明显地增强了。

  2、计算能力,

  孩子们在购物的过程中,不论想买什么,都会先权衡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买了这个还能再买点什么?剩下的钱还够坐车吗?孩子们每买一件东西,都要进行一次“精确”的计算。

  3、快速应变能力

  当出现的费用超额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时,孩子们能够进行快速调整,而且能够快速估出是因为哪件物品太贵了,以便及时进行调换,这对孩子们来说既是能力的锻炼又是很好的挑战。

  4、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遇到问题时的表现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能够主动找超市的服务人员,请求超市人员的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二是别人遇到问题时,自己能够千方百计的寻求办法帮别人去解决,这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

  5、换位思考的能力: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家人的关怀与了解,也划分为两种情况。在问及孩子给家人买的物品以及原因时,大部分孩子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只有少数孩子依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对家人的了解比较模糊。孩子们能够设身处地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他们需要的物品,这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次很好的“换位思考”锻炼。

  6、具备了初步的节约意识:

  在购物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到超市的活动中去,通过劳动为自己赢得一份奖品。既省钱,自己又有了礼物,对节约花钱有了初步的概念。

购物的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

  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3、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卡通之歌”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这边来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桌子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购物的教案6

  活动目标

  对利用废旧材料小制作感兴趣?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加以简单的装饰

  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活动重点

  重点: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对利用废旧材料的小制作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购物袋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多种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 (幼儿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买了东西装在什么地方带回来?

  2.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环保购物袋,讲解制作方法

  出示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个购物袋,你们看看,要装东西袋子应该有一个什么?”

  2.其他三面应该怎么样?

  3.粘好了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

  三、幼儿制作购物袋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指做各种有趣的环保购物袋,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重点部分。

  3.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

  四、观赏展评

  1.找找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

  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动剩余的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从环保教育出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将幼儿熟悉的接触最多的超市购物袋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购物袋的用途、特征,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设计各种各样的购物袋,利用废旧的广告纸和幼儿自己家里带来的挂历纸来制作,即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有使幼儿有了废物利用的`概念。幼儿有能力制作各种各样的购物袋,虽然教师没有直接示范如何粘贴袋子,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粘贴的方法,并设计了与众不同的拎环。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自己拿着自己设计的环保购物袋去“超市”购物,实际上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满足。最后的环节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可以在“购物”的过程中欣赏同伴的袋子,教师也可以检测制作的完成情况。

  二、效果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中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切西瓜 (泥工)

  中班美术教案――:走进夏天-切西瓜 (泥工)

  目标:

  1、在观察西瓜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西瓜的用途。

  2、尝试用彩泥制作西瓜。

  准备:西瓜、彩泥等

  过程:

  1、幼儿观察并谈谈西瓜的里外特征。

  2、幼儿吃吃西瓜,尝尝西瓜的味道。

  3、谈论吃西瓜的好处:能帮助我们防暑解渴。

  4、制作西瓜:

  用红色彩泥做瓜瓤,绿色彩泥做瓜皮,用小刀或线玩切西瓜的游戏。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绒线编织小丑

  材料:乒乓球、晴纶毛线、彩带、花布(边角料)、胶水。

  工具:剪刀、锥子

  制作:

  1、先用晴纶毛线扎出小丑的身体和大小不同的彩线球,再把花布裱糊在纸上,卷成锥形帽子。

  2、结实

  3、装饰眼睛、嘴,加工完成。

  年龄班:大班

  做做玩玩----绒线编织《手套娃娃》

  材料:白色劳动手套、棉花、毛线(二、三种颜色)、缝纫线(黑、白、红)、花布(边角料)。

  制作:

  1、将手套的无名指退进手掌里。再剪下小手指套,把小指套缝在与大拇指套对应的位置上。

  2、向手套内填塞棉花。用毛线在大拇指套的根部扎出脖子的位置、调整好娃娃头的大小造型,即可将娃娃头的翻口处缝合。至此,手套娃娃的基本形体就组成了。

  3、在恰当的位置上用红缝纫线缀上嘴巴、黑缝纫线缀出眼睛、黑毛线缝制头发。

  4、根据需要制作各种服饰。

  布袋木偶系列

  材料与工具

  材料:硬泡沫、毛巾、布、线等。

  工具:美工刀、锉、剪、针、乳胶、大头针、砂纸。

  制作方法

  1、选一块泡沫用美工刀削去边角,再锯成粗胚(圆球形),然后修成小熊的头,再用木工锉、砂纸打磨平滑加工制成;

  2、在头上包贴一层布,可用毛巾以及旧针织品,包贴时乳胶要图匀;

  3、用8cm×20cm的卡纸涂上乳胶,卷成比食指略粗的纸筒,在头下方挖一个交纸筒略小的圆洞,将纸筒插入固定在里面;

  4、用卡纸或棕色绒布做耳朵,在头顶开槽口,将耳朵嵌进去;

  5、用纽扣做眼睛,用细铁丝穿在孔中,做一道小小插脚,醮上乳胶液插在头胚上,眼睛会显得水灵灵的,鼻子可以用包扣法做,抹胶粘上;

  6、根据表演者的手形大小,用布缝制布袋;

  7、按布袋的大小设计缝制木偶的服装,要求穿脱方便,以便更换;

  8、用橡皮筋将布袋的颈部扎牢在头的颈部上,再穿上衣服,小熊布袋木偶就好了。

购物的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以及加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经验。

  2.能运用算式记录购买物品的过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购物的过程及算式的含义,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运用己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的减法。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物质准备:画有货架和贴有1——9元价格标签的商品图片布置成“超市”场景图,算式记录卡每人一张,笔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购物》。

  (三)活动过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加法。

  (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幼儿观察货架。

  教师: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称?(学习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到超市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说一说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幼儿边看场景图边进行“一共需要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买的两种商品,以及总价。讲述自己购买商品的事情。如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小结:买两种商品,总价不超过10元。有多种组合方法。

  (3)幼儿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教师提问: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2+3=5,买了2元钱的口香糖和3元钱的卷笔刀一共需要5元钱。

  (4)从2+3=5的算式进行猜测,说一说除了买口香糖和卷笔刀外,5元钱还可以买两样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师用5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如用5元钱买了一个玩具和一种食物,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当幼儿说出多种结果后,告诉幼儿买的食物是冰棍,让幼儿猜另一样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师用10元钱买了哪两种商品。

  (5)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加法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任意买两种商品,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2.玩“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学习10的减法。

  (1)教师提出购物要求:用10元钱到超市买一种商品,说一说所买的这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商品后还剩下多少钱。

  边看场景图边进行“还剩多少钱”的购物游戏。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用10元钱购买一种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2)学习用算式记录购买商品的事情。

  提问: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的事情记录下来?教师记录幼儿所讲述的算式。

  学习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义:10-3=7,,10元钱买了3元钱的饼干还剩下7元钱。

  (3)幼儿再次进行买商品的活动并学习用减法列算式进行记录。

  幼儿两两结伴,每人用10元钱任意买一种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钱,先将算式写在算式记录卡上,再互相讲述自己买商品和找零的情况,最后相互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3.进行操作练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1)幼儿根据《超市购物》的指导语做练习:帮明明算一算买两样商品需要花多少钱?拿10元钱买一件商品,还应找多少钱?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检查。

购物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

购物的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能主动参与活动。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

  2、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epy儿童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活动结束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购物的教案10

  教学内容:

  学会购物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合理购物问题的过程。

  2、了解合理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做出充分的解释。

  教学重点:

  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量,常常搞一些什么样的促销活动?那如何学会合理购物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 出示第12页的例5

  2、 让学生仔细读题,说说想到了什么?

  着重理解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

  3、 分别计算出在A商场和B商场所花的实际费用,进行比较

  A商场: 230×50%=115(元)

  B商场: 230-50×2=130(元)

  4、从而得出在A商场购物更省钱,所以在购物时我们要根据促销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商店,充分利用商家的优惠政策,就能够少花钱多购物,这就是“合理购物”。

  三、课堂练习

  第12页做一做

  四、作业

  第15页第13、14题

购物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体验同伴间关爱的友情,愿意关心别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 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购物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能力。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数学图卡组。

  2、幼儿事先收集蔬菜、水果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嘛?你是从哪里知道价格的?

  2、亲身体验,情境游戏"超市购物"

  (1)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蔬菜、水果图片布置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置价格标签。

  (2)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到柜台前结账。

  (3)幼儿必须依据手中不同物品的不同价格,用对应的钱付款。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的计算方法。

  (5)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增加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一种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

  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一个传统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购物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购物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8~69页的图画。教师提出问题:“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自选商场)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芽”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同学们都去过超市,而且大多数同学还去过很多次,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超市进行过研究?与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哪些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同学们先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看一看我们对于超市的了解是不是准确、全面。”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在全班介绍的发言人(可以允许不止一个),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启发学生。

  3.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记下相同点和不同点。

  4.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出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所列出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教师应肯定学生发现了许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但也应引导他们注意自己没有发现的地方。然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得是否详细、是否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能否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不能只看表面等等)

  5.教师小结。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超市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得较快,与广大人民生活联系密切的购物场所。目前在城市和乡村都有广泛的.分布,即使目前暂时没有的地区,也会很快发展起来。因此,可以说超市是在学生当前和今后的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的购物场所,与“繁忙的商业街”和“热闹的集市”相比,这一课题地位更加重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应当保证这一课题的学习。

  2.教师要灵活掌握活动进程,既要通过适当的启发和提示使学生有所成就,又要在自己的概括要点中包括少数三年级学生不太容易想到的特点,以便使他们反思自己的讨论过程,更好地掌握比较、对照的方法。有些特点学生不太容易想到,例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比,需要顾客挑选商品的自由度最大,所有商品都可以直接拿在手上自由挑选;营业时间一般比较长,适合上班的人;某些商品不适宜在超市出售,比如贵重珠宝、药品等;服务人员的工作更多的是从表面上看不见的,如分类、包装等。

  〖评价建议〗

  对学生的“我的新发现”进行等级评价。

购物的教案15

  两元钱,平日里微不足道的财富,比起那百元大钞是那么的不起眼,甚至于丢在路边,也难以引起行人的注意。可又有谁知道,这小小的两元钱,在平日的生活里却功不可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它换一袋包装精美的果冻、一根香肠,还有几个可以解饿的馒头。

  活动准备:

  每人准备两元钱

  活动过程:

  (一)课外实践

  每一位同学动脑筋去超市或小卖店用两元钱购物,看谁买得最多、最实用并且最有新意。

  (二)课内交流

  1.介绍商品

  (1)说名称:你都买了那些商品?为什么买这些东西?

  (2)评一评:看谁买的'商品最好,说得最有新意。

  (3)说包装:看了包装,给你什么感觉?

  (4)说价格:请在选物时正好凑足两元钱的同学说说秘诀。不到两元钱的同学是想节约吗?超支的原因是什么?

  (5)说过程:你在购物时肯定费了不少心思,遇到过一些麻烦,请大家将自己购物的过程说一说。

  2.小练笔:

  看来这两元钱的确难为了大家,下面请同学们以《两元钱购物》为题写一段话,把自己购物的小故事写下来,要求写得清楚、明白、具体。

【购物的教案】相关文章:

购物的教案12-01

小熊购物教案12-07

超市购物教案11-24

大班购物教案07-08

购物的教案(15篇)12-01

购物的教案精选15篇12-04

购物的教案(精选15篇)12-04

小熊购物教案6篇07-29

购物的教案(集锦15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