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的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的教案 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卷的技能做蜗牛,并能为小蜗牛创编一个小故事。
2、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一团彩泥。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春天到了,许多小动物都醒来了,你知道那些小动物们到我们幼儿园来找朋友呢?
二、示范讲解:
请幼儿说说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的?
小蜗牛应该怎样做呢?(幼儿发言)
注意点:把彩泥搓长,从一头开始卷,要卷得紧一点。;本文在头上可以自己用小泥做小蜗牛的眼睛和犄角。
三、幼儿操作
提醒小朋友不和别人争抢彩泥。
鼓励做好的小朋友给小蜗牛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并告诉旁边的小朋友。
四、欣赏
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小学美术的教案 2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用指纹作画的方法。
2、发挥想象力,用指纹配合简单的线条塑造各种造型。
3、喜欢指纹作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纸(A4纸一半大小)、彩色印泥或水粉颜料、记号笔、油画棒、半湿的抹布。
2、挂图《趣味指纹画》。
3、《美工》第三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趣味指纹画》,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几幅漂亮的指纹画,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二、仔细观察每一幅作品,引导幼儿大胆猜测判断作画的方式及过程
1、第一幅指纹画(小人)。
师:这是什么?你知道这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我们手指上的指纹印了头和身体,用记号笔添画五官、四肢及帽子等。)
2、第二幅指纹画(大狮子)。
这幅画上有什么?你知道大狮子是用哪个手指头印出来的吗?(食指)这三只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颜色不一样)
3、第三幅画(许多小人及动物)。
师:这张画上有什么?看一看这边的小人和小动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头小牛的头是怎么印的啊?(手指横过来印一下,再竖过来印一下)
4、第四幅画(蝴蝶和小花)。
师:哇!你们觉得这幅画看起来怎么样?你都看见什么了?小花是怎么印的?(用食指印一圈花瓣。)
5、第五幅画(太阳、小花、火车、毛毛虫。)
师:在这幅画里,你有看见了什么?这个太阳是怎么画的?
三、引导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认识绘画材料。
师:看到这么漂亮的画,你们想动手试试吗?我们要用什么材料来画呢?(手指头、印泥)
2、讲解印制方法。
师:手指有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印泥,每次要印画时候,手指宝宝就会很用劲的去亲印泥,然后再稳稳的亲亲白纸,不要晃哦。看,可爱的指纹宝宝印出来啦!如果要换颜色怎么办呢?(先把手檫干净。)
四、幼儿创作指纹画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状的指纹画,使画面丰富有趣。
师:你们想印制自己的'指纹宝宝吗?印好后用记号笔、油画棒给指纹宝宝变变身吧!看谁最厉害,能够变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2、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
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鼓励幼儿集体创作主题指纹印画,如“小人国”、“动物联欢会”“美丽的大自然”等。
活动提示:在幼儿创作指纹画的过程中,教师应在设计图形以及物象整体效果的处理上给幼儿更多的指导。
小学美术的教案 3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彩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情绪的单元还作好了色彩基础知识与色彩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彩,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彩。而人对色彩天生非常敏感的,色彩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许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温暖。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爽。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温暖,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彩的冷暖又是相对的,如紫色和绿色会随着不同色彩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认识生活和自然中色彩的冷暖和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
●教学导入:教师可准备两幅色彩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讨论不同的色彩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交流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欣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彩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变化,明白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冷色,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教师辅导调色的方法,注意水分的多少对色彩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彩冷暖的变化?
●是否在讨论研究中积极进行思考?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的设计创作。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小学美术的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简介和欣赏,使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品种与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增进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重难点
1、重点: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的区别。
2、难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爱好和兴趣,提高环保意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CAI多媒体光盘,其中尽量收集当地工艺美术品。
五、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三月三》,介绍童年时代放风筝的情景,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㈡解决重点
介绍民间工艺和一般工艺的区别
民间工艺:实用经济与美观的结合较好,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地进行巧奇天工的创造,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质朴健康。
1、是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而创造的,大部分属于生活日用品,它根植于民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制作的材料就地取材;
3、为手工方式制作的;
4、它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的特征。
一般工艺:虽因物质条件、生产条件优越而有便于发挥工匠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但却,由于材料价值过大,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㈢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
民间工艺美术范围广泛,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有服装类、服饰类、器皿用具;雕刻类、竹藤柳草编织类、染织绣类;玩具、家具、车舟、建筑装饰以及戏剧人物造型等等。
(以下为课件内容,其中穿插图片)
1、民间雕刻工艺
⑴石雕:
①浙江青田石雕(出图片)
②福建寿山石雕
⑵木雕
①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出图片)
②浙江东阳木雕
③广东潮州金漆木雕
⑶竹刻
上海嘉定竹刻
2、民间编织工艺
竹编、草编、藤编、柳编、棕编、麦杆编等。
(出《提盒》、《垫子·草盒》)
3、民间染织绣工艺
我国染织绣工艺的两条发展道路:
一是民间劳动者自纺、自织、自染、自绣、自用;
二是由官方设置染织绣机构组织生产。
(出《绣花鞋》等图片)
4、剪纸工艺
⑴北方剪纸:
风格朴实粗犷,造型精巧简练;(出图片)
⑵南方剪纸:
构图繁密,剪刻精工秀丽。
(出图片)
5、玩具工艺
是供儿童玩耍、观赏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天津“泥人张”彩塑、山东高密彩塑、北京布老虎、北京、天津等地的风筝等。(出图片)
6、彩灯工艺
上海龙灯、广东走马灯、硖石彩灯、泉州料丝灯、北京宫灯等(出图片)
7、民间戏剧人物造型
⑴傩戏面具
造型夸张,上色大胆
显得古朴、洗练、浪漫、诡奇
(出图片)
⑵社火脸谱
是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种化妆表演形式延续而来的(出图片)
⑶木偶戏
著名的有泉州木偶、广东木偶、四川木偶、泰顺木偶等
⑷皮影戏
造型雕刻精巧优美,犹如窗花剪纸,色泽明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出图片)
㈣小结
学习的目的,重复民间工艺美术和一般工艺的区别及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
㈤练习
小学美术的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雪花的不同结构。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折、画、剪的方法制作出剪纸雪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生活,了解传统剪纸的魅力,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雪花的结构特点、欣赏体会雪花的美感
难点
运用折、剪的方法制作一片雪花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说像糖,它不甜;说像盐,它不咸;冬天有时一片,夏天谁都不见。”谜底雪花,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朵神奇的“花”。
2.讲授新课
(1)新授一: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雪花有什么特点?
雪花多由六边形组成,基本对称。
(2)新授二:如何用剪纸方法来制作一朵漂亮的雪花呢?在纸上画出图案再剪下来,可以将纸对折三次,得到一个三角形以后再在上面画菱形三角形等图案剪下来。
教师示范:正方形对折三次,形成一个三角形,在三角形上画上月牙形、菱形、三角形等,剪下来,展开。学生跟着老师,自己尝试着折一折。
3.巩固练习
(1)小组制作雪花先剪后折再画最后剪下来;
(2)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雪花,评选出最喜欢的一片雪花;
(3)教师点评,让同学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展示区。
4.课堂小结
(1)知道了雪花的结构并且可以用剪纸的方法来剪出雪花;
(2)让同学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布置作业
将自己的雪花送给自己最好的朋友。
小学美术的教案 6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能利用废纸的色彩进行条状式、互套式拉花设计与制作。
2、过程与方法:在废纸选择中展开想象;在探索中解决条状式和套环式拉花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3、情感、情态、价值观:产生探究各种拉花制作的兴趣;认识废物利用,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
1、重点:条状式、套环式的拉花的设计与制作。
2、难点:纸拉花产生"连续不断"的内在因素
3、兴趣点:拉花的易学多变;废物利用;美化环境。
作业要求
1、本要求:能设计制作条状式、套环式拉花。
2、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有主题内容的条状式、套环式拉花。
3、个性探究: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拉花。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幼小,活泼好动,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让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感觉和感受,发挥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开拓他们富于童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1、请两位小朋友拉开拉花,引导学生观赏。
2、小组讨论:说说拉花有什么作用。学生汇报。
3、导入课题。
二、课堂发展
1、出示橡皮筋与各种几何形状的纸,设问:考一考大家,谁能把这些纸变成橡皮筋一样有弹性。
2、引导看课本,观察分析拉花的设计制作方法,提问:你找到方法吗?
3、每组学生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几何形状的,剪成有弹性的连续不断的形状。(学习条状式拉花)
4、教师示范。
5、探讨:不同基本形的纸进行折叠、剪切会产生怎样的`拉花?试一试。
6、小组尝试几何形折叠后再剪的过程。(学习套环式拉花)
7、设问:剪出的拉花怎样装饰才好看?有什么用途?
8、小组探讨,尝试组合设计。
三、成果分享
1、作品展示。
2、小组代表发表感受,如:我学会看制作图;我学会了()种剪拉花的方法;我知道拉花的用途。
课后反思活动效果:
1、通过设计制作,学生能掌握条状式和套环式的制作方法。能关注到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观察、动手操作、想象等。
2、课堂气氛活跃,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想象与表达。学习兴趣浓厚,分组活动中能全心投入。
3、让学生认识废物利用,环保意识得到培养。
作业评析:
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本课目标要求。
改进措施:
1、教学形式未够多样化,可合适地利用教学媒体手段。
2、应及时控制学生的激动情绪。
小学美术的教案 7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是搞好黑板报、美化环境的好帮手,好的“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犹如一束小花,给文章和版面带来阵阵清香。一般来说,报头、题饰是墙报、黑板报等文字块面标题和装饰图案的组合;尾花是一种简洁小型的装饰纹样,一般点缀在文章结尾的'空白处。本课是上两节内容的延续,都属于平面设计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教学的连贯性,要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
(二)教学目标
①了解和认识“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在板报中的作用。
②掌握报头、题饰和尾花的基本设计方法。
③利用所学过的设计知识选择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材料:如彩色水笔、水粉或水彩颜料。
(二)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上节课的板报知识,引入课题。
●赏析:中外优秀作品,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讨论:尊重学生个人观点,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言论和独到见解。
●表现:一文章或几文章,结合设计一个“报头题饰和尾花”。
●展示:结合知识点进行多种形式的,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过程:采用“补充式”学习形式,注重课前材料的准备,作业过程。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板报设计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自办小报比赛或积极参加校园小报活动。
三、学习建议:
●是否在课前准备了充分的材料。
●是否形象设计得简洁、别致、有创意,起到突出板报主题的作用。
●是否有集体合作。
小学美术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培养创造力审美情趣
2、掌握设计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点: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
掌握动手设计的方法和运用材料表现夸张的技巧
教具:
范例、录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你能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
你看,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可以用纸、黏土或其他材料来表现。这些做出来的`头像,都表现出强烈或微妙的情感。
二、出示课题:
老师带来了录象,大家想看看吗?
出示录象
那位同学有了灵感?谁能说一说,
你的想法也应该是很有创意的。
三、你想不想看看别的同学设计制作的作品?
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他们的设计那些地方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
我们用黏土、纸或其他材料,
也来表现一个富有表情的脸。
作业选择:
1、做时需抓住不同表情的特征,并可以夸张这些特征。
2、争取每个人做的表情都不一样,把作品聚集一起观摩,肯定非常有趣,说一说为什么
小学美术的教案 9
设计 应用 反思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教学软件能够很好地将图片、音乐、录像、动画等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资料综合制成符合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将其恰当的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上,会使美术教学在方式上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也会使美术教学更加适应今天的文化接受环境。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眼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帮助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的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上,促进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充分贯彻人文精神,全面体现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新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实施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我努力将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应用与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使其为美术课堂教学服务。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得力助手。下面是我在课件设计、应用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求教于各位同行。
(1)加大深层次备课的力度,运用美术课改新理念指导多媒体课件设计。
在设计多媒体课件之前,首先要从新课程标准入手,从教材入手,明确教学重难点,深刻理解教材与作品的内涵,重视教授美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否则会使授课过程显得华而不实。如《走进故事王国》这节课,教师不但要从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入手,重新引导学生从卡通形象的色彩和造型的角度去认识,还要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精神,艺术的地域性、包容性,以及人们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等具有人文性的知识上去引导,更加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所以我在设计课件时就选择《孙悟空大闹天宫》(国内首部获奖动画片)、《米老鼠与唐老鸭》(世界著名卡通形象)、《白雪公主》(勤劳、美丽、善良的化身)等几部国内外著名动画片,首先学生熟悉故事内容,熟悉其中的卡通形象;其次这几部动画片无论在形象设计还是色彩表现方面都十分出色,同时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教育。又如在《漂亮的鸟》这节课的教学中,在“鸟的特征”教学上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这一重点对于学生创作是否具有创新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以抓鸟嘴部特征为例,课件直接出示多幅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鸟嘴部的特征,学生只能总结出鸟嘴大多是三角形的,理解不够深入;如果先插入多幅鸟嘴部的特写图片,引起学生对鸟嘴形的关注与
认识,再用基本形中的三角形与多种变形三角形的鸟嘴图片进行比较,就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基本形与变形的对比认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鸟嘴形状的深刻印象,使多数学生在最后创作中抓住鸟嘴型的特征加以描绘,并通过对鸟嘴变形的认识在作品中有创新体现。因此在设计课件时教师需要加大深层次备课的力度,真正理解教材和作品的内涵,才能将双基教学、人文知识的教学融入其中,做到有的放矢。这是需要长期摸索、实践的。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强。
多媒体课件中每一幅插图,每一句设问或说明都要有针对性,只有突出教学重、难点的图片、影像,准确、到位的设问或说明,才能帮助学生主动理解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在视觉上与思想上的感受,使学生既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又有明确的思考方向;切忌插图过于繁杂,既想面面俱到,又缺乏层次性,设问过多、过散,这样反而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我们眼中的人物》这节欣赏课中,书上的欣赏作品有很多幅,教师要是把每幅都插入课件中就显得过于平铺直叙,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缺乏节奏感。于是我选择几幅有突出特点的作品插入课件中,如:拼贴画《女孩与和平鸽》这幅作品,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该作品的制作方法及表现主题;又如:油画棒作品《足球赛》,人物动感强,用线很有特色,色彩鲜明,视觉冲击力强,使学生对画面产生兴趣,能够主动理解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在视觉上与思想上的感受,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精彩的学习、思考空间;而其他作品可以利用教科书,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不但解决了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也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使课件的设计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在设计课件的初期,我经常将大幅的画面直接插入课件,为了能使课件更全面,还插入很多影片,结果课件所占内存太大,课件展示时间过长不说,还携带不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违背了使用课件要简洁的初衷。经过学习和尝试,我学会将大幅的画面先在属性中缩小,再插入课件;影片的运用也注意恰到好处,不再贪多,而是要结合课堂内容精挑细选,注重课件设计的实效性。如在《多彩的秋天》一课中,课件在表现秋天的色彩时使用三幅冷、暖色彩对比性较强的树林图片,让学生了解到秋天拥有丰富的色彩,同时渗透冷、暖色的认识;表现秋天的生活时插入有关秋天天空、小溪、动物、果实等方面的录像片,使学生认识到秋天的天空是万里无云的',秋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的;表现秋天的节日时以礼花动画、中秋节巨型月饼照片作为引导,以此激发学生对秋天节日的丰富想象。因为表现秋天事物的图片、影片很多,所以设计
教学课件时就要选择实用性强的资料,使用的数量、形式也要恰当,做到言简意赅。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力求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一个完整的课件需要有音乐、音效的配合,与课件画面相吻合的音乐与音效,对课件本身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否则就会产生繁琐,不伦不类的感觉。例如我在《多彩的秋天》这一课的课件制作中,在表现秋天树林的动画片中配上树叶摇动的声音及鸟叫声,使学生有进入秋天树林的感觉,自然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在学生创作这一环节上,我运用著名钢琴曲《秋日私语》来引导、丰富学生的创作空间,乐曲悠扬而富有内涵,与授课内容相吻合,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学效果明显。又如在制作课件时,制作软件中有一些生活中的音效很有趣又十分丰富,如果不能恰当的利用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插入声音时不要过于杂乱,需要精心设计。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要注重每一细节的设计,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通过实践,灵活、恰当地把多媒体课件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中,能有效显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美术教学不可分割的关系,体现新的课程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做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美术教师,此时更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大胆尝试,细心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实践、创新。
小学美术的教案 10
活动目标:
1、用油水分离法绘制海底世界,体验用不同材料作画的乐趣。
2、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察结论。
活动准备:
油画棒,蓝色水粉颜料,毛笔,海洋生物光碟,范画两幅,幼儿操材料人手一份,玩具螃蟹一只,海洋生物小粘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出示玩具螃蟹: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它是谁?
它的家在哪里?今天小螃蟹来我们班做客,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礼物?
2、播放光碟,幼儿观看
刚才你们看到了谁?它们又是生活在哪里?
我们给它们生活的地方起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海底世界”。
二、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油水分离的绘制方法
1、根据刚才小螃蟹带来的光盘,仇老师绘制了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你们想不想看?
(出示范例1)看看这幅画和你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你觉得这幅画感觉怎么样?
小结:这幅画是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绘制而成的。油和水的不相溶性使得用油画棒画成的鱼儿更加立体、逼真;水粉颜料涂就的底色清澈透明,“水”和“鱼”的对比特别明显。
2、小实验,讲解油水分离法的操作
有小朋友要问了,老师,究竟什么是油水分离呀?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出示范例2)这是一幅画,我事先在纸上用油画棒画好了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但没涂底色,现在我用毛笔蘸上蓝色的水粉颜料来给这幅画涂上底色。以前,我们涂底色都要注把已经画好的图案避开,否则会弄脏画面的。而今天,我不闪不避,直接把毛笔从画好的鱼身上刷过,你们看,会发生什么事?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水自动分开了,露出了下面的油画棒画好的图案,这就是油水分离。因为油和水不能互相溶合,借助这一特性,我们画出了美丽的油水分离画“海底世界”,而且让画面更加真实,对比更加强烈。
3、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三、幼儿创作
1、(理顺操作过程)创作一幅油水分离画“海底世界”,首先要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我们知道“海底世界”广阔无边,各种生物千姿百态,五彩斑斓,小朋友不仅可以将刚才看到的海底生物画入你的画中,也可以将你想像中一些未被人知的海底生物也画出来,比比谁的想像力更丰富。
3、小螃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海底世界的光盘,还给我们带来了海底世界的小粘贴,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就送给他,大家加油啊。
四、讲评、展示作品
有许多小朋友已经完成了,我们来看看,请你自己来讲讲,你画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评一评,谁的作品可以得到小螃蟹带来的小粘贴。
五、总结
今天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绘制了海底世界,小螃蟹说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它要把带来的小粘贴送给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自己。时间不早了,小螃蟹要回去了,我们一起和它说声:再见。
小学美术的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了解花的外形和结构关系。
2、学会用不同质地的纸表现不同造型的纸花(江苏版)。
3、做花过程中学会弯曲、卷曲、切、折等多种方法做纸花。
4、感受真花与纸花不同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1至2种方法做纸花。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质地的纸做出与众不同的纸花。
教学准备:教师:各色彩色皱纸、挂历纸、色粉纸、蜡光纸、宣纸等、铅丝、绿纸条、剪刀、胶水、做好的各色纸花数个、纸花造形图数张。
学生:各种彩色纸、铅丝或线、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问题导入
老师这儿有许多花,一部分是真花,一部分是纸花,你觉得哪一种更美呢?
|R9V
(学生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不加任何评价)
小结:(师生共同参与)真花的鲜艳、自然、飘香,让人回归了大自然。纸花装饰性强、创意性强、永不凋谢。学做纸花对爱动脑的同学是一种挑战。你们接受挑战吗?
三、制作
纸花要做得像花,又不能做得太俗气。重要的是表现花儿的神韵,取悦人的眼睛。
把事先准备好的真花分发给学生。要求:讨论、观察花的外形和结构。
2、 讨论、观察黑板上的纸花,它们都是用什么样的'纸制作而成的?
介绍:较软的纸(如皱纸)可做接近真花的如“康乃磬”。(教师适当示 范)有逼真感觉。
较硬的纸(如色纸)可做装饰性较强的花。(教师示范一至两种)
随意和创意性较强。
4、观察、讨论:(出示范作)老师没介绍的纸花你们能模仿着做吗?能比老师做的更好吗 ?
四、学生作业
作一至二朵纸花。(要求颜色、花形各异)音乐伴奏,使学生进入一种氛围。并给花取个好听的名字。
五、巡回指导
指导一部分学生做花。纸花
小组交流做花经验并展示。讨论下节插花课所带工具。
小学美术的教案 12
活动班级:大班
活动名称:艺术领域
活动内容:美术活动:有趣的水墨拓印画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水墨画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宣纸进行拓印,并根据拓印的图案大胆想象。
2、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乐于表现,感受中国水墨画的美感。
3、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在欣赏水墨画的基础上,尝试用水、墨、宣纸进行拓印。
活动难点: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奥运会开幕式DVD资料;现代水墨画作品(幻灯片);墨汁、水缸、宣纸和牙签若干:幼儿自制的萝卜印章、印泥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回家搜集、了解有关中国水墨画的知识与特点。
活动过程:
(一)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和范画。
师:(播放奥运开幕式"画卷"片断)这是20xx年8月8日开幕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一个节目,名字叫"画卷"。这个节目中的演员用舞蹈动作"画"了一幅精彩的水墨画。水墨画是我们中国的国画,你们知道画水墨画需要哪些工具呢?
幼:画水墨画需要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
师:对,毛笔、墨汁、宣纸和砚台又叫"文房四宝",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绘画和写字的工具。
(二)欣赏水墨画作品,感受墨色变化呈现的美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神奇的水墨画,你在画面中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能看出画面中颜色的`变化吗?(教师提示:颜色深——浓、颜色浅——淡、水分少——干、非常湿润——湿;并依次出现"浓淡干湿"四个字。)水墨画中墨色的"浓淡干湿",让画面变得丰富和美妙。
(三)水墨拓印
1、教师示范并讲解
师:这幅画最神奇的地方是不用笔来作画,而是墨汁和水玩的一个游戏——我们叫它"水墨拓印"。
(1)先将墨汁轻轻地滴一滴到水盆里,大家观察一下墨汁滴进水盆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幼儿自由想象)
(2)用牙签在水中轻轻划一下,可以让墨汁化得更美。
(3)双手拿起宣纸的一边慢慢放进水里,让墨色染在宣纸上;再轻轻地用手提起宣纸,宣纸上便出现了美丽的图案。
(4)把染上图案的宣纸平放到铅画纸上固定好,宣纸要放平整。
(5)作品完成后再盖上土豆印章。
2、教师提出作画的要求。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对个别幼儿重点辅导。
(四)展示并交流作品
1、鼓励幼儿大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2 、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的教案 13
【教材分析】
参观券的产生是随着社会文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日渐升温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印刷水平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国的参观券种类繁多,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本课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参观券的前提下,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通过文字的排列和图案设计,以学习设计参观券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情感态度、认知态度等的引导,并将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原型,并沿着生活的轨迹充分的发挥想象,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堂。课中设计运用了话剧表演,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参观券的组成。主体图案的多种表现形式:摄影、绘画、电脑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体的变化、统一、色彩的主、辅、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纵横等。
2。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劵。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参观劵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精美的参观劵。
【教学难点】
设计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新引进一批动物,喜欢动物的小朋友们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观看,下面请看学生表演并思考:为什么工作人员让那位女同学进而没让这位男同学进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位男同学没带门票。
由此揭出课题。门票也叫参观券。教师总结:参观券是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比赛或游览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卡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丰富性。”本课从一开始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很容易投入到创设的情景中,深刻体会到参观券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想更深层次的了解参观券的兴趣。
三、课中研讨、体验探究。
课件上出示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参观券,分组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一组:参观券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组:参观券的图案有哪些形式?
三组:参观券的文字由哪些特点?
四组: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的凭证以外,还有哪些用途?
四个小组比赛看那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回答的最全面。学生可结合课本中对参观券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汇报:
一组:参观券的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案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二组:图案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
三组: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四组:参观券的色彩
颜色鲜艳,对比强烈(课件演示)。
参观券的色彩,图案设计要协调,不影响主要文字。
各小组的观察的都很仔细,回答的都很全面,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你们都很棒。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参观券让学生欣赏,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体会到票面的图案、文字、色彩设计与参观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请学生起来汇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设计理念
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参观券除了作为入场券的凭证外,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讨论)
1.使用价值(是一种参观旅游的凭证)
2.收藏价值(是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历史照片。在我国夏朝就有了,明代有了正式的旅游门券。)教师问:既然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凭证外,还有收藏、欣赏、宣传广告的作用,那么在设计时又该如何创新和突破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提出好的建议和设计思路?(学生讨论)
生1:文字方面要具有宣传性,为旅游、参观者提供更大便利,如联系电话、乘车路线、提示等。
生2:印刷要更精美、清晰度要更高、选用材料要更贴切。
生3:参观券的发行要更灵活多样,如春、夏、秋、冬四季选用不同色彩的底色,节日参观券要更加突出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学生对参观券的用途进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感知能力,提升设计理念,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为自己喜欢的公园或博物馆设计一张参观券。
作业要求:
1.主题明确。
2.主题图案充满主券,引人注意。
3.参观券的名称色彩醒目(一般用强烈对比方法进行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设计)。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六、展示评价作业,总结全课。
学生把作品汇总在一起,固定在4开纸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黑板上。每一小组派一代表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先自评,再进行互评,可以比造型,比色彩,比谁的最有个性,谁的最漂亮。
2.提出修改意见
3.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通过学习本课让我们知道了参观券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意身边的参观券,养成收藏的好习惯。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参观券的制作中,作品质量还挺高,部分学生作品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作品受书上作品形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
小学美术的教案 1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通过大量资料的欣赏和同学们陶土仿制的亲身体验,更进一步感受非洲雕刻的风格,共享人类文明。非洲雕刻艺术既充满了浓厚的原始情趣和特征,又具备现代气息。它的夸张变形,简洁概略,呈现出的`节奏、韵律,与儿童作品中天真的想像非常相似,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情感获得愉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更能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印象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①更进一步感受和了解非洲雕刻。
②通过自身尝试切实体会非洲雕刻的神秘、韵律和节奏力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非洲雕刻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黏土等造型材料。
(二)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同学们黑人照片与非洲图片相比较导入课程。
●启发:非洲雕刻是生活文化的写实反映,风格是粗犷、率真、概括、有力度、神秘、有韵律的。
●分组讨论:说说非洲的人像有什么共同点?如何表现神秘与力度等特点?
●陶土仿制:用陶土仿制非洲雕刻,注意抓住非洲雕刻人物表情神秘,五官突出,动作有形式感等特征。
●根据对遥远非洲的认识,同学们课前准备面具、头饰等,模拟表演非洲生活片断,加深同学们对非洲雕刻的了解。
三、学习建议:
●是否积极参与欣赏评述活动,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探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
●能否用陶土等工具仿制非洲雕刻艺术,加深对非洲雕刻的亲身感受。
●是否领悟到非洲雕刻的艺术魅力,提高拓宽了自身的审美经验。
●能否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小学美术的教案 15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9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用彩墨探索鱼的造型方法,并且运用彩墨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所以除了探索彩墨的造型方法外,还需对作品进行欣赏,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说学情
小学中段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这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他们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内容,我依据教材及学情的设置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鱼的外部特征,尝试运用彩墨,用线勾或用色画的方法表现鱼的色彩与形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赏析鱼的摄影图片和作品,利用中国画设色方法表现出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的鱼的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彩墨画的独特之美,激发热爱我国传统民族艺术、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了解鱼的结构特征、动态变化和色彩,学习彩墨画鱼的方法,从中感受彩墨学习的乐趣。
难点:墨与色的变化、画面的构图以及大胆用色。。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问法、讲述法、示范法。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图片等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学生能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我将设置海洋馆的情境,举办以“海底世界的鱼”为主题的画展,通过欣赏生动、美丽的绘画作品,唤醒人们对海洋、对鱼类的爱护。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画什么样的鱼?学生思考回答,顺势引出课题《用彩墨画鱼》。
通过这种互动提问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并激发创作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赏析,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样的鱼?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并总结出:大海里生活着五颜六色的鱼,它们身上有很多不同的花纹如:网状的、点点的、彩条的;鱼的外形也不同有三角形的、椭圆的、还有外形像叶子一样的。在学生对鱼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时,我将继续展示有特色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思考这些鱼有怎样的不同?得出总结:鱼的外形、色彩、花纹不同,学生自主的感受,从而激发深入了解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鱼的构成,总结出鱼是由鱼身、鱼鳍、鱼尾三部分构成。
而后,我将展示作品《五彩鱼藻纹盘》,学生认真观察图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们爱画鱼?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引导学生了解“鱼”与“余”谐音,人们喜欢用鱼的图案来表达“年年有余”等美好愿望。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用了怎样的彩墨技法?并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探究其技法:勾勒法、没骨法。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和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1.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所以我会演示勾勒法、没骨法的绘画技法。引导学生赏析:
(1)用墨勾画鱼的外轮廓和身上的花纹,待墨半干后染色。(勾勒法)
(2)用彩墨直接画鱼头、鱼身,然后用白色勾画鱼身上的花纹。(没骨法)
2.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我会示范彩墨画鱼的步骤:
(1)调色后可以在试笔纸上,试一试墨色的浓淡和水分的多少。
(2)染色后如果水分过多,可以用废宣纸将水吸干。在墨色半干的状态下用清水、淡色或重色点染、装饰花纹。
(3)注意画面构图,疏密得当。
(4)落款,使画面更完整。
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学生能提高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为学生解决技法上的难题。
环节四:实践展评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选用喜欢的彩墨技法,表现一幅奇妙的海底世界。我会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和画面的位置经营。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将学生作品展示在讲台上,形成一整幅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并附自己创作说明,相互评价作业,教师针对学生作业,本着鼓励、引导的原则给予相应的总结评价,指明作品亮点,并指出不足。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学生激发出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来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情感升华。作业是请学生继续为作品添加一些细节。这样开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最后的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以课堂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美术课堂与课外,美术知识与其它知识形成沟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晰、重难点突出:
【小学美术的教案 】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02-18
小学美术教案【热】11-05
【荐】小学美术教案07-30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6-23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5-10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10-09
小学美术教案【荐】06-13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06-03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