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与减教案

时间:2024-09-23 02:16:09 教案 我要投稿

加与减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加与减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加与减教案

加与减教案1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 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感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迁移类推方法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数器。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6-3=

  引导学生说出:

  2+7 就是2 个一加7 个一,得9 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6-3 就是6 个一减3 个一,得3 个一,也就是3,所以6-3=3。

  3.(投影)口答题:

  (1)30 里面有几个十?3 个十是多少?

  (2)7 个十是多少?70 里面有几个十?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1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指口答题)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20+10=

  (1)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 的计算方法。

  首先让学生拿出2 捆小棒,摆在桌子上,提示学生注意摆齐,然后再拿1 捆小棒与上面2 捆对齐摆好。

  问:你拿出2 捆小棒能想到什么?1 捆呢?

  启发学生明确:2 捆小棒是20 根,表示2 个十。1 捆小棒是10 根,表示1 个十。

  再让学生把它们对齐合到一起,问:合起来是求什么?用算式表示也就

  是求什么?讨论一下怎样计算出结果。

  引导学生得出:①把两堆小棒合到一起,就是求一共有多少根?②列成算式是:“20+10=”。(板书)③计算时想:2 个十加1 个十,得3 个十,也就是30,

  所以20+10=30。(板书结果)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摆小棒,自己找出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

  算方法,符合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且使学生参与了学习新知识的全过

  程,自己学会新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反馈练习:

  ①教科书45 页做一做1 题中的.第1 小题。

  用投影片出示题目,使右面的两箱墨水放在左面四箱上面,体现“合在一起”的意思及数位对齐的思想,重点让学生口述40+20 的计算方法。

  ②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 中“30-10”。

  (1)板书:“30-1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引导学生说出:30-10 就是3 个十减去1 个十,得2 个十,也就是20,所以30-10=20。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板书结果。

  (2)反馈练习:

  ①教科书45 页1 题中的第2 小题。

  利用第1 小题的投影片,再从码好的6 箱墨水中拿下2 箱,放在一边,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三、巩固发展

  1.学生操作:

  (1)7 捆小棒,再添上2 捆,一共是几捆小棒?

  (2)从9 捆小棒中去掉4 捆,还剩几捆?

  口述算式及计算过程。

  2.在计数器上演示:

  (1)在十位上先拨5 个珠,再添上2 个珠,一共是几个珠?表示什么?

  结果是多少?

  (2)在十位上先拨9 个珠,再去掉3 个珠,还剩下几个珠?表示什么?

  结果是多少?

  3.填充:

  3+2= 是3 个( )加2 个( )

  30+20= 是3 个( )加2 个( )

  4+5= 是4 个( )加5 个( )

  40+50= 是4 个( )加5 个( )

  6-4= 是6 个( )减4 个( )

  60-40= 是6 个( )减4 个( )

  4.投影做一做第3 题,让全体学生填书,1 人上前填充,做完集体订正。

  (1)先数一数每道题左右两边各有多少个珠子,并分别把算式写在下面

  的横线上并计算出结果。

  (2)让学生对比两算式,说一说两算式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后者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它们的计算方法不同。)

  5.判断:(说出错误的原因,算出正确的结果。)

  7-5=2( ) 40+3=70( )

  20+60=26( ) 60+2=62( )

  40+30=10( ) 70-50=20( )

  6.(投影)下面每两个数,先计算加再算减,让学生举得数卡片。

  四、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

  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得来的。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3 题。

  六、板书设计

  略

加与减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破五进位加”“退位满五减”的拨珠方法,掌握拨珠规律。

  2、提高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培养幼儿动则活跃、静则专注的良好习惯。

  3、培养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左右脑的.平衡发展。

  二、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大算盘一把

  2、学具:小算盘人手一把,水果篮一只,各种水果模型若干,水果、食物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听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进场,并以谈话引入课题。

  2、拨珠关:

  (1)复习《拨珠歌》:幼儿边念边做动作。

  (2)和音乐比赛闯拨珠关:全盘1—9的拨入及双手1—100的拨入练习。

  3、珠算关:

  (1)“过迷林”闯关玩法:以珠算抢答闯关(个别提问)。

  (2)讲评幼儿珠算情况,并复习凑数、补数。

  (3)讲解破五进位加、退位满五减的拨珠方法及规律。

  (4)看题珠算,记录答案。

  4、心算关:

  (1)“赶走灰太狼”:以抢答形式心算“灰太狼”身上的题。(电脑出题、个别幼儿出题)

  (2)与客人老师互动:客人老师出题于卡片上,幼儿心算,答对可得食物卡片。

  5、老师小结,请闯关成功的幼儿上火车进入“羊村”。

加与减教案3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馈:

加与减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加强旁白练习和听间奏的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演活动。

  活动准备

  录音带、肉和小鱼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要求幼儿要脸上有表情,有感情地唱歌。

  二、听间奏和加强旁白练习。

  1、让幼儿多听间奏,讨论间奏的时候,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鼓励幼儿可以用手来打节奏)

  2、旁白的.练习。教师边打节奏边念旁白,鼓励幼儿轻声的跟读。

  3、个别幼儿念旁白。

  4、全体听节奏地来念,熟练旁白。

  三、表演活动。

  全体师生一起听音乐表演,体现活动的乐趣。

加与减教案5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式题。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2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探究

  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2)

  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2条。(4×3+2)板书4+4+4+2=14条4×3+2=14条

  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2

  归纳

  像4×3+2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应用

  教材第78页第1、3、4题

  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

  第3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

  课堂作业

  教材78页第2题。

加与减教案6

  一、目的:

  1、巩固看数拨珠

  2、学习9以内直加直减,并逐步过渡到心算。

  3、培养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

  二、准备:

  大算盘、小算盘、笔、大挂图、小白兔、大灰狼头饰、数字剥皮精灵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题目,音乐等,数字展示板。

  三、过程:

  1、邀请小朋友去数字王国玩,小朋友坐火车来到数字王国门口,没人,进去一看,数字小精灵全都藏起来,小朋友去把小精灵找出来。

  2、数字小精灵介绍自己是什么数字和名字,“唔,你们这些数字小精灵长的可真可,你是什么数字呀?数字精灵介绍自己:我是数字1,我的名字叫多多。

  3、巩固看数拨珠。

  ①出示算盘,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听说在你们数字王国里有一件很历害的能计算的武器是什么呀?(算盘)对了,就是算盘(然后出示算盘,认识各部分名称:框、梁、档、上珠、下珠、定位珠)

  ②看数拨珠

  (1)“唔,我知道,在算盘里一个下珠表示1,上珠表示5,那如果是数字2,那怎样在算盘上表示。(教师出示2的数字展示板,通过问答引导幼儿读出2的:2象什么?2象小鸭水上漂,靠梁下珠有几个:靠梁下珠有二个,并请幼儿在算盘上拨出.随机练习3、5、7等数)

  (2):摸数拨珠,教师出示魔术箱,请幼儿出来摸出来一个数,说出后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4、学习9以内的.直加直减

  ①小朋友非常的棒,那怎样在算盘上进行计算呢?怎么样加,怎么样减呢?(引导幼儿说出加时把算珠轻轻的推上去,减时拨下来)然后教师总结出靠梁为加,离梁为减。

  ②教师出示一道题:3-25=?齐读题后,教师讲解示范。并请幼儿出来示范。

  ③再出示几道题,请几名幼儿出来示范。

  ④请幼儿回坐座,教师出题,幼儿计算。(同时复习必胜坐姿,酷酷握笔,旋风清盘)

  5、引导幼儿进行心算。(3-5题,注意培养幼儿积极的氛围和自信心)

  6、“拯救小白兔”巩固9以内的直加直减,可心算,可算盘。

  ①由小白兔的求救声,引出小白兔被可恶的海盗抓住了,(出示挂图)我们要战胜大海盗把小白兔救出来,然后教师讲解方法。

  ②幼儿玩,每算一道题,就把自己的名字往大海盗身上一级,一直到大海盗的头顶上,幼儿全上去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大力踩大海盗的头,把小白兔救出来。

  7、“小白兔和大灰狼”幼儿带着小白兔一起来玩。

  8、带小白兔转移场地玩,活动结束!

加与减教案7

  教学内容:

  一年级第一册p3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数学交流能力。

  2、在实际情节中探究与体会加与减得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重点难点:

  初步体会加与减得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加法

  师:森林的早晨,

  鸟语花香。听!谁在唱歌呀?

  哦,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鸟在唱歌。有几只鸟呢?(6只)

  师:看!你又看到了什么?(飞来了两只鸟)你能编个数学故事?

  原来树上有6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鸟,现在树上有几只鸟?

  师:要求现在树上有几只鸟,我们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加法)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求添加用加法计算。)

  你能列个算式吗?(6+2=8 板书)

  6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在加法算式中呀,每个位置上的数(手指6、2、8)

  都有自己的名称,6是加数、2是加数,8是和。(板贴各部分名称)

  2、减法

  师:那么,这张图你们看懂了吗?请你编个数学故事跟自己说一说,好吗?

  原来树上有8只鸟,飞走了2只鸟,现在树上还剩几只鸟?

  师:谁想来试一试?

  算式怎么列呢?

  (8-2=6 板书)

  想想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求剩余,就用减法计算)。

  算式中的8、2、6分别表示什么呢?

  在减法算式中,每个位置上的数也有自己的名称,8是被减数、2是减数,6是差。(板贴各部分名称)

  师小结: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不仅会编加法故事、列加法算式,而且还会编减法故事、列减法算式呢!(边小结,边出示课题:加与减)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本领:加与减。

  二、观察比较,探究新知

  师:那么加法与减法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师:看看我们刚才列出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讨论、汇报)

  相同的地方

  两个算式里都有6、2、8三个数

  不同的地方

  一个是加2,一个是减2

  6、2、8在加法中和减法中的待的位置不一样。

  加法算式中的和跑到减法算式中被减数的位置了。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跑到减法算式中减数和差的位置了。

  我发现加法与减法的算式是相反的。

  师小结:你们的眼睛真亮呀!加法算式中的和就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相当于减法算式中的减数和差。(再请几名学生说一说)

  师:(边说边板书)如果老师用一个向右的箭头表示6+2=8,那在这同一张图上我们又要同时表示出8-2=6,我们可以用向哪个方向的箭头来表示?(向左)

  师:在这张图上,从左向右看我们看到了(6+2=8),而反过来从右向左看我们看到了(8-2=6),这幅用箭头来表示加减法的图正是对应着刚才的两道加减法算式,从图上我们也更清楚地看出减法与加法是相反的。

  三、进一步理解加与减的关系

  师:学习数学上我们有一个好帮手,看看是谁呀?双色片!小小的双色片也蕴含了加与减。

  (出示)

  1、师:你能看图列出一道加、一道减吗?

  6+3=9 师:你能根据图意,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9-3=6 师:你也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是加法算式中的和,减法算式中的差是加法算式中的加数,减法算式中的减数是加法算式中的另一个加数。

  师:(出示图)根据这两道算式,我们在它所对应的箭头图上的方框中应该填什么?

  师:在这个图上从左向右你看到了什么?从右向左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我看到了6+3=9 9-3=6)

  师:对,从左向右看它对就是我们刚才列出的加法算式6+3=9,反过来,从右向左看,它就是我们列出的减法算式9-3=6。好,现在请你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练习纸上第1题。

  四、巩固与运用,深化加与减的关系

  1、(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相对应的加减法算式中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小丁丁就想来考考大家了,老师要看看谁能第一个想出答案,仔细看了!(出示)35-18=

  (再出示)17+18=35 师:你是怎么这么快想出答案的?对,根据加减法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加法来知道它对应减法的答案,这就是做减法想加法。

  (2)师:再来一题,4+5=。

  (3)师:你们是不是都想来比一比,我们就进行一次口算比赛,请大家把书翻开到P32,第3题,找到的举手,准备开始!

  2、从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3、看图写算式

  (按颜色)(按大小)

  五、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的开心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巧给大家编了首儿歌。

  加与减儿歌

  加与减,真有趣,就像一对好朋友。

  加法能帮减法忙,减法可用加法想。

加与减教案8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小数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定律和有关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1.口算:

  0.1230.360.40.10.01

  0.160.024.50.0338

  0.040.50.750.1513

  2.说说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并算出结果。

  360454206+1507505-80

  3.用简便方法算

  13456035

  二.新授

  1.谈话引入

  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板书课题)

  2.教学例10

  (1)读题、审题、列式。

  9.30.52.4

  问9.30.15表示什么?再除以2.4又表示什么?

  (完成板书)

  :小数连除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练习第31页做一做(中)

  做前先讨论:这两题是什么算式?有几步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指名板演讲评。

  3.在整数除法中学过的'一些简便算法,有时也可以在小数除法中使用。

  (1)教学例11

  出示例11,师问:怎样算简便呢?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把除数转化成是一位数的连除。(生讲师板书)

  5.635

  =5.675

  =0.85

  =0.16

  :在整数除法中学过的一些简便算法,有时也可以在小数除法中使用。(2)大家练第31页做一做(下)

  4.全课:略

  三.巩固练习

  1.第32页2、3填入书本

  2.课作:第1部分第4题

加与减教案9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加与减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能自己从实际情景中搜集信息,提高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想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一般策略。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减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例题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谈话:猴山上的桃子丰收了,猴妈妈带着猴宝宝来摘桃子。猴妈妈说:我采了36个桃子,猴宝宝说:我采了6个桃子,你知道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

  学生列式计算,师讲解数量关系:要求猴妈妈和猴宝宝一共采了多少个桃子,用什么方法计算?谁加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采了多少只桃子=猴妈妈采的'只数+猴宝宝采的只数。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1.现在我们把条件改变下,猴妈妈呢采了3筐,每筐12个,猴宝宝还是采了6个,问题还是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只?

  如果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会解答吗?在本子上试着列式解答。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出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因为猴妈妈采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怎样求猴妈妈采的个数?同桌交流12×3的算法。

  求出了猴妈妈采的个数,再求什么?列式并口答。

  3.师指着板书:在这道题中,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可以先求猴妈妈采了多少个,再把猴妈妈和小猴采的合起来,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你做对了吗?没做对的小朋友别泄气,下面还有一个问题等着大家呢,有信心解决吗?

  4.教学“试一试”

  第二个问题求:猴妈妈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从问题出发去寻找条件,确定先算什么,自己列出算式计算,行吗?

  把你的想法和计算方法与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反馈。

  5.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与以前有什么两样吗?像这样的实际问题怎样解决?为什么?

  三、分层练习,发展能力

  小猴子说:“二(2)班的真棒!为了奖励大家,决定带大家到公园去玩。你们想去吗?可是玩的过程中,我还有问题要考你们,如果你们答对了,还有惊喜等着大家哦,大家好好表现啊!”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门口。

  看到墙上写着票价:成人15元,儿童5元。一个叔叔正在买票,叔叔买了2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请小朋友帮他算一下,一共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交流,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子领着大家来到公园的苗圃。

  指名说图意,这样的问题呢?能解决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校对纠错,并说想法。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集体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四、课堂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像这样“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小朋友经常会碰到,以后你就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加与减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教师请幼儿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4、教师请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幼儿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幼儿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踏青观察春天的树木。

加与减教案12

  教学内容:教学乘加、乘减应用题。教科书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商店里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一共有多少个?

  2.商店里有20个红皮球和17个花皮球。卖出35个皮球,还剩下多少个?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新授课

  1.教学例3。

  (1)出示:教科书第8页例3的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再根据画面的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学生自由编题后,教师出示:跷跷板乐园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上有4人在玩,还有7人在旁边看。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2)全班读题后提问: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不能一步就算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不能)

  那我们要求“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应该知道什么条件?(有多少人在玩?旁边有多少人?)

  大家想一想我们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

  根据题目的哪些条件可以求出“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有3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上有4人在玩)

  怎样列式?[4X3=12(人)]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因为它是求3个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有12人在玩跷跷板,那第二步该算什么?(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12+7=19(人)]

  谁会用一个算式表示?[4X3+7=19]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应用题解答完要记住写答案。

  列式:4X3=12(人)或4X3+7

  12+7=19(人)=12+7

  =19(人)

  答: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19人。

  (3)小结: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在解答应用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再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列式计算写答案。

  2.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做一做。

  [此题呈现的是一个开放性的`画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予以解答。]

  让学生自己观察画面,口头编题。

  如:(1)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了4只,又飞来3只小鸟,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

  列式:10-4+3或:10-(4-3)

  (2)花丛中有一些小蜜蜂,有两个花丛的蜜蜂是4只,还有一个花丛的蜜蜂是3只。花丛中一共有多少小蜜蜂?

  列式:4X2+3

  (可让学生自己编题,然后请同学解答,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师在评讲时要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学生列完算式一定要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0页练习二的第1题。

  (1)看图口头编题:爸爸,妈妈和大熊都掰了9个玉米,小熊掰了6个玉米,小熊一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

  (2)分析题目,找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3)想一想,第一步要先求什么?第二步要再求什么?

  (4)列式计算:9X3=27(个)27+6=33(个)

  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列好后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2.学校教学楼有四层,每层有6间教室。后来又盖了8问,现在一共有多少间?

  3.刘老师有5盒乒乓球,每盒装6个,同学们借走了17个,还剩多少个?

  4.文具店原有钢笔40支,又新进6盒钢笔,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

  5.同学们做了5盒大红花,每盒装9朵,送三好学生32朵,还剩下多少朵?

  6.育红小学有4个班参加乒乓球赛,每班选8名选手和一名候补队员。问一共选了多少名选手?

  教学反思:

加与减教案13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

  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

  电脑演示:

  [结合教材,精心创设公园花卉展的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教学。]

  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a.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b.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c.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借助苗圃有许多鲜花的场景图,描述工人叔叔运送鲜花的情节,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有多少盆紫花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还可以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十数减整十数。

  电脑演示: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巩固练习

  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能!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运用多媒体把小猫花花的动画故事呈现给学生,展示了小猫花花出发、钓鱼、回家的连续场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

  电脑演示:

  1.

  2.口算。

  3+2= 4+5= 6-4=

  30+20=40+50=60-40=

  3.

  注意:若有学生把右图的算式列为4+3=7,教师应让学生讲清道理。

  电脑演示: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能钓到许多许多的鱼!不过,你们可要牢牢的记住,只有得数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

  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谁能帮花花算出鱼身上的得数,谁就能钓出这条鱼。

  电脑演示:

  70+20 20+30 70-30

  0+80 80-50 100-20

  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的话,得数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数是40?(学生活动。)

  评价体验

  你学到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刘老师在执教本节课时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课题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课题一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总之,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加与减教案1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期末复习”的第14~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2、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

  1、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86-54=75+7=

  43+28=85-58=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

  16+53=32+29=93-42=86-17=

  16+35=23+29=93-24=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3、认真完成第16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7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1)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18+25=43(下)

  (2)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60-32=28(下)

  (3)然后独立完成提问和解答。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加与减教案15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教具准备:

  算式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著名的童话叫《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丑小鸭,只要小朋友们把这些题做对了,这些丑小鸭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二、探索新知

  1、学习先加后减

  师:屏幕上出示动态的.画面:湖里有4只天鹅。

  师: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天鹅)

  屏幕上出现2只天鹅向湖里飞走的画面。问:湖里的这些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学生:又飞走了2只天鹅)

  师:要求湖里现在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并列出算式,指名汇报师板书算式:4+3-2。

  引导学生读一读算式,再对照画面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最后通过对比连加、连减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课题:加减混合

  让学生试着计算4+3-2的得数,计算后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配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小步骤,以突出计算的顺序和第二步计算减法时的被减数。

  2、学习先减后加

  课件出示主题图:请注意观察,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鹅)

  在注意观察 ;湖里的天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了3只。)

  师:要求现在湖里有几只天鹅?该怎样列式呢?

  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板书:4-2+3

  师:谁来说说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指名说说)

  师:这道算式谁会计算呢?(指名说说得数和计算顺序师板书得数和小步骤)

  3、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面两道题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我们计算的顺序?

  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4、学儿歌

  加减混合并不难,从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减。

  三、巩固练习

  (1)算式大比拼

  (2)判断

  (3)看图列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的我们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根据算式7+2-5编个故事。

  2、指导丛书第35页。

【加与减教案】相关文章:

连乘乘加乘减的教案08-09

《加与减》教学反思07-03

《加与减》教学反思(精品)07-03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08-27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05-12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10-02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7-23

一年级上册加与减教案07-14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范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