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一、活动方案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乐器音色及节奏,创造性地表现春游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进行过春游活动,对春游活动所见所闻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2、木琴、铝板琴各一。
3、各种小乐器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回忆春游情景
T:我们前几天去春游了,去了哪儿?看见了什么?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述春游过程中看到的景色,老师对于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梳理和补充。)
(二)自编乐器小故事
1.编故事画故事
T:今天我们用乐器把公园里找到的春天表现出来,自己编一个“春游之声”的乐曲。
T:我们把春游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画下来,变成一个故事。
(老师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春游的全过程,并将幼儿说的画下来,例如:先画太阳——春游这天天气晴朗,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大地;画汽车——小朋友们坐着汽车去春游;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告诉朋友们春天到了;嫩绿叶——春天的小树冒出了嫩芽;美丽的花、蜜蜂、小河、春风等,最后坐上汽车回家,太阳落山了。)
2.乐器表现故事
T:现在我们用乐器给故事配音,太阳出来用什么乐器呢?公共汽车用什么乐器,什么节奏? (引导幼儿按照图画顺序,依次为图画情节选择乐器配上节奏,例如:太阳用钢片琴由低到高自由敲奏;公共汽车用大鼓敲击 表示,小鸟用小铃表示等。)
T:现在分成四组,和朋友一起商量,用乐器配音。 (分组探索,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操作,为情节配音。)
3.集体分享
T:我们把自己编的`表演给大家。(引导幼儿推选小指挥,老师当伴奏员-,师生共同合作演奏春游之声。)
操作提示
活动要在幼儿对春游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启发幼儿把春游过程中的感受用音乐的形式加以表现,使每个孩子都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过程要有层次递进,通过:说——春游见闻,画——春游过程,演——春游之声,使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玩中学、学中创,充分展示幼儿的创造潜能。
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幼儿,重视过程性评价,当幼儿选择乐器不合适时耐心引导,不是简单地用对或错评价,注重激发幼儿运用感官,动手操作,共同讨论,寻找合适的答案,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将自身潜能表现出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按节奏模仿小鸡、小狗和小猫的叫声,并运用到已学歌曲《猪儿在农场》中。
2、让幼儿在学会倾听别人唱的同时,唱出自己所扮角色的声部,尽量做到互不干扰,初步体验合唱和声的效果和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会唱《猪儿在农场》歌曲。
2、物质准备:动物卡片(小鸡、小狗、小猫);图谱(后附);音乐《苹果丰收》。
活动过程:
1、律动《苹果丰收》进场入座。
2、复习歌曲《猪儿在农场》(后附)。
提问幼儿歌曲中猪是怎样叫的?出示小猪叫声(噜噜)的节奏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唱出小猪的叫声。
3、依次出示卡片:鸡、狗、猫。
告诉幼儿这三种动物也和小猪一样生活在农场,请幼儿模仿它们的叫声,并达成一致制成图谱。小鸡:表示:叽叽叽小狗:表示汪汪汪小猫:表示:喵
4、将鸡、狗和猫的叫声图谱改加到歌曲《猪儿在农场》中,编成四种动物四段词的新歌《动物在农场》(后附)。请幼儿完整地唱1~2遍。
5、分声部只进行四种动物叫声的和声练习。
由简至难地进行两个声部、三个声部、四个声部的合声练习。
6、分声部地将四种动物的和声部分,运用到歌曲《动物在农场》中,由易到难地进行两个声部、三个声部、四个声部的.合唱练习。
活动延伸:
可根据幼儿合唱的熟练程度,配器伴唱或表演唱,增加合唱的气氛和效果。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中节奏型的学习和声部的练习是一个难点,需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所在。本节课利用幼儿对和声的好奇设计组织了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高涨。
活动评析:
这是一节和声合唱音乐活动,要求小朋友在会唱自己声部的前提下,要学会听其他声部的和声效果,让幼儿在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及合唱出来的美妙声音,激发幼儿喜好合唱的兴趣,并为以后的合唱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中运用幼儿已有经验,创编动物叫声的节奏型,既巩固了2/4的几种节奏型,又满足了幼儿创编后的成就感和快乐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猫咪》《粉刷匠》、《再见歌》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活动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 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 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 认识语词节奏, ×× ××︱×× ×︱×× ××︱×-‖
“今天我们就把这首好听的小儿歌配上音乐唱出来。”
学习歌曲(清唱、伴奏)
“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墙壁啊?”(手)
学唱后表演:配有(舞蹈)丝巾、帽子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5、 再见歌结束活动。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活动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幼儿歌曲,并且孩子们也很喜欢。在引题部分,我利用幼儿用书,让他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让孩子们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在欣赏歌曲环节中,孩子们听得可仔细认真了,有些小朋友还随音乐跟唱起来,足见这首歌曲的魅力。所以在之后理解歌曲中,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不等我开口提问孩子们就能回答。在上这节课时非常开心,因为难得孩子们学得这么认真、唱的那么卖力、还争着上台表演给大家看,我很开心。但在开心的同时,我又在想是不是我上每一节课孩子们都会有这么的激情,怎么才能保持每一次上课孩子们都能有这样表现呢?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反思,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百科:《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旋律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并以"xx xx∣xx x∣xx xx∣x -∣”的节奏贯穿全曲。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活泼的说唱情趣,体验歌唱的快乐。
2、知道“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习俗,学习用歌声表现“广东小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尝试用潮州话说对白。
3、学习 × o× × × ×× ×× × - 的节奏型,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磁带、录相带各一盒。
2、围裙四件、玩具小茶杯、茶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幼儿随歌曲旋律拍手进活动室。
2.练声、节奏型练习。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学习节奏型:
× o× × × ×× ×× × -
(2)“用歌声欢迎客人”的形式,练声并唱准该句歌曲中的旋律。
(3)“唱一首欢迎客人老师的歌”,老师用潮州方言演唱,幼儿欣赏。
3.学习歌词内容。
(1)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学习歌词的第一、二句。
(2)在动作表现中学习歌词的后半部分。
二、学唱歌曲
1.欣赏老师范唱歌曲。
2.幼儿观看有关“功夫茶”的.录相,同时感受音乐旋律。
3.幼儿用动作感受、表现歌曲。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二遍。
(1)幼儿能跟音乐节拍完整演唱。
(2)鼓励幼儿用歌声表现小主人的热情与好客。
5.引导幼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歌曲接唱。
三、游戏、表演
师生共同扮演游戏角色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小铃、串铃、响板、铃鼓四种打击乐器进行演奏,表现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会看节奏谱演奏,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音乐、节奏谱教学挂图、小铃、串铃、响板、铃鼓。
活动过程
1、播放“铃儿响叮当”乐曲,引导幼儿随音乐自由做动作,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引导幼儿尝试演奏。
(1)教师出示节奏谱,引导幼儿观察,说一说哪些地方看不懂,并练习重点节奏型。引导幼儿看节奏谱,尝试分组用身体动作(拍手、拍肩、转手腕、跺脚)等表现音乐。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演奏小铃、串铃、响板、铃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分组拿乐器练习重点节奏。
(2)教师哼唱乐曲,指导幼儿看节奏谱合奏,随时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看节奏谱演奏。
(3)引导幼儿完整听音乐看看教师指挥演奏。
(4)请个别幼儿尝试做小指挥,全体幼儿合奏。
2、引导幼儿有表情地练熟演奏,进一步体验合奏的快乐。
活动延伸:
幼儿在《铃儿响叮当》音乐的伴奏下,打开幼儿学习资源,装扮圣诞树。
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这是一首美国的圣诞歌曲,学生在学这课之前就已经基本会唱了。学习这首歌曲,学生是非常期待的,既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那么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不单单是唱会歌曲。在课程的开始,我设计了几个有趣的练声游戏,并且在创设情景的同时对歌曲中的难点部分进行解析,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不仅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发声练习,而且体会到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审美愉悦。另外,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将难点部分融入其中,让学生对于“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的情景的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于歌曲的音乐形象的理解。而对于本课,由于一些难点在最开始就已经解决,因此到这时已经变得相对的简单。加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充分的予以调动,这时老师加以适当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产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这么一种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当课程往后进行时,课程的难度在不断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信心越发增强,在40分钟内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欣赏了好多首圣诞的歌曲,让孩子来表演圣诞老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塑造的形象相对于文字、绘画而言是非常抽象模糊的。只有通过聆听才能体验到音乐的艺术之美。听觉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对于本课的设计中,我将音乐的聆听贯穿全课,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进行对比,甚至同一段音乐,对其音乐要素进行变化,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学会用音乐来解释音乐;学会用心来感受音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以游戏化的情境表现生活中拉面、煮面的基本过程,掌握揉、拉、甩的基本动作。
2、大胆创编动作,趣味性的表现多种面条以及煮面时面条四处游走的姿态。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有关拉面、煮面经验录象;音乐图谱、分段音乐。
2、蛋糕盘3个、水笔1支。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相关经验。
教师:你们吃过拉面吗?拉面是怎么做出来的?
二、模仿拉面制作过程。
1、观看录像。
第一次观看录像:
教师:我们来看看大厨师是怎么做面条的。
第二次观看录像:
教师:大厨师真能干,我们也来学小厨师做拉面。
2、模仿动作。
(1)教师随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2)幼儿模仿拉面动作,教师用儿歌“揉一揉,拉一拉,甩一甩”帮助记忆。
3、随乐表现拉面的制作过程。
三、自主表现舞动的面条。
1、自主表现三种不同的面条。
教师:你们做出的面条是什么样的?请你上来把面条画在盘子里。给自己做出的面条取个好听的名字。谁可以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听着音乐做一碗××面。你还会做什么样的面条?(随幼儿回答重复表现。)
2、随乐表现煮面条、装盘动作。
(1)看录像:煮面条。
教师:面条做好了,接下来该干嘛了?面条在锅里煮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怎么装盘?
(2)倾听,感知并表现煮面条和装盘情节与相关音乐的匹配。
3、完整表演音乐游戏:舞动的面条。
四、结束部分。
教师:今天我们学会了做面条,大厨师还会做什么?我们下次慢慢学。
五、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继续创编更多不同面条姿态的.动作,并以领舞者的身份,大胆表现。
2、两人以上合作表演面条相互缠绕及合作造型。
3、将生活中更多的教育资源有效渗透进音乐游戏中,提升幼儿艺术表现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面条着手,让幼儿了解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美是无处不在的。
活动开始,让孩子观看煮面条的录像,这一步首先是帮助幼儿回顾和整理自己有关煮面条的经验。面条在锅中翻滚的形态,激发了幼儿表现的欲望。
接着的提问环节,我通过一些提示语,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面条下锅——变软——搅拌——挑起——沸腾——加冷水的过程,让他们想象着自己就是锅里的面条,从中体验到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在这个表演中,我配上和活动相适应的音乐,欢快的音乐表现面条沸腾或者被搅拌的情景,舒缓的音乐表现面条变软,被挑起的情景,我觉得这样可以提高幼儿音乐表演的兴趣,事实在活动中,这一个音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以自己是厨师的身份介入到幼儿的表演活动中,幼儿变得更加兴奋和投入。当看到部分幼儿表演的不充分时,我故意“捞起”面条说:“太硬了,好像还没熟”,从而起到了提醒幼儿的肢体不够柔软、更加激发了幼儿表演的积极性。
整个活动下来,觉得幼儿的兴致很高,许多幼儿的表现力都超过我的想象,最后我都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 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 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帮助下记忆歌词。
3、 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教学重点:
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 谈话引题。
二、 基本部分
1、 发声练习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 节奏练习
3、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 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 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 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 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 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效果分析:
1、 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 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感受民间音乐旋律和情绪,尝试用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采茶"与"扑蝶"的不同内容。
2、倾听音乐会在乐句的鼓点响起时"停"和"扑"。
3、学习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相互嬉戏的快乐。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欣赏龙岩民间歌舞《采茶灯》、初步了解歌舞表现的内容。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一把小蒲扇、小蝴蝶若干只;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幼儿随《采茶扑蝶》音乐,手持小扇子走小碎步入室。
二、完整欣赏《采茶扑蝶》音乐,了解AB两段音乐表现的内容。
1、幼儿完整欣赏。
师:茶园里响起了《采茶扑蝶》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可以分几段?每段在说什么?
2、欣赏后提问:可以分几段?第一段在说什么?第二段呢?茶女是怎么采茶的呢?
三、分段欣赏与游戏表现
(一)欣赏第一段"采茶"部分音乐
1、提问:茶女怎么采茶的? 她们是用什么装茶叶的.?(引导幼儿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以及高低左右的动作方位变化)
2、幼儿尝试使用扇子随音乐采茶。
(二)欣赏第二段"扑蝶"部分音乐
1、教师拿蝴蝶示范逗幼儿游戏一遍。
提问:第二段谁来了?蝴蝶是怎么和茶女做游戏的呢?
2、利用图谱,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最后重音。
(1)出示图谱,师随音乐指图谱,引导幼儿感觉乐句的最后重音。
提问:蝴蝶是什么时候停呢?
(2)幼儿扮演蝴蝶随音乐做蝴蝶飞、停动作。
(3)幼儿扮演茶女随音乐用扇子有节奏地扑蝴蝶
3、两人结伴玩游戏:扑蝶
(1)教师引导幼儿商量游戏玩法。
小结游戏玩法:蝴蝶随着音乐飞来飞去,当锣声响起的时候蝴蝶就停在自己身上,这时扇子就轻轻地去扑蝴蝶。
(2)幼儿两两相对,一人当蝴蝶,一人扑蝶,进行游戏。
游戏后评价:游戏时是否听音乐进行游戏,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3、交换角色再游戏一遍。
四、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采茶扑蝶"
1、游戏第一遍:男孩采茶,女孩当蝴蝶
2、游戏第二遍:女孩采茶,男孩当蝴蝶
3、游戏第三遍:请客人老师当蝴蝶,全体幼儿采茶
小结:刚才这个游戏玩了什么感觉?回去可以和谁一起玩?我相信你们一定玩得很开心。
五、律动出室:幼儿手拿小扇子,随"采茶扑蝶"音乐小碎步律动出室。
教学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9
活动前的思考:
教材的分析:本次活动选曲为《拨弦》,主要采用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曲目轻快、诙谐、幽默的风格,体会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重音效果,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不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教学活动的过程必须注重幼儿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注重幼儿的活动过程。
幼儿分析:我班幼儿已能把自己的经验与音乐结合,产生联想,体验音乐的情绪,而这些发展都以听为基础。大班幼儿听觉分化能力更精细,对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力逐渐增强,他们的发展方向是从音乐的表面深入其内部,听便音乐中有趣的变化,发展音乐感受力。本次活动过程的设计遵循了儿童学习的心理过程,以聆听引导模仿为主,重点是引发孩子参与性,诱发孩子的创造性。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并能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些也都是大班幼儿所需要的。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反复感知初步把握乐曲中的重音和乐句结构。
活动难点:启发幼儿尝试用个性化的动作或游戏结果表现对乐曲重音的感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反复感知初步把握乐曲中的重音和乐句结构。
2.启发幼儿尝试用个性化的动作或游戏结果表现对乐曲重音的感知。
3.在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让幼儿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
2.《拨弦》音乐
3.大灰狼头饰、手偶。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1.教师生动地讲述《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故事里面有一只笨老狼和许多聪明的孩子,请你仔细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敢不敢跟着笨老狼一起到黑森林里面去走一走啊?"(这个环节中通过故事导入,让孩子在音乐的背景下了解了故事的情节,知道了不让大灰狼发现的秘密,也激发了幼儿参与到活动中的兴趣)
(二)感知乐曲中的重音。
1.教师出示图形乐谱,让幼儿观察。
教师:(出示手偶)这就是笨老狼,(出示图谱)这就是黑森林,下面我们要跟着笨老狼在黑森林里走一走,请你看看森林里的什么地方笨老狼做回头看的动作。
2.播放《拨弦》音乐,幼儿观看图谱,教师用大灰狼布偶进行表演,重点突出音乐重音处"笨老狼"做回头看的动作。
教师:图谱中什么地方是聪明孩子跟着笨老狼往前走?什么地方是笨老狼停下来回头看?(幼儿通过观察回答问题)
3.再次播放音乐,根据图谱,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狼走和狼停,感知乐曲中的重音。
教师:笨老狼走在前面带路时的音乐是什么样子的?回头看的时候音乐又是什么样子?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
4.根据图谱,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幼儿看教师指挥,在重音处拍手。
教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用小手指跟着我到黑森林里玩玩好吗?跟着笨老狼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食指跟随老师轻轻点动,老狼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三)感知乐曲结构
1.教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感知全段乐曲。
教师:狼总是走一点就回头看吗?哪段时间走得最长?它一共回头看了几次?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变换方式欣赏音乐。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边听音乐,边在自己的腿上和胳膊上走一走好吗?老狼回头看的时候除了可以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
(四)情景表演游戏
1.角色表演教师:现在老师扮演老狼,小朋友们扮演聪明孩子,想想当老狼回头看的时候,你们做什么动作可以不被老狼发现呢?
教师:当老狼没有发现你们,带着你们走黑森林的时候,你们应该是什么动作表情呢?当老狼转过来看着你们的时候你们又是什么动作和表情呢?
请全班幼儿扮演笨老狼,老师扮演聪明孩子。角色互换表演一次。找出两名或多名幼儿扮演本老狼,进行分组游戏。
2.创造性游戏引导幼儿在音乐重音处创编吓唬大灰狼的声音、动作,如狗叫声,放枪声、扮老虎、伴农夫等等。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怕笨老狼吗?那笨老狼又怕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吓吓笨老狼好不好啊!
活动延伸:
继续让幼儿玩这个游戏,深入感知乐曲句末重音和特殊结构。
活动照片:
活动评价:
执教教师自评: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游戏、图谱提示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感知音乐的重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掌握乐曲中重音的出现。并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游戏中的.乐趣。让规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
图谱比较贴切: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找重音、听音乐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级提出加深难度,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愉快的学习歌曲《刷牙歌》。
3、让幼儿了解怎样保护牙齿以及健康的牙齿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愉快的演唱歌曲。
3、根据内容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电子琴、光盘、DVD、电视、牙刷实物、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在本次活动中,我先课件出示了懒羊羊牙痛的表情,来吸引他们的眼球,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提问:“你们看,图片上懒羊羊怎么了?”让幼儿通过想象思考。
2、接着我完整的演唱歌曲《刷牙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原来懒羊羊难过的原因是因为他长蛀牙了!
3、接着进行进一步的提问:“你们听到歌词里面唱到了什么内容?”通过提问让幼儿初步了解歌词的内容。
4、接着播放光盘《刷牙歌》,同时依次放歌词内容图片(牙刷/一只手拿着一把牙刷/大嘴巴/没有蛀牙的牙齿)再次激发他们的兴趣点,让孩子借助图片来熟悉歌词,这样孩子一目了然就会记住歌词的内容,并且对这样的图片对唱的方式感到非常有兴趣。
5、接下来我就轻声的借助图片带着孩子一起熟悉歌曲。
6、待整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孩子们都记得差不多了,最后完整进行演唱,让幼儿进行学习。
(二)自编动作律动表演
师电子琴伴奏,幼儿表演。这样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歌词的记忆。。
(三)教师总结:我们要养成每天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要不然就得象懒羊羊一样,再也不能吃好吃的东西了。现在谁能给老师演示一下应该怎么样刷牙呢?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演示。
(四)延伸环节:课件出示动画片懒羊羊吃零食的场景,让幼儿自己来说吃完东西应该怎样做?怎样保护牙齿?有一口健康的`牙齿我们会非常快乐。
(五)结束环节:全体演唱《刷牙歌》边唱边表演。
教学反思
《刷牙歌》这首歌的歌词内容比较简单,幼儿情绪高涨基本上都学会了这首歌曲。整个活动下来,从孩子的表现和接受方面,以及和老师间的配合方面都是非常不错的,发现班上的大多数孩子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非常的浓厚,一些原来上课胆小的孩子也都在积极的参与,我想这是打开孩子兴趣的一个切入点,在日常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着重从音乐节奏方面培养他们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节奏感和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此次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一节新授歌曲的歌唱活动来说,内容显得很单一,只是一味的让幼儿对歌词进行学习,注重孩子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如果在学习歌词的时候,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进行相应的动作创编,会显得更加丰富活跃。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快的记住歌词,而且“身随乐动”的方式仿佛是在游戏中学习,能让幼儿更轻松的学习歌曲,不会觉得很枯燥并且使孩子感到意犹未尽。(我这个环节是安排在后面的)。
设计背景
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孩子在5、6岁的时候有大部分都没有开始刷牙,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刷牙歌》是一首节奏轻快的幼儿歌曲,歌词富有童趣且朗朗上口。歌曲中提到了每天刷牙方法和好处,来呼吁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小牙刷,手中拿,顺着牙缝上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刷,刷得牙齿白花花,大家夸我讲卫生,哈哈!笑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整首歌曲生动活泼,幼儿们都非常喜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乐曲ABABA的曲式。
2、大胆创编洗澡动作,并按音乐四拍节奏变换动作表现。
3、体验洗澡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乐曲《洗澡歌》、《呼噜呼噜清洁歌》,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
2、道具:铃鼓、砂蛋,水袖(用篮子装着、人手一份)。
三、活动重点:感应乐曲ABABA的曲式结构,根据不同乐段大胆创编洗澡动作。
四、活动难点:按四拍节奏变换部位做洗澡动作。
五、活动过程:
1、入场律动。《洗澡歌》做律动入场。
2、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
故事讲述:这是一只既贪玩又懒惰的小猫,整天在草地上踢足球、打滚、捉蝴蝶。回到家还懒得洗澡,看看它现在的样子,小动物都不喜欢,它走在大街上大伙都捂着鼻子离得远远的。它去找大白鹅踢球,大白鹅见了说:“你身上臭烘烘的,我不要和你玩”。它又去找小白兔捉蝴蝶,小兔子说:“你身上脏兮兮的,我不要和你玩”。这下子小猫着急了,赶紧跑回家洗澡。洗澡后的小猫镇漂亮,走在大街大家都赞美它。
3、用肢体感应曲式。
(1)完整欣赏乐曲。(做拍手、洗澡等动作引导幼儿感应)师:听了这首《呼噜呼噜清洁歌》你有什么感觉?(2)创编洗澡动作。
师:小猫刚才是怎样洗澡的?(观察图片中的小花猫洗澡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并创编洗澡动作)(3)随着音乐做洗澡律动。
A段:带领幼儿用肢体各部位做各种各样的洗澡动作。(一个四拍换一个部位动作)
B段:肢体不同部位抖动,做冲水动作。
4、乐器感应曲式。
师:洗澡的时候我们需要什么工具,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引导幼儿说出洗澡的工具和顺序,并且自主选择乐器,想象代替工具进行律动游戏。)
(1)铃鼓(脸盆)
A段舀水:拍子的感应,铃鼓当脸盘舀水,可有前、旁、后各个方位。
B段抖动:颤音感应,身体抖动做冲水动作。
(2)砂蛋(香皂)
A段香皂轻搓:四拍的感应,砂蛋当香皂,轻敲身体洗澡。 B段抖动:颤音感应,砂蛋当痱子水撒痱子水的动作。(3)水袖(毛巾)
A段:拍子的感应,用水袖当毛巾在身上大面积洗刷,每四拍换一个部位。
B段:颤音感应,抓住水袖两端,搓洗背部。
5、洗澡律动
(1)梳理洗澡顺序。
(2)全体幼儿站成圆圈队形,完整伴随音乐表演。(注意引导幼儿听辨音乐,根据四拍节奏变换洗澡的动作,并注意按洗澡的顺序表演)
6、合作表演洗澡
(1)请两位幼儿示范表演双人洗澡。
(2)自主选择伙伴,尝试练习双人合作洗澡。
(3)随音乐双人合作表演洗澡的律动。(重点引导幼儿在A段做互相擦香皂,擦身等合作洗澡的.动作,并随音乐协调表演)
7、小结评价
提问:勤洗澡,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小结:洗澡有利于身体健康,小朋友们要做勤洗澡、讲卫生的好孩子。
六、活动延伸
在其余的活动时间播放其他的ABABA曲式的音乐,让幼儿自己创编各种小游戏,并及时的知道与评价。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
目标:
1.能理解《小卓玛上学》的旋律,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拍。
2.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准备:
已经多次欣赏过藏族的乐曲,学习过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过程:
1.复习《毕业歌》。
能充满激情地唱歌,并能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和弱。
2.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1)欣赏并理解乐曲《小卓玛上学》。
(2)幼儿交流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3)综合幼儿的想象,以讲故事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
3.商量舞蹈动作并练习。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舞蹈的动作并进行练习,把握要点,表现藏族的舞蹈特征。
(1)分段学习。自由进行练习。
(2)整段学习。重点体会小卓玛上学时的愉快心情。
延伸:
在音乐区域提供《小卓玛上学》磁带,在游戏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活动反思: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在集体活动中进行队形变化、人际交流的一种集体性舞蹈。它既强调幼儿个性气质的展现,又强调幼儿情感的表达和交流,在简单、重复的动作表演中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在主题《再见吧,幼儿园》中,有一个舞蹈活动《小卓玛上学》,其目标为:根据乐曲旋律、舞蹈所表现的情节,体验小卓玛上学的快乐心情;能初步表现藏族舞蹈的'特点,动作基本合拍。
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有一个藏族的小姑娘要去上学了,她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走去…….通过故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动作的教授,最后进行完整地舞蹈,幼儿的积极性比较高,他们在老师的积极鼓励下,像模像样的练习基本动作,虽然动作有些走样,略显笨拙,但却非常可爱,也看出了孩子们的努力。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相对于孩子们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我想“熟能生巧”这个词用在活动后的延伸会更有效果。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在集体舞教学中,教师精炼的语言对整个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对于新学的动作不能很快的掌握,此时需要教师用语言进行提示,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要领.本次活动我没有进行队列变化,如果要进行队形变化,则需要运用标记、语言讲解等多种手段,帮助幼儿以最轻松的方法学习舞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
活动名称:大班打击乐《威尼斯音乐钟》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打击乐器为乐曲进行伴奏,激发幼儿兴趣。
2、能看老师指挥,与同伴合作演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碰铃、沙锤、铃鼓、手铃)、乐曲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1、播放音乐,让幼儿感受乐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来听一听)。
2、提问:听了乐曲,有什么感觉?乐曲中间有变化吗?
3、讨论:根据乐曲的变化,乐曲分成几段?(三段)
二、分析乐曲结构,设计配器方案。
1、带领幼儿熟悉乐曲结构(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2、出示四段节奏谱。
3、倾听第一段音乐,提问:这段音乐可以用哪段节奏谱表示?
4、依次倾听第二、三段音乐,提问:这几段音乐可以用哪段节奏谱表示?
5、出示打击乐器,介绍打击乐器名称及使用方法。
6、幼儿看节奏谱,尝试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7、播放音乐,尝试用打击乐器听音乐进行演奏。
8、讨论:怎么样演奏才能让我们的乐器声音更好听呢?(提示:乐器可以分开演奏或两种乐器一起演奏)什么地方用什么乐器演奏合适?
9、倾听音乐,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依次倾听四段音乐,逐步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伴奏。)
三、根据指挥合奏,注意音量及停顿。
1、教师指挥,小朋友听音乐进行乐器演奏。
2、教师点评:看老师指挥,停顿要及时;打击时节奏要准确;要注意控制音量。
2、再次进行演奏,提醒幼儿在音量、停顿上的处理。
四、总结,巡演、边演奏边出教室。
活动反思:
自XX年XX月份起,XX市XX区教研室X老师便组织各园进行音乐教研活动,重点对音乐欣赏进行研讨,我在本次活动中开放组织了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挪威舞曲》,除去在自己幼儿园试讲之外,我前后在云龙幼儿园、福泰幼儿园、海航幼儿园组织了本节音乐欣赏活动,应该说,我的教案每次都会有改动,教学方法和策略每次都会有调整。高尔基曾说:“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确实,参加音乐研讨活动,让我的耳边仿佛一直有优美的音乐在回旋。我认识到:
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和理解能力。
幼儿艺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艺术,获得艺术感受,学会用艺术自由、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凭借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比如通过欣赏一首乐曲,一首歌,让幼儿亲近艺术,热爱艺术。通过不断研讨,我也总结了一些音乐欣赏教学活动的规律。当然,教法永远都是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音乐欣赏活动中,第一步首先要进行的一般都是:请幼儿安静、完整地倾听音乐(结合奥尔夫教学理念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倾听的情况下,配上一些与音乐性质相符的动作,如简单的拍手、拍腿、拍肩。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使欣赏变得更加有效)。欣赏者只有全神贯注,才能敏锐地感受到音乐的灵魂所在,其精神才能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奔驰,捕捉到音乐的细微之处。这样的精神活动,是音乐欣赏者最重要的参与。完整地欣赏音乐也是音乐欣赏活动的重要前提。一首乐曲,一首歌曲,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表现了一个完整、丰富的音乐形象。
2、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
《纲要》强调:“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采用综合艺术教育的形式,说、唱、舞、画、演奏等艺术活动是有机成一体的,这种多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活泼多样,更能让幼儿感兴趣。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都能主动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多种感观(视觉、动作、语言)参与并丰富和强化已听到的音乐形象及内容。打破学科界线,建立学科之间的生态。在《挪威舞曲》中结合音乐形象我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器等进行表达、表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图谱的呈现则更直观地让幼儿感受到了音乐的旋律特点,段落一目了然。在音乐慢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稳定的节拍,在音乐快的时候感受的是急促的乐句。教学方法到位了,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3、音乐欣赏的选材非常重要,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
音乐欣赏活动还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素材,而不应拘泥于课本、教学大纲的内容。有很多乐曲都是非常适合幼儿欣赏。《挪威舞曲》从选材上很适合大班的幼儿。XX区教研室X老师一再强调教师的语言要简练,不要在活动中说无效的话,这一要求已经渗入到了组织活动的教师师心里,虽然有时难免还是会多说话,但明显的感觉是:活动中自己的无效语言越来越少了,提问越来越简练了。
而我想说的是,在组织具体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真的会影响教学效果。在《挪威舞曲》第一遍欣赏音乐后,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提问最有效”。我曾经设计的提问是“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到结束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教学效果也可以,但引导起来就有一种很绕的感觉,好像是打破了音乐的故事情境,一下子让提问变得很严肃、很紧张、很教条的感觉。后来我调整成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我认为这个提问更符合幼儿的特点,孩子们更善于用具体的形象去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而不太习惯直接去用一些比较专业的语言词汇。他们会说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等等等等。有了孩子们的第一次回应,老师再引导幼儿去回想这些情境背后的音乐,例如,“是什么样的音乐让你感觉是老虎来了”?这种提问就变得很顺,不难让幼儿去理解,因此,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才能能说出轻松活泼、紧张急促的音乐性质。在海航幼儿园组织《挪威舞曲》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一问题提问的改变,让整节教学活动有了一个轻松的开始,作为组织活动的老师,我的感受是最明显的,孩子们给我的回应增加了我的信心,让我接下来的环节都比较顺利。当然,每一节具体的音乐欣赏活动,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问题提问的切入点也会不同,这是灵活的。只要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孩子,我们就会找到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简单有效的提问。
音乐的天空是广阔的,我们只有帮助幼儿插上想像的翅膀,孩子们才能在音乐中高飞。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幼儿教师只有用心,才能演绎出一节节优秀的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和孩子们一起在音乐殿堂里共同享受、快乐生活!愿孩子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度过快乐的童年。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活动过程:一、预备起势
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
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
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
二、赏析感受
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
1、出示节奏型卡x xx x x|x ― x ―|,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
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活动
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迁移生活经验,创编“游公园”的律动。
2、在音乐的.伴奏下,能较合拍地做滑滑梯,跷跷板,划船,赏花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地垫人手一块,图片若干,加伏特舞曲,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活动,幼儿手持地垫随加伏特舞曲a段音乐做动作进场。
二、基本部分
1、分别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幼儿创编滑滑梯、跷跷板、划船、赏花的动作。
引导幼儿分别听b段第一,第二乐段,启发幼儿进行创编,并通过空间,方位的变化听音乐练习动作。
2、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听b段音乐完整的练习。
3、幼儿随b段音乐完整用创编的动作完整表演,并启发幼儿与同伴合作表演。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乐曲边完整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07-09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7-07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5-23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07-21
【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8-25
【热】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1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荐】09-0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热】09-03
【热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8-19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优选)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