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及感受的写法。
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引入新课。
2、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脉络。
3、细读,分析课文。
第二课时
1、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2、小结课文的写作艺术。
3、反复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作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拨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侯截然不同。
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明确:
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四、细读、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1、第1自然段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
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第二课时
(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2、第2自然段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3、第3自然段
这段也是写山,是小雪点染了山之后的景色。那么,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了哪些景物?议论后在全班交流。
明确: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4、第4自然段
①作者在写了冬天济南温晴、秀气之后,把视线放到城外的.景色。作者以城内的狭窄与城外的宽敞对照,用小村庄来点缀出山坡,以小雪点染屋顶,这样,读者就看到了济南的全貌。
②在这段文字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一个卧字,和文章的什么地方相呼应?
明确: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5、第5自然段
①作者是怎样写水的温晴的?
明确:课文紧扣暖字,写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写水中的水藻把终年贮藏的绿色全拿出来,所以它不忍得冻上。水还多情地让长枝的垂柳在水里照个影儿。读到这里,让我们感受到济南的冬天真是风情万种,使人留恋不舍。
②作者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作者紧扣亮字,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从河水的清亮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并把红屋顶、黄草山、灰树影都溶入其中,在天水一色的广阔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济南瑰丽的色彩。在此铺垫下,以高度概括而充满激情的句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自然而然地收了尾。
五、引导学生小结课文的写作艺术。
1、让学生再将课文默读一遍,要求边读边找出作者的各个观察点。
明确: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上,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济南冬天的特有美景;第二段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第三段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后的山景;第四段从城内往城外,写雪后山村的景色;第五段由俯视到仰视,写出整个济南的形象。作者正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的观察,才生动形象地写出冬天济南温晴的这个特点。
2、学生再议论,归纳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
明确:
①用自己以前生活过的地方(北京、伦敦),与济南对比,从而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使人们确实感到它是宝地。
②作者不仅细致观察和描写冬天济南的景色,而且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告诉读者,以此来感染读者,使读者有如临其境的感受。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冬天的济南写得脉脉含情,把作者感情融入了对景物的描写之中。
六、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前要指导学生怎样读出感情来,如朗读课文时可根据文中描写景物展开想象,脑海中映现作者描绘的画面。
七、指导学生作文。
可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观察某处的景物特征,仿照课文,写一篇题为《××的冬(春天)》的短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背着背包,在父母的陪同之下,兴高采烈地来到泸水四中,开始了我们人生当中的另一个转折点。那么,三年以后乃至更长的将来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做什么呢?并说说为达到这一目的,你将如何做?请同学们说说。
(根据学生所说的情况来点拨引导并揭示课文)
板书: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二、整体感知
1、标题为“在山的那边”,那么,山的那边究竟是什么呢?
提示: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2、提出问题:
提示:在教学反馈中。
三、局部品味
1、提问:“山的那边是海”,这个“海”是怎样的“海”呢?
提示: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2、为什么说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和海是“全新的世界”?揭示“海”的象征意义。
提示:
⑴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试想一想,云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校园是怎样?引导学生说了这一问题以后。点拨:这些大学的校园里你没有到过,只是你想像中的校园。用诗中的句子来说,这些大学就是你想象中的“海”;所以说,“海”是作者主观想象的海,并不是自然景物中的大海。但是,当你一踏进这些校园时,学校里的一切,就会给你一种特别美的感觉,这种感觉用诗中句子来回答──“全新的世界”。
⑵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所说的“海”是指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或者说奋斗目标,即理想。
(还可以举:搬进新家里、考入泸水四中、经过苦思苦想而完成的一道数学题、通过整理房间后进去房子时的感受等例子来说明。)
板书:
海──奋斗目标(理想)的象征。
3、既然说“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么,作者为了实现看到这个“全新世界”的“海”,沿途中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
提示:“山”。
4、既然是“山”,那么,“山”又有何特点呢?
提示:“山”──“铁青着脸色”、“无数座山”。
5、“铁青”、“无数”的含义?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说山是“铁青”和“无数”的?
提示:
⑴小学──中学──大学(时间长、困难大、苦、坎坷)
⑵怒江峡谷──昆明──北京──世界(路途遥远艰辛)
⑶人民生活贫穷落后──小康(科技发展慢)
⑷爱国人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付出了血的代价,才有今天的“全新世界”。)
⑸今天我们的努力将回成为“明天”的“全新世界” 。
6、揭示“山”的象征意义。
板书:
山──奋斗之路(阻拦前进的障碍物──困难重重、挫折)
板书设计
人───山───到───海
↓↓↓↓
铁青、无数───到达───全新的世界
↓ ↓↓
(困难挫折)
↓↓
奋斗之路──漫长、艰险、曲折、起伏──奋斗目标(理想的世界)
(困难重重、挫折)
教学反馈
1、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补充如下:
⑴为什么说“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提示:体验失败或者挫折的内心感受以后而总结出自己如何去面对现实的`过程,则可以解决此问题了;另外,关键是要弄清“枯干”的含义──形容对理想的渴望。所以,这句话说的是,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勇敢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⑵“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一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想?
提示: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⑶“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中扎下了深根”句中“种子”指什么?能“飘来”的东西应是轻的,为什么能扎下深根?
提示:“种子”比喻妈妈给我的信念。“飘来”写出童年的我对人生的这里似懂非懂的神态。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人生感悟越来越深,所以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⑷“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节诗的含义?
提示: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回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向困难地头和弯腰,最终就必将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出灿烂的人生来。
2、掌握字词:痴想、隐秘、喧腾、一瞬间、阴郁、凝成等词的读音和含义。
含义:
⑴痴想:发呆的想。
⑵隐秘:隐蔽、不外露。
⑶喧腾:喧闹沸腾。
⑷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⑸阴郁:天气低沉郁闷;(气氛)不活跃。
⑹凝成:聚集在一起。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用具体形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驴与愚蠢的狼》导入。
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课堂实录
一、文学常识简介。
【设计意图: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二、学习《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设计意图:理解寓意,引导学生明白爱慕虚荣的危害。】
1、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1)正确朗读下列生字。
赫拉( )宙斯( )庇护( )粘住( )
(2)掌握词义:
庇护:袒护,保护。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
2、研读课文。
(1)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明确: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3)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4)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明确: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3、概括寓意。
明确: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三、学习《蚊子和狮子》。
【设计意图: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满,忽略了自己的短处。】
1、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2、蚊子为什么敢于向狮子挑战?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可以战胜对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
3、“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写出了蚊子的什么特点?
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
4、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5、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象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板书设计
寓意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寓意:批评了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一、导入谈话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本文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没有一般的谈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在“最”字上加点)
二、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提示:
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痛苦的许多的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三、精段研读,品位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过渡衔接词语。(联系前一段的“翻过来看”,理解衔接严密的特点。)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设问句、句中引用名言。(联系1、3段开头的设问体味大处着笔、语言凝重的特点;孟子的话“终身之忧”与前面“苦后是乐”说法似乎不一致,要正确理解。)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联系其他处的语气助词品位凝重中的轻灵。)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对偶句。(从内容角度体味凝重;从词句的容量角度体味简练)
5、“苦中真乐”--苦乐观。(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四、联系生活,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本文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五、课后研习,整理心得
1、搜集整理与第3、4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2、写一篇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4.学会在生活中体验与感受寓言所阐明的哲理。
教学重点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2.用自己的话概括寓言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2.试译这两则古代寓言。
3.试概括寓意。
4.了解作者及寓言出处。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导入
由复习上节课学习总结的寓言的特点导入。
(二)自主学习
根据注释,试译课文。
1.在翻译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你能跟大家来讲讲这个故事吗?
(三)寓意探究(《智子疑邻》)
1.自主回答以下问题:
①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②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其子;其邻人之父亦云。)
③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智其子而疑其邻。)
④你认为“不筑,必将有盗”这个建议正确吗?
2.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
宋人与儿子的关系亲近。相信儿子不是盗贼,那么邻居必定是盗贼了,因为邻居提出了一个与其儿子一样的建议。
②读罢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寓意探究(《塞翁失马》)
1.自主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则寓言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②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在“其父”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2.合作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五)小结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严文井)
三、拓展与延伸
1.请你诊断
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⑶人皆吊之(吊:)
⑷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⑸居数月(居:)
⑹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⑺死者十九(十九:)
3.《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 与 的对立统一关系。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三)2.(3)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③(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 ④(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⑤(原文刻画了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内容预览: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流畅地交流格言,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倾听,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话语、观点。
3、积累格言,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激励学生用格言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准确流畅得体的交流格言内容,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
教学辅助用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格言的作用,激发学生交流格言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掌握技巧
以讨论的形式明确交流格言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使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技巧有章可循,对口语表达的评价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中对听者的要求。
三、小组交流,集思广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搜集的`格言进行组内交流。
四、推选代表,交流互动
备小组推选代表把木组的交流成呆以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作以汇报,其他同学或进行评价或针对所交流的格言表达自己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启迪思想,个性表达
在交流名人格言基础上,试说出属于自己的格言。
六、课堂反馈,积累升华
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反馈,督促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格言。
写作--记一件事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习重点:在作文中清楚交代记叙的六要素
学习难点:列写作提纲
学习方法:引导、合作、自主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连堂)
课前准备:阅读有关知识短文并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整理成材料。
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会有些事情令你难以忘怀,这些事情是令你自豪或者让你惭愧呢?现在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互动安排
请两同学(男女各一)分别说出他们最感触的事。
同学们是否听得清楚明白?如不清楚明白,欠缺什么?
让同学们先自由讨论,然后发问。
师生共同明确:事件的六要素。
师范读例文《榜样》。
请同学构思作文,列出写作提纲。
要求:确定标题及中心思想,初步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感。
学习小组里相互间讨论,修改各成员写作提纲,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总结并明确作文要求
以记事为主并只写一件事,弘扬社会道德风尙。
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作文有真情实感和个性化表达。
学生自主创作
要求:
1、根据提纲先打草稿,修改,再工整的抄在作文薄上。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外练笔:记一件新近发生的趣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
教学难点
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
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小溪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多媒体出示。
2、问题思考: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什么变化?
小溪流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每个阶段成长的特点是怎样的?
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哪些阻碍?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品质?
小溪流具有什么品质?
3、学生自由读文,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预设: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变化:快活旺盛强壮巨大
2、小溪流各阶段成长的情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征的`词各一个(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小溪流一路上到过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4、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也应该像小溪流那样,要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四、赏析、品读课文
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试作赏析和品读。
出示:音乐,小溪流成长动画
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组内讨论,班级交流
五、感情升华,感悟道理
1、小溪流究竟唱的是一首什么歌?
学生各抒己见
总结:小溪流是一首坚定、乐观、进取、永不停息的歌。
2、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
交流:学习小溪流的精神,不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五、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启示。由小溪流的歌你联想到什么事物也会唱歌?唱出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所感,拓展思路。
发挥我们丰富的想象力,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唱”出生命的一首首动听的歌吧!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带着美好的情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
2、能品赏散文精彩生动的语言,加以点评与积累,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
3、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力求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4、能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状物抒情的写法。
5、能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确定各种主题并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
6、能积极参与说话活动,使语言具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打动别人。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春》2课时
《三峡》1课时
《济南的冬天》2课时
《夏》1课时
写作3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1课时
单元专题小结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描写大自然的。色彩斑斓的大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这些作品不但描绘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蕴涵着作者真挚而又浓烈的情感。色彩明丽、诗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颂歌;《济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树美,雪美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三峡》篇幅虽短,却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夏季。《古代诗歌四首》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写、独特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与诗人同喜共悲。
学习这个单元要指导学生欣赏美的景物,体会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语言;培养他们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文文质兼美,是绝佳的朗读材料,要在朗读中体味感情。
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要求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爱与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观察,去感受,把观察到的景物和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具体、生动,就会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一块:
明确单元专题含义(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语:明确任务听讲
2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阅读、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动: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准备35分钟,然后口头作文,注意要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讨论,结合阅读提示,谈谈自己对四季的理解。
第二块:
了解单元大概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
3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如探究中外文学作品春夏秋冬所蕴涵的生活哲理等等)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
确定单元活动方案(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1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如从四季中选取感兴趣的专题,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编制一期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语等为主题的壁报或网页、组织一次散文朗诵会等。)讨论、交流
第四块:
学习评价(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后反思)
(一)出示评价内容:
1、你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吗?
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
3、本节课你发言了吗?(组内或班上)
4、你能品味散文中优美、诗化的语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吗?
5、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
6、你参与了以多彩四季为背景的探究活动吗?自我反馈
(二)小结:自我小结、评价。
十四、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一课时
一、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板书或投影)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二、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是一种幸福,并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三、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a.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b.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c.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
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四、作业:
1、《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作文,字数600以上。
2、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3、练习:一、三
五、教后反思:
十五、三峡
郦道元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重点:
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抓特征写景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如果你曾去过三峡,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1、正音:
阙(quē)叠嶂(zhàng)曦(xī)月襄(xiāng)陵沿溯(sù)素湍(tuān)绝巘(yǎn)长啸(xiào)属(zhǔ)引哀转(zhuǎn)
2、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为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初晴;旦,早晨。]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1、全班再次齐声朗读一遍;
2、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可能的话,展示今日三峡风貌图。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方面比较发现。)
五、品读课文,
体会本文片言万语的精炼及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可让学生当堂背诵。)
七、作业:
1、练习:二、三;
2、《训练册》
八、板书设计: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三峡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水: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九、教后反思:
十六、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资料,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篇导游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铭”“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语言。
3、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诵读法、批注法、“知人论文”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豪迈的气概。
2、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导语设计
设计1:(背景导入)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设计2:(激发兴趣)
来到嘉兴,就不能不说南湖,谁给我介绍一下南湖?(红船,南湖菱)南湖还有一种特产,就是“南湖菱”。谁来介绍一下?
其他地方的'菱都有角,故称“菱角”,南湖菱与其他地方的菱角不一样,是无角菱。据说其他地方的菱角秧苗放到南湖,也会变成无角菱,南湖真是太神奇了。
“菱”与“灵”相通,据说,吃了南湖菱会让人有灵气,南湖菱养育了充满灵气的嘉兴人。我看不假,在座的同学眼睛都水灵灵的,个个都充满了灵气啊。
远在唐朝的时候,嘉兴就孕育了一个充满灵气的青年才俊。他就是刘禹锡。他出生在嘉兴,吃了不少南湖菱,很有灵气。他在老师的指引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满腹经纶。19岁时游学当时的京城长安。22岁就进士及第,后来年纪轻轻就成了朝廷里的重要官员,深得朝廷重用。另外,他写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写的文与柳宗元齐名。
我们小学里就学过他的一首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写出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月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
设计3:(激情导入)
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设计4:(哲理导入)
世间万物,总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沉思。一些事物所具有的品质,也经常引起人们的联想,并借以鞭策自己过更高尚的生活。今天,我们就学习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看一看作者对莲花的品质作了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他怎样的心志。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朗读课文
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问题:(1)课文围绕“
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2,理清文章结构:
(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本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质疑:
(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
春天来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阳。(可以看出这是对春天的描绘)
(2)从这一段开始,作者已经开始在描绘春天了,既然它已经来到了作者的面前,为什么他不开始从最细小的一草一木写起呢?
明确:这一段是对春天的一个整体的描绘。为什么会先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呢?因为这是一种视觉的规律。假如现在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就站在门口,我们先会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们才会去看他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发型,等等,再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他衣服的颜色,鞋子的颜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2)这段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春草图(第三自然段):朗读(齐读)
问题:
(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
(2)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总结
翻到这课书,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既熟悉又亲切。我又一次带领学生感受作者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大地春回的动人景象,体会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在教学设想中,我首先理清了的内涵:是一篇由妙词、佳句、锦段构成的美文。从词的角度讲,文中语言使用准确而妥贴,很值得学生去体会和积累。从句方面讲,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从段落布局讲,各段落之间安排整齐有序。如: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来歌功春,表现出春的新、美、力。单独成段构思巧妙。对于这类文学性文章的学习,本人认为应上文学欣赏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至关重要。用品、背写来体会、感悟其美及美有何处、为何美。调动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来学习,同时在学习中锻炼、提高能力,得到一种欣赏文学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以下一点成功之处:
第一、导入新课巧妙。
“同学们正处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但想到马上到来的寒冬,总是希望春天早点来到,因为春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希望、给人自然勃发。所以,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涌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这样的开场白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理清课文结构。
可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又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部分同学搞不清这几部分的顺序,针对这一点,我把以上蓝色的字打印出来,贴好不干胶,颠倒顺序摆放在黑板槽上。为了给同学一个完整的印象,我只安排了一个同学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听同学读课文后,看谁能按照文中的顺序给这些词语找出恰当的位置?”我找了班内的两个学生进行操作,反馈的结果非常让人满意。同时又为解决教学难点铺平了道路。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下一些问题:
一、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担心教学内容完不成,有些前紧后松,许多还可以深入理解的内容不够透彻。
二、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声读及自由朗读的形式,在读中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
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老师巧妙地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这些方面的反思知识自己的浅薄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活动目标
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教学目标
对学生分析楷书和行楷的关系,辨析行楷与楷书的异同。让学生理解行楷技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展示一些硬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点击多媒体,显示《祭侄文稿》)
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的即兴之作。全文气势磅礴,雄奇豪迈,跌宕多姿,其沉痛悲愤之情溢于笔端,是一件以情入书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幅钢笔行楷作品:
这幅作品,神态潇洒,富于魅力,字体匀称舒展,清爽悦目,很适合初学行楷字的人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行楷技法。
二、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的特点
1、用笔流畅。行楷的用笔灵活、方便,一般需要逆锋、顿笔、停笔、回锋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多取顺势,变转合理,行笔巧妙。
2、连笔。所谓连笔就是把字笔画之间的运笔过程连起来书写,即前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相连接。连笔分为实连与虚连。笔画之间通过游丝来联系的为实连,笔画之间没有游丝但笔断意连的为虚连。连笔的原则是按照汉字书写的笔顺,除了少数的笔顺变化以外,大体上与楷书的笔顺相同。如:
3、省笔。所谓省笔是指在行书中,有的笔画可以省去不写,或与别的笔画连起来一笔写成。在省写的过程中,有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的形态,楷书中一笔、两笔,甚至三、四笔的点画,在行楷书中可以一笔写成。注意:省笔不能自己随心所欲地减省笔画,必须合符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4、改变原有的笔顺。与楷书相比,行楷书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书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发生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当然,笔顺的变化也不是随意的,也必须符合约定俗成的规矩。如:
5、形态多样。楷书的每个汉字形态单一,而行楷字由于结字自由,字形变化多样。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只需掌握其中常见的一种即可。如:
三、点击多媒体:行楷字笔画写法(见右表)
练习时注意:
1、行楷书中的点最富于变化,有时成为一条短的、斜的线段,有时直接与前后笔画顺势相连,有时需要加钩挑,加强呼应。
2、悬针竖“”一般用在竖画的.最后一笔的字,如:等,但不可写得太长。
3、行楷书中的捺一般可以写成反捺“”。
4、行楷书中带有“折”“钩”的笔画,要写得比较圆转,不要棱角太多,过于生硬。其中的钩已基本消失,变成了笔画的延伸。
学生进行行楷笔画练习。教师巡视,将一些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教师进行以表场为主的点评。
四、学生临写下面的例字(见教材第110页)
练习时注意:
行楷中自然连带的规律是笔画组合中最基本的规律。难就难在“自然”二字上,要达到自然须细心练习。
“三”字是横式笔画,在上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带出牵丝向左下,再写下一笔。最后一笔横停笔后抬笔即可。
“川”字是纵式笔画在前一笔收笔时,自然地向右上带出牵丝,再书写下一笔。
“合”字是撇、捺两笔的自然连带,向左下写出撇后,不用出锋,沿原路返回一半处,自然向右下转笔写出捺。
“少”字是左边点和右边点的自然连带与呼应。笔断意连,而最后一笔撇,直接由右点向左下带出。
“自”字是撇和竖连为一笔书写,字框中横画笔笔相连至最后横收笔。
写“布”时,首笔横自然提笔向上,与撇的起笔连接一笔写完。写“巾”的钩时,也是收笔后自然向上提笔后带出一竖。
“书”字的首笔是横折,书写时直接向左折45°角,带出下一笔横折钩的书写。
“打”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提的收笔恰好是右边“丁”的起笔,一笔连接写完。
写“享”字横向笔画右上带向左下,是可以多处出现牵丝现象的一个例字,不要写成处处牵丝,应是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省略,“子”的钩笔和横可连可断。
第二行:“单”字,上头是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自然边带;“朴”“仙”“得”“明”“到”字均是左右结构的自然连带;“之”字,上头点与横的自然连带;“开”字,先是横式笔画的连带,后是纵式笔画的连带;“子”字,钩笔与横画的自然连带。
第三行:“就”字,两点为左边点与右边点的连带;“向”字,竖与折的连带;“己”字,折与横的连带;“她”字,撇与横、钩与竖的连带;“两”字,横与竖、竖与折的连带;“那”字,撇与横、横与横的连带;“回”字,里面的口字的笔画连带;“经”字,绞丝旁、横撇与点、横与竖与横的连带;“么”字,折与点的连带。所有这些连带,都应重在自然。
第四行:“发”字,撇与折的连带;“还”字,折撇与竖的连带;“要”字,横与撇折的连带;“同”字,横与竖的连带;“把”字,横与竖、钩与提、提与横折的连带;“着”字,左边点与右边点、横与横的连带;“作”字,撇与竖、横与竖、横与横的连带;“多”字,撇与折、折与点、点与撇的连带;“前”字,上头左边点与右边点、下面横与横、横与竖的连带。以上这些连带,同样要讲究自然(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练习结束后,同桌互相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将部分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表扬好的习作。
五、点击多媒体:行楷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见教材第111页)
练习时注意:
1、第一字是领头字,下笔前应认真想一想它的位置、大小及落笔的轻重等,后面的字都要以这个字为准。
2、字距疏密要安排妥当。字与字之间既不要太拥挤,也不要太稀疏。
3、所有文字的中心点都应安排在同一条横轴线上,切忌一头高一头低或成一条弯曲线。
4、行与行的间距要明显大于字距,行距及字距一般自始至终都要均匀。
5、标点符号的书写要规范。
6、书写格式有两种:一是内容在前,作者及题目写在最后一行偏右处;二是题目居前头,写在中间,作者写在题目的下一行居中处。
7、纸的上、下、左、右要留出适当的空间,切忌撑满,要给人以疏密得体、和谐清新的感觉(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挑出几份习作,通过投影仪展示、点评、鼓励)。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要介绍了行楷字的特点,行楷字笔画的写法及行楷字的自然连带。有许多同学通过两个月的练习,行楷字写得相当漂亮。请同学们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好好地练习行楷字,记住:能写一手漂亮的行楷字,你的学习、工作、生活是占尽便宜的!
七、作业
临写课本第110—111页上的行楷字。行楷字写得好的同学,请用行楷字抄写课文中的古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掌握说明文把握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的几种说明方法。
4.学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5.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重点:
1.掌握列数字,作诠释,举例子的几种说明方法。
2.死海特征
教学难点:
1.把握事物特征说明事物。
2.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把握:
根据中学语文大纲要求,初二学生应能够阅读简单的说明文,掌握基本说明方法,学会动笔写简单的说明文。针对《死海不死》这篇文章趣味较强,尽量调动学生对该文的趣味性喜爱。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请学生课前3分将准备好的《美丽的牛栏冈》的习作范读交流,让学生领略美丽的海滨风光。自然导入同学们想不想有一个既能安全而又可以畅游大海的地方呢?——请到死海来吧!(板书课题)——不死。
1.目标导向:
请学生齐读自读提示,引导学生明确该文是自读课,确立自读目标。文章介绍了死海哪些特点?
作者又怎样以生动性的语言进行说明的?
2.理清结构:
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文章都提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开始通读全文。
明确阅读目标:
1.死海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2.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3.死海是怎样形成的?
4.死海的未来将怎样?
3.品读文章(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了解几种说明方法。)
在该环节中突出字词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语言
①生动性从词语入手:
游弋(yì)谕告 安然无恙(yàng)大惊失色 执迷不悟
对游弋、执迷不悟词语进行引申,通过研读课文把握词意,用造句的方式来达到字词的巩固。
②语言生动性从体会修辞手法中来归纳。
让学生自由寻找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好处。
A设问句:但是,谁能想到,……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B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采用叙故事的方法。
要求学生能复述故事?
③说明方法:
列数字:重点第4自然段理解。
举例子:重点研读第5自然。
4.知识迁移:
①请学生仔细阅读七、八自然段
列出死海开发的前景和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
2.死海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人为破环。
②答记者问(请几位学生扮演 死海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通过学生提问和自我回答,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综述全文(通过板书要达到小结的作用)
重点讲述题目两个“死”的区别。
板书设计:
《 死海不死》
1目标导向 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 游弋
2理清结构 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谕告
3品读文章 传说浮力 安然无恙
(狄杜故事)大惊失色
咸度高传说 执迷不悟
(重点)(上帝惩罚的故事)
形成原因
4知识迁移 展望未来
5综述全文
6.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二.请你请教物理老师海潮相关知识写一篇关于海潮的小说明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古文,学生在刚刚接触过古文,对古文中的实、虚词释义、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它是王安石的一篇杂文体散文,作者通过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告诉人们不要单纯地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这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教材目标】
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
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
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
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自读和教师指导,能朗读、朗诵《伤仲永》。
通过预习和课堂检测,感知作者,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结合上下文完成字词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译,梳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实词”“虚词”的具体含义,掌握文中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如实词“扳”“谒”“称”,虚词“之”等。
理解课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联系实际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
目标随堂检测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充足的课前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生分享自背古诗,其他学生点评。
二、师读《伤仲永》,学生点评导入。
三、赏读课文,完成检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初读下的自知
1、出示任务:
①自读《伤仲永》及课下注释。
②依据预习所知道,完成自知检测。
2、自知检测
①《伤仲永》选自,作者是,字。他是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②“伤仲永”的意思是
③文章讲了(地点)(人物)
(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朗读中的自品
1、出示任务:
①快速的将注释标注到原文中。
②以自己的理解读《伤仲永》
③完成自品检测。
2、自品检测
①完成生字注音
隶()焉()
邑()谒()
扳()称()泯()矣()
②朗读、朗诵《伤仲永》
(三)诵读中的自究
1、出示任务:
①自己朗诵《伤仲永》
②依据课下注释和自己的理解画出表示伤仲永年龄变化和才能变化的词句。
③完成自究检测。
2、自究检测
①第一处年龄是,其过人之处是。
第二处年龄是,其出现的改变是。
第三处的年龄是,其又有了的变化。(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
(四)再读后的自量
1、出示任务:完成自量检测
提示:“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惊叹;“不能称前时之闻”→遗憾;“泯然众人矣”→痛心
2、自量检测
①分组朗诵不同年龄段仲永的才能变化。
②思考:不同年龄段中,我们和仲永相比,谁更厉害?
1、自读课文
2、自知检测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②“伤仲永”的意思是:替方仲永感到惋惜。
③文章讲了金溪(地点)方仲永(人物)从天才走向平凡(发生了什么事情?)
1、标注注释
2、自品检测
①生字注音:
隶(lì)焉(yān)
邑(yì)谒(yè)
扳(pān)称(chèn)泯(mǐn)矣(yǐ)
②个人、小组、集体多种方式朗读、朗诵文章。
1、自读课文,画出要求词句。
2、自究检测
①第一处年是生五年,其过人之处是“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第二处年龄是十二三矣,其出现的改变是“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处的年龄是又七年,其又有了“泯然众人矣”的变化(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
1、分组朗诵不同年龄段仲永的知识水平变化。
2、相比之下我们更厉害,因为他的才能日益降低,而我们参加了后天教育,才能日益增加。
掌握文章课题、大致内容和最基本的文学常识。
正音,多次朗读,熟悉课文,培养语感。
给予字眼指导,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方仲永起伏的成长过程。品析主人公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完成课后第二题。
带着脉络梳理读重点句子,直击主题--后天教育必不可少。
四、总结概括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有多高,后天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忽略了后天学习,只会像方仲永一样,徒念昨日之美,徒增今日之伤。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投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圮(pǐ)募(mù) 棹(zhào)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2.查字典,看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三、正课
1.交流作家作品资料。 作者纪的,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 朗读课文。
3. 就课文不理解的词语质疑。现在小组内质疑小组不有解决的交全班讨论。
四、课堂小结
1. 古今异义
井:古义:一起 二石兽并沉焉。 今义:
并列 阅:古义:代词 这 是非木柿 今义:阅读
是:古义:经历 阅十余 今义:判断词 是
盖:古义:发语词 盖石性坚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古义:只 但矢其一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2. 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 离去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成为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是 为其来也 在
3.词性活用 棹 名词用为动词 划船
4.汉字能假 同“癫”,疯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第三题。
2.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 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 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 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二、导语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三、正课
1. 朗读课文。
2. 质疑: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 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1)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 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 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4) 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 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 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三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 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基一,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凤推理,实践出真知。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 选项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了解本文中插叙的效果。
3、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重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习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方法。
2、掌握“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学前准备:
1、预习课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收集有关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尼泊尔境内帕杰尔墨峰的地理气候情况)。
二、引出课题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字、词的形、音、义。
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四、提出突破口:本次爬山中,作者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刻画了马尔和我怎样的不同表现?为什么要不时插入我的心理活动与第一次的登山经历?
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并用旁批的形式分析在书上。四人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注:白描这种描写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故要跟学生举例讲清楚何谓“白描”。)
五、延伸突破口:结合全文及第15节,理解“生命之线”的内在含义。
“生命之线”有两层意义:1、连结登山人身体的绳索,是物质之“线”;登山任保定的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信念,是“精神”之线。
六、能力迁移
生活中到处有着这样的“生命之线”,试从生活和阅读材料中找出类似的例证。
《生命之线》练习题
1.课文写了那个事件?写了几次?这几次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人物?
登山运动两次
第一次:1985年“我”与西蒙
第二次:1992年“我”与马尔
2重点是写哪一次?另一次是以怎样的写作方式来交待?
第二次插叙
3分析两次登山运动的异同
次序[来源:学科同异
合作伙伴对同伴的态度、行为结果
第一次遭遇险情
生死考验西蒙砍断绳索栽入冰隙
第二次马尔救助、劝慰最终得救
4讨论马尔的形象
真正的英雄(高尚的人格)——团结助人的精神
《生命之线》教学反思
先谈对这篇文章本身的看法。由于这是一篇经过翻译的外国作品,因此译者如何翻译其实给予了作品以第二次生命。就《生命之线》来说,我认为如果翻译所用的辞藻更平实一些,减少一些由华丽辞藻带来的过大信息量,也许能够使文章的主旨更隽永。当然,这一想法主要与我自己比较喜欢冲淡如话的语言风格有关。然而,就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学生往往会把很多时间花在试图搞清楚主人公与马尔先后下落的过程上,甚至花了很多时间之后还是一头雾水。所以依我看,翻译用词还是平白一些的好,至于在外国作品的'翻译中用上“茕茕孑立”这样的词,就更显得不伦不类了。
从主题上来讲,《生命之线》又是一篇以生死为母题的课文。之所以用“又是”,是因为这样搞不好就生离死别的文章在我们的初中课文中实在是不胜枚举。其实,对于是否需要把那么多以生死为主题的文章选入初中语文教材,我一直有些个人的想法。初中生处在最绚烂最美好的时节,是应当尽情享受生命馈赠的年龄。总是在课堂上让他们思考《沉船之前》中人们面对死亡时的不同心理,《诺曼底号遇难记》中船长为什么放弃逃生,以及在这篇《生命之线》中如何看待西蒙割断绳索自己求生的行为,是非有必要?是否符合他们心灵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否能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还是有待商榷的。以我之见,该让中学生多读读灵秀的小品文,多从中学得一些生活的乐趣和其中的智慧,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关照生活,年轻的一代人才更有可能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阳光。
最后,关于文章结尾部分写我依旧喜爱探险活动,以及对人类探险精神的赞美,结尾这些的内容与本文的主题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个结尾是不是偏离开了前文“生命之线”的题中应有之意。我自觉不甚了了。让我写,最后一节不写或写别的内容也许更好。由于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没有想清楚,故而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希望下次上到这篇文章时有新的感悟。
为这篇课文设计的核心问题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驱动性比较强,能够把主题挖出来。
核心问题:
本文中出现的“绳索”、“生命线”、“生命之线”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授课反思:
程度好的班级的这节课,如果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品读字句,给更多的时间充分阅读反复讨论效果也许会更好。程度弱的班级核心问题不能太早抛出,之前要反复理解内容,搭足脚手架,拉着手往上爬,否则就会像这次的课一样,一下子全班给问蒙了,答不出来,也不愿意多想。
总之,这次这篇课文上得太赶了,有些问题没有说到,有些问题没有说透,有些结论的得出是我为了抢时间越俎代庖,只能在讲练习的时候补充了,真是很不应该。最近的心态太功利,要自我批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6-05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11-24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09-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05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9-20
七年级上册语文《寓言》教案10-27
七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案06-2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8-22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