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0-21 20:52:1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九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从许多同类物品中取出10以内的物品。

  2、能根据物品的数量取出相应的数字来表示。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教学ppt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按指令正确操作;

  2、难点:能根据物品的数量选择相应的数字来表示。

  活动过程:

  故事:《蚂蚁搬豆》

  1、观看ppt,让幼儿猜谜语,和谁做游戏?(幼儿回答和小蚂蚁)。

  2、观看ppt,让幼儿设想小蚂蚁排队去做什么?(蚂蚁去找食物,去搬豆子)。

  3、观看ppt,蚂蚁搬了几个豆子?(幼儿回答,并说出总数,用数字表示)。

  ①请幼儿将蚂蚁搬的6个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1行,并用数字表示;

  ②请幼儿将蚂蚁搬的7个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2行,并用数字表示;

  ③请幼儿将蚂蚁搬的8个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3行,并用数字表示;

  ④请幼儿将蚂蚁搬的9个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4行,并用数字表示;

  ⑤请幼儿将蚂蚁搬的10个豆用棋子插在洞洞板第5行,并用数字表示.

  4、请小朋友把小蚂蚁搬回来的豆子储存到棋子盒里。

  5、请幼儿观看电子白板,仔细观察画面,每只蚂蚁搬了多少颗豆子?

  请和相应的数字连在一起。

  ①请个别幼儿上台动手操作;

  ②请幼儿打开自己的书翻到同上图一样,进行连一连。

  活动延伸:

  1、活动区可提供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的练习卡让幼儿练习巩固概念;

  2、完成幼儿用书上学期第1册第10页。

  活动反思:

  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使学生更快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更为了让学生能够对10以内加减法更有兴趣,于是,我通过网上搜集资料、集思广益等多种手段,最后设计了一个与实际生活贴近的“购物商店”的活动,活动过程中,我在课堂上布置一个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物品的小型商店,并且每个物品都标有10元以内的整元的价格标签。一名学生扮演购物者,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要求正确地付钱、找钱。活动开展中,同学们面对商店内的货物兴趣高涨,他们不断地进行着交易,从买方和卖方两个方面不断的变换角色,让自己在做与评的过程中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明白: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及学习生活中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会抓住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让课堂更具有魅力!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南》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4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掌握的5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

  3、发展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对数学感兴趣。

  活动准备

  花片、小动物的PPT、五只小兔的图片、两幢房子的图片、山羊哥哥和梅花鹿姐姐的房子、青草、白菜萝卜等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2、3、4的分解组合

  (一)“小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在这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认识的数字宝宝。”

  (二)“(出示数字)这是数字几?2可以怎么分?为什么?3、4可以怎么分?(利用花片进行分式)”

  二、认识5,给小兔分家,提高幼儿兴趣

  (一)“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5”,我们赶快去认识认识它吧!”

  (二)“‘5’你好啊,又来了5个熊宝宝、5个牛宝宝、5个蜜蜂宝宝,在写小动物在森林里高兴地生活着。”

  (三)“冬天来了,森林里来了新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出示5只兔子PPT)原来是5只小兔。但是现在小兔们遇到了一点困难,森林里只剩下2栋房子,不知道怎么分,有几种分法?请小朋友说一说”

  (四)幼儿观察兔子,将5只兔子分在两栋房子里,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将每一次的结果记录下来

  (五)“刚刚小朋友们都帮小兔分好了家,我们一起看看分的对不对,一座房子住1只小兔,一座房子住4只小兔、、、、、”

  小结:“分对了吗?从刚刚给小兔分房子可以看出,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三、学习5的分成和组合

  (一)“新搬了家,小兔们准备了5把青草给邻居山羊哥哥和梅花鹿姐姐,请小朋友帮它分一分。”

  (二)“张老师这有两张图片,一张是山羊哥哥的家,一张是梅花鹿姐姐的家,你们就把青草放在他们家门口,小朋友们去试试吧”

  (三)幼儿操作

  1、“你是怎么分的?(完整说出山羊哥哥几个,梅花鹿姐姐几个)”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3、“谁是跟他们不一样的?你是怎么分的?”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5以内的组成并运用

  (一)“冬天来了,小兔们准备去‘小猴商店’买粮食过冬,我们一起看看商店里都有什么?(出示PPT)它们的价钱一样吗?”师:“那现在问题来了,小兔们只有5元钱,他们要怎么买价钱合起来是5元?”

  (二)讲解示范:“拿两个3元的胡萝卜行不行?为什么?应该拿几元的?为什么?”

  (三)“现在小兔请你用5元钱帮他去‘小猴商店’买粮食,每种粮食上都有一个数字表示价钱,记住你买的粮食合起来正好是5元,进去商店前把钱放在商店的钱箱里”

  (四)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五)幼儿交流讨论:你买了几种蔬菜?两种蔬菜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5元吗?师:你买对了吗?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五、活动结束

  师“你们都帮小兔们买了粮食,他们为了表示感谢,特意请我们去它家做客,那现在我们小朋友每人用5元钱买个小礼物庆祝他们搬家吧!”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活动以复习3和4的组成导入活动。在情景的创设中,幼儿兴趣浓厚,一个个当起了母鸡妈妈的小帮手,通过帮助鸡妈妈摆放鸡蛋及小鸡,引导幼儿分出不同的分合式,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述清楚,并能够进行操作。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本次活动,我选取的操作材料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雪花片,幼儿在分“雪花片”时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我觉得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在验证幼儿操作结果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还通过游戏,巩固了5的组成,让幼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中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当然,在本次活动,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 在操作环节中,因操作前要求提得不够清楚,导致有些孩子无从下手,操作完后没有及时收拾整理。

  2、 游戏环节中,教师可适当介入引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在验证环节中,应引导孩子对照比较,集体验证,总结按一定的规律分会更好。

  总之,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都会学到很多,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希望向专业的老师多学习,在以后的教研活动做得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组成,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2.感受并体验8的组成所分的两部分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3.能够按“怎么分才能分得又对又快”的操作要求,有序数的分合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幼儿用书第1页小橡皮图卡8张,记录单,双色花8个(正面为红色,反面喂绿色)

  活动过程:

  幼儿操作活动

  分橡皮

  请小朋友每次将8个橡皮分成两份,并用数字记录,要求每次分的答案都不一样,分一次记一次,最后找出相像的两组,并在后面做出标记

  翻片片

  老师将8个片片排成一排,然后翻动前面的一部分片片变化颜色,幼儿说出每种颜色的片片各有几个,用数字记录下来,每次翻出的都不相同,最后找出相像的两组,并用标记记录下来(记录单幼儿人手一份)

  归纳总结8的分合记录

  展示个别幼儿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检查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或者遗漏,分的合计是否一样。知道8分成两份有7种不同的答案

  请幼儿根据记录单上相像的两组答案做出标记,说说8分成两份的7个答案中分别有哪两组分合式是相像的!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理论依据

  一、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所以本活动充分以孩子为主体,让每一个孩子数学逻辑能力得到最大提高。同时他指出,“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重大任务或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所以,本节活动注重了“挑战性”,即让孩子在模仿规律排序后创新规律,体现在两方面:1、从孩子个别创新到小组合作创新,在合作时让孩子学会协商、分工与合作;2、大班孩子对一种、两种元素的排序已经驾轻就熟,而对一种元素的排序就要从比较隐性的数量、方位等方面创新,这让孩子时刻在不断地挑战与创造中学习。

  二、皮亚杰的心理认知发展理论指出,“知识是经常与动作或操作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与转化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儿童正是通过动作,实际摆弄物体而认知世界的,即“思维就是操作”,所以,我在设计中突出了以孩子主动探索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机会并在反复的操作中构建数学概念、感知物体的排列规律。

  实施策略

  一、根据皮亚杰指出的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特点是“依赖于动作和具体事物”的,所以本节活动的主要教学法是操作法,让孩子在拼、摆、粘的过程中学习。二、根据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法,在绿毛龟这个游戏中,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倾听、专注和反应能力,提高后活动兴趣,又巧妙的将活动的核心演绎出来。

  三、根据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我设计了从集体——个体活动——小组合作、从发现规律——模仿规律——创新规律的层层递进的活动,运用启发探索法不断提升孩子对按规律排序的认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能够自己、合作创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准备

  PPT一张四色小棒各100根绿毛龟、青蛙图片各四张操作板18块黑白方形卡纸各40张透明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能够自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过程

  1、发现规律

  (1)听故事,找规律。

  在《绿毛龟》这个故事中,当听到“绿毛龟”三个字的时候马上坐下。

  (2)观察PPT,讨论,分析、推理,发现孩子熟知的规律,进一步复习孩子们已有的、按物体名称、数量、量的差异、方位排序的知识。

  介绍小猫——是个喜欢有规律生活的小动物。

  孩子们讨论交流四种规律,并续排。

  2、模仿规律

  根据PPT中的规律让孩子们用身体动作模仿、续排,活跃孩子们的思维。

  3、创新规律

  (1)幼儿个体操作,摆出自己创新的规律。

  ①集体讨论,如何创新规律。

  ②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新排列规律。

  帮助绿毛龟和青蛙铺小路。

  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③作品展示,师幼总结创新之处——数量、方位等方面的变化。

  ④运用总结的经验再次创新排序。

  在原来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⑤再次交流、总结、分享。

  (2)运用总结的经验进行合作创新排序。

  ①自由分组,四个孩子一组,分为四组。

  ②小组讨论交流,商定排序形式。

  ③孩子们排序,师幼互相检查。

  ④沿着小路走到小猫家,进一步检查与体验规律的排序。

  活动延伸

  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理解4等分的含义,乐于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多种四等分的方法。

  2.感知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组成,在观察和比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教师:PPT课件、圆形卡片两张

  幼儿操作材料: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卡片若干,剪刀、模板

  三、活动过程

  1.小熊分引题

  师:今天是小熊圆圆和花花的身体,小伙伴们给它俩送来了一个蛋糕,它们真开心.圆圆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个要吃样多。小朋友两只小熊怎样才能吃到一样多的蛋糕呢?你们来帮它们分一下吧。

  请个别幼儿介绍方法。

  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小熊觉得很公平,像这样把一个物体分成了一样大小的两分,我们可以说这样的分法叫二等分。

  如果有4只小熊一起吃一个蛋糕,我们可以怎么分呢?

  出示圆形图片,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师:谢谢你,刚才老师看到你用对折再对折的方法把一个蛋糕分成了一样大的四块,这样的分法叫四等分。

  2.探索尝试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多种分法

  刚才我们用四等分的方法帮小熊把一个蛋糕分成了一样大的四分,现在我们再来用这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图形也进行4等分,出示PPT,老师给你们在箩筐里准备了一些图形,请你轻轻地走到桌子旁边去试一试,看看有几种分法,等下请你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你是怎么分的?

  3.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刚才我们通过折一折用不同的方法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了四等分,现在我请小朋友用剪刀把它们剪开来(幼儿操作)

  你们看看分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分出来的正方形比原来的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以正方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 ,部分小于整体

  老师在桌上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的模板,请小朋友把四等分拼变成原来的整体。

  4.交流讨论

  刚才你是怎么分的?请几个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进行讲述,并把自己的操作卡演示给同伴看。

  小结:小朋友都很棒,我们不但学会了给图形进行四等分的方法,还知道了分开后它们比原来的图形小了。我们等下回到教室再去找找看,还有那些东西可以进行四等分。

  (幼儿演示后,教师PPT展示

  5.延伸活动

  量的四等分。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谜导入:小朋友都喜欢猜谜,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谁猜出来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解释谜面。我们来看看,花生的外壳怎样?里面呢?打开后,里面有什么?学习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剥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谜语,而且还能说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颗花生里面都睡了一个花生仁呢?那你来猜猜看,这颗花生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幼儿猜测)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怎样就能知道了?(剥开来看一看)

  2、你们想不想剥花生呢?今天我们一边剥花生还要一边记录,怎么记呢?(出示记录表)这里有一张记录表,上面有两排格子,这一排是告诉你要剥10次花生,下面这一排是让你填花生仁的颗数,如果第一次剥出2颗花生仁,你就在第一个格子里用2来表示,第2次剥出3颗来,你记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剥的时候要剥一次记一次,一直到剥完为止,剥下来的壳放在中间的盆子里。你会不会玩?你能不能一边剥一边吃?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剥好了吗?你能不能把记录的结果告诉大家?(能,请个别幼儿介绍)

  a、今天,小朋友真聪明,不仅会剥花生,还把花生仁的颗数都记录了下来,知道了一颗花生里面有的是1颗仁,有的是2颗花生仁,还有3颗的。那在你剥的10颗花生中每种有几颗呢?我们把它来统计一下好不好?

  你们看,老师也剥了10颗花生,我也把它记下来了,那来看看,1颗花生仁的我剥到了几次?(数数看)把它记在哪里(一颗花生仁的地方),2颗花生仁的剥到了几次?怎么记呢?3、4颗有几次?记在哪里?

  b、小结:好现在我已经把我剥的花生统计出来了。(老师指着记录表说一遍)

  c、小朋友会不会把自己的记录结果也统计一下呢?(会)请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你统计下来,那种花生仁的最多?

  d、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e、交流:你统计的结果怎么样?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几颗花生仁的最多?(幼儿讲述)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记录表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听,告诉他,你的是哪种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处。

  1、小朋友真棒,通过统计,发现了2颗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儿自己说)

  2、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壳和衣有没有用呢?让我们来听听花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另一位老师来扮演花生讲述)

  3、原来花生的本领这么大,它浑身都是宝,你们记住了吗?

  四、游戏:智能ab猜

  1、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关于花生秘密的游戏,叫智能ab猜。

  2、我说一句话,如果你觉得a的答案对,你就站在a这一边,如果你觉得b的答案对,你就站在b这一边。选对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脸花,所以,你一定要听清楚了以后再选,看看谁能全部答对?听明白了吗?好,游戏现在开始。

  1、花生的种子在

  a、在泥土上面

  b、在泥土下面

  2、发霉的花生

  a、可以吃

  b、不可以吃

  3、花生能榨油

  a、能

  b、不能

  4、花生只能吃

  a、是的

  b、不是

  5、所有的花生都只有2颗花生仁

  a、是的

  b、不是

  6、花生的壳

  a、有用

  b、没用

  评价:游戏结束了,看看你得到了几朵笑脸花?我们来看看有没有谁得到了6朵笑脸花的?这些小朋友就是我们这次游戏的冠军,其他小朋友也不要难过,我们下次继续努力,争取夺冠军。

  五、分享活动。

  今天我们和花生玩游戏,还知道了,这么多关于花生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尝我们亲手剥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分享花生。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16的加法,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

  2、学习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加法的实际意义。

  3、爱动脑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天天超市”海报(贴有16张标着价钱的物品图片)

  2、黑板、粉笔、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将事先做好的“天天超市”海报贴到黑板上,然后分别画了一个草莓和一个苹果在黑板上,分别代表草莓组和苹果组)

  师:小镇上有家天天超市,小朋友们看,超市里呀有很多漂亮的小礼物。今天小猫的好朋友要过生日,猫妈妈给了小猫16块钱到天天超市买礼物,要小猫买两样东西送给它的好朋友,加起来刚好16块钱,不剩零钱。

  二、超市购买

  ①讲明规则。

  师:老师要请草莓组和苹果组的小朋友们比赛,分别请小朋友上来用不同的方法买东西,加起来正好要是16块钱。

  ②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算式记下购买的方法,并且为两个组的小朋友计分。③游戏结束,老师总结统计比赛结果。

  三、游戏环节

  1、“你说我说”游戏

  师:刚刚的比赛结束了,但没有分出真正的胜负,小朋友们还想不想玩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16的你说我说”。(规则:一个组的小朋友们说:我说14,另一个组的小朋友说:我说2,然后全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说:加起来就是16)

  2、找朋友

  老师随机发给幼儿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幼儿齐唱儿歌《找朋友》然后拿着卡片找到与之相加等于16的幼儿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天天超市呀,要是喜欢老师就把这个超市送给大3班了。

  设计要点: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像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为这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教具,并且结合故事、情景,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这次“数学超市”的创意的要点就是要将数学活动和生活具体情境相结合,希望小朋友们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以提高数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他们通过“买礼物”这一生活情景来学习16以内的加法。

  3、将数学活动游戏化。

  这次的数学课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数学游戏,幼儿们整节课下来整体都比较轻松、愉快,在快乐的游戏中把平时算的很辛苦的数学题很轻松的做出来了。

  教学反思:

  经过了两个月的农村幼儿园的顶岗实习再来海师附属幼儿园见习,乡村和城市里的幼儿园的巨大差距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触良多。实习时候我执教的班级是小班,而这次见习却是在大班,上起课来感觉非常不一样。通过几天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大班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学习20以内的加法了,于是这次我们就选取了16以内的加法来进行这次的数学活动课。

  还是那句话,写教案、试讲和亲身体验上课的感觉完全是两码事,之前看似已经“天衣无缝”的教案实际实施起来简直是“错漏百出”。好在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实习,在教态、对课堂的把握、组织和随机应变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这节课从头到尾大方自如地上完了,基本完成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细节方面没有把握到:

  第一,教具的大小、灵活性把握不到位,“超市”里的商品略小了,后排的小朋友不能一直跟着思考和计算,反而要举手了到台上才开始计算。如果教具更加大一些,或者把商品做成可以活动的贴纸,就不用让老师再用粉笔在黑板上写1+15=16,而是让幼儿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是一块钱的铅笔和十五块钱的台灯加起来是16块钱。

  第二,情境的创设可以更加符合生活现实,比如给要过生日的小朋友取个具体的名字,这样小朋友们才知道他们要去给谁买礼物,角色代入感更强一些。

  第三,第三个游戏的时候,我先把数字卡片发给了幼儿,然后才开始讲解规则,可是这时候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数字卡片吸引了,场面显得有些乱了,应该先将规则有条理的123点分清(不超过三点)讲清楚,再分发教具,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第四,游戏之间的转换应该更加巧妙,第二个游戏的时候,需要小朋友们小组之间合作完成,老师在讲解完规则之后,应该先示范一下再进行。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动物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在数石头的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

  2、通过排序和复合分类来促进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性,以及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让谁先吃好呢。

  2.动物图片、记录卡、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及桃子的主要特征。

  1、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出示PPT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动物的特征和名称

  ——长耳朵小兔、大嘴巴鳄鱼、高个子长颈鹿、长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虫

  2、了解桃子的主要特征。

  ——(点击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桃子的形状、色彩、味道

  师:长耳朵兔子、长尾巴猴子、高个子长颈鹿、大肚皮犀牛、大嘴巴鳄鱼、小毛毛虫和我们一样,看到这个桃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都想先吃到这个大桃子。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师:究竟让谁先吃好呢?(关键提问)

  (一)幼儿分组合作对动物图片进行按某一特征分类。

  1、了解幼儿根据动物特征分类、排序的情况(身高、尾巴、耳朵……)

  2、请幼儿介绍自己一组是按何特征进行排序的,老师利用PPT演示。

  (二)利用数石头游戏,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难点)

  1、师:谁会要求比体重? 那体重得怎么称啊?用什么好办法呢?(跷跷板)

  2、师:两个人玩跷跷板时,一个跷得高,一个跷得低,想一想,跷得高的表示重还是轻呢?跷得低呢?如果跷跷板是平的,又说明什么呢?

  3、师:用跷跷板怎么称出动物们的重量呢?(一边坐小动物,一边放上石头)怎么比出谁重、谁轻呢?(只要数一数石头的数量就可以了)

  4、(出示动物比重图)瞧,小动物们找来了许多一样大、一样重的石头,争先恐后的坐到跷跷板上,忙着称自己的体重。可是它们每人一个跷跷板,谁都没法互相数一数。为了公平起见,等会儿,我们来帮它们数数每人称出了几块石头的重量。数的时候,既不要漏数,也不要重复数,数完了就马上把石头的数量记在方格里。再根据石头从多到少给动物排排队。

  5、幼儿根据动物比重图进行数石头排排队的记录活动。

  6、验证幼儿的数数和排队情况,确定按体重排的顺序。

  (三)按动物的高矮、大小、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的排序。

  1、“不行,这时候毛毛虫提出了意见。你们猜猜毛毛虫会说什么”

  2、“这个桃子应该我先吃!”师:“毛毛虫为什么会这么说”

  3、师(出示排序图):咦,比谁最高,长颈鹿是第一名;比谁的嘴巴最大时,鳄鱼是第一名;比耳朵最长、尾巴最长时,兔子和猴子是第一名,比谁最重,犀牛是第一名;(出示毛毛虫排序图)现在,要论谁的个子最小,毛毛虫是第一;比谁的嘴巴最小,毛毛虫也是第一;比耳朵最短的动物,毛毛虫还是第一名,要说尾巴最短的,毛毛虫又是第一名;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不还是毛毛虫嘛!

  4、师:你们觉得毛毛虫说得有道理吗?

  5、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从小排到大、从矮排到高、从短排到长”的情况发生?(排队、坐座位、做操时)

  三、品尝桃子,

  1.师(点击课件):看来,毛毛虫说的很有道理。它一边说着,一边“嗖”的一下钻进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的品尝着,边吃边说“朋友们一起来吃吧,桃子真好吃呀!”于是6只小动物,一起分享着又大又红又香的桃子。

  2.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活动名称:让谁先吃好呢?

  年龄段:大班

  一:内容选择贴近大班幼儿思维特点

  做为大班下期即将入小学的幼儿来说,他们已具备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这个知识基础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思维,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将使幼儿始终保持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本次教学活动我选择了《让谁先吃好呢》这样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在将故事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寻找着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最终我以知识内容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来凸显数学的本质,使创设的问题情境蕴含数学知识的本源,探索的过程中有思考知识本源的任务。以达到进一步促进幼儿的思维活跃性的目的

  二:目标确立自然流畅、有效多元

  仔细阅读故事,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着两条线索,第一条是“让谁先吃好呢”,这就象一个谜,始终贯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着幼儿;第二条是动物们按某一特征进行高矮、大小、长短、轻重的排序,这正是本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在活动设计中,我把握住了这两条主线,制订了具有适宜性、指向性的活动目标,即 1、学习按动物某一特征进行排序,并尝试在数石头的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2、通过排序和复合分类来促进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性,以及在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以“让谁先吃”的故事情景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动幼儿开动脑筋,对排序经验、比重经验不断建构。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两条主线并驾齐驱、相互交织,若隐若现、相互贯通。在主题鲜明的情景化教学中,自然无痕的渗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称重游戏、活动目标在过程中自然展现、层层铺展、一一达成。

  三:提问设计推波助澜激活幼儿思维

  活动中的另一个重点是老师的提问。我有效地运用了设疑、插问、推问等方式,不断的帮助幼儿迁移生活经验、游戏经验、知识经验,激发着幼儿对于作品内容的好奇与探究,激活着幼儿多方面思维的训练。可以说,有效的提问使整个活动体现结构严谨、自然流畅的特点,有效的提问使幼儿的思维在“聚合”和“发散”间自然转换,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多元发展!

  四:活动过程力求有节奏感、有层次性

  环节一:利用课件感知动物和桃子的特征,把动物的最大特征和动物名完整讲述,使幼儿对这六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按动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作了有效铺垫。对桃子形状、颜色、大小特征的讲述,以及对桃子气味的猜测,既“勾”起了幼儿品尝桃子的欲望,又“唤”起了他们对动物看到桃子后急切品尝心境的理解,适时、巧妙的引出了本次活动的一条暗藏线索“让谁先吃好呢?”。

  环节二:按高矮、大小、长短排序时,利用动手操作,分组表达,使问题深入浅出的有效推进;比高矮,突出了“小动物和什么比?”,使幼儿掌握了高矮比较中参照对象的统一性;比大小,侧重了让幼儿目测比较,快速的比出了结果;比重量,解决本次活动重难点;利用数石头进行比重。可以说,不同的比较方法,使幼儿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同时让幼儿大胆讲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儿在与伙伴的思维碰撞中,领悟高矮、大小、长短、轻重正逆排序的实际意义,

  环节三:“大家一起品尝桃子”是一个有趣的结尾,让幼儿在感受分享的同时,又使“让谁先吃好呢?”的线索贯穿始终。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体会20以内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2、知道任何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乐意与同伴合作。

  3、喜爱参加相邻数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数棒、挂图

  2、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数棒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教师幼儿相互问候。 走线,进行线上游戏:找邻居。每个幼儿一张数字卡片,边念儿歌边走线。教师出示任意一张卡片,手拿相同卡片的幼儿就站在中间念儿歌,当念到“我的邻居在哪里”时,拿着相邻两数数字卡片的幼儿念“你的邻居在这里”并走到中间,三个相邻数好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 2、集体活动。

  ①复习1~20的序数。 接龙游戏:1名幼儿任意说一个数,后面的幼儿依次往下数,一直数到20。

  ②感知“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 出示“宿舍楼”挂图,请幼儿将数字宝宝1~20按顺序住进20间宿舍。设情境:数字宝宝2没有牙膏,想找邻居借。请小朋友观察并想想:谁离它最近,谁是它的邻居?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可能出现两种找法。 第一种:找它前面一间房(1号宿舍)的邻居借。 第二种:找它后面一间房(3号宿舍)的邻居借。 小结:一个数的相邻数有两个,如数字1和3都是2的相邻数。

  ③体会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操作学具“数棒”,请幼儿将数棒按顺序摆放,在每根数棒旁摆上相应的数字卡片,教师问幼儿:你发现了数棒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发现:数棒越来越长,每根数棒比它前面的数棒多一节,比它后面的数棒少一节。 师幼共同小结:1~20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总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所以每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游戏活动。 游戏“抱一抱”。分发给幼儿每人一张1~20的数字卡,教师任意出示2~19的数字卡一张,请拿有这个数相邻数的幼儿与老师抱一抱。游戏反复进行。

  4、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数字卡片和数棒。幼儿在相应的数字卡片下摆放相应的数棒,感知体验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第二组:完成操作册第33页的活动。 第三组:玩相邻数接龙游戏。一名幼儿出数字卡片,其余幼儿接龙。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四篇10-16

【精选】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五篇10-19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合集9篇10-18

大班的工作计划合集7篇05-22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5篇10-15

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四篇10-20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合集七篇10-20

精选大班健康活动教案合集6篇10-20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合集九篇10-20

实用的大班教案范文合集9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