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的教案

时间:2024-07-05 10:04:31 教案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知道“我”长大了一岁,改正了不少缺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我长大了一岁》教案2。

  2.学习编一段话,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

  3.认识13个生字,学习写9个字。

  教学重点:

  1.仿照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话。

  2.学习写字,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话。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内容、词语、生字),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认识他吗?(出示人物课件及人物录音)我叫王明,今年六岁,已经上一年级了,我长大了,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愿意看看我的进步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我长大了一岁》。(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1.听老师读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读音。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个“△”,可以用拼一拼、猜一猜、问一问的方法来认识它。

  3.分小组合作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小伙伴,小组成员在听别人读书时一定要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4.指名读,谁愿意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自然段也可以)。

  三、认识生字及词语

  刚才你们读书时有没有字音读不准的或觉得有困难的,需要大家帮助的?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

  1.看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一岁乱飞再见弟弟都要欺负

  妹妹抹眼泪大孩子捉小鸟

  2.看课件,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1)自由认读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认读生字。

  (3)指名带读。

  岁乱再捉弟妹抹

  孩都眼泪欺负

  (4)讨论交流,说出自己记字的好方法,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我长大了一岁》教案2》。(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记字)

  指导:“长,再,看,我,要”的字形,并让学生书空练习。

  (5)比较不同点,组个词语加以区别。

  在()妹()地()

  再()抹()弟()

  指导:“欺负”的“负”读轻声。

  课中休息:学唱一首歌《小松树快长大》。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小组合作学习,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疑问。

  3.全班交流、质疑:可以任选其中喜欢的一段说一说因为我长大了一岁,所以我改正了什么毛病,大孩子做的哪些事我都要学会?

  提示:回答时要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句式。

  板书:

  不捉小鸟

  不欺负弟妹

  学做大孩子的事

  4.指名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每一段内容及图片),同时指导朗读。

  指导看图,同时指导:“你们”都指谁,捉小鸟,欺负小弟小妹为什么不对?

  (渗透热爱大自然,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5.讨论:哪些“大孩子做的事我都要学会”?

  6.各小组再读课文,任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进行边朗读边表演的比赛。

  五、练习背诵

  教师:你们刚才朗读得好,表演得也好,这篇课文写得这样好,你们试着把它背下来好吗?

  自由背诵——小组练背——指名背诵。

  六、说话练习

  1.小组合作学习

  个人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进步,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子,编一段话,最后一句是“我长大了一岁。”

  2.个人汇报所编的句子,有能力的可以加动作表演。

  七、写字练习

  教师:看这些字哪些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指导个别字。

  学生写字。

  八、总结

  这节课我们看到了王明的进步,也找到了自己的进步。你们在今年里进步的特别快,高兴吗?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更要一天比一天进步。

  九、布置课外作业

  你长大了一岁,还懂得了什么,说给老师,或爸爸妈妈听。(有能力的可以动笔写一写)

  老师(或爸爸妈妈)好:

  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因为我长大了一岁。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2

  教学内容:练习一 p30

  教学要求:

  1、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初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找规律填数。

  教学准备:小棒或小圆片、算式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5以内的加减法

  1、第一题:先观察情境图,提出教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2、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五题:找家,先算一算,再连一连。

  4、第六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讨论交流□+□=5和□-□=1这两个算式,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想出不同的答案。

  5、第七题: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个盒里会有哪些卡片,再把卡片打乱次序分组整理,指导找到较好的整理方法。

  二、找规律填数

  1、第3题:先拿出学具进行演示,再让学生独立填空,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说说每次多几个或每次少几个。

  2、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第1小题。

  (2)组织生分组交流。

  (3)反馈讨论结果。

  其它两个小题教法同第1小题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主题图、有关学具、剪刀

  教学方法:

  参与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前后的方位顺序。老师想考一考小朋友们学得怎样。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出示主题图。

  1、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鸟在小兔的xx面,小兔在鸟的xx面,

  松鼠在小兔的xx面,松鼠在小鸟的xx面。

  3、指名说,评议。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填一填,说一说。

  (1)仔细观察图。

  (2)报名说。

  2、把6写在上一行,把9写在下一行。

  让学生说了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说一说。

  仔细看图,同桌讨论,报名汇报。

  4、请你分房子。

  (1)自己动手剪贴动物。

  (2)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5、独立完成思考推理题。评析、校对。

  四、小结。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4

  教学内容:整理书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按照确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学习用具,几何图形。

  教学方法:情境活动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组织讨论: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

  2、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的图。

  说一说这两个小朋友怎样整理的。

  3、小结:

  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是一样的,在不同标准下呈现多样性。

  二、练一练。

  1、分一分,说一说。

  (1)怎么分?说标准。

  可以按年龄分类,按性别分类。

  (2)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颜色分类,按样式分类,按样式和颜色分类。

  (3)图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机动车和非动车两类:大车、小车、自行车三类,按分配个数分成三类。

  2、看一看,可以怎样分。

  (1)图上画着什么,可以怎么分。

  (2)汇报,交流:可以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

  3、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

  看图,可以怎样分。

  按大小分类,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

  三、小结,实践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实践活动。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

  五位置与顺序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5

  教学要求:

  1、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计算加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

  教学重点:发现算式间的规律。

  教学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复习进位加法

  1、(1)出示一些写有进位加法的卡片,贴在黑板。

  (2)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把哪能些算式排在一起?(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师小结。

  2、出示加法表。

  (1)、填写加法表。

  (2)、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3)、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二、整理与复习退位减法

  1、(1)出示一些写有退位减法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讨论:哪些算式能放在一起?

  (3)交流。

  3、出示减法表。

  (1)填写减法表。

  (2)观察减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说一说

  1、看图理解题意。

  2、用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四、总结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

  3、会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会按照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几何体;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整时四种情况。

  4、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所学内容,为后面的练习做铺垫。

  二、练一练。

  1、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题意,再说一说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题,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说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规律,再填空。

  3、第3题是巩固数的组成。

  4、第4题目的是能正确熟练地进行20以内加减法运算。

  5、第5题巩固认识钟表的四种情况。

  6、第6题是巩固比较数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两个数字拿来比,而是要先运算再比较大小。

  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再提出问题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8、第8、9、11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并且列式计算。

  9、第12题,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明确图中符号的含义和题目的意思,再进行统计。

  10、第15题,先观察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地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可组织交流与讨论。

  11、第18题,是一幅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编数学故事,然后说一说,算一算。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板书:买铅笔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8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1)班共有学生47人,其中男24人,女23人,一(2)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25人,女24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的学生不多,说话能力不是很强,也不够完整,这学期着重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文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5、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来安排: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来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二)加减法的处理

  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

  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加减法提前混编的优点有: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4、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2、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

  (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来。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来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3、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较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课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4、本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

  可爱的校园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书中情境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流程设计

  三、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小组交流的作用。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2)集体反馈交流。

  (学生可能说:有1个脑袋,1张嘴,10个手指等。只要说得对,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师:同学们在自己身上找到了这么多的数,真了不起!快来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5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1)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

  4、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忙什么啊?你发现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5、布置学生实践活动

  课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来,明天上课和大家一起交流。

  四、教学反思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原有的基础,对1—10的数的“数数”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完成。但是,由于课堂常规的影响,学生的观察、说话、倾听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第二课时

  快乐的家园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

  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课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

  (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山……)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3、练习

  (1)连线。(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书上是怎么来表示看到的数的?你能用自己喜欢的画画来表示吗?

  (3)选同样的数。老师说清题目的意思,在让学生自己完成。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数出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选出同样数量的物体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4、小结: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玩具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流程设计:

  1、数一数,说一说。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是怎样数的?

  (3)全班反馈。

  2、写数

  师:这些数你会写吗?你喜欢些哪个?

  (1)学生自己写喜欢的数。

  师: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板演

  (2)学生板演后比较

  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

  3、实践练习

  (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

  (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

  4、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第四课时

  小猫钓鱼

  一、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二、教学重点:理解“0”的含义。

  三、教学流程设计

  1、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3、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第五课时

  文具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三、教学流程设计:

  1、找朋友

  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再连一连

  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全班交流。

  2、活动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3、写一写

  小朋友能正确地数出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写写吧!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学生再练习。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让学生说说。

  在书写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5、练一练

  先要弄清图意,看懂第一幅图提出的示范,再独立完成,“数一数,画0,再写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思想,逐步体验实物,符号,数字之间的联系。

  第3题,学习数数,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本题是发射火箭倒记时的情境,可以先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0数到1。

  五、教学反思

  数文具这个环节,学生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秩序教乱,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写数,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写出数,有写同学在8书写的时候,顺序不是很对!

  第二单元比较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4、本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

  动物乐园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3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的意识。

  (2)、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

  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

  (点评:教师利用语言魅力,使学生感知校园的美丽,并通过故事情节将孩子引入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愿意观察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探究活动

  1、任意观察

  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

  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点评:让学生尽情地看,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自主地、有兴趣地观察,自然感知各数,自我体会发展——数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渗透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形成对数的感知和表象,初步体会交流的快乐。)

  2、探讨数数规律

  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

  (1)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2)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

  小组甲: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小组乙:先数远的,再数近的。

  小组丙:先数上面的,再数下面的。

  小组丁:从左边数到右边。

  (3)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

  (4)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

  (点评:让学生在互相启迪过程中感知认识,完善认识,并感受到如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和倾听他人意见。在看、数、听、说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信息、收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化。课堂成了学生探索与交流、自由表达观点、实现心灵放飞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三)及时强化,层层深入

  1、寻找身体上的数

  (1)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2)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数周围的实物

  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1)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

  (2)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3)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4、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点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看、猜、想、说、验,让学生主动探索,集体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估计的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有益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9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2、 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的顺序用数位意识。

  3、 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给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

  一、 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

  1、 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数学问题。

  再放_块 多 +

  拿走_块 少 -

  2、 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 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有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

  再拔5颗

  (2)14+5=19

  (3)14+5=19

  1个十,4个一,+5个一=1个十,9个一=19

  2、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分钟。

  3、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a、 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 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也可老师告知。)

  三、 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看看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价,通过。

  2、 课内作业p71

  其中第3道题既是顺序的训练 ,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仔细写作业的习惯,应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馈。

  3、 课外作业

  制作计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数加减两张

  课后评析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整理,使学生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发现10以内的加法表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数学竞赛,长颈鹿裁判听说同学们昨天回去写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这些算式作为竞赛题,你们高兴吗?不过,长颈鹿裁判可是个特别认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欢杂乱的东西,他要从中挑选最整齐有序的一组题作为竞赛题,你们有信心把自己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吗?

  二、活动一:讨论整理的方法.

  教师: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怎样整理?

  三、活动二: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算式进行整理

  (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

  教师:长颈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

  教师: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二)把算式顺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算式还是没有一定的顺序,有些乱,我们能不能把每个试题夹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理好呢?

  1.学生继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

  2.排列情况:

  第一种: 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种: 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

  四、活动三: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

  (一)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

  五、活动四:让学生独立观察加法表,找规律

  教师:我们在帮助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

  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第一列得数都是10,第二列得数都是9……

  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

  六、活动五:加法表的应用

  教师:我们已经整理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如果现在再让你们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全?说一说,怎么写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复?

  做游戏:找朋友

  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谁的答案多.

  七、活动六: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教案点评:

  以帮助长颈鹿整理数学竞赛题的形式,激起学生复习整理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 整理与复习(一)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第一册第三章 整理与复习(一) - 北师大版》。由于是第一次进行整理,完全放手对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于是采用了引导学生先按得数进行分类,然后再排序的方法,这为下次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整理减法表及20以内加减法表提供了方法。对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进行了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整理的,通过这种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整理结果的多样性。后来在加法表的应用方面,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再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怎样才能做到既不重复又不漏掉,学生说出了要按我们刚才发现的这些规律来写,这样一方面是引导学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

  探究活动

  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

  游戏准备

  1.若干套1到9的数字卡片.

  2.每次游戏前发给每个学生1张.

  游戏过程

  1.把几套从1到9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全班同学,戴在胸前.全班同学围成一圈做丢手帕的游戏,捉到谁,谁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来搭救自己.

  2.数字凑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两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还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据找到朋友的人数多少,大家用掌握声进行奖励,找到一个朋友,鼓一次掌,找到两个朋友鼓两次掌,以此类推.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举例子复习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思考过程)

  一、基本练习

  指导完成第5题。

  (1)、独立完成。

  (2)、选几题说说思考过程。

  三、变式练习

  1、指导完成第1题。

  (1)、指导看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2、指导第2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完成后校对结果。

  3、指导第3题。

  (1)、读题,明确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

  4、指导第6题。

  (1)、填写第1竖的结果,观察4个算式与上面3个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2)、完成后2题。

  四、提高练习

  1、指导第3题。

  (1)、引导学生仔细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2、指导第7题。

  (1)、看懂图画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五、开放性练习。(指导第8题)

  1、先独立解题。

  2、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写出来?

  3、交流。

  六、总结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2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并能结合学生生活积累,增强学生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认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一套供分类的物体,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情景。(全班参与)

  教学时首先用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结合生活实际,记忆一些问题方法,为教学问题铺路。

  老师要在班中找一个人,怎么办?

  1、讨论一:找怎么样的人?(女七岁长头发爱看书红姓?)

  2、讨论二:怎么找人?(按规则找人)

  二、进入教学情景,讨论问题。(小组讨论)

  给物体分类。(黑板上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出示课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按照讨论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体。学生分类(允许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类,也可以是3类或2类,学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些比较规则的物体。

  三、新授,让学生在讨论中求知。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长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让学生猜一猜,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从桌面上举起来。学生找到后,教师出示长方体。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给它起什么名儿?在小组中讨论。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2)举起正方体,它的形状和长方体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找出来,再给它起一个名字。学生讨论正方体的特点并反馈。

  (3)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图形,贴在黑板上。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p65

  演示:长方体割正方体割长方体(6个面)

  2、认识圆柱和球

  (1)同桌互玩两种物体,让学生在玩玩想想中区分圆柱和球,两生扮演小老师,按研究结果,上来介绍圆柱的形状特点。(先在小组里互说,再请代表在班里说。)小朋友在小组里交流学习并反馈。

  (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圆柱和球体。

  3、小结

  今天我们初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再把它们的名字读一遍,师生图名物三者分辨。说说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学生讨论并反馈。

  4、找朋友

  每组拿两件你最喜欢的物体,和讲台上形状相同物体放在一起,请两个同学做观察,谁找错谁帮他。

  5、p64把今天认识的几种物体认一认,读一读。

  四、巩固所学,游戏激趣

  1、做课本上练习。

  2、猜一猜,击鼓传球,一生在袋子里摸球,说形状,其余传球,球停在哪里,就由哪猜他摸的是什么。(或指定形状摸)

  3、小小设计师:让学生用各种形状搭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总结,问题的延续声

  给每人几个名称标签,自己去贴,明天汇报。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3

  教学内容:跳绳 p34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

  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

  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左手3支笔,右手2支笔。说说哪只手多?多多少支?

  2、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理解题目意思。说说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 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1、 组织小组讨论:谁多?多几只?你是怎么想的?

  2、 小组代表发言。(允许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3、 列出算式: 11-7=

  4、 研究算法。

  (1) 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11-7=?

  (2) 交流 11-7=4 11-7=4 11-7=4

  10 1 因为4+7=11

  10-3=7 11-1=10 所以11-7=4

  3+1=4 10-6=4

  (3) 小结算法

  5、 运用知识,尝试练习。

  (1)、独立完成,试一试。

  (2)、选几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三、 巩固知识

  1、 指导练一练第1题。

  (1)、独立计算。

  (2)、选2题说说思考过程。

  2、 指导第2题。

  (1)、让学生观察图画独立填写。

  (2)、交流

  3、 指导第3题。

  (1) 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 观察题目,说说每一组题有什么特点。

  4、 指导第4题。

  (1) 计算,交流结果。

  (2) 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规律。

  (3) 交流规律。

  四、 总结

  五、板书 飞行表演

  11-7=4 11-7=4 11-7=4

  因为4+7=11

  10-7=3 11-1=10 所以4+7=11

  3+1=4 10-6=4

北师大版第一册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明白算理。

  教学准备:

  1-10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

  情境活动教学

  一、第1题教学

  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

  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

  2、边唱《找朋友》边做。

  3、汇报: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题教学

  解放军叔叔想考考我们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领。

  看第2题,明确题意。

  独立完成,校对

  三、第3题教学

  1、整体估计是黑棋子多,还是白棋子多。

  2、数一数每种棋子的数量。

  3、进行比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练习,校对。

  四、第4题教学

  1、看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

  五、第5题教学

  老师看时间,要求在2分时间内完成。

  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六、第6题教学

  1、分小组模拟比赛。

  2、小结评议。

  七、教学游戏:

  理解8的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顾总结。

【第一册的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09-06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10-09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04-07

高中数学第一册函数教案11-02

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06-01

人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学设计锦集12-23

(精)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学计划15篇06-11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9-24

安全教案安全教案06-21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