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时间:2024-08-15 05:05:1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桥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桥教案集合八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

  二、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方式。

  四、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理解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桥,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大家介绍的都很生动,但却没有把你举的桥系统的说出来,怎样说呢,那得抓住各个桥的特点,怎样抓住特点去说,《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案。

  二、检查预习

  1、字音:

  洨 张嘉贞 匀称 惟妙惟肖

  2、解词:

  匀称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三、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说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桥洞拱形、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速读课文,给本文划分段落,并说说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明确:段落划分:

  一(1-2自然段):石拱桥的特点。

  二(3-9自然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三(10自然段):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四、研讨归纳

  读(3-9)自然段回答:

  1、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2、卢沟桥的特点是什么?

  3、赵州桥、卢沟桥各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4、作者为何不举一例而举两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呢?

  明确:

  1、赵州桥:(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

  2、卢沟桥:(1)、联拱石桥(2)、坚固(3)形式美观

  3、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全桥结构匀称,石栏石板雕刻得古朴美观”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卢沟桥:“联拱石桥”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洞呈拱形的特点;“坚固,发水时极少出事”现出中国石拱桥的桥的结构坚固的特点;“狮子形态各异,卢沟晓月”体现出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的特点。

  4、因为赵州桥是单拱石桥,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选择事物时,即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特点,又要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这样才能把事物说明全面。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说明文既要抓住事物的共同特征,又要抓住事物自身的特点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把你所要说明的事物说明的更全面。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相关练习。

  我们使用的笔都有哪些种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每种笔又有哪些自身的特点呢?

  要求学生说出笔的种类,并说出各种笔的共同特点及各种笔自身的特点。

  五、畅谈收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总结,比如字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等,力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六、布置作业

  以《笔》为题写一篇小说明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

  想把所说明的事物说明白,就要用到一些说明方法,本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些说明方法,并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

  二、赏析探究

  1、分小组找出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

  (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摹状貌:“有的……有的……有的……”描绘了狮子的生动姿态,显示了卢沟桥的艺术特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点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感悟抒情

  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是什么样的感情?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四、拓展延伸

  说出有关桥的成语,诗句,典故,传说。

  五、布置作业

  假设你是桥梁设计师,设计一座桥。

  板书设计

  中 自身特点 共同特点

  国 赵州桥(单拱) 桥洞拱形

  石 形式优美

  拱 卢沟桥(联拱) 结构坚固

  桥 历史悠久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桥及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难点:如何理解这些神奇的桥?

  【教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看到过桥吗?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见过的桥。(学生自由谈)今天有位叫兰兰的小朋友要向我们介绍的桥可与小朋友们说的大不一样,大家想知道吗?(板书课题)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入,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教师设问使学生对此有了极大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通读顺。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出示生字,多种形式读。

  4、去掉拼音读生字。

  5、交流识字方法。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些字?

  (识字教学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识记,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小组内读文,说说兰兰都过了什么桥?

  3、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检验学生识字情况的同时,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并在读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推动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兰、各、坐、座”引导认读。

  2、说说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同桌互相评价。

  (采用同桌互相评价写字效果,不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取长补短。)

桥教案 篇3

  中班综合活动――立交桥

  班级:中班

  科目:语言社会 艺术

  执教人:李秋花

  一、活动名称:《立交桥》

  二、活动目标:

  l 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变化,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l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文学诗歌的理解能力。

  l 能较完整地朗诵、表演诗歌。

  三、活动准备:

  l 组织幼儿到家乡较繁华地段游览,参观新的建筑。

  l 请幼儿、家长一起搜集地区标志性建筑图片,如桥、路、楼等。

  l 绘画纸、笔及积木若干。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组织幼儿出示自己搜集的图片,相互交流近期家乡的建筑有哪些?

  基本部分:

  提问:你知道有哪些新建筑?它们在哪个地方?叫什么?为什么要修建这些路、桥、楼?引导幼儿明白人们生活提高了、车多了、房子大了、空间小了,修这些路、桥、楼是为了方便大家的通行。

  与幼儿一起欣赏儿歌《立交桥》后讨论:为什么要修建立交桥?你见过哪些立交桥?在什么地方?

  与幼儿一起说儿歌《立交桥》, 边表演边说。

  请幼儿为家乡设计新型立交桥,用积木拼搭立交桥。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搜集的.图片布置“家乡的新建筑”专题展。

桥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列举了对方哪些“新解”,又怎样逐一加以反驳的。

  2.学会如何欣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

  [教学时数]

  总计3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解释下列词语。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脍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炙:烤熟的肉。脍:切得很细的肉。招徕:招揽。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址在一起。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2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中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

  1.速读全文,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诗歌提出反驳的对象(枫桥夜泊)新解,认为,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如何不在于如考据家所认为的在两句诗中罗列了三座桥和一座山,而在于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第二部分(3~7段):分别对“乌啼”“江枫”“愁眠”的新解进行反驳。

  第三部分(8段):总结,认为这样的“新解”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希望文学研究者不要这样做。

  2提问:课文第里段提出反驳的对象后,为什么写“初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自己的疑问?

  [明确]:因为考证的内容是前人未说过的所以觉得很新鲜,同时,因为别人能提出新观点,对古代的诗进行考证而自己却未能做到感到很惭愧。然后文笔一转,又提出质疑,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3提问:第1段连用了3个问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连用3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深思。

  4.提问: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对诗歌意境的描述吗?为什么?

桥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特点。

  2、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

  3、在游戏中感受音乐带来的诙谐、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图谱四张、长绳子一根、音乐磁带、录音机、老虎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话题:

  1、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森林之王老虎要到山坡上去玩,可它又不想自己走,于是它大吼一声:“小狗们,快来帮我抬轿子”。(插播第一段的音乐)

  2、老师继续讲述故事,并随着情节的深入,播放与故事情节匹配的音乐片段。

  二、完整地欣赏音乐:

  1、老师带来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

  请你听听在这段音乐里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完整地听一遍音乐)

  2、请幼儿说说刚才在这段音乐里听到了哪些声音?(幼儿自由讲述)

  3、你们听到了那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里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再完整听一遍音乐)

  幼儿在听的过程中老师轻轻地用问题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的含义,比如:这是什么声音呀?老虎是怎么打呼噜的呀?这里又发生什么事情啦?……

  三、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并进行节奏练习:

  1、老虎请小狗们做什么?学学小狗走路的样子。

  出示图谱一:先让幼儿试着看图谱走一走,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练习一下:踏踏踢踢踏的节奏。

  2、老虎打呼噜的声音越来越响了,大家一起学学,并随着音乐练习。

  3、小狗发现了肉骨头,小狗吃骨头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请个别幼儿试试,大家一起学学。小狗吃骨头还会发出什么声音?再跟着学学、练练。

  4、老虎被小狗们抛到半空中,滚下山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可以用身体的什么小乐器表示?(拍手)

  老虎滚下去的时候手可以拍得慢一点,然后越来越快,最后还发出了“砰”的一声巨响。

  一起用跺脚的方式整齐地发出“砰”的声音。

  跟着音乐练习一下。

  四、完整演奏:

  1、原来,这段音乐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用身体小乐器把故事中的声音表现出来吧!完整听音乐,幼儿尝试演奏一下。

  2、幼儿站起来再完整演奏一遍。

  五、游戏:抬轿子

  1、瞧,谁来了,它也想到上去玩,我们来做小狗帮它抬轿子。

  2、请一个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扮小狗,抬好轿子(绳子),听着音乐开始游戏,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出来。

  3、反复游戏几遍。

桥教案 篇6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的说明文,所以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并从中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明确说明顺序,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中国石拱桥》我安排了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分析说明方法,品析语言,完成课后练习。

  收获是:

  1、备课首要的是备知识,老师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及要传授的语文知识,要了如指掌。对于知识,教师要自成体系,这样教学过程才会循序渐进。

  2、课堂提问要有梯度,使学生每次回答起来都不觉得太难。

  3、有学生不会的知识,及时讲解;有学生遗忘的知识,及时提醒温习路径。如:说明方法,学生不容易明确。老师先提示学生看说明方法列表,等学生用排除法判断准确后,再诠释一下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4、及时小结,注重前后学习内容的相互照应。如:先分析4—6段,分别总结说明元素,比较两座桥的异同。然后分析1—3段,联系前面的内容总结文章主要部分的思路。归纳9—10段内容后,再联系全篇总结文章内容、构思、以及说明元素在其中的'呈现方式。

  5、利用好教材配套习题进行拓展延伸。如:重视对练习四提供的材料与课文对应内容进行比较思考。

  不足之处是:在整堂课上,我意在培养学生初步阅读学习说明文的能力,故课文的相关拓展没有涉及。再有就是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讲解和同学们的回答造成了束缚,因为我的预设答案,使得课堂师生衔接不够自然。

  今后需改进的措施:课文的讲解不能仅限于讲清楚的阶段,可适当给学生相关的拓展,以丰富并运用所学知识;多媒体的使用可适当而不必过量,做到我使用它而非被它所左右。

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尝试在自己构建组合的桥上行走,提高平衡能力

  2、积累与同伴合作玩的经验

  【教学重点】

  在半月摇搭成的“桥”上行走

  【教学难点】

  “过桥”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半月摇的经验

  2、半月摇、板若干、青草、手提小篮若干、中篮若干

  3、节奏欢快的音乐

  4、保育框、小毛巾、卷筒纸、圆凳

  【教学过程与指导】

  一、幼儿扮演小羊、活动身体:教师做羊妈妈,听着音乐活动身体

  二、小羊过桥

  ①幼儿自由玩半月摇

  ※ 幼儿玩半月摇,教师鼓励幼儿玩出和别人不同的方法

  ※ 交流分享:谁愿意介绍自己玩半月摇的好办法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表现不同的玩法)

  A请单个玩半月摇的幼儿示范(“你怎么会站得这么稳?”“他的手是撑开的,脚踩在当中” )

  B请合作玩的幼儿示范(“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玩的?”“他们是几个人玩的?” )

  ②幼儿合作玩半月摇

  A、引导语:孩子们,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来合作玩半月摇,过小桥的时候小心翼翼地走、注意保持距离。

  ※ 观察幼儿的运动量以及同伴间的合作,鼓励幼儿过桥时走稳,不推不挤

  ※ 交流分享:

  你们是怎么玩的?过小桥的时候应该怎么样?请2—3个走的稳的小朋友

  B、合作造桥(增添辅助物)

  引导语:羊宝宝们本领真大,现在我们要到河对岸拔草了,可是河上没有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搭3座桥,这里还有半月摇和板,搭的时候你们有需要可以去拿,搭好赶快练走小桥的'本领,把本领练得棒棒的,妈妈就可以放心带你们去拔青草了。

  观察幼儿继续合作搭桥并尝试过桥,进一步体验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到每一座桥上去试一试(“你们可以在自己的桥上走,也可以到别人的桥上去走走,人多的时候不推不挤。” )

  三、游戏——小羊运青草

  引导语:

  A小羊们,本领都练好了吗?妈妈到带你们去河对岸拔草了

  B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小篮子,小篮子里的数字就代表运几颗青草回来

  C从桥上走过去到对岸把青草放进篮子里,再从两边的泥土地里走回来,装进大框里

  D对岸的青草要全部运回来,过河时你可以走你喜欢的桥,也可以每座桥都试一下

  四、放松整理:

  引导语:我们的小羊本领真大,找到那么多的青草,我们过冬够吃啦!刚才拔青草的时候好累啊,现在跟着妈妈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真开心!我们一起把青草带回家吧!

  附故事:《小羊过桥》

  有一只小羊,身上长着白毛,头上有两只小角,叫起来“咩咩咩”的,大家叫他小白羊。还有一只小羊,身上长着黑毛,头上有两只小角,叫起来“咩咩咩”的,大家叫他小黑羊。小白羊和小黑羊都住在河边,小白羊住在小河东边,小黑羊住在小河西边,他们隔着一条河呢。这条河不宽,可是很深,哗啦啦,哗啦啦,河水一天到晚流着,这可怎么过河呀?还好,河上架着一根木头,这就叫做独木桥。独木桥很窄很窄,只能走一个人。小白羊住河东边,可是他的姥姥家住小河西边。小白羊常常走过独木桥去看姥姥,姥姥总是找了很多鲜嫩鲜嫩的青草,给小白羊吃个饱,才让他回家去。小黑羊住在小河西边,可是他的爷爷家住在小河的东边。小黑羊常常走过独木桥去看爷爷,爷爷也找了很多鲜嫩鲜嫩的青草,给小黑羊吃个饱,才让他回家去。有一天,天气很好,小白羊心里想:这样好的天气,我到姥姥家去一趟吧。小白羊就一边咩咩地唱着歌,一边的笃的笃地走上独木桥,向小河西边走去。这时候,小黑羊也一边咩咩地唱着歌,一边的笃的笃地走上了独木桥。原来小黑羊要到小河东边去看爷爷呢。小白羊朝西走,小黑羊朝东走,走着走着,走到桥中间,他们俩就碰头了。小白羊走不过去,小黑羊也走不过来。小白羊把头一抬,对小黑羊说:“退回去,退回去,快给我退回去!你知道吗,我要过桥看我姥姥呢!”小黑羊一听,也把头一抬说:“你退回去,你退回去!你看姥姥有什么要紧,我要过桥看我爷爷呢!”小白羊生气了,瞪着 眼说:“你为什么要我退回去?是我先上桥的!你应该退回去,退回去!”小黑羊也生气了,把小蹄子蹬得咯咯地响,大声说:“什么?你让我退回去!哼,是我先上桥的!你应该赶快退回去,赶快退回去!”说着说着,小白羊和小黑羊就吵起来了。他们越吵越凶,谁都不肯让谁。小白羊发脾气了,他低下头,把两只角对着小黑羊冲过去。小黑羊见小白羊冲过来,也低下头,把两只角对着小白羊冲过去。只听见“咚”地一声,小白羊的头和小黑羊的头撞在一起了,又听见扑通、扑通两声,两只小羊都掉到河里去了。

桥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

  这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习: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

  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

  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9-25

大班桥的教案10-02

美丽的桥教案08-17

桥教案范文10-27

《桥》优秀教案07-23

中班桥的教案07-22

关于桥的教案08-20

有关桥的教案08-29

活动《桥》教案07-31

象鼻桥教案07-25